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0600000005

第5章 废话构筑的肥皂剧

语言:一腔废话

如果读者有看过刘震云的访谈就知道了,这位刘老师不会直接说话,而是兜圈子,反复转圈子的过程是绕弯弯,结果就是废话连篇。用哈里·法兰克福在《论扯淡》里的解释就是,当代文化的特征之一便是废话过多。而这里的废话在刘震云那里竟一次次地成了形式与内容的形神合一。《一句顶一万句》,从篇幅来看三十多万字,这三十多万字从哪来的呢?几乎每个出场人物都会有个小传,不是一点点,而是铺张起来的那种,这时候你说作者是怀揣着一个雄心洋洋洒洒地在书写一个族群的史诗也行,正如刘震云小说反复说的那样,一句话就看你怎么说了,有时候好话和坏话可以是一个意思。

一个人的个人简介,不是不能写成一个人的传记,问题是一部小说的几乎每一个出场的人物都当成主角来写传记,就容易让人理解成凑字数。老范、老胡、老斐、老曾、老汪、老吕,等等,这些作用一般的人物都拥有一个完整的前世今生,这让我想到朱自清说的“废话”,他说:“得有点废话,我们才活得有意思。”看来刘震云是把写小说本身当人生来过了。当然,作家写小说是一件非常自私的事情,小说在他的笔下可以任其摆布,我以小人之心地猜测,之所以会让每一个人物都拥有一部张嘴就来信手一写就是几万字的传记,还是因为作家的不自信,处理不好就多写点,这就跟射箭多射些总有不小心射中靶心的时候,不是射术长进了,而是概率问题。停走的时钟,一天也有两次准确的时候。

刘震云对姓氏前一个“老”字的迷恋,令其不得不要为每一个“老家伙”都起一个姓,不得重复,否则“老”不起来,不混淆就只能为他们各重新起一个姓。这种形式看上去非常滑稽,难道是为了“中国人的千年孤独”的野心,非要弄出一个百家姓小说来才过瘾吗?

如果我们阅读整部故事之后,针对这样一个普通百姓身上发生的阴错阳差的琐事,或许我还可以这样善意地理解刘震云的“废话”,它正是以一种恰当的形式来表达它所承载的故事核心,不废话,如何展示这一地鸡毛呢?

故事:一地鸡毛

不管序言中的“一出一走,延宕百年”这样的漂亮话多么激昂澎湃、蛊惑人心,还得承认《一句顶一万句》讲的还是一个琐碎的庸常事,随时有可能在你我身上发生的那种凡庸小事和平凡人的人生。琐碎的事就证明是流入凡间的事,说明作家在说人话,这也是作家《单位》、《一地鸡毛》沿袭下来的优良品质。这也是刘震云不同于所谓知识分子凌空蹈虚式写作的卓越之处。

当然,记忆好的读者还会记得刘震云也写过《故乡面和花朵》这样浩瀚、野心勃勃而又不得要领的作品,相比而言并从事后效果来看,刘震云不再去写《故乡面和花朵》,而是继续《单位》、《官人》的路数是靠谱的。但这样的转变当然不是余华从《河边的错误》到《活着》、《兄弟》的转变。如果非要把余华的《兄弟》拉上和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作对照,我以为《兄弟》是余华对“平常”的一种矫枉过正的追求,而《一句顶一万句》在刘震云那里则是一种天然的元素。

小说讲了几起杀人未遂事件,都是提着刀似乎在行动,然后在心里把要杀的人杀了一遍,这是中国人的狡黠或者东方智慧。狡黠的地方不在于想杀而没杀,最终只选择了一个安全的在心里杀,而是在于当事人真的很生气,真的有了杀人的冲动,但包括他自己谁都知道这还不是一个杀人的事,经过杀人冲动、未遂杀人的过程之后,一个人的怒气也就消解了,用一个夸张放大的形式(即便是没有结果的表面形式)来化解自己的困境,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做人之道的精髓之一。这也可以看成今日网民暴戾的本质,真有那么愤怒吗,不是,他们骂骂咧咧之后自然会顺其自然地过自己的生活。

《一句顶一万句》似乎还有了点市场上非常有卖相的“悬念”,两个离开的人(离开人世的曹清娥和离开婚姻的章楚红)均留下一句没有被传达出来而呈现出悬念的话,可能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产生寻找和等待答案的心情。但是这真算不上一个悬念,作家也知道这样隐而不见的话可以是任意一句话,只要没意义的废话,是什么都有可能,不说出来等于已经说了,如果真说了也是白说。说与不说在这里画等号,正是琐碎而一地鸡毛的生活的真相之一。

主题:百年孤独

小时候打架,如果对自己没自信,或者对对手感到恐惧而又不得不面对的时候,通常要拉上几个帮手,帮手不一定真的上去帮忙打架,而是站脚助威,从心理层面讲,这种帮手已经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作用。

不知道《一句顶一万句》的书脊上印着“中国人的千年孤独”,直接奔着“十个百年孤独”的架势去的,是在玷污尚且在人间的马尔克斯,还是因为自己害怕了非要拉上一个帮手,总之,显得不是很聪明。如果按最新“大书”(从“大片”那新来的一个词)的“大”字来说,《一句顶一万句》只能是本“小书”,它的核心内容所涵盖的仍然是个人的、短暂的、局部的、狭隘的,而形式又是鸡飞狗跳琐碎型的,包装与内容和形式不符。

按照作品的品质来说,《一句顶一万句》用来打发时间或者学学说俏皮话,可以,但直指人心或者让人找到共鸣的人性之微,都不太有效。刘震云将孤独总结为是因为“说不着”,感觉就像是小孩发现红绿灯是不停地变幻一样,还得扯起嗓门使劲喊出来,这有点让人抓狂,不至于啊,我还发现斑马线都是白色的呢。孤独源于“说不着”,这没错,小说中的杨百顺、牛爱国都找不到说得着的人,所以孤独,解决不了这一人生常态问题,就只能钻牛角尖,离家、寻找,救赎自己,刘震云用上下两部三十多万字来说这个道理,这些都没错,问题是这只是生活常态的一种答案,不是这个世界被埋没的真理之一,起不到让大多数人共鸣的作用。问题更是,这么大的嗓门喊出来,又不是孩子,至于吗?中国当代作家之弱,不仅仅是大家说的不敢面对当代问题、无力对当代中国发言,也表现在眼界之小、坐井观天的惯性和狡黠上。

家族、孤独,是一个高山仰止的话题,前人摆在那里,如果不能形成与之有效对话,最好别碰,即便小心翼翼也容易出笑话。作家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但还是明目张胆地这样做了,杨家、姜家、牛家,还有更多的家族,“延宕”一个“百年”、“孤独”的话题,这难免让人把《一句顶一万句》在所宣扬的形式上想到《百年孤独》。当然,还可以说成是成功的书商携作家本人在向遥远而伟大的前辈致敬。致敬,就变成了喜欢,喜欢便可以是那种人人都可以做、随时都可以做的事情了。但是,别忘了,一个发展中国家发生的致敬,往往也可以看成不靠谱的致敬,不仅仅是我们差得太多了,还是一个致敬也可以暴露自己的幼稚和离谱,比如被致敬的人明明是恐怖的,你非得拿自己的温柔向其致敬,尤其是给死掉的人致敬,难道不怕死人从墓地里爬出来趴你家窗户吗?见过最幽默的致敬是前几年的华语恐怖电影《门》,片尾打出一行字幕:向希区柯克致敬!有影评人解读说,整部影片最有恐怖效果的就是这一句。

小说最后部分重复说了一句话:“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这应该算是开解“孤独心灵”的一种办法,即便找到“说得着”的人,也容易一瞬间转变成“朋友的关系叫危险,知心的关系叫凶险”,所以只能不去解决孤独本身,而是着眼于孤独之后的其他生活。此时的牛爱国,基本沿承了鲁迅笔下的“阿Q”和钱锺书笔下的“方鸿渐”,他们的回避精神将支撑他们的生活。可是当我们“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时,忘记的是“现在”,“现在”怎么打发呢?这跟绝大多数当代中国作家所面对写作题材时采取的态度是一致的,没有现在、忘却当下,或吟唱历史,或粉饰生活,或凌空蹈虚刻意忽略身处何地,总之没有跟你我有关的当下生活的存在余地。

在号称“延宕百年”的这部小说中,我们没有发现故事里有哪些不可忽略掉的历史的存在空间,敏感或者脆弱不堪的那几十年,我们的作家都巧妙地侧身躲开了。历史背景在小说中仿佛就像不必存在一样,没有言语的历史依托,空空的一个“说”能成立吗?贾樟柯在《小武》、《站台》中反复使用年代音乐,甚至某段电视新闻片段作为背景,就是在告诉我们自己身处何处。尽管故事的历史不是你我的历史,但只要是人的历史,就会让我们产生共鸣。除非你讲的不是人的历史,否则纯粹的讲故事就无法单体存在。我觉得,作家们刻意回避和忽略当代中国所发生的故事,是一种不自信和麻木,更是一种经过衡量后的狡黠。也就是说,我已经可以通过如此“安全”有效的方式达到我的目的,那么还用去冒险和做那些容易让自己乱了阵脚的努力吗?

作家:你叫×××

说刘震云是中国跟影视最近的作家,这句话不算错,但不准确。早年的《一地鸡毛》时,刘震云是跟影视离得比较近,那种以对白为主干的小说,非常适合改编成剧本,再加上刘震云的幽默的语言和世俗的故事,在哪个年代都会让编剧或者导演高看一眼。但他近些年出版的小说,《手机》、《我叫刘跃进》基本上算不上小说,都是有了电影才有小说,不管创作的前后顺序,至少市场上的卖点是因为同名电影的上映,这时你已经不能再称呼一个影视人为“跟影视最近的作家”了。当然,我们也不能说这样的作家是一定要在文学圈占一个坑,才好拉出影视的屎。

其实在《单位》、《官人》的时候,我喜欢读刘震云,那时的刘震云有一种世俗的快感,即便兜圈子的叙述也是一种非常合适那时小说的一种形式,低调而平常的语言正好配得上凡庸琐碎的故事,人间常态的一种,刘震云写出来了。所以当看到刘震云在《桃花运》里的客串时,我觉得这应该是一次中国作家最极端、最凌厉的成功演出,那个带着娘娘腔一边向自己前妻示弱,又一边怨妇般抱怨别人是非的人,简直和我在看《单位》一直到现在《一句顶一万句》时产生的某些幻想太一致了。

近年出版的《手机》、《我叫刘跃进》,我相信买书的人都不是要看小说的人。到了《一句顶一万句》,我从头到尾地看了,很失望,因为失望也说了很多刻薄的话,用狠毒来形容也不过分,不是无名小卒式的虚妄大胆,而是作家虚张声势的形式恰好冲淡小说唯一具有的那么一点意思。综观《一句顶一万句》,总结下来不是作品有多差,而是读这样的作品让人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厌烦,肥皂剧的本质却要打着好莱坞史诗的旗号来卖,不厚道。语录式语言,教唆犯般地对人生指手画脚,仅凭这些就容易让人想起台湾作家刘墉。不能用上当受骗来形容这次阅读经历,但至少小说没有想象中的好,甚至也没有想象中的差,更谈不上宣传中的“最成熟最大气”(如果事实真是如此,那我们作家的其他作品还指望有人看吗?),我实在想不明白作家本人到底是为什么要这么出卖自己。能多卖几本书吗?如果真能多卖个几十万,倒是好事。刘震云代表的那一代小说家,基本看来已经全军覆没,不再拥有年轻时的嚣张形式和真切内容,留下来的野心倒显得越来越明晃晃和不靠谱。不停尝试,不断经历,年富力强显示出一副在路上劲头的中年作家,在我们的华语世界里,有吗?(原刊《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09年5月10日)

同类推荐
  • 爱丁堡笔记

    爱丁堡笔记

    《爱丁堡笔记》成书于1879年,是史蒂文森最生动有趣也是最具私人意义的作品之一。本书由一系列散文组成,从爱丁堡老城、议会广场到新城、卡尔顿山与彭特兰丘陵,铺开了一幅独具韵味的风景画。作品既有游记性质,又穿插了社会评论,满溢着作者娓娓道来的家乡情愫。书中的爱丁堡是一个立体的,并极具戏剧对比性的城市——在新与旧之间,富庶与饥馑之间,广厦与乡野间铺展开来的城市。在一些章节中,作者怀抱一种怀旧之情讴歌城市之美与其独特的精神气质,而在如“传奇故事”等章节中,他则着重渲染了爱丁堡黑暗、阴森的一面,如嗜酒的下层阶级、社会丑闻、城市边缘之罪恶等。
  • 石钟山自选集

    石钟山自选集

    石钟山的作品,大多与军旅题材有关,在作者笔下,其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入木三分。他善于创作主旋律作品,把老百姓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本书精选了石钟山的代表性作品,包括中篇小说《激情燃烧的岁月(父亲进城)》、《幸福像花儿一样》、《快枪手》、《当过兵的二叔》、《关东镖局》、《文官武将》、《幸福的完美》,短篇小说《国旗手》、《小镇》、《最后一个士兵》等重要篇章,全面展示了石钟山的创作特点和艺术成就。
  • 大轰炸 昆明血海记忆

    大轰炸 昆明血海记忆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发生了一件令我终生难忘的事情。一个偶然又偶合的际遇,不可思议地触碰到尘封岁月中那神秘的暗道机关,历史沉重的幕布,唰一下在我眼前猛地拉开,貌似沉睡但仍悄悄流淌着的苦难长河,顿如火山爆发,狂浪汹涌。惨烈,严酷,血腥……飕飕扑面而来。我记得很清楚,那是1955年初春的一天,当时,我正读小学五年级。和所有同龄的男孩子一样,春风一起,我们最疯魔、最快乐、最魂牵梦萦的游戏,便是放风筝。我所居住的青云街老宅毗邻翠湖,一到放学时间,大伙便涌向翠湖边各显神通。
  • 2015中国年度精短散文

    2015中国年度精短散文

    王蒙、王朔、张晓风、郭文斌、张小娴、李娟、冯杰、雪青、何向阳等数十位作家的数十篇佳作,题材丰富、语言凝练,或直面人生,拷问人性,或回眸过往,思索历史,在呈现散文题材的丰沛性、写法的可能性方面,均有不俗的表现。本书是由中国散文界知名选家从全国当年发表的精短散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旨在检阅当年度精短散文的创作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年度精短散文。
  • 荷塘

    荷塘

    《荷塘》是梁必文步入生命之秋后出的又一本诗集,字里行间已没有了年轻气盛时的外露与浮躁,代之的是内敛与平和,追求的是一种诗的静美的诗思。
热门推荐
  • 邪狂至尊:鬼医王后

    邪狂至尊:鬼医王后

    她,精通医与毒的鬼医圣手,被歼人所害消香玉焚,重生,成了一个废物?刹时,混池的眸光变得幽亮,散发着令人不寒而立的光泽。当她身上惊天的天赋渐渐突显,美绝倾城异世大陆应她注定而掀起逆天狂涌,墨君冥,一代邪王,挥袖间,云彩汇集,因她的到来平静的心湖波涛澎湃,对她动了心,势要将她宠上九重天!他追,她跑,他笑,她妖娆,终于,他将她身边的烂桃花一朵一朵攥掉狂吞入腹。从此天人合碧,两人携手斗渣男虐恶女雄霸九天!
  • 总裁王妃:皇子王爷追着跑

    总裁王妃:皇子王爷追着跑

    本文半价,一次性订阅全文,享受半价优惠!穿越了?<p>郁闷,没见过这样穿越的,她真的倒霉到极点了,自己的亲妈逼婚下药,逃跑跳楼掉进自家游泳池,腿抽筋挂掉了。醒来以后竟然穿越来到古代。偶的神,这是什么世道?竟然让她一个堂堂第一才女嫁个傻瓜。不嫁就要砍头,谁让人家是当朝王爷,皇上的儿子呢?<p>那姑奶奶嫁了!<p>看我怎么把你儿子整死,把你的王府搅个鸡犬不宁。<p>沐梓杺,一个俏皮可爱,喜爱恶搞,却又不失睿智的美女总裁,穿越到古代,被迫嫁给三王爷天启炎。聪明如她,却整不到这个傻瓜王爷,真是没天理,他奶奶的,这小子到底是真傻还是假傻。<p>天启炎,一个傻王爷,却处处透着聪明,把他狡猾的王妃整的一塌糊涂,到底他真的是痴儿还是为了掩人耳目而扮成傻瓜。<p>天启烈天封国的大皇子亦是皇太子,生性阴险毒辣,却独独对这个是她弟妹的女人下不了手,弟媳妇又怎么样,待他登上皇位之时,定要立她为后。<p>天启夜天封国的二王爷,风流倜傥,年少轻狂,一次邂逅,心就停留在这个女子身上,辗转几回,她竟是自己的弟媳妇,这也阻隔不了他爱她之心,三弟,二哥只能对不起你了。<p>“杺儿,跟本殿下在一起吧,那个傻子怎么能够给你幸福呢?”阴险如他,也有温柔。<p>“杺儿,虽然你是三弟的王妃,可本王是真的爱你!”风流如他,却也如此专一。<p>“杺杺,你不是永远和我在一起吗?不许骗人噢!”刁蛮任性的他,却对她百依百顺。<p>三兄弟情归一处,是皇位之争?爱人之争?到底为何?使得他们手足相残。<p>紫宸枫,淡雅如风的江湖豪侠,与她结识,只为寻找师父丢失的灵丹,到最后却情不自禁的爱上她。<p>关偌谦,她的师兄,一个默默守候她多年的男子,一直等待她归来。<p>
  • 林徽因全集(3):建筑

    林徽因全集(3):建筑

    这些文章,或写亲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诗文玲珑剔透、感情细腻、风格婉丽,颇富美感;建筑相关作品深入浅出、审美独特,古典韵味十足。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金箓祈祷晚朝仪

    金箓祈祷晚朝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与帝书

    与帝书

    十年前,襄未女帝方继位,小秦王刚登基,大夏的紫薇帝将自己唯一的妹妹封了并肩王,而被称为大羲明王的秦观月,却才刚刚穿越到这片大陆上。十年后,秦观月站在沧澜第一学宫前,看着眼前被五国争抢的少年,想着来都来了,要不我也争一争这天下?于是她笑眯眯地朝对方伸出手,“来,我扶你当大羲的皇。”在沧澜之上,权力,就是自由。
  • 网游之幻影剑圣

    网游之幻影剑圣

    没有YY没有后宫,没有种马,有的只是一个小人物,在网游世界的艰苦奋斗史!其实只要肯拼搏,肯努力再加上一点小运气,还有一点小聪明,小人物同样也能干大事。看腻了后宫种马的朋友们不妨换换胃口,品尝一下这道清淡的开胃小菜吧!
  • 布登勃洛克的一家(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布登勃洛克的一家(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
  • 笑傲烟云

    笑傲烟云

    他是一个王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为国家立下不少汗马功劳,但是他却选择离开,抛弃皇族这至高无上的身份,这到底是为何……
  • 九畹史论

    九畹史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的怀疑甚至诋毁,但最终它作为圣经经典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动摇;它不是单纯的文学书、哲学书或历史书,但它是很多文学作品的源泉,哲学家不断地引用和讨论,它对犹太古史的详尽记载也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古史书。《圣经》是人类的伟大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