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2900000003

第3章 为学者必有初——《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导读(2)

(二)《千字文》的特色

周兴嗣《千字文》一书词意明显,文字流畅,音节自然,方便幼童背诵。以下简介《千字文》的特色。

其一,《千字文》包含幼童日常生活接触到的自然事物的知识。研究幼儿识字教育的学者指出,教育者能以四周环境及日常生活为教材教育儿童,既能增加幼儿的表达能力,也能增加儿童对文字的记忆力。更重要的是,幼儿多缺乏安全感及自信,若以幼儿及儿童熟识的环境为教材,可使儿童较有自信地表述所学习的文字,甚至学习书写,令他们较易获得成功感,进而能提高儿童学习的兴趣。[18]《千字文》从自然环境取材,如首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表述天地的颜色,月亮圆缺,满天星辰排列的次序;又如“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及“云腾致雨,露结为霜。”表述人们自幼至长所接触到的大自然现象。此外,《千字文》亦记录了不少日常生活的事物,如“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这些都是幼儿可能接触到的事物。

其二,《千字文》包含了地理及历史文化知识,如“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表述了远古、上古时代的历史文化和传说。又如“九州禹贡,百郡秦并。岳宗秦岱,禅主云亭。雁门紫塞,鸡田赤城。昆池碣石,巨野洞庭。旷远绵邈,岩岫杳冥。”传播了中国的地理知识。

其三,《千字文》传播不少道德伦理知识,如“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复,器欲难量。”主要述及女子应当守贞洁,男子以德才兼具的人为仿效对象;又指出人们一生难免犯错,但只要知错能改就可以。又如“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指出事奉父母、长辈及君主,必须恭敬及谨慎,在行为上也要表现出忠、孝的态度,并且要竭尽全力。

其四,《千字文》的文字浅白,幼童容易理解及朗朗上口。研究指出幼儿学习语文多是口说单字,若教材能朗朗上口,可加深幼儿对教材的记忆,帮助学习。[19]《千字文》全文是四字一句,以两句一对的方式排列,把原本看来没有关联的文字变成有意思的韵文。此外,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至“罔谈彼短,靡恃已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押的是平声七阳韵,音调谐和,容易背诵。

周兴嗣的《千字文》奠下教导童子识字的框架,日后,不少体例也在周氏《千字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如日本明治初年河村贞山编《皇明千字文》,其部分内容为:“日本纪元,辛酉作源。奕坚继统,剑壐爰尊。鸟羽驭字,纲维渐荐。”;[20]其后,又有明治三十三年(一九〇〇)荒浪平治郎编《日清韩三国千字文》,书中列有中日韩三国文字,其汉文部分内容有:“盖自大极肇判,阴阳始分,五行相生,先有理气,人物之生,林林总总,于是圣人首出,继天立极。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有巢氏,燧人氏,为大古,在书契以前,不可考”;[21]晚清也有一本《蒙学准绳五千字课图说读本》,其部分内容为:“人生之初,赋畀为先。受形成性,肢体兼全。百骸五官,头颅面臂。人生之初,百骨五官,脣吻颈肩,耳目腹胃。”均受《千字文》书写模式的影响。

三、《三字经》

不少学者,如钱文忠、来新夏及张志公均认为《三字经》是南宋目录学家王应麟(一二二三至一二九六)编著的,而历代略有增补,或按此书的“三字”书写体例,表述新时代的内容。

王氏,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庆元府(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自幼勤奋好学,九岁已通《六经》,于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荣登进士,长于经史考据、天文地理、掌故制度等,在中国古代而言,应可列入“博物”学者。及后升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为南宋理宗所重用。宝祐四年(一二五六),王氏奉诏主持殿试,贾似道专权,王氏多次批评,多不屈己顺从。因为王氏学问渊博及道德情操甚高,故他编的《三字经》甚受时人欢迎,更被称为“千古第一奇书”。王氏除了编《三字经》以外,更编著《蒙训》、《补注急就篇》、《小学讽咏》等,可见王氏推动童蒙教育的努力。

《三字经》以“人之初,性本善”为起首,再分为三纲五常、五谷六畜、七情、四书五经、先秦诸子、历代史事,最后说明为学的重要及方法,不少句子更成为今天的格言警句。《三字经》的编者虽然没有今天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观点,但不能否定他已具有今天教育心理学中提倡朋辈影响学习论、家庭影响学习论、家庭与学校协作论等观点的初貌。概括而言,《三字经》全书以幼儿道德教育为基础,并谈及古籍经典、中国历史、学习先贤立学的言行为榜样。以下细看《三字经》的特色。

(一)《三字经》的特色

其一,童蒙读本主要是能让儿童识字时朗朗上口。《三字经》以三字为书写格式,既便于儿童诵读,又易于记忆。儿童心理成长教育研究指出,幼儿的听力及视力较早发展,而押韵的作品,作为儿童早期接触的中国语文教材,不仅可增强儿童的口语运用能力,递进常识,还可以借口诵心记,潜移默化。语文教化能深入孩童的心智,让知识渗入学童的生活,从而变化气质,陶冶品德。《三字经》全书共三百八十句,每句三字,基本上是两句一韵,如“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依《广韵》即押“过”韵,声调铿锵,口诵三字,既不过简,也不太长,使幼童容易明白,幼儿口诵多了,能够心领神会。[22]

其二,《三字经》从日常生活教育为切入点,注意在实践中教学。民国时的陶行知在《儿童科学丛书编辑原则》一文中,提出编辑儿童教材应该以“儿童生活为中心”。[23]现代幼儿教育学者也指出,幼儿教育的原则是为幼儿提供真实的经验,在生活中实践所学,又使儿童在经验事物后留下深刻的印象。[24]虽然《三字经》的编者未必全以“儿童生活为中心”为编写方向,甚至它是以成人视觉为中心,以儒家思想教导学童,但也不能全然认定《三字经》忽略了以“儿童生活为中心”的编写策略。例如《三字经》有“性相近,习相远”,“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等句,这些都是针对儿童求学的心智发展。盖儿童成长的历程,往往容易受到外来环境及朋辈的影响,由是强调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助其建立一套道德价值,定下求学心志,对儿童心智发展甚为重要。又如“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等句,均以幼童的生活环境、日月星辰、四时自然景象作为教学材料,从日常生活中取材,方便儿童记忆。又依心理学者指出,幼儿学习数字,由简单一、二、三、四开始,由个位数字至十位数字,再由十位数字扩至百位及千位数字,《三字经》有“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之句,正正实践了儿童学习由个位开始,向外扩充及延伸学习数学的逻辑发展与思维训练。[25]

此外,研究中外儿童认知教育的学者,尤重视儿童由认字、读字再延伸至读句,以及探求文字背后的意义。教育学者强调教导学童先从实事实物学习知识,再进一步教导他们抽象分析。[26]《三字经》有“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强调塾师教学,先教导学生了解中国文字的造字方法,学习及明白中国经典文献的注解方法,并学习字义及断句。当了解全篇文字的字义、断句后,自可明白全篇文章的意思。此外,《三字经》的编者在教学时,强调先教学生学习“小学”,也就是学习文字构造的知识,再学习《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此“四书”的知识。今天得知“四书”乃属于中国传统经学及哲学知识范畴,其实,在古代而言,均是日常人伦及人事应对的基础知识。“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之句,也先从日常生活取材,教导学童掌握文字基础知识,从家庭扩至社会价值,故学习经学知识能掌握古代社会典章礼仪规范,继而学习义理及诠释。多谈形而上学的先秦诸子学说,是从实学及日常伦理知识上建立批判思考,这样在巩固基础知识后才学习批判,不至空疏。所以《三字经》又说:“经既明,方读子”,明白经、子义理后,可以教导学生掌握日常社会及国家情势中“变”的道理。若教导幼童只知“变”,而不知道德价值,这样儿童成长后往往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若只教幼童知道道德价值,而不求变通,以应对变化多端的社会,这样便会使幼童不明因时制宜的道理。故《三字经》说:“经子通,读诸史”,因鉴过去时代社会的变迁,人事纷争,自然知所进退。诚知,《三字经》主要从成年人的角度,把儒家思想灌输给幼儿,[27]但也不能否定《三字经》的内容乃按儿童智力发展而循序渐进地施教。

刚谈及《三字经》内有不少内容是以“儿童生活为中心”的编撰方向,书中也注意从幼儿的家庭生活撷取素材编撰教材。现代教育既强调幼儿从生活环境学习,也强调家庭教育与亲师合作(Families, Professionals and Exceptionality)的重要,尤重视家庭教育培养幼儿道德价值。其中又以父母积极参与儿童教育,与学校教育相配合,为灌输知识及改良儿童行为的重要教学策略。[28]有不少从事幼稚园教学研究的学者指出,幼稚园是家庭教育的延伸,使幼童生活在一个互动的团体中,有机会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举止得体,是故幼稚园教育配合家庭教育,能达到为幼童建立道德教育及知识教育并重的教学目标。[29]在《三字经》中早已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肯定幼儿教育应从父母开始,对父母师长提出“教”和“严”的要求,也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

父母为幼童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成为儿童学习的重要起步。不少人批判《三字经》传播儒家文化知识,甚至认为《三字经》是“落后”和“保守”的知识,其实他们不明白中国传统教育乃启导自家庭,强调血缘关系,强调由个人修身,与家人相处,达至齐家,继续向外扩充,不独成就自己,也成就他人,成就国家及天下,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观点。[30]

另外,幼儿会以高度的兴趣及热情去接触四周的环境事物。家庭四周的景物及经验成为孩童的知识资源,如“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在家庭内由父母及长辈教导人伦秩序,以及与家中各人相处的态度。若能使幼童学习孝悌知识,自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以谦和态度待人,和睦宗族;由亲族向外交往,自可与他人相敬、相助、相爱,又可以互相谦让;朋友之间,各人以德待人,便可以使社会安稳,长幼有序,实践了国家及社会和谐,故又有“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由在家庭对父母及长辈示孝敬,在家中个人修德开始,由个人修身达至齐家,扩至治国及平天下,成己也成物。[31]

有些学者认为“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是要求幼儿及臣子对父母、长辈及君主的盲目依从。而实际上,“父子恩,夫妇从”乃是强调父与子的恩德,夫与妇的相敬。父施爱予儿子,儿子也向父亲示孝;夫以爱敬待妻子,妻子才顺从。父子及夫妇之间,有心存爱敬的关系。加之,《三字经》在此章之前已说:“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也就是已受学的父亲,当然具有“仁义礼智信”的善行,自然以礼相待妻儿,故家中各成员的相处,也是互相礼敬;由家庭扩至国家,“君则敬,臣则忠”也是强调君主先以礼敬臣子,臣子才示以“忠”,君臣之间也以礼相待,故不可说《三字经》教导一种盲目依从君父的教育观点。

除了重视家庭教育外,《三字经》既以幼儿身边接触的物件为教材,也注意取人们的感情及感觉为教材,希望塾师多注意幼童的感情世界,教导学生善用五官感受生活。[32]待儿童的道德及价值判断渐渐建立后,进而教导四书及经史知识。其实,《三字经》强调儿童从四周环境学习的方法,乃相通于今天的儿童教育,强调以“情感”教学,及用手接触,用耳听到,用鼻闻到,用眼看到的“感观”教学法。因为幼儿心智发展,对四周景物有好奇心,自然会将对四周观察及接触物作为学习知识的资源。《三字经》早已注意这种教学方法了。

同类推荐
  • 聚散一杯酒

    聚散一杯酒

    本书为“艺术经典”丛书之一种。郑重是著名的艺术家传记作家,在艺术界享有盛名。本书是郑重历年所写关于书画家人生故事和艺术成就的文章结集。郑重对现代中国书画名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许多画家是朋友。
  • 哈罗!美利坚:一个中国家庭的美国生活琐记

    哈罗!美利坚:一个中国家庭的美国生活琐记

    本书分为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工作娱乐、社会生活、五十述怀共五个部分,是一部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秀,作者用十分生活化的语言介绍了美国的方方面面,记录了旅居美国20多年的点点滴滴,在嬉笑怒骂中饱含人生哲理。本书反映的一些问题,比如华人子女在美国的教育和身份认同问题,折射出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具有深刻的意义。
  • 格萨尔王传:藏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格萨尔王传:藏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历史悠久,气势磅礴,流传广泛,包含了藏民族文化的全部原始内核,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本译本以华甲同志的青海贵德分章本为底本,分为在天国里、投生下界、纳妃称王、降伏妖魔和征服霍尔五章,语言简练优美,富有生命力。
  •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纯洁如水月夜白,朦胧中芳香飘来,细寻找,山崖小花独自开,泉涧霜草衰,风雨吹不败,东方即白斜雾霭,冬雪融化春徘徊,馥艳轻盈云绿黛,满山满谷花盛开,微笑中,人人钗头有花戴
  • 汉代婚姻形态

    汉代婚姻形态

    常常有人说,汉代的研究题目都已经有人做过了,很难再做出什么新的成果来。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汉代历史文化内涵异常丰富,考古发现又日新月异,只要与正确的理论结合,取得新的视角,自然会有柳暗花明的局面,彭卫同志这部书便是佳例。书中环绕着婚姻关系,讨论了许多饶有兴味的问题。即以开卷第一章所谈汉代婚姻关系中的等级性而论,援引大量材料以证成其说,不仅联系到汉以后历代的发展变化,并与中世纪西欧与印度作了对比,眼界之广阔,见解之新颖,使读者深感其吸引力。
热门推荐
  • 瞬息万变的海洋灾难

    瞬息万变的海洋灾难

    海洋——生命的摇篮,海洋为地球上生命的诞生与繁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地球上的生命诞生于海洋,海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的过去和现在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将继续影响人类社会的未来..对于海洋,人类已经做了很多:但人类做得还远远不够。海洋的无穷奥秘和未解之谜又说明人类对海洋仍是一知半解。它们只是一部浩瀚巨著的一段引子,期待人们去撰写它丰富多彩的华章。我们更希望它成为一种诱饵,吸引当代青少年,从而开拓我们民族的新视野,在21世纪刻上我们民族的海洋印记!21世纪已经降临,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也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 灵能者学院

    灵能者学院

    他们是学院的骄傲,他们除魔降妖,灭僵尸,除妖邪!他们很帅很酷很有型!但是为什么要把我一个平平凡凡的书呆子也牵扯进去?别说我和你们一样,OK?别说我的朋友是吸血鬼,别告诉我我前世是什么什么皇后!就算你们长的再倾国倾城!我堂堂学院第一的书呆子,也不会……好吧我错了,我加入你们还不行?
  • 坐绑美男傍山田

    坐绑美男傍山田

    环顾四周叹口气:“阎王,你丫的太不厚道了!”还是先解决温饱问题吧。种地、买田、办山庄。。。面包会有的,美男也会有的。瘟疫不怕、男尊女卑不怕、权势压人不怕。。。不怕不怕不怕啦,带着几百个油瓶,顶着锅盖再苦再累再委屈,再再再。。。也要努力地朝痛痛快快目标活下去!(非绝对女尊,先白后有点虐心)
  • 敢于打开心灵之门(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敢于打开心灵之门(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平安夜

    平安夜

    圣诞节前的平安夜,在某一时刻,写字楼的电梯向下运行着,人们陆续走上来:一个在围城中梦想出轨的设计师,一个卑微而孤独的快递员,一个为婚房发愁的女白领,一个离婚后形单影只的大叔记者,一个婚姻玉石俱焚的部门经理,五种生活状态的人被聚集在狭小的空间,电梯门打开后,他们在这一夜会有什么样的遭遇?一个电梯,五个人物,各种凌乱,或刺激,或无聊,或狂喜,或伤感,既独立成篇又彼此关联。小说中,不同阶层、年龄、性别的主人公的境遇虽各不相同,但内心却都指向了当下时代的焦虑与不安。而偶然性对人物命运和故事走向的改变,更使整部作品充满了黑色的风格。
  • 狐狸君请稍等

    狐狸君请稍等

    去救狐狸?好吧,我去。是个妖怪?还得各种穿越?好吧,我去。可这…成了女的怎么办?好吧,塑料姐妹花。“涟泽…你好像喜欢过一个男人…”阿奈看着躺在自己腿上悠哉悠哉吃着葡萄的涟泽小心地说道。“咳,都说了我不记得了。你很闲吗?那就生几个小狐狸玩玩。”阿奈摸了摸涟泽头上出来的狐狸耳朵,你好像一紧张就会露出耳朵……
  • 穿越之莫待花落

    穿越之莫待花落

    穿越,哪能个个都得权得势,哪能个个不是皇后就是王妃。现代略有姿色的女子叶落,一觉醒来已是伊州永安城叶府的年轻老爷,这把她吓得可以。她精神恍惚了几日,神才算定下来,只得接受现实。同时,她发现,在这个时空,她原来还有一个宝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伦汇编皇极典治道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治道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婚久言爱

    婚久言爱

    本以为只是一场被逼无奈,各取所需的交易,却不想竟渐渐搭进去一颗真心,输得一塌糊涂。浮华散尽,一切已不是最初的模样。经年回首,才发觉赢的人竟是她。冷妍心:“我本以为此生再不会有爱,却不料爱惨了你。”凌郢宸:“都说最先爱上的人,总会是输得最惨的那一个。虽败,我甘之如饴。”恩怨情仇,家族纷争,在我爱上你的那一刻,早已灰飞烟灭……
  • 西游八十一案:西域列王纪

    西游八十一案:西域列王纪

    贞观三年的冬月,一匹瘦马驮着一名僧人,踉踉跄跄地倒在沙漠边缘。玄奘,终于来到了西域。此时的西域,动荡不安。庞大的波斯帝国,深陷拜占庭与西突厥的围攻,引来西域诸国群狼环伺。危急时刻,波斯不惜以秘宝“大卫王瓶”换取大唐的援助。而在丝绸之路的起点,玄奘遇到了他的第二个弟子——高昌王子麴智盛。作为西游里“猪八戒”的原型,麴智盛早已深深陷入情网,爱上了敌国公主,日趋癫狂,竟截走波斯秘宝,以偿夙愿。卷入是非的玄奘浑然不知,他的到来正是大唐的一着妙棋,意图扰动四方。一时间,大唐、突厥、波斯、焉耆、高昌,诸多势力汇聚,劫杀、复仇、叛国各种罪案接踵而来,彼此纠缠,互为因果……茫茫大漠,一场颠覆西域格局、左右丝绸之路的阴谋诡局,离奇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