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6700000010

第10章 小雀安知鲲鹏(1)

寰宇之大,无有终极,物各有志,互不理喻。知道了这个道理,就会各自安于自身的性能,各自安于自身的环境,既不羡慕他物的高超,也不讥讽他人的渺小。

《逍遥游》中有一个小雀讥笑鲲鹏的故事,就是在讲这样的道理。

1.鲲鹏展翅

故事首先讲鲲鹏的生活习性,说:在那很北很北的北面,有一片大海。海中有一种鱼,它的名字叫做鲲。这个鲲啊,很大很大,那个大的程度,说不清楚有几千里了。后来变成了一只鸟,它的名字叫做鹏。这个鹏很大很大,仅只它的脊背,就说不清有几千里。有一次它发了怒,振翅而飞,翅膀像是遮天的乌云。这只鸟啊,在海上飞翔,是要飞到南海去。所谓南海,也就是人们说的天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奇事的志书。其中有这样的说法:“大鹏要迁往南海,展开它的翅膀,拍起的浪头高达三千里;盘旋而上,驾着云气,离开海面九万里;飞行了六个月,才到达南海,歇息了下来。”当它飞翔在高空时,飘浮在它下面的云气,就像是野马在奔腾,就像是尘埃在卷动,就像是众生的气息在涌动。人在地面向上而望的时候,只见天之苍苍,不知道哪里是它的本色,这是因为它太高远了,高得没有极限呀!现在大鹏从天上往下俯视,就像是人们从地面向上仰视一样,那是因为它自身飞得太高了,高得无法看清地面的本色。

的确是这样子的呀!人们可以想象:假如水达不到一定的深度,那就浮不起大舟来,因为它没有那么大的漂浮力。如果把一杯水倒在屋里地上,那就只能用草芥来做小舟;有谁把杯子放在上面,杯底就会贴在地上,这就是水浅而舟大的缘故呀!假如云气达不到一定的厚度,那就浮不起大鹏来,因为它没有那么大的漂浮力。正因为如此,所以大鹏要高飞九万里,让厚厚的云气在下面托负着它,使它有可能乘风而行,以至于背负着青天而不掉下来,而后才有可能向南海飞去。故事是说,世界上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每种事物都有自己特有的形体、功能、习性和志向,同时也都需要有与自身存在相适应的环境和条件。自身的情况与环境条件是自然而然相对应的,否则的话,这种事物就不会出现,更不会存在下去。有鉴于此,人们在做事的时候,就要顺从事物自身的性能,适应事物自身的需要。超出事物自身的性能和需要,就会事与愿违。一杯水,它的力量只能漂起一片草芥,而难以托起一只杯子,强行用它托浮一只杯子,结果只能是杯底贴地。像鲲鹏这么大的东西,自然有其高远的志向,自然有其特殊的需求;它要飞起来,那就要有与其身形相适应的托浮力。于是便有展翅九万里、俯视如观天的壮观景色了。

人们在做事的时候,就要顺从事物自身的性能,适应事物自身的需要。超出事物自身的性能和需要,就会事与愿违。这个故事还与立于方外、以道观之的观点相照应。其意是说,小雀在树木与房屋之间飞行,所以眼中的树木和房屋都很清楚。正因为清楚,所以它们的分别很真切。大鹏高飞九万里,大地在它的眼里成了一片云气,分不清是牛是马,更看不到是是非非,一切都浑然一体。也就是说,只有站得很高很高,才能体验到天地一体、万物同一的道理。

2.小雀跳梁

不过这样的道理并不是人人皆知的,特别是那些身处一隅、见小识寡的人就更是难以晓喻了。这些人只有自己生活经历的体验,只知自己生活的需要,他们的想法,他们的追求,都跳不出他们所处环境的小圈子。小雀讥笑鲲鹏的故事中有两个小动物,一个是知了,一个是斑鸠,便是这类人物的代表。故事说:知了和斑鸠不知道鲲鹏高翔的道理,它们看见大鹏费这么大的力气往南飞去,讥笑道:“我腾地一下就飞了起来,碰到树枝、房梁就落到上面,即使这样,有时候还飞不到上面,累了就只好落在地上休息一会。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力气,高飞九万里而去南面呢?”

一个人到郊外去,一天吃三顿饭,回到家里后肚里还饱饱的呢。一个人要走一百里,那可就需要准备隔夜的粮食了。假如要到千里之外,那就需要准备三个月的粮食。也就是说,做的事情越大,需做的准备也就越多。知了、斑鸠这两个小东西怎么能懂得这样的大道理呢?

这就是说,懂得小道理的不懂得大道理,生命短促的不理解生命长久的。怎么知道是这样呢?你不看,朝生暮死的朝菌永远也不知道还有三旬为月的事情,夏天鸣叫的知了永远不知道世上还有春天和秋天,这是因为它们的生命太短促了啊!楚国的南面有一种灵龟,以五百年作为春天,以五百年作为秋天;上古时候有一种椿树,以八千年作为春天,以八千年作为秋天。彭祖是古代一位长寿的老人,据说活了八百岁。一般的人要与他比较长寿,那不是很可悲吗?

商汤王与夏棘也曾经谈到过类似的故事。当时他们是在讨论上下四方有没有边际的问题。夏棘说:“在什么也不生长的边远北方再往北,有一个辽阔的大海,名叫天池。天池里面有一种鱼,宽度足有几千里,而长度那就没有人知道了。这种鱼的名字叫做鲲。在那里还有一种鸟,名字叫做鹏,脊背像高大的泰山,羽翼像遮天的乌云,搏击长空,盘旋而上,高达九万里。驾着云气,背负青天,而后向南飞,它是要到南海去。小雀看到了讥笑道:‘它这是要往哪里飞哟?我腾地一下就飞起来了,大不了飞上几丈高就下来,在蒿草之间飞来飞去,这也就算是飞翔的极限了。而它这是要往哪里飞哟?’而这就是大小两种不同东西的区别呀!”

由此看来,才智可为一方长官、品行可统一乡之众、德性适为一郡之主、能力可做一国之君的人,自己看待自己,大概都像小雀一样,认为已经达到极限了。不过宋荣子却会嘲笑他们。宋荣子是一位境界高邈的人。天下的人都颂扬他他也不会欢欣,天下的人都诅咒他他也不会沮丧。

天地辽阔,事物众多,用一己之见窥天下,不仅不能理解天下,而且会犯以小框大的错误。他明白身内与身外的分别,善辨荣誉与耻辱的境界。这可以说是到了头了吧!他在处世方面已经达到了不经心小事的程度。不过他仍然有不足之处。这个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人们,不要用自己的眼光去衡量天下,不要用自己的见识去局限天下。天地辽阔,事物众多,用一己之见窥天下,不仅不能理解天下,而且会犯以小框大的错误。正像知了、斑鸠和小雀不能理解大鹏为什么要高翔一样。

在庄子看来,世界是没有穷尽的。从大往小看,小下还有小,以至无穷;从小往大看,大上还有大,以至无穷。而这些大小不同的东西各自都有自己的性能和特色,不仅不能相互代替,甚至不能相互理解。从这种情况出发,所以,任何一种东西都不能自大,与自大相伴随的正是无知;任何一种东西都不能自是,与自是相伴随的正是谬误。知了、斑鸠和小雀鼠目寸光,以为自己已经达到了飞翔的极限,以自己的性能量度天下,不理解大鹏之高翔,讥笑大鹏之高翔,正好衬托出了它们的无知和渺小。

在庄子看来,大鹏与小雀,既有区别,也没有区别。说它们有区别,是说它们在形体、能力、习性和志向上不同;说它们没有区别,是说它们都在遵循着自身的形体、能力、习性和志向行动。因为它们不同,所以小雀不能理解大鹏的高翔。就这一点而言,并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然而小雀却没有停留在“不能理解”上,而是将自己原本很小的飞翔能力视为飞翔的极限,并以此为标准,讥笑大鹏高翔,认为大鹏高翔是一种徒费其力的蠢动。这正是小雀的可悲之处。之所以说它可悲,是因为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正像朝菌不知有旬月、夏蝉不知有春秋一样。

庄子以小雀的无知和可悲比喻那些稍有才德而自满自足的人,这些人没有见过大世面,以自己的小才小德为才德之极,将别人的大才大德视为怪异。庄子以宋荣子比喻那些胸怀广大而才德丰厚的人,他们心胸坦荡,不究细琐,容天下之荣辱,合人间之是非。

大人的心理世界如鲲鹏展翅,宏伟浩大;小人的心理世界如小雀跳梁,鼠目寸光。大小虽然有别,但都是自然而然的产物,用不着改变他们,也无法改变他们。不过在庄子看来,宋荣子也还没有达到完美无缺的境界,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虽然能理解大,但却不能理解小,不能理解那些稍有才德便自满自足的人,因此而嘲笑他们。

以庄子之意,“大人”有大人的心理世界,“小人”有小人的心理世界。大人的心理世界如鲲鹏展翅,宏伟浩大;小人的心理世界如小雀跳梁,鼠目寸光。大小虽然有别,但都是自然而然的产物,用不着改变他们,也无法改变他们。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小的讥笑大的固然可悲,而大的嘲笑小的也并非智慧。如果把世界看透,那就会像真人、至人、神人、圣人那样,大者任其大,小者任其小:大鹏,则任其展翅高翔;小雀,则任其上下跳梁。大鹏展翅高翔是它自身特性的自然展现,无可颂扬;小雀上下跳梁、小肚鸡肠也适合它自身的特性和情趣,无可厚非。一切都是自然所生,一切都顺自然而行。

3.河伯望洋

大者适大,小者适小,这种情况大概是永恒的;大者识大,小者识小,这种情况就难说是永恒的了,因为人的认识是可以通过新的体验改变的。《秋水》篇中描绘了一个河水流至大海得新知的故事,以此来表述大上有大、小下有小、大小无极、无可自负的道理。故事说:秋天来了,这是个下雨的季节,大大小小的河流都灌得满满的。那些大河,水势盛大,河床扩展,两岸相望,连放牧的牲畜是牛是马都分不清楚。看到这个景象,人称河伯的河神得意极了,在他看来,天下最美、天下最富,非己莫属。他顺着水势东流而去,一直来到了北海。再向东望,啊!不得了了,那可真正是一望无际!到这个时候他才醒悟过来,望洋兴叹,自愧不如。于是向北海之神若说:“俗话说:‘听了一百次道理,就以为天下再没有聪明过自己的了。’这话正是在讽刺我这样的人呀!过去听说有人自以为超过了孔子的学问,盖过了伯夷的德行,我不信。今天我信了,我就是如此狂妄的人。要不是来到你的门前、看到了你的广阔无边,我会一直以为我是天下第一,那就会永远贻笑于大方了。”

同类推荐
  • 老子如是说

    老子如是说

    长篇文化哲学散文《老子如是说》,利用东西方一些哲学成果,以当代人的科学思维,特别是宇宙学的新认识,冷静地剖析、客观地批判与弘扬并重,科学化地解读《老子》,破译《老子》深刻的哲学密码,溯本求源,最大限度地接近《老子》哲学的本真,叙前人之未叙。启迪思想,照亮心灵,净化道德,革新习俗,引人看清自己,看清自己性格的两面,更能了解我们中华民族性格的多面性与深刻性。文笔幽美鲜活靓丽,恣肆纵横。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其实就是懂幽默

    其实就是懂幽默

    怎样的建议才更有效?如何回应才能摆脱尴尬的场面?怎样拒绝才能不伤人?本书告诉你,一针见血的真心话,不一定非要板起面孔严肃地说出来,轻松幽默地表达,效果会更好;面对他人的出言不逊,与其暴跳如雷、针锋相对,不如用一句幽默而颇含深意的话让其有口难辩;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时,不需要强硬,用幽默的话语加以暗示,既能博人一笑,又引人深思……幽默能打破思维定式,穿越情绪的防火墙,把僵硬的语言变得婉转,把黑白的语言变得多彩。幽默,是化解困境的有力武器。
  • 后现代主义批判

    后现代主义批判

    《后现代主义批判》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后现代主义不同代表人物的各种表达、研究方法进行全面剖析,深入揭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话语裂变与思想困顿。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意识形态以及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现代性问题,研究和发展中国模式,具有积极意义。
  •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俄罗斯学者卷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俄罗斯学者卷

    本书所选材料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不一致,它们之间的差别有时非常大甚至可能是对立的,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些研究材料的作用和意义就会是多重的,其中所包含的一致、差别和对立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不同的参考维度,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
热门推荐
  • 护界师

    护界师

    人类自从诞生之初,就受到来自异界的魑物威胁,从魑物手中保护人们的是护界师。护界师和魑物之间的战争不知道持续了多少年,一直到现在。他是一个人类,一名青年,更是一名护界师!缠绵两世的恋情,比怪物更可怕的人心,一个又一个考验接踵而来,他将会如何应对呢?新书《凌耀苍穹》已发布,请支持。
  • 梦旅人

    梦旅人

    他是程聿舟,患有低潜在抑制症的金牌律师。他骂声无声、饱受争议,却始终站在金字塔尖,令人仰视。年少时,他的特殊“天赋”,导致至亲枉死。从那以后,他犹如困兽,亲手拔掉自己的尖牙利齿,却又拼命想要冲破牢笼。她是顾久,性情冷漠的心理咨询师。年幼时,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母亲,选择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成了她挥之不去的噩梦。她和他,生命力微弱,残缺而破碎,却是同一类人。一场罗生门,谎言丛生;一段案中案,步步疑云。她和他,游走其中,生死未卜……
  • 三言二拍精编(3册)

    三言二拍精编(3册)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因此多数篇章有一定的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
  • 年少无悔的青春

    年少无悔的青春

    青春也许会带来满身伤痕,也许未来都是不可能,还会把我们变成最讨厌的那些大人,也许还会发展到你意想不到的境地。但是这个青春我不悔。因为,这个青春有你,足矣。
  • 兴亡逝

    兴亡逝

    《江城子·兴亡逝》 青史寥寥几行字, 英雄名,兴亡事。 龙争虎斗,为遂天下志。 郊外多少无名冢, 孤子啼,君可知? 少年莫道须封侯, 功成处,生人逝。 横刀纵马,有征衣尽赤。 古今兴废多少事, 山依旧,水长逝。
  • 仙路行舟

    仙路行舟

    玉清留遗府,道赠有缘人。乘风破浪时,我辈正少年。陈庆重生异界,踏上修仙之路,勇猛精进,踏遍千山万水,斩尽异域邪魔,明悟天地,破执念,踏大道。 QQ书友群:737617138。希望提意见。
  • 培根论人生

    培根论人生

    培根一生留下了多部著作,最为读者熟知的就是这部《培根论人生》。400年来,这部哲理散文经典一直畅销全世界,早已“震撼了那些震撼世界的人们”。《培根论人生》的内容贵在其角度的不同,其中探讨的,有很多都是关于健康、完善、和谐的人生的认识及其建立的根基。其中有知识的内容,也有价值观和信念的取向。
  • 以孝选官:孝与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选官:孝与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孝文化丛书)

    本书讲述了历代以孝选官的制度。先秦时期“孝治天下”的观念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以孝选官”也尚处于萌芽状态。汉代在选官制度上体现出对孝的提倡,汉惠帝、吕后开汉代“举孝授官”之先河。汉代以后,“以孝选官”的现象承袭相沿,继续存在于历代选官的体系中。
  • 妃你不可:专情帝王的穿越妃(完)

    妃你不可:专情帝王的穿越妃(完)

    爹爹不关心,亲娘没地位;在家惨兮兮,涕泪双滂沱;这就是一朝穿越的后果。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那个跟自己长的一模一样的女子够聪明,够智慧,还附带装傻扮痴,装丑扮疯。是谁让曾经最不受待见的女子,是谁让曾经家境堪怜的女子,而后华丽转身……谈笑间,天下已定颔首中,风雨已散——相府篇——她隐忍,避其锋芒她退让,敛去风华她们咄咄逼人,她步步为营她们步步紧逼,她连连退让原以为退一步海阔天空原以为让一步风平浪静原来,终敌不过她那与生俱来的骄傲……——分割线——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刻,某分,某秒……某女问:我是你妻子?某男:不是。某女:我是你侍妾?某男:不是。某女:那……那……我是你侍婢?某男:不是。某女:难不成……难不成……我是青楼花娘,你是我恩客?某男(脸上一道道黑线爬过):不是。某女大吼:那么……我为什么在你床上!若米若水的QQ:1973593906————————《狂肆皇妃:皇上,休想振夫纲》小说简介某女:他有三千粉黛女主:那你就来个美男环绕某女:他有三宫六院女主:那你就要有十宠九爱某女:可是平常人家都是三妻四妾女主:可是也没有不允许女人来个七夫八侍某国之皇:水性杨花!比青楼女子更为不知廉耻。女主耸耸肩:恭喜你,回答正确!可惜没奖励。接着,女主淡漠的回过头对听得一头雾煞煞、惊呆了的人反问:那么你和高等妓男有何差别。《狂肆皇妃:皇上,休想振夫纲》作品链接:http://m.wkkk.net/a/441670/
  • 重生热雪绯腾

    重生热雪绯腾

    王雪双眼微弯:摸小手,三阶丹药一枚!宗苍龙:…王雪笑的很甜:香一个,三阶丹药一瓶!宗苍龙:…王雪色眯眯:亲小嘴,四阶丹药一枚!宗苍龙:…眼见宗苍龙沉默,王雪一时急了,激动的大声吼道:双修!丹药管够!宗苍龙这回有反应了,他的脸红了,转过身向后转,然后,头也不回的跑了!王雪大怒:还敢跑!你给我等着!…………王雪:重生假的?宗苍龙双眼微弯:恩!王雪:穿越也是假的?宗苍龙笑的很甜:恩!王雪:什么是真的?宗苍龙色眯眯:你猜!眼见宗苍龙这样,王雪一时急了,激动的大声吼道:宗苍龙,你怎么不去死!宗苍龙这回有反应了,他拉起王雪,催动法术准备和王雪好好“聊聊”。王雪大怒:放开我,你这个骗子!流氓!变态!放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