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60900000007

第7章 采葑采菲(6)

姚太太摇头说:“由不得你。小职员也不好当——我看傅今是个爱揽权的,他夹袋里准有人。你也没有别的路。做研究工作当然好,我只怕你太乐了,给你泼点儿冷水。——还有,咱们那一屋子书得及早处理。这个图书室规模太小,规章制度定了也难行,将来保不定好书都给偷掉。”

“索性捐赠给规模大的图书馆。”

“我就是这个意思。你得抽空把没登记的书都登记下来。”

姚宓服侍妈妈吃了药,照常读她的夜课。可是时候已经不早,她听妈妈只顾翻腾,想到以后黑日白天都可以读书,便草草敷衍了自定的功课,上床睡在妈妈脚头,挨着妈妈的病腿,母女安稳入睡。

第九节

姚宓不知为什么,忙着想把她调工作的事告诉许彦成先生,听听他的意见,并请教怎样订她的工作计划。她觉得许先生会帮她出主意。他不像别的专家老先生使她有戒心。那位留法多年的朱千里最讨厌,叼着个烟斗,嬉皮赖脸,常爱对她卖弄几句法文,又喜欢动手动脚。丁宝桂先生倚老卖老,有时拍拍她的肩膀,或拍拍她的脑袋,他倒也罢了,“丁老伯”究竟是看着她长大的。朱千里有一次在她手背上抚摩了一下。她立刻沉下脸,抽回手在自己衣背上擦了两下。朱千里以后不敢再冒昧,可是尽管姚宓对他冷若冰霜,他的嬉皮赖脸总改不掉。余楠先生看似严肃,却会眼角一扫,好像把她整个人都摄入眼底。只要看他对姜敏拉手不放的丑相,或者对“标准美人”毕恭毕敬的奴相,姚宓怀疑他是十足的假道学。许先生不一样。他眼睛里没有那副馋相。是不是因为娶了“标准美人”呢?看来他的心思不在这方面。许先生即使注视她,也视而不见,只管在想别的事似的。他显然是个正派的人。

许先生曾探问姚宓的学历,对她深表同情,偶尔也考考她,或教教她。姚宓觉得许先生有学问,而许先生也欣赏姚宓读书不少,悟性很好。许先生常到图书室来翻书或借书,姚宓曾请他到她父亲的藏书室去看书。他们偶尔谈论作家和作品,两人很说得来;人丛里有时遥遥相见,他会眼神一亮,和她打个招呼。姚宓觉得许先生虽然客客气气,却很友好,准会关心她的事。不过那天是星期日,她不会见到他,得再等机会。

星期日姚家常有客来。姚宓母女商量好,免得陈善保来“谈”,姚宓趁早到她父亲的藏书室去登记书目。

姚宓未及出门,姜敏就来了。她穿一条灰色西装裤,上衣是墨绿对襟棉袄,胸口露出鲜红的毛衣,小鸟依人般飞了进来。姜敏身材娇小,白嫩的圆脸,两眼水汪汪地亮。她惯爱垂下长长的睫毛,斜着眼向人一瞄,大有勾魂摄魄的伎俩。她两眼的魅力,把她的小尖鼻子和参差不齐的牙齿都掩盖了。她招呼了姚伯母,便拉了姚宓说:

“我特来向你道歉——也许不用道歉,可是我做了一桩冒昧的事。我没有征求你的同意,我向傅今同志建议,调你做研究工作!别管什么图书了!你看怎么样?我是不是冒失了?”

姚宓说:“我有资格吗?”

姜敏说:“我叫他们大家都保证你有!”

姚宓笑说:“嗬!好大口气!大家都听你的!”

姜敏说:“反正大家都会同意。”

姚宓满不理会说:“姜敏,我要替妈妈去办点儿事,你陪妈妈坐会儿。”姚宓知道姜敏是来等善保的。善保来了,她会跟着一起走。

姚宓赶忙推着自行车出门。她骑车过大院中门,忽有个小孩儿蹿出来,拦着车不让走。姚宓急忙一脚下地,刹住了车。那孩子她从没见过,大约四五岁,穿一件和尚领的厚棉袄,开裆裤,脚上穿一双虎头鞋。头发前半面剪得像女式的童化头,后半面却像和尚头。

姚宓说:“小妹,乖,让我走。”

那孩子拉着车不放,只光着眼睛看人,也不答理。

姚宓说:“你是小弟吧?你是谁家的孩子?”

孩子一口天津话:“我要骑车。”

门里赶出来的是许家的女佣。她说:“小丽,不能街上乱跑呀!快进来!”她认识姚宓,解释说:“昨晚老太太带着孙女儿来了。这孩子一刻也看不住。”她抓了孩子进去。姚宓忙又上车。

分房子的时候,她听说许家有个老太太,孙女儿是许先生的女儿吗?她名叫小丽,该是丽琳的女儿吧?怎么长得不像许先生,也不像杜先生。那一身打扮,更是古怪。

姚宓进了大院东侧的小门,推着车往图书室去,只见有个人在前廊踱步,正是许先生。

姚宓说:“呀,许先生,今天星期日,图书室不开门的。阅览室要下午开呢。”

许彦成举手拍拍脑门子说:“忘了今天星期日!我说怎么还不开门!可是,我不是要借书。”他看着姚宓诧怪说:

“你怎么来了呢?你值班儿?”

姚宓说了她的任务,许彦成吐一口气说:“那么,对不起,让我进来躲一躲,我糟糕了。”

原来许彦成应付不了他妈妈的时候就撒谎,撒完谎他又忘了。他在国外的时候,每一两个星期会接到伯父母的信,里面总夹着他妈妈一纸信。伯母每次解释说,同样的信还有几张,因字大纸厚,内容相同,只寄一纸。信上翻来覆去只是一句话:“汝父仅汝一子,汝不能无后也。”然后急切问:“新妇有朵未?”(他妈妈看不起白话文,也从不承认自己会写错别字。“孕”字总写成“朵”字。)彦成知道伯父事忙,伯母多病,他免得妈妈常常烦絮,干脆回信说:“新妇已有朵。”过些时他妈妈又连连来信询问生了儿子还是女儿。他就回信说:生了儿子。他从未想到该把这些谎话告诉丽琳,也记不清自己生了多少孩子。他妈妈却连孩子的生日都记得,总共三个,都是男的。彦成回国,先独自去看望伯父母和母亲。他母亲问起三个孩子,彦成推说都在丽琳身边,没来天津。他撒完谎就忘了,直到丽琳要去看女儿,才想起无中生有的三个儿子。他觉得这种谎话太无聊,只告诉丽琳他撒了谎,阻止丽琳去看女儿,并未说明缘由。彦成打算稳住老太太仍在天津定居,每月尽多寄她家用钱。

丽琳的姑母为侄女儿运送了一批家具,最近偶逢许老太太,便告诉她,彦成夫妇已布置好新居。老太太立即带了孙女赶到北京来。彦成夫妇得到伯母打的电报,亲自到车站去接。老太太问起三个孙子,彦成说,都托出去了。丽琳一心在女儿身上,也没追究三个孙子是谁。她为小丽寄回一套套漂亮的洋娃娃式衣服,老太太嫌穿来不方便,又显然是女装,都原封藏着,这次带来还给丽琳。小丽那副不男不女的怪打扮,是象征“招弟”的。丽琳瞧她前半面像小尼姑,后半面像小和尚,又气又笑,又觉丢脸,管住她不让出门。老太太直念叨着三个孙子,星期六不接回家,星期天总该接呀。彦成事到临头,才向丽琳招供出他那三个儿子来。他这会儿算是出来接儿子的。

彦成跟着姚宓进书室,一面讲他的糟糕事。姚宓先还忍住不笑,可是她实在忍不住了,跨进她父亲的藏书室,打开了窗子,竟不客气地两手抱住肚子大笑起来。

在这一刹那间,彦成仿佛眼前拨开了一层翳,也仿佛笼罩着姚宓的一重迷雾忽然消散,他看清了姚宓。她凭借朴素沉静,装出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儿,其实是小女孩子谨谨慎慎地学做大人,怕人注意,怕人触犯,怕人识破她只是个娇嫩的女孩子。彦成常觉得没看清她,原来她是躲藏在自己幻出来的迷雾里,这样来保护自己的。料想她是稚年猝遭家庭的变故,一下子失去依傍,挑起养家奉母的担子,少不得学做大人。彦成觉得满怀怜惜和同情,看着她孩子气的笑容,自己也笑起来。

姚宓忍住笑说:“许先生,你可以说,孩子都在外国,没带回来,不结了吗?”

彦成承认自己没脑子,只图眼前。他实在是不惯撒谎的。他说:

“我也没知道儿子已经生了三个。一个还容易,只说死了。两个一起死吧,该是传染病。三个呢!分别死的?还是一起死的呢?没法儿谋杀呀。反正随丽琳怎么说吧,她会对付妈妈。”他长叹一声说:“我心里烦得很。让我帮你干干活儿,暂时不去想它。”

姚宓讲了自己可能调工作,只是还不知事情成不成,也不知自己够不够格。

彦成大为高兴,把他的三个儿子都忘了,连声说:“王正真好!该说,新社会真好!不埋没人!”他接下一本正经告诉姚宓:“你放心,你比人家留学得硕士的强多了,怎会不够格!”

他帮姚宓登记书,出主意说:“外文书凡是你有用的都自己留下,其余的不用一一登记书目,咱们分分类,记个数就行。”

姚宓也是这个意思,两人说着就干。英文书她早就留下了大部分,彦成帮她把法文书也挑出来,一面还向她介绍什么书易读,什么书难懂。彦成把姚宓需要的书从架上抽出,姚宓一叠堆在地下。其他的分类点数。两人勤勤谨谨地干活,直到姚宓觉得肚子饿了,一看表上已是十一点半。她问许先生饿不饿,要不要跟她家去吃饭。彦成在书堆里坐下说,先歇一会儿吧。两人对面坐下。

彦成说:“你妈妈看见我这种儿子,准生气。”

“不,我妈妈准喜欢你。”姚宓说完觉得不好意思,幸亏彦成并没在意。他把自己家的情况告诉姚宓,又说他的伯母待他怎么好。

他们歇了一会,彦成说,不管怎么样,他得回家去了,说着自己先站起来,一面伸手去拉姚宓。姚宓随他拉起来,她笑说:

“假如你不便回家,到我家来吃饭。”

彦成笑说:“我得回家看看我那群儿子去了。姚宓同志……”

“叫我姚宓。”

“好,姚宓,我得回家去了。”

姚宓因为藏书室冷,身上穿得很厚,看许彦成穿得单薄,担心说:“这个窗口没风,外边可在刮风了,许先生,你冷不冷?”

许彦成说:“干了活儿暖得很,趁身上还没凉,我先走吧。”他说声“再见”,匆匆离去。

姚宓回家,姜敏和善保都走了。姚太太对女儿说:“你调工作的事,王正准是和傅今谈妥了,傅今已经和别人说起,所以姜敏也知道了。”

姚宓说:“姜敏,她听了点儿风声就来居功。她就是这一套:当面奉承,背后挖苦,上面拍马,下面挤人。她专拍傅今的马屁,也拍江滔滔,也拍施妮娜,也拍余楠,也拍‘标准美人’;许彦成她拍不上,‘标准美人’顶世故,不知道吃不吃她的。”

接着她讲了许彦成的“三个儿子”和不男不女的女儿,姚太太乐得直笑。

第十节

宛英虽然早看破了余楠,也并不指望女儿孝顺她,可是免不了还要为他们生气;而且她对两个儿子太痴心,把希望都寄在他们身上。余家来北京后,两兄弟只回家了一次,从此杳无音信。宛英胃痛那天是星期六。她特意做了好多菜,预先写信告诉儿子,家里已经安顿下来了,她为他们兄弟布置了一间卧房,星期六是她的四十岁生日,她叫两兄弟回家吃一顿妈妈的寿面,住一宵再回校。他们没有回音。余家中午已吃过面,宛英左等右等,到晚上直不死心,还为他们留着菜。

余照早不耐烦说:“妈妈,你就是死脑筋,没法儿进步,该学学爸爸,面对现实,接受新事物呀!做什么好菜!还不是‘糖衣炮弹’!”她的语言表示她的思想近期内忽然大有进步了。

余楠附和说:“现在的大学生不但学习业务,还学习政治呢。你别扯他们的后腿。我叫你做两个菜给隔壁傅家送去,睦睦邻,你就是不听!”

“他们又不认识我。”

“啊呀,做了邻居,面也得送两碗!你亲自送去,不就认识了吗?”

宛英说:“现在还兴这一套吗?我是怕闹笑话。”

余楠使劲“咳”了一声说:“你睁眼瞧瞧,现在哪个‘贤内助’只管管油盐酱醋的!傅今是当权的副社长,恰好又是紧邻。礼多人不怪。就算人家不领情,你反正是个家庭妇女,笑话也不怕呀。”

他说完就到丁宝桂家去吃晚饭了。丁宝桂是他新交的酒友,经常来往,借此打听些社里的新闻和旧事。

余照直嚷肚子饿,催着开饭。她自管自把好的吃了个足,撂下饭碗,找人扶她学骑自行车去了。

宛英忙了一天,又累又气。她对两个儿子还抱有幻想,不料他们也丝毫不把她放在心上。她勉强吃下一碗饭,胃病大发。

她发现找来治病的不是大夫,而是听人说是为了妈妈丢了未婚夫的那位姚小姐。别瞧她十指纤纤,劲头却大,给她按摩得真舒服。她想到自己的女儿,不免对姚小姐又怜又爱,当时不便留她,过了几天,特地做了一个黄焖鸡,一个清蒸鳜鱼,午前亲自提着上姚家致谢。

她把菜肴交给沈妈,向姚太太自我介绍了一番说:“前儿晚上有劳姚妹妹了,又搅扰老伯母,心上实在过不去,特地做两个菜,表表心意。”她有私房钱,可以花来结交朋友。

姚太太说:“余太太,您身体不好,做街坊的应该关心,您太客气了。”

余太太忙说:“叫我宛英吧,我比老伯母晚一辈呢。”她知道姚太太已年近六十。

姚太太喜欢宛英和善诚恳,留她坐下说闲话,又解释她女儿只是看见大夫为她按摩,胡乱学着揉揉。

正说着,忽听门铃响。沈妈领来一位高高大大的太太,年纪五十左右,穿一件铁灰色的花缎旗袍,带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鼓鼓囊囊地穿一身紫红毛衣,额前短发纠结成两股牛角,交扭在头顶上,系上个大红缎带的蝴蝶结子。后脑却是光秃秃的。姚太太拄着拐杖站起来迎接,问来客姓名。

那位客人说:“您是姚太太吧?这位是余太太呀!我是许老太太。”

姚太太说:“许太太请坐。”

“许老太太了!许太太是我们少奶奶,许彦成是我犬子。”

姚太太看了那女孩子的头发,记起姚宓形容的孩子,已猜到她们是谁。她一面让座,一面请问许老太太找谁,有什么事。

同类推荐
  • 出嫁

    出嫁

    袁月父亲死了,袁月渐渐长大,对自己父亲的哥们儿——盗墓人刘凤福产生了感情,袁月的母亲玉香为了钱默许袁月的行为。刘凤福犯罪伏法,袁月悲痛不能自拔。后在诊所上班,跟老板娘的丈夫勾搭上了,后被扫地出门。老板娘到袁月家大闹一场,让袁月颜面扫地,从此远走他乡来到武汉,经历各种曲折后,袁月做了一个处女摸修复手术,嫁给了一个有着市侩气的中年男人……
  • 薨之灵(二)

    薨之灵(二)

    该说说法医吕鸿的故事了。此时她正赶往一个案发现场。城市已经入睡,喧闹渐渐停息,在行进中,吕鸿从越来越厚的寂静中辨别出一种声音。对于这个声音,她久违了。那是蟋蟀的叫声。不是因为城市中很难听到蟋蟀叫,而是,这种叫声,在吕鸿的心理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叫声远远的,躲在某个地点,很弱,却不停歇。吕鸿乘坐的警车在公路上像一个夜行侠,快速安静地移动。
  • 去东京寻找妹妹

    去东京寻找妹妹

    女孩喘息了一下,嘴唇在翕动:“……快找、找我哥哥……”妹妹成品在东京失踪了!那天早晨,我正在亲贤街附近的一家小酒吧门口和我的搭档麦克蹲守一笔毒品交易,那会儿目标还没有出现,麦克说在车里堵得慌,要出去透透气。我打开了车上的调频收音机,听到东京地铁出口发生大爆炸的消息,我忽然记起成品就在离地铁出口不远处的浅草歌舞伎模特经纪公司上班,心里顿时各种念头丛生,便急忙拿出手机拨打她的电话,却被告知关机了。我又打到了她租住屋里,电话通了,却一直没有人接听。
  • 走婚时代的爱情

    走婚时代的爱情

    走婚,是走向苦难,还是走向幸福?《走婚时代的爱情》继“裸婚时代”后又一经典力作。喧嚣都市中衍生出最新的婚姻形式——走婚。有人走婚是无奈,有人走婚是主动。到底是距离产生美,还是距离产生嫌隙?脱离了传统模式的束缚,当传统与时尚碰撞,走婚的夫妻该谁管钱?感情在婚姻中的位置还剩多少?本书主人公安迪和于飞扬在走婚的过程中一路跌跌撞撞,在欢喜泪水、甜蜜和苦恼中一路走来……作者简介月满天心,原名王秀荣,已出版《一轮圆月耀天心》《愿得一人白首不相离》《长相思不相忘》《总有一首诗,让你相信地老天荒》《玉骨花魂美人心》《女人三十学会爱》《以你之姓,冠我之名》等作品。
  • 平安里

    平安里

    她们站在长桥上远远地望见平安里,整齐的青砖与商铺遮挡了内在的肮脏与混乱。它就像一个被人为禁闭起来的孤岛。而人困在这里,除了虚度与内耗之外,好像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她们听见了砖石落下的声音,仿佛从前的痴怨嗔怒也一齐落了下来——从盼着拆迁开始,居然已经十二年了。陆爱华低下头,意外发现自己衣服的下摆粘着一张方形标签。她撕下来仔细看了看,发现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从医院粘回来的,陈菊英所挂的盐水瓶上的药方帖。药方帖上的中文尽管都认识,却不知道究竟组成了一个什么意思。陆爱华于是顺手把标签扔进了深绿黏稠的护城河里面,而这张白色的标签很快便顺着水流漂走不见。
热门推荐
  • 魔方世界

    魔方世界

    当有一天穿越到游戏里做了主角,你又将如何主宰这个美丽新世界?
  • 招贤为婿

    招贤为婿

    她是富家小姐,却被奸人算计家道中落;他是游历学子,一朝被抢饿晕街头。不就是长得漂亮了点,招个女婿上门是碍着谁了;他好不容易有个姑娘看上眼,怎么就这么多的事情呢,都睁大眼睛看好了,爷的夫人,是你们可以欺负的吗?
  • 双凤奇缘

    双凤奇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频反击

    超频反击

    当《深渊中的奇点》游戏停摆的那一刻,汤姆操控下的“昂”正手握一柄光剑,与一只长着一张类似蜥蜴脸庞、浑身疙瘩的怪兽激烈鏖战。在广阔的艾斯坦山谷中,旨在拯救黛娅公主的联军战士正与泽拉兹城堡释放出的恶魔怪兽们捉对厮杀。山谷的尽头,半隐于云端的泽拉兹城堡巍然屹立,看上去触手可及,却又远在天边。此时此刻,他们的黛娅公主还被“暗冰封印”束缚在泽拉兹城堡中,命悬一线。在游戏中, “昂” 拥有着不朽的生命,不过一旦失血过多,他还是会暂时死亡,随后将在他的出生地复活,但即使搭乘最快的飞行器重抵艾斯坦山谷也要花上十天时间——这对战役的结局已无济于事。
  • 漂在东莞十八年

    漂在东莞十八年

    《漂在东莞十八年》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打工题材作品,在社会上颇受好评,凡看过此书的作者,均以为深入人心,写的是个人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的沧桑史,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一部历史写照。
  • 绿牡丹

    绿牡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漠谣

    大漠谣

    西汉武帝时期,小狼女玉瑾被西域匈奴单于帐下的一汉人救起,跟随他学习诗书武艺,并与单于的王子们一起长大。匈奴一场政变,小玉被迫来到长安,路上先后遇到温文尔雅的孟九和和英姿勃发的霍去病,一场爱情故事拉开帷幕。随着玉瑾与他们的一次次偶遇和纠缠,所有幕后纠结跃然纸上。有情窦初开的初恋情怀,有畅快淋漓的爱情长歌,更有宫廷斗争的漩涡搅扰……谁能最终抱得美人归?请随桐华一起快意阅读!
  • 人性的优点(套装共6册)

    人性的优点(套装共6册)

    本套书共6册,《领袖判断力》教你拥有超人的判断力和成功处世的基本常识。《语言的突破》是“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献给读者破解语言艺术的最权威力作。《领袖影响力》教你如何拥有掌控人心的强大影响力,让你具备魅力十足的领袖才具有的非凡影响力。《美好的人生》是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献给读者赢得幸福人生的终极指南。《人性的优点》是曾经激励过数千万人的著作,影响最多中国人的外国励志经典。《克服胆怯》教你无畏无惧,成为敢说敢做的勇士,告诉你“学会勇敢”这门人生必修课的所有秘密。
  • 夫人的权威

    夫人的权威

    我站在楼梯口,心里怦怦地跳。刘青青去供养室取注射器具去了,马上就要转来,今天一定要她接受我的邀请,去舞厅或咖啡馆,度过这个对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夜晚。为此,昨夜我通宵都未曾合眼,仔细考虑选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提出为好。于是我选择了在楼梯口等候她。刘青青很美,却不苟言笑,待人又很善良厚道,象外凉内热的热水瓶。
  • 你比星河还璀璨

    你比星河还璀璨

    新书《大佬的小可爱野翻了》小时候,她手里拿着砖头:“跟着我有糖吃,跟不跟?”“跟……”“做我小弟做不做?”“做……”长大后,他看着呼吸繁乱的女孩儿,嘴角微扬:“嫁不嫁?”“嫁嫁嫁,嫁还不行吗!”人来人往的路上,她红着脸答应,他将人拦腰抱起,直奔民政局,不给她反悔的机会。小时候她高他一头,长大后他高她一头,小时候她保护他,长大后,换他来保护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