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06500000007

第7章 帝国的神经(2)

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进行了改革,助齐桓公首霸中原,管仲改革中重要的一条便是户籍改革。管仲将齐国所有老百姓一一登记在册,其中有每个百姓姓名、性别、高矮胖瘦、身份等级、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便于官府查询与搜索;若无籍,就是黑户口,不仅本人要被治罪,街坊四邻与负责此片区的官吏也要被惩罚。管仲还将每五户为一伍,设伍长,五伍为一里,设里长,伍长与里长坐中统筹,居民之间互相监视,并密切观察来往的人群,若有可疑,便要通知官府,通过这种办法来维持地方稳定与社会治安。

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将管仲的户籍举措再次加强,商鞅新法规定:每个居民都要登记造册,居民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将“伍”、“什”作为基层行政单位,按照编制,登记并编入户籍,责令互相监督。一家有罪,九家必须连举告发,若不告发,则十家同罪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发“奸人”的与斩敌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这便是著名的“伍什连坐制”,以求“行间无所逃,迁徙无所入”,将地方牢牢地控制在中央手中。

在春秋战国时期户籍管理已经确定了两大主线,其一是掌控赋税兵役来源,其二是严格控制百姓。两汉时期虽废除了残酷到无以复加的“伍什连坐制”,但“汉随秦制”,加强户籍管理,以彻底把百姓捏在手里,遂实行“编户齐民”政策,将所有百姓编入统一户籍,同时兼以“八月案比”之制,即每年八月进行户籍的清理与复查。

北宋中期实行“保甲法”,十家为一保,有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有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有正副都保长。家有两人以上者,选一人作保丁,组成保甲。保丁自备兵器,闲时操练,农忙时耕种。同保范围内如发生犯法事件,保丁须检举、揭发或追捕。保甲制度是伍什制度的一种变相,但没有后者那么严苛。保甲制度一直延续到民国,期间各朝代各时期,具体规定、操作办法有所不同,但大体模式相同。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度颇有***味道,其组织形式是户—甲—保—乡,以户为单位,户设户长;十户为甲,甲设甲长;十甲为保,保设保长。为了内战,国民党政府实行各户互相监视和互相告发的连坐法,并命令各地保长拉壮丁,强推向战场当炮灰。反映那时保甲制度的四川话版《拉壮丁》,直到现在还以话剧、电视剧演出。

其二为弱民。

整个中国的古代史就是一部饥饿史,绵延到现代,人们间最常用的问候语就是:“吃了没?”直到现在很多北方人见面打招呼见面头一句话,仍是此句。

我国长期是一个富强繁荣的国家,但国强民不富。民弱国强,民强国弱。统治者的看法是,民强了,国必然弱,如果民众有喧嚣之心,聚而闹事,何以制之?“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这样无厘头的结论,按如此推论,便相当合理了。但为什么不思考片刻,民众若吃饱喝足,生活无忧,谁还会来闹事?

弱民策略是与赋税、户籍、官制等各方面相连的。

帝国收拢绝大部分核心资源,绝大部分财富,让百姓一直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中,时不时地再以赈灾、抚慰民心等方式,将从百姓手中拿过去的东西,再分发点下来,以示恩泽。再或者把官方闲置的山林池泽暂时开放,允许百姓开荒渔猎,当然这是属于官家的,可随时再收回去,若要继续在此求生计,便得叩谢皇恩、多孝敬、老实点。

通过上文所讲的户籍制度,帝国将人民拴在某个固定的地方,不准随便迁移,如此一来可断绝各地区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避免风闻造乱;可随意监视百姓,有效钳制,一旦出事,马上派人处理。除了是制民策略,也可视作是弱民策略。

最大的弱民战略还是“重农抑商”,首次提出重农抑商思想的是魏国改革家李悝,但其实在他之前,已经有人在这么干了,商周两朝虽没对商业与贸易设有特别限制,但相比而言,更为重视农业。从战国至清末,重农抑商这一基本方略,一直为历朝历代所践行,其间也有差别,比如汉文帝、唐朝与宋元时期,便不是特别地蔑视商业,唐代起,国家还专门设立了机构进行海外贸易,并对商人阶层进行集中管理,商人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并不轻贱。但总体而言,商人地位长期都低,被视为“末民”,即末流之民,除了商人,还有流民、江湖艺人等。这几类人有一共同特征,便是行踪不定,四处穿梭,帝国是不喜欢这号人的。

之所以会重农抑商,总结起来便是三点。

第一,帝国时代国家的根本是农业,但农民们辛苦耕耘却始终贫困,商人买空卖空,却能获得厚利。“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不如倚市门”,如不加以格制,哪还有人愿意务农?

第二,帝国时代国家最有效的管理是集中制,商人为获取商机与信息,采购、倾销货物,便会长途奔波,四处分散,这肯定是不便于帝国管辖的。

第三,帝国时代国家最大力倡导的是朴素清净的社会风气,构成这种社会风气的有效分子便是闭塞憨厚的老百姓,所以国家一直忌讳民多智计,民风浮华,因为这样不好管制。而商人见多识广,巧言令色,诡计多端,这样的人不仅不好教化,反而会“带坏”其他的良民。

重农抑商对商人与贸易的限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式。

第一,先导式管制。对商业与贸易都定位为末业,将商人定位为末民。士农工商,如此排位,最穷的农民排名靠前,仅次于士大夫阶层,工即手工业者排在中间,最有钱的商人排在最后,如此一种诡异的现象便产生了,商人大多会雇工,商人是东家地位更低,工是雇员地位却更高!

第二,羞辱式管制,历史上大多数时期对商人都有特别规定,有时不准商人穿绸缎,只能穿布衣;有时不准商人出门骑马、乘车,只能走路,叫你有钱也无法消费,憋死你。每个时期都有稀奇古怪的规定,这里不一一列举,仅说个好玩的。譬如西晋时规定商人出门只能戴绿帽子,还要在帽子上贴上纸条,上写其名某某,穿的鞋子不能是一个颜色的,须是一黑一白,简直难以想象那时商人走在街上的滑稽场面。

第三,打压式管制,利用税收,合法地剥夺商人,这倒罢了,可各级官吏经常巧立名目,大棒小棍来敲诈,商人无还击之力,只得暗吞苦水。此外商人如果与官吏、农工发生纠纷,仲裁者一般都会偏向后者。

第四,断后式管制,古代的通常规定是商人不能做官,而且他的子孙三代以内都不准科举,白白断了仕途。古代官道即大道,为官能封妻荫子,光耀门庭,经商则今世抬不了头,子子孙孙都被连累。不过,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有的大富商为了能摆脱低贱身份,让子孙能科考,便大散金钱,给各方官员送礼,给朝廷献纳,从而买得一个虚衔,并无任何实质权力,却能提高身份,朝廷和官员也能通过这一途径敛财,可谓皆大欢喜。

其三为愚民之策。

什么样的人最好控制?最易驱使?自然是憨傻老实之人。基本上可以这么说,人人都希望别人憨傻老实,但一旦身边真的出现了这样的人,多半都会去无情地嘲弄、欺凌甚至掠夺,并且不会有愧疚之心,因为其他人也在这么干。

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三家——儒家、法家、道家,都不约而同地走向了愚民之路,老子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多智。”孔子说:“民可使由之,而不可使知之。民可导也,而不可强也。”商鞅说:“愚农不知、不好学问则疾务农;民愚则易治也。”

其余如兵家与纵横家,更是巧诈无端,连诸侯都可以骗,何况是老百姓?

关于愚民之策,我不想多说,从帝国第一个朝代秦朝的“焚书坑儒”,到最后一个朝代清朝的“大兴文字狱”,这几千年来的文化摧折和思想钳制,真可谓是血色残阳,惨烈无比,甚是触目惊心。

掌控机核,始终利剑在手

对帝王而言,对权贵而言,无所谓大局,无所谓政见,机要在于谁掌控一切。动辄江山社稷,千秋万业,若不在自己手中,那还有何意义?

帝王欲图控制局势,通常是双管齐下,其一是朝堂,扼住上流,其二是民间,拦着下流。天下如江河,上下流的水都被制住,纵不是一如平地,也不会有大风大浪,舟行水上便能无忧无虑。

帝国体制下,只有强与弱,成与败,没有是非对错,胜利者有最终解释权。就算是皇帝,如果软弱仁善,常常反为大臣所乘,成为其工具,如皇帝强势,能掌控一切,那么大臣就成了他的工具,而且是没有商量与回旋余地的。皇帝对所有臣民有生杀予夺之权,这个权力太有诱惑性与杀伤力了,皇帝知道失去了这个,自己将会是何下场,因此小心翼翼,视若珍宝,不允许任何人染指。有一把神兵利器,能斩除世间任何障碍,其拥有者最怕的就是有人偷了去,拿来斩他。

皇帝最在乎的是两种大权,其一是军权,其二是朝权。军权乃政权之保障,暴力性政权都会将军权视为首位,军权旁落,则篡立迭起。朝权乃政权之行使,朝权是对朝廷的控制,使政令发布皆出于君,若政令、条例被大臣所握,皇帝虽贵,却成了摆设。皇帝孤家寡人,精力有限,需要人带兵、理政,前提是这个人要在自己的掌握中。

那种能力强难驾驭的大臣,在危机时用得着,譬如敌国来攻,朝野混乱,财政匮乏,但危机一过,这种大臣的政治生命或者是生命便走到了尽头。历史上的能臣名将,多半没有好下场。而一些奉行多磕头少说话,多作揖少惹事的官员,即常说的庸官、昏官,却能长盛不衰,功成身退,在于他们不仅不让皇帝感到威胁,而且千方百计让皇帝舒爽怡然,这么懂事的人,岂能不荣华富贵?

后来的史书上会大概如实地记录官员们的所作所为,以褒奖定性,史官们为稀里糊涂被皇帝杀掉的忠臣志士惋惜,对其赞誉不绝,而那种尸位素餐甚至吃里爬外的庸官奸臣,则列入贰臣逆臣,被剧烈地指责詈骂。纵是如此,愿意做前者的官员越来越少,愿意做后来的官员越来越多。

居安思危,皇帝们危机感天生即来,后天锻炼后,更是强于宇宙,但他们的危机感不在于忧患国家兴衰,民族未来,而是忧患皇权是否稳当。皇帝宁愿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杀掉军功赫赫的大将,宁愿昧着良心也要罢黜为国呕心沥血的大臣,宁愿用低贱的太监来对付自己的亲人。即使这些人并无谋反,甚至连任何迹象都没有。皇帝们是不管的,心疑即杀之,还振振有词,难道要等人家反了才动手?捕风捉影,莫须有便能置人于死地,法律的尊严,王朝的神圣,经常以这样的方式坠落。

每个朝代都有一整套对官员的监督体系,可皇帝们尚嫌不足,便派心腹、密探去打听刺探大臣们的情况,谁有不顺之意,谁暗谤朝政,等待他们的将是龙颜不悦,天威下凡。明朝时则先后建锦衣卫,东、西、内三厂,正大光明地实行特务的政治任务,让臣民体会到皇帝的亲切关怀。紧随其后的清朝虽名义上取消了特务机构,但仍实行密探、秘奏制度,让大臣们相互监视、掣肘,以雍正时期最甚。围绕雍正还有很多故事,比如止维社与血滴子这两个暗杀组织,以及民间传说的吕四娘夺走雍正头颅,和电影《血滴子》中表达的一样,“从来没有过”。“查无此事”是官方敷衍了事的最好途径。

伴君如伴虎,可聪明的大臣们也不是吃素的。

大臣们有的采用“自污战术”,即以贪污来表示自己仅有小贪之心,没有大野心。汉朝开国丞相萧何就这么干过,他见刘邦对其愈加猜忌,便听从了门客之言,公然侵夺民田,还骄纵属下贪污,如此一来骂声四起,可刘邦一听,却暗暗欣喜。有的采取“自愚战术”,能在朝廷立足,自是胸有韬略,非同一般,但为了不让君王嫉妒,便明哲保身,干脆装起傻来。五代时有个著名的四朝宰相冯道。他一生庸庸碌碌,无所主见,无有政绩,却历经二十多年屹立不倒,被誉为朝堂不倒翁。还有的采用“自贱战术”,为了功名权位,大臣们逢迎君王势不可少,可士大夫阶层常自诩清高,不愿太降身份,这便有了顾忌,有的大臣则走上了百无禁忌的“无耻大道”。譬如和珅简直把自己当成了乾隆的贴身奴才,堂堂宰辅还为乾隆端痰盂尿盆,这能不恩宠有加吗?和珅巨贪大污,乾隆不是不知,却从不干预。

控制局势,始终波浪不起

朝堂是中央核心,枢控全国,但中国疆域广阔,虽王权浩荡,也有鞭长莫及之困。一个王朝要统治偌大个国家,不得不倚靠各级地方官、吏,以及上不得台面的差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自古皆然,地方官员选择性、变通性地执行中央政令,甚至扭曲执行,使得利民变为害民,那是常有的事。中央并不信任地方,汉有刺史,唐有黜置史,宋元有按察史,明清有观察史,都是专门设置来刺探、稽查地方官员的,皇帝还经常派钦差大臣到各处巡视,以检查地方官是否执行中央政令,是否秉公理政。此外监察机构也有弹劾之权,如若某地方官有徇私舞弊、渎职犯法之弊,监察官员便可上书朝廷,揭发其罪。

同类推荐
  • 唐煜本纪

    唐煜本纪

    这是一个后世兵王意外魂穿南唐后主李煜的故事。欢迎加入唐煜本纪书友群,群聊号码:724849953.
  • 北京历史文化

    北京历史文化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在本书中,多位专家学者细数了北京悠远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将北京几十万年的沧桑和积演展现在各位读面前。与该书配套的电视片《北京历史文化》已在北京电视台播出。
  • 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

    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

    德国是当今颇具影响力的世界大国,也是欧洲的核心国家之一。在历史上,德国不仅数次称雄欧洲,争霸世界,给欧洲和世界造成重大灾难,而且也产生过众多享誉世界的哲学泰斗、文学巨匠、艺术奇才和科学巨擘,给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几度兴衰、崛起的历史也因此特别令人感兴趣,值得借鉴。
  • 超级版图:蒙古帝国的鼎盛荣光(下册)

    超级版图:蒙古帝国的鼎盛荣光(下册)

    下册蒙哥上台后继承祖辈事业,发动西征和南侵,兵锋波及整个西亚、大半个欧洲及北非,创建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版图,实现了最大的一次民族融合。不过,蒙哥在发动征伐的同时,汗位却受到了来自二弟忽必烈的巨大威胁;同时,他的亲征又遭到了弹丸之地合州钓鱼城长达七个月的阻击。蒙哥能否突破重围,再展雄风?蒙古大帝国的超级版图能否保持完整?
  • 三国之枪神之路

    三国之枪神之路

    手中真龙枪,胯下白龙驹,我是赵云,我身化银龙,为一代枪神!
热门推荐
  • 琴瑟无端

    琴瑟无端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Donal Grant

    Donal Gra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GLASSES

    GLASS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逆天小郡主:腹黑王爷心尖宠

    逆天小郡主:腹黑王爷心尖宠

    “爷,小郡主把彩礼给退回来了!”某爷挑眉:“为什么?”“小郡主说,说三岁一代沟,五岁一鸿沟,说和您不知翻了多少个代沟了,老牛吃嫩草!不嫁!”某爷:“……”你再去一趟,说爷不介意有几个代沟。……“爷,小郡主还是不同意嫁您!”某爷:“这回又是因为什么!”“呃,小郡主说什么三代以内近亲不能成亲,说您是长辈!不嫁!”某爷怒脸:“靠,反了天不成,欠收拾。”皇叔——小侄女~~
  • 侦心喜欢你

    侦心喜欢你

    夜空下,孔明灯前。女孩说:我喜欢看月亮,尤其是最大最圆最亮的那种。男孩说:我喜欢看星星,距离我最近最亮最多的那种。女孩说:可是,在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天上是看不见星星的?男孩说:或许,当那个时候,你就是我心中那颗最美的星星……
  • 经络汇编

    经络汇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媚夺天下:夜帝小狂妻

    媚夺天下:夜帝小狂妻

    他是神秘的夜鹰,是狂狷冷酷的旷世美男子;她是乐乐郡主,是倾城绝色的摄魂小妖女。他要美人,也要江山,他的身世惊天动地;她要江山,也要美男,鱼与熊掌如何兼得?“说,你要掳获多少美男的心才罢休?”他恨得牙痒痒。她却发出摄魂夺魄的笑声,媚眼如丝:“你问人家,人家问谁呀?”(本书为王雅云作品“妻系列”第一部,推荐阅读第二部《冷傲邪君:爆萌小仙妻》,第三部《豪门暖婚:蜜爱小狐妻》情节环环相扣,亦可独立阅读,读者群:69653402)
  • 小问

    小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惊世妖妃:魔君,别跑!

    惊世妖妃:魔君,别跑!

    她是莫氏宗族的大小姐,却是凌云大陆有名的盲女,遭人算计,香消玉殒。她是21世纪神秘修真世家的天才少女,却为族人所不容,终与其族人同归于尽。当她成了她,再度睁眼,眼前虽一片黑暗,但自卑不再!炼药、炼器更是手到擒来,一不小心,就成了凌云大陆上,第一个神级炼药师和神级炼器师!更有紫澜空间加成,以及魔君护航!嚣张不是罪!某日,某魔君可怜兮兮的望着某女:一日为师,终生为妻。师父答应过要和徒儿一起睡的,怎可食言?
  • 少女的清风明月

    少女的清风明月

    小镇女孩季未眠,学习一般,长相一般,家境一般,却有着不一般的梦想;她热情善良,勇敢正义;她大大咧咧,勤勤奋奋,有时却也懒懒散散。高中时代,她遇见了改变她一生的男孩江枫,江枫有着季单对美好的所有幻想,可没想到,这一切都只是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