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03000000004

第4章

客有言太华之雄奇者,余羡焉。偕友往游,以三月十三晚,至岳麓云台观,为周明堂地,宋陈希夷隐此。西有顾亭林所建朱子祠,朱子曾奉主管云台之命,故祠焉。登阁视西峰,半出云表,瀑布如匹练。次日,乘筍舆至玉泉院,观希夷洞,洞外镌三大字,曰“山荪亭”。入张超谷,经王猛台、桃林坪、娑罗坪,曲折巉石间,飞泉怒号,奇峰骇目。望见大上方水帘洞、希夷峡,皆前明登山孔道,今则陵谷变迁,不复取道于兹矣。循十八盘而上,舍舆徒步,周至崎嵚,愈曲愈峻。距平地二十里,豁然开朗,为青柯坪。坪当山半,山之胜至此得十之三四。其上益险,游人率止此。顾不逾奇险,不得奇景,余心未慊也。日已暝,宿东道院。涧水争喧,松涛四起,奔腾彻夜,如泛沧溟。望日之卯,短衣窄袖,鼓勇猱升。舆人前导,指示崖上“回心石”三字,气颇馁。不数武,瞥见“英雄进步”四大字,气遂一振。无何,陡壁阻入,中裂一罅,铁索下垂,缒而上者可千尺,曰千尺幢。出险得平地丈余,复入壁罅,缒而上者百尺,曰百尺峡。盖《水经注》所谓“天井”也。从峡口度二仙桥,过媪神洞,至犁沟。危崖右削,刓石受足,倏高倏下,亘数十丈,下望如壁上蜗涎。余面壁侧足,屏息曳踵,沟尽,达云台峰,即北峰也。诣真武祠,道人具蔬食。凭槛纵眺,翠峰罗列,白云油然,须臾千变。午后,至苍龙岭,则一线羊肠,横岭巅数里,如龙脊,前不见首,后不见尾,两旁剑削而下,不知其几千仞。导者告余曰:韩昌黎至此,痛哭不能下。戒毋旁视,余潜睨左右,云雾下起,风来体战,遂蛇行而过。又逾数险,至五云峰,当华岳中央。众峰环拱,突起突落,重叠如莲萼,此华之所由名欤!旋登鸡冠石,磴道迂回,盘旋空际,一步一曲,饶有逸致。入金锁关,跻玉女峰,正对东峰,仙掌乃岩石崩堕,肌理呈露,文列如掌,好事者指为巨灵擘山之迹,不足辩也。循马槽谷下降,十余丈出谷底松林,掬雪和松枝嚼之,殊沁心脾。至东峰下,升降略惫,从者舁余,上观青龙池、秦昭王博台。下峰,入南天门,登聚仙坪,观九节椽。铁杙插壁,缀以狭版,其下群石剑立,人迹不到。俯视石壁,镌“华山文约”四字,大逾寻丈,曩固有径可通。出天门,过玉柱峰,入于穴,石覆如厦,自隙上出,即避诏崖。陡壁怖人,石溜浸履。《华岳志》载“避诏崖”三字,希夷手书。夫希夷既遁,肯自表之乎?华山古迹,《志》多附会,余惟赏山势之奇而已。傍晚,登南峰,宿岳庙。据华岳之极,高于平地四十里,带黄河而砺群山。昨在山麓,望西峰插天,至是则抑然,自下有弗敢争高者。须臾月出,天无片云,俯视蒲阪、冯翊诸郡邑,都归烟雾。群峰露半,若沈若浮,夜分甚寒,披裘就枕。次日,登落雁峰,观仰天池、黑龙潭,循省身崖至西峰。巨石裂而未堕,有类斧劈。诣莲花峰,高卧片时,松风拂衣而醒。折北经二十八宿潭,复至五云峰。午后下山,晚宿北峰。次日,还云台观。当陟险探幽时,兢兢业业,无或颠踬。至平地,而舆人仆,仆于所忽也。青柯坪以上,小险小奇,大险大奇,奇云、奇石、奇松,殊形诡观,不可以物拟。向非鼓勇直上,则交臂失之矣。甚矣,天下事之不可畏难也!爰泐石绝顶仰天池之旁,大书曰:光绪庚寅三月望,商丘席裕驷、秀水陶保廉、吴江陈世昌同登。)

初三日,由岳庙东北行。(南有醴泉水,北流至庙南歧为二,西枝西流,东枝北流,均入长涧河。)五里阳化铺。四里沙渠桥。(水出县东南二十五里蒲谷,北流十余里至镇阳村,折西北流经桥下,又西北入长涧,东北达渭。)六里泉店铺,汉杨震讲学处。二里磨渠桥。八里杨桥铺(一称吊桥),有杨震墓。(坊题“四知”,碑泐“关西夫子”。有灵谷水出朝阳山,北流十余里过杨村。又十里过吊桥寨,折西北五里入河。)五里满城旧址(华阴)。五里潼关,入西门。一里住行馆,计行三十六里。城内东山,即麒麟山,有提督马德昭所葺园亭。西望太华、终南,左顾中条、首山,秀嶂分霄,层崖刺天,俯瞰风陵渡,船如凫泛。下山,行河堤,三里至电报局,寄津、沪各信。下午,家君自朝邑来。(候补知府怀远宫农山之子小农,名汝鼎,以应试同赴京师。)潼关,东汉建安时始见于史。徐坚《初学记》:魏有潼关,在函谷西。金门关,在函谷东。晋有冲关,在蒲坂南。临晋关,今蒲津关所在。《元和志》:历徙二处而至河、潼,关西一里有潼水,故名。按《水经注》:河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有濩水注之,出松果山(华阴东南二十七里),流经通谷,亦名通谷水。据此,则潼水古称濩水,而关非以潼水得名也。(今潼水二源,东曰禁沟水,出蒿岔峪西口。通谷水出佛头崖,均北流二十里会于柳家村。又北五里贯厅城入河。)《通典》曰:潼关又名冲关,河自龙门,冲击至华山东也。(潼商道满洲文镜堂,潼关协副将满洲额华亭抚民,同知闽县王子善诹。)

初四日,卯,出潼关东门,曲折土峡中。(车至此皆易短轴。)五里出金陡关,入河南阌乡界。(金陡东南里许为李家庄。又南二十余里为万仓、善车、马峰等十余村,皆潼关厅属地插入阌邑者。)关东南古称黄巷,潘岳《西征赋》所谓“溯黄巷以济潼”。(《水经注》:河自潼关东北流,侧有长坂,谓之黄巷坂。《太平御览》引《述征记》:黄巷坂长十余里,九坂迤逦。《元和志》:黄巷坂,在阌乡西北三十五里。)或作黄卷者,误也。(《匡谬正俗》曰:潼关之外,深道如巷,土色正黄,谓之黄巷。又曰:车徒辐辏,所以极深。)自此东达函关,轨辙多在巷中。(吴江李虹舟《西征赋》有云:崎岖低卬以赴轨,岞以噤音。倦迫路之长驱,终白日以无见。固始蒋湘《西征述》曰:每行健步,一人前喊,来车勿骤。或让立壁隙然后过,否则两值,各欲还不能。古志:车不容方轨,马不得并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信不诬也!保廉按:车行经此,诚为险隘,若舍车而骑步,则阜上田间,自多坦途。盖此巷于上古为平路,重车深碾,雨水冲刷,久而成沟。两旁又多田庐,不得行车,数千年来趋此一辙,愈刷愈深,如巷如峡。士夫往来乘轺,只见邃径,诧为岩险。正如身坐井中,不知井上有康庄。彼跳梁者,不必用车,即不必鱼贯深巷,骑步分进,蹊径百出。以余观之,潼关、函谷,皆非天险,亦恃人心何如耳!)二里七里屯(在道北原上)。十里出巷,至青龙涧(西南十里东马等村,亦潼关插花地)即玉溪也。《郦注》:玉溪北流迳皇天原西,汉世祭天于其上,又北迳阌乡城西。是古阌乡在今阌底镇也。三里食于阌底镇。(西南十余里东庄等处,亦潼关插花地。)东行,复入夹道。十里十二涧河,《郦注》之全鸠水也。(水东有戾太子冢。)北入大河。十里出夹道,至盘豆镇,西有狼水涧,一名兜津,南出枣香峪。(《郦注》:盘涧水出夸父山,北迳汉武思子宫东,又北入河。齐氏《水道提纲》谓与十二河合流,误也。)复东行夹道。十里高柏屯,在道南。十里阌乡县(鼎湖驿)。知县事荣成孙六皆叔谦,邀住署内,计行六十里。县城因隋址,周四里。北垣圮于河,方修堤工。(城西有湖涧。《水经注》:湖水出桃林塞。)阌乡县,秦曰湖关。汉置胡县(故城在今县东。《元和志》:湖城东南至虢州五十二里,汉胡城在县西南二里),武帝更名湖(以黄帝鼎湖而名)。后魏改胡城,隋始立阌乡县(后汉《郡国志》:湖县有阌乡。《元和志》:后周明帝置阌乡郡。然旧、新二《唐志》均未载)。顾亭林《日知录》以阌乡为春秋晋河外之瑕,古“瑕”、“胡”二字通用。(《礼记》引《诗》:“心乎爱矣,瑕不谓矣。”《郑注》:瑕之言胡也。)汉又改湖也。而顾复初《春秋大事表》以陕州曲沃镇当河外之瑕。《左传》焦、瑕并举,《史记》恒以焦、曲沃并举(梁襄王五年,秦围焦、曲沃。八年,秦归我焦、曲沃。按:焦在陕州),其理较长。阌山,在县西南五十里(是在潼关南矣)。夸父山,在县东南,为西岳支峰,亦名秦山,北为桃林。荆山,在县南二十五里。志称:山下铸鼎原,黄帝上升处。湖城废县,即汉武鼎湖宫。按:服虔谓黄帝升仙处在寒门谷口(今醴泉、淳化之间)。《寰宇记》:云阳县东北嶻嶭山,黄帝铸鼎于此。(云阳,今淳化。)陕西《富平县志》称:富平西南十里荆山,有鼎湖,黄帝上升处。《蓝田县志》云:鼎湖宫,在蓝田。夫铸鼎上天,方士妄谈耳,乃各欲引以为重,可哂也。(《封禅书》:公孙卿受书于申公曰,黄帝铸鼎荆山,有龙下迎黄帝上天,从者七十余人。后人名其处为鼎湖。又曰:所忠视其书不经。则当时已知其妄矣。司马氏于《黄帝纪》特书:“帝崩,葬桥山。”盖有慨于武帝之惑也。王充《论衡·道虚篇》力辩此事非实,后人何不悟耶?)

端午日,出阌乡东门。(东南二十余里邓家营等六七村,亦潼关厅屯地插入阌邑。)九里雷家营。(至此折东北行。)六里杨家湾(亦潼关插花地)。五里大字营(《河南通志》作“达四”,《陕州志》作“达紫”。其北有王浚墓。唐罗隐诗:“男儿未必尽英雄,但到时来即命通。若使吴都犹王气,将军何处立殊功?”)。二十里食于稠桑镇(灵宝),虢公败戎于桑田,即此。(隋末屈突通与刘文静相拒于此。有水曰沙河。)十八里得砖墙一堵(当土峡之口)。康熙中,知县事江蘩筑,题曰“函谷关”,袭旧名也。(秦函谷关在今灵宝南十里。柏林荫谷,深险如函,故名。汉武元鼎三年,从杨仆言,徙于新安东,曰新关,以故关为弘农县。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亦称桃林、桃林之塞。东西甚长,秦关以西,皆晋詹嘉所守也。春秋时崤、函属晋,厥后秦得其地,乃强。)东向有联曰:“未许田文轻策马,愿逢老子再骑牛。”(按《抱朴子》:老子西游,遇关令尹喜于散关。《括地志》:散关在陈仓东南。是老子为尹喜著书,未必在函谷也。)北山上有老子祠。按《史记·老子传》引“或曰”者三,而断之曰:“老子,隐君子也。”讽世之意深矣。(同治六年夏,左文襄西征,辎重鱼贯隘道中,山雨暴至,漂失士卒车马甚多。《元和郡县志》:崤上不得鸣鼓角,鸣则风雨忽至。文襄过灵宝时,知县以为言,文襄偏欲鼓角发炮,遂遭此灾。武弁陈某云。)下坡过弘农涧。(《郦注》之门水,又名鸿关水,亦曰鸿胪涧,西北流入河。县西南十里孟村,有关龙逢墓。按:山西安邑东北二里及直隶长垣县西,皆有龙逢墓。)二里灵宝县(桃林驿),住城内行馆。(城因明址,周三里。)计行六十里。知县事奉化舒敏之树基。(今日车路多在峡中,土山上别有捷径,惟多陂陀,若加辟治,或可通车。)灵宝县,治秦函谷关北境。汉弘农郡弘农县(后汉避汉灵帝讳,改恒农,晋复故),迄于西晋,均在秦关。后魏改置西恒农郡,则在今虢略镇(县西南四十里)。后周废。隋开皇中,始于今县治置桃林县。(属河南郡,并置虢州于卢氏。炀帝复置弘农郡于弘农,义宁初,改凤林郡。唐初改鼎州,贞观八年废。)唐贞观初,移虢州于弘农县,而桃林属陕州。天宝初,得宝符于古关旁,改桃林为灵宝。(城南一里有明许进墓。进于弘治中巡抚甘肃,规复哈密。灵宝北至黄河十里,南至卢氏县一百八十里。卢氏南至内乡县一百三十里。西南至朱阳关、西至陕西雒南县,均一百二十里。)

同类推荐
  • 带着小城回史前

    带着小城回史前

    林迹穿回到万年之前,他居住的小县城也成了他的随身物品。有小城在手,他的史前之旅应该像旅游一样,能四处猎杀史前猛兽,看史前最美的风景才对。无奈他穿越在一个小孩子身上,在洪荒之中连自保的能力都还没有。所以他要先在小部落里长大。过着颇为憋屈的生活,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他有如何从小部落里成长起来?本文非传统爽文,不喜勿喷。
  • 汉垣

    汉垣

    光和三年,看似昏庸的刘宏兵行险招喘息着四百年大汉王朝的最后一口气。何进挥舞着长剑,眼里尽是窦武的样子。天下纷乱将起,张角的布局刚刚开始。黑暗角落里,一双大手也开始想要操控天下。而王协,犹如一叶小舟在这汉末的漩涡里拼命寻找着自己的方向。随着大汉最后一片残垣的剥落,命运的潮水肆意横流,乱世将起……注:非考究,轻架空。
  • 西南史地与民族: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

    西南史地与民族: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

    刘复生编著的《西南史地与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中国的西南地区(这里主要指司马迁笔下的“西南夷”地区),居住着全国种类最多的少数民族。从历史上看,除了云、贵、川、渝四省市外,与之山水相连的西藏、桂西、湘西、鄂西等地亦皆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彼此间的交往和流动密切。这就是说,治西南民族史,其范围应该以史实为根据,不应受云、贵、川、渝四省市的行政区划的限制。一部西南古代地方史,几乎任何时候都与“民族”分不开,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一部中国西南地方史就是一部地区民族与民族关系的发展演变史。
  • 三国之争锋乱世

    三国之争锋乱世

    华夏意志的苏醒,各国意志的交锋,秦始皇与亚力山大大帝到底谁强谁弱,历史又该如何变化。。。新书剑吟太虚,有兴趣的可以看下支持洋芋,谢谢!
  • 王权的覆灭:1640~1649英国革命史

    王权的覆灭:1640~1649英国革命史

    本书叙述了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回顾了查理一世即位后的反动统治,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的过程;主要叙述了革命的起因、国会内的斗争、第一次内战、克伦威尔的崛起、军队内部的冲突、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等重大事件。1640~1649,短短九年为何会发生如此剧烈的改变?本书会给你一个答案。
热门推荐
  • 闽县乡土志

    闽县乡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荣宝斋

    荣宝斋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家族奋斗”的故事。濒临破产的荣宝斋得以延续到今天,靠的是几代人的努力。在这本书里,作者从老东家张仰山开始,缓缓讲述了荣宝斋三代人的百年往事。这其中有同行的争斗,有战争的影响,有传奇的经历,也有店铺的经营与管理。一家老店,两幅字画,百年风云,终成一品名斋。祖宗蒙荫,义仆辅佐,宽厚公平,才创商业传奇。三代人运用智慧和勇气延续了荣宝斋的生命。
  • 幻宇秋叶

    幻宇秋叶

    一个手执符剑的少年在传说中的修真之地进行灵气的修行,在拥有了神奇的能力之后,他与强悍的匪帮较量,在获知了邪恶力量的源头之后,他开始了危险的远行。在不知名的国度他用自己的力量挽救了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但更危险的旅程摆在他的面前,荒凉的草苑大漠,力量强大的古老帝国,一个又一个难以战胜的对手,使少年有了一翻不同寻常的经历,在和邪恶力量的决战当中少年成就了一个修士的传说。
  • 刹那行年

    刹那行年

    秦锦秋遇见林嘉言,是她生命中一场最美丽的意外。林嘉言被寄养在小镇的奶奶家,秦锦秋和他青梅竹马地长大。少女初初有了懵懂情怀,他却突然离开了小镇,消失了音讯。
  • 遇见·汪国真

    遇见·汪国真

    全书以汪国真一生为线索,以他对诗歌的狂热至成名后的众多细节故事来展现了一位诗人的成长历程。从中可见一代人的成长历程与社会的变迁。全书共用了21章的篇幅书写了他的一生,描述细腻、流畅,并巧妙地将诗作穿插全书,读来非常有味。其抒情的语言,对汪国真诗的合理引用,也是全书引人入胜之处。
  • 鬼谷子:六韬(中华国学经典)

    鬼谷子:六韬(中华国学经典)

    本书是学经典,荟萃中华文化精髓,弘扬中华精神文明。轻松阅读国学经典读本,开启智慧,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会做人。
  • 浅浅遇,轻爱

    浅浅遇,轻爱

    “抱歉艾艾,明天出国后我得和邻国国王晚宴后去见个女人,你要理解我这种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生活的人。”语气有些的冰冷,可脸上却又噙着笑意…“我还不够不理解你?呵,邻国国王最中意的女婿的生活我当然不能理解……”自己还没意识到自己说出来的这段话醋味有多浓,正要继续说下去,夏冰艾被推倒在床上,唇即被吻住,唇角被啃咬了下,发出“嗯~”的声音,眼角已不自觉的流了泪。“你还没问我是哪国的呢?”“哪国的?”是不是傻啊,叫你问你就问啊,后知后觉的夏冰艾恨不得咬断自己的舌头。“D国。” 夏冰艾听到后瞬间瞪大了眼,顾连辰似乎很满意她的诧异,接着说“D国王女,在华国躲了十几年了,是时候该回去看看了吧……
  • 妾勾魂:傻子少爷好粘人

    妾勾魂:傻子少爷好粘人

    身为一古代新媳妇,许筝觉得自己很前卫。一场婚礼,新郎一只,证婚人一个。一夜洞房,她率先扑向新郎!身中奇毒又怎样,被人背叛又如何,身为雪花默惹祸小魔王,她要肆意挥洒她为数不多的快乐时光!嘿嘿,现在最重要的是扑倒董家的呆呆小绵羊傻七,然后抱个胖胖的乖娃娃!
  • 惊华之谋文会武

    惊华之谋文会武

    21世纪华夏,明然,出生就天赋异禀,轮回时孟婆还送了她一个随身空间,但却莫名穿越到不知名的朝代,凭借机遇与才华当上了丞相,到头想来,倒不如占一座荒山,山名就为‘该隐山’,酿一些好酒,酒名就为‘梦里归’,她随手酿的酒也能引得天下豪杰来往,还被世人称为‘隐世公子’,此后,逛逛青楼,喝喝老酒,无趣时再上武林大会上打上一架,逍遥自在,但总有个人总能找到她,问到“美人儿,可玩够了,何时与我回家…”
  • 无情风月亦流连

    无情风月亦流连

    吴晴原本是一位都市白领,因意外落水穿越到西楚国并成为了久病昏迷越王的一位妃子,也意外的陷入到了各王子的夺嫡纷争之中。穿越的娇小王妃在西楚国调戏各位王子并轰轰烈烈的谈了场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