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正是两年前由云游大和尚留下来照顾老人的小沙弥,沙弥法号润缘,取自“天水不润无根之草”“佛法难度无缘之人”的上下联各两字,云游大和尚的意思就是他家小沙弥根红苗正,慧根深厚,将来当成佛爷。
但是老人叫起来不顺口,使唤起来也不方便,于是在一个大年三十夜,听着万家隆隆的鞭炮声,因着沙弥俗家姓王,随口起了个“王鞭炮”的名号,小沙弥觉得这名忒难听,碍着大和尚的面皮,又不敢抗议,只好诺诺的应允了下来。幸尔老人日复一日的叫着,越叫越觉得“鞭炮”也复杂,索性改口叫了“小炮”偶尔也会喊“炮啊!去菜市场捡点卖菜的扔的白菜邦邦回来喂大红(大红是老人养的一只九斤大红公鸡,俗称九斤红)!”王小炮就拎着打着补丁正面写着三个大字的布袋一溜风的消失在胡同口,眼尖的人会发现那布袋上竟是这三个大字——幽冥袋!先不管这袋如何,拿着一个写着幽冥的布袋去捡烂菜叶叶,着实有点说不过去。
暂不说这幽冥袋,且说这小沙弥尽心服侍老人,老人身下无子嗣,遂将自己的养鬼术传于沙弥,并千叮咛万嘱咐,切不可用驱鬼驭怪的招数做不义之事,取不义之才,否则定遭天谴。王小炮唯唯诺诺的应允,做事也更加尽心,加上机灵精怪,深得老人欢心。老人也顾不上给沙弥刮光头,就这样两年过去了,光头长成了一头荒草似的长发,润缘也长成了王小炮。
这王小炮不仅尽心侍候老头,更是在1963年的秋天做了件造福乡邻的大事,话说,秋收过后,家家粮食丰盈,城镇居民也是有了点嚼口,但是那个年代也有不少地方粮食紧张,这公粮一摊派,家家粮食实为紧张。却偏偏又发生了鼠害,老百姓为了灭鼠,又是老鼠药又是往老鼠洞里灌水,可老鼠却越来越多,没得办法,只好去求老者,大家都知道老者乃当地奇人,能通冥界,虽然平时不敢轻易接触,但到了此时,也顾不得许多,于是众邻聚在一起开了个碰头会,给老头凑钱买了只小母鸡,在鸡脖子上扯了根小红绳,就一哄拥进了胡同,老头一看,得,没办法,只好点头应允,让众人且回去,自会尽心灭鼠。众人将信将疑的留下了小母鸡,三三两两的散了去。
人群一走,老头就犯起了嘀咕,如果夜里施异术,起用鬼纛,招四方鬼头去灭鼠,实是没脸去做。传出去,也会惹阳间阴人耻笑(阴人:能通冥界的异人,有的可担当酆都鬼差,如戴着高帽,帽上题着“一见有喜”的白无常,便是阴人,活的年代久了就成了活死人。)思至此,不觉在屋内踱起步来。
这小沙弥一进屋,见师父面有难色,便知师父心思,于是自告奋勇,可以为师父了却此事。老头一听大喜,忙问如何处置,沙弥说,“师父只需依我一件事,便可。”于是附耳对老头说了如此如此,老头听了,也是一头雾水,但也没有别的法子,便点头倚了小沙弥。
是夜,皓月当空,街上已是空无一人,胡同里也撒了一层白霜似的月光,整个胡同里透着阴冷的气息。那枯瘦老头大步走到胡同口的牌匾下,对着牌匾鞠了三躬,在地上画了个圆圈,随后扯出一抹纸钱放进圈里烧了起来(在地上画圈烧纸钱是防止过路鬼捡了去)嘴里念念有词,然后对着牌匾横幅大声呵斥了一句“你也来了!!”随后从口袋掣出鬼纛,开始念咒,不觉间,胡同里卷起一股怪风,阴寒徹骨。那小沙弥抱起早已准备好的几卷破草席从小屋飞奔了出来,老头指着胡同的一角,大声说道“小炮!这有五个游魂,摆上席子!”又换了个方向,“那有三个远到的鬼差,摆席子,摆好席子,把那张只破了一个洞的摆上!”王小炮在老头的指点下来回折腾,终于摆好了,胡同已是相当拥挤,只见老头看了看满胡同的席子,点了点鬼数,大概来了四十多个,微微点了下头,表示满意。
老头对着众鬼做了个长揖,双手噶嘣脆的一个抱拳,开始朗声说道,“鄙人山野村夫,本无长事,全仗着祖师爷传下的劳什子与各位的冥力活着,今儿众乡邻遭遇鼠害,不敢驱虎狼阴兵尽行剿除,只需众位合力逮出本市鼠王即可,我在今夜三更于此地静候佳音!众鬼得令!还不速速遁去!”老者话毕,一挥长袖,大摇大摆的踩着席子回了黑屋。进屋往床上四脚八叉的一躺,呼呼睡去,只给王小炮留了一句话,“看着表,三更时分喊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