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6500000004

第4章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总论(4)

道德生活所具有的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矛盾统一决定了道德生活史不同于伦理思想史。道德生活的理想性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状态的设想和期望,是应然的价值目标及由此所产生的震撼人心和激励人们前行的力量。道德生活的理想性具有高于现实、超越现实的品格,是感召、激励和鼓舞人们为之奋斗的力量源泉。道德生活的现实性是指人们的现实的道德觉悟和道德状况,是人们经过修养和践行后达到的现实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人们不可能超越社会的现实存在,也注定了在道德上永远无法真正达到至善的道德目标。道德价值目标永远是一种强烈的呼唤。道德生活不能仅仅依靠对未来社会的预见、希望和理想来支撑,更要依靠社会的直接实践和社会现实来支撑。正视现实,从现实出发追求道德理想,和以道德理想来反观现实并激发起人们改造道德现实的热情和动力,是道德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道德生活具有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重特质。前者对人们提出现实的道德要求,表现为强烈的现代特征;后者对人们提出理想的道德要求,表现为强烈的超时代特征。道德生活需要理想,但是又不能仅仅局限于理想和一味地执著于理想。但当引导人们行为的只是道德规则时,这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规则不能代表完美,它无法在不同场合所要求的不同行为之间进行调解和缓冲,并对现实做出完整的道德应答。虽然社会的确经常在所有场合直接号召人们追求美德和崇尚理想,但当行为指南只是一种道德理想并不同人们的世俗道德生活相关时,人们往往表现为一种世俗的非理想化存在,甚至选择安于世俗的生存方式。执著于为理想而献身的人,在道德生活的现实中毕竟只是极少数。研究道德生活史,不能忽略那些在道德生活追求中近于完美的人,但更需要关注芸芸众生。正是芸芸众生那些不怎么高尚也不怎么腐化的道德生活,构成了道德生活史的重头篇章。

3.道德生活史研究的内在特质和要求

道德生活史的研究需要立足于对道德生活的辩证觉解,将经验性与超验性、历史性与价值性、至上性与非至上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揭示出道德生活史的本质和特点,才能既使道德生活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又不至于将现实生活混同于道德生活。

(1)坚持道德生活的事实与价值统一的原则

道德生活的特点一方面是对价值性的追求,另一方面这种价值性的追求又是受到既定条件即事实性的限制的,是在事实性限制的范围内对于价值性的追求。这种价值性与事实性的关系,构成了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研究道德生活史必须认真加以对待和处理的。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的人为了生存和发展总要同周围事物打交道,总是同周围事物处于一定的价值关系即有利与有害、有用与无用的关系中,因而任何人都要对外物与自身的客观的价值关系进行反映和评价,逐渐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并用它来指导自己的社会生活。作为人类道德生活的不同层面或因素,事实需要价值获得意义,价值需要事实去予以澄清。道德生活的“事实”与实证科学探究的“事实”在根本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道德生活的事实是一种“价值事实”或者说一种包含着价值生成过程的事实,道德生活的每一个“事实”都内在地渗透着价值、体现着价值和表征着价值,或者说在每一道德生活的“价值”中都承载着事实。道德生活的目的是其价值的重要表现,这种道德价值“不是在生活之外的东西,但也不是生活事实的个别性,因此既不能表现为超验知识也不能表现为经验知识;它是生活事实的方向性,是生活整体的运动倾向,其实,生活目的本来就在生活的努力中表现出来,如果它显示不清楚,也不是因为它本身不清楚而是因为思想不清楚”。[18]道德生活的这一本性要求我们的道德生活史研究应当超越一般的历史研究,应当坚持事实与价值统一的伦理学立场。坚持这一伦理学立场,意味着对道德生活内在价值的自觉揭示与体认,并在这种揭示和体认中为人们昭示超越的价值尺度与精神意境,以把人们带向更为广阔的新的生活境界。当然,伦理学立场所具有的价值品格并不表明这种价值尺度具有超历史的永恒性质,相反,它又总是处于历史的规定之中并具有历史性的品格。道德生活是以历史性为前提同时又不断超越自身并向未来展开的辩证过程,与此相适应,伦理学的立场也需要在历史中不断更新与发展,伴随着道德生活的开展赋予自身具体的、历史的内涵,在此意义上,伦理学的立场不是某种封闭、刻板、一经确定就永恒不变的抽象存在,而是具有一种不断开放的、“与时俱化”的特性,它犹如一个需要充实内容的容器,必须在道德生活的流程中获得其历史性的“主题意识”,并随着道德生活的开展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与自我批判,以实现对道德生活真正的、动态的、历史性的觉解。“道德采取应有这一尺度衡量现有的现实。现有与应有之间的矛盾是特殊的道德矛盾,它激励着和指导着历史主体——人的社会历史积极性。”[19]道德生活的事实与价值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同时又是一种相辅相成、相需相生的关系。人们在道德生活中不断地受到道德价值的指引和召唤,同时又把道德价值不断地化为道德事实,在道德事实中不断地发现和创造新的道德价值,借以推动道德生活不断地实现自己的更新和演化。

(2)关注道德生活的一元性与多元性问题

道德生活是在一元性与多元性的关系中展开并始终受到一元性与多元性关系制约的。理解和把握道德生活必须对其一元性与多元性的关系有深入的了解和实际的把握。道德生活的一元性是指人类价值观念在绝对终极意义上的理想指向的统一性、目的论意义上的一致性和普遍表现形式上的共同性;道德生活的多元性则是其相对具体意义上的现实过程的层次性、实践手段上的多样性和特殊内容结构上的差异性或丰富性。因此,对道德生活的正确理解应当是道德价值目标的一元性与价值具体内容和实现方式或过程的多元性的辩证统一,而不应当把它们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理解。以价值一元性为指导,去实现价值多元性,把价值多元性与价值一元性结合起来,使道德生活既生动活泼,又统一有序地向前发展。这就解决了有无普遍的价值标准以及普遍的价值标准与不同的个人、群体的价值标准的关系问题。

道德生活既是一元的又是多元的。在绝对普遍的意义上来说,某一特定社会、民族、国家乃至单个个人所形成的价值观必须是一元的,因为一元论的价值观是特定社会和民族赖以生存与独立发展的唯一正确选择,同时也是每个具体个人实现其完整人生的价值观基础。但这并不因此而排除在相对具体意义上在共同价值目标下,个人所具有的价值选择的多种可能性和确立并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相对独立性。因此,我们既不能用抽象的一元价值取向去否定具体的多元价值取向,也不能用实用主义的多元价值取向去代替抽象的一元价值取向。道德多元性,即可以同时存在于主流道德和非主流道德之间,而且同一社会对共同主张的道德规范也会分出不同的层次和类型。由于信念和良心是道德的存在方式,因而道德在本质上是自由、多元、多层次的,企图借助某种强势使得道德绝对一统,意味着对良心和信念自由的遏制和侵夺,是以牺牲道德的本质为代价的。道德首先和主要关注内在动机,不仅侧重通过内在信念来影响外在行为,而且道德评价和谴责主要针对人们的内在动机。一个具有道德外观的行为,必须在内在动机上是善的,才会赢得道德上的肯定。特别关注内在动机,是道德成为主体内省自律的行为控制方式的理由,正因为如此,它为有组织的社会所需要,并永远是促使人类自身提升和进步的深刻力量。在道德生活里,主体所奉行的道德原则不是经由交涉性的程序选定的,而是主体在生产和生活中自然形成和自主选择的;其实现也无须通过程序,而是通过自律。道德的这种非程序性恰是其合理性和主体性之所在。因为道德生活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生活,尽管会涉及物质利益,但本质上是信念和良心领域的事情。道德在本质上是良心和信念的自由,因而强制是内在的,主要凭靠内在良知认同或责难,即便是舆论压力和谴责也只能在主体对谴责所依据的道德准则认同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作用。

道德生活的多元性集中表现在它的多层次性。从支配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孝”这一道德规范来看,它就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孝经》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孝”的最初缘起是作为家庭道德关系调整的行为规范,主要说明做儿女的对自己的父母负有不可推诿的道德责任。能够在父母晚年尽到赡养的义务,仅仅是低层次的孝道;不侮辱父母比一般经济上的赡养层次要更高,最高的则是从心灵深处对父母的尊重。

道德生活的多元性同时也表现在人们的精神境界和社会的理想人格等方面。依据中国古代关于理想人格的理论,大体有圣人、贤人、君子、成人、常人、庶民和小人等区分,一般来说,圣贤是理想人格的最高表现,他们的道德品质是非常优秀而又十分崇高的,他们达到了大公无私、纯然而善的精神境界。君子是与小人相对而言的,他们在道德上达到了较高的境界,总是能够按照道德的标准和要求来行为,先公后私,先人后己。常人和庶民在道德上能够公私兼顾,人我两利。而小人在道德上总是自私自利,每每做出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行为。

坚持道德生活一元性与多元性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研究道德生活史的过程中肯定先进、照顾多数,不能因为肯定圣贤而否定常人、庶民的道德价值,不能因为兼顾常人、庶民的道德精神境界而否定圣贤高贵的伦理品质。我们必须意识到社会道德生活是一个包含着不同人群和不同的道德生活品质以及不同的精神境界的矛盾系统,必须而且应当将道德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整合起来做一体化思考,借以构建我们的道德生活史观。

(3)道德生活内容与形式关系的理性对待

道德生活需要一定的形式借以表达其内容,通过其内容来显现其形式。道德生活的内容和形式问题是中国古代伦理学家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发展史,也必须对其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孔子认为道德生活是文与质的和谐统一,既不能没有文,也不能没有质,既不能使文胜过质,也不能使质胜过文。真正的君子应该是表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内在与外在的完美统一。在道德生活中,文与质是和谐统一的,文与质的统一,既是人的道德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人的道德理想生活的需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人的天生气质、个性胜过后天的学习修养,就会显得野蛮、粗俗;如果人的后天修养胜过天生气质,则会压抑其生命力和创造力,变成书呆子。因此要把文和质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其和谐发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儒家讲“过犹不及”,太过于修饰和太质朴都不能算是君子,只有文与质恰当地调和,才能达到君子的境界。

道德生活既需要一定的形式,又必须表达一定的内容,形式和内容是辩证统一、不可分离的。儒家认为,礼仪形式必须以诚敬之心为基础或前提,没有诚敬之心的礼仪是违背礼仪的宗旨的。如果说诚敬之心是“质”,那么,礼仪形式便是与之相搭配的“文”。无质之文难免虚伪,无文之质难免粗糙。文与质达到相得益彰的程度,便能“随心所欲不逾矩”,便能表里如一地充分体现出君子的修养。“礼”,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注重“礼”的内在精神固然重要,而内在精神终究还要靠外在形式来体现。因此,对于祭祀、军旅、冠婚丧葬、朝聘、会盟等方面的礼节仪式,孔子不但认真学习,亲履亲行,而且要求弟子们严格遵守。在儒家看来,君子的道,深藏不露而日益彰明,君子的道,平淡而有意味,简略而有文采,温和而有条理,由近知远,由风知源,由微知显,君子的德行之所以高于一般人,就在于君子不仅注重内容而且也关注细节和形式,具有合内外、一知行的特点。

道德生活是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的辩证统一。某种理想成为道德生活的实际形式也许是可能的。英国伦理学家奥克肖特在《巴比塔:论人类道德生活的形式》一文中坚持认为,每一种道德生活的形式都依赖于教育和个体自我的道德修养。每一种道德生活形式的特性都反映在培育和维护这种形式的教育之中,反映在个体自我对家庭和社会道德教育的接受、理解和创造性追求。我们的行为习惯是通过与有着特定习惯性行为的人生活在一起而获得的。力图建造一种生活方式,要求人们用心去记住并实行特定规则或训令,那是行不通的:我们获得自己的行为习惯就像我们学习自己的母语一样是一个在自然中化育、在生活中成长、在化育和成长中不断表达自己感受和想法的过程。[20]

同类推荐
  • 味道之人民公社

    味道之人民公社

    这是梁文道笔下的“饮食社会学”——“吃”是联结社会的纽带,是构成“人民公社”的基石。本书为梁文道食评文集《味道》系列之一,主要谈论“吃”的社会意涵,挖掘不同场合、不同人群、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人们“吃”的不同内容与逻辑,引出“吃”作为不可或缺的社会纽带的意义,正是“吃”联结或区隔了不同的个人与群体。
  • 详解易经系辞传

    详解易经系辞传

    《系辞传》是用来解释《易经》的,使之不仅止予占卜,还进而成为一套哲学理论。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易经》产生的情况及来源,二是《易经》与天地宇宙的关系,三是谈及《易经》不同的卦象如何构成,四是谈及《易经》的功能。《系辞传》的思想十分复杂,内涵极深。故此,历来有不少人去注释和研究它。作者穷其三十年修易之功力,溯本追源,把这套很多现代人用于占卜术数和商业管理的伟大的中国哲学理论,化为现代人人人能读、能用的思想宝典,还原《易经》的本来意义,使大众对它有正确的认识,不致使这部代表原始儒家思想的典籍没落在二十一世纪的世界。
  • 阿黑西尼摩:彝族创世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阿黑西尼摩:彝族创世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彝族创世史《阿黑西尼摩》是现存彝文典籍中一部罕见的巨著,它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创世神阿黑西尼摩的形象,展现了彝族先民对远古时代的思考与阐释。此版本译自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乡水卜龙村公所小新寨施文科毕摩和其徒弟李亮文共同收藏的抄本,包括序歌、西尼摩生万物、人类的起源、分天分地、叽依定历法、旱灾、洪水泛滥、天地的生日、长寿和死亡、婚嫁的起源和演变、祭奠的兴起等篇章。
  •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阴曹地府的一个关隘;这里,有饱经蚕桑的古迹名胜;这里,流传着许多传奇的历史故事……
  • 丝绸之路重镇宁夏固原:回族民俗

    丝绸之路重镇宁夏固原:回族民俗

    传统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固原”,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清水河上游西岸、有着“贫瘠甲天下”之称的大片黄土丘陵地区,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固原地区”或“西海固地区”。包括固原市原州区、海原县、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由于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恶劣的自然环境、众多的回族人口,使“西海固”这一独特的自然文化地理概念闻名于世。
热门推荐
  • 龙骸战神

    龙骸战神

    龙骸现,星河变!一个原本挣扎在星际文明底层的人类联邦平民少年罗晟,在意外之中得到来自宇宙深处的神秘生物——龙的其中一只龙眼。随着散落于宇宙四方的龙骸逐渐收集齐全,这种神秘生物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且看罗晟今后披荆斩棘,纵横星际花都,怀拥精灵美人,脚踏邪恶种族,登临宇宙之巅,铸就龙骸战神!
  • 盛婚豪门少夫人

    盛婚豪门少夫人

    母亲尸骨未寒,小三登堂入室,父亲指着母亲昔日的闺蜜对她说,“陌陌,这是你的新妈妈。”又将他们十三岁的私生女和十一岁私生子带到她面前,“这是你的妹妹和弟弟。”为了将母亲辛苦十几年打下的基业据为己有,这个恶毒的女人竟还想要她的命。当她死里逃生回到家,竟看到自己的未婚夫和还有几天就成婚的妹妹在滚床单。“陌陌,家丑不可外扬,慕家我们得罪不起,现在出了这种事爸爸也很难过,可你妹妹已经怀孕,是不能再嫁去慕家了,你就代替你妹妹嫁过去吧。”现在都什么年代,封建君主制吗?还有替嫁这一说?后母也劝说,“慕家有钱有势,是有名的亿万豪门,几乎垄断了本地的娱乐业,有多少女人挤坡头都想嫁过去呢,这么好的婆家可不好找。”谁不知道慕家的大少爷是个傻子啊。“既然这么好,又是妹妹的未婚夫,我就不夺人所爱了,还是让妹妹嫁过去吧。你放心,我不会说出妹妹她婚前和自己姐姐未婚夫搞破鞋这事的,反正对方也是个傻子,不会介意妹妹肚子里的野种的,噢!”后母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妹妹也是青白交加,脸色异常难看。未婚夫看不过眼,冲她吼:“江以陌,你别为难琪琪,都是我主动的,我从来都没有爱过你,我爱的一直都是琪琪,是我对不起你,你有什么冲我来,别伤害琪琪。”江以陌瞬间红了眼眶,“好,我嫁。”*某男睁着一双漂亮的桃花眼说:“陌陌,我妈说要我跟你生个胖娃娃。”某女诱哄:“乖,你还小,不能生胖娃娃,等你长大了才可以生。”某男一脸天真:“我不小了,已经很大了,真的,不信你试试……”说着扑了上去。“慕天宸,你干什么……你这个混蛋,流氓,不是说你是个傻子……唔……”*“江以陌,你这个狐狸精,慕天宸是我的未婚夫,你别太不要脸,抢自己妹妹的未婚夫。”“有本事你来抢啊,看在你是我爸小三的野种份上我就好心提醒你一下,我现在正怀孕,他已经禁谷欠很久,正饥渴着呢,你那么有手段,一定有办法的,噢!”某女摸着自己塞满枕头的假肚子懒洋洋地说,“我也不是那种小气吧啦的女人,你要是成功了,我一定跟慕天宸离婚,将慕家少夫人的位置给你让出来。”站在阴影里的男人一脸铁青,竟敢教唆别的女人抢自己丈夫,今天晚上看他怎么收拾她!**这是一个腹黑大灰狼诱哄可爱小白兔,又宠又爱、又爱又宠生下一窝腹黑小灰狼和可爱小小兔的故事。**【欢脱篇】某男追着某女满房间跑,“老婆,你别跑啊,我妈说要我跟你生胖娃娃……”
  • 炼狱之红尘战场

    炼狱之红尘战场

    富贵荣华争不休,声势权谋血染手。平淡安稳不知足,却为名利逐一生。八月菊花无人赏,夜里蛙鸣不喜听。青丝白发转瞬逝,谁堪回首再从头。
  • 道鼎传说

    道鼎传说

    鼎阳躺在坚硬的床板上,翻来覆去,床板"咯吱"的响个不停。往窗外瞟了一眼,外面已经蒙蒙亮了。深深的叹了口气,快速的穿上衣服,收拾起来--从水缸里舀了瓢冰冷的清水,匆匆忙忙的把脸洗了,冰冷的水刺激着他的皮肤,但他也顾不得了,洗好后就亟不可待的跑了出去。赶紧蹲下身子,开始忙活起来。
  • 细节决定成交

    细节决定成交

    这本书意在提示企业乃至社会各界:精细化管理时代已经到来。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
  • 唯识论

    唯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多变总裁的复仇新娘

    多变总裁的复仇新娘

    当善解人意的灰姑娘慕容珂撞上有未婚妻的高富帅总裁炅佶锋,实实在在的爱情却在友情和亲情间频频接受考验!好不容易冲破了各种障碍,不想大喜当天,慕容珂却离奇失踪了,据说让她失踪的,还是炅佶锋的亲爷爷!三年后,她跟随英国贵族慕氏重归故土,毅然加入一直视炅家为眼中钉的Revenge公司,意为复仇,展开一轮轮匪夷所思的报复……
  • 绝色校草霸道爱

    绝色校草霸道爱

    指腹为婚?男扮女装?多么戏剧的词汇,却是那么真实地在萧沐雪的身上上演了。在好友的威胁下参加了文艺社。不过……这个人就是社长?本来是一个让她有些敬畏的人,没有想到……她明明就是男儿打扮,这个人竟然会告白,一定是她在做梦。一味的想要逃避的人却没有想到她怎么逃都是逃不掉的,本来待人疏远的人竟然也化身霸道男一心在她的身上。
  • 灵主无极

    灵主无极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这个妖魔鬼怪、妖艳贱货层出不穷的世界,只有江烟雨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安分守己地走出一条反派之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祸害!……这是一个被妖魔养大的少年从十万大山中走出,一步步成为传说的故事。
  • 从一个微笑开始

    从一个微笑开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逃离鉴定、正眼看它,正面迎它、幸福人的座右铭(节选)、鼻子底下就是路、没有天生的傻瓜、羊蹄甲、从一个微笑开始、我很矮,可是我不蠢(节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