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31200000002

第2章 “天下为公”与“天下大同”

程玉海[1]

摘要:在我国,在人们最熟悉的格言、名句中,“天下为公”当属前列了。多数识字之人,不仅知道这是孙中山先生的题字和教导,且铭记心中。正是中山先生的推崇、题字和思想,从而使“天下为公”成为众人皆知的名言,仁人志士道德追求的标准,圣洁心灵的寄托。

在我国,在人们最熟悉的格言、名句中,“天下为公”当属前列了。多数识字之人,不仅知道这是孙中山先生的题字和教导,且铭记心中。正是中山先生的推崇、题字和思想,从而使“天下为公”成为众人皆知的名言,仁人志士道德追求的标准,圣洁心灵的寄托。由此而来,对于许多人把“天下为公”的发明权记到了中山先生的名下,也就不足为奇了。

“天下大同”亦即“大同社会”。它自古以来就是国人向往的理想天国。但很少有人知道,“天下为公”与“大同社会”,竟同文而生,相互依存,相互支撑,互为结果。其实,“天下为公”和“大同社会”,同源自于2000多年前的《礼记·礼运》,其发明权当归功孔老夫子。西汉年间,由礼学家戴德和戴圣叔侄,各选编了一本《礼记》,史称《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三字经》所说的“大小戴,集礼记。述圣言,礼法备”,记叙的就是这件事情。东汉末年,经郑玄集注的《小戴礼记》,流传了下来,成为我们今天的《礼记》,成为儒家“六经”之一。《礼记·礼运》篇,又重在论述礼之运行,而且还提出和论述了诸如“大道”、“大同”、“天下为公”、“小康”等贯之古今的命题。所以,《礼运》篇在我国传统文化和儒家学说中,又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原文如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段话内涵丰富,影响深远,至少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应领会贯通。

其一:把天下作为天下人的天下,就是“大道也”。按郑玄的注释,“天下为公”的“公”,就是“共”的意思。“大道谓五帝也”即:天下为天下人共有,它不是“家天下”,“私天下”,“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上古“五帝”时代,就是这样的大道实行的时代。

“五帝”,即“三皇五帝”之“五帝”,指上古时代的五位“圣贤之主”。因为它由上古传颂而来,所以“五帝”为何人,也就出现了多种传说。按《史记·五帝本纪》,即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现代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均采用了这种说法。然而,不管谁为“正统”,不管各种说法的“道理”何在,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都把大禹排除在外。为何?因为大禹之前的“五帝”,以“禅让”而传位,大禹之位,就是由舜帝传承,他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选任举荐贤德、贤能之人治理天下,而不是把天下作为一家一姓的私产。大禹最后却把位子传给儿子启,由此出现了“禹传子,家天下”,“夏传子,家天下”,“父传子,家天下”的制度。于是,又出现了《诗经·小雅·北山》所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见,正是这个大禹,破坏了选贤任能的“禅让制”,把“天下为公”化为“天下为私”,据天下为“一家”私有,由其“一家”世代相袭了。当然,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上看,它标志着由父系氏族社会转向了奴隶制社会,由“禅让制”转向了“世袭制”。

其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按孔子关于美好社会、理想社会的构想,“天下为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人们之间信用为先,和睦相待。在这里,人尽其能,人尽其用,老年人安享晚年,少年幸福成长,受到良好教育,鳏寡孤独、病残之人得到供养。男人安分守己,妇女安归夫家。人们既不把财物弃之无用之地,也不会占为己有,既不会有力不出,也不会仅为自己。在这样的社会里,阴谋诡计不起作用,盗窃乱贼不会出现,已用不着关闭大门。孔子和儒家追求的就是这样一个物阜民丰、安居乐业、平等互助、田园牧歌般的理想天国,“大同社会”,“天下大同”或“大同天下”。

显见,“天下为公”,在本质上同以“家天下”为基础的王权统治相对立,它在政治上是反对王权统治的。可历史偏偏与孔夫子和历代大儒开了一个大玩笑,因为孔学和儒学恰是历代王朝维护王权统治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孔夫子和历代大儒,虽高扬“天下为公”的大旗,但并不标志着他们是王朝统治的反对者,相反,他们在现实政治上,不仅维护王朝统治,而且还要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忠臣自居。

在我国,历代许多文人和名人也是这样,他们艰苦而漫长的修身与内炼的目标,同历代相传的理想社会目标、理想政治标准、道德准则基本一致。这也是他们自认为已超凡脱俗,且已具仙风道骨,沾沾自喜、孤芳自赏的得意之处。可是,当他们回到现实政治之时,其社会目标和行为准则,却又往往和自己的理想社会、理想目标不同,甚至背离,由此又总是演绎为他们心灵深处的无限苦痛和悲伤。这大概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二律背反”吧。

当然,从人类的理想社会追求,道德伦理的角度说,“天下为公”、“天下大同”,又是历代仁人志士苦苦追求的目标,他们总是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着这一理想。特别在近代中国,通过康有为和孙中山,更是把它推向了一个极高的阶段。

康有为本是我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他顽固地坚守“君主立宪”的政治目标,直到他生命的终结。然而,在他心灵深处,却始终荡漾着大同空想社会主义的激流,且纯真、可爱、极度理想化。他自称,早在1884年就已开始“演大同主义”,1885年就“手定大同之制,名曰人类公理”,1894年开始着手创作《大同书》。1898年,变法失败后,他又以“公羊三世说”、《礼运》篇中的“天下为公”和“大同说”为基础,加之卢梭的一些思想,以及流亡途中听到的、触及到的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只鳞片爪,终于创造出了一个中学为体、中西合璧、田园牧歌般的“大同社会”。他极尽赞美“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一个铁杆的“君主立宪”领袖,其最终的理论成果,竟然是《大同书》,这也算是常人百般不可思议之事吧。把“天下为公”同社会革命紧密联系起来,并使其成为革命的理论基础、革命军的思想信条、发动社会革命的锐利思想武器,恰是中山先生的伟大发明和历史功绩。

中山先生是“天下为公”和“大同”思想忠诚的继承者,他完美地把这些思想引入了“三民主义”思想体系。1924年,他在广州发表了题为《三民主义》的著名演说,他明确提出:“真正的三民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天下为公”,“就是国家是人民所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他甚至更明确地提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

中山先生把“天下为公”奉为终生的政治信条、人生座右铭。南京中山陵正门,镶嵌着“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是中山先生的手迹,也是国内复制、使用最多的一幅题字。它选自中山先生赠青年电影家黎民伟的条幅。

中山先生在政治上还是“天下为公”的真正践行者。1912年2月,本已在南京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中山先生,为实现南北议和、国家统一,不顾许多革命家的劝阻,毅然向参议院请辞,提出让位于袁世凯。此后的一个月里,他又苦心指导远在北京的袁世凯,依照民主程序选任、就职和组织内阁。4月1日,他又在参议院正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中山先生此举,贯通时空2000余载,空前绝后,终成“天下为公”的政治范例。可尊、可敬,然而也可泣,因“播下了龙种,收获了跳蚤”。不争气的袁世凯,并没真心学习、效仿中山先生,而是借机窃国复辟。中山先生的“禅让”之举,终未能实现完美的结局。好在历史总是公正的,中山先生千秋流芳、万民敬仰,袁世凯则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往往把“大公无私”、“克己奉公”等同于“天下为公”,这就犯了简单化的认识错误。今天所说的“公”,很大程度上相对于“自私自利”而言,指的是“集体”、“公家”、“国有”。而“天下为公”,首先是反对王权或皇权专制,反对独裁统治的政治概念。同时,它也包含了爱国主义的内容,因为它主张天下由天下人共管,所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人又应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从个人伦理、道德修养角度上说,它还包含着以“大公无私”、“克己奉公”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今天,如果按上述内容理解和领会“天下为公”,大概也应该算全面理解了吧。

同样,也不能简单地把“天下大同”比作我们今天的共产主义理想,因为它毕竟是空想范畴的构想。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是关于人类真正解放的科学学说,它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科学依据的基础之上。当然,实现共产主义尚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社会的高度文明,还应是几十代人以后的事情,但它毕竟属于我们不可忘却的长远目标、最高理想。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仅仅留恋于长远目标的畅想之中,更不能不切实际地急于向最高理想过渡,明天的“饼”,决不能用以充今天的“饥”。我们必须把最高理想同现实目标紧密结合。今天,最好的结合,就是奋不顾身地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

(此文载于《党员干部之友》2014年第9期)

注释:

[1]程玉海(1954—),男,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博导,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国际政治和国际共运学会名誉会长,山东省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研究方向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运史。

同类推荐
  •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本书以特殊的“领袖史”视角,写出了毛泽东被选择作为中国共产党领袖的历史必然性,以及毛泽东当年的沉浮,并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
  • 润物无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成果集萃

    润物无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成果集萃

    思想政治工作,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企业业务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能够继往开来、卓有成效地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政治奥秘所在。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研究

    本书旨在对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涉及到的相关方法论问题进行讨论。有两点需要在此予以说明:其一,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当说有很多方法,有传统的,亦有现代的,有宏观的,亦有微观的,很难将它们全部搜罗出来予以论列。这里重点加以讨论的只是笔者觉得比较重要,且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较少被其他论者进行过深入探讨的几种方法。其二,为避免将对方法和主题的讨论割裂开来,本书特别强调根据讨论对象确定主题、根据主题选择方法、运用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一种思路,并运用它来展开全书的写作。笔者为本书确定的主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和如何实现”,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身携有或涌现出来的问题,也是人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由于问题本身的这一性质,也决定我们这里所运用的方法是一种哲学的、宏观的方法。
  • 台湾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论文汇编.2012卷

    台湾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论文汇编.2012卷

    本书系全国台湾研究会2012年度台湾研究优秀论文获奖论文集,共收录叶世明《两岸民调体系建构---兼谈审慎思辨民调理论方法的运用》、王建民《南台湾经济社会结构对岛内政治与两岸关系影响初探》、廖中武《政治社会化: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建构路径》、孙云《新形势下海峡两岸在国际社会的合作析论》、童立群《表象与实质:探析台湾蓝绿矛盾的深层原因》、严泉《中间选民与台湾选举政治发展的新趋势》等优秀论文18篇,从多个角度对台湾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当年度台湾研究成果之集大成者。
  • 新反经(下)

    新反经(下)

    全书集诸子百家学说,叙历代更迭史实,核心是“论王霸机权,正变长短之术”,作者揉合儒、道、兵、法诸家思想,汇集王霸谋略,形成这么一部文韬武略的谋略全书。原书涉及君臣德行、任人用长,钓情察势、霸略权变等内容,夹叙夹议,史论结合。对那些胸怀大志,追求卓越的现代人来讲,无论奉上御下、结盟御敌,还是公关游说,为人处世等均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

    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

    你我皆微尘,如何度一生?李银河暌违六年的最新随笔。李银河退休后隐居乡间海滨六年,专心读书写作,关注点从社会问题转向个体精神生活。收录了她对人生本质、自我存在的价值、交友之道、激情之爱、生活方式、艺术与阅读等问题的思考,呈现了一位女性主义者独立而自由的精神世界。这本心灵笔记宁静而优美,清醒而通透,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超脱但不避世的人生视角,呈现了理性和文艺兼具的独到的生命体验。
  • 燕北录

    燕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城录

    龙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猗觉寮杂记选辑

    猗觉寮杂记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天时空行

    诸天时空行

    紫禁城中,大战天外飞仙;华山之巅,决战天下五绝;昆仑山上,仙姿缥缈;九天之上,蟠桃盛会。我行走于诸天万界之间,放歌而来,乘风而去!
  • 逆光之颤

    逆光之颤

    一场争夺能源而爆发的世界战争之后,“电”变得危险而不可控,失去电力能源,世界大战被迫停止。战争的结束并没有让世界好转起来,反而因为能源危机,而迅速陷入更大的混乱,在资源即将耗尽之际,希尔特能源公司发明了能源晶石,代替了原来的电。于是世界版图一分为二,一边是希尔特能源公司领导的科技社会,一边是回归传统、拒绝科学,信仰宗教的‘神界’。孤儿贝恩从小在神界的教会中长大,在被驱逐到无神界的漫长旅途中,认识了妖族混血少年质野、来自神界的少女莎若、为了守护家族存亡的南宫少主等朋友,同时也逐渐接触到晶石背后隐藏着的秘密,还发现原来自己的身世里,同样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 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

    “最后,这青山会记住我们的温暖,冬风会在春天的时候送到我们的思念。希望松本翔太君,在那个我们未知的地方,能够开心地活着。”穿着黑色大衣的牧师念完这一段,合上了手里几乎没有用到的《圣经》,他吸着冻得通红的鼻子,缩着身子跑向停在山路边的小型休旅车。“谢谢大家今天来,现在请大家跟着车子下山,午餐已经准备好了。”一个高中生模样的男生朝大家招了招手,大声喊着,声音在时而吹起的强风里变得有些恍惚。人群熙熙攘攘,散得更开,他们各自朝自己的车走去,原本肃静的气氛变得热闹起来。
  • 长寿就是这么简单

    长寿就是这么简单

    作者寻访当下百位长寿老人,总结了最经典的养生智慧,追踪医家最经典的养生良方,告诉你长寿原来可以如此简单。
  •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

    这本埃·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文学名著。全书以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眼光,从10月开学第一天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学年结束。记载的多是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琐事,却在字里行间洋溢着感人肺腑的“爱”。这种“爱”大至国家、民族、家园,小到父母、师长、同学、亲友甚至陌生人之间的交往,是一部及具爱心与教育性的读物,已成为各国中小学生的成长必读书。
  • 非礼

    非礼

    招生面包车开到这个叫柴胡沟的村子时,我们并不知道这个村上有一个叫范惠敏的女孩子,因为她没有在我们的招生名单上。说实话,我们的招生名单有点像《林海雪原》里栾平手里的秘密联络图,上面写满了驿马镇初级中学没有考上高中的几乎所有学生的名字。我们知道拿着这个名单有点不地道,就像一个偷窥者,随时准备着把一个人的隐私公之于众。但我们没有办法。因为许多招生单位都带着这个“联络图”。据给我们提供“联络图”的熊校长说,为从县招生办弄出它,颇费了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