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1100000006

第6章 感悟自然 悯怀人生 (5)

[31] 奢耻宋臣:以宋臣的奢侈为耻辱。宋臣:指春秋时宋国的司马桓魋[tui)。据《孔子家语》载,孔子在宋,见桓魋自为石棺,三年而不成,工匠皆病,不禁慨叹其太奢侈了。俭:节俭,俭省。这里指裸葬。王孙:指杨王孙,西汉武帝时人。他临终前嘱咐儿子把他裸葬,“以身亲土”。

[32] 廓(kuo):空寂,空虚。慨:概叹。遐:远。

[33] 不封不树:不起坟地,不栽墓树。封:培土。这里指聚土垒坟。树:植树。

[34] 匪:同“非”。前誉:生前的名誉。孰:谁。后歌:死后的歌颂。

解读

选自《陶渊明集》卷七。本文作于宋文帝元嘉四年(427)九月,至十一月,陶渊明逝世。所以,这是作者卒前两月留下的“绝笔”之作,也是一篇生前自我祭奠之文。本文着重回顾一生的坎坷经历,对家境之困窘,躬耕之辛劳,无怨无悔;对归隐田园、复返自然的生活,津津乐道;对即将辞别人世,走向死亡,不惧不忧。文末“人生实难,死如之何”的感慨,实亦表露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作者坦然面对死亡,以《自祭》之文叙其生死观,笔调看似轻松活泼,实则蕴含着特别的辛酸,不同于一般呼悲号哀的祭文。

话题

1.作者为何要自祭?

2. 陶渊明的生死观同他的人生观有何关系?

3. 骈文与散文在表达上的优劣各是什么?

相关资料索引

死亡面前的陶渊明

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因此每个人对它都有一种态度:有的积极,有的消极;有的在死亡面前惶惶不可终日,有的则处之泰然。陶渊明对待死亡,保持着极其清醒、极其聪慧的态度。完全是唯物主义的死亡观,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顶峰。

陶渊明认为人的产生,源于大地造化之功,随天地运行、自然变化产生了人:“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人和其他有生命的动物一样,有生必有死:“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既来谁不去?人理固有终”,“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陶渊明已经认识到:生与死是人生的一条基本规律,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它如同黑夜和白昼交替一样自然。正因如此,陶渊明在死亡面前不忧、不惧、不悲、不伤,“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随天地运转日月推移,人的寿命也就随之到了尽头。陶渊明总是把死亡看成是人生的最终“归宿”,把人生看成是人出门旅游,暂时借居的旅舍:“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说出了:人生是短暂的,死才是永恒的这条真理。所以他总是面带微笑、从容不迫地谈论这个问题:“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于今斯化,可以无恨”,“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陶渊明写下了这些大智大勇、富有哲理性的诗行,当然是为了表明自己对死亡的认识,但又何尝不是对历史上那些追求长生不死的秦始皇、汉武帝之流愚蠢之极的行为的讽刺与嘲笑呢?

陶渊明在死亡面前的大义凛然的气概,还表现在他临终前从容写下的《自祭文》和《挽歌诗》三首。诗文的笔调是那么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给人一种无所畏惧的力量。陶渊明对待死的态度,使得他的朋友颜延之大为感动。他说:陶渊明在大病之中,弥留之际“视死如归,临凶若吉;药剂弗尝”。这是何等的精神?何等的气魄?梁启超先生的评价是:“古来忠臣烈士慷慨就死时几句简单的绝命诗词,虽然常有,若文学家临死留下很有理趣的作品,除渊明外像没有第二位哩。”我们认为梁先生的评价是实事求是的。像他这样参透死生,对死亡持如此冷静、自觉的态度,的确在中国文学史上可谓绝无仅有。

(赵治中《陶渊明生死观剖视》,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

更多链接:

1. 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

2. 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杜,1997年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今甘肃西部),先代流寓西域,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早年在蜀中读书漫游,二+五岁时出蜀远游。天宝初应召入京,供奉翰林,因其才之难舒,又狂放傲世,得罪权贵,于天宝三载(744)被 “赐金还山”:浪迹天下。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 乱爆发,曾应邀入永王璘幕府。永王璘被唐肃宗视为叛逆,兵败而死。李白因此获罪,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晚年漂泊江南.卒于当涂。

李白思想驳杂,以儒、道为主,兼具纵横游侠色彩。他胸怀“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负,但理想在现实中碰壁,英才为法世所不容.一生潦倒,壮志难酬。满腔郁愤,发而为诗,光焰万丈。其诗作近千首,抒情言志,激昂慷慨;讴歌山河,雄伟壮丽;感快奔放。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风格俊爽豪迈。他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伟大诗人。其散文也别具一格,富于时代气息和个性特征。有《李太白全集》传世。

春夜宴从弟桃花花园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1];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2]?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3]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4]。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5]。群季俊秀,皆为惠连[6];吾人咏歌,独惭康乐[7]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殇而醉月[8]。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9]

[1] 逆旅:旅馆,客舍。

[2] 几何:多少。

[3] 秉:掌,持。良有以也:很有道理。以:因由。

[4] 大块:大自然,天地。假:借,此指赋予。

[5] 序:叙。天伦:此指兄弟。

[6] 群季:众弟。季:弟弟。惠连:指南朝诗人谢惠连。他少年聪慧,与族兄谢灵运并称“大小谢“。

[7] 康乐:指谢灵运。他是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他开创山水诗派,为南朝著名诗人。

[8] 琼筵:华美的筵席。坐花:坐于花丛中。羽殇(shang):酒器,状似鸟雀.有两冀。一说擂鸟羽于筋,催人快饮。醉月:醉于月光下。

[9] 金谷:西晋贵族石祟之花园,园中常宴客。其《金谷诗序》说:“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解说

从弟,堂弟。序,一种文体,古代常用以记叙宴集。本文写李白和兄弟们春夜宴集桃花园,欢聚一堂,于花前月下饮酒赋诗,畅叙天伦之乐,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所谓“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及时行乐思想,虽有消极的因素,但在作者笔下,坦然道来,显得潇洒飘逸,语短情长,幽怀雅趣,逸韵千古。

话题

1.诗人李白的这篇散文在文体上有何特点?

2.此文和《将进酒》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3.你对“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及时行乐思想持何种观点?

相关资料索引

1. 詹锳《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

2. 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巴蜀书社,1990年

3. 安旗《李白传》,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李白研究论丛》,巴蜀书社.1990年5. http//www. nani. com. tw/senior/seniorteach/stfastnews/stefastnews/stcfastnews5/stcfastnews5-8. htm(由《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看李白的生命情调)

柳宗元

字子厚,原籍河东郡解县(今山西永济县),故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少有文名。贞元九年(793)中进士.曾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后为柳州刺史,关心民嚤,政绩颇著,故又称“柳柳州”。元和十四年卒于任所,年仅47岁。

柳宗元是中唐著名大学家,成就卓著。他具有进步的历史观和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并与韩愈一道倡导了历史上有名的古文运动。其散文独标一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亦自成一家,历来为人称道。有《柳河东集》。

种树郭槖驼传

郭槖驼,不知始何名。病偻[1],隆然伏行[2],有类槖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3]。”因舍其名,亦自谓“槖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4],皆争迎取养[5]。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6]。他植者虽窥伺效慕[7],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槖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8]。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9],其培欲平,其土欲故[10],其筑欲密[11]。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12];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13],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14]。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15]。苟有能反是者[16],则又爱之太恩[17],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18],摇其本以观其疏密[19],而木之性日以离矣[20]。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21]?”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22]。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23],若甚怜焉,而卒以祸[24]。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易尔植[25],督尔获,蚤缲而绪[26],蚤织而缕[27],字而幼孩[28],遂而鸡豚[29]。’鸣鼓而聚之[30],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飨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31],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32]。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嘻曰:“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33]。”传其事,以为官戒也。[1] 偻(lu):驼背。[2] 隆然伏行:形容驼背弯腰弓身而行的样子。[3] 固当:原本恰当。[4] 观游:指供观赏游览。[5] 争迎取养:争相迎接来奉养。[6] 硕:大,高大。 实:结果实。 蕃:多。[7] 窥伺效慕:暗中观察,学习效仿。

[8] 顺木之天:顺应树木的本性。 以致其性:使之自然生长。

[9] 本:根。舒:舒展。

[10] 故:指熟土。

[11] 筑:指砸土。 密:结实。

[12] 莳(shi):种植。 置:指种完后放到一边。

[13] 抑耗:压抑损耗。

[14] 根拳:根部拳曲不舒展。土易:以新土改换旧土。

[15] 培:培土。 过:过分。 不及:不够。

[16] 苟:如果。 反是者:与此相反的。

[17] 爱之太恩:爱得过分。

[18] 爪其肤:用指甲刮破树皮。 验其生枯:检验树的死活。

[19] 摇其本:摇动树的根干。 观其疏密:观察枝叶的疏密。

[20] 日以离:日益丧失。

[21] 官理:官治,即为官治民。因避唐高宗李治讳,故改“治”为“理”。

[22] 理:指治民。一本作“官理”。

[23] 长人者:治民者,即为官的人。

[24] 卒以祸:终于造成祸害。

[25] 勗(xu):勉励。

[26] 蚤:同“早”。 缲:同“缫(sao)”,煮茧抽丝。 而:同“尔”,你。 绪:丝头。

[27] 缕:线。

[28] 字:抚育。

[29] 遂:顺利地成长,此指喂养长大。 豚(tun):小猪。

[30] 聚之:指召集百姓。

[31] 辍:停止。飨(sun):晚饭。饔(yong):早饭。劳吏:犒劳差役。意谓招待官差。

[32] 病:劳困。 怠:同“殆”,疲惫。

[33] 养人术:养民的方法。

解读

同类推荐
  • 烙印的灵魂

    烙印的灵魂

    一个漂泊者的内心独白一段异乡人的情感历程一幅人性善恶的风俗画以此书和亲人朋友道声问候,与父老乡亲打个招呼。这辈子你一直作客他乡,睡梦里都在遥远的地方在漂,在流浪着……一个漂泊者的内心独白,一段异乡人的情感历程,一幅人性善恶的风俗画。作者将多年流浪闯荡的经历、沉淀蓄积于心的情感不时诉诸笔端,在花甲之年把三十多年来写成的感悟随想收集整理,完全透明地呈现了生活的真实感受、心灵的彻底表白。
  • 林徽因经典全集

    林徽因经典全集

    林微因不仅是我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还曾是新月社的诗人。她的文学著作颇丰,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本书收录了林微因一生的经典作品,分为文学和建筑两部分,文学部分收集了林徽因所作的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以及与友人的部分书信;建筑部分则收录了林微因在建筑领域昕发表过的一些精彩文章。
  • 春意融融(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春意融融(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花屿小记

    花屿小记

    张宗子早已在散文爱好者中负有盛名,气质雍容闲雅,冲淡飘逸,直追他的四百年前同名人张岱张宗子。《花屿小记》书名来自杜甫的诗句“花屿读书床”,收录了张宗子近年来的数十篇读书随笔。都是与读书有关的文字,有记人、记书的,有读书随感,有购书经历,有考证事物的,还有为前贤挑错的,还有类似传记或小说的文字,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充满着人文的气质和深厚的功底,令人心旌神摇,美不胜收。
  • 一生要读的美丽唐诗

    一生要读的美丽唐诗

    唐诗是中华名族智慧的结晶,它如浩瀚的海洋,蕴藏着数不尽的珍宝。历代人吟之诵之,借此体味人生苦乐,感悟生活哲理,议论社会时弊……《时光文库:一生要读的美丽唐诗》的选编,参照了多种唐诗选本,提取各家精华,旨在于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普及型唐诗读物,从而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
热门推荐
  • 武镇仙魔

    武镇仙魔

    这里有武道强者镇压天宇,有绝世神兵斩断苍穹,有凶兽吞天噬地,有仙人留世,泣血万古,有神魔禁地,谋断九州。这本书,讲述一个拥有神秘石珠的少年,一步步登临武道巅峰,镇压寰宇,揭开上古仙人消失谜团的梦幻旅程。PS:本书已渐入佳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仙侠世界,众生皆凡人,敢与仙魔争雄!
  • 雨蝶三秋

    雨蝶三秋

    本文讲述了唐朝末年,幽兰山鬼谷宗师玄祖派以弟子王道平为主的燕云十六骑与江湖侠客,仁人志士一起反击乱世,驰骋天下的故事。开封城,梁帝选国色天香的才女冯香凝为右皇后,大婚前夕,方青朔潜入皇城欲带走香凝,香凝为保全家族不愿离去,方青朔愤恨而走,次日大婚,梁帝朱友珪血溅皇城……
  • 仙缘错爱:魔尊的呆萌妻

    仙缘错爱:魔尊的呆萌妻

    她是修仙第一大派掌门人的嫡传弟子,却资质奇差,只会摸鱼爬树、诱拐自己师兄一起戏弄他人。魔族重来天下危机,身为菜鸟的她临危受命集齐七大上古神器,危难之际蒙他出手相救。寻宝途中波澜重重,往事谜团一一揭开,情愫渐生倾心相许,他却夺走神器将她重伤,原为救回自己的旧爱。情爱纠缠,仇恨弥天,谎言欺骗,天命捉弄。他是众人惧怕憎恨的冷血魔尊,她却偏偏爱上了他,执念难放,浮云剑断,青丝为蛊笙歌落。这流离于忘川河畔的破碎爱情,能否彼岸再生?
  • 羽霖铃

    羽霖铃

    (女尊,1v1)穿越重生是为了找寻真爱共度一生,还是力挽狂澜,建功立业?她明明努力找真爱,怎么就一将功成万骨枯了呢?南宫羽站在皇宫最高处,望着那一处红得刺眼的彼岸花,喃喃道,“花开不见叶,叶生不见花。”小剧场一:言羽与南宫羽对弈南宫羽一手执子还未落下,一边的言羽便直接握住了她的手。“干什么?”南宫羽问。“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言羽含情脉脉。
  • 缘来是王妃嫁到

    缘来是王妃嫁到

    她是异世而来的一缕魂,穿越千年变成了十岁小豆丁;他是受宠无比的齐王殿下;她在他命悬一线的时候救他助他,成就了他一代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将军王”称号;他却在功成名就后认不出她就是豆丁“弟弟”。是可忍孰不可忍。“你不认我,我有的是哥哥认我,我还不稀罕你呢。”当“弟弟”摇身一变,变成了女子一枚,他是闪瞎了眼,“你不是会变吗?男孩变成女孩,那就让你知道‘兄弟’也能变成夫妻。”
  • 飞云掣电:雷电灾害的防范自救

    飞云掣电:雷电灾害的防范自救

    本系列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火场危害”、“交通事故”、“水上安全”、“中毒与突发疾病”、“突发环境污染”等,书中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灾害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全面地介绍了防灾减灾的避险以及自救的知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帮助青少年迅速掌握各种避险自救技能。
  • 俞敏洪:把喜欢的事做到极致(管理视野004)

    俞敏洪:把喜欢的事做到极致(管理视野004)

    新东方出世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因为电影《中国合伙人》的上映更为众人所知。但是从创始者的角度反观公司的成长、成功及其未来面临的挑战,还是一个空白。本刊主编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陈晓萍与俞洪敏先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访谈。
  • 风险博弈:金融危机中风云人物的财富之道

    风险博弈:金融危机中风云人物的财富之道

    本书从华尔街的历史说开来,向人们解密世界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向人们阐释“金融”这一现在令人闻之色变的字眼究竟从何而来;通过对华尔街历史的介绍,它还向人们揭示了历次金融危机中最显著的特点、华尔街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摆渡危机,以及那些穿梭忙碌在华尔街上的大亨们又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乘风破浪。
  • 纨绔嫡女:邪王逆宠小小妻

    纨绔嫡女:邪王逆宠小小妻

    她,是夜凌国有名的傻子嫡小姐。一个华丽丽的雷劈穿越。顿时间变的物是人非。一场宫宴,她的纨绔冷酷发挥到了极致。各类男子的追逐挑衅与赌注,高人言,这些不过是早就注定,何去何从,任你选择。那个每每都能吸引她目光的男子,一直淡然无所谓。却不知,发起怒来,足以毁天灭地!“女人,是否记得,你的三魂七魄一直都在想我。”女子错愕的看着那高处的男子无奈一笑“你我终究不能在一起,若我死了,忘了我。”男子闻言顿时浑身气息一变,冰冷蚀骨的气息一发不可收拾!“若你死了,我便纳天下女子为妾,立你最恨之人为妻。”
  • 花脸子佟老三

    花脸子佟老三

    正白旗的佟老三不知道自己的祖上有多少辈儿是耍钱的人,也说不清自己是从多大开始学的耍钱。他只记得在每一次耍钱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阿玛先上,他后上。牌场上,人们就不再称呼他阿玛为佟先生,只叫佟先,而管他叫佟后。他在家谱上排行第三,所以又叫佟老三,大号叫什么,连他自己都想不起来了,后来在初级社?高级社?生产队记工的时候就写“佟三”。据说,他的一位祖上贫困潦倒,没钱过年,就骑上一匹瘦马出去借钱。瘦马易乏,又赶上是一个冬季里的小阳春,天儿不冷,他祖上就歇马抽烟,靠在乱尸岗子的一座坟上眯了一会儿,那坟里埋的就是一个耍钱鬼。耍钱鬼给靠在他坟上的人托了一个梦,传授了好几招耍钱的绝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