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2500000007

第7章 婚事

什么要事如此神秘兮兮的?珊心里有点吃不准。

“你的婚事。”

“婚事?女儿现在年纪还小啊……如果违反禁婚令的话,会被流放的。”

“嘘——难免隔墙有耳——”

宁仁伯将手指放在嘴边低声示意。虽然偏房这边的内室连只蚂蚁都不会有,但回想起今天在醉月楼的经历,他不得不提高警惕。

“对方是宗室公子,所以这桩婚事须得王上做主。民间盛传你的脸上有一道刀疤,王上一直担心你因此嫁不出去,十有八九都会同意。如此一来,贡女的麻烦也就迎刃而解了。”

“谁家公子会迎娶一个丑陋的刀疤女?”

珊眉间拧出几道皱纹。她本以为能听到关于父亲的惊天秘密,没想到是自己的婚事,一时之间有些泄气。而这位神秘的公子竟然不介意妻子的容貌受损,想来只是贪图父亲的家财罢了。

女儿话中带刺,宁仁伯却不以为意,言语间反而略带自豪。

“此人可以让你成为整个高丽最尊贵的女人。”

“此话怎讲?”

珊心中涌上一阵不祥的预感。宁仁伯又凑近了一些,倾身小声说道:

“也就是说,他将来会掌管天下。”

珊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父亲。高丽的王位非世子莫属,但父亲口中所说的那个人明显不是。

“王上也很看重这件事,所以这个秘密千万不能泄露出去。”

“您是说让我和世子殿下结为夫妻吗?”

珊装作天真的样子,好奇地问道。她还想从父亲那里得到更详细更准确的情报。

听她如此一问,宁仁伯嗤之以鼻。

“世子算什么,那个蒙古人成不了王。”

“既然是王上的儿子,自然是高丽人了,更何况世子的母后还是大元皇帝的女儿。除了世子,还有谁能继承王位呢?”

“话已至此,爹爹也不妨告诉你,王上并不看重世子。比起世子和江阳公(忠烈王长子王滋,译者注),王上更疼爱此人,他将成为你的夫婿。”

“到底是谁?”

“始安公之孙,守司空王瑛的次子,王琠。按照血统和辈分,他算是王上的远亲,也是贞和宫主(忠烈王的王妃,江阳公之母,译者注)的侄子。论家世和条件都是开京城诸多贵公子里数一数二的,相貌堂堂,天资聪颖,听说让每个见过他的姑娘都为之倾心,绝对是高丽世家女子梦寐以求的理想夫婿。”

“看来是因为自己貌比潘安,反倒不介意妻子是美是丑了?”

“谁让你有个好爹爹呢?因为是我宁仁伯的女儿,他信得过。要是新婚那天发现自己的妻子居然是位绝世美人,他肯定会更加喜出望外。”

珊不禁失笑,恐怕人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信得过的是宁仁伯府而非宁仁伯本人。父亲显然误会了她这一笑,以为女儿发自内心地开心,自己也跟着笑了起来。不过很快,宁仁伯又皱起眉头,颇有些烦闷:

“不过,爹爹还没和他仔细商讨过。王琠倒是有成婚的想法,但是他父亲王瑛很早之前就对为父心怀芥蒂,所以这桩婚姻八字还没一撇,恐怕还要劳请王上出面撮合。哪知今日我们正要探讨之时却来了一只偷听的老鼠……”

“偷听?谁这么大胆?”

“为父也不得而知。追出去的人没看清那人的长相,只说乍一看是个小男娃,跑起来脚下生风,一眨眼便不见踪影。我们当时说的那些话泄露出去也无甚要紧,但总归还是不放心。”

听父亲这么一说,珊松了口气,暗自庆幸当时没让醉月楼的人看到自己的脸。“老鼠”就老鼠吧,没被发现就是万幸,这个奇怪的比方听上去也还不赖。

看到女儿一脸释然,宁仁伯正色劝道:

“虽然爹爹我也无法断言此事究竟何时能成,你且心里有数,今后谨言慎行便好。从现在起,好好跟奶娘学学织布、针线手艺才是,嗯?”

“那人既不嫌弃脸上有刀疤,会不会女工又有何要紧?难不成他不敢与一个舞刀弄剑的悍妇成婚?”

“这话成何体统!嗯?”

听女儿如此不着边际说话,宁仁伯气得吹胡子瞪眼。明明告诉她即将成为王妃,说话还是没心没肺,这可不是当爹爹的期望看到的。在他眼中,女儿还是那个不谙世事的黄毛丫头。

“要懂得未雨绸缪才是,现在开始准备恐怕都来不及了。你娘亲去得早,身边也没个能帮衬你的人,须得自己打起精神才是。”

“您真的认为守司空的次子能继承王位吗?现如今王上对元成公主言听计从,不敢有半点违逆。若不是借助大元的力量,高丽王室根本难以为继。这种局势下,区区一介宗亲又岂能取代元朝皇帝的外孙登基称王呢?”

父亲如此不谙人情世故,竟为如此荒诞不羁的计划乐得飘飘然不知所以,珊看着只觉得一阵憋闷,便冷冷地顶了回去。可是,宁仁伯却自信满满地回应道:

“一切尽在我的计划之中。你只管做好你该做的便可。”

“那个计划,可是出自您的手?还是有人唆使被人拉拢?”

“什么唆使拉拢的?这是志同道合。你以为为父是任人摆布的提线木偶吗,嗯?”

“是谁?谁提出的这个计划?”

“的确有这么一个人,一个非常聪明的家伙。都说了你没必要知道那么多,别问了。”

珊一直刨根问底,宁仁伯着实有些不耐烦。他站起身来正要往外走,珊也立刻跟着起身,凑到父亲身旁。她想知道的事情还有很多。

“听说世子资质过人,完全有能力继位为王。您又为何拥护别人称王呢?”

宁仁伯迟疑片刻,低声耳语道:

“为了洗刷蛮夷征伐高丽之辱,为了匡扶被蒙古血液玷污的王室。”

珊一脸狐疑,大大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她认识的父亲向来对这些民族大义嗤之以鼻,绝不会听从这种名义断然进行危险的谋划。宁仁伯家财万贯,对富贵荣华汲汲以求,为此不惜血本,对王上、宠臣乃至对自己心怀不满的元成公主和她背后的蒙古势力大肆进贡,再倚仗这重重的保护伞聚敛更多钱财。父亲不仅在城外占有广袤农田,岁赋不断;还经营票号,专门借贷银子给来往于上国和高丽之间的商人,从中获利颇丰。但宁仁伯致富不择手段,甚至有传闻说,当年那起山贼偷袭就是对他怀恨在心的人一手谋划的,母亲惨死刀下。珊怎么也想不到,父亲能体会到蛮夷征伐高丽之辱。身为宗亲,他更是从未忧虑过王室安危。

“爹爹,您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出于骨肉之情,珊非常爱自己的父亲,却又未曾尊敬过他。今日竟发现父亲还有自己从未期待过的另一面,珊意外之余,也倍感兴奋。可还来不及高兴完,宁仁伯就接着耳语道:

“这些话都是那个人说的,只要能守住我的东西,聚敛更多钱财,换个世子也未尝不可。现在整日都要看公主脸色,爹爹就没过过一天安生日子。若是世子继承大统,肯定先拿我宁仁伯府开刀。”

果不其然,禀性难移。珊缄口不语,嘴角露出一丝苦涩,落寞地走开了。

“从现在起,学着做个大家闺秀,一言一行都要有淑女气质才行,嗯?”

宁仁伯斩钉截铁地命令道,说罢便转身走了出去。

父亲离开后,珊这才将胳膊肘支在桌子上,陷入沉思。突如其来的婚事,关于夺位的谋划,从来都没想过的问题一日之间接踵而至,让她有些混乱。一直以来,她都不曾受制于宗室之女的身份,凡是照着自己的性子来,喜欢就去做,不喜欢的就拒绝。父亲提及的这门婚事却完全没有顾及她的意愿,这令她大为不快。在这场暗地里谋划的王位之争中,自己竟成了被别人利用的工具,这点更是令珊厌恶至极。

“那人与我成婚,不过是为了抓住可以扳倒世子的摇钱树罢了。爹爹为了家产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为了洗刷蛮夷征伐高丽之辱,为了匡扶被蒙古血液玷污的王室?听上去师出有名,可既然选择和父亲联手,想必也不过是奸佞小人窃夺权柄的卑鄙伎俩罢了。这些人夺取权位的手段如此,又与父亲‘志同道合’,倘若真的登基继位,于百姓而言福兮祸兮?身上流淌着纯正的高丽血液又如何?当今王上便是如此,也不过落得个怨声载道民心离散。反倒是有一半蒙古血统的世子,生性刚正不阿,他们定是惧怕这一点,才会提前策划这种阴谋。我绝不愿同流合污!”

珊下定了决心。虽然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向来我行我素的珊并不打算乖乖就范。反正自己正在禁婚年纪,必须出了禁婚期才能谈婚论嫁,如果父亲和那些人一意孤行,就需要王上亲自出面了,势必也会引起元成公主注意,他们的计划可就没那么容易实现了。如此一来,婚事还是从长计议为好。珊心想,这个提议应该是最管用的借口。

“那学习女工什么的应该都不急吧。赶紧练功才是!”

脑袋一下清晰起来,她猛击桌子,以示坚决。

“啊呀!”

珊忘记手上的伤,这一击吃痛不已,只见她眉头紧锁,抬起那只火辣辣的手腕,轻轻地揉了揉。看着淤青的伤痕,珊刚才压下去的怒火又重新燃起,她猛然想起少年在市集商铺里说的那句话——

“我并非想加害于你。只是,我必须得知道那个追赶你的人还有同他一道共赴青楼的那些人是谁。”

听上去那个少年该是知道些什么。他跟这件事又有何牵扯呢?少年眼神犀利,衣着却格外素朴,头上的文罗巾有四条带,也就意味着他不过一介平民。

“不,他绝对没那么简单。”

同类推荐
  • 别人的故事

    别人的故事

    作品讲述了音乐奇才高牧甫从一个自小酷爱音乐的青年,成长为一个音乐才子的故事。高牧甫乃将门之后,却一改先辈持刀征服世界的做法,笃信“乐使人和”的古训。1962年逃港,赤手空拳、衣衫褴褛,在命运的安排下,渐次成长为横跨新加坡、香港、台湾中乐界的音乐奇才、中乐交响化的奠基性人物。故事以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为切入点,采用浅近的语言娓娓道来,使人流连忘返。正如席容的诗句: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作者深绿洋为广东省作协会员,长篇小说《鸟儿才听得懂》曾获广东省2004年度新人新作提名奖,多部作品发表于各大报刊。
  • 三喜和他的三房女人

    三喜和他的三房女人

    三喜又要添一房女人了,这是第三个。渠边洗衣服的女人搓着领口和袖口,相互压低语声拉呱,嗓子都变调了。碰见甩手走来的三喜,男人就远远招呼,三喜,又要说人了?好福气。三喜宽大的脸刷地紫赤了,泛出油光,连摆着手说,哪里哪里。当着三喜的面,屯里人脸上都挂了笑,可三喜一拐进巷子,屯里人就你望我我望你地嘀咕开了,吃一百个豆不嫌腥,真还敢娶,又不是本地的?这话议论过不止一次,还是一次次你问我我问你。没人答得上,只是都想起一些事。想起的是三喜的前两房女人……那天本来是个欢喜的日子。
  • 浪漫时代

    浪漫时代

    《浪漫时代》是一部凝聚着光荣与梦相心的浪漫小说。并不遥远的记忆,尚未褪色的青春……蓦然回首,85新潮美术运动亲历者讲述那一代文艺愤青的理相心与激情、躁动与忧伤,重现上世纪八十年代激动人心的文化场景。
  • 池塘

    池塘

    最先被扔进池塘的家畜是代爽家的那头母猪。半个月后的一个下午时分,失踪的母猪赤条条地从村子西头的池塘浮出来,它通体鬃毛脱落,像开水褪过一样干净,在村里人眼前亮光光的。不过母猪很廋,虽然被浸泡了很多天也还是原来那副模样,细心人说母猪身上的鬃毛不是开水褪过的,而是被拔光的,有些地方的皮都被揪掉了。好残忍的手段,得费多大工夫啊。村里人一下子感到一种不祥之兆,七嘴八舌分析是谁对母猪下了这样的毒手,要不是和代爽家有仇,谁会费那么大的劲,直接扔进去得了,为什么要下功夫把母猪的鬃毛拔光呢?
  • 暗号

    暗号

    艾米·凯伦有了一份新工作,在一家为特殊人群提供通讯中转服务的公司担任手语翻译。她每天的工作就是通过视频电话为聋人和正常听力的人进行转译。但是,一位政治战略家却死在了视频通话的过程中。法律不允许艾米透露她所看到的一切。她陷在缄默守则和风险重重的总统竞选政治漩涡之间左右为难。艾米决定自己来调查这一事件。很快,她就发现自己并不只是观察者,正是自己无意间成为政治暗杀的触发者。然而,她能守住自己的缄默守则吗,当刺客把目标对准她自己和女儿时,她应该怎么办?
热门推荐
  • 三元参赞延寿书

    三元参赞延寿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昆明酱园传奇

    昆明酱园传奇

    昆明筑城简史昆明这片群山围住的坝子,汉时就建了城池,当时叫郭昌城,因为那座遥远的古城,由西汉一个叫郭昌的将军所建。西汉是中国扩充疆土成就最大的朝代,今天广阔的中国疆域,大致在汉将的东征西讨中形成。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郭昌曾跟随汉朝大将军卫青攻打匈奴,元封四年(前107年),他以太中大夫身份当了拔胡将军,驻军朔方。后领兵攻打昆明,无功而返,被汉武帝夺印罢官。当时昆明是一片滇池边河道纵横的荒地,郭昌纵马领兵,远道而来,虽然疲惫,却人多势众,武力强悍,掠地夺疆不在话下。正因为如此,他才率兵建起城池。
  • 盛世长瑶

    盛世长瑶

    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国家动荡,宰相之女贺长瑶才华横溢,貌美如花,与太子一见钟情,最后太子即位,封贺长瑶为后,他把最青涩的爱给了长瑶,答应她一生一世一双人。“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 雄关要塞:函谷关

    雄关要塞:函谷关

    函谷关作为我国一个著名的关隘,它坚固险要而又位置重要,这使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老子在函谷关写《道德经》,这使函谷关成为了道家之源。其是我国最古老、最重要的关塞之一,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故事。因此,函谷关成为了我国的一个著名旅游景区,更成为河南灵宝市的一块金字招牌。
  • 王者荣耀之飞天战神

    王者荣耀之飞天战神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外卖骑手,叛逆少年,冷艳女神,富家公子,呆萌吃货……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都因王者荣耀而聚在一起,为了梦想和荣耀,在KPL职业赛场上和那些天才对手展开精彩绝伦的对决。本书慢热,前期平淡,后期热血,欢迎收藏。
  • 超级阅读力训练

    超级阅读力训练

    人生有许多乐趣来自于阅读。我们的生活是如此多彩,然而,我们亲自经历的事情却是有限的。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无限丰富的知识,这就是阅读的魅力。阅读是人生的最大享受之一。通过阅读所体现的幸福主要体现在独处和索居时:通过阅读所养成的斯文主要体现在谈吐上;通过阅读所发展的才能主要表现在办事的决断和处理上。因为,经验丰富的人固然能做事,也许还能洞察细枝末节,但总体上的统领和运筹帷幄上的才干,则惟有出自于那些博学阅读的人士。
  • 都市凡人

    都市凡人

    秋玉辰不敢说什么,他怕刺激到爷爷。于是秋玉辰结果爷爷手中的炉子一样的东西。秋玉辰好像记得这个东西以前是放在他们家的神位前面的,刚刚接触到的时候,秋玉辰觉得有一股冰凉的感觉传来,而且,整个炉身很是光滑,秋玉辰并没有细细观看,拿在手中,等着爷爷继续说话。
  • 世界最具科学性的科幻小说(2)

    世界最具科学性的科幻小说(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The Ancien Regime

    The Ancien Regim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魂的牧场

    灵魂的牧场

    李永才的内心堆积着满满的弹药,这让他只是与生活轻轻擦下肩,情感就被点燃,那忽明忽暗的火焰就是诗,就是他心灵的图案。这里,诗首先是牧鞭,驱赶着他的情感漫步或疾行,同时诗歌也是一个场域,是灵魂游弋和栖息的牧场。所以诗歌是手段也是目的,是出发更是抵达。因此诗歌不是附属品,不是诗人的影子,而是被生活表象遮蔽的更真实的自己。写诗就是让隐蔽中的自己显像,让迥异于我们视线中的另一个诗人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