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9900000002

第2章 一举一动,都在暗示什么

同一梦境反复出现意味什么

每天晚上都做相似的梦:本来就急着去考场考试,可要么没坐上公交车赶不上开考时间,要么马上收卷却还没有做完,要么考试题目明明很熟悉却做不出来,在梦里一个人干着急……这些梦在细节上可能会略有不同,但总是与考试有关。这就是已在职场上打拼多年的白领小李最近遭遇的怪事。小李明明早就远离课堂,多少年不用再为考试发愁了,为什么还会反复地做类似的“考试梦”呢?

原来,最近小李面临着工作上的职务变动,屡次做梦参加考试,其实与他的实际工作压力不无关系。小李是一个责任心比较强、事业心比较重、自我要求比较高的人。这种高压的“考试梦”,其实就是他现实中的自我提升和发展在梦境中的转化。

梦境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往往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梦境时常会以魔幻的形式暗示出深藏于人们潜意识中的某种心理危机。心理学家认为:反复出现的梦通常暗示着做梦者内心深处一直没有解开的情结。而不断地重温似乎像是潜意识在不断地提醒自己——这个地方需要关注。如果曾经有过的梦境,不是反复出现,而是时隔很久再次出现,可能意味着曾经自以为已经被遗忘的情结又再次回到了潜意识中。暂时性的遗忘也许是当初身心自主做出的保护自己的选择,而再次出现则可能意味着这个情结已经开始阻碍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急需我们去正面面对。

或许有人一夜无梦,或者夜长梦多,抑或是同样的梦境反复出现。如果你最近也开始反复做同样的梦,那就要静心梳理一下:自己现在正面临哪些问题和压力?我们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事态该如何应对?反复做同样的梦,梦里也许出现将来或过去的画面,这不是先知,也不是穿越,成因当然不会像电影中描写得那么夸张。这些或许都和我们生活环境中的客观事物与重要因素有关。

有些反复出现的梦只发生在我们人生经历的特定阶段,与某个特定的年龄段和性别有关。“阶段性的梦”与我们在人生特定时期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压力和问题密不可分。当然,偶尔也会存在例外,有些人虽然不符合该年龄阶段的情况,却可能做一些相关的梦。比如,一个十几岁的小孩面临的压力和他对压力的感受,与另一个有了孩子甚至孩子即将上大学的母亲的心理体验是大不相同的。但也许有那么一段时间,十几岁的孩子和已为人母的人会反复做同样的梦,但梦里的细节和他们自身对梦的体验却截然不同。

有些梦中会反复出现特定的人或事物,梦中反复出现的人可能是你的同事、朋友、家人或者其他相关的人。他们之所以会反复出现有时是因为他们的形象与一种特殊的感情、一段特别的经历有着某种关联。而每当我们被某种情感影响的时候,这些情感就会和我们以前与那个人交往时的情景产生联系,于是,他们就有可能出现在我们的梦中。而梦中反复出现的事物,则需要你自己来辨识这些事物所代表的意义,通过注意它们存在的目的、功能和最有可能出现的场景等特征,帮助自己更多地了解当下自身的处境。

同一梦境的反复出现,恰恰是梦带给我们心理上的一种善意提醒。它会让我们提高警觉,重新审视自我,调整身心状态,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与生活。

“清醒梦”反映的是什么

电影《盗梦空间》中的盗梦小组基本上都是在清醒梦中活动,电影中的情景,比如,梦中推开门进入一个新的场景、让空间折叠、在梦中和自己心爱的人相见,甚至设计一个现实中完全不存在的梦层,这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清醒梦中都可以做到。

对身兼导演和编剧的诺兰来说,这部电影就是一个难以捉摸的梦境。他在拍摄电影间隙曾经说过:“我希望能有足够长的时间来完成这部电影,因为电影想要表达的东西都是我从16岁开始就在反复思索的问题。七八年前我就已经完成了剧本的初稿,但到后来故事的进展比我想象中要远得多,它触及了真实梦境与半梦半醒状态之间的关系。”电影的灵感正是来源于他的清醒梦,他从16岁左右就开始做清醒梦。

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吗?你在做梦,但是在梦境中的你知道自己在做梦,这就是清醒梦。心理学上将意识到是在做梦的情形称为清醒梦。这个概念最早在1968年由哲学家Celia Green在他的《清醒梦》一书中提出。在清醒梦的状态下,做梦者在梦中可以拥有清醒时候的思考和记忆能力,可以自由地控制自己的行动,也可以任意控制梦境的内容,甚至梦中的其他人也完全可以控制。

心理学家对于清醒梦的世界极为好奇。查阅以往的研究发现,清醒梦中人们对时间认知的变化与真实时间相差不大。清醒梦的四个原则是:知其在梦,了解客体会消失,知其不会遵循客观物理规律,对真实世界有记忆。此外,还有人报告在梦中会继续真实世界中的工作,并且小有斩获。爱因斯坦和费曼都曾在清醒梦中得到过灵感;而诗人陆游也常常吟唱梦中情景:“梦中了了知是梦,却恐燕语来惊眠。”

在清醒梦中,人们经常报告的体验是“灵魂出窍”。在这种体验中,灵魂似乎浮出身体之外,人们可以在肉体之外看到自己的身体。事实上是,灵魂出窍感与大脑颞顶联合区域(TPJ)进行的感觉统合有关,大脑为了解决实际身体原地不动和梦中我们行动的矛盾,将“自我”和身体割裂开来,让我们有灵魂出窍的感觉,其实灵魂并没有脱离肉身。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为了确定苯环的结构,曾长时间苦思冥想,最后的方案就是在梦境中完成的。清醒梦是意识和潜意识交流的好时机。弗洛伊德用冰山来比喻人的意识,他认为意识只是露出海平面的冰山,埋在海面下的、体积更大的冰山则是潜意识。做清醒梦的好处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开发人的潜力。如果你遇到问题,可以向你的潜意识请教,让潜意识帮助你解决难题,因为海面下的冰山比露出海平面的冰山体积大得多,潜意识的能力远远超过意识。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关于指导训练清醒梦的研究,通过分段睡眠、催眠等技巧,教人做清醒梦,享受梦境带来的乐趣和灵感。尽管如此,清醒梦目前还是大脑意识状态的一个特殊的灰色地带,仍有很多秘密等待科学家去探索。

匆忙脚步代表的心理印记

在某公司上班的白领小孙每天像是上了发条,挤公交时匆匆忙忙,赶地铁时闷头往里冲,甚至吃饭的时候也像打仗一样,似乎有人跟自己抢,总是十几分钟就结束战斗。小孙感觉每天都忙忙碌碌,像陀螺一样时时刻刻都在旋转,慢不下来,更停不下来。

这不只是小孙一个人的生活写照,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匆忙的脚步、忙碌的身影已经成为人们的主要特征,这是城市人群的日常生活缩影。曾有一首网络打油诗流行一时,形容这类人的状态:“急事快快做,缓事当天出,大事优先办,小事要兼顾。忙得眼发直,累得屁股木。喝茶看报纸,哪有闲工夫。”英国一位时间管理专家说:“我们正处于一个把健康卖给时间和压力的时代。忙,特别是心理上的忙碌感所带来的伤害,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那种不眠不休的工作,是一种自杀式的生活。”

匆忙的脚步是网络热词“人生匆忙症”的一种表现,在心理学上,近似于焦虑症,一般发生在上班族及白领族这些群体身上,生活之所以匆匆忙忙,一方面由于加急时代,生活节奏比较快,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大,竞争激烈,大脑处于亢奋状态;另一方面,缺乏安全感,别人都在忙,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也会强迫自己忙碌起来。还有就是,在自己心里缺少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每当空闲下来,就会感到无聊、空虚,让人感到不安。再者,城市交通等外在环境恶化,让大家很容易患上“人生匆忙症”。

精神上的这根弦不能绷得太紧,否则容易出问题。年轻人需要不断拼搏,但是要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千万不能让匆忙的脚步严重影响生活的质量。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有的人每天忙忙碌碌,总是停不下来,然后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

怎样停下匆忙的脚步呢?

静下心来,为自己制订一份计划,做好短期和长期的工作生活目标,并把这个目标分解成每月、每周、每天的计划,对生活和工作要抓住重点。这样才能有条不紊,不慌不忙。

在工作生活中,放慢自己的节奏,学会缓解压力,梳理心情和情绪,让生活回归简单,适当降低对人对己的期望,尽量用淡定平和的心态去体味人生。我们或许应该像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说:“适当慢下来,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做到节奏慢下来,效率提上去,心态平下来,健康升上去。”

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给自己一点休憩的时间,歇歇脚,歇歇心。“匆忙的人先抵达坟墓”,西班牙谚语如是说。人生之路很漫长,如果一路走得太匆忙,只会错过沿途很多美丽的景色,所以,且行且珍惜。

腿脚动作显示心理密码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有效工具。美剧《别对我说谎》关注于面部微表情,解读内心世界。是的,在与人交流时,我们一般比较关注对方的眼神、面部表情及手势和胳膊等肢体语言,腿脚在我们的沟通过程中很少被注意到,主要是由于人们比较善于控制眼睛和面部表情动作。

其实,我们的腿脚动作也是一种身体语言,腿脚动作在很大程度上暴露了我们的性格特征以及对对方的印象和心理状态。腿脚是最不会撒谎的身体部位,也最能反映人的内心情绪。因为它们是距离大脑最远、最容易被忽略的身体部位,除非我们刻意去观察,否则很难知道自己的脚在干什么。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学校或者单位开会,会议时间比较长,参会者可能上半身都保持一个动作,伏案或者聆听,但是桌子下面的腿和脚却在不停地动来动去。其实,这些腿脚动作反映了我们的情绪——不耐烦,希望会议快一点结束。

腿脚的动作会告诉我们对方的感觉如何——高兴、紧张、害羞,还是自信?

如果对方一只脚或者两只脚的脚尖调整到远离你的位置上,最好的做法就是立即结束对话,因为他的腿脚告诉你,他想离开。当人们有急事要做,不想与人继续交谈时,最具代表性的动作就是踏脚,踏脚的频率也暗示他的急躁程度。

在部门主管的身上经常看到,他坐在椅子上,双腿叉开,这其实是捍卫私人空间的表现,隐藏的语言就是“在这儿我说了算”。当一个人想引起别人的重视时,也会做出双腿叉开的动作。

在交流的过程中,有时候站着或者坐着交叉双腿是一种舒服和放松的表现,因为在这种姿势下,人不可能逃跑或者争斗,在别人面前感到自信时也会做这个动作,这个动作可以帮助营造和谐轻松的交谈氛围。

有些人喜欢用脚或脚尖带动整个腿部抖动,这类人比较自私,做事情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很少考虑别人,不过他们很善于思考,能提出一些别人想不到的问题。

用双手在大腿上来回摩擦通常是在桌子下面完成的,是一种经常被忽略的安慰行为,揉搓大腿可以平复心情、减轻压力。

一般来说,成功的精英人士腿脚动作相对比较少,因为他们通常都是与人沟通时的主宰,同时也喜欢控制自己的身体。

此外,我们也要注意到,有些人因为穿着的服装和自己的身材不合适,有些动作可能会让别人误解他的身体语言。比如,身穿短裙的女性在坐下的时候可能会双腿紧紧并拢,为了防止走光,保护自己,但是容易让别人感觉其亲和力不够,拒人于千里之外,在舞会上可能就没有人邀请她跳舞。

在和别人谈话时,不要仅仅注意对方的表情和手势,仔细观察对方的腿脚,你可以看到他的内心,从而更容易理解他此刻的心理状态,与他进一步交流。

“握”出对方的心理状态

握手,不仅是公务场合的礼仪,在普通场合也常常使用,可以说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问候,一般表示友好、亲近,还有对别人的祝贺或者感谢。最好的握手方法是握手力度适中,自然而不造作。

握手是一门学问,从握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修养。握手看似简单,但是握手动作时间长短、力度大小、身体姿势以及面部表情和眼神,都能够表现握手者的态度和心理,所以握手大有讲究。

心理学家认为,通过握手能判断人的性格。加拿大形象设计师凯伦说道:“握手是一门如此有趣的艺术,它让我们在瞬间产生种种推测和判断,握手的信息是无言的,但它是那么丰富和微妙;握手是如此感性,但它在对方开口之前,让我们感受到对方的内心活动。”

如果对方用掌心向上或向左上的手势握手,说明他往往性格软弱,处于被动、劣势地位,处世比较谦和、平易近人、不固执,对与他握手的人比较尊重、敬仰,甚至有几分畏惧。

如果你握住的手满是汗水,冷冰冰、湿涔涔的,说明对方心里高度紧张,缺乏自信。

如果对方将你的手拉到自己的身边相握,那他往往过分谦恭,在他人面前唯唯诺诺、轻视自我,缺乏主见与敢作敢为的精神。

如果握手时对方伸出的手心向着你的左方,代表他比较友好,也可能是非常遵守游戏规则的平等的竞争对手。如果对方在右手相握的同时,再用左手加握你的手背、前臂、上臂或肩部,说明这个人热情真挚、诚实可靠、信赖别人。

如果对方握手时只捏住你的几根手指,对同性而言,有些冷淡和生疏。对方若是显贵人物,则在显示自己的“尊贵”。即使对方是女性,为了表示矜持与稳重,这种握手方式也会令人反感。

如果对方用掌心向下或向左下的姿势握住你的手,代表他说话干净利落、办事果断、高度自信,凡事一经决定,就很难改变观点。

如果你伸出手后,对方的手还在口袋中,尴尬收回手时,他才伸出手来,这类人一般性格比较内向,做事优柔寡断,缺乏决断力。

如果你握的手没有力度和质感,不传递任何信息,感觉好像是握住一条冰冷的死鱼,那你最好不要奢望他的热情了。这种人要么性格懦弱,要么对人冷漠无情,待人接物消极傲慢。

我们应该灵活运用握手礼节,一方面通过握手来展现我们的风采,传递我们的热情和友好;另一方面通过握手了解对方的心理,认识对方的性格,促进更好的沟通。

手臂动作能表现真实想法

心理学家发现,身体语言表达的想法比说话更加真实可信,比如,手臂动作就能看出很多心态的差异。手臂可以做各种动作,在大脑的控制下,血液被输送至手臂,手臂的能量增加,就可以在危险的环境中保护人体。人们张开双臂拥抱别人时,远远不是简单的一个动作。手臂上倾注了情感,在拥抱中心灵发生了碰撞。

手臂的姿势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与语言相辅相成,对交谈的对方产生暗示,有助于别人更好地理解自己。手臂所表达的语言信息较丰富,所以常常是身体语言的焦点。

双手交叉于胸前,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姿势,一般当人们感到不安时,往往会占据比较小的肢体空间。如果你在说话,那他有可能对你的观点持怀疑态度,用这个姿势表示坚持己见。如果一只手握住另一只胳膊,则表示紧张期待的心情,这也是试图控制紧张情绪的方式,在等待拔牙、见到陌生人有点紧张或者回答问题有些胆怯的时候,通常会有这个动作。如果双臂环抱的同时两个拇指往上翘,一般表示冷静旁观或者超然物外。

一只手放在胸前,一只手托着下巴,这个动作表示放松思考。一只手放在胸前,另一只手下垂,则代表处于陌生的交际场合,缺乏自信,有点不安。

做出双手叉腰的动作,这种姿势会扩大人体所占的空间,看起来有气势。一般用来表达自信或者愤怒,经常叉腰的人通常比较自负或具有较强的攻击性。这同时也是拒绝拥抱的姿势之一,如果想把他人排斥在你的圈子之外,可以摆出这个姿势。

张开双臂,是积极的身体语言,这类人一般都比较坦诚,对生活积极主动,愿意拥抱生活,欢迎对方。

双手背在身体后面,昂首挺胸,自信的人常用这个姿势。这种动作表达着一种权威,而且充满自信的心理。他们通常话不多,做派大多是威严、谨慎的。

我们在交流中除了语言、眼神和表情,往往会不自觉地加上自己的手势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意愿。手臂动作传达了我们内心的无意识信息,比语言更有说服力,通过手臂动作可以告诉对方我们的真实想法。

口头禅暴露了什么

“口头禅”一词来源于佛教禅宗,原指未经心灵证悟就把一些现成的经言和公案挂在嘴边,装作很得道的样子。现在,口头禅已经演变成为个人习惯用语的代名词。

新浪网联合《生命时报》曾经就口头禅做过调查,河南、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几个大城市的180万网民参加了这个调查,票选出中国人最爱说的十个口头禅,其中大部分都是宣泄语言,而“随便”位居榜首,像“郁闷”“真的假的?”“烦死了”,还有“我晕”等都是进入榜单前十名的口头禅。

“待会儿去哪里吃饭?”“随便。”“你想什么时候去玩?”“随便。”你有没有觉得这些对话很熟悉,是不是你也常常说“随便”?你的口头禅是什么?口头禅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心理学家认为,口头禅是人们内心中对事物的一种看法,是外界的信息经过内心的心理加工,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语言反应模式,以至于出现类似的情形时,它就会不经过大脑脱口而出。它可以帮助我们去认识一个人。口头禅反映了人们的情绪,听起来似乎很随意,但其实和潜意识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

口头禅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重复率高,反映了我们说话时的情绪,表露了当时内心深处的秘密,间接地反映我们的性格及为人处世的准则。口头禅可以让我们轻松破译一个人隐蔽的内心世界。

积极的口头禅能够传递正能量。“没关系”“我能行”“加油”“太棒了”这类正面的口头禅有利于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在自我积极暗示的同时,也给别人带来鼓舞和喜悦,传递给周边人一种向上的气场,形成良性的情绪互动。

中性的口头禅反映的往往是一种消极的态度。“随便”“不知道”这类口头禅表达的是一种推卸责任、消极拒绝的心理,另外,那些没有任何意义的“这样子”“然后呢”“嗯”等中性口头禅,最好少说,这些琐碎的口头禅不仅让人听起来不舒服,而且破坏了语言的逻辑。

消极的口头禅传递负能量。“无聊”“郁闷”“好烦啊”这些都是宣泄式的口头禅,在生活中被频繁使用。也许偶尔发泄一下可以舒缓心中的不快,但是如果长期使用,不仅让自己情绪持续低迷,而且会给身边的朋友带来负面的心理影响,为自己营造了一个消极的语言环境,甚至有可能会伤害爱你的人。

口头禅具有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积极正面的口头禅会为你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消极的口头禅可能会在日积月累中消磨你的斗志。反思一下自己的口头禅,将负面口头禅从生活中去除,换个健康的口头禅,它是我们个人形象包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潜移默化地激励我们自我成长的好办法,让我们受用终生。

从“洁癖”看心理

元朝书法家倪瓒是爱清洁到极致的人。他的文房四宝每天有专人负责擦洗干净;客人来访离去后,坐过的地方必须重新打扫;每天穿戴的衣服与帽子,都要拂拭数十次,他的洁癖故事不能一一道来。其中一个趣事就是倪瓒和朋友一起谈诗论道,要泡好茶招待,就命仆人到七宝泉打水。水打回来之后,倪瓒吩咐仆人:“提在前面那桶水,拿来泡茶;提在后面那桶水,拿去洗脚。”他朋友见状,心中感到好奇,追问原因。倪瓚说:“前桶的水,一定干净,所以用来泡茶;后桶的水,恐怕已经被仆人的屁所污染了,所以只好拿去洗脚啦!”

不仅仅是倪瓒,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些人,他们总是不停地洗手、洗衣服、打扫卫生,有一点点脏都无法忍受。他们太爱干净了,以至于干净得让我们都有点无法接受。

“洁癖”者做一件事情后就觉得手脏了,心里别扭,一定要洗手,甚至洗几次才能好受一点,如果不这样做,就会特别焦虑。这在心理学上讲,其实是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洁癖”者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可抗拒的、被逼无奈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存在,他们认识到这些没有必要去想或者去做,但是从内心深处涌现出强烈的焦虑,却迫使这些想法和行为发生,自己无法控制。

“洁癖”是心理焦虑的一种外化,在生活中有诸多表现,比如强迫洗涤,如反复洗手、反复洗涤衣物,明知过分但无法自控。很多人也有心理上的洁癖,强迫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要绝对清洁、绝对干净,而且随时准备清理自己的精神世界,使精神世界基本处于一种真空的状态。

一般来说,性格上比较谨慎严肃、时间观念强、生活刻板的人,他们在压力之下容易产生洁癖行为。而且,家族遗传、成长经历、家庭教育以及社会生活中受到精神上的创伤都有可能导致洁癖。

而洁癖的危害远远超过益处。过分地讲究卫生,可能会破坏人体内及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平衡,消灭了对我们有益的细菌,为抵抗力、适应性强的有害病菌开绿灯。洁癖症也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洁癖”者常常感到紧张,无暇顾及生活,对精神状态的影响可想而知。

怎么消除洁癖呢?首先需要在观念上有个正确的认识,卫生不是我们的生活目标,卫生只是保障我们正常生活、工作的必要条件。我们不能让追求卫生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这只会让自己更加紧张和痛苦,并且没有时间享受生活,反而为卫生所累。再者就是从主观上接受自己的洁癖行为,找出洁癖的心结所在,弄清自己到底对什么事情过分担心、忧虑,放下心中的不安和焦虑,有意识地进行调整,敢于尝试回归正常生活,在乐观、勇敢、果断的意志支持下,让自己充实起来、快乐起来,直到洁癖消失。

下意识咬手指代表什么

咬手指在儿童中比较常见,但并不是他们的专利,不少成人也有咬手指的习惯,甚至很多名人都有咬手指的习惯,比如,杰奎琳·肯尼迪、布兰妮·斯皮尔斯、郭晶晶等。咬手指可能会毁了双手的形象,而且也不卫生,这不是一个好习惯,可是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在咬手指呢?

咬手指其实是潜意识中的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可以缓解心理冲突、降低紧张程度、保持内心平衡,通常心理比较焦虑的人会有这个下意识的动作。心理学家认为,咬手指是由于性心理发育不良,在口唇期(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哺乳时间、喂食饥饱、和母亲的关系都可能导致口欲滞留。还有一个原因是攻击欲望被压抑,咬指甲意味着将攻击转向自己,咬指甲也是一种自残行为,用自己最坚硬的牙齿咬自己最坚硬的体表组织。

下意识咬手指“爱好者”通常是在精神高度集中或者紧张的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咬手指可以给他们带来快感。在紧张、沮丧、焦虑、抑郁的时候,咬手指可以降低压力,缓解我们内心的负面情绪。

但是咬手指这种坏习惯危害多多。我们的手每天与外界接触,残留很多细菌和微生物,咬手指会让这些细菌进入口腔和体内,影响身体健康。同时,它会对手指造成伤害,将指甲咬得比较短,可能会引发感染,造成手指的不美观,甚至畸形。更重要的是,咬手指影响心理健康。我们在咬手指时可能享受其中的满足感,但是之后又懊恼后悔,经常处于矛盾纠结中,导致心理上的左右为难,严重时可能会引发焦虑症、强迫症。

咬手指是儿童和成人缓解焦虑的一种途径,如果你不能控制住咬手指的习惯,那就暂时先这样,咬手指至少可以保护你的内心安全。如果你想改变这个坏习惯,在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掌握很多处理自己焦虑、恐惧情绪的办法,我们可以学着用其他行为方式或者思维模式去直面我们的焦虑情绪,戒掉对手指的依赖,在以后面对挑战或者选择时,也许就不会再下意识地咬手指了。

眼睛传递心理暗示“悄悄话”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毫不掩饰地展现你的学识、品性、情操、趣味和性格。它是灵魂的一面镜子,照出你心灵深处的善恶。孟子在《孟子·离娄上》第十五章中讲到“相眸法”:“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孟子的这段论述告诉我们,人的内心活动会反映在眼睛里。心之所想,不用言语,从眼神中就会找到答案。

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感官,它是大脑在眼眶里的延伸,眼球底部有三级神经元,就像大脑皮质细胞一样,具有分析综合能力,而眼睑的开合、瞳孔的扩大与缩小、眼球的活动等,又直接受脑神经的支配。所以,眼睛真实地表达人的丰富的感情信息。

眼神可以传情达意,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眼神变化万千而又微妙无比,我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从眼睛里无声地流露。

瞳孔的大小真实地反映我们的好恶。当我们看到喜欢的人或者东西时,又或是感到愉悦、兴奋、欢喜时,我们的瞳孔就会放大;而看到不喜欢的人或者东西时,产生讨厌或者其他消极情绪时,瞳孔就会缩小;当我们对看到的人或者东西不感兴趣时,瞳孔没有变化。瞳孔放大传递的信息一般都是正面的,而瞳孔缩小传递的信息一般都是负面的。

通过眼睛的转动可以洞察一个人的心理。在交谈的时候,眼睛上下左右不同方向的转动,表达不同的内心活动。眼睛向右上方转,表示视觉想象,想象从未见过的样子、创造新的画面组合,也就是通过想象编造谎言;眼睛向右下方转,表示内心感受,情感的触动、身体触觉,一般是感受来自身体的痛苦;眼睛向左上方转,表示视觉回想,是在回忆过去所见的画面和脑海里的场景;眼睛向左下方转,是在回忆某种感觉,是有情绪的内心对话,是在对自己说话。

交谈的时候,眼睛保持目光接触,可以留下好印象。因为直视对方,可以传递轻松自信的信息,也表示对谈话很专心。而如果回避目光接触,眼神躲躲闪闪,则传递了不自信的信息,让别人觉得你不值得信任。当然,目光接触少也可能是紧张或者害羞等其他心理的表现。

眼睛也会笑。和别人交谈时,眼角微微皱起,即眼睛微眯了一下,同时嘴角上扬,眉毛也扬起。心理学家认为,当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时,眼角就会出现皱纹。而“社交礼貌式”微笑只有嘴角在笑,眼睛并不笑。

而眼神中的内容就更多了。眼神沉静,胸有成竹;眼神散乱,不知所措;眼神呆滞,有些惶恐;眼神似在冒火,怒火中烧;眼神恬静,心满意足;眼神发散,感到厌倦。一句民间谚语说得好:“一个目光表达了一千多句话。”

美国作家爱默生认为:“人的眼睛所说的话和嘴巴一样多,不需要字典就能够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心灵世界。”眼睛非常神奇,一个细微的眼神就可以表达我们的想法,眼睛一瞥、一闪、一眨、一亮、一闭、一睁,生动地传递着我们想说的话,此处无声胜有声。

同类推荐
  • 误解心理学:不被误解和不误解别人的高度和方法

    误解心理学:不被误解和不误解别人的高度和方法

    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或社会交往中,经常遇到误解别人或被别人误解的情况。误解确实是痛苦的,但又是人生中难以避免的。即使双方都很努力地想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真正意图,却经常事与愿违,不经意间误解就这么发生了。本书全面列举了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误解情况,详细分析了我们误解他人或被人误解的原因,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多种可以帮助人们减少误解的方法,相信读了本书,你在人际关系上会有自己的进退之法与取舍之道。
  • 让你看穿身边人的微表情心理学

    让你看穿身边人的微表情心理学

    人心叵测?人心隔肚皮?虽然“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但是人心并非是一处难以破解的禁区,读懂人心仍有规律可寻。这就是——看一个人的微表情!微表情与人的内心心理息息相通,心理上的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通过微表情显示出来。人的表情比语言、行为显得更为真实。在稍瞬即逝的微表情里,往往隐藏着人真实的行为心理感受。微表情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真实想法的最直接途径。
  • 每天懂点好玩心理学

    每天懂点好玩心理学

    本书精选了百余个生活小场景,呈现了心理学最基础的面貌,展示了心理学在职场、消费、爱情、生活、影视等领域拥有的神奇魅力。阅读本书,是一场奇妙的心理阅读旅程,你会慢慢发现,心理学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深,而且,那些难解的生活现象本质上也没有那么深奥。
  • 怪诞心理学

    怪诞心理学

    本书涉及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分别从读心秘诀、谎言心理、灵媒、梦境现象、选择心理、色彩、自控以及记忆力八大方面,深入剖析看似怪诞的行为或现象背后,人类深层次的心理秘密,带给你走进一个奇妙的新鲜世界。
  •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心理课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心理课

    本书以哈佛心理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为依托,运用心理咨询术对调整人们的心态、保持健康的心理、积极面对生活的压力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热门推荐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5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5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5中篇小说卷》选取了1995年最优秀中篇小说九篇,包括了阿来、徐小斌、邓一光、池莉等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得主在内的名家作品,代表了1995年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本书主编为中国最权威文学研究机构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著名文学评论家吴义勤,他以专业的眼光严格遴选,每篇都附有专业的评论。
  • 边陲诡墓

    边陲诡墓

    莽莽横断山脉,神秘的村庄,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道人山云雾缭绕,谁知在等谁
  • 葡萄高效栽培技术

    葡萄高效栽培技术

    《葡萄优质高效栽培》,介绍了葡萄栽培概况、优良品种、生长结果特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与选址建园、的营养特点与施肥、架式与整形修剪、新梢及花果管理、设施促成栽培、主要病害防治等一系列内容。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适合广大农民读者阅读。
  • 伤心的城市

    伤心的城市

    原来如此。高拾成像挂在降落伞上缓缓着陆。走出家属区,他们坐上一辆面的,离开现场5公里后下车,分子赃,又各自打的回去。车到郊区宋寨村,高拾成下车后看看没人,先进了厕所,把警服换下来,夹在腋下回去。一进屋,高拾成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数钱。杨连清很够意思,给他分了一半,一晚上就是1150元哪!可是越想越后怕,自己竟然走上黑道了。他忽然想到了李艳阳,有了这件事,他们已经不是一个道土的人了!这一天晚上,高拾成彻夜难眠。
  • 职场读心攻心操控术

    职场读心攻心操控术

    在工作或者竞争的场合,我们运用非言语行为判读人心,目的是看出对方“自在”还是“不安”,然后运用简单的问话技巧,使对方说出自己不想说的话,然后再通过恰当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如何洞悉人心,掌握操控人心的心理策略,对一个人的社交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我们精心编著了这本书,教你从对方的外貌、姿态、表情及行为习惯等方面巧妙看透他人。不必等别人说出口,你就能通过相关的外在表象看透对方的心理,然后运用非语言行为,对他人产生一定的影响,让自己的职场生存如鱼得水。办公室里的读心攻心操控术,可以帮你懂得如何运用非言语行为,改变别人对你的想法,为自己在职场中开辟出一席之地,并让自己成为升级加薪的热门人选。
  • 诸天万界之帝国崛起

    诸天万界之帝国崛起

    一位后世千年的灵魂,一个神秘而强大的系统,一个即将崩溃的王朝……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百年国恨,沧海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 秦有锐士,席卷诸天。 PS: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QQ书群:790601508
  • 狗岁月

    狗岁月

    《狗岁月》是一部独特的残酷成长小说,此书描写了主人公双胞胎大狗和小狗,以及他们的同学等人,命运的坎坷,饥饿和苦难,凄婉的爱情,无望的生或死但是,它还是充满了人间的温情和正义,是真正具有阅读快感而又让人感动的作品。
  • 梧桐花开自栖之

    梧桐花开自栖之

    梧桐花开,凤凰自来。有凤来仪,非梧不栖。百年后,她是小六,街头混混一个。百年前,她是晏非聆,高贵公主一枚。当百年后的她,成为百年前的她。一模一样的容颜,一个鼎盛王朝的覆灭。身世之谜,王朝更迭……一个个谜团随之而来……
  •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礼赞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礼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遇见最美好的遇见

    遇见最美好的遇见

    沈美好摇了摇空空的易拉罐,把它放到脚下,用力的踩扁,然后向桥的另一边踢去,过往的车辆从那个干扁的易拉罐上面来回碾压,每碾一下,她都会觉得心疼不已,那些沉重的车轱辘仿佛直接碾过她的心脏一般。很直接的让过往一次次被压的粉身碎骨。当他遇见她,他内心的一盏灯仿佛被瞬间点亮,从此以后那个被封闭起来的小世界灯火璀璨,绚烂一生。相遇之后,他们的青春仿佛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长跑比赛,谁也怕输,谁也怕自己最后会赢了对方,青春路上没有输赢,没有亏欠,喜欢你,是我的选择,跟你没关系。(作者说:感谢童友们的投票和打赏,感谢所有人支持原创文学,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