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83700000004

第4章 古董守望者

那天,西园茶馆来了个拉独弦胡琴的卖艺人。二胡都是双弦的,单弦二胡琴怎么拉呢?

等我们几个赶到茶馆,演出已经结束,钱也收过了,那盲艺人已把他的胡琴装进了一个长长的灰布袋。稀奇看不成了。

一个白白瘦瘦的中年男人走过来,把一张钞票按在老艺人手里,说:“师傅,为这帮小爷来一段吧。”

此人便是我们小镇的名流郭公树。大家简称他为郭公,听起来挺堂皇挺贵族的。

就来了一段曲子,哀哀的像抽泣。二胡上的曲子大多是忧伤的。

一曲终了,郭公考我们:“这是什么曲子,谁说得出?”

我们这帮孩子只是看稀奇,哪儿留心这个,留心了也不懂,都怯怯地摇头,很惭愧。

郭公仰脸大笑,似乎对我们的无知很满意。是的,那笑声里没有嘲讽的意思,是那种很开心的笑。

郭公不让我们走,大概要给我们一个挽回面子的机会,指着他的壶,说:“看看,谁能念得准这壶盖上的诗句。”

是一把放着幽光的紫砂茶壶。壶身上刻了一株兰草,一枚椭圆的图章。那句五个字的诗刻在壶盖上,组成一个字环:可以清心也。都是常用字,不潦草,可我们就是不敢念,怕是有学问人的一个圈套。对我们来说,诗这东西也是一个头疼的东西。

郭公看着我,说:“三官,你得过作文第一名的,你念念。”

我就念:“可以清心也。”

郭公一脸高古:“再看看。”

我就伸手想去取壶盖考究。坐在郭公身旁的一个男人忙挡住我的手,说:“小心,郭公的东西都是古董哩。”说得一惊一乍的吓人。

郭公把壶盖取下给我,说:“没事,再看看。”

我念:“以清心也可。”

郭公入了佳境似的眯了眼:“哦?好。再看看,如何?”

我又念:“清心也可以。”

郭公闭目晃头:“不妨再看看。”

我连着来两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

原来这五个字是可以随意念起的。怕只有汉字有此妙处了。

郭公又仰脸大笑,笑得高深莫测,叫人一愣一愣的。

我从此留意起这位小镇名流。

我家离茶馆近,我几乎每天去老虎灶灌热水。郭公的一些活动就进入了我的视野。

郭公是西园茶馆的常客。郭公上茶馆自带茶具和茶叶,但茶钱是照出的。他有钱,大方,人缘也不错。他带来的茶壶常常变换,有一点展览的意思,很乐意回答茶友关于茶壶的问题。壶当然多为珍品,不是出自某朝某窑某名匠之手,便是经某大书画家题画过。听的人不敢去摸一摸那壶,怕有个闪失不好交代。

撞上郭公论壶,我就凑近去听。

一日,郭公带了一把没盖的壶来。知道是有故事了。

果然有故事:翁同龢当过光绪皇帝的老师。一次,皇上到常熟老师家里小坐。君臣有兴,摆开了棋局。那象棋子儿是玉的,一种是羊脂白玉,一种是龙眼墨玉。皇上说:“有个输赢方有趣。若我赢了,你书房里那只绿毛龟就归我了。”翁状元笑道:“若是皇上输了,怎么说?”皇帝随身没带什么,随口说:“那华盖留下便了。”华盖就是撑在皇帝头上的那种黄绫大伞。这局棋皇帝输了,便命留下华盖。这杏黄盘龙伞乃皇权象征,谁敢留?可是君无戏言。翁状元到底聪明过人,指着皇帝手里的茶壶说:“这么说,皇上这壶盖就属臣喽?”翁状元是常熟人,这“华盖”和“壶盖”在吴语中是完全同音的。皇上会意,哈哈大笑,真把壶盖给了翁同龢……

不用说,郭公手里这把壶便是故事里那把壶了。端的是大有来头的皇家珍品呢。

郭公看见了我,说:“三官,你信不信?你若有配得上这壶的盖,我肯出你大价钱。”

我说:“那壶盖可能在常熟城里。”

郭公说:“不错,你要找到,我真肯出一只手。”

我说:“五十元?”

郭公大笑。

我说:“五百元?”

郭公笑得仰了脸,笑毕,说:“我出五千元。”

我说:“那你这壶值多少?”

郭公说:“不知道。我只知道这壶上的竹子是郑板桥的。看吧,那竹梢呢,还有这燕子的另一只翅膀呢,都刻在壶盖上了。壶盖盖上去,就全了。”

我想装出一点有学问的样子,说:“郑板桥,就是扬州八怪郑燮?”因为张燮林,我记住了郑板桥的真名。

郭公道:“说得对!当年扬州出了八个书画大家,号称八怪。郑板桥是八个人当中的老大,了不得的大家……”

我提起热水瓶要走。

郭公还想和他的崇拜者多聊聊,说:“三官,你敢坐下来和我杀一盘吗?若我输了,这板桥壶就归你。”这时,他面前桌子上正摆开一盘象棋。他常和人下棋,下棋时一手按壶,一手夹烟,深刻得不得了。到要紧处,忘了香烟,那烟自然成灰,挺着好长一节,不掉。……这种棋手必是“大内高手”,煞是怕人。

我摇头。

郭公说:“我让你车马炮三子。”

我又摇头,脸颊发烫,赶紧走人。背后传来郭公开心的笑声。

当年,我确是钦佩过郭公的。当时我不知道光绪从未下过江南,不知道扬州八怪并非八人而是十五家。

如今,我还是钦佩郭公编故事的能力。他是编传奇的好手,是有可能修炼成为作家的那种人。

郭公的父亲真的走进过一个传奇。

郭公的父亲是个剃头匠,凭娴熟的手艺,更凭他的古道热肠给小镇人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他有空就保养他的剃刀,实在有点痴情的样子。大家就叫他郭刀。调皮孩子爱连着叫:郭刀,郭刀……听起来像老母鸡报蛋,好玩。郭刀不在乎,笑,或说:“郭刀郭刀要割你的小小鸟。”

当时镇上有一个外来的、姓龚的孤老,八十多了,腿脚不利索了,活得有些难。郭刀心里有这个结,隔些日子就主动上门去为龚老头理发,不收费。对七十以上的老人,他都不认真收费,说:“别过意不去,我也会老的,一世待人即待己。”后来龚老头半瘫了,郭刀看不过那份凄苦,差不多天天去热汤热水地照料,还施展他的捏脊捶背的手艺。以前的剃头匠大多会一点按摩。龚老头感激在心头,临死送郭刀两件东西:一把紫砂壶,一本手绘的画册《恭王府壶谱》。龚老头说这壶有来头,可能值点钱,壶谱里画着这把壶呢。

郭刀翻翻画册,里头果然画着这把壶。当时也没太在意,想:总是一把泥制的茶壶,还能值多少钱呢?把画册往抽斗里一塞,给蟑螂当乐园。捧了那壶上西园茶馆,不再带回来,就寄在茶馆里,不是每天要去那儿喝茶么?

过了好多年,那壶才被行家见了眼。

竟是一把世所罕见的明代供春壶!郭刀得了一大笔财。外人不知确数,传说是买方拿出了和茶壶等重的金子。

不久,郭刀得病去世。有人说,三两黄金四两福,郭刀壮年亡故是压不住这横财之气。

郭公树当时三十多岁,也是个剃头匠。父亲一死,他再不肯碰剃刀。他自己理发就去县城最大的理发店叫人服侍着。上午皮包水(喝茶),下午水包皮(孵澡堂),成为郭公的主要生活内容。隔一些日子,他就去宜兴丁山转转。自宋代起,丁山便是紫砂陶的主要产地。那把供春壶彻底地改变了郭公对世界的看法。

一日,我父亲应邀去郭家出诊,我便跟了去。那个石库门里的郭家于少年的我有一种神秘感。

郭家的每一间屋子都是潮兮兮的,窗户很小,装得很高。

郭公坐在客厅里,面对着一盘象棋残局。他白眼泡肿着。他得了一种肾病,情况不大好。我父亲再三劝他去县城医院住院治疗。郭公不肯,说家里走不开。

我觉着奇怪:他一天到晚悠闲着,怎么说走不开呢?

他得守着他的古董。他花了多年时间,觅到了二十七把紫砂壶。这么着,凡《恭王府壶谱》上有的,他全有了。从此,他再不离家外宿。这古董的事是他儿子郭守义嘴里漏出来的。

郭公坚持留我们父子吃饭。菜蔬很精致,酒是状元红。郭公因病不能喝酒,菜也是另外做的,忌盐。忌盐的菜想必很难下口,他吃菜就像吃药一样苦恼。

席间,郭公讲了几个茶壶的传奇,都是和皇帝有关的。其中一个和唐明皇有关,说:杨贵妃爱喝马蹄爽(荸荠汁),唐明皇就下旨命宜兴的制壶名匠时大彬特造一对荸荠状的紫砂壶。紫砂壶的本色、形状和荸荠相近,又是出自名匠之手,那壶当然非常地精妙了。唐明皇赏时大彬一升珍珠,同时下诏再不准造第三把荸荠壶,违者定杀无赦。其实,时大彬一手就做了八把,壶上各刻一字,取的《千字文》开头两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进贡的是“天”和“地”,剩下的六把壶流散在民间,成为世之珍品。

现在想来,这个故事漏洞百出。宜兴紫砂器创烧于宋代,时大彬为宜兴“三大名匠”之一,更是明代之人,均无法与唐玄宗发生干系。

这些故事把当时的我镇住了。我一个劲地求郭公再讲一个,再讲一个。

郭公被我的热烈反响感动,仰脸笑得开心,当即拿出了那把荸荠壶。那壶郑重其事地用红缎子拥在一个锦匣内,上头刻着一个“宙”字。这可是了不得的宝贝呢!

在接待我们父子的全过程中,郭公差不多一直捧着一把空壶在不停地摩挲。这是干什么?我一问,郭公又仰脸大笑了。他说这叫养壶。上品的紫砂壶都得长期“养”着。所谓养壶即是用手不停地摩挲。这么养几十天,壶才能“熟”,隔些日子不用,还得复养。养熟的壶有特别的、耐人寻味的光泽,捧着凉滑如绸,光泽如玉,特别地滋润,方有紫砂上品的妙处。

他养着的是一把提梁壶。当然也是珍品。

饭后小坐,郭公又邀我下棋,说可以让我一车一马。我总是不敢临阵,想:这么高古的人下起棋来一定厉害得不得了。

我在县城读的中学,从此离开了小镇。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

再次走进郭家石库门时,我已人到中年。我是带着儿子同往的,还有博物馆的一位专门研究陶瓷的老专家。知道我在文化局供职,郭公曾来过几封信求我带一位专家到他家鉴定几把壶。

三十年来,郭家门庭灰暗。老人的儿子郭守义死于二十年前一次谋财害命的凶案。最近,他游手好闲、坏水十足的孙子又因吸毒进了班房。

郭家依然潮兮兮的。郭公依然坐在那把椅子上,面前依然摆着一个象棋残局,手里依然“养”着一把茶壶。他很老了,老得像一张弄湿的黄表纸。

老人说他想卖掉一把茶壶,为的是去把狱中的孙子“打点”出来。他说所以请专家来是求专家为二十七把茶壶按身价排出一个座次来,以帮助他下决心卖哪一把。他当然是只肯卖掉第二十七号的。

老人把我们领到一个房间。

二十七件古董早已兵马俑似的布排在八仙桌上了。桌上铺着一块潮兮兮的紫色毛毯。屋子里有一种令人不愉快的衰老气味。这就是古董的气息吗?

我说:“郭公,我听说当年红卫兵来抄家时,你是把二十七件‘封资修’自觉当众砸碎了的,怎么今天又一件不缺地摆在这儿啦?”

郭公仰脸大笑。他的嘴里黑洞洞的已没了一颗牙。

他说他当时砸的全是代用品。这不奇怪,为了传家宝,他毕竟是费尽心力的。

陶瓷专家一一考究过,沉吟有顷,动问那本《恭王府壶谱》。

郭公说那册子当着红卫兵的面烧了。反正那册子上的茶壶他都有了。

老专家叹一声,问厕所在哪里。

我领老专家到后院上厕所。

老专家说:“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肯定,这二十七件东西不但全是假的,而且全是成批制造的劣品。那本《恭王府壶谱》如果出自儒亲王之手的话,倒是算得上一件文物的。儒亲王——爱新觉罗·溥儒是清末的大画家。”

我惊住了。

老专家沉默了一会儿,说:“你千万别向老人说穿这件事,他会承受不了的。”

老专家是仁慈的。

这时,我十二岁的儿子正在和郭公下棋。我儿子比当年的我有勇气得多。郭公一邀,他就应战,而且不要对方让一个子。

那棋局出人意料:郭公一方颓势已成,宫廷告急。我儿子狂呢,故意放过老将,驱子杀生,一心要把对方杀个光头。

看郭公下几步棋,竟都是臭棋瞎子。我想:这是老了的缘故吧?

郭公输得极惨,几乎被剃了光头。

仁慈的陶瓷专家打圆场:“郭公,你这个金刚一不留神叫小鬼绊倒啦!”

郭公仰脸大笑,笑得干瘪。

大概我儿子不服气“一不留神”之说,叫嚷着再来一盘。

金刚不干了,却把泡着茶的那壶放到我儿子面前,说:“来,念念,能念出这句诗吗?”

那壶盖上环刻着一句:可以清心也。

三十年前,他也考过我这个。一种沉重的悲哀一下子弄湿了我的情绪。是的,我是为郭公的人生而悲哀。

其实,郭家不是没有传家宝——那就是郭公父亲的那份精湛的手艺和那份感人的古道热肠。

老人送我们出门,手里依旧在摩挲着一把壶。

读者朋友,你认为我该不该把老专家的鉴定告诉郭公的孙子呢?

同类推荐
  • 恐龙科考(走进科学)

    恐龙科考(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英雄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英雄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每个时代都有英雄。英雄在人类发展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历史前进中不可缺少的推动力。
  • 勿忘草

    勿忘草

    《勿忘草》是日本近代著名画家竹久梦二书写儿童的代表作。精选童话随笔近40篇,你可以在这里看到日本大正时期城镇乡村里的儿童及青少年,他们的生活故事与情绪情怀。无忧的岁月,洁净的心灵。献给向善向美的你。
  • 宇宙真相新探索

    宇宙真相新探索

    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伴随着无数个问号,并沿着这些问号被解答的路而向前延伸的。今天,世界已经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了一个新的高峰。掌握了高科技手段的人类,正不断走向未知领域,对我们的历史、未来提出一个又一个置疑,本书为大家集中收集了人类历史上的劫难和神秘的失踪之谜。
  • 丰富多彩的中国民俗

    丰富多彩的中国民俗

    中国自古就有“入国问禁,入乡随俗”的民间传统,民俗是最贴近身心和生活,并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丰富多彩的中国民俗》以生动易懂的语言详细的介绍了各地各民族的一些风俗文化:正月十五闹花灯、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遍地歌舞欢等不同的风俗节日。
热门推荐
  • 女人四十

    女人四十

    只要我们肯利用,年龄渐长对于我们来说,是为我们全面加分的它代表了更多的历练与积累。年轻时代追求幸福,轰轰烈烈或跌跌撞撞,但总是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而现在,我们却清清楚楚地看到幸福就在不远处。
  • 娱乐圈演技派

    娱乐圈演技派

    新书《界门打开之后》已经开始连载,不妨看看是不是你喜欢的那种呀(?????)————林艺死了。以极不名誉的方式,死在了烟花三月的江南。然后,她又活了。以成为另一个人的方式,重回二十年前。这一年,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发生;这一次,她不再倾国倾城。
  • 霸汉(9)

    霸汉(9)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酿就天下大乱。汉室武皇刘正七次蹄踏皇城,以无可匹敌的武力屠尽王莽的各道势力,但其仍不是宿命之帝,心灰意冷终让复国大业由天而定。无赖少年林渺出身神秘,从小混迹于市井之中,一身痞气却满腹经纶,至情至性,智深若海。偶涉武道,以天纵之资无师而成绝世高手,凭借超凡的智慧和胆识自乱世之中脱颖而出。在万般劫难之后,恰逢赤眉绿林之乱,乃聚小城之兵,以奇迹般的速度在乱世中崛起。他巧造声势,妙借诸雄之力,更以无人能敌的勇猛与战无不胜的军事天赋,带领一群忠心不二的部下征战天下,慑服群雄。历经千战终独霸大汉江山,成一代无敌皇者。他就是——东汉光武帝刘秀!
  • 庶女翻身之财迷嫡妻

    庶女翻身之财迷嫡妻

    种田,宅斗。宠文、爽文,一对一,男主绝对干净,一心一意爱女主。重生后的苏喻歆发现原身真是个笨蛋+蠢蛋+倒霉蛋!生母亡故,嫡母狠毒,姐妹虚伪!前世被一块豆腐噎死已经够窝囊的了,原身竟然受尽恶奴欺压,活得够窝囊的!嫡母善妒,我丢个姨娘到爹爹床上让你妒忌个死去活来!姐妹使诈,我让你自食其果,生不如死!神马?在她大婚之日也敢暗算她?花痴小妹恬不知耻想取而代之嫁给她亲亲相公?香蕉你个芭乐!老娘不发威还当她是hellokitty好欺负呢!欠我的通通还来!!!
  • 燃情农场

    燃情农场

    八年前,18岁的法国女孩安妮·皮切特作为交换生来到德克萨斯州学习一年。寄宿家庭的女主人萝丝·沃尔什待安妮如亲生女儿,而她那英俊风趣的儿子克林特·沃尔什,更是成了少女安妮心中秘不可宣的心事。那晚,在猫王《爱我请温柔》的歌声中,两人在酒吧中翩翩起舞,随后有了一夜缠绵。然而,第二天克林特酒醒过后,却将昨晚的神秘爱人当做了别人。一周后,安妮带着伤心和失望回到巴黎,却发现自己怀孕了。命运再次拐弯的,让她选择保持沉默,独自生下了儿子麦克斯……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却因爱之名,不知当如何向所爱之人述说这一切的真相……
  • 我的偏执男友

    我的偏执男友

    狂拽掉渣的沈公子私底下居然是个小甜心,平时甜得发齁发腻也就算了,居然还是个偏执狂!不能忍,不能忍!他一路追随她,角色不断升级:最初是晨光中眉目煜煜生辉的俊俏少年,性格古怪易怒的天才学生;后来机缘巧合,成了在她身边跟进跟出的粘腻学弟;接下来,各种撒泼打滚求包养,明骚暗贱无底线,只为赖着给她当同事;最后,他买下了一所学校,以他的名字“嘉行”命名,送给她当做毕业礼物,成功晋升为她的老板和男人!23岁老少女与17岁小忠犬关系混乱,一路从师生,到同学,再到同事,纠结、扭打、纠缠数年,终成眷属,除了天天撒狗粮,还时时撒狗血!绯闻小剧场:一大早,嘉行中学的电梯里就八卦满天飞。“咱们美丽温婉的林校长,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是啊!我听说她曾经勾引所教班级的小男生为她神魂颠倒!”“啊?我怎么听说她上大学的时候,迷得一位高富帅抛家舍业、要死要活非得跟她在一起!”“最劲爆的是,听说她和现在“嘉行”的大老板有一腿……”“……”站在电梯角落里,一个看起来十分英俊养眼的年轻男人嗤笑:“你们都是从哪儿听说的这些乱七八糟的真相……事实上,我知道更劲爆的……”他深邃的眼眸一瞟,满电梯的人都屏住了呼吸。“那个为她神魂颠倒的小男生,那个抛家舍业、要死要活非得跟她在一起的高富帅,还有现在那个跟她有一腿的‘嘉行’大老板,都是同一个人,名字叫做——沈嘉行!”话音刚落,电梯门打开,校长助理正好在门口迎接:“沈先生好!”“……”电梯里顿时一片沉寂,他们突然隐约猜到了什么,所有人后背都冷汗涔涔!
  • 拜占庭文明探寻

    拜占庭文明探寻

    本书是一部关于拜占庭帝国历史的史学专著。全书分为帝国兴衰记,国家、领土与人民,宗教、法制与社会文化三大部分,详细介绍了拜占庭帝国的相关历史内容,适合史学爱好者及史学研究者参考学习。
  • 萌宠逆袭:短腿也要修成仙

    萌宠逆袭:短腿也要修成仙

    当夺舍失败变成狗的赵四儿,遇上了精分男主杨二郎,于是,两人打打闹闹的修仙路就此开始……何为短腿?赵四儿举起爪子:我就问你柯基的腿短不短?!何为精分?赵四儿:你见过白天卖狗玩,晚上被狗卖的深井冰男主吗?!……修人不易,修仙更不易!
  • 定庵诗话

    定庵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蛙王子蛤蟆妻

    青蛙王子蛤蟆妻

    他是市长的儿子,有名的黄金单身汉,她却是捡破烂的,还瘸了一条腿。他是天鹅,她是蛤蟆,本来不可能有任何交集,但他穿成了一个小婴儿,被一无所有的她捡了。他没一天不想离开她,她却用自己的一切爱着披着婴儿皮的他,感动了他。当他变回原样,第一件做的事,就是追妻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