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06500000002

第2章 帝国的肌体(1)

从世界中心说起

在近代以前,中国都自诩为世界中心,“中华”、“中原”、“华夏”的本意便在此,和“中”有关的词语都容易被国人所接受,如中和、中央、中庸、中正。关于世界中心,历史上还闹出不少笑话。

明末时,传教士利玛窦怀揣着他精心绘制的《山海舆地全图》来到朝廷,企图以此扬名,方便其传教。这张《山海舆地全图》算是当时最准确的世界地图了,各大洲大洋的位置大体正确。中国的士大夫与学者一见却怒气冲天,呵斥利玛窦是“邪说惑众”,此图更是彻头彻尾的鬼魅之画。因为图中将中国的位置,放在了偏西的地方。利玛窦乖巧,吸取了教训,回去又重新绘制了一张地图,这次他特意将中国放在地图正中央,为方便识别,还刻意用中文标注。此举大顺,很快利玛窦便打入了名流达贵阶层,并把徐光启、李之藻这些儒家精英人士,变成了天主教徒。

自傲者之所以自傲,是看不到其他人,只看到自己,必然是唯我独大、唯我独尊了。纵观全球历史,在漫长的古代的大多数时间里,世界的中心应该是“地中海—中东”这个区域。近代以降,世界中心的桂冠相继被欧洲、美国夺去。

中国的两个盛世,汉帝国与唐帝国,汉帝国时与罗马帝国双雄并存,但汉帝国延续的时间,不如罗马帝国;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双星辉映,但唐自安史之乱后便割裂衰落,其国力、影响力无法再与阿拉伯帝国媲美。两宋经济、文化均举世无双,可惜兵力太差,军事受制,国势未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接近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中心,倒是蒙古人建立的元帝国时期(元成宗铁穆尔重新成为四大汗国的“共主”之后),但维持时间太短,不足百年。清中叶,中国关起门来自娱自乐,已然落伍。正是这时,欧洲异军突起,成了世界的主宰,以坚船利炮四面军事殖民,以机器、工厂、商品八方经济殖民。二战之后,欧洲大残,美国成了新的两大世界中心之一。

“地中海—中东”区域,这里是文明起源地的集中营,人类五大古文明起源地(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爱琴海文明、黄河流域文明),其中三个在“地中海—中东”区域内,分别是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和爱琴海文明。

处在亚欧大陆的最东端的中国地区,与其他几个文明发源地相距甚远,由此中国独创出自己的农业文明,比如河北磁山遗址中发现有大量的粟,距今七千三百年;浙江河姆渡文明遗址中发现有水稻,距今近七千年。在自我独创中,先人们也没有拒绝外来产物,小麦和大麦即是从中东引进。

在公元前4000—公元前1500年时期,文明推进和历史演化下,构成了人们所熟知的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印度、古中国(商朝)。

“地中海—中东”可谓是先知之地,这里也可以说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母胎,几大世界性宗教——犹太教、祆教、摩尼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均在此产生,后被传至世界各地,迄今信仰这几大宗教的人数总数约为三十六亿,占全世界总人口近一半,占信仰宗教总人口的70%。

另外两个精神文明的策源地,便是印度和中国。印度产生了佛教和印度教,中国产生了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儒家在汉以后成为主流思想,并被逐渐神圣化,成为半宗教性质的“儒教”。佛教在诞生地印度,被印度教取代了,至今八成的印度人都信仰印度教,南亚诸国、东南亚地区,也有不少印度教的信仰者。佛教本体虽消散,神魂犹存,在中国、东南亚、日本等地区落地生根。在东亚与东南亚,中国国力最强,周边朝鲜、越南等国长期奉中国为宗主国,其他国家也倾慕中国文化,效仿中国体制,儒教得以扩散至周边各国。

不过,儒教、佛教、印度教所能集中影响的地区仅仅是在东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地球上其他地区虽也有信徒,但相当零散。此三教之魔力所至,难以同基督教、伊斯兰教相匹敌。

“地中海—中东”还是商业与贸易重地,在新航路开辟之前,这里一直是全球商贸、文化交流的中心。环地中海沿岸的埃及人、腓尼基人、希腊人、迦太基人,海陆并行,互通有无,赚钱巨利,颇有商业立国的味道。相继占据中东地区的安息、萨珊、阿拉伯则控扼“丝绸之路”与其他亚欧通行商路,阿拉伯人最是活跃,平地上骑着马,沙漠里伴随着骆驼,海上游弋着商船,行商天下。几乎整个中世纪时期,阿拉伯人是全球商贸领域的中介者,欧洲人全面崛起之后,阿拉伯人的地位被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所取代。

大漠风尘起,海浪裂巨石,“地中海—中东”这一区域,更是古代至近代争霸、战争最为频繁与激烈的地方。此地扼欧洲、亚洲和非洲三大洲之要冲,海陆交错,道路纵横,用我国的兵法描述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古代时期的大国争锋几乎都在这里进行,亚述帝国与古埃及,波斯帝国与希腊,马其顿与波斯帝国,罗马与迦太基,罗马与安息帝国,西罗马与日耳曼诸国,拜占庭与萨珊王朝,拜占庭与阿拉伯帝国,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世界对决的十字军东征,奥斯曼与拜占庭,奥斯曼与欧洲联军——引导古代世界长远趋势与格局的大战,至少有一大半在这里爆发。

近代以后,“地中海—中东”世界整体沦落,由主角变成配角,奥斯曼土耳其与俄罗斯的克里米亚战争,背后却是英、法与俄罗斯的周旋,数次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中东战争,背后却是美国与苏联的巨掌遥控。

帝国的骨架

与“地中海—中东”的风云激荡相比,中国这边或许要安稳些,但并不枯燥,而且独具一格,别有风味。

有人说我们中国的先祖,不像西方人那么勇于开拓进取,那着实是误解。中国最早的文明应该是在黄河流域中下游与长江流域中下游萌芽,其传播的基本规律是“片状为基,点状扩散”,多个同时并存的原始文明,相互独立,联系甚少,互不干扰。如仰韶文明、半坡文明、大汶口文明、河姆渡文明。人们联合渔猎,石耕火种,构成了一个个部落,生聚繁衍,不断开山辟林,原始文明由黄河流域中下游与长江流域中下游这两个基地,向周边扩散,随着考古的日益深入,不断发现了更多的原始文明,如红山文化、良渚文化。

文明的传播基本规律是“片状为基,点状扩散”,那么文明的联结基本规律则是“战争—和平”模式,打赢了才有人听你的话。按文史记载来看,传说中的黄帝乃一相当出色的“并购高手”,黄帝先是与炎帝联合,击败了南方的劲敌蚩尤,然后又降服了要和他翻脸的炎帝,黄帝以干戈止纷乱,各部落宾从之,将黄帝推为天下共主。黄帝以其巨擘将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拉在一起,将炎、黄两大势力并于一体,并将其他松散的各部族整合起来,构建了华夏一族,揭开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第一页,华夏子孙都称“炎黄子孙”。但那时华夏人所控制的区域并不太大,若按面积比对,大约相当于现在中国的二十分之一。

可称为正式的文明,与原始文明相区别,有两个标志,其一是文字的出现,其二是国家组织的建立。夏、商、西周被称为三代,为我国最早的三大奴隶制王朝。而第一个家天下,建立国家的夏朝,目前还未被国际史学家所公认,尚存疑,因为无足够的实物与考古证据可证明之。殷商的几个都城旧址以及龟壳上的甲骨文均被发现,那是确定无疑存在过,中国作为一个国家被“公认”的历史,可以从商算起。

从商到西周,华夏族的文明伴随着军事扩张与联盟等形式,逐渐发散,囊括了黄河流域、关中地区、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并辐射至长江流域上游、海河流域、云贵地区。

东周分春秋战国,各诸侯脱离了周朝的节制,诸侯国间相互攻略蚕食,同时亦有处于偏远的诸侯国向外扩展,如秦霸西戎,楚在南方略地,燕延伸至辽东,将这些本属“蛮夷之地”收为华夏文明圈内。

秦横扫六国,北驱匈奴,夺得河套地,南下百越,夺得福建及两广,珠江流域被包揽进秦的版图内,华夏文明的核心圈在此时完全形成,中华帝国时代也就此开始。

中华帝国的大体版图也雏形初立,秦的疆域东至朝鲜,西至临洮,南至北向户,北至阴山,具体点讲便是:关陇(陕西、甘肃)、巴蜀(四川、重庆)、云贵(云南、贵州)、燕赵(河北、京、津、辽宁)、中原(河南、山西、山东)、荆楚(湖南、湖北)、江淮(江西、安徽)、江南(江苏、浙江)、岭南(福建、广东、广西)。

中国之后的历代疆域各有变化。两汉开拓了西域,并收服了西南夷。三国至西晋大体继承了汉朝的疆域,东晋时国家再度分裂。作为正统王朝的东晋退守南方,北方与西域诸国林立。南北朝时期,北方为鲜卑人的魏所统一,南朝则是相继的宋、齐、梁、陈四朝,基本局势是南北对峙。隋朝合并南北,并取得西域部分地区。唐朝疆域情况最为复杂多变,其初期的唐太宗时期,败亡突厥,占据了广阔的蒙古草原、西域,唐高宗时期则征服了高丽,控制了朝鲜半岛,疆域极盛,后来的武则天、唐玄宗时期,突厥复国,草原不再为唐廷所制,但唐朝在东北拓展极广,安史之乱后,唐朝疆域急速缩减,西域尽失。结束五代十国乱战局面的北宋,其疆域比起晚唐都大有不如,蒙古草原、东北、幽云地区在辽国手中,河套、甘肃在西夏手中,云贵在大理手中。南宋更是被金国压缩到江淮以南,中原全失。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王朝,西藏第一次被正式囊括进中国版图,从此再无分离。明朝保留了如今疆域内的绝大部分,除了新疆与蒙古部分地区。清朝疆域亦颇有扩大,但在晚清时,西北与东北一百五十多万土地被俄罗斯占去,蒙古在民国时独立出去,构成了今天中国的版图现状。

至秦开始,中国历代的争斗厮杀,基本都在秦帝国所定的范围内展开。大一统的王朝,两汉、西晋、隋、唐、元、明、清,虽然疆域有大有小,变化多端,但核心区域都是把据在帝国掌中。而那些武力羸弱的偏安小王朝,如东晋、南朝与南宋,至少也能把据三个区域:江南、闽粤、巴蜀。此三地算是中国的三味续命之药,江南与巴蜀为产粮重地,历史越往后推,其重要性越是明显,闽粤虽从秦开始就一直在帝国版图内,但直到宋朝仍被视为半蛮荒之地,闽粤对帝国最大的贡献是通商,广州、泉州等口岸为帝国商贸进出门户,出口丝绸、陶瓷等海外畅销产品,换来金银财富,以解燃眉之急。

历史上中国的版图便形成了这样的趋势:当国家强盛时,能保留秦所奠定的核心区域,差不多就是长城以内,还会把西域收入囊中,蒙古草原受制于或实际控制在国家手中。当国力衰退时,不仅西域与蒙古草原丢失,而且也会丢失长城以内的一些紧要之地,基本上游牧民族一旦进入长城以内,就会威胁性剧增。譬如魏与西晋时期,胡人占据了河套地区,终于趁八王之乱混局,灭了西晋,祸乱北方。五代的后晋起,契丹人占据了幽云十六州,开启了两宋军事上的困顿局面。当国家分裂时,会出现南北对峙,以淮河或长江为界,这两条河成了退守的南方政权的生命线,北方强敌越过了淮河界,长江就近在咫尺,没有了缓冲带,跨过了长江天堑,南方政权也就岌岌可危了。

在这几千年里,周边的游牧、游猎民族,从未停止过主动对中原的骚扰攻击,而中原政权几乎都是疲于防御,除了少数时期的反击和主动扩张。

民族是众人的集合,和人一样,其行为模式会受其所处环境与时代制导。中原民族(之所以用此较模糊与笼统的字眼,是因为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一直在争衡与融合,有时是敌人,有时却成了一家人,之前被称为蛮夷,之后又变成了中华民族中的一员)面对气势汹汹的来犯时,所思所为,就是防御防御再防御,同化同化再同化。为什么会想着同化,而不是消灭呢?游牧、游猎民族精于骑射,来去如风,退回草原便无踪无影,中原民族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只好防御为主,而最好的防御就是同化。

同化力之源

中国是这个地球上同化能力最强的国家,关于同化能力的相关著述、文章已经多如牛毛,中国能同化外来的、周边的异族,可谓成就斐然,已经成了众所周知的事实,这里也无需多说。但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中国同化物的能力,照样超凡入圣。我这里说的物,指的是农作物,如粮食蔬菜、花卉瓜果等。

中华民族同化之力,可能大于征服之力。同化人,将异族变为同族,将异邦变为友邦,将敌人变为友人,甚至是自己人,兵法上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大概也达不到这效果。事实上,虽历经大难,中国的历史之所以从未断绝,中华民族绵延至今,同化力功高无比,其外柔内刚,胜过了铁骑箭矢,胜过了刀剑甲胄,看似松松软软的中国与中华民族长存五千年,那些凶猛彪悍的游牧游猎民族,多已消逝在历史的茫茫尘烟中。

同类推荐
  • 幕后新闻

    幕后新闻

    本书包括天下故事第一村揭秘,郑板桥真迹神秘失踪案,钟伟将军走红湖南民间口头文学,海瑞印章四百年流浪史,太极拳故乡遍地武林佳话,替毛泽东待客的韶山老妇等神秘篇章,满足天下读者对历史之谜的求解之心……
  • 关山飞渡:1962年的中国

    关山飞渡:1962年的中国

    从1957年至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也是正确与错误两种倾向都在发展的十年。正确的方面表现为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大见成效,经过五年的调整,1962年之后的一段时间成为共和国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时期之一。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也取得长足进展。“我们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错误的方面集中表现为阶级斗争理论进一步发展,最终导向“文化大革命”这一全民族的灾难。这两者是互相矛盾的,但矛盾暂时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了。历史的复杂性,为我们展现了曲折的发展轨迹。
  • 三国之武步天下

    三国之武步天下

    一个孤儿刘芳,穿越到了三国,还成了刘繇的儿子。而且意外得到召唤系统,招来了无数华夏英豪,谁是雄中之雄,王中之王。在这里只有强者才可以存活!醉卧美人膝!看刘芳如果在之个世界上恢复他的大汉江山!
  • 民国军阀的后宫生活

    民国军阀的后宫生活

    民国军阀的争斗,为地盘、为军队、为权势,也为女人。不妨穿越回去看一看,没有一个军阀不拍着自己的胸脯,趾高气扬地保证“我是个铮铮的汉子”。这样,便出现了民国军阀妻妾多的独特风景线。读民国历史,不可不读军阀史,不可不读女人在军阀历史中的星星点点。与浓重的铜臭味和血腥气相比,军阀的妻妾们就好像是给这部残忍历史添加的一点点佐料,酸甜苦辣尽在其中。民国军阀的妻妾们,千姿百态,一支笔是无法勾勒完整的。这是最大的遗憾。但民国军阀的妻妾们何尝没有遗憾呢?这些遗憾,又岂是一个词、几句话、数篇文章能够写尽的呢?与其面面俱到,倒不如抱残守缺吧。多留些空间给与我一起品读民国军阀妻妾的朋友们。
  • 最强节度使

    最强节度使

    公元888年,大唐帝国日薄西山,五代即将拉开帷幕,恰在此时,身带整条街区的沈云峰穿越而来,他恰巧附身在大太监杨复恭的干儿子身上,并且阴差阳错的被任命为振武军节度使!到底是保一方平安,还是征战天下呢?且看最强节度使!
热门推荐
  • 在华五十年

    在华五十年

    司徒雷登的《在华五十年》,记录了中国近现代最风云激荡的历史,对于毛泽东、蒋介石等历史人物有着细致入微的描画和分析。从当今的视角去审视那段历史,会有一种别样的体会。
  • 武林帝国

    武林帝国

    元末周初,西北边陲的偏远小镇上,黑瘦矮小的孤儿元封被马肉铺子老板收留,过着平淡孤寂备受欺凌的生活,一切从他以精湛的刀法杀死马贼头目的那一刻开始改变……曾辉煌一时却又顷刻间覆灭的神秘王朝究竟和元封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年轻的西凉王如何一步步揭开自己的身世之谜,继而揭开一个旷世大秘密……
  • 我的朋友是妖怪

    我的朋友是妖怪

    大学生林萧偶然进入了妖怪们的世界,人与妖竟然存活了数千年!伏羲女娲?三皇五帝?三千世界?神话终究是神话。时空的尽头到底是寂灭还是新生,万古长存的恩怨是谁造成的因果……三千六道,一梦万古,弹指刹那缘心生。
  • 我就喜欢这样的你

    我就喜欢这样的你

    我的女友蘑菇小姐,她是一枚行走的表情包,一句话噎死人的小毒舌,一个能把月亮说成咸鸭蛋蛋黄的小吃货!这是一本融合了暖、萌、甜、酸的85后暖男与90后萌妹子的情感全记录,记下了缓缓君与女友蘑菇小姐8年来相识、相恋、吵架到最后幸福生活在一起的过程,有的故事甜腻,有的故事爆笑,有的故事却会让你落泪。
  • 拂过冬季到云来

    拂过冬季到云来

    时间划过风的轨迹,那个少年,还在等你。一直以来,十七岁的柳溪川都能感觉到有一层外壳把自己和世界隔开了,并不是坚硬的盔甲,而是摇摇欲坠的茧。她想躲一天算一天。直到有一天,她收到一条神秘的短信:“如果从来不认识新旬,就好了。”对,她也的确这么想,毕竟在她心中,夏新旬真的是个很讨厌的人。却不承想,这样一个她厌恶的人,反而是她未来生命中深深的羁绊。更不承想,这条短信竟然来自十年后的自己。
  • 特许连锁经营运作操典

    特许连锁经营运作操典

    《特许连锁经营运作操典》就特许连锁经营概述、特许连锁经营项目开发、特许连锁经营的购买、受许人的评价与招募、特许经营合约的拟订与订立、特许经营双方关系的处理、特许连锁经营的融资、特许连锁经营的法律问题、特许连锁总部的运作、特许连锁分店的运作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对特许连锁经营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言简意赅。
  • 狱中书简

    狱中书简

    这是一本从敌人的监狱中寄给友人的信的结集。由于监狱严格的通信检查,作者只能写一些平淡的、零碎的感想和小事。但是,即使是这样,这一束信札还是闪着耀眼的光芒;即使谈的是小事和片感,还是反映出了作者的人格的光辉。作者在信中谈读书的感想,谈一些往事,谈一些生活中的印象,也谈小鸟,谈动物,谈花草,谈自然的景色。
  • 8种成功习惯

    8种成功习惯

    8种成功习惯,教你如何获得成功,如何获得完美人生。
  • 沧海逐剑录

    沧海逐剑录

    洗剑山庄得意弟子燕藏锋因五年前因洗剑山庄洗剑录和干将莫邪剑被盗而被怀疑,被迫远走塞外,五年后燕藏锋功力大增,想要重返洗剑山庄回去请罪,并追查凶手,没料到道途一路受阻,五年的前的往事依然在江湖间谣传,又遇见江湖百晓生邀请其做武林盟主,被他拒绝,后因为救人身中尸丹毒,为了解毒踏上了去药王谷寻药的,路上又因为江湖中有人谣传燕藏锋要登临盟主之位,又在次陷入争斗漩涡……却因遇见摘星楼杀手从而发现了巨大的阴谋……
  • 只管挖坑不管埋

    只管挖坑不管埋

    江湖上有很多种人。大侠,女侠,少侠;大魔头,女魔头,小魔头;盟主,阁主,宫主……很可惜的是,这些称号跟赵扶摇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她是传说中江湖上最最最……最底层的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