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47500000009

第9章 沧桑与传奇(3)

六年后父亲病危,我赶回南京。见此书被父亲收藏在书桌抽屉里,我将它带回纽约,二十九年来一直在身边。

1948年腊月,南京飞雪。下关的江心,停一艘中型海轮——兴华号,运空军器材,载明故宫机场空军人员及眷属,等待起航撤退台湾。

那天殷福海牵着十五岁儿子的手,拎一个装满肥皂的大箱子,送他去赶船,去往做梦也不曾想到的地方——台湾。殷志鹏有个姨夫,空军中级军官,因此殷志鹏得以报名当上小兵,解决吃饭问题,亦可有个前途指望。

听说台湾紧缺肥皂,一箱肥皂就是让儿子带去卖钱图利,解燃眉之急,度不时之需。父子俩从大光路走到大中桥、健康路,到了淮清桥火车站。儿子迫不及待地爬上火车,奔向自己的人生,哪里懂父亲的肝肠寸断?

殷志鹏在《序》中写道:“兴华轮在夜中起航,顺江而下,经过镇江时,隐约中听到岸上的枪声,到达上海,旭日正由海上升起。”

在兵临城下的南京城,在兵荒马乱的日子里,殷志鹏随败军撤离。

每读至此,常常心中描绘那日情景,在我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南京,1948年的那一片晨景,有如虚幻,不知何说。

父子俩没有想到,这一走,便是天涯海角。

自此,漫长的牵挂漫长的通信漫长的期盼,开始。

1949年1月27日到同年4月12日,殷父写了十封信寄到台湾嘉义,内容无二,全关乎钱,不然老子要饿死。殷志鹏在嘉义,军饷是微薄的台币,除去生活必需,悉数寄回南京让父亲换成金圆券,在物价飞涨的时日撑持日子。殷福海身边还有两个幼子,跟他讨饭吃穷,饥一顿饱一顿。所以殷志鹏任重道远。

殷父寄到台湾的第一封信,描绘了南京城在易手之前的慌乱,这种出自贫民的直接描述,正史的编撰者难以比肩。

稍摘几句:“南京物价波动,说出来真要吓一跳……汝可将肥皂卖了,连同薪饷合并寄来父用……”这就是殷志鹏这个少年去台湾后,收到的第一封家信。他带去的肥皂,自己一块没有用到,就脱手变现寄回南京给了父亲。

殷志鹏请我吃饭时告诉我,他家在夫子庙秦淮河边,问我知道不知道那个地方。那个地方?我当然知道。但是我的知道和殷先生的记忆,已经隔着三十八年。他1948年告别南京,我1986年告别南京,这是天翻地覆的三十八年。

殷福海是城市贫民,没有读过书,但有着很高的文学天赋,擅长古诗词,一手漂亮的仿宋体,专供刻板印刷之用,曾在金陵刻经处刻经,当时能写那种字体的人极少,放在今天也是了不得的。但他是生不逢时的人,在一个没有保险的传统社会中,这样的本领远禁不住风雨飘摇的社会,只能变卖祖产祖业残喘,直至彻底败落。

殷福海虽穷,却常对殷志鹏说:“儿不嫌娘丑,狗不嫌主贫”“穷无根,富无底”“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这样的话在儿子心中播下良种。所以殷志鹏“能从一个在南京街头捡过煤渣、在紫金山上拾过松针和在台湾军中当过小兵的穷孩子,经过长期奋斗和各种考验,而成为在美国有立足之地的教育界人士,饮水思源,首应归功于“父亲在我幼年时耳提面命,给我的启发与教导”。

儿子走后,殷福海带着两个小儿子,捧盘卖香烟,代写家书,抄抄文档,这种人从前叫录事,以卖字为生。家道中落后他无家可归,曾在大中桥的“中和园浴室”过夜,两个儿子实在没有东西给吃,担心跟在身边反要饿死,只好送到儿童福利院,结果幼子病故。这件事,老人在很久之后,才告诉殷志鹏。这是父子俩痛断肝肠的家事,不能多说。

父亲的书法只是一宗本领,他的文采亦妙,用极妙的文采写信要钱,别是一种况味,一种气势。他没有上过学堂也没有读过私塾,古文修养却深厚。

他的信这样写:

书云:“父母之恩,高于五岳,深于湖海,毕生难报。”微禽尚知反哺,何况人乎?

望我儿看到此信之后,即寄钱来,父好润润枯肠,养好身体。

蒙儿慷慨,又寄来十英镑,正如大旱又逢甘雨,婴儿得乳能生。

当然对儿子的辛苦钱,他也是十分珍惜:“父幼时也曾读过朱伯庐治家格言,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儿在外省之又省,有此一片天真纯孝,寄一点钱来,父岂能乱花?良心上也说不过去!”

虽也顾念儿子的难处险处,但当得知儿子已在纽约得到博士学位,找到稳定工作,殷福海对生活又有了新的期盼,信说:“日常生活,非肉不饱,非帛不暖”,向儿子要多一点钱,能吃到猪肉,猪肝,鸭子和鸡蛋。还写“希望你寄钱来,父想买一条羊毛围巾,以御寒流袭击,接信速作答复,以安父心”。

至以后,则更有大希冀:“斯时也,葭苍露白,是渔舟晚唱之时;风急天高,正雁字画空之候,正是:一年好景儿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气候不冷不热,昼夜相平。信首之四六句,为过去名流饶汉祥所写,此人后来息影林下,临水结舍,畏人知名,修养晚年。父亦想效学此公,不知可有此薄福?异日望儿大力支持玉成。”

这短信写于1963年10月9号,那年殷志鹏在英国求学。当时英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台湾当局断交,来自台湾的留学生在伦敦的处境是格外艰难的,所以后来有了机会他便转道纽约留学。信中有两点电击我,一是殷福海的文辞清越,古文造诣深厚,一派民国文人才华,读来像是书香世家之人;二则是他提出的希望那么高大庄严,不惮对苦读苦做的儿子直言相告——在湖边盖所房子。

从果腹保暖,到吃有荤腥穿有棉帛,最后到临水结舍,在在都是重压。可能在一个老式家庭中,从前来说这也正当。但平心而论,我担当不起这泰山般的期望。

虽然也许只是说说,写写,但说出来写出来,就不得了。谁对自己父亲的信过目即忘,充耳不闻?况且写得字字杜鹃滴血,句句理直气壮。

后来殷志鹏来纽约求学,殷福海寄信,对儿子寄钱数额的减少,有些微词:“头一年很好,能寄来四十英镑;第二年只寄来十七英镑”,他希望儿子能够至少齐于四十英镑,如果不能超过的话。

1965年殷志鹏初到纽约,没有多少奖学金,要去洗衣笼打工,过着披星戴月的求学生涯,一个父亲怎么对儿子没有顾惜之心?

我对这位父亲的理解也许有失偏颇,对殷志鹏先生的敬佩却是无边无涯。

儿子懂得饥饿的痛苦,所以竭尽全力让父亲和弟弟能够吃饱。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殷福海在金陵刻经处还有份事做,收入微薄归微薄,如没有通货膨胀,至少有口饭吃。后来说刻经处是封建机构,人员全部遣散,遣散费分文没有,殷父生活立刻陷入困顿。他那样的人,过了干活的年纪,连居委会糊火柴盒的活儿,都不会要他,最低八元的生活补助也轮不到他,所以他的全部希望都在儿子身上。没有儿子,死路一条。

殷福海只有向儿子呼喊。这种呼唤,不忍猝听。但殷福海就是凭着声嘶力竭对一个人的呼喊,才没有在饥馑中毁灭。若是没有殷志鹏这个远在海外的儿子给他寄外汇,若殷志鹏不是个纯孝的儿子,多少殷福海都饿死了!

中国经历过灾难性的大饥饿。最困难的年代,举国饥饿,从南瓜叶吃到山芋藤;从知了吃到蝉蛹;从树皮吃到观音土。这些难以置信的事,后来在插队时又从农民那里得到确认,听了胆寒。

饥饿是人类最可怕的灾难之一,不够吃,或者没有吃,三顿并作一顿吃,躺在床上节省热量和体能,都是常事。“瓜菜代”更是普遍。

所以比起来,殷福海还是有福的。他靠着儿子从微薄的助学金中扣下的钱,活下来,且有存钱买一口棺材。而殷志鹏按期寄给父亲的外汇,也为国家做了贡献。就这样,殷福海还盼到与儿子一家团聚见面,那是1974年的时候。殷志鹏的太太是台胞,凭台胞证取道巴基斯坦回祖国大陆。他们去了中山陵,留有合影。殷志鹏的太太廖慈节也是拿了博士学位,有三个孩子,两女一男,我跟他们吃饭的时候,三个孩子都去了。他们说,那时在南京,人们看从美国回去的人,好像看珍稀动物,殷福海家门前水泄不通,给老人挣足了面子。

两年后,殷福海老人去世。走前得见儿子一家,心满意足。

我对殷先生的敬意源于他无条件的孝心。《三地书》中没有殷志鹏的回信,但从父亲的信中可以推测出,儿子后来寄钱没有,寄了多少,间隔多久。有时三四个月没有信,父亲就一再去信,一封接一封,催他寄钱,快点寄来,不论多少只要寄来。而父亲的信中一点看不到儿子的埋怨,儿媳妇廖慈节也没有因为有这样一位声声讨钱的公公,而跟丈夫争吵、出走、离婚,实在贤惠,通情达理。设想这种事发生在我身上,恐怕要疯掉。异国他乡的生活原本已经很大压力,学业的生活的环境的,特别是精神的心理的感情的,无一不是挑战。还每隔一段日子就有信来要钱,封封生死交关,这是怎样的压力和重任啊?

父亲对儿子除了要钱,有没有想过儿子的困难?足见生活艰难。两边都难,怎么都难,不到万不得已哪个父亲会如此催逼亲子?难道父亲竟不知应当留一点点对骨肉的关爱和顾念?即便是家人,爱也是双方的啊。

这样想,也许殷志鹏先生不以为意,他是个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长大的儿子,晓得“发肤之身,受之父母”。微禽尚知反哺,何况志鹏是“鹏”?

读到后来,五雷轰顶一句话,是殷福海决绝写出的:

你要知道咱们只有今生父子,来生不会再是父子。父也长寿未死,今日才能享受你的润泽。

这话从一个父亲的嘴里说出,真如闪电在天,霹雳走地。不信来生,唯有今世。子不养父,天地不容。

他的决绝凭的什么?就是殷志鹏的纯孝。对此没有自信,就是天王老子也不敢开口。

《三地书》不会有很多读者。多年来我读过很多文学作品和私人回忆录,深信这书太值得一读。

现在到美国来留学的学生,再不用打苦工挣钱抚养父母,反而是父母从国内寄来大笔钱,吃好穿好住好用名牌,没有忧愁。中国人站起来了,钱上面肯定是站起来了。中国人不穷了,在异国他乡什么都不怕。殷福海那样饥饿的父亲再也见不到了,但也再难看到殷志鹏那样的留学生了。他在纽约中国留学生谱系中,留下光辉的身影。

他说,我们南京人最顽强,什么苦都不怕。说着孩子般笑起来,从他的笑容中,你无法推想他曾经经历的不易,他在英国和美国,也有过饥饿,这点我深有所知。回想过去,他没有一句怨言,我永远记得他开朗的笑容。

殷志鹏先生是我纽约艰辛生活中的第一缕阳光,是说人和人之间素昧平生也有深切的仁善。他报答父亲养他十五年的恩,勉力把他供养到寿终正寝。这样的人,可以相信他对社会对他人,同样义薄云天。

再读《三地书》,想起初到纽约的时光,临窗望远,豁然明白人世上什么天大地大,什么河深海深。

一笔两个荣字

长岛,隶属美国纽约州。她从纽约港往东伸入北大西洋,地带狭长,两岸临海。白天看像被西风吹起的一条长纱巾,荡在洋面;飞机夜里降落时往下看,似浮在洋面上的一手碎钻石。

岛上东端的蒙塔克灯塔建于1796年,曾是欧洲寻梦者移民美洲的指路明灯。他们乘船横穿大西洋从东而来,当看见这座灯塔,美洲大陆就在望了,踏上这片土地,开始梦想之旅。

荣老先生是民族工商业家荣毅仁大家族移居海外的族人之一,住在长岛地价最贵的地方,无敌海景。我不认识荣老先生,Q认识。Q是美容院的推拿师,手艺娴熟为人热情,找她推拿的客人特别多。荣老先生经人介绍,成了她的客人,渐成忘年朋友。

文章分两部分写。

第一部分,关于荣老先生,Q讲述。

第二部分,关于荣老师,作者讲述。

第一部分——Q

“我这手艺啊,在东北学的,学着玩儿的,没想到在纽约就靠它挣钱。我给很多人推拿,什么人都有,哎谢舒,你肩膀这里有点紧,我要用点劲儿给你推松,会有一点疼。

“多数客人呢是到这里来推拿,也有客人派车接我上门,给一家子推拿。说我认识半个法拉盛,还真有点儿。当然都是普通人,打工挣钱过日子。可不是吗,芸芸众生。也有不一般的客人,不认识你不知道,知道了吓一跳。纽约这种人蛮多的,都低调。

“说一个老先生的故事你听?放松啊,对,就这样。

“老先生啊一看就有来头,不是那种空手到美国挣钱还债养家糊口的人,跟我们不一样。那时他七十好几了,穿戴整整齐齐,衣服剪裁那个讲究,他拄手杖,雪白的头发绅士风度,老了还好看。

“老头儿给小费特豪爽,店里人跟他都处得好,他来了跟哪个都打招呼,没架子,推拿后他要理个发,都是赛琳给他理,也特别用心。对了,老先生是无锡人,你们江苏的城市对不?啊是吗?你生在无锡啊?这么巧!那你说话跟老先生不大像哎。南京离无锡不远吧?

“后来熟了,老头儿请我们到他家里去玩。他说在长岛,对啊,很多有钱人住在那里,靠海边一栋一栋的大房子。他的房子从外面看,就把我吓了一跳,豪宅那个气派!进去还没怎么看,就被镇了。太讲究,讲究得不得了,到处都是古董。古董你是懂的吧,我可不懂,但我一看就知道是好东西,凭什么?凭呀,我也说不上来,你要是见到老先生这个人,你也会信。真有钱假有钱,蒙得住谁啊?

同类推荐
  • 享利四世(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享利四世(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最成功、最受欢迎的一部,被看成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亨利四世和他的王子们与反叛的诸侯贵族进行殊死斗争的过程。莎士比亚突破传统历史剧多条线索交织发展的网状结构,采用了两条线索平行发展的结构——以亨利四世为代表的宫廷生活线索和以福斯塔夫为代表的市井生活线索。
  • 孤独的行脚

    孤独的行脚

    一年多以前的一个冬天,夜幕降临,伦敦的上空开始飘雪。我独自一人,误打误撞走到了圣保罗大教堂门前。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圣保罗大教堂门前所在的主要街道上,密密麻麻摆满了五颜六色的帐篷,帐篷上扯满大大小小的字条,像布达拉宫前的帷幔。孤独的行脚,那些我的生活经历……
  • 胡适文选:假设与求证

    胡适文选:假设与求证

    叶君主编的《假设与求证(胡适文选)》收录了胡适先生以实证主义的方法进行学术研究的成果。胡适先生将实证主义从美国引入中国,井提出了“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基本方法,对科学研究有晕大的指导意义。
  • 春在云坊

    春在云坊

    李永清的散文,显然跟他专修的哲学专业有关,在他的散文中充满了思辨的哲学意味。他在后记写道:“当生活的扇面和着季节的表情,推来一阵又一阵沁人心脾的空气或障目的云翳时,心底的浪花依然会随着或高或低的起伏,让思想的耕耘在喜怒哀乐中翻山越岭。”他在那些俗常的“喜怒哀乐”中寻找着生命的哲学意义。
  • 年轻时的思绪

    年轻时的思绪

    仰望碧空如洗的蓝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案头整理好的文集,我很欣慰。这当是自己作为妈妈送给儿子步入少年的一份礼物吧!同时,也算是自己人生历程中收获了的褒奖和鼓励后的回报。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作为家庭的一分子,我们每个人都享有自己的权利和承担应尽的义务。人人都盼望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却不是所有人为此付出努力都能追求到想要的结果。对此我深有感触。
热门推荐
  • 圣女的终极护卫

    圣女的终极护卫

    带着一个能买到火箭炮、筋斗云等无敌武器和技能未来购物器,秦林成为护龙阁最低级的护卫,肩负保护美女的重任。
  •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生活晨报》是由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报纸,如今已走过十五个年头。他们将十五年来的稿件、图片、版面进行梳理、选编,结集成册,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三晋文化研究会这些年陆续出了一批书,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我们深知,出书是一件很兴奋也很艰难的事情,如同一位母亲孕育一个生命。个中甘苦,身心的付出,不亲身经历者很难感同身受。
  • 妙手摘星辰

    妙手摘星辰

    唐妙为了逃离傅清野可谓是煞费苦心。“总裁,夫人和小少爷把您一会儿要用的合同都画上了王…不是…小乌龟…”“没事,多给他们几份画个够。”“少爷,少奶奶把您车库里所有车的轮胎都扎爆了…”“哦?原来她是想让我在家里陪她。”唐妙想了想,还是算了吧,跑不掉就凑合过一辈子吧,有颜又多金…“傅清野你拉我去哪啊!”“去你心里…”“你有病啊!”“你是我的药…”唐妙泪奔自己选的老公跪着也得过完一辈子…【甜宠1v1/虐渣/欢迎入坑】
  • 那些年,不会忘记

    那些年,不会忘记

    青春,总会有人给你几次难忘,让你刻骨铭心,那些故事就像伤一样,好了却留下了疤新作品,三千凡梦,作者李治明支持一下
  • 平生唯不忘相思

    平生唯不忘相思

    “傅平生,我们结婚吧!”高中毕业八年,分手八年,林相思再见到傅平生,脱口而出的竟是这句话。“不后悔?”对面的男人显然有些惊讶。“不后悔。”“好。”婚后的某个清晨“傅平生,我后悔了,我们离婚吧。”“相思,当初结婚的时候我就问过你了,这是军婚,可不能反悔。”正在打领带的男人回过头,看着床上一副生无可恋表情的女人,活脱脱一只狡猾狐狸的模样。
  • 重生之商女豪门

    重生之商女豪门

    杨曦前世为了跟顾时在一起,不惜跟母亲断绝来往,却换来一场不幸福的婚姻。重生回到小时候,她要改变命运,努力赚钱,发家致富,爱情什么的靠边站,钱才是王道。这一世幸运之神降临,意外获得异能,鉴别古董,赌得了石,开得了公司……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巅峰!
  • 乡下千金要逆袭

    乡下千金要逆袭

    她是弃婴,被乡下知青父母抛弃的弃婴,那天下着大雪,未满三个月的婴儿被冷的全身通红,一直在哪里哭着哭着。声音越来越小,正巧遇到了一对夫妇,看着孩子可怜便抱了回家,细心呵护着她。然而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小小的婴儿里住着成年的灵魂。没错,她就是长大后的宋雪芙,她前世是被亲生父母逼着给弟弟移植心脏而死的。这一世,想要她给弟弟移植心脏?可以啊!拿命来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睡美人婧落

    睡美人婧落

    2012年发掘的一件罕见奇宝,引来了两大集团的关注。江凌寒和郝凡为了争夺这一美轮美奂的宝藏而黯然使动。 2012年12月22日,郝凡密室里躺在冰柱里的睡美人突然消失了踪迹。二十一世纪的你,跟活在我生命里不可分割的伊洛根本就不是一个人吗?寻寻觅觅,难道终究是一场空?你那绵绵隐喻,我那深深怀恋。捕猎的情感,历经几千年,终究未变。 我用一生追寻你,用一生爱恋你,用一生成全你。 如若今生亦不能再相恋,那我愿用下一生的生命来延续我们的不了缘。
  • 学园都市的第六等级

    学园都市的第六等级

    你以为我是LV.5?其实我是LV.6啊!洛一方表示自己可能不太适合再干LV.5的NO.1了,所以他打算换个位置玩一玩,有空去去别的世界晃一晃也蛮好,所以他开始了自己的搞事之路。(序章·改在作品相关里面,毒点会有,欢乐也会有!蟹蟹大家,点个收藏再走呗(?????)读者群:833790429大家快来开车23333)新书《洛丹伦的黎明》求推荐求收藏!!
  • 妖孽皇子下堂妃

    妖孽皇子下堂妃

    她,性格坚强乐观,内心聪慧善良,他,表面谦和温雅,实际冷酷凌厉;她,被皇上作为一柄双刃剑赐婚于他,他,因为种种顾虑,不敢亲近于她;一场场阴谋诡计、一个个囹圄困境,她陪着他,他护着她,他们相互扶持,又彼此伤害,他们携手作战,又各自猜疑;她在还未爱上他之前,总能笑看他的风流情史,爱上他后,又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般的打发他身边所有凤蝶;他在还不知道自己爱上她时,总能冷脸对她默默宠爱,在知道自己爱上她后,那冷脸更是变本加厉,当然,宠爱也是变本加厉。欢乐对话(一)“娘娘,明日你可就得保持这笑脸,钱财上亏了侧妃,人情上可得做足面子,得让前来的人都看到娘娘的贤良淑德才是。”某男闻得丫鬟的话,正要踏进屋的脚步顿了顿,然后才落地,另一只脚抬起,这时又听得屋里传来某女喜笑颜开的声音:“安啦!姐姐我就当是宝贝儿子娶媳妇了,我这做娘亲的自然笑得灿烂,绝不给儿子丢脸,保证你家殿下见了一准夸我大度。”某男的另一只脚也顿了顿,然后才落地。欢乐对话(二)“刚才那面粉头跟你说什么了?”某男一脸阴沉。“没说什么啊!就说我是他见过最漂亮、最温柔、最善良的姑娘,还给了我他老家的地址,让我以后常与他写信联系。”某女欢喜道。某男咬牙,一字一句道:“他让你常给他写信?”“恩,是啊,他还说让我给他写信时避开你,免得你吃醋。”“我吃醋?哼!我会吃醋?他也太看得起他自己了。”某男嗤之以鼻。某女表示赞同:“是啊,你堂堂皇子殿下,吃飞醋这种事也太丢脸了。”顿了顿又道:“哦,我要去清风楼见我表哥,你刚才不说有事吗,你忙你的去吧!我先走了。”“你见他干什么?”某男急道。“前几天他不是帮了我一小忙么,我去感谢他。”“不准去。”“为什么啊?”“恩。。。问这么多干什么,总之你别去了,我自会派人送礼去谢他的。”欢乐对话(三)“哎,刚才有人夸你了耶。”“是么。”某男神色淡淡,隔了一会又不甚在意的问道:“夸我什么了?”“夸你温柔、和善什么的,恩,还有夸你长得好看。”“是么。”某男嘴角不经意掀起一丝得意。“是啊是啊,她们说你长得花容月貌,比流芳阁的花魁还漂亮呢!”某男脸色一僵。某女又道:“不过她们夸人也太没水准了,花容月貌怎么能用来形容你呢!”某男脸色微微好转。“应该用倾国倾城才对嘛!”某男脸色由晴转阴,一副狂风暴雨来临之前的阴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