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意义有很多。
行走在翰墨中,我们会遇到圣人,也会遇到故人;我们可以仰望那仪态万方的美丽,也可以坐下来喝一杯清茶。阅读,使我们心灵丰盈。
教师指导学生吸收教材营养,带着学生走近优秀文学家,开展系列阅读课程实践,拓宽学生生活空间,营造表达和交流的平台,在潜移默化中,在言传身教中,引导学生认识并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而作文就是掬起生活中一滴灵动的水。
与书同行
张格格
翻开一页页散发着墨香的书篇,纸张上清晰的字迹映入眼帘。我珍惜地抚摸过一页页柔软的纸,心灵同书本上的字迹一同跳动……
不同时期的人创作出不同的文学篇章。
例如,十一岁时伴我枕边的《安徒生童话》,是和平年间作者幻化出的美好景象。十三岁进入鲁迅的《朝花夕拾》,这是他战乱时期为救国写下的不朽名篇。
不同时期的人会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书籍。
十四岁,鲍鹏山的《寂寞圣哲》打开了我对老庄思想追寻的大门。老子的清静无为,庄子的持竿不顾,都深深影响着我对春秋战国时期的认识,对道家思想的认识。也正是这本书,解答了我多年的疑惑:曾以为,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今再看,只要我们以善心待人,秉持着善良而进取的心灵做事,足矣。
十五岁,正值青春岁月的我难免喜欢新锐作家的笔风。他是北漂,他叫刘同。《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想必是我读过的他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书中不同情节的小故事讲述了他三十五年来的冷暖。你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也可能会爱上这本书中任何一个人物。他就是那么有魅力。
从书中我能看到为人处事的方式和面对青春悸动的忍耐。如庄子有唯一挚友惠施,虽然只有一个朋友,但我羡慕他,他有一个可以交流的知己,直截了当指出他的错误……又如刘同对青春的描述,“行走在青春中的两个人就像两条孤独的平行线,就怕耐不住寂寞,深深拥抱在一点,随后如两条相交线走开”。逐渐,阅读的多了,看清的也就多了,能放下的也就多了。读书,就是一种修炼的过程。
有人曾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精神和身体总有一个要在路上。既然暂且没有时间旅行到外地,那就行走在书中吧。
同学点评:这篇小文章里写出了诸多与书相关的故事,可见作者爱书至深。书,是世界的恩赐,与书同行,一生都不会孤独。
(安荻)
思想的洗礼——读《培根随笔》有感
崔明明
他生于豪门,聪颖早慧,从剑桥大学毕业时年仅15岁;他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他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带着对弗兰西斯·培根的崇敬,我翻开了渴盼已久的《培根随笔》。
开篇就被他富有哲理、生动形象的语言深深地震撼了。他谈学问,既表达了自己对学问的深深热爱,又阐述了自己对学问独到的见解,也批评那些“假学问”的等闲之辈。“天生的才能也需要学习才能完美,就像天然的植物一样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滋润……而学问本身如果不联系实际经验,在指导实践方面就会显得十分空泛。”培根就像一个智慧的长者,跳出了薄薄的书页,进行着慷慨激昂的演讲。
放下书,细细品味培根的话,想起自己不也是不会实际运用知识吗?根据物理知识,加热后的油遇到水,水会瞬间沸腾,然后水油混合物会溅出来。可烂熟于心的物理知识只有等到自己被油锅中飞溅出来的油烫伤了之后才会想起应该提前预防。
培根教会了我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学生。
这个幼年时父亲病故,从小独立谋生,债务缠身,饱尝世态炎凉的小男孩辗转在政坛之中,几经沉浮才成为国家重臣,最后却又因一桩至今仍众说纷纭的受贿案被国会弹劾。他留恋着浑浑噩噩的官场,但又不是贪恋权势,只是一心想要报答自己的祖国。他在一系列著作中批判了欧洲中古经院哲学和唯心主义,认为经院哲学与生活实践隔绝,被教条和权威束缚,他倡导通过实验揭示自然的奥秘并身体力行从事科学实验。
这就是培根,这个启蒙运动中的先驱人物,读他的散文,几乎可以一眼就看出他毫不隐瞒的贵族立场、男权视角和某些近乎市侩哲学的功利主义思想。但不可否认,他是那个时代先进思想的代表。
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创造一段历史、书写一段历史,但却有人能够在这滚滚长江般的历史中屹立不倒,就像培根那样。或许并非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也许再过几百年、几千年,培根这个名字就会被时间遗忘,但那句“知识就是力量”和他那智者的美德、直指苍穹的豪言壮语却会永远被人们铭记。
弗兰西斯·培根,在他老练锐利、哲理深刻的文字中,我接受着思想的洗礼……
同学点评:培根是一位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的思想家,痛苦磨难交织着他的一生。作者文笔流畅,写出了培根思想对自己的影响,又能反观自身,经历了一次很有价值的思想洗礼。
(杨蕙宁)
我看上世纪初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杨蕙宁
读完《范爱农》,我为他的一生感到惋惜;看完《在酒楼上》,我为吕纬甫的平凡结局唏嘘不已;品完《孤独者》,我为魏连殳碌碌的一生感到悲哀。三篇文章中的主人公,都是读过书的知识分子,有文化,有抱负,却还是敌不过那时强大的封建势力。他们的才华无人赏识,他们的言论被认为是异类……
就这样,他们炽热的革命之心被泼了一盆又一盆冷水,有的竟连生活都难以维持。
《范爱农》中的范爱农,因希望破灭加上沉闷已久又难以平静的心最终选择了自杀;《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本是读ABCD的西学人才,却又迫于生计教起了“子曰诗云”,本是反封建的他被生活所迫不得不去教授封建主义的东西;《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是个典型的孤独者,没有什么人理解他,在失去工作后,一向嗜书如命的他把珍藏已久的书卖了,最后还不得不向“我”乞讨一份工作,一个自尊心极强的知识分子竟落到了这步田地!
这是几个人的悲哀,亦是那个时代人的悲哀……
从希望到失望,从失望到绝望,我想这应是上世纪初部分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吧……
同学点评:看你的文章就是一种天大的享受。从你的文章中我好像看到了你在桌前认真读书的身影。你读书读得很细,从你写的文章中就能体现出来,你对书的主要内容了解得很透彻,感悟也很到位。
(赵寒)
我看上世纪初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刘晓晓
上世纪初,有着这样一批知识分子。他们拥有真才实学,拥有坚毅品格,拥有不屈精神,但在现实的压制下,他们有的被打击得体无完肤,逐渐走向了一条“不归路”。
《在酒楼上》里的吕纬甫原本是一个激进青年,但多年后作者与他再次重逢时,他却早已不是原先的他了。他一直在宣扬自己的“敷敷衍衍,模模胡胡”,不论是迁小弟的坟,随意送花还是教《孟子》《女儿经》,他都是抱着一种“随随便便”的态度。他放弃了自己,却又感到伤心和悔恨,矛盾的心理使他备受折磨。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在别人眼中是异样的,是一个可怕的“新党”。他有着进步的思想,但却对经济上的困难无可奈何。当他被生活折磨得山穷水尽时,终于向现实屈服了,当了杜师长的顾问。他已经做了他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绝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这样的生活,虽没有了经济上的苦难,却让他生不如死,最终走向了灭亡。
上世纪初的知识分子在旧革命的高潮时,有理想也有作为,但当革命高潮消退,封建黑暗势力依旧压迫着人们时,有些人退却了,妥协了,自甘沉沦。他们有着改变现状的激情,但面对现实的挫折,激情渐渐消弭不见。是那个黑暗的年代困住了他们,局限了他们,使得他们“无所作为”。
同学点评:你看清了他们内心的渴望与现实的矛盾,看到了他们无法摆脱的妥协性,也看到了民国时代人们真实的内心世界;文章概括性很强,理解到位,继续保持!
(赵寒)
我看上世纪初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汪晓宇
上世纪初,是一个分裂的年代。不只是国家的支离破碎,更是人和思想的四分五裂。
知识分子,代表的自然是先进的思想理念,但他们所处的却是一个封闭落后的社会。对于掌权的官府,他们的进步是威胁;对于平民百姓,他们是古怪的另类;对于假意的“革命者”,他们是攀爬或搞垮的对象。他们被挤在这样一个死角,在摧残中奋起,在黑暗中前进。他们像是火炬,熊熊燃烧着他们的理想抱负,那燃烧在黑暗中的火炬,不断被阴风扑过,但它仍艰难地燃烧,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火势的蔓延,是如此漫长。
知识分子也是人,他们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麻木,却又无可奈何;对他们至亲的亲人,无法尽孝只能送终;他们被人一步步逼上绝路,却无力还击。他们过去求活,现在求死,因为他们已经死了,只拖着僵硬的躯壳在虚伪与势利中穿行,这是一种无奈的心酸与痛楚。
他们的心路是扭曲的,生命是被扼住的,但那一个个倒下的生命背后又是一个个站起的生命。
同学点评:语言精炼,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句“但那一个个倒下的生命背后又是一个个站起的生命”,把当时知识分子心灵的强大与无奈表现了出来。
(杨蕙宁)
我眼中的勾践
安荻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每每读到此处,心里就颇为震撼。同时,我也好奇,一个当初被吴王打得体无完肤的越国,究竟是怎样保住疆土的?又怎样做到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呢?
读完《勾践灭吴》,我心中五味杂陈,顿时陷入一片困顿之中,我到底该如何评价勾践?有人说他深得人心,忍辱负重,自强不息。不错,他推出种种政策,的确很得民心,战败后,他勇于承担责任,不加罪于任何人,并且自己从来不过奢靡的生活,卧薪尝胆,这些便都是他可以一举歼灭吴国的原因。
但也有人说他是一个“伪人”、有城府、擅长表演。其实这也不假,他与吴国结仇,却还甘当吴王的马前卒。战胜后杀死了与他共同谋划的大夫文种。但这也并不是不好,如果只有忍辱负重,他又怎能求得自身的一时安稳?若不是擅长表演,吴王又怎会对他放松警惕?他若不杀死文种,可能文种就是他以后最大的威胁。所以,他必须狠心。只有除掉文种,才能消除这个威胁,他才能安心地称王。
不管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评价,我都认为勾践是优秀的,因为他具备了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应有的品质。
同学点评:看完后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么好的文章怎能让我来点评?!安荻同学从正反两个角度看勾践,有客观的分析,但也不缺少自己主观的评论。总之一句话:“妙哉妙哉!”
(赵寒)
在那19世纪——读《莫泊桑小说》有感
汪晓宇
那真真假假、是是非非、美丑善恶交织混杂的19世纪,在战争的洪流下拨弄着众生的命运,巴黎的浮华喧嚣令世人疯狂。在这万恶的黑暗里,一支支蜡烛在燃起,宣扬自由与博爱的斗士投身革命之中……
莫泊桑就是这样一位作家。
他用一组组的生活画向我们展示:在那19世纪,妓女未必低贱,她纯洁的心灵能比过晶莹剔透的钻石;在那19世纪,钻石的光芒会蒙蔽多少少妇的双眼,分辨不出真与假;在那19世纪,门第与金钱是如何扭曲了爱情与婚姻,演出了一幕幕人间悲剧和令人发指的丑剧。
这就是法国的19世纪,会有丑恶,但也会有美。
莫泊桑也是一个向往爱情与幸福的人。他让一个对妇女、爱情极度歧视的神父,在如画的月夜里,被纯真的爱情感动得无比羞愧;他促成了一对冲破门户之见的青年获得幸福;他仍相信在纸醉金迷的世界里依然存在高尚的爱情故事。还是在那19世纪,动人的故事也在上演。我们无须痛斥现实的黑暗,因为它阻挡不了追求爱与幸福的心。
在这样的19世纪,他始终保持着愤怒。用文字的皮鞭鞭挞法国绅士的自私、伪善、无情;毫不留情地去揭露普鲁士军队的暴行;讽刺那些毫无斗志而又谎报军功的法国军官的无耻行径。
在那个随处可见乞丐、妓女的19世纪,他饱含着同情去描述他们的苦难。《瞎子》和《乞丐》,两个苦命人忍冻挨饿,死在大雪纷飞的原野,死在狱栏旁冰冷的地上;《衣橱》里的儿子,在母亲接客时只能坐着睡,睡香了便会狠狠跌下;还有那《港口》里的女孩儿啊,家破人亡沦为妓女,而嫖客却是亲哥哥。莫泊桑为我们又描绘了一个悲惨世界。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19世纪已经远去,而他——莫泊桑却为我们留下这幅19世纪的浮世绘画。
你说,19世纪冷吗?
不冷,舞宴连连,硝烟漫天;但是,心冷。
你说,19世纪惨吗?
太惨,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但是,爱没有离开。
命运,有起有落;时代,有喜有悲。
同学点评:那个世纪太冷太惨,可是爱却一直没有离开。正如文章里写到的向往幸福和爱情的神父,有着钻石般纯洁心灵的羊脂球,他们都是那个悲惨世纪中微弱的善良和温暖。在那19世纪,纵使世态炎凉,纵使人情冷漠,但是爱从未离开。
(刘晓晓)
月光诗人莫泊桑
刘晓晓
他是一个文学大家,他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更是一代短篇小说巨匠。他是莫泊桑,一位了不起的月光诗人。
莫泊桑的作品大多数是批判现实、讽刺权贵者的,而在他的短篇小说中,《月光》却别具一格。这是一首赞美诗,不同于莫泊桑其他小说的风格,使人读起来感到一种淡淡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