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1000000003

第3章 文化反思(3)

伊拉克战争与“新闻消费”

这个世界很广阔,这个世界也很精彩。每天,这里或那里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非常事件”,上演着各种各样的“人间喜剧”。但是,具体到你、我、他的日常生活,又常常是平淡无奇和重复的,由于时空的限制和个人在生活中的位置,使我们觉得生活似乎就是如此,因而产生了厌倦。于是,我们便十分渴望了解他人的生活,了解那些与我们处于同一时空之中但却与我们平淡无奇的生活相反的生活。由传播媒体制造、生产的“新闻”,恰恰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新闻,既极大地满足了人生来具有的好奇心、新鲜感,甚至是窥私欲;又成为现代消费社会里大众文化消费最主要、最广泛的对象。尤其是随着电视的普及,新闻节目在电视中覆盖面的扩大和电视新闻制作、传播的手段、途径、技巧越来越多样化与高科技化,新闻,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人们“听到”或“接受”的一种抽象的、平面的“消息”和“事件”,而同时是一种可以直接观看的场景、动作、声音和过程。既不是自己的生活,但又目见其人,耳闻其声,电视的“现场感”打破了以往由于时空的帷幕而罩在新闻头上的真假难辨感、距离感,“把观看的政治的所有乌托邦性质发挥得淋漓尽致”(福柯语)。于是,“观看”新闻的人们不仅仅是在获得一种新闻意义上的信息,同时是在进行一种消遣娱乐式的文化消费。它可能没有看电视剧、读小说那般有趣、生动,但新闻的真实性对人们文化消费心理的吸引、刺激,是其他电视节目无以匹敌的。譬如在同一个时段的两个电视频道里,一个正在播放武侠片或枪战片,一个正在实况转播发生在本地或外地的一起绑架人质和抢劫杀人案,我想,绝大多数观众是会选择观看后者的。理由很简单,在两者都具有“非常事件”的刺激性前提下,后者由于其真实就更能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心理。日常生活太平淡了,艺术又是虚假的,具有“非常事件”性质的电视新闻恰到好处地在两者之间保持了一种张力、平衡,也由此培育、发展了读图时代的“新闻消费”。

电视媒体对正在进行的伊拉克战争的“直播报道”,是新闻史上第一次通过电视画面直接对一场战争作全程跟踪报道,因而极大地刺激了电视观众的“新闻消费”。战争,对于人们并不陌生,一部人类的历史就是和平与战争交织的历史,以战争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俯拾皆是;但对于生活在当下的人们来说,这一切都是历史或故事,都是语言符号向他们传达的知识和信息。而这一回却大为不同了,人们待在家里,躺在床上或靠在沙发上,随时可以观看此时此刻正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上进行的战争实况:在天空中盘旋而过的战机、从海上发射的伴随着尖利的呼啸的导弹、巨大的爆炸声、城市上空滚滚的浓烟、被炸毁的建筑物、四处逃散的人群、受伤的妇女和儿童、在公路上隆隆驰过的坦克、战壕里的士兵、被炮火击毁的工事、沙漠深处的交战双方的血肉相搏……这不是历史,不是“过去时”,而就发生在当下,发生在与我们生活的同一时空中;这不是故事,不是好莱坞大片和电视剧,而是真实的新闻事件。伊拉克离我们是如此遥远,此刻我们却仿佛亲临战场;这场战争与我们个人没有多少利害关系,但是它却极大地满足了我们的“观看”心理。

于是,我们看到:电视新闻对伊拉克战争的“直接报道”,创造了新闻接受史上的全世界人们直接“观看战争”的奇观,极大地、多方面地满足了人们在新闻消费中的种种心理需求:刺激、震撼、关注、愤慨、宣泄、补偿、无利害感的观赏。这是任何电视节目和任何其他媒体的新闻节目所无法提供的。据了解,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初的一周,许多人每日收看电视长达八九小时,娱乐类、电视剧节目收视率大幅度下降,有关国内的新闻节目收看者也大为减少。有什么比安逸地坐在家里,没有任何实际损害地观看一场真实的战争更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呢?用我的一位朋友的话来说:“真过瘾!”他私下甚至希望这场战争不要很快结束,否则,“电视就没有什么好看的了,平淡的生活也没什么意思了”。像我的这位朋友一样,许多人都是以集电视观众和“看客”于一体的身份,正在充分地“消费”着电视媒体通过“直接报道”给人以现场感、“零距离”的伊拉克战争新闻。

对此,似乎不必多加置喙。首先,我们应该感谢电视,感谢发达的现代传媒技术,尤其是应该感谢那些冒着危险,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进行实地采访的战地记者们,是这一切才使我们能够“零距离”地接触这场战争。“看客”也罢,“观赏”“消遣”也罢,人们对于伊拉克战争的“新闻消费”热至少表明了大家对于这场战争非同寻常的关注,而这种关注又是与一定的价值观、道德情感紧密相连的。毕竟不是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了主,不“观看”又能如何?即使发表声明、上街游行,也不过只是表明了一种立场、姿态。而从商业电视的角度来看,电视台在满足观众“新闻消费”需求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收视率,也是一件两全其美、各得其所的好事。但电视传媒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提供直接观看战争的便利同时,却由于电视图像本身的所指功能,电视新闻本身的制作规则和所追求的直观效应,使得对这场战争的报道越来越指向、聚焦于战争本身的过程、进展、力量对比,战术与战略,伤亡人数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冲淡甚至消解了人们对于这场战争的理性思考和价值评价。其正如莱斯特·瑟罗在《电子地球村》一文中所言:“在电视文化时代,要想理解并预测人们的行为,被人们所普遍相信的事实显得比客观存在的事实更为重要。”当人们感性化地沉浸于“观看战争”的新闻消费中时,战争的残酷性,战争的正义性或非正义性,人生的悲剧性,战争给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带来的后果都被遮蔽了。人们从电视画面上似乎看到的只是一幕幕真实的“战争剧”,可在它的背后,却是以多少真实的、鲜活的生命作代价啊!当然,许多电视频道在报道战争实况的同时,都有专家点评、解析,可是,“形象大于思想”,在电视通过画面构成的强势话语面前,个人的语言显得苍白无力。而另一方面,伴随着这场战争的“新闻大战”也愈演愈烈。为了获得“第一时间”的战争新闻,为了使战争新闻更加有直观性,各种真假难辨的新闻纷纷出现,电视新闻人员似乎越来越专注于报道战争新闻本身,而忘记了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报道的初衷、宗旨。电视观众在获得了新闻消费的满足感的同时,也陷入了新闻本身的盲目和混乱之中。于是,悖论产生了:人们不通过收看电视新闻,无据对战争作出思考、判断;而完全沉浸在由电视制造的“新闻消费”中,又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因此,我想说的是,一个真正关注这场战争的人应该与电视新闻保持适当的距离!

生命的价值

——2004年元旦有感

一年前,在这个世界上,甚至就在你的身边,许许多多我们相识与不相识的人还青春健康地活着,像你我一样品尝着生活的欢乐与悲伤,人生的成功与失败,享受着家庭、亲情与友情的温暖与温馨。一年之后,他们却已永远离开了我们,告别了世界。“人总是要死的,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他们却本不该死去,他们的死属于“非正常死亡”:

许多人死于战争与地区流血冲突。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愈演愈烈的恐怖分子制造的各种事端,使多少无辜的人丧生!

许多人死于SARS。一场突如其来的人类灾难,夺走了这个世界上近千条生命,其中就包括中国的三百多条生命,他们中大多数还是年轻人!

还有许多人死于艾滋病。据报道:迄今为止,地球上艾滋病感染者已逾3000万人,去年一年,全世界就有几百万人被艾滋病这个“头号杀手”吞噬了生命!

空难、海难、交通事故、地震、火灾、矿难……每天都在制造着死亡的悲剧。我没有统计过这一年内全世界死于自然灾害和各种事故的人数有多少,但是,仅发生在中国的几起海难、火灾与矿难就足以让人触目惊心!

各种各样的犯罪行为也在制造着死亡。法律的利剑高悬,但犯罪却日益猖獗;人类社会在不断走向进步、文明,但极少数人的邪恶与欲望似乎也在不断膨胀。不久前报上登载:河南一个三十来岁的“杀人魔王”亲手杀死了62人,而他们与杀人者却全都无冤无仇!即使杀人犯受到正法,那些受害者也是死不瞑目啊!

也许,这一切离我们个人具体实际生活还很远,所以我们常常只是将它们当作“新闻事件”来旁观、来解读;但是,应该知道,在这每一条新闻背后,都有着许多像你我一样活泼泼的生命已经消失!也许死者中没有或者很少有你认识、熟悉、亲近的人,所以你无动于衷;但是,你是否想过:我们又如何能保证这些灾难有一天就不会降临到我们的头上?须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也许,死者只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中没有伟人、名人,所以没有引起你的震惊,甚至没有进入你的视线。但是,海涅说得好:“一个人的生命难道不是像一代人的命运一样珍贵吗?要知道,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与他同生共死的完整世界,每一座墓碑下都有一部这个世界的历史。”

正是如此,2003年给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生命的价值。这一年内,太多的无辜的生命消失于各种“非正常死亡”中,这一严酷的事实开始使我思考: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如果仅仅有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快速增长的GDP、令人眼花缭乱的消费产品与消费方式、越来越舒适的住宅、越来越气派的都市、越来越完备的知识体系,而不能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尽量避免和减少各种“非正常死亡”,人的生命仍然是如此脆弱,甚至普通人生命的价值仍然受到漠视,那么,这一切对于我们究竟有何意义?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一些思想家深感由于少数人的邪恶而剥夺了成千上万无辜者的生命,从而宣告:“人死了”;可是,在科学昌明、文明进步的今天,我要说:随着这个世界上希特勒式的极少数邪恶分子的死去,绝大多数人的生命价值更应得到尊重和关注。我们应该重新唱响莎士比亚“人的颂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人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

因此,为了尊重、关注生命的价值,我们应该继续高举和平的旗帜,反对和抵制一切以各种名义和借口发动的战争。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种族、宗教信仰的人们应该在和平的框架内,通过对话、交流与谈判去解决一切争端。在死亡的废墟上是绝没有胜利者的,尊重生命,应该成为大权在握的政治家们的天条。

为了尊重、关注生命的价值,在制度设计、政策配套、公共管理、机制监督方面,我们应该把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真正地放到第一位,并落到实处。各种自然灾害和疾病也许是不可避免的,在新的一年里它们也许会卷土重来;但是,种种由于制度和人的缺陷而导致的人为的悲剧,我们祈求不再重演。当由于人为原因而导致的各种事故再次发生时,一切负有直接和间接责任的人,不仅要绳之以法,人民还要以维护生命的价值名义审判他们。

为了尊重、关注生命的价值,我们对一切邪恶势力与犯罪行为应该重拳出击,决不姑息手软。法律的明镜永远高悬,法律的利剑永远高挂,一种震慑涂炭生灵者的力量长存,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才会有自由感、安全感。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标本兼治,治本为上,从制度设计等方面真正筑起一道减少各种犯罪的大坝。如此,孙志刚式的悲剧才不会重演,许多无辜、善良的生命才不会以生命的代价仅仅起到警世的作用。

为了尊重、关注生命的价值,我们应该让这个社会更加人性化。更加尊重、维护个人的各种权利,将“人生而平等”的理念真正渗透到我们的制度设计和做人准则中去。“让世界充满爱”也许只是一种呓语。但人与人之间少一点冲突,多一点和谐;少一点冷漠,多一点关爱;少一点贫富贵贱的樊篱,多一点“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温馨;少一点“损不足而奉有余”,多一点对无助者、弱势群体、社会底层者的关爱,总该是21世纪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罢。

林语堂说:“如果我们在世界上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少慈悲。有了礼貌而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就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如果生活在这样一个“可怜的世界”,是谈不上什么生命的价值的。正是有感于斯,在这岁末新春之际,谨以此文悼念2003年逝去的那些无辜者的生命,更是对新的一年、对未来的祝福和期盼。

同类推荐
  • 每一个女神都活得很努力

    每一个女神都活得很努力

    每一个女神都不是生来就是公主,她们也曾和你我一样,都默默无闻,也曾抱怨生活的不如意,没有王子来接驾之前,只能先将自己强大起来。要相信只有当你足够好,才会遇到那个他。她们认真生活,努力工作,最重要的是她们明确懂得自己要什么,也更会与自我相处。这些使得将来站在王子面前有足够多的底气,当机会降临时,不会错过任何成功的可能,让现在的生活配得上自己曾经的努力。《每一个女神都活得很努力》是作者历时两年,走遍各大城市,见惯了形形色色的人,更与那些成功人士触及灵魂的交集中后,所写下的文字。
  • 拾不起的琐碎

    拾不起的琐碎

    20—30岁是一个人的黄金十年,以后大半辈子的工作生活几乎是对这十年的发展和补充。这十年,我们坚守善良与真诚,不忘初心,满怀梦想,努力前行,追寻幸福。这十年,记录了我们朝气蓬勃的青春,承载着我们美好快乐的回忆。回忆是如此美丽,值得灵魂为之粉身碎骨!本书借助朴实的文字,开启尘封的记忆,记录这十年一些美好的时刻和快乐的瞬间,送给曾经的你,送给未来的我,送给慢慢变老的我们。本书的主题是情,亲情、恋情、友情、师生情、同学情……正是这些情,给予我们前进的动力,赋予我们生命的意义。
  • 明园杯 2015上海市民文学大赛佳作选(小达人专刊)

    明园杯 2015上海市民文学大赛佳作选(小达人专刊)

    本文集是一本充满奇思妙想的众筹之作。十年后的上海,我们能想象到的依旧是灯红酒绿,偶有雾霾,环境令人堪虞。那么一百年一千年后的这座城市,你能想象到它的模样吗?本文集包括《空心城》、《别让地域变成“地狱”》、《一百年后的城市——上海》、《3015一日游》等篇目,带读者畅游未来之魔都!
  • 诗人的春天:法国当代诗人十四家

    诗人的春天:法国当代诗人十四家

    本诗集是为了纪念中法文化交流活动“诗人的春天在中国”举办五周年而特别推出的,由诗歌的摆渡者—树才、孟强和余中先先生翻译,收录了法国当代诗人雅克·达拉斯等十四位诗人的优秀作品。诗集展现了法国诗歌的现代性音调,使读者在聆听、阅读和分享中传播诗歌在文字理解之外的美妙旋律。
  • 胡适散文

    胡适散文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种,作为第三辑出版。
热门推荐
  • 图书馆事件

    图书馆事件

    杨雪误打误撞的捡到一本看起普通,实际自带黑科技系统的纸质装帧书。每一页能像Pad旋转一样方便,但每一页的内容都费解难懂……象形文字、神秘图腾、字体的变换莫测,等待杨雪的可能是一个冒险,又或许是另一个未知的领域……
  • 石屋清洪禅师语录

    石屋清洪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盛世绝宠:帝尊阁下请自重

    盛世绝宠:帝尊阁下请自重

    【女强,1v1,宠文,身心干净】当21世纪修炼世家君家继承人的她,魂入异世成为世人眼中的‘他’时……废物少爷?呵,我不能修炼的时候确实废了点,但少爷二字何以见得?他一袭白衣,长身玉立高深莫测,众人尊敬,她一拢红衣,倾世容颜悠然一笑,众人震惊,原来他就是她!当某只被传授追妻之路一定要死皮赖脸,穷追不舍的他找上狂拽霸气,自认撩妹天下无敌手的她时,会有怎样的结局?某奶妈:自家闺女很自恋怎么办?某基友:帝尊大人追妻路漫漫,其修远兮,不如,我再来支个招儿?(简介无能,请看正文。)
  • 火影之最强卡卡西

    火影之最强卡卡西

    九尾之夜,现世的灵魂与卡卡西融为一体。从此开启一条不同的火影之路。写轮眼,雷遁,刀法,仙术,成就最强。绝对的火影味道! 火影卡卡西结束,番外篇夏目友人帐新书《木叶墨痕》正版书友群:555050388
  • 妖娆狐妻独爱总裁

    妖娆狐妻独爱总裁

    她是千年狐妖,千年前为他所救之后一颗心痴付于他,无奈爱人太过风流,想尽一切办法也要与他在一起,哪怕承受雷云劫的痛苦。谁知,求得机会却又历经各种挫折,爱人不爱娇俏女却喜高大威猛的女人。给他当教练,助他追猛女,救他侄子,差点香消玉陨。不怕,我可是活了几千年的狐狸精,世间爱恨情愁尽在眼底,什么没经历过,看我如何颠覆你的情史,摆正你的态度,怎知,即将修成正果,劫数又来。。。。。。******************************************************女主:我是只千年狐妖,从被救那刻开始就爱上了恩人。什么这家伙风流,这家伙身边美女多多,我可是活了几千年的狐狸精,世间爱恨情愁尽在眼底,什么没经历过,看我如何把美女变炮灰,把风流变专情。*******************************************************男主:原本平静的生活,自从遇到这个女人以来,生活全乱了。侄子被绑架,差点丧命,醒来却忘了某人。什么?!狐狸精?!不管她是谁,只要是我看上的,就是我的人,就算堕入万劫不复,我也要把她捧在手心******************************************************男配:尼玛,爱情真不是个人能沾的玩意儿,可是为毛这么多人相爱,我决定了,这辈子都不沾这玩意儿,谁爱玩谁玩去,不关我事。可是为毛自从遇上她,我的什么这观那观都变了,天上地下眼中,只有她一人,她笑我暖,她哭我疼,谁能告诉我,这是为毛……*********************************************************本文一对一,虽然男主开始的时候浪荡了点,后来却变的专情。看狐仙如何求得爱情,尽请跳坑。
  • 樵史演义

    樵史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都市圣手神医

    都市圣手神医

    林天本是公司里一个小员工,因陷害而被开除,就连老天都不给脸色,让他倒霉。但无意中,林天激活祖上留下的玉佩,拥有无上医术。能起死人肉白骨,更能杀人于无形。他可拳打黑暗王者;脚踢系统附身的草根;打得过深山走出的妖孽少年;干的过身负逆天功法的天才;秒的了重生都市的至尊仙帝。他横扫一切,却是最强的神医!
  • 豪门密爱:误惹腹黑总裁

    豪门密爱:误惹腹黑总裁

    她只是养女,没钱没权,本以为安分一生,却被两个男人同时爱着,一个是温柔深情的未婚夫,一个是霸道野蛮的仇人,而她偏偏爱上了她的仇人。躲避等于被杀?相守等于欺辱?那么她宁可不要这些可怜的爱情,誓要做那人上人!
  • 诸天匪徒

    诸天匪徒

    一个青年凭借一颗珠子,穿越各个位面,掠夺万界资源,更是不少主角的仇敌。(本书不跪舔,不喜勿入,其中情节若有不合理处,请在评论区留言)
  • 你若盛开

    你若盛开

    七七是苏牧之的最后一个七,天气竟然那么好。她照例祭祀完毕,开始读那封信。她今天格外伤感,也许过了这个七,她会有段时间不能来看他了。而且照旧俗的说法,七七过后,人的灵魂就不能在人间随意游荡了。梅芸今天读信很慢,读着读着,突然有一片枯叶掉在信纸上,吓她一跳。梅芸抬头,看见头上的苹果树,树上落着许多积雪。那些积雪太厚了,甚至连树皮的罅隙里都钻满了,让人怀疑是否去年冬天的积雪仍旧在那里——那么,那么,梅芸知道自己今后会很少再来了,她不知怎么,突然想起了往日曾经产生的那个想法,那个去医院看他的长发女子是谁?那个和他在街上走路的长发女子又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