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11900000003

第3章 平凡的好人与国家的性情(2)

他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却绝不是一个使别人难以接近的人。因为他实际上待人一团和气,微笑是他脸上最经常的表情。如果他对谁有好感,那么那个人与他在一起时,面对的几乎总会是一张微笑的脸。他的微笑使人心里特别舒服,他仿佛在用微笑告诉你——我是你的朋友,这使我愉快。读懂了他的微笑,如果你是那个“谁”,即使内心里正有烦愁苦绪,也会受到他的微笑的感染,生出几许愉快了。

说他们是“老战士”,其实他们都并不老,平均年龄三十二三了,有的还耗着没成家呢。魏老师年龄大点儿,却也不过三十五岁,算是“六六三”中的老大哥了。但我们知青的平均年龄才二十二三岁,与他们比起来,还是会觉得自己仍很青涩。何况,他们是真正当过兵的人,而“战士”只不过是我们的“浮名”。普遍的我们对普遍的他们,内心是很尊敬的。

据说,魏老师是有倔脾气的。他是支委,连里的某些事一到支部上去讨论,他的态度是不容漠视的。如果他持反对意见,连长指导员都拿他没辙。但从他在老战士中享有的威望判断,他的倔多半与他认为必须坚持一下的原则有关。而连长指导员与他的关系却很好,证明他的倔大抵是有正当理由的。

但他从没对我们四名老师倔过,我们是享受他的微笑最多的人。用时下的说法来形容,他的微笑特阳光。他的微笑首先起源于他的幸福感,与比他年轻的“老战士”们相比,他军龄长些,工资高些;而他们的工资,仅比我们知青的工资高一级。他本农家子弟,吉林的农村是农村,北大荒的农村也是农村,并且叫“连队”,有食堂、卫生所,人口成分也以复员战士和知青为主,文化素质高,各方面远比农村强。何况在连队他还是领导班子成员,是校长。并且,我们四名老师共同的“嫂子”,身材好、样貌好、性格好、善持家,接人待物落落大方,端的是美好姻缘——她是他从老家吸引到兵团的。

他的幸福感还源于对教师的职业的热爱,他将之当成事业谋发展,图进步,麾下有了我们四名知青后,他的干劲更足了,立志要使七连的小学成为团里的模范小学。总之他是“六六三”中的“扎根派”,乐不思蜀。

受他影响,我们的工作态度也都认真负责。他对我们一视同仁,对我则更好一些,总是私下鼓励我,希望我首先成为团里的优秀教师。家里做什么好吃的了,每每将我邀去共享,我没辜负他的希望,一年后评上了优秀,还在团里的教师集训班进行过讲课示范,这使他特别高兴。

一日我在他家与他聊天,终于明白了他为什么对我格外好——原来他也将我视为知青中的“扎根派”了。

他说:“你的愿望我向连里汇报了,连里支持。”

我诧异地问:“我的什么愿望啊?”

嫂子从旁说:“就是你告诉过我们的,等你父亲退休后,你要将父母与哥哥一起接到北大荒的愿望呀,你不是说要在咱们这儿为父母养老送终,与哥哥共度晚年吗?”

我是一度有过那样的想法。

他接着说:“连里非常欢迎一位退休的‘大三线’老工人也在咱们连落户。我要求将我家旁边这块地为你保留着,以后你的家就盖在我家旁边,咱们做近邻。还都是教师,那多好。”

他的目光从敞开的窗口望向他家的菜园子,又向往地说:“菜园子挨着菜园子,种什么菜互相参谋着,品种更齐全了。你侍弄园子不行,我教你。高兴了咱俩一块儿去打猎,冬天一块儿上山砍柴,不必求谁了。”

嫂子也说:“要是再结成亲家,好上加好!”

他批评着:“你胡说什么呢!巍巍都三岁多了,晓声还没对象呢!”

巍巍是他们的女儿。

嫂子却认真地说:“我这不又怀上了嘛!如果我生了个儿子,晓声以后得的是女儿呢?这是很可能的事!”

他将目光望向我,斯时他的微笑竟显得有几分灿烂。

而我几乎哭了。

一方面我感动于他们的真情实意和厚爱,一方面对于他们的憧憬,我并不觉得多么美好。我曾有过的念头,只不过是我人生的最下策。不到万不得已,并不打算迈出那么一步的。

我的心情复杂极了。

“你如果是我弟弟就好了,那我就可以替你做主了。”

魏老师的话听来不无遗憾。

而嫂子则幽幽地说:“你明白你在他心目中的位置了吧?连巍巍都希望梁叔叔永远是七连的人,我也是。”

我只有说:“现在谈那些太早了呀。”

这一年冬季,七连发生了不幸的事——“出血热”夺去了机务排长的生命,他也是“六六三”曾经的坦克兵班长,才三十二岁,他妻子小吕刚过二十五周岁。

全连笼罩在悲哀气氛中——双方的父母亲人来了七八位,追悼词是我写的,并且是由我代表全连在追悼会上读的。

两天后,在魏老师家,他与我进行了如下谈话,按他的说法是——小吕一直在哭,她不愿离开七连。而她父母则态度坚决,命令她必须跟随他们回河南老家的农村去,除非她不久后能在七连实现二次婚姻。支部为此开了一次保密会议,这次会议与我有关……

“与我有什么关系?”

我又十分诧异了。

魏老师欲言又止。

嫂子替他说:“小吕对你有好感……”

我瞪着魏老师半天说不出话。

“不是我的主意,真不是……”

魏老师脸红了。

“是小吕自己表白的,她说你如果愿意,那她就留在七连等,等多久都行。确实不是你哥的主意,试探一下你的态度,这是支部给你哥的任务……”

那日,嫂子第一次用“你哥”二字来跟我说她丈夫,以后就一直对我那么说了。

我完全蒙了,良久才说:“我考虑考虑。”

那是我认为不至于伤到谁的唯一说法。

小吕我是熟悉的,也是个形象好性格好的女子。“六六三”老战士们的妻子差不多都是来自农村的出众女子,因为他们自己都曾是部队的优秀士兵,不但是挣工资的人,还是仍属于准部队的人。小吕是家属排的班长,我每每带学生们配合家属排义务劳动。

第二天我将考虑结果写在了纸上,当面交给魏老师——写在纸上的理由全是委婉的借口。

实际上我又准备为家庭抱定独身主义了。

“哥”看罢,叹道:“理解。”

沉吟片刻又说:“千万别对我有什么误会。”

我说:“没有。”

反倒觉得自己很歉意。

不久《兵团战士报》发表了一篇我写的纪念**的文章,我因而调到了团报道组——那时一团与二团合并了。

行前,“哥”和嫂子请我到家吃了顿面条,算是为我送行。

我看得出他们是那么舍不得与我分离,也明白请我吃面条的含意;感动地向他们保证,一定常回七连看他们。

我在团里只当了一年多报道员,后来成了木材厂的抬木工。

“哥”到木材厂去看过我,劝我再回七连当老师。

我觉得那会使他为我承担解释不清的种种议论,拒绝了。

1974年我上大学了,走得仓促,竟没回七连与“哥”和嫂子话别。

往后我的人生年复一年似乎过得快极了,想到他们的时候越来越少。

我曾写过一篇散文《狍的眼睛》,内容是我跟随魏老师进山找猎的事——一团的一名返城知青读到了,写信告诉我兵团取消后,七连撤点了;魏老师调到别的连又当了几年老师后,病故了。

于是在我的散文中又多了一篇《写给嫂子的信》——那封信她没收到,因地址有误被退回了,便仅仅成为一篇散文。

以后十余年内,我的人生依然如负重物,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三家六个大人有五人下岗,作为实际上的长子,想无压力非六亲不认不可。

直至2010年后,弟弟妹妹、弟媳妹夫们先后到了退休年龄,多少都有退休金了;每家都惠于动迁住上楼房了;下一代都大学毕业工作逐渐稳定了——这时,直至这时,我的人生才终于从容淡定了些。

而父母早已故去,我往七十“奔”了。

人到了此种年纪,回忆渐成习惯,想不回忆都不可能。而一回忆,呀,呀,原来我又是那么幸运!从青年到老年,竟有一位又一位的恩人,或民间所言“贵人”,曾那么真心实意地关爱过我,以他们冬日暖阳般的友情温暖过我,使我从不曾在精神上垮掉过!——可我却一向没报答过!

我深怀此种大内疚终于获得了嫂子的手机号码。

“晓声吗?你真是梁晓声吗?”

她语音颤抖。

我说:“嫂子,是我呀。”

四十余年不曾相见了,她已是七十多岁有重外孙子的人了;当年我经常带着玩过的魏巍都五十多岁了,早早地当上外祖母了。

“晓声你还好吗?”

“还好。”

“我们有时会从电视里看到你,每次魏巍都特别高兴。她还把你写的一篇文章读给我听,是《狍的眼睛》对吧?你在文章里写魏老师‘待你如兄长’对吧?……”

那篇文章主要是写狍的;写到我和魏老师关系的也就是那么五个字——我真浑蛋,为什么不多写几行而是一笔带过呢?

“嫂子,不聊那些了。快过春节了,让魏巍告诉我一个银行卡号……”

“坚决不许你寄钱!我们的日子都还过得去,你有空儿来看看我们才好……”

“我有一处老宿舍楼的房子在装修,装修好了先接你们到北京玩儿……”

我已了解到,她们三代人的生活并非无忧无虑,而是有忧有虑。

我当然不会服从嫂子的话。

如今又三年矣,嫂子和魏巍并没来过,生活有压力的人是没闲心逛北京的。我也没回去过,因为身体其实总是不太平,怕旅途之劳了。

好在有手机。

也好在,有了魏巍的银行卡号了……

三、崔长勇

当年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曾跻身于文艺宣传队的知青,不论是能歌善舞的还是喜欢作词作曲的;也不论是热衷于曲艺的还是热爱文学创作的非宣传队员知青,即和我一样的知青——有不知道崔长勇其人的吗?

便有,那也肯定是少数。

多数人不但知道他,而且还不仅一次地见到过他。特别是跻身于师、团宣传队的知青,崔长勇这个名字似乎意味着是他们的“文艺教父”,获得到他们相当普遍的尊荣。

“弟子三千,贤者七十。”——孔子此语当年在兵团文艺知青中流传甚广,用以形容崔长勇麾下之文艺知青的众与精。

三千绝非多么夸张的数字,以每个团的宣传队起码三十人计,全兵团几十个团,再加上热爱文学创作美术创作的知青,估计少也少不到哪儿去。

我们当年虽尊崇他,却几乎无一例外地叫他“老崔”。

老崔毕业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师范学院中文系,我认识他那一年,他已是兵团总司令部政治部文艺处的干事;处长是沈阳军区的现役军人。

我因为在《黑河日报》发表了一篇散文,由师里推荐,到兵团总司令部所在地佳木斯市参加了全兵团第一届“文学创作学习班”,由而与他结下了五十余年的深厚友谊。

记得那日大雪。佳木斯列车站前,两名着宾馆服务员制服的姑娘展持横幅,其上写着迎接等字。横幅旁,伫立着戴棉军帽穿兵团服的干部模样的男子,脸上有眼镜,自言是文艺处的。该接的人到齐了,便都上了一辆面包车。

我们住兵团一招,离车站不远,是三层楼。在佳木斯,属于较高级的招待所。

那是我出生以来,第一次享受有车接,住那么高级的招待所的待遇。伙食特别好,每天都能吃到猪肉炖粉条,还有鱼、小鸡炖蘑菇。鸡蛋或鸭蛋,更是顿顿早餐必有的。共集中了二十几名文学知青,三人一个房间。写作可以在会议室,允许吸烟。

三天后我心大为不安,根本就没带什么构思去的,唯恐留不下作品,脸上无光。

我在饭桌上发牢骚:“你们都说老崔老崔的,怎么还没露面?要等到快结束了才接见咱们一下吗?”

比我早到者皆笑。

一人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我这才恍悟,原来几乎每天所见的“崔干事”,便是人人常提到的“老崔”,尴尬地又说:“我以为是两个姓崔的,你是小崔呢。”

他说:“我也希望自己在你们眼里是小崔呀。”

老崔非但不老,还称得上是美男子,在招待所总不穿棉衣,单军上衣的领钩也总是钩住着,眼镜使他英气勃发而又文质彬彬,如果他穿长衫,会使人联想到《早春二月》里的萧剑秋。

饭后我去到了他的房间,要求离去。

他问:为什么?

我坦言心中惭愧。

他却说:“也没谁宣布都得留下作品的硬性规定啊。学习班嘛,就是为大家营造一种有利于互相交流心得的机会。既来之,则安之。没有构思不是事儿,给你个任务,为别人的构思充当参谋。你们师推荐你来了,我就相信你是有潜力的,只不过待开发而已。”

他那么说,我不好再坚持了。

十二天学习班期间,我只当“参谋”了,谁愿意向我谈构思,我都洗耳恭听,恳谈自己的感觉。

不久学习班上流传一首关于我的打油诗:

白墙孤影台灯,

冥思苦想晓声。

从早到晚参谋,

熬煞绿脸孩儿。

是老崔对别人信口吟成。

学习班的文学知青比之于文艺知青,年龄都大些,高中的居多,初中的极少,我是之一。也许由于这个原因,他视我为“小老弟”,殊多关爱。

学习班结束,在车站,我又当众对他说:“下次我绝不参加了!”

他笑道:“别价呀!你对我给你的任务完成得很好嘛!下次有备而来就是了。你不来,他们也不答应啊。”

我已交下了数位良友,他们皆从旁说肯定不答应。

在第二次学习班上,“绿脸孩儿”成了我的绰号,老崔的口头语“别价呀”成了流行语。

我将我带去的构思讲给老崔听。他静静地听完,只说了一个字:“行。”

我说:“我要你提修改意见。”

他说:“没有。你已经构思得很成熟了,写好它。”

一旦进入工作状态,他就变成了一个言简意赅之人,几乎口无废话。

我又说:“不知起什么题目好。”

他说:“你写的是老职工为知青当向导的事,那题目就是‘向导’呗,何必还在题目上挖空心思呢?”

同类推荐
  • 我是因为你,爱上这世界

    我是因为你,爱上这世界

    二十篇故事,陪你走过春日的风,夏日的雨,秋日的落叶和冬日的雪。而最后这些故事会成为一片云,映出你心底的温柔。地球很大,在宇宙中也不过沧海一粟,而你们相爱的地方才是世界中央。
  • 天涯一别,勿忘心安

    天涯一别,勿忘心安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我在你面前可以是谁。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她们是有才情的民国奇女子,在这复杂且美好的世间,她们谋爱亦谋生。我相信我爱你。依然。始终。永远。
  • 山西黑砖窑事件寻访日记(2007)

    山西黑砖窑事件寻访日记(2007)

    下午去当地一个村调查黑砖窑的一桩旧案。刚来永济时我听当地一个司机讲起,有一个当地的小孩在西安竟然被又骗回附近芮城的黑砖窑。很顺利就找到了小孩的家,听他家人的描述,竟然是一个比曹生村砖窑更残忍、规模更大的砖窑。一样有残酷殴打,一样有死人。是2005年发生的事情。当时窑主或包工头也被捕了,似乎判了,家长说得不是很清楚。但是受害人都没有得到赔偿,他的孩子也只是补发了工资。
  • 依依柳岸

    依依柳岸

    未名湖是镶嵌在燕园中的一颗绿宝石。环湖垂柳,柳荫小径,塔影婆娑,波光潋滟。月下观湖,静若惺忪着睡眼的处子,微风花影,则是一杯轻漾的春醪。
  • 我与贫困生

    我与贫困生

    书中共写了五十九个贫困生,和被资助的贫困生及各家长、同事的来往书信二百三十三封文件。张世贤是个正厅级退休官员,他有优厚的待遇,有不错的居室,有贤惠的妻子,有自强自立的子女,完全可以在家享清福,颐养天年,尽享天伦之乐。而他却恰恰相反,白天,骑上一辆“侯宝林的自行车”,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挎上一个大提包,里面装上自己写的书、正在读的书、笔记本、一把笔、还有瓜籽、干馍片和药瓶……
热门推荐
  • 格里莎三部曲(全集)

    格里莎三部曲(全集)

    拉夫卡王国的西侧被一道恐怖的、潜伏着可怕怪物的黑幕隔绝。数百年前,暗主制造了黑幕,却无法有效控制,它吞噬了土地、隔绝了外界,强行穿越黑幕总会有人牺牲,就连身负异能的格里莎战士,也没有破解之道。一个名叫阿丽娜的孤儿,偶然被发现具有感召光明的力量。召唤阳光,正是破除黑幕的关键能力。手握大权的暗主欺骗了她,让她成为格里莎战士,跻身特权阶级,但她不得不离开青梅竹马的玛尔,进入宫廷。阿丽娜努力适应她新的生活,但与此同时,一切对拉夫卡的威胁也在潜滋暗长着……
  • 嵘夏

    嵘夏

    有的人,遇上就是劫。夏梦知道,遇上陈啸嵘,是她自己布下的劫。陈啸嵘也知道,夏梦是唯一能让他渡劫的人。“你算计我?”“如果你是指爱上我,我承认”
  • 我家王妃超甜的

    我家王妃超甜的

    【正文+番外全部完结】特种部队女军官一朝穿越为庶出七小姐。当昔日懦弱无光的双眸闪耀着耀眼光芒时,欺她,辱她,算计她之人,势必会付出血的代价!美妾,打出去。陷害自己的嫡姐,阴回去。设计自己的皇孙贵族,杀回去……百毒不侵,医毒无双,异能,系统……涅槃重生,废材惊天逆袭!她说,放眼天下不管是谁,只要惹到她,势必百倍奉还!【女强男更强,一对一宠文】*推荐小夭完结宠文:《爷的宝贝:腹黑王爷萌宠妃》推荐小夭女强宠文:《盛宠医妃:狐狸王爷腹黑妻》群号:夭里妖气214091753喜欢的可以加进来玩哦~
  • 春阿氏谋夫案

    春阿氏谋夫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留白

    留白

    他要让她悄悄溜走,不留一丝痕迹地溜走。像偷嘴的老鼠一样——当然,让女人几近崩溃的是,她绞尽脑汁地想找出一条理由去反驳他,但她找不出,世界上还没有一条为她这种人说话的理由。如此看来,她最明智的选择还是只有离开——看来,应变能力极强的他能在几秒钟内就把一切缝合得天衣无缝;但为何有如此智慧的人却只能口口声声让自己钟爱的女人灰溜溜地像老鼠一样地溜走呢——女人想问,但问不出口;想必他是无法回答这问题的,或许这问题他连想都没有想过。
  • 续异记

    续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寻找爱的大侠

    寻找爱的大侠

    很久以前,这里仙雾缭绕;而在今天,却是昏天暗地,危机四伏。王朝将要倾倒,僧侣们穿上袈裟在暴风雨中闭眼念经,武者侠客不再隐于江湖,而是庄重严肃的拿起传家利器,面对这狂风骤雨。一个无比洁白的少年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他是那么强大,却又是那么弱小。师父说他要寻找解救世界的宝物,那是他的使命。他能找到吗?
  • 重生之俘虏CEO哥哥

    重生之俘虏CEO哥哥

    欧阳娟子和她的养哥哥欧阳强从小就喜欢捉弄别人。十五岁那年欧阳娟子被一辆车给撞飞了起来。就这样一撞,欧阳娟子的灵魂跑进了已经有十七岁的苏如清的身体里。重生后的苏如清就以陌生美女的身份,以超搞笑、超恶作剧的行为来捉弄欧阳强。欧阳强也不是吃素的,他照单全收、并打包加倍奉还。谁输谁赢?结局当然是——
  • 错嫁成妃:王爷,请自重

    错嫁成妃:王爷,请自重

    大婚之夜,王爷夫君就给她送了两个极/品美男侍//寝,她怎能拒绝?欢欢乐乐入洞房,却气得他前来搅局,她勾着他的脖颈:“美人,哪个馆子的?以后爷去找你。”他直接扯开她的衣服:“本王是你夫君!”她的手划过他脸:“夫君,我不碰!”联系QQ:2378264528
  • 捉弄和珅

    捉弄和珅

    本书从古代典籍中精选晏子、东方朔、侯白、苏东坡、解缙、唐伯虎、刘墉、纪晓岚等二十五位中国古代机智人物的一百多篇趣闻逸事。作品隽永幽默,诙谐风趣,能够给读者带来艺术欣赏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