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1500000008

第8章 经商精神(2)

【故事链接】

徽商在把勤与俭以及诚、信、义等儒家优秀文化传统落到实处的过程中,建立起有自己特点的贾道和营运的形式。在其《家规》、《宗规》中,有大量对徽商勤与俭要求的训言。有的徽商致富之后,依然以勤俭自律,即“居安逸而志在辛勤,处盈余而身甘淡泊”。他们以勤俭著称,勤与俭成为他们日常崇奉的信条并竭诚实践。勤,促使他们极尽人事之运用,富有进取冒险的精神;俭,使他们善于积财。他们把勤、俭载于家法、族规,用以规范族众。

【延伸阅读】

崇尚节俭是古代思想家的共识,尤其儒家的崇俭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更大。勤与俭,是儒家传统文化中最古老的训诫。作为移民社会的徽州,经历着中原正统文化与越人文化相互激荡与相互融合的过程,因而社会充满活力。

【原文】

俭约可培,浪侈难植。

【译注】

知道节俭的年轻人可以培养成才。有浪费奢侈习性的人是难以培育的。

徽商把俭、侈作为其人是否堪加造就、培植的依据。

辑自徽州楹联。

【感悟】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戒奢靡,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是一个与自身人性弱点不断作斗争的过程。

【故事链接】

婺源俞金煊,“早失恃,居贫”,但他勤奋经营,最终使“家渐裕”。在他把“景德镇店业”分让给诸子经营之际,他唯一强调的便是“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延伸阅读】

徽商白手起家,在其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勤俭的作用最为突出。勤俭致富既然是他们成功的经验,他们自然尤为在意培养子弟尚勤尚俭的品质。在徽商看来,所谓“勤”,主要指对商业不懈的追求精神与经营中的兢兢业业。勤是创业之本,是经商者必备的素质。“俭”主要指节俭经营中的开支和立足收入节约用财,保持收支平衡。俭是理财之本。徽商不仅在创业过程中节俭消费,促进资本积累,在致富后他们仍不改俭朴本色。

【原文】

无俭不富,无仁不旺,无智不明,无勤不固。

【译注】

如果不知道节俭就富裕不起来;如果不抱仁义之心、行仁义之事,事业就不会兴旺;如果不明智就看不清前进方向;如果不勤劳事业就不会稳固长久。

辑自徽州民谚。

【感悟】

万仞之山垒于抔土之微,浩荡之风起于青萍之末。创业难,守业更难。先哲们讲立德,讲“俭可养廉,俭可养德”。勤劳节俭,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企业应该提倡的优良作风。

【故事链接】

通过长期的商业实践,徽商进一步认识到勤、俭结合,会对增加投资、扩大再生产起的重要作用,因而,歙县郑敬伟明确告诉他的3个从商之子“非勤无以生财,非俭无以足用”;休宁石诠临终还谆谆告诫其子孙“治生莫若勤俭”。

【延伸阅读】

徽商成功之道:一是创业精神,二是创新能力。

【原文】

子孙以理财为务者,若沉迷酒色,妄肆费用,以致亏陷,父兄当覆实罪之。

【译注】

后代子孙以经商为职业的,如果沉溺酒色,擅自大量花费用于奢靡生活,造成亏空损失的,长辈兄长有责任根据实际情况对他进行惩罚。

辑自《又附警世歌》。

【感悟】

没有文化,就没有精神,就没有灵魂,就没有理性。商人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素质的竞争。文化是商之魂。徽人参加科举,能够屡屡蟾宫折桂,领先天下;而出门经商,又是“贾而好儒”。儒家文化已经化为他们的灵魂。可以说一代代徽商都是儒商,他们有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徽商几百年的绵延繁荣,都可以从这种文化自觉中找到它的根源。反观当今商界,为什么有的商人在创业打拼时是一条好汉,然而一旦成功,或则小富即安,志得意满;或则富而骄奢,行径荒唐。“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昙花一现,转瞬即逝。这种悲剧之所以出现,文化的缺失或是根本原因。这应是徽商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故事链接】

所谓“俭”,主要指节俭经营中的开支和立足收入节约用财,保持收支平衡。俭是理财之本。徽商不仅在创业过程中节俭消费,促进资本积累,在致富后他们仍不改俭朴本色,譬如婺源木商李祖玘在经商致富后,仍然“拮据无减贫时,其食粝衣苴,一人子不若也。所居庐极卑隘,后指繁不能容,然终不兴造。常服一布衣,历十余年如新,人有以身帖之者,则频拭之,恐污腻也。云履一双,客至,穿以见,去则搁之,其俭率如此。”

【延伸阅读】

民国初年绩溪仁里的《鱼川耿氏宗谱·家族规则》的《曰崇俭》条批评当时族人趋于奢侈的风气,倡导“俭以养廉”的古训,指出:“嗣后务嘱其族人,称家之有无,量财为出入,举凡时世上一切争相效仿之新装在所必禁,人事上牢不可破之繁文在于必革。久之,将各以俭约相矜,而以奢侈为戒。庶家给人足,日企敦庞矣。故终之以崇俭”。

【原文】

天下之事,莫不以勤而兴,以怠而废。

【译注】

“怠”,懒惰,松懈。

世间之事没有不是以勤劳而兴起,以懒惰松懈而失败的。

辑自婺源《武口王氏统宗世谱》。

【感悟】

古往今来,凡成功的商业大贾,都十分注重节俭,厌恶奢侈浪费。虽然他们家财万贯,但勤俭是持家之正道,也是创业精神的另一种体现。

【故事链接】

明代嘉靖年间,休宁程锁家境窘困,为求生存,他听从母亲的劝告,丢开书本,从事商业。创业之初,资金严重不足,于是他就联合本族志同道合的10个人,每人拿出300缗的本钱,共同前往吴兴新市经商。当时,程氏宗族中已经发家致富的人颇多,那些富商子弟个个挥金如土,竞相奢侈。程锁与同伙盟誓,一定要艰苦创业。三九严寒,他们决不喝酒取暖;盛夏烈日,他们连草帽也舍不得买,只是躲在车子后面避开炙热。大家齐心合力、艰苦创业,后来10个人都发迹致富。

【原文】

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用度要节俭,切勿奢华,奢华则钱财竭。

【译注】

做生意一定要勤快,千万不能偷懒,如果偷懒则一事无成;日常开支要有节制,生活俭省,千万不要奢侈浮华,如果奢侈浮华则家财很快就会花光的。

辑自《生意经》。

【感悟】

居安思危,危则有备,备则无患。经商者居安思危,勤俭为尚。“处乎其安,不忘乎其危”,少一些安乐,多一份忧患,将使经商者进入佳境。

【故事链接】

因生活所迫,鲍尚志刚满12岁便在兰溪一家当铺当学徒,起早睡晚,历尽辛苦。店主每逢初一、十五才供徒工们一餐肉食。鲍尚志得肉,不舍得吃,而是用盐酱把肉涂裹后封存在罐子里,托人带回家中,孝敬祖母。鲍尚志成年后,在会稽为一家盐商料理盐务,前后达10余年之久,依然积攒不多。后来,鲍尚志向亲友贷银200两,以贱价质押了东江盐场的倪茂芝盐灶,精心管理,颇获厚利,从此开始了他的业盐生涯。其后,他的儿子鲍直润继承了他的事业,一面经营盐灶,一面以江山口岸为引地,把盐的生产和运销结合起来,遂使利润大增,规模扩大数倍,成为大盐商。

【延伸阅读】

徽州的富商大贾往往出自贫困之家。他们有的来自农民,有的来自雇员,有的是家境贫寒仕途无望的士子,在经商以前几乎一无所有,而当其经商后却能日趋富有。不过,无一例外的是,他们在创业伊始,都走了一条十分艰难的道路,但他们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终于闯开了通往“上贾”的人生之路。

【原文】

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餍焉。

【译注】

餍(yàn):吃饱,满足。这里指停止努力。

人们经商一次失败再来一次,再次失败就来第三次,三次失败也不放弃。

辑自光绪《祁门倪氏族谱·诰封淑人胡太淑人行状》。

【感悟】

徽州人通过自己的摸索和实践领悟到只有走出山门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这在客观上使走出山门、寄命于商成了徽州人普遍的求生观念,以致经过时间和空间的历练而最终成为一种乡土风俗。追求艰苦创业而又自足自乐成为徽州人的一种人生观。经商是一种习尚,成了徽州人求生存图发展的基本理念,徽商的起步和发展充满了艰辛,充满了义无反顾的决心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走出去的徽州人之所以大多能取得重大成功,就在于他们具有开阔了的眼界和拓宽了的胸襟。

【故事链接】

商场如战场。经营中亏本折阅之事,时有发生。不少人受到打击后,一蹶不振,销声匿迹。而徽商却不同。徽商不言败,不怕败。明代歙县江遂志,去北方经商,摸爬滚打好多年,渐渐致富。谁知被宦官诬告,“尽没其囊”,又遭舟覆,“一无所有”。但他不气馁,又凑资转去豫章经商。谁知江中运货,“大风舟坏,仅以身免,徒手来归”。家人哀叹之,乡人窃笑之,他全不为动,说:“是区区不得志于时也,乌足难我?”他认为两次失利,都是运气不好,不是自己无能。当时他已50多岁了,仍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变卖家产来到南京、扬州业盐,终于起家致富。

【延伸阅读】

徽州人不仅吃苦耐劳,而且还抱着破釜沉舟的心理投身商场。通览明清时期徽州商帮建立并屹立于神州大地几百年的辉煌发展史,充斥着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创业故事,正是“艰难起家”、“不避艰险”的拼搏精神和“越挫越勇”、“苦志经营”的不懈斗志支撑着这个商业群体。

【原文】

四业唯商最苦辛,半生饥饱几曾经。

【译注】

士、农、工、商四种职业中经商最辛苦,经商的人一生中有一半时间处于生活动荡之中。

辑自《悲商歌》。

【感悟】

“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就能赚别人赚不了的钱。”徽商又被称为“徽骆驼”,喻其创业之艰辛。那些自幼接受儒学教育的徽州商人,以“发大财”为“大任”,在脑海中树立起独立自主的奋斗精神。他们不安于贫困,也不故步自封,失败不气馁,更多的是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发扬独立自强的奋斗精神,坚决与困难做斗争,涌现出许多自力更生创业发家的感人故事。

【故事链接】

明代休宁朱世荣11岁即出门学做生意。在经历多次经商失败后,没有气馁,23岁时,他回到了阔别多年的休宁渭南,娶了汪氏为妻,不料汪氏不久病故。27岁时,朱世荣续娶丁氏,并将丁氏的陪嫁妆奁变卖了15两4钱银子后,告别新婚妻子,再次走上了前途捉摸不定的经商旅程,于巢县开设典当铺。他兢兢业业,备历艰辛,“丙夜不寐,未明而起”。10余年后,才渐次积累,成为富甲一方的商人。

【原文】

四海为家任去留,也无春夏也无秋。

【译注】

经商之人迫不得已以四海为家,自己对去留无法做主;一年四季都在奔波操劳之中,四季风景变化也无心去欣赏。

本句话真实、形象地反映了负贩行商们的辛苦万状和迫不得已远行的哀怨乃至悲怆之情。

辑自《悲商歌》。

【感悟】

大多数徽商之所以成就大业,与他们在逆境中奋起,愈挫愈坚、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凭借这种拼搏精神,徽州商人走出了小山村,克服了资金困乏、人地生疏等诸多困难,发展成为明清商界首屈一指的商人集团。形成于徽州商帮的这种拼搏精神,有多种因素。譬如,在人多地少环境下的生存压力,使得徽州商人较其他地区的商人更勇于奋斗。在逆境中奋起,反映了徽商的拼搏精神;而在经营活动中永无止境,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这就是徽州商人的进取精神。

【故事链接】

清代嘉庆年间著名的盐商鲍直润,经营盐业之初一再失利,经营活动可称是“举步维艰”。但鲍直润并未气馁,将家中田产悉数典押,筹得资金谋得江山引地。家人劝鲍直润:“经营盐业一败再败,千万不能再将家产全部押上了。”鲍直润道:“今江山口岸,众商星散,势将食淡,所谓人弃我取,譬如逐鹿,他人角之,我倍其后,时不可失,诚意决意。”于是鲍氏率兄弟奔波各地,经营盐业,终有大成。

【延伸阅读】

胡雪岩说:人们总是以为逆境才能表现一个人的意志力,因而在顺境中往往漫无节制,结果白白浪费了好多时光和机会,甚至面对顺境手足无措,做事失去了原则和方向。要知道,人的意志力本来就是贯穿一生任何时候、任何身份和处境之下。有了钱不知节用就会丧产,有了地位不知节制就会丧权,有了名气不知节制就会自毁名节。做人要像哔叽一样,经得起折磨,到哪里都显得有分量。厄运来了是大折磨,经受不起,就会毁了自己;好运来了,也是大折磨,经受不起,会白白糟蹋了好运。

【原文】

写封信,到徽州,俺在苏州做伙头。一日三餐锅巴饭,一餐两个咸菜头。

【译注】

伙头:徽州人指出外学习谋生手艺的学徒。

这是一个在杭州做伙头的年轻人给徽州家人写信,描绘他的生活是咸菜就焦饭的困顿状况。在民间,这种艰苦创业的观念主要反映在徽商创业生活的歌谣中,如《徽馆学生意》、《学徒苦》和《写封信啊到徽州》等。

辑自绩溪民谣。

【感悟】

徽州人把尚未真正成人的子弟提早放飞,虽然有些不合常情,虽然是不得已的,但与其在家苦熬,不如走出山门换个活法、争个前程的观念无疑是积极的,是一种不失开拓性的观念。由于这种观念的先进性,也就使其对徽州人及徽州本土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历史影响成必然。

【延伸阅读】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吃碗面饭,好不简单。一双破鞋,踢踢踏踏。

一块围裙,像块纥褙。

前世不曾修,出世在徽州。年到十三四,便多往外遛。

雨伞挑冷饭,背着甩溜秋。过山又过岭,一脚到杭州。

同类推荐
  • 智者的反省:创业家经典名言的智慧

    智者的反省:创业家经典名言的智慧

    本书通过研究中外成功创业者的创业之路总结出了37个最重要的创业智慧。每个智慧都来源于创业者的深刻反省和长期感悟。失败是成功之母,因为失败可以带给你经验和教训;成功也是成功之母,因为研究和学习成功者的智慧可以让你一步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相信《智者的反省:创业家经典名言的智慧》会让很多在创业道路上奋斗的有志之士获益良多,少走弯路,早日品尝成功的果实。
  • 引爆正能量(经典珍藏版)

    引爆正能量(经典珍藏版)

    你能变得幸运吗?你能远离抱怨和焦虑吗?你是否苦于拖延,缺乏自控?你是否总感觉乐观不起来?你是否总觉得不自信,惯于悔恨和自责?正能量指数可以改变吗?如何用正能量驱散负面情绪?如何通过制造正能量改变自己的身心状况?如何改变恶习,拥抱新生活?立刻行动,开启正能量,传递正能量,引爆正能量,你可以用正能量改变自己不如意的生活,开启人生新纪元。
  • 沉住气,成大器

    沉住气,成大器

    面对世界的飞速发展,很多人表现得比较浮躁,没有耐心,静不下来。面对太多的诱惑,人们的功利思想、攀比思想太严重,不够自信、忌妒别人。要改变这种状态,就要修身养性,做到沉得低,跳得远;沉住气,成大器。本书以解决奋斗者们心中的疑惑为出发点,对人们为人处世的方法和心态做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对失败者错失机遇的原因、成功者走向巅峰的技巧进行了考证,从最要害处切入,最根本处谈起。书中融合了大量历史典故、名人逸事等,使枯燥乏味的说理通过有血有肉的故事和人物串联起来,有效地避免了单纯性说理给读者带来厌倦的感觉。希望本书能给读者的心智带来启迪,给奋进中的人们带来帮助。
  • 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人生三境界大全集

    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人生三境界大全集

    本书从心智、谋略、情绪、语言、行动五个方面阐释“沉得住气”的人生智慧;将委曲求全、低调行事的智慧延伸到人生的积累实力、厚积薄发、承受磨难、低调示人、和谐人际的五个领域;人只有抬得起头才能知大势、识取舍、了长短、晓得失、明进退,才成最终走向成功。全书语言生动、逻辑缜密,让人读起来爱不释手、深有体悟。
  • 人生不设限:自己拯救自己

    人生不设限:自己拯救自己

    《人生不设限:自己拯救自己》曾被誉为“美国梦的灵魂”,为人生点燃指明方向的明灯。自己是自己最大的贵人,自己是自己最可靠的救星。这是一部成功励志图书,《人生不设限:自己拯救自己》主要强调了一种“自助者,天助之”的个人奋斗精神,处处闪耀着作者的思想火花,睿智深刻,字字珠玑,同时又深入浅出,结合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催人奋进,能使处于逆境中的人们找到强烈的共鸣。这部书关注年轻人的成长,告诉读者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每个人拥有强大的潜能,引人思考。
热门推荐
  • Lorna Doonel

    Lorna Doon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裁的狐妖新娘

    总裁的狐妖新娘

    一场逃婚,一场谋杀,放出了囚禁百年的狐妖。而红鸢就刚好附身在这个席家二少未婚妻的身体里。天啊,她是来找百年前的老相好的。怎么被比她还禽兽的男人席霈楷逼着嫁给自己弟弟,而这男人还是席氏集团的总裁,手段毒辣的连她这个狐狸精都怕。那个阴狠的男人,等着吧,看我找到了我的夫君怎么替我做主。而自己千辛万苦找到的人,却另娶他人。还有比他还命苦的狐狸吗?对自己温柔至极的席家二少又让她这只狐狸又爱又恨。
  • 妃常穿越:太子的嚣张萌妻

    妃常穿越:太子的嚣张萌妻

    穿越了不要紧,穿越到了大清也没关系。但是,你总该让我在大清熟悉熟悉吧,哪有当天穿来就成亲洞房的啊?!嫁人吧也没关系,嫁到了皇家也没关系。但是,为毛别人嫁的都是四阿哥,十三阿哥,八阿哥的,我却要嫁给皇家有名的炮灰呢?!即然嫁了,就要认命,跟着太子殿下一起努力,争取不让那些如狼似虎的兄弟们给吃了!只不过,为毛大清唯一的太子殿下表现得如此的怪异呢?呜呜,看着好害怕,一点也不像别的清穿小说里面写的那样好色嚣张,简直就是一个绝世好男人啊!呃……只不过有点不着调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朝探案小分队

    明朝探案小分队

    探案我们是认真的,剧情是扯淡的。我们就是探案小分队
  • 鬼妃逆世:战神二小姐

    鬼妃逆世:战神二小姐

    她,21世纪人人闻风丧胆的顶尖杀手,一朝穿越,却是众人嘲笑的废柴怪物,一张丑陋的人皮面具下绝代风华的她竟是废品灵根。当废物破茧重生、体内封印被解,当天地变色,人人唾弃的废物二小姐化为绝代战神席卷天下……哼!管你是怎样强大的敌人!哪怕是至尊狂魔也只能匍匐在我脚下任我驱使!不想死的最好别惹我!!!!
  • 致我们暖暖的的时光

    致我们暖暖的的时光

    类似日记,记录生活,记录你,记录我,记录我们的点点滴滴PS:幼儿园文笔,多多指导,谢谢
  • 玻璃时代

    玻璃时代

    记得我还很小的时候,不能完全理解一句话——文学来源于生活。那时我宁愿相信自己的心灵或者我不可知的远方。可是今天,当我真正经历了生活,我觉得文学需要的一切就在我的身边,在周围这些朴素、丰富、坚忍的生活着的人们身上,我做不到忽略他们的苦难而去描写我不知道的一切,或者低下头玩味滴落在我自己脚尖上的泪水和花瓣。我做不到,我更爱他们的苦难和喜悦,包括他们小小的狡猾和妥协。我爱身边的这些人。
  • 刘强东崛起的智慧

    刘强东崛起的智慧

    《刘强东崛起的智慧:强者必有强势的事业》将为读者还原一个完整的刘强东。这里不仅有他曾经所经历的惊心动魄的故事,有他不同于常人的商业信念和从业策略,更重要的是全面披露了他取得强势事业成功的内在秘诀。
  • 末世狩猎人

    末世狩猎人

    末世行走的独狼,只求开辟属于自己的天下。末日降临一刻,世界成了魔的天下。你没有资料,不了解一切。想活下去,唯有拼命的去探索,去寻找这个末世的终点。但当你发现这个世界的可怕之时,你就需要资料和信息。那么,你会从那里得到?
  • 秋日的苍凉

    秋日的苍凉

    在一个下着小雨的黄昏里,她打着伞走到了他们俩初次约会的那片树下。这已是两人认识的第二年秋末了。细雨迷蒙里,他这个人,他们之间的情感,好像是很久远的事,被裹进了雨雾的深处。一些开花的树,在风中兀自微摇,他们之间,真的成了陈年旧事。重返旧地,又能捡拾回什么?时光风干得他们猝不及防。细密的草地和繁茂的树叶,挡不住风,已将旧景吹散。是啊去那些旧地,又能捡拾回些什么?小草接住了什么,树叶听见了什么吗?什么都被风吹走了,只剩下了小草们的呼吸和存在。时刻、感觉、世事、穿过的只有两个人的心,在他们坐过的地方有一朵盛开的小花,这朵小花的盛开汲取了世事的香气了么?她将那朵小花采下来,拿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