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4600000006

第6章 江城五月落梅花

列车在荆楚大地上疾驰。

风的切面成锐角,在车窗外发出尖厉的呼叫。

我喜欢风,这些年我常常和风结伴而行,在山野,在河流,在人迹罕至的大漠戈壁、荒原、森林,我挽着风的手臂,或风牵着我的手,在草原上追赶落日,在旷野上追逐地平线。风会说话,常在我耳边絮语,有时也咆哮。我不是“风语者”,不能将它的语言翻译出来,却有默契。我和风都是无可救药的漂泊者,在天地间寻寻觅觅。

寻觅间,我们闯进长江重镇、文化名城武汉。此时灯火已黄昏,城市向我们打开一页动人的璀璨和眼花缭乱的绚丽。

武汉是性格外向型的城市,它大大咧咧横跨两江,粗犷而雄阔,大得令人茫然。武汉是云梦泽的一部分,“云在江之北,梦在江之南”。云梦泽,浩浩荡荡,横无际涯,跨越长江南北。南朝诗人阴铿有诗云:“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它四周是斑斑驳驳的湖泊,烟波荡荡,水光淼淼。武汉又是热情奔放的都市,它坐落在江汉平原,纳龟蛇二山入怀抱,汲长江汉水入囊中,襟山带水,迎八面来风,连九省通衢,诚恳而朴实,热情而大方,实属罕见。

南国多诗、多词、多文赋、多才子、多雅士,我总觉得是多水的缘故。仁者爱山,智者乐水。是潺潺流水,采采流水,滔滔江水,赋予南国文人墨客以灵性、悟性和睿智,启开他们天聪的心扉,滋润他们诗心的沃壤,滋生出灿如星海的诗篇。那流水穿越楚辞,穿越汉赋的丛林,穿越魏晋六朝乐府,流进大唐的沃野,诗潮澎湃,惊涛裂岸,激浪喧豗,形成恣肆汪洋的盛大景观。这股流水并未止息,依然奔腾汹涌,穿越五代十国的千谷万壑,奔腾在两宋的千里平川,开出奇异的花朵——曲子词漫布开来,辉煌了一个朝代,成就了中国文化永恒的骄傲。

走进南国就是走进诗的土地。

站在唐诗的册页上,翘首远望,最耀眼的还是黄鹤楼。尽管现在周围高楼林立,很现代,却没有文化;楼群巍峨壮观,历史却很浅薄。它们是一片速生林,缺乏一种沧桑感。黄鹤楼以其独特的魅力,为这座城市赢得高分,尤其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崔颢的题诗。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有大唐名家王勃一序而名扬天下;岳阳楼因北宋名臣范仲淹一记而流芳千古;黄鹤楼因崔颢的诗而声噪四海。谁说诗没有力量?这是软实力,一首诗救活一座楼,一首诗引来千载客旅络绎而来,如蜂如蚁,使整个城市骚动起来,喧哗起来,热烈起来,成为“文化名城”。

文化名城,首先要求这座城市出文化名人,或文化名人客居此地。是他们创造了文化的光斑,丰腴了城市的精神,铸就了城市的人文风景。三闾大夫长歌当哭,伴着编钟玉磬的余韵,三千年来,依然缭绕在江汉大地;沧浪之水却难洗濯一腔愁怀,只是烟雨中的龟蛇二山时露峥嵘之姿。历史因它们而丰厚,文化因它们而璀璨。

黄鹤楼原本三国时代吴军的一座戍楼,平庸得很,历史无须回首一瞥。若干年后,不知谁动了心思,建起了一座说楼非楼、说阁非阁,集阁、楼、塔、亭为一身的供人游览登临的场所。晋代以来,一些官宦显贵、文人墨客争相登监,或凭栏倚户,伸手揽月;或俯仰天地,思国忧民;或观长江听涛声浪韵,以壮情兴。他们挥毫舞墨,纵目驰怀,留下千古绝唱。

最先登楼饮酒唱和的是鲍照,这老先生不知何因来到这长江岸一戍楼大发诗兴,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临流断商弦,瞰川悲棹讴”。鲍照曾在湖北隋县一带任职,自然有机会来江夏(武汉)一带游历。我们这位山东老乡在东晋诗名与颜延之、谢灵运并列“元嘉三大家”。其实他的诗歌题材与内容比谢灵运广阔得多,在艺术上也各有千秋。更令人惊异的是他妹妹鲍令晖也是当时著名的女诗人。鲍照一生在仕途上受尽挫折,所以诗中常见哀怨悲伤之词。也许某年初冬时节,鲍照登上黄鹄矶,江风萧萧,寒波滔滔,迟归的大雁从遥远的北方归来,凄厉的雁唳洒落一川寒波,更使诗人伤悲,感叹人生有命,安能叹尽忧愁?此时此刻,鲍照临川而立,远方三崖隐丹磴,脚下九派引沧流,发出“临川断商弦,瞰川悲棹讴”的人生感悟。问山问水问大地,世上有没有一种灵丹妙药,能治愈旅人的愁苦?他还有一篇短赋《舞鹤赋》是否在黄鹄矶所作,不得而知。我想,鲍照准受到黄鹤楼的启悟,认为鹤舞是失去了自由的行为,不愿做笼中之鸟,以喻虽文学才能过人,官僚们却视而不见,这种苦闷情怀漫溢字里行间。

鲍照之后,一大批文人雅士纷沓而来,先是崔颢。崔颢是开元十一年的进士,河南籍诗人,也许这年金榜题名,诗人游兴正浓,来到江南,登临黄鹄矶,大发慷慨,尽抒悲凉情怀,写下脍炙人口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中仙人乘鹤远去,人去楼空,偌大的一座黄鹤楼只是伴着几朵缥缈的白云,悠悠千载寂寞。远看晴川下的汉阳树,郁郁葱葱,而身边的鹦鹉洲,芳草萋萋,一片葱绿,诗人感到时空苍凉,世事茫茫。望着滔滔长江,昼夜不舍地奔流而去,更觉得愁绪缭绕,人生无常,产生不知乡关何处,日暮怀旧之情油然而生。

武汉三镇是长江和汉水携手打造的,像父母为三个儿子分家而居,汉阳重工业,汉口重商业,武昌重文教,三足鼎立,铸就一座繁华都市的风骨。这座城市以火辣辣的激情和昂扬慷慨的气度,以及精神里流露出的落拓不羁的风格,而著称南国。虽然今天物质主义泛滥,历史和文化都已边缘化,好哉,还有黄鹤楼,还有崔颢的诗,还有李白、孟浩然、杜牧、李商隐的诗。黄鹤楼历经千年,多次毁于战火和天灾,屡毁屡建,重建二十八次,这在我国算古建筑修复频率最高的吧。现已楼高九层,雄踞江岸,巍峨壮观,哪是当年三国吴军一戍楼?也非崔颢、李白、孟浩然的黄鹤楼。

登上黄鹤楼,苍茫雄阔的武汉三镇是一片灰蒙蒙的气象。现代化给都市带来的空气污染,江南名城也难幸免。武汉历史上没有成为帝都,历代帝王的目光扫描华夏九州时,没有谁在这里停留片刻,这九省通衢的江汉重镇只配作商业、工业之城,成为政治文化中心是不可以的。武汉并不自卑。这座城市有独特的韵味,长江和汉水雄势滔滔,给它平添了阳刚之气,城四周湖泊港汊,斑驳交错,数以百计,这是云梦泽的遗著,那汪洋浩瀚,那恣肆纵横,也许构成一种气氛,一种特色,一种韵致,更确切地说,是武汉的灵魂。

我在黄鹤楼正面入口的门匾上看到“气吞云楚”四字,两柱楹联更引人注目:

由是路,入是门,奇树穿云,诗外蓬瀛来眼底;

登斯楼,览斯景,怒江劈峡,画中天地壮人间。

这副楹联颇具道骨仙风,在黄鹤楼古今楹联中独具风格。据说是道教八仙吕洞宾所撰。吕洞宾,即吕岩,历史确有此人。吕岩做过县令,传说他成仙后,化装为卖桃的老翁、卖墨的货郎,想点化度人,但满目皆是肉体凡胎,不足以点化,便写下这副长联,扬长而去。

人有悲欢离合,历史有兴衰荣枯。崔颢身后,大唐帝国的诗仙李白来了,孟浩然来了,白居易、刘禹锡来了,杜牧、李商隐来了……他们是奔着黄鹤楼来的。这里成了诗人汇聚之地,他们写黄鹤楼的崔巍雄峙、登临怀古、临风抒怀的诗篇,瑰丽璀璨,光彩熠熠。大唐是诗的国度。诗人喜欢扎堆,喜欢游历,喜欢诗俦酒侣,同题赋诗,成一时风气,简直是大唐帝国举办的赛诗会。历代诗人骚客以黄鹤楼为题存诗一千七百余首,遗憾的是拔头筹者依然是崔颢。

李白和崔颢是同时代人,从《唐才子传》中看,崔颢比李白年纪小些,而李白又比孟浩然小十多岁。李白第一次来到江夏大概是二十八岁那年,是开元十六年春天从安陆再游江夏并送孟浩然东去扬州,当然他们一块游历了江夏山水,在黄鹤楼低斟把盏,谈诗论文,心心相印。孟浩然是山水诗人,以写山水诗闻名,也以隐逸闻名。诗如其人,他的山水诗像他的人一样,写得“骨貌淑清,风神散朗,冲澹闲远,而秀来内映,读来有泉流顾石上,风来松下音”。孟浩然并不像李白那样放浪不羁,他温文尔雅,淡泊清俊,是有名的“高人”、“名士”,在那汲汲于仕进的时代,他却不得志,一生无官无职无位,流落江湖。四十岁那年他赴长安应进士举,却名落孙山,这是他人生最沉重的打击。孟浩然毕竟是士人,也有求仕之心,对仕途充满幻想。他在长安住了些时日,到处献赋进诗,赠求官人,却四处碰壁,这是对他一生又一沉重的打击。他按捺不住愤怒的心情写诗道:“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这哪里是“开元盛世”?这哪里是“人尽其才”?他怀着悲愤的心情离开长安,回到他生于斯,长于斯,亦隐逸于斯的湖北故乡襄阳,不得不走向江湖,走向山林。

孟浩然喜欢游历,他离开京城,在故乡住了些时日,便开始漫游吴越,这年暮春夏初,他从江夏乘船东去扬州,和李白相识在武昌。李白是天上谪仙,目空无人,狂放不羁,但偏偏敬重孟浩然,对这位“高人”、“隐士”佩服得五体投地,称孟浩然为“孟夫子”,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两人在黄鹤楼上相识,成为莫逆之交。

孟浩然离开江夏乘船东去时,李白送至江岸,写下那著名的诗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一生大概三次登上黄鹤楼,送别孟浩然是他第一次来到江夏,那是出四川在湖北安陆居留的十年间(727—736)。李白时年二十八岁,正是鲜花织锦的年华。这首送别诗又是作于烟花三月,春意正酣时节,而朋友远去的又是繁华富饶之地扬州,所以诗中少了离别,少了怨悲,字里行间却充满欢愉、浓郁的畅想和浪漫的抒情气氛。但我想象中,李白站在江岸,江风吹乱一头青丝,撩起青衫一角,眼望着一叶小舟漂浮在浩浩大江之上,风吹动白帆渐行渐远。毕竟是朋友远别,怎能不心事浩茫?李白的目光望着孤帆远影渐渐隐没在白云下,蓝天碧空尽头,泪眼模糊了,看不清了,心中不免怅然,心潮跌宕,恰似一江春水伴君东流……

也就是这次初来江夏,李白兴致勃勃,尽游江城山水,三楚胜景——纪念大禹的庙堂晴川阁,鹦鹉洲上建安七子之一的祢衡之墓,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古琴台,东湖的盈盈碧波,龟山蛇山的黝黝黛目,江汉关的钟声,给诗人多少浪漫情思。

李白最钟情的还是黄鹤楼。

书童陪同李白游黄鹤楼,在楼上开怀畅饮,不觉醉眼蒙眬,楼上空中云舒云卷,楼下江涛声急声缓,远看群山苍苍,俯视烟水苍茫,一幅壮阔的风景扑面而来。李白诗兴大发,书童便道:“大人何不留诗一乎?这里有一方粉壁。”李白兴致勃勃挥毫、饱濡墨汁,正要在粉壁上纵横驰骋,方看上面一角有崔颢的题诗,不由得愣了下来,反复吟诵崔诗,暗暗叫绝。崔诗文词流畅,景色明丽,虽有多愁,并不颓唐。李白便无可奈何地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搁下笔,携书童匆匆下楼怅然而去。

正是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李白岂肯败在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崔颢手里,不服气、争强好胜的心理让他一直耿耿于怀。李白从此和黄鹤楼结下绵绵不绝的情结,一直苦思冥想要写一首诗超过崔颢,压倒崔颢。

天宝六载(747),也就是李白被唐明皇“赐金还山”那年,李白已四十七岁,距他第一次游历江夏登黄鹤楼已过二十年,但李白仍没有打消与崔颢比试高低的念头,他回到金陵又想起此事,便着意写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诗中写到江夏胜景,诗中的“白鹭洲”就是“鹦鹉洲”。李白生性自由,放浪不羁,他不善写律诗,他的豪放和激情不愿被诗的格律囿圄,这首诗是否模仿了崔颢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受到崔颢的《黄鹤楼》的启悟:“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不是模仿,但也似和崔颢的诗。这首诗得到诗界的好评,诗评家称之“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像崔诗一样流丽潇洒,不事雕饰,登临吊古诗中一奇葩。

李白写黄鹤楼的诗很多,除《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还有“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等等,最有影响的还有一首《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鸣笛》。

在江夏他又登上黄鹤楼,看江水茫茫、烟雨中龟蛇二山,心情忧郁,想起西汉的贾谊因指斥时弊而被朝廷流放长沙,而自己因李璘事件以“附逆”之罪流放,遭遇相同,流露出无辜的愤懑: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太浪漫了!诗人,即使身处困厄的流放途中,一旦位莅壮阔的风景里,也会想象飞腾,妙笔生花。李白在黄鹤楼上听见有人吹笛,诗潮顿然汹涌而至。黄鹤楼本是仙人飞升上天之地,此时又闻到仙曲《梅花落》能不挥毫赋诗?

翻遍发黄的史书,何时曾有五月梅花盛开,芳魂飘逸?而诗人站在黄鹤楼上正值炎炎盛夏即至的五月,看到江城梅花纷然飘飞,且伴着声声玉笛,落在茫茫江水中。那梅花白得虚虚幻幻,香得迷迷蒙蒙。诗人的想象太丰富了,纯粹说的梦话、仙语!一声悠扬婉转的《梅花落》又使李白想起“崔颢有诗题上头”,性子又上来了,发愤要写一首超过崔颢的诗。

然而诗成之后,李白仍感到相比崔颢诗,自愧不如。李白呀李白,一颗诗心既伟大又幼稚,即崇高又单纯,真令人好笑。

李白在武昌还写了《望鹦鹉洲悲祢衡》。他为什么怀念建安七子之一的祢衡呢?祢衡才华过人,气刚傲世,恃才慢物。孔融深爱他,推荐给曹操。但祢衡击鼓骂曹,惹得曹操大怒,经人调解,祢衡答应当面向曹操道歉,谁知这个家伙,到了曹府门前,又破口大骂起来,曹操受辱,却不想担杀士之恶名,便将祢衡交给江南刘表。祢衡在刘表手下仍然狂傲不羁,桀骜不驯,刘表不容,又转交给江夏太守黄祖。黄祖长子黄射曾在鹦鹉洲上大宴宾客,有人献鹦鹉一只,黄射让祢衡作赋以娱宾客。祢衡揽笔而作,笔飞墨舞,文不加点,顷刻成赋,文采绚丽,气韵华美,宾客无不称奇。这便是流传千载的《鹦鹉赋》,鹦鹉洲也因此赋而得名。

祢衡最终还是被性情不逊的黄祖杀掉,因祢衡抗上,言语不逊,当着客人的面大骂黄祖,黄祖怒不可遏,下令速斩祢衡。黄祖的儿子黄射在家里得悉后,连鞋子都没来得及穿,跑来相救,晚了,此时祢衡已身首异处,一个才华盖世的青年诗人已经魂飞魄散。黄射流着泪对父亲说:“祢衡才华卓异,曹操、刘表都没有杀他,父亲大人你怎么杀了他呢?”黄祖后悔莫及,厚葬祢衡于鹦鹉洲。

李白游历鹦鹉洲,想起祢衡,感慨万端,回顾自己大半生,命运坎坷,仕途无望,虽才华横溢,大道通之,却不得出,本想投奔李璘,尽忠报国,却遭锒铛入狱、流放贬谪。一个不被权贵所用,一个“赐金还山”,两颗诗星在政治舞台上却黯然被弃,能不惺惺相惜,同病相怜吗?李白咏黄鹤楼除了对黑暗政治的鞭笞,就是忧国忧民的感慨,宣泄他火山爆发、岩浆奔突的情感。李白在《望鹦鹉洲悲祢衡》诗中最后四句,激愤之中又含有极度悲惋:“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

也是这次流放中途遇赦后,李白再次游历江夏,他又写了一首《鹦鹉洲》诗,这首诗更比不上崔颢诗的意气飞扬,潇洒清丽。李白在诗中倾泻的依然是自己落泊、孤独、寂寞、不幸的哀愁。

现在的鹦鹉洲已不是孟浩然、李白的鹦鹉洲,更不是祢衡的鹦鹉洲,它已随着大明王朝的覆灭,被滔滔洪水所吞没。眼前的鹦鹉洲是清嘉庆年间“积沙成洲”,围堰而筑,成为长江中的一座“孤岛”。是否是原鹦鹉洲的遗址,连地方志专家也莫衷一是。

我离开黄鹤楼,踏上鹦鹉洲沙渚,眼望楚天千里,那悠悠白云里,是否有崔颢诗里的一朵?水势汤汤的烟波江上是否还遗留崔颢的一片乡愁?鹦鹉洲上依然芳草萋萋,对岸的晴川阁绿树依然葱葱,落霞晚照里,黄鹤果然一去不复返,对这片秀丽山川没有一丝眷顾?天地间只飘荡着一曲白云黄鹤的长歌,此地空余黄鹤楼!

我坐在鹦鹉洲一棵枫杨树下的石凳上,沉静的目光扫描这芳草萋萋的沙渚。荒草洇漫整个水流沙洲,鹦鹉洲比橘子洲小多了。二十六岁的祢衡,天才犹如晨曦刚刚展露便被死亡的乌云遮蔽了,被黑暗吞噬了。他在时间的深渊里沉睡了一千八百年,知道有人来拜访他吗?

李白写于江夏黄鹤楼的诗至少有七八首,这不仅是为了与崔颢一争高低,更多的是缘于他的黄鹤楼情结。

李白第三次来江夏大概是他流放夜郎,中途遇赦,重返他的第二故乡皖南途中,又重游江夏,写下《望鹦鹉洲悲祢衡》诗,还有《江夏赠韦南陵冰》,那是写黄鹤楼的异数,不是爱而是恨,“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李白要为朋友“槌碎”也要朋友为己“倒却”,不仅仅是怀才不遇的愤懑,而是痛恨官场的黑暗,政治斗争的险恶,风雨无常,变幻莫测,自己身披枷锁,纯粹是皇权之争的受害者。我想象,李白这次来黄鹤楼和故友相逢,准是喝得酩酊大醉,才发出如此悲烈的吼声。李白是遇赦的罪人,韦冰也是被贬逐之人,酒席上倾吐心扉,能不感慨万端?二人都有报国之志,济世之心,却得不到施展,反倒身陷囹圄,真是人生悲剧!

草丛上有蝴蝶飞舞,一只蝴蝶大胆地栖落在我的肩头,瞬间又飘然而去。我想这只蝴蝶是否祢衡的魂化?祢衡是山东人,我的乡贤,他的乡亲千里迢迢来看望他,他灵魂有知,化蝶而出,亲吻我这远方的家乡客人?我坐在草地上静静地想,也许这只蝴蝶的先祖曾经扇动着唐朝的风,使唐诗像花儿一样艳丽璀璨,也许它的祖先落在李白的书案上,唤醒诗人的灵感,写下一首首吟唱黄鹤楼的诗章。唐朝的蝴蝶不再来,它的肉体、翅膀换了一代又一代,然而它的精神灵魂依然在,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去。

武汉作为江汉名都大邑,其心胸是豁达的,其情感是热烈的,其性格又是洒脱豪放的。金戈铁马的杂沓之声给长江三镇增添了多少钢铁内涵和坚硬的元素。赤壁烈火、长江涛声、楚云汉雨,随便走进哪条街巷都能聆听到历史沉重的跫音,踏遍每一片山水,哪怕你随处站在一片山林,一片草丛,一块岩石上,你会感悟山水草木都含着悠悠诗情,依稀看到那位古诗人,头戴花环,身披芰荷,仗藜行在泥泞之途,蹙额长啸之声隐隐传来。诗情烈火构成这座城市的双重性格。

武汉是一部厚厚的书,长江是它的装订线,打开这部书,一种烟水气扑面而来,字里行间渗露出土气、俗气,但也展示了它的雄浑大气,它的高山流水,它的悠悠白云,它的楚腔汉调,它的湖光山色,它的萋萋芳草,它的晴川历历,总像巨大磁场一样,迎来八方文人墨客,临江抒怀,赋诗作文,一展雄才,也借这方山水一吐胸中块垒。

山水成就诗才,连武昌的妓女也成了名满天下的女才子。大唐的武昌妓没有留下姓名,但她的诗却留传千载,《唐诗鉴赏辞典》也没忘记她,诗题为《续韦蟾句》

悲莫悲兮生别离,登山临水送将归。

武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花扑面飞。

韦蟾是晚唐诗人,大中年间进科第,官至左丞。那年五月,他来武昌视察,朝廷命官驾临地方,武昌的大小官员远近迎迓,设宴隆重招待。酒过三杯,菜过三寻,韦蟾小眼珠子已泛红,乘着酒兴,他忽然在纸笺上写下屈原的一句诗:“悲莫悲兮生别离”,接着又写下宋玉的一句诗:“登山临水送将归”,集二人诗句,要求在场官员续上两句,构成一首送别诗。小官小吏全场鸦默,有的做沉吟状,有的露出深思形,谁也憋不出半句来,这时在旁侍酒的歌妓随口占出:“武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花扑面飞。”全场哗然,一片赞美声,不仅称赞韦士人的集句好,更加赞扬妓女续句好,浑然天成如出一人笔下。春风不解,杨花扑面,有多少情谊难倾难诉啊!“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离情别意,依依不舍,俱尽言中,哪里是狗尾续貂,简直是鲜花织锦!

这朵小花永远开放在唐朝诗坛上,历史没有记下武昌妓女的芳名,却牢牢地记住了她的诗句。只两句,依然留芳青史,实为罕见。

2015年1月

同类推荐
  • 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

    本书对阆中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内容涉及“主任视窗”、“铿锵足音”、“府院连线”、“大事回眸”等。
  • 书卷多情似故人

    书卷多情似故人

    本书收选了多位民国大师和学人关于读书、治学等的文章,是一本难得的关于读书经验和治学方法的大师学人文选合辑。这些文章基本刊登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现代》《野草》《文饭小品》等杂志上,阅读本书,可以领略这些大师学人读书、治学和做人的智慧。清闲时一读,赏心悦目;困厄时一读,如坐春风。透过这些娓娓道来的文字,我们既可以领略众多大师学人迥然不同的个性风采,更可以感知那个年代教育、思想与文化生态的原貌。
  • 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诗学第四辑

    诗学第四辑

    一种诗歌观念的形成和固化,除需要有勇气的开拓者之外,一群人甚至几代人的坚守与倡扬更是不可或缺。如此这般,曾经的"先锋话语"亦或"不经之谈",...
  • 浮尘

    浮尘

    有一段日子了,秋妹每次背着割给羊吃的青草从山上下来回家时,都要站在路过的河埂上,望着沁河对岸镇上新建的那栋教学楼出神:那撩拨人心“叮铃铃”悦耳的上课铃声,用洁白瓷面贴墙耀人眼晕的五层教学楼,以及操场上高高矗立着的旗杆上随风飘扬发出“啪啪”声响的鲜红国旗……望着望着她的眼睛就模糊了,于是,她赶紧用手背擦擦眼角快要落下的泪水,低下头匆匆朝家里赶去。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张珍珍

    重生之张珍珍

    重生,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姚珍珍脑海中的时候,她第一个感觉就是要为姥姥、妈妈、还有生病的姐姐讨回公道,在再次见到那个男人之前,她要变强,变的很强。面对修改过的重生路,她又要掀起怎么样的波澜?读心术,一个她从来没有想过能够拥有的能力,却让她成为了主宰一切的人。
  •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7年第5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7年第5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创刊于2003年初,凭借强大的发行网络和发行数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原创类文学期刊之首,并曾多次荣获省市级、国家级优秀期刊奖项。其影响已不仅仅在文学界,更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之中。许多作品一经发表,即被各大报刊转载,更有近半数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并产生巨大影响。本刊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的中长篇小说为主要内容,并力求在秉持沉稳、厚重的风格的同时,依然留有一片充满激情、活力的年轻声音。
  • 超天大帝

    超天大帝

    重生到一介药奴身上!不料,其体内竟有九大封印,镇住他九大盖世星魂,随着修为提升,星魂步步解封,重明鸟,火麒麟,穷奇……少年是谁?身上为何有如此秘辛?
  • 无心皇后

    无心皇后

    柳无心,柳家二少爷,三岁读书写字,诵诗作画无一不能,实为神童,却因身潺体弱而养于深闺,不得外人所知。一遭病发,失踪十年。十年后,他现身救母,其高超的医术,绝美的容颜,倾世的才华,轰动整个安平城。他无心无情,却引来无数痴男怨女孽债情殇。当遭逢巨变,他在夹缝中求生存,一遭生死,再次醒来,他化身复仇者,夜卧沙场,金戈铁马,辗转于江湖、战场、朝堂之中,脚下枯骨积山,鲜血染满彼岸,他踩着妖艳的罪恶之花,一步一步走向权力的巅峰……柳逸辰,爱她护她的大哥,俊雅温润,商场上却有着‘铁血阎王’之称。他说,你要什么,我就给什么。夜吟雪,他于她亦父亦师,雪衣雪发,冰雪一般的人。他说,缘已尽。擎天皓,他与她同是孤寂之人,水晶紫瞳,祸世妖姬。他说,你要什么,我帮你。擎天宇,……原名《柳无心》【泪心简介无能,以后再慢慢完善吧。大家可以先看看内容,相信不会让大家失望,喜欢别忘了收藏喔~~】另注:还有大家可以对文中出现的美男们进行收养,收养的人我会列入简介,大家要抓住机会哦,看看你们收养的美男们是否抱得美人归,呵呵……美男领养情况:1、夜吟雪:雪衣雪发,冰雪一般的人。由亲亲19970207领养!2、擎天皓:水晶紫瞳,祸世妖姬。由亲亲温颜领养!3、柳逸辰:俊雅温润,爱妹如痴。由亲亲彼岸洛洛领养!4、念姑娘:冷艳孤傲,身份成谜。由亲亲继续迷茫领养!推荐新文《天价小小儿》:推荐自己的完结V文《笑倾天下》:连载免费玄幻文《神战》:推荐好友曦的精彩网游文:《盛世无双》曦珞妤****************************公布两个群号:读者群:113494490(沧浪劫)敲门砖:沧浪劫作者群:100015552(竹林)敲门砖:竹林****************************推荐好友的文:《糜欢》许然《暗帝》木轻轻《庶女》不游泳的小鱼《帝妃三怒》流风回雪《无良弃妇》冬月寒《黑道总裁猫咪妻》萧家小卿《重生之绝色寻欢》水千澈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沙场俏将军之变装皇后》
  • 彪悍农家女

    彪悍农家女

    一朝穿越农家,穷的掉渣。免费赠送两个暖心哥哥、一个伶俐妹子和正直憨厚包子娘。她发誓要改变现状,发家致富过好日子。谁知极品亲戚一大堆,今个偷个蛋,明个强占房子,后个……林婆雪冷笑,我是恶女泼妇我怕谁,化身奥特曼一天打一怪。吃我的给你吐出来,拿我的给我还回来。日子好了,名声坏了,可把亲娘愁坏了。林婆雪得意一笑:“娘,别怕,改日给你找个上门女婿……”求爱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大早上的就发情,就你一个穷酸书生,还想心上人……”某女忍不住嘲讽道,而且手还抓住了某男的衣襟。“东家,书中自有颜如玉……”话未说完,忍不住惊吓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男女授受不亲也,东家这是要毁小生清白……那以后人家就是你的人了。”眼角闪过一丝光亮。‘嘭’只听一声响,某男眼眶黑了,某女酷酷的甩下一句:“非礼你个头,本小姐看不上你也……”某男的脸色不由抽了抽……这是一个恶女重生文,心狠手辣斗亲戚,重生翻身做主人!
  • 倾听者(人间职场浮世绘)

    倾听者(人间职场浮世绘)

    倾听者,其实不是用耳朵,而是用心灵去倾听。是一个生命倾听另一个生命。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沉默响彻如雷,沉默当中,有无限的东西在表达在呈现。每一个人的潜意识,都如同池塘里沉睡的莲花,等待被唤醒。故事里的人物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缩影,鲜活在我们身边,同我们一起成长,它是一本情感成长手册,一首悠扬的都市主旋律,一段陪你一起面对自己的时光,一份生命的礼物!
  • 欺天之旅

    欺天之旅

    神界断我修炼之路,魔族择我为棋子,我为何要任其摆布!神魔不佑,正邪难容......平凡少年林起凡将背负着惊世隐秘,与神魔为敌,开始自己的欺天之旅!
  • 绝对成交:销售人员话术内训手册

    绝对成交:销售人员话术内训手册

    “交易的成功,往往是说话的产物”,这是美国的超级推销大王弗兰克·贝特格近30年推销生涯的经验总结。熟练和过硬的说话技巧是销售员征战销售市场的必杀技,销售员只有练就无敌销售话术,才能在任何场合说服任何客户,拿下每一笔订单,达成每一笔交易。本书针对销售工作中最常见的说话难题,总结出了开场话术、演示话术、攻心话术、诱导话术、提问话术、赞美话术、化解异议话术等各种销售情境中要运用的话术,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了这些话术的要点及其运用之道。
  • 任正非内部讲话:关键时,任正非说了什么

    任正非内部讲话:关键时,任正非说了什么

    本书深刻的分析了华为发展过程中关键性的时间点,以及其时任正非所扮演的角色,他如何引导企业的成长,如何在黑暗中抓住微光,应对企业所面临的一次次危机。任正非日益成熟的管理智慧,一篇篇热情、深刻而鼓舞人心的文章,一次次动人心魄的演讲,他大气磅礴地进行全球性布局,游刃有余地面对激烈竞争,从容不迫的处理企业发展困惑……任正非并非天生就是卓越的企业家和领导者,他也是经过了披荆斩棘、披星戴月的奋斗,历尽艰难困苦,才成就辉煌。我们可以坦诚地讲,在企业管理与经营方面,我们的确需要以任正非为楷模,以他为方向、为导师,我们由衷相信,中国企业的未来,是靠华为这样的企业推动的。人人敬仰的“英雄”任正非,是如何指引华为,使其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国际化企业的呢?相信你从这本书可以找到答案。
  • 水花崖

    水花崖

    本书以武乡建党到抗日战争这段光辉的历史为背景,以郭水瀛这个艺术人物的传奇故事为主线,通过主人翁曲折的爱情故事和坎坷的革命历程,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了武乡的革命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