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47500000008

第8章 沧桑与传奇(2)

北宋书法家米芾说:绢八百而神去,纸千年而神去。祈祷再有八百年一千年,后代仍旧有幸看到历朝历代卓越的书画真迹。

那时候的人,将会在众多的神品上,看到一枚收藏印:仕勋心赏。

谢女士谢女士

将《陶白捐赠文物集》赠给纽约市法拉盛的公立图书馆。这个图书馆有很多中文书,华人读者很多,此馆的使用率在公立图书馆中总位列前茅。

这本文物捐赠集,是北京文物出版社和江阴市委,在父亲去世十周年时,为他捐赠给博物馆的所有藏品印制出版的大开本书画集,质地极为精良。

馆长是美国人,从里间办公室走出来,客气地与我交谈。他问及画册中的文物捐赠人跟我什么关系,得知是我父亲时,他十分吃惊,连连摇头难以置信,说:He is your father?Yourfather?(是你父亲?父亲?)

他用手指轻触封面,赞叹地看着封面上清代画家边寿民的大写意泼墨荷花图,“The quality is so good(质地真好)!”他摇着头说。

当发现集中只有中文时,馆长对坐在桌上编目录的人说,请你去把×××请来,Thank you!

一个五十多岁的华裔女人走进来,短发,中等个儿,蓝色裙子,黑绸短衫,眼镜由一根黑色长结拴着挂在胸前。她看看我,点点头,没有笑。我看看她,点点头,也没有笑。馆长介绍我给她,她稍稍起了点笑容。我们隔着咫尺之遥,彬彬有礼。她说她姓谢。我说我也姓谢。她稍稍用心打量了我一眼,旋即目光闪开。

馆长请她把前言翻译成英文,做一个介绍。他说其中的明清字画是广受中国读者喜欢的,一定要好好译介。谢女士说,我们这里凡有中国古字画的刊物画册,有时会被人撕掉一张带走,尤其是书法。这本画册这么精美,编成参考书吧,不出借。馆长同意,说那就这样,这事交给你。

谢女士见我可与馆长直接英文交谈,对馆长加了一句:我觉得谢女士就能翻译前言,她比我了解里面的内容。

我对她说,应该你做,图书编目是专业,我不懂,光懂英语不够的。

我们彼此笑笑。

我给她留下电话号码,假如有问题尽管问我。几天后,谢女士给我来了电话,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她说:“谢女士,我看了前言,说你父亲从前是宣传部长,这个‘宣传部’,英文怎么译好?”

谢女士拿不准“宣传部”怎么英译合适。

我想了片刻,不喜欢翻译成propaganda department,就解释说,我父亲不光是管宣传部门,还管教育和文化系统,译成:in charge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文教文化系统负责人),你觉得是不是更贴切一些?谢女士认为这样很好。

沉默片刻,谢女士说:谢女士,有句话我想对你说,不知是不是不合时宜。她的口气有些迟疑,温文尔雅的迟疑。听了她的话,我有些紧张,除了捐赠书之外,还有也许不合时宜的话?我尽量平静地跟她说:您请说,没有不合时宜的。

于是她说,我在美国很多年,在图书馆做事也很多年,长年累月在法拉盛街上走,见过很多华人,从来没见到你这样的华人。

我迅速想象:在法拉盛大街上走着的我,究竟什么样?

去图书馆那天,我穿黑色V领短袖衫,V领下黑色绉纱流苏般垂至衣摆,黑白碎花布一字裙,裙外罩浅薄纱,两边开低衩,头发盘在脑后。似乎是无可挑剔的,吻合我的年龄和阅历。谢女士是说我模样端庄知性吗?但不能确定,所以我问:是吗?为什么?

谢女士温婉地说:看到你,不知为什么,想起1949年,我跟随父母搭船到台湾的情景,不知为什么。

沉默。

我方寸全乱。这是接不上话茬的对话啊。

可我还是随口说:是吗?为什么?

谢女士说:是啊,不知道为什么,看到你就想起1949年撤退的我,那时我小。“哦,对不起,谢女士,有些唐突,可能不合时宜,我没有这样说过话,不好意思,打扰了。”她听上去很不安。

我连忙说:没有没有,谢谢你啊!

我谢她什么?我听懂她的话了吗?

这么重要的话头,竟然没有接好,谈话就此结束。谢女士马上以修正的口吻说,要是再有问题,跟你联系可以不可以?

我说:任何时候都可以,任何时候!

我犯了一个大错,把一个富有历史深度的提示和感受,误会成表面的夸赞。这是我最不能原谅自己的肤浅。

事后越想越觉出她的话意味深长,我不知道她从我这里感知到我们之间的截然不同,还是感知到我们之间的相同之处。直到今天我仍旧参不透她的意思。只感到她是个内心丰富而身世复杂的台湾女人。与我初见之下就能这样说话,是小女孩的真心真意,是赤子之心。没有切肤之痛,谁会这样告诉一个陌生人,你让我想起童年的惨伤经历?

隔了一段时间,我去找她,不巧她不在。再后来,我又去一次找她,她还是不在,出国休假了。一个不经意的失之交臂就是永远不能再见。

之后我回南京,母亲去世,心情不好。回到纽约常坐在靠窗的沙发上,回想妈妈的一生,她是广东淡水镇大户人家的小姐,出逃上海投身革命,后参加新四军,二十多岁就是军部医院教导员。

动荡不宁的时代,有几个词剜心剜肺:含辛茹苦,私奔出逃,流亡撤退,远离故土,爱恨情仇,客死异乡。这些词,似乎说的是个体遭遇,其实里面的炮火硝烟和历史潮汐,历历在目,声声入耳。

母亲年少逃离富裕家庭,远去上海参加革命;我过三十华年远离故土移居美国;谢女士幼小随父母离开大陆到台湾。这些都是女人身世中充满流离不安至死难忘的经历。

龙应台说,1949年前后出生在香港和台湾的孩子,多有名叫台生、港生、陆生的,记下了孩子的出生地和父母的动荡生涯。就连龙应台的名字,也有一个“台”字。她就是出生在台湾高雄的。

在中国大陆,1949年前后生人,不管什么家庭背景,都是共和国一代人。这在孩子的名字中得到印证:国生、华生、新生。还有渡江、南征、开国。更有父亲在淮海战役中牺牲,母亲为遗腹子取名念淮的。

这是我年少时认识的朋友们的名字,多为年代名、地名、事件名。

孩子的名字都是父母的一番苦心,有为孩子的一生祈福祝愿,有为纪念家中前辈,有寄托情志心志,也有深藏父母心中的牵念。望孩子长大无灾无难平安过好。有些家世深厚的百姓人家的孩子,他们名字的含义和发音,更总在刚才历数的名字之上,字面上文气沉静,不争不抢,笔画复杂一些,念起来不那么上口,却更有一番隐蓄的甘苦和教养。

谢女士叫谢继群,她是在国民党撤退之前出生,名字中没有在台湾落生的那些孩子名字的特点。她在出生时,国民党并不知道即将千里撤退到台湾,因此她的名字中也没有对大陆家园的难舍。这个名字有些中性,大概女孩取个那样的名字好养大,坚定勇敢?还是有家族的内涵?

台湾不少小说写到眷村生活。眷村就像军区大院,撤退到台北的军人家庭聚集在那里,后代都在眷村长大。龙应台和谢女士都在眷村长大。台湾女作家朱天心有一部短篇小说集《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写的就是那些子弟的成长故事。

初到台湾安顿下来,军人家庭的生活相当不安艰困。谢女士的家,也经历了最初抵达宝岛的艰难和惊恐,种种不测风雨,已经无从对我细说。

我大名谢舒,曾叫星星。星星也是大名。本意是五星红旗。妈妈说女孩子叫五星不好听。五颗星是复数,星星也是复数,所以我就叫星星了。

妈妈,一个兰心蕙质的革命女人。

“1949”这一年份,对我这一代人,以及1949年之后几年出生的人,有一种魔力,好像终生都是我们的本命年。

谢女士随父母告别大陆时,我父母正随大军准备挺进南京城。谢女士站在船上遥望渐渐远去的海岸线时,不知道有一个即将诞生在无锡的女孩,在很久的将来会与她相遇。

我的人生和谢女士的人生,就那样失去了同色的背景。

各是各的悲喜,各有各的恩怨。

可是终究,这一天来到。我和谢女士,在纽约公立图书馆遇到了,并且为了我父亲捐赠的画册,有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谈话。是那么简短,寥寥几句,却远胜过我与他人无数的深谈细谈,多年来在我心里波起浪涌。在谢女士锐勇的坦诚面前,我很惭愧。当时竟没有感知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灵沟通的时刻,是我们盼了那么多年终于走到彼此身边的时刻。

谢女士一定也读了龙应台,还有齐邦媛女士的《巨流河》,王鼎钧先生的《文学江湖》。历史的巨流在他们笔下潺潺湲湲,多少沉痛往事从不同的源头和来路,由此显影。

我猜谢女士的感触一定很多很深,她会更想与从浙江去到台湾的龙应台见面说话,而不是与我。

但我渴望能和谢女士坐在咖啡厅一角,低声说话。我会先向她道歉,把她浅尝辄止的重大话题,接下去说。

也许她会告诉我,她跟中国大陆长大的女人不容易交往,有疏离感,特别是1949年前后出生的大陆女孩。

而我会告诉她,我跟从中国台湾来美国的女人也不能一见倾心。

我不知道她有没有去过祖国大陆,回到离开了几十年的故乡。

我也没有去过台湾。

我们一定会相互一笑,那一笑很可能就来自我们在图书馆的一面之交,来自她电话中坦诚的告白。

我很想问她,为什么在和她见面的时候,我会让她想起1949年她随父母撤退的情景?

我身上的哪些东西唤醒了她童年的记忆?

我们难道不是彼此的镜子?是根同心不知的姊妹?

我们终能够面对面站在一起,是不是历史的河流已经转弯?

我想在很近的地方看着她的眼睛。我们的眼睛都历尽沧桑,在各自的社会动荡中走完少年时代,蹚过青春和中年的长河,如今岁月已远,已远。我想告诉她,我写的《翡翠女人》,不久前在台湾出版繁体中文版,书名为《翡翠女人传奇》。

当我扎着两条马尾辫,走在通往学校的路上,不曾想到有一天,我写的书会在台湾出版,立在诚品书店和金石堂书店的书架上。

我的父亲母亲也不会想到,他们的女儿会以这样的笔触和感悟,写出现在这篇文章。

世界,世事,风流云转,有多少传奇叫人心灵震颤?感怀深远?与谢女士这一段即逢即散的相识,有如银河星汉,恒久闪亮。

而我最想最想问谢女士的是:离岸登船东去的那天,是几月季节?你穿什么样的衣服?是裙子?什么布料?什么样式?长短抵膝吗?你梳着什么样的发式?小辫子?短头发还是童花头?

你有没有那一天的照片?

也许你只有底片,在你的心底保藏。这张底片几十年后突如其来,在我身上显影,你看见了那天的你。

自从登船东去,多少年后,你我来到纽约,我们得以相逢。

饥饿的父亲

书柜最上层正中间,是《三地书》,海蓝封面,蔚然明亮。

书有副标题——

殷福海家书

殷志鹏编注

由台湾传纪文学丛刊1984年出版。

书拿在手上,隔世之暖沁入肌肤。翻开扉页,上有编注者的赠书签名:

志鹏慈节合赠于1986年11月1日。

那一天距我到纽约仅两个半月,我是同年8月16日到纽约的。不敢相信,此间岁月已过去二十九年。

殷志鹏是我在纽约遇到的第一个南京老乡,第一个请我吃饭的纽约客,第一个送书给我的作家。初到纽约,最需要的是工作、挣钱、吃饭、交房租,多少年过去,才明白这本书是我得到的第一份珍贵礼物。

我们是在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遇到的。他已完成博士学业,执教中学。那天他回学院图书馆借书,我在那里打工。图书馆是一个珍藏着瑰宝的地方,你读到无数伟大著作,遇见许多传奇人物。

《三地书》是一本书信集,是父亲殷福海在南京写给在海外漂流、读书、谋生的儿子殷志鹏的信。儿子在束发之年告别南京,踏上人生长途,完善自我并肩负起抚养父亲的大担子。

他们父子1948年分别,至1974年殷志鹏从纽约回南京探亲,得以团圆,一别二十六年。其中十三年经由英国朋友转手,彼此通信,另十三年杳如黄鹤。父亲在十三年中,给辗转在台湾、伦敦和纽约的儿子,共写了一百六十九封信。

《三地书》书名由此而来。

我读《三地书》时,写信人已在1976年清明去世,得年七十三岁。为纪念父亲,殷志鹏选出九十一封信,在父亲八十冥诞时,编撰成《三地书》。

原来以为这是父子双方的通信,其实全是父亲的信。

而父亲的九十一封信,有一个前无古人的特点:全是要钱,封封要钱。喊儿子寄钱!寄钱!寄钱!快寄钱来,让老父活命!直逼性命的呐喊,让我受到极大震撼,甚至胆寒。

初读《三地书》,笑得起不来,有谁见过这样向儿子要钱的?就是父亲,也有为父的尊严和慈爱啊。可是笑过,眼泪掉下来,很心酸。

在我四处奔走打工挣钱的日子里,《三地书》分担了我的忧愁,也给我平衡、力量、勇气。在我心绪难平,有时后悔到纽约的时候,至少我的心有一个角落是平静的,我父亲不要我寄钱给他。他给我信说:孩子,我帮不到你了,你全要自己奋斗。

殷福海是南京市的贫民,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从略有房产积攒,到陷入赤贫,有一个一言难尽的过程,所以他全部的希望都在儿子身上。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或者不是精华。养儿是为防老吗?

我把《三地书》寄回南京给父亲看。这是我从纽约寄回中国的唯一一本书。父亲看过来信,其中一句:没有想到生活如此艰难困苦啊!

同类推荐
  • 胡适文丛(套装共三册)

    胡适文丛(套装共三册)

    在《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谈时势与社会》中,胡适用毕生的实践与思考构筑了一个自己终生梦寐的理想国度,他用自己的赤子之情与悲悯之心书写了一位知识分子的天下情怀。《做一个像样子的梦:谈人生》收录其谈人生的36篇文章,展示了胡适先生用赤子之情与悲悯之心书写出的一位知识分子的天下情怀,可以看到一个国学功底无比深厚,又能跳出故纸堆、清醒地思索“人生问题”的学者胡适。《还他一个“不过如此”:谈国故与文明》讲述胡适先生的国故与文明情节,收录了整理国故与打鬼、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文学改良刍议、打破浪漫病、眼前世界文化的趋向、当前中国文化问题等文章。
  •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的卡里·纪伯伦,是黎巴嫩的文坛骄子、引领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同时,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形成了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青年时代,纪伯伦的创作以小说为主,上世纪20年代起,他的创作方向开始转向了散文与散文诗,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和散文诗集《先驱者》、《沙与沫》、《先知》等,这些作品几乎都是用阿拉伯文写成的。
  • 问花寻草:花诗堂草木笔记

    问花寻草:花诗堂草木笔记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花草部、果木部、菜蔬部。所描述的花草果木菜蔬多为寻常可见,却并非人人熟知。作者出身于植物学专业,又是笔触灵动烂漫的自由作家,本书既是对草木的科学观察,又是一次人与草木的通感与亲近,是当代中国自然文学的新成果。作者还是个富有个性的自由画家,全书配以120余幅彩色插图,阅来趣味盎然。
  • 要什么完美

    要什么完美

    这是一本让年轻女孩找准人生定位的优雅书。追求完美是人之共性,但只有抛弃对完美的执念,才能在这残酷世界撒欢玩一场。人生有起有伏,走到何种境地都没关系,何种姿态才最要紧。与其妄想得到每个人的夸奖,不如挺起胸膛自己鼓掌。如此,人生便足够了!从此后,不苛求做一个完美的人,不企图寻找一个完美伴侣,更不假设一段完美人生。信任瑕疵与遗憾,它们是命运的真相,也是人生的必需。以你想要的方式,过你独特的一生。愿我们都变成优雅而有态度的女人,大气又从容,成熟并天真,不偏执、不依赖,任谁都无法取代。
  • “囚犯”的救赎

    “囚犯”的救赎

    这是一个未掺杂任何水分的原版故事。去年冬天一个雪花飘飞的夜晚,笔者与几位律师朋友在京城一家酒楼小聚。酒酣耳热间,一个缠绕已久的问题浮上脑际,笔者斗胆发问:“各位,你们都是知情人,当今究竟有多少冤假错案?”朋友们先是一怔,继而不假思索地抢答起来。A律师:“没有作过统计,10多年我辩护的近百案件中占大多数。B律师:“我的几乎是全部!”C律师:“我的也一样!”
热门推荐
  • 大宋王朝4

    大宋王朝4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绝世魂主

    绝世魂主

    洛城,方鲁镇。传说中有一种古魂瞳,奇异而又神奇,世人一直在寻找古魂瞳的存在。七年的时间,他曾是一个受人嘲笑与白眼的瞎子。如今,他重见光明,不再是受人耻笑的瞎子与被人收养的弃儿。七年的黑暗时间,他沉寂,他隐忍,他独自承受黑暗的痛苦。七年后的破茧,练就古魂瞳,成为地位之高的符师,成为族人的领袖...乱世之中的英雄,绝世中的魂主,掀起了一方狂潮...只为俯瞰众人,成为最强者。乱世英雄,儿女情长,情深薄寡,谁是他心中的佳人……
  • 左手爱情,右手婚姻

    左手爱情,右手婚姻

    因为前男友的背叛,我算计了付子溪,再次相遇,我笑颜如花:你需不需要一个老婆?他说,顾伽,我不爱你。我笑了:付先生,爱是虚伪物品。不如我们以财为赌,以名为注,从此纠缠一生,不死不休,如何?
  • Obsolete

    Obsolete

    Thanks to advancing technology and shifting mores, the amount of change we experience in our lifetimes is truly exceptional. Objects and practices that are commonplace can very quickly become outmoded. In this witty and informative collection of short essays, journalist and social commentator Anna Jane Grossman takes a thoughtful look at what everyday apparatuses, ideas, and behaviors are quickly disappearingor else have already left the wkkk.nete contains essays and entries on more than 100 alphabetized fading subjects, including Blind Dates, Mix Tapes, Getting Lost, Porn Magazines, Looking Old, Operators, Camera Film, Hitchhiking, Body Hair, Writing Letters, Basketball Players in Short Shorts, Privacy, Cash, and, yes, Books. This ode to obsolescence also includes 25 quirky pen-and-ink line illustrations to further help us remember exactly what we’re missing.
  • 末世重生之女配系统太淡定

    末世重生之女配系统太淡定

    男主版文案:她走的第一年,他希翼万分的想:只要你回来,我不会再让你受丝毫委屈。她离开的第六年,他绝望万分的说:谁若能找到她,我就把这诺大的家产给谁。她消失的第十二年,他午夜梦回时,让人为她打造了一把坚固的锁链。她不见的第十八年,末世来了,他······疯了。凌依,莫让我再找到你。女主版文案:当她知道自己痛苦一生只因为自己是一个恶毒女配时,她想要哭泣,却发现自己早已失去了哭泣的本能。一场机遇······当一切重来,已成为系统一部分的她,人生又会有怎样的变化? 1v1,双洁
  • 好妈妈必学的宝宝健康食谱

    好妈妈必学的宝宝健康食谱

    健康的喂养方式是宝宝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关键,《美食天下(第1辑):好妈妈必学的宝宝健康食谱》从多方面入手,指导家长如何正确喂养宝宝,让宝宝吃得更健康。主要内容包括:营养补充食谱、特殊时期营养食谱、特效保健食谱等。
  • 石屋余渖

    石屋余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樱桃

    红樱桃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省农大毕业生陶红英放弃了在省城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奇山市凤山区,主动要求到条件最艰苦的葛庄镇肖家楼驻点。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发动群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审时度势发展大樱桃。面对诬陷和中伤,陶红英不为所动,紧密团结群众,依靠群众,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大樱桃遍及全区,成为凤山区农村的支柱产业。凤山区和葛庄镇也分别被国家授予中国大樱桃之乡和中国大樱桃第一镇的荣誉称号。在组织的培养和广大群众的拥戴下,陶红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了基层领导岗位,并好事多磨收获了真挚的爱情。
  • 对症自我按摩治百病

    对症自我按摩治百病

    获得健康主要有三种途径:养生、保健与治病,在祖国医学中,能够同时发挥这三种作用的方法很多,按摩、食疗养生就是其中一种!最了解身体的莫过于自己,科学证明,手对身体具有极强的感知力,通过对经络、反射区、穴位进行按、揉、压、搓等操作,能够将这种感知传达给身体各处,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体自愈潜能。
  • 你若精彩,天自安排:愿再次与你重逢

    你若精彩,天自安排:愿再次与你重逢

    本书为全国新概念作者的经典文字合集,作为《盛开》每年推出的特色系列,一直以来都是可读性非常强的作文辅导类和课外阅读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