登陆注册
6194200000006

第6章 画画的乐趣超越了现实

贫乏的生活激发起一个儿童的梦想,这个梦是彩色的,被颜料涂抹得五彩缤纷。事实上,我还没见过颜料,我的梦想一定寄寓着今天的色彩。我拥有的只有屋檐下捡来的碎瓦片,以及公社礼堂的水泥台阶、水泥晒坪。但那也足够了。水泥的灰色在一个沉醉在幻想中的儿童眼中,是深邃的星空——源源不断的欢乐的泉水来自那里。水泥的粗糙,正宜于瓦片滑过时留下结实的线条,用脚都难以擦掉。我的一个邻居喜欢用粉笔在地上列出一些算术题,让我和他儿子回答,这时,我手中的瓦片就变得犹豫迟疑,就像一个来到沼泽地的人不敢轻易迈脚一样。抽象的算数,包含着一个理智世界的推理——而我的长项是准确地描绘出我头脑中的形象。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画出一朵像样的花来,比算出一道较为复杂的数学题获得的肯定要少。我因此认为自己是个不聪明的孩子,因为我算术迟钝——而我捕捉大人内心活动的敏感却不见得比别的孩子少,我从小能从大人脸上的表情、眼神里,知道在一个成人世界里什么是值得称赞和应当去做的。我从小就知道画画是属于雕虫小技的玩意儿,读书并且取得好的成绩是一个孩子唯一的正途。

但我最乐意做的事还是画画。当一个孩子试图用瓦片画出一些形象——虫子、飞鸟、蝴蝶、花草、大树、房子、白云、飞机、汽车、奔马、小狗甚至人物时,他对世界有了一种陌生和新异的认识。一个魔术师可以从帽子里取出火鸡、鸽子以及别的什么东西。而一个喜欢画画的孩子,可以不断地在水泥地上绘出一个个线条简单的形象。我因此能够获得一个如同魔术师般的虚荣感。有一次,大人们在礼堂门口聊天,我在地上画画,突然感觉到周围的声音低下来以至于消失了,我抬起头来——大人们不知什么时候都围到我身后来看我画画了,其中一个开口说话,这孩子画得真好啊。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大人对我画画的首肯,心里洋洋得意,却装着害羞的样子低下头来更加认真地画着,生怕我的表演配不上大人的称赞似的。我周围的伙伴,他们更喜欢跳皮筋、打沙包或者玩抓特务的游戏。他们很少对我的画表示赞赏,更多的时候是出于妒忌,他们喜欢用脚来擦我的画——我一边画他们一边擦,嘴里还用脏话来配合他们的双脚。

读三年级时,我有个同桌,他家在乡下,书包里经常有咸萝卜干的气味。他好打斗,而且鼻子下面经常挂着一串墨绿的鼻涕,他的成绩总是班上最后一名,但是我们班上每个同学都怕他。他经常命令张三李四去捉弄某个女生,譬如把壁虎放在她们文具盒里、在她们的凳子上放一颗图钉什么的;有时也命令男生靠着墙壁站成一排,他则像个长官似的巡视和发号施令一番。由于他个子高大、力气过人,没有谁不惧他。他唯独对我比较友善,因为我的画他很喜欢——我至今搞不明白这个一身蛮力的小子为何还是个艺术的鉴赏者和保护者。我那时喜欢画的是古代人物,线描的那种——关羽、张飞、孔明、岳飞、林冲、鲁智深什么的,大约都是对连环画的模仿。我有很好的记忆力,临摹几遍,便能将人物的五官、帽饰、盔甲、刀剑、坐骑等细节在心中记住,然后凭记忆画出来,与范本相差无几。我赠送了许多画给我的同桌。我画画的热情后来变为一种狂热——经常在课堂上画,而我的同桌则在旁边放哨,一旦老师有所察觉,他便推我的胳膊提醒我。我的同桌后来换成一个叫刘湘赣的,是个武侠迷,经常自己编撰一些侠义故事。我们曾经合作,完成过一本连环画,我给他的文字配图,这本册子在班上一度流传甚广。

我的画经常出现在学校的墙报上,那时我的兴趣已开始向水墨画方向转移——画马和兰竹,是我的最爱。我有个亲戚,是个木匠,论辈分应该叫他爷爷,实际上比我父亲年纪还小。他也喜欢美术,木雕做得很出色,是方圆几十里出名的师傅。他送过我一本《芥子园画谱》,这是我拥有的第一本像样的美术书,但我那时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水墨画的要领,我也没有真正的书画墨水,我用大人书写春联的普通墨汁,和一角五分钱一支的毛笔。班上有个同学,母亲是学校的老师,父亲是县政府官员,他常邀请我去他家作画——我的画作全部被他贴在床头,可见他喜欢的程度。他有一个姐姐,模样秀气文静,我总是见她在读《少年文艺》和童话书(我因此记住了一个名字“拉伯雷”,和一本书《巨人传》)。这个知识分子家庭不缺乏书报,它们被整齐地叠放在客厅的茶几上,总是吸引着我的目光——不知为什么,每每我心中升起一种异样的惆怅。同学家的明净整洁,以及充满书香的氛围,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忧伤。我家的家境和他家是不能比的。我暗想着,我为什么不能有这样一个文气的让人仰视的姐姐和这样一个充满书香气的家庭呢?这个不满诱导着我走上人生未来的方向。

不管怎样,绘画给我带来了乐趣,它超越了现实的粗鄙,将我的内心充盈和照亮。但是我不明白一个连鸡蛋都画不像的小孩——我的同学,为何也能表现出一种对绘画的由衷喜爱,甚至我感觉到,他的喜爱远在我之上。看来人与生俱来分为两种:一种是创造者,一种是欣赏者。有时很奇怪,我会突然地失去画画的兴趣,产生一种类似虚空和无聊的感觉。但是第二天,却又对画画充满激情和陶醉。

有一次,我路过县文化馆门口,路边的橱窗里张贴着许多画,其中不少铅笔素描画——大部分是静物写生——让我吃惊不小,这是我头一次看到带有学院派风格的素描。我突然充满着一种深深的挫败和失落感,觉得以前的作画方式是错误的,我的路子太野。我一时感到惶惑。后来不知从什么渠道弄来几本素描入门之类的书,教如何画石膏几何形体和工农兵石膏像。我很遗憾,没有老师指点,完全是自己摸石头过河。我将这几本书临摹了多遍,也开始摆几个静物——瓦罐、蔬菜、鸡蛋、水杯、酒瓶之类进行写生。最难忘的一次,是几年以后,在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美术老师宿舍墙上,看到巨幅“大卫”和“被缚的奴隶”素描,我久久看着不忍离去。

我在绘画当中注入了太多的忧伤和喜悦——不敢说梦想,没敢奢望做一个画家。我只是画,仅此而已。家里似乎缺乏培养一个画家的氛围,父母对于如何让我们成才完全没有规划。我们就像池塘边的蔓草一样,完全没有章法地兀自成长——没有很好的向导和教育,家里充满着一种随时要搬迁的临时居住景象。母亲很不善于持家,常常为长辈们所诟病。我很早就意识到这些,这样的困境让人感到窒息和茫然。我唯有埋头在绘画里才能忘记现实的不堪。我经常走到大街上去,在电影院门前流连徘徊,欣赏电影海报。电影院美工是个有些怪异的人,瘦高,塌鼻,两腮有黑棕色髭须。每次新片上映时,他便将用水粉颜料画的大幅海报挂在门口。这些水粉画让我深深着迷,一笔笔色块神奇地塑造出一个个棱角分明的形象:警惕和神气的大眼睛,被白色侧光照耀着的鬓角、颧骨和鼻翼,鲜红的嘴唇,深刻的人中,竖起的衣领,被紧紧握在手中的驳壳枪,漆黑的城堞、鹅黄弯月及深蓝天空的背景……这些神奇的笔触,很好地刻画出一种形象、一种氛围,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光彩。成为一个电影院美工的愿望——因为可以拥有许多免费的画具——强烈、持久地咬噬我的心。

我有时也去瓷板画店看师傅画像。我的一个同学,他父亲就是干这一行的。我看到他父亲坐在临街一个不大的店铺里,门前挂着周总理、齐白石和一些电影明星的瓷板画。他眯着左眼,右眼戴着一个眼罩(里面装有放大镜),用很细的毛笔在一块画满了方格子的白瓷板上轻微地描着——我至今不知道用的是一种什么墨——旁边是一张二寸左右的老人照片(上面按比例画着更小的方格)。在我们这里,只有人感觉到自己将死的时候,才让人给画瓷板画,以便将来亡故后给子孙们留下不朽的形象。但也有的老人生怕死亡突然造访,很早就请人画好瓷像放在案几上——你会觉得很滑稽,瓷像里的人显得比老人年轻许多,神采奕奕的,就像是老人的弟弟或妹妹。也许是我画画的名声已经开始在亲戚间流传,有一次我的老姑婆从乡下来给我一张照片,要我给她画一幅瓷板画。在她眼里,我画的画和瓷板画大约是一回事吧。可能她仅仅为了省钱,请一个师傅画像,很需要费几斤肉钱。瓷板画是一种民间技艺,登不了大雅之堂,与真正的艺术相去甚远——我当时就明白这个道理。至于是如何明白的,却并不知道。

同类推荐
  • 况且况且况(李长声自选集)

    况且况且况(李长声自选集)

    李长声著的《况且况且况(李长声自选集)》系旅日华人作家李长声的三卷本自选集中的文化与历史篇。“知日”渐成潮流,然而大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几乎只从一个位置、一种角度去品评这个邻居的种种,作者则建议我们动动步子,调适距离。此书汇集了作者关于日本文化众多切近又深远的描摹,从幽玄的枯山水到别具一格的赏花姿态,从能乐的变迁到日本人的审美与自我反思,将文化与历史熔于一炉,同时阐释了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繁复的历史勾连,也澄清了诸多误会。文字之间,作者自身的文化史观也恍然可见。
  • 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你

    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你

    无论时空如何改变,爱情是永恒的话题,感情的世界,没有是非。婚姻的鞋子,冷暖自知。沈从文与张兆和、徐志摩与陆小曼等五对民国伉俪。那些个在民国那个风华绝代的年代里用他们的风华绝代谱写了一曲曲爱情篇章的才子与佳人们,他们曾经那样相爱过。在岁月的长河中,给无数后来人以仰慕与唏嘘。
  • 小说艺术技巧

    小说艺术技巧

    这是一本探索小说艺术规律的专著。本书对取材、立意、语言运用、形像塑造、情节结构、环境描绘、典型细节选择以及小说创作和阅读中必然碰到的主要问题,都作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剖析。对小说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规律,中西小说的异同等,也有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
  •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宋词写艳情而不轻佻,写富贵而不卑俗,如行云流水、老松柔柳,临风伴月,情调闲雅,怀抱旷达,使人心驰神往,无限沉迷。这本《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正是我们在学习、借鉴先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的精华之作。本书编撰体例除原词和鉴赏外,还根据内容适当加入了词人名片、注释、插图及后人点评。“词人名片”做介绍,力求言简;“注释”疏通义,力求准确;“鉴赏”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助于读者掌握原记事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适量的“插图”则以视觉形象与语境交相辉映,触发大家的灵感。另外,我们还搜集了较为经典的后人点评,帮助读者开阔视野,启发思考。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1)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凤离苍穹

    凤离苍穹

    陌久,一个脑子画风容易跑偏的女主,某一天上神师父突然失踪,她从此踏上寻师之路,诡异的妖蓝城,微妙的凌霄殿,九死一生的枉死城,还有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阴谋伴随着凶险将她卷入漩涡中,幸有一路的小伙伴,帮扶,激励,以后背相抵,燃起不灭的热血。爱情与友情,信任与背叛,等待与放弃,说不清道不完的恩怨纠葛,万年前的遗憾能否在今日终止?她说,我既然为神,那神该担负的责任,我自然该担下去!他说,若早知道一切会以你为代价,那么一开始我便不会开始。
  • 难以遮蔽的罪恶

    难以遮蔽的罪恶

    今天是9月28日,既不逢年也不过节,但让逍遥宫夜总会老板喜出望外的是,今晚的生意特别的好,今晚的人气特别的旺,这样的生意,这样的人气,他不知有多长时间没有遇到过了。长时间行业性的低迷,早已让他焦头烂额,若不是心存不甘,他早就清盘出让、关门大吉了。然而,有时候人突遇喜事,会暗生出一种不可名状的忧虑,就像是久饿之人,一下子面前摆满了几天几夜也吃不完的佳肴,也会生发出一种忧虑一样。此时,他看着坐得满满当当的客人,心里却老是有一种不祥预感驱之不去,到底是什么,他说不出来,但就是有,就像头顶倒悬之剑那样惴惴不安。
  • 清穿之年氏不粘

    清穿之年氏不粘

    当穿越又重生的年槿玉再一次回到了康熙年间,她还会像上一世那样毕生都已得到雍正的宠爱为目的吗?不,她怎么一错再错!后人都说雍正最宠爱的就是敦肃年贵妃,宠爱?是宠而非爱啊!
  • 降龙镇的那些人

    降龙镇的那些人

    小城傍着一条河,顺着河西行往上游走,离小城十来里有一座大水库。水库边上青山脚下原有一小村叫降龙村,因修水库,深山坳里的几村山民被迁移出山,合并移民到降龙村。降龙村人顿时多了起来,降龙村也升格成了降龙镇,有了东南西北四条街。小镇变成了几千人的大镇,镇上人烟稠密。降龙镇的人大多源自深山老林,深山老林里的人被大山养出一股彪悍豪爽之气。一二十年过去,这股根深蒂固的彪悍豪爽气不但未消,反而传给了后人。本来,人一上百就必有不同凡响的人物崭露头角,露了头角的人就不同他人,成了名人。
  • 连少权宠小萌妻

    连少权宠小萌妻

    整日在学校里操天操地的一中校草突然转性了。一帮兄弟吓尿了!兄弟一:深哥,打球去!连深一脚踹了过去:不去滚,劳资要等我的小可爱!在前面做值日的诺诺听到他们的对话,背后一凉!兄弟二:深哥出来玩不,我们已经开好包间就等你来了。连深看着旁边脸通红的小可爱:不去,不要打扰我跟小可爱的约会!众人兄弟:……完了!完了!现在他们的深哥脑子里除了小可爱就是小可爱!整个一中的人都以为,敢拒绝连深的那个女生一定入不了连深的眼,直到后来有人看见他们一中的深哥把人家小姑娘堵在墙角里亲吻,把人家小姑娘弄哭了,深哥低声细语得哄着人家小姑娘!众人:完了完了,深哥陷进去了!只有他自己知道,那小可爱有多甜,多可爱!林诺诺再次见到连深是三年后。余生很长,谢谢你一直陪伴我!
  • 佛落

    佛落

    在西征的蒙古黄金家族的铁骑兵即将进入西域之时,已经死了的南宋第一通缉犯燕昭雪奇迹般地带着在大唐时候就消失的破晓和一枚金币出现在玉门关,并与纵横东西的班氏商队一同进入了西域,长孙雪眸受沧浪亭的老人之托去西域帮助打开碧落佛塔,她不得不再次亡命天涯,他也无避免对她的追捕。不灭的主人铁征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从死亡之海回来,决定与六百年来像狼一样活着的天山天狼宫的人作最后的了结,完成这一生不堪重负的使命,他带来了造就燕昭雪的杀戮的一生的和氏璧。
  • 网球之中国时代

    网球之中国时代

    足以改变整个世界网球球坛的天才少年突然销声匿迹,当中国网球球坛收到巨大威胁时,他又出现在人们的眼中,这一次,却打开了中国球坛的时代
  • 彪悍农妇:帝王怀里藏

    彪悍农妇:帝王怀里藏

    “死肥猪!”“死胖子!”李荷花拖着身上两百斤的肉,拎着菜刀,一路火花带闪电砍过去。有骨气,有傲气,从来都不管你服不服气,哦,忘记跟你们说,她下头有人,别没事儿找事儿。“你这个胖女人!我是绝对不会承认你是我娘子的!”这是200+的李荷花被夫君嫌弃。“花花,凤袍朕给你带来了,穿上咱们回宫吧。”这是100-的李荷花被夫君哄着。而她,从始至终菜刀不离手。“滚不滚?滚不滚!”
  • THE SEVENTH LETTER

    THE SEVENTH LETTER

    You write to me that I must consider your views the same as those ofDion, and you urge me to aid your cause so far as I can in word anddeed. My answer is that, if you have the same opinion and desire as hehad, I consent to aid your cause; but if not, I shall think morethan once about it.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玛丽戈尔德的魔术

    玛丽戈尔德的魔术

    故事围绕着一个叫玛丽歌尔德的小女孩的生活展开,她还未出世就失去了父亲,一直在曾祖母和祖母的监督下生活在《针枞之家》,两位老人家都是有着高贵血统很严肃的人,她的母亲则因为家世不如夫家,生活得总是很压抑。然而玛丽歌尔德却是个快乐的孩子,她有着孩童特有的快乐,也会为很多小事而忧虑,更为全家人带来了无数的欢乐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