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44800000009

第9章 小团圆(4)

爸爸也没有办法,那时过于年轻的他甚至并不觉得一定要卖掉养了这么久的咩咩。双方相持不下的时候,大姑从里屋走出来了。她默默地向墙根儿走去,一步一个脚印,穿过低矮的菜架,绕开没有长开的小苗,干净利落地站在了墙根儿下。这是她修建的院子,没有大理石和好看的瓦片,破败得更像是一个家庭,没有人比她更熟悉这里。

大姑站在墙根儿底下,头发一丝不乱,好像刚刚梳理过。她微微举起双手,朝着咩咩的方向喊:“听话,下来。”

咩咩就这样叫喊着从刚才上去的地方又下来了。它焦急地扑在大姑脚边紧紧地贴着,一直不停地叫,好像在说:“你放心,他们抓不住我,谁也抓不住我。”

大姑也是一样,沿着刚才走进院子的轨迹,又一路走了出来,小心翼翼地,沾带着最少的泥土和最重的脚步。她走了出来,后面跟着咩咩——无比信任着大姑的咩咩,无论大姑走到哪儿,它都会在后面一直跟着。直到咩咩跟着大姑走到院门外,它也丝毫没有任何察觉。

大姑把咩咩哄上了货车,在车上找了根绳子拴好咩咩,然后下了车,扳上挡板,就一个人走回到院子里去,留下身后惊恐着喊叫的咩咩。这一次的大姑像是迷路了一样,她跌跌撞撞地进了院子,撞响了好多物件,直到回到屋里,声音也没有停下来。

胖子把钱交给我爸爸以后,三个人上了车心满意足地走了。汽车的发动声过于张扬,好像宣告着最后还是他们打赢了这场战争。爸爸回到屋里,发现大姑把晚饭后的盘子洗得叮当响。他不敢过去看姐姐,只是留在原地猜,到底是车的发动机声音大,还是这碗碟的声音大。

小姑和小叔拿到了自己的书本费,但是他们一样非常伤心,各自在院子的角落里哭了起来。洗好碗的大姑从屋里走出来想把他们哄回去睡觉。

小姑突然就反悔了,她抱着大姑的腿说:“姐,我不去上学了,不去了,我想要咩咩。”

大姑好不容易忍住了刚才与咩咩的分别,却在小姑这儿收不住了。她抱着小姑低着声说:“姐现在知道卖毛衣的时候你有多难受了。姐错了,姐的心头肉也没了。”

这是大姑修建的院子,没有大理石和好看的瓦片,没了跳跃的白色和动听的叫声,它仍然破败得像是一个家庭。

弟弟、妹妹上学以后,大姑就松了一口气。但她还是怕弟弟、妹妹在学校被欺负或者吃不好,有时候她闲着就中午跑回家做点吃的送到学校去,自己的午饭就在路上边走边吃解决掉。

那时的小叔比小姑早懂事,如果大姑今天不送饭,他就跑到学校旁边的小树林里找一些野果吃,省下午饭的那几毛钱。20世纪70年代,结核病曾一度闹得人心惶惶,学校里组织大家接种卡介苗。小叔和小姑以为疫苗要很多钱,说什么也不打。某一天赶上大姑给他们送午饭,小叔忽然闹胃疼,可能是因为长时间不规律的饮食所导致的胃病,疼得让他难以忍受。

偏偏又在这时候,老师和大姑说了小叔拒打疫苗的事情。对弟弟、妹妹近乎病态的关心让大姑瞬间就崩溃了,她背起弟弟一路跑到医院就诊、输液,又重新接种了疫苗,这颗心总算放下了。虽说没事了,但大姑还是不肯让小叔沾地。她用自己瘦弱的后背背起同样瘦弱的小叔,两个人并在一起像一个人,默默向家里走去。

在医院不远处,有一个西瓜摊,来往探病、陪护的人们围在那里挑西瓜。摊主掰开一个瓜,声音清脆得让人一听就觉得是沙瓤的,颗粒般的晶莹,让人远看都觉得肯定汁甜可口。大姑路过时,小叔扭着头看了一会儿瓜摊,吞咽了许多口水。他的前胸紧紧地贴在大姑的背上,信号传达到大姑那里后,大姑停下来顿了一下。她转身看了看瓜摊,又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慢慢往前挪动。

走着走着,大姑就开始哆哆嗦嗦地喘气,心里非常不舒服。后来大姑说,她口袋里是有一些钱的,只是当时她舍不得,实在是舍不得。

背上的小叔似乎察觉到了大姑的委屈,他在背后摇晃着大姑的肩膀说:“姐,我不馋,我不要,你别难受。”说完,小叔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零零散散的钱,一毛、两毛,花花绿绿。大姑用一只手托住小叔的屁股,用另外一只手接住小叔放过来的零钱,那些团着的、带有汗液和褶皱的钞票在大姑的掌中慢慢张开、长大,开成一朵朵漂亮的花。

大姑看着手里的花,蹲下来就哭了。

多年以后,大姑生病了,小叔背着大姑在医院里跑上跑下。巧合的是走出医院时,他们又遇见了一个西瓜摊,在小叔背上的大姑非要小叔把她放下来,然后自己歪歪扭扭地走过去,挑了一个西瓜。回到家后,大姑把西瓜切开,舀上一勺白糖,拍着桌子豪气地说:“弟,你吃,你吃啊。”

小叔坐在旁边,笑得泪也止不住地往外流。

姑妈(二)

我小时候非常调皮,父母上班很忙,没什么时间管教我。那时,他们也经常吵架,带着彼此给的情绪与疲惫,实在没精力再与我打个加时赛。有段时间,妈妈经常出差,爸爸做的饭像是饲料,我就每天都跑到住在同一个院里的大姑家蹭饭。

东北夏天的黄昏很软,我穿过街道和小巷,带着狂欢过后衰弱的快乐跳进院子。汗水和灰尘混在一起,薄薄的一层腻子贴在脸上,自己却浑然不知,还理直气壮地站在灰石板上喊:“大姑,我饿了!”

大姑在厨房里,透过窗户就开骂:“小兔崽子疯够了才回来,快去洗脸,准备吃饭。”

我三步并成两步跨到水缸前,先玩一会儿缸里的西瓜,直到大姑风风火火地从厨房里出来抓着我的手放在水里揉,然后再看着我洗脸。

年纪小不懂什么叫耐心,我三两下就把脸上的腻子刮了下去,瞪着湿蒙蒙的眼睛看大姑。大姑指着我的耳朵说:“哎,你是猴子啊?只顾脸中间那一块儿,把旁边也洗洗,耳朵也渴了,给它一点水啊。”

她也不是很有耐心,看我洗不好,就伸手过来揪着我的耳朵一遍遍过水,直到我疼得喊出声来。

我们这一辈的孩子相继出生后,大姑才稍微轻松了一点。兄弟姐妹们长大后工作的工作,成家的离开家。他们从一个炕上下来,走到院子里不同的房间去,后来又纷纷搬离院子,住到市区去,剩下大姑带着弯腰的奶奶守在老房子里。

忙活完了弟弟、妹妹,伺候了这么多年老娘,大姑发现自己一转眼已经是“老姑娘”了。逢年过节时,家里人催她赶快找个伴儿,再生个孩子,走上世俗中的人生轨道。大姑性子急,被催烦了就指着屋里我这一辈的几个孩子说:“我不需要伴儿,我有五个儿子呢。”我们冲出来围在她脚边喊:“姑妈,大姑妈。”她浮夸地一声声答应着。

已经不需要再为生计发愁的大姑,一点也不着急找伴儿,但还是放不下奔波操劳的习惯。她把空出的房子拆掉,重新拾掇了院子,拔掉了蔬菜、拆掉养鸡的栅栏,种下了樱桃树、苹果树,又盖了一个鸽子笼,养了一条狗,真正地过上了城市里的田园生活。

有时候,弟弟、妹妹们忙,就让大姑和奶奶帮忙看孩子。每天清扫过院子以后,大姑就追着几个娃娃来回跑。我们听她管教、骂街、唱调子,听她讲上学时候有多风光。

我在院子里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在父母吵架、奔波以及被“流放”的童年里,那些不安因素丝毫没有影响到我的快乐。白天,我在院子里爬树摘果子、抱抱家里的大狗。傍晚时,鸽子群回来了,我在院子里喂食、过数,奶奶在屋子里准备晚饭。我们在安逸、沉静的黄昏中,等待着下班归来的大姑。

我小时候妈妈很抠门,给我买的玩具都是些塑胶的美国大兵,几块钱一袋,让我摆满一地,谁踩坏了,我要急很久。看了邻居孩子的玩具汽车,也吵着和妈妈要。妈妈没给买,还打了我一顿。大姑转身就去给我买了一个,那台车在我童年的廉价玩具记忆里,简直就是外交撑场面的。小学毕业时,大姑又给我买了一块皮带手表,套在我手上逗着我说:“哎哟,四侄儿是大人了,都戴手表了。”

有时候,奶奶不忌讳,当着我们的面就训斥大姑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要攒一点钱为自己的以后想想,工资本来就不多,又都花在这几个孩子身上了。”大姑嘴上答应着,却还是忍不住给我们买东西,好像非要还上心里欠下的什么东西。

后来,伯伯、叔叔们为了孝顺,把奶奶接走了,得出空闲让大姑休息休息,谋划谋划自己。她倒也相处了几个男人。有的人不错,但是脾气不太好,和大姑对冲;有的脾气好,但是又讲究多,不喜欢鸽子、不喜欢狗的,也被大姑请出了院子。

最后,有钱难买自个儿清静的大姑仍然是一个人。她养鸟、遛狗,晚上无聊时坐在门口端着线盆儿,给几个淘气的侄儿补裤子。

我上高中后开始住校,课业繁重,很少回家。那时候给大姑打电话,她甜滋滋地问我:“学校吃得好不好?成绩不要在意,可以慢慢来。”我询问她最近的状况,她又埋怨又得意地说:“你奶奶离不开我,又回到我这儿住了。就得我伺候她,谁家都待不了,我上辈子欠她的啊。”

奶奶回来后,大姑又重新修缮了院子,坑坑绊绊的地方她全部填平,台阶障碍之间衔接顺畅,简直称得上通用设计的典范。奶奶虽然上了年纪行动不便,但是慢走在院子里却丝毫没有障碍。老院子总是被大姑收拾得干净又合理,她像治理一个小国家一样,把院子安排得井然有序。

后来,奶奶的身体越来越差,老院子附近又没有医院。小叔想把奶奶接到自己市区的家里,这样有事照顾起来也方便一点。大姑有些不愿意,既然剩下的日子不多了,那就应该尽量活得舒服点。小叔住的是高层,楼上、楼下不方便,在屋里闷着更容易生病。他们在相持不下的争论中,将这件事搁置了下来。

后来有一次,大姑出门,奶奶在家忽然就晕倒了。正好赶上我爸爸去看奶奶,他一进门就看见奶奶倒在院子里,爸爸背起奶奶拦了车就向医院奔去。因为抢救得及时,奶奶一点事儿也没有。大夫说住院观察一下就可以走了,但是大姑还是在医院门口哭得脸都紫了。

即使是这样,她也还是不肯把奶奶送到“高层监狱”里去,但是她总有自己的办法。隔了没多久,她淘了一辆二手三轮车,隔三岔五地骑着车,载着奶奶到医院检查一下。

那段时间,奶奶的身体状况确实有所好转。除了每天都能被大姑带着出去转转,胃口也比以前好了,以前一顿饭吃不了多少东西,后来竟然开始向大姑点菜了。大姑每天换着样地给奶奶做饭,两个人简简单单的伙食也吃得有滋有味。就这样,她们母女终于摆脱了现实紧逼的步伐,有过一段轻松相处的光景。

次年夏末的某个傍晚,奶奶突然让大姑帮她梳头。那满是虫洞的木梳老是挂在奶奶稀松的白发团上,扯不开这些年的纠葛过往。奶奶梳好头后特别年轻,她们并排坐在桌子前不像是母女,倒像是姐妹。大姑做了很多菜,她们却谁都不动筷子。大姑听奶奶唠叨完了儿女,又唠叨了一遍孙子,唠叨到最后没劲了,大姑轻轻地说:“妈,吃饭吧。”这声音一出口,轻得大姑自己也吓了一跳,好像她怕稍微用力一点,就把奶奶吹散了。

奶奶拿起筷子,刚往嘴里送了一口饭,就歪着头倒在椅子上走了。大姑“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

送奶奶入殓的时候,大姑坚持要自己给奶奶擦身,孝敬母亲最后一次。擦的时候,大姑发现奶奶大腿底下全是褥疮,她难受得哭昏了过去。她又把责任算在了自己头上,后来的很长时间,她总是把这件事挂在嘴边。

奶奶走以后,院子好像迅速地就空了下来。有时候,我去看大姑,总是远远地望见她坐在院子门口,看着过往的行人,漫不经心地敲打着自己的腰。叔伯们也觉得大姑一个人住这儿太空了,都想接大姑到家里待些日子。她却哪儿都不去,不想给任何人添麻烦,天天嚷着说:“退休金够我花了,院子也离不开人。你们谁也不用操心我,等我动不了,就去养老院。”

就这样,她一个人住了很多年。后来,城市扩建,开发商到我们家院子转了一圈,邻居们就开始商量着回迁和搬家的事了。已经上了年纪的大姑却哪儿都不去,认认真真地当起了钉子户。开发商好说歹说就是不管用,后来还有相识的人找了我爸,让我爸去劝劝大姑。大姑狠狠地骂了我爸一顿。她恶狠狠地警告着所有让她离开院子的人说:“这儿就是我家,谁也别想让我走。”

那年暑假,我回去看她,正好撞见她坐在地上干活,腰疼得直不起身来。我扶着她坐在床上,然后帮她慢慢按压后背。渐渐缓和过来一些后,她拍着我的手说:“我没有你奶奶有福气啊,她还有我,可我还是只有我。”

我说:“你有我啊,这么多侄子,都是你的儿子。”

大姑说:“你们都得去外面,可别留在家里守着,会让人笑话。”

我说:“那我就买个三轮车,去哪儿都带着你。”

大姑捂着嘴笑,过了一会儿才停下来。一只麻雀正好落在窗边,看着屋里的姑侄儿俩,歪歪脑袋,又飞走了。

大姑突然开口说:“你说,我要是在家像你奶奶一样昏倒了,应该会有人发现的吧?”

我一时语塞,几近泪下,强忍着情绪慌慌张张地打马虎装没听清,大姑便不再问了。我翻出从学校拿回来的衣服,指着上面的洞说:“还得是你帮我缝。”

同类推荐
  • 梨花之殇

    梨花之殇

    雪无声无息地盖在身上。龙羊峡上白茫茫一片,尚思图和他的弟兄们埋伏在龙羊峡两边的悬崖上,整个身子都藏在大雪里面。他们伏在这里整整一日一夜,身子一动不动,和天地浑然一体,仿佛全是死物。这时,从峡口三三两两地走来数个行人,里面有妇女,有小孩,都是平民的打扮。尚思图目光锐利,虽然他们一身宋朝百姓的装束,但金人和宋人的相貌很有区别,这些人高鼻子,深眼窝,双瞳呈冰蓝色,明显就是金人乔装的探哨。尚思图暗骂:“狡猾的金狗!”龙羊峡从前是大宋的疆土,现在却在金国地域范围内。
  • 好兵帅克

    好兵帅克

    作者通过主人公帅克这个普通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应征入伍到开赴前线的经历,深刻揭露了奥匈帝国统治者的凶恶专横及其军队的腐败堕落。对于帝国主义军队对人民的奸淫抢劫,官兵之间欺上压下的荒唐关系,他们对俘虏的禽兽般的凶残,以及各级军官的愚蠢、贪婪,小说都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
  • 重新生活(长篇小说连载一)

    重新生活(长篇小说连载一)

    延门市市委常委会开了不到一个小时,主持会议的市委书记魏宏刚突然接到市委秘书长递过来的一个小纸条:省领导在会议休息室有要事见你,请你宣布休会十分钟,然后马上到休息室与省领导见面。市委书记魏宏刚接到条子看了一眼,琢磨了半天没吭声。此时主管教育卫生的副市长正在汇报有关工作,看样子还得十分钟才能结束。他本想问问秘书长是哪个省委领导来了,但秘书长放下条子已经离开了,此时正面无表情地站立在常委会议室门口等着他。
  • 完美人类

    完美人类

    人类并不完美,基因决定着我们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可是,一个善良的医生为了能让人类远离病痛的折磨,修复了人类的基因,创作了一个永不会生病的完美人类。但是,完美的基因使这个“人类”变的不像人类,继而被人们无情的歧视。没办法,医生只能选择离开。可当人类陷入危机的时候,拯救他们的,又恰恰是这个被他们歧视异类,而这个异类,瞬间又成为了英雄。
  • 微微一笑很倾城

    微微一笑很倾城

    前脚“前夫”才“移情别恋”娶了第一美女,后脚就有第一高手来求婚?还说要给一个更盛大的婚礼?名校计算机系的系花贝微微一边囧着,一边……飞快地嫁了。如果一个被无数人仰望的传奇人物、名校顶尖牛人,第一次见面就反问你,“我们什么时候不是那种关系了”,你会怎么反应?那人出身世家,运动全能,外表风雅,气质清华,举止从容,本质……土匪……还傲慢得要死要活……
热门推荐
  • 7-11教你开便利店

    7-11教你开便利店

    “总有一间在你身边”。除非不食人间烟火,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人,不可避免地会与便利店打交道。从针头线脑,到柴米油盐,给生活以便利,就是便利店存在的意义。世界上的小便利店不计其数,而做成国际知名品牌的也不乏其人。7-11(7-Eleven)就是世界上做得最为成功的便利店之一,《7-11教你开便利店》借鉴了7-11的成功经验,从开店筹备、管理营销等方面为读者展示出便利店成功的经营之道,是便利店经营者走向成功的有益借鉴。
  • 晋春秋

    晋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怎样处好婆媳关系

    怎样处好婆媳关系

    中国有句谚语:“婆媳亲,全家和。”这说明,婆媳关系的亲密无间是家庭幸福快乐的重要因素,因此所有的婆婆和儿媳妇都有必要好好学习一下“婆媳如何相处”这门看似简单、实则很难的人生必修课。
  • 降魔档案

    降魔档案

    看似和平安定的世界,时不时会发生一些奇怪而且灵异的事情,这个世界,存在着神仙和天堂,也存在着魔鬼和地狱,不过,有邪恶的存在,必然也会有正义的存在,然而更多的,还是最最真实的人性……黑暗的地方别看太久,否则,会被吸进去的…… 【文中人名地名等皆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对号入座。如有任何问题,可在评论区直接提出,不喜勿喷】
  • 寒门崛起

    寒门崛起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国力上升垂拱而治;法纪松弛,官纪慵散;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PS:寒门崛起书友群:219,803,021;寒门崛起全订阅群:254,292,459欢迎大家入群互相交流,欢迎大家与我沟通交流。
  • 独步天途

    独步天途

    浩渺大陆,奇珍长存,凶兽横行,武道成仙。有神山高耸万丈,有仙河九曲成弯,自古时以来大陆之上风云轮转,乱世动荡。少年张仲军,本应继承父亲爵位,却因天赋骤消,遭受陷害,垂死之际,乱入毒云瘴谷,结识一只古怪青蛙,本想夺舍的大青蛙,一时出错,同主角生命同盟,休戚与共。得神蛙相助,张仲军自此扶摇而上,名动大陆。无尽征程,踏天而行。官方群号:455405301微信公众号:xuanyu44欢迎大家加入!
  • 岁月归真

    岁月归真

    此书分为新闻篇、言论篇、评介篇、散文·诗歌、采访·拜访等板块,内容包括:革命的友情洋溢在崇山峻岭、繁荣热闹的雷波物资交流会、千红万紫争芳菲、节日的歌声、借宿番家、双喜临门等。
  • 学长太傲娇

    学长太傲娇

    16岁遇见你,26岁睡在你怀里,陆宇哲,遇见你我何其有幸!
  •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童话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丹麦作家,诗人,因其童话作品而世界闻名。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为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
  • 填词杂说

    填词杂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