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75600000004

第4章 谒郑玄墓祠

写下这个题目,我突然感到羞愧,因为在去郑公祠之前,我除了知道郑玄是汉末的一位经学大师外,别无所知,他的名字对我来说不过是一个多余的符号,我从未有过深入了解他的欲望,更无从想到拜谒他的有关遗迹。只是因为一次游历中的偶然,我才站到了他的墓与祠前。

当时,我和友人们站在潍河的尽头,看着这条母亲河从我们脚下浩浩荡荡地汇入峡山水库——全省最大的水库之中。那真是一片世外桃源啊:水天相吻处,活泼的小舟是点睛的逗点,水鸟儿在飞扬似雪的芦苇荡里起起落落,苍凉的风吹得人翩然若仙。在这地肥水美、恬静和谐的地方,我们都相信会有奇迹。当地的一位文友说:这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它集天地之灵气,曾孕育出无数的英雄豪杰、文人雅士。1800多年前,一代经师儒圣郑玄便诞生于此。他的墓与祠至今尚存,就在不远处,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的话激起了我们寻古探幽的兴致。

我们的车在水库清新洁净的大坝上行驶,仿佛要一直驶到世外去。两岸是恬静如画的风景:桃园、池塘、麦田、挺拔清秀的树,还有圆圆的沙坟在阳光里打盹,阳光沁进每一颗沙砾,温暖抚慰着那些长眠的灵魂。这样的情景温柔温馨,丝毫也不荒凉凄厉,让人相信死和生是一样自由和安详,并不可怕,死者能和生者一样倾听这田园牧歌,迎送这日出日落。这一切仿佛不属于尘世而仅属于回忆。路的尽头,我们要去拜谒的那位古人,他和这些散落旷野的灵魂有何不同呢?

在高密市双羊镇后店村西,有一个雅静的院落向我们敞开了大门,这便是郑公墓祠的所在地。院内有隐士般高雅的菊和朴素的草花,闲走的三五只笨鸡,使这埋葬古人的地方也充满人间烟火的生气。

郑公祠相传建于汉末,高约135米,青砖黑瓦,古朴静穆。进入墓祠大门,踏着陡峭的石阶层层上去,迎面是一位明眉朗目、容仪温伟的老人塑像,他深邃睿智的眼睛,从久远的历史深处向我们望过来。兀然地出现在他面前,我有些不知所措,不知该以怎样的心情来面对这位陌生的古人。我羞愧于我对他的无知。我们这代人看着那些专拿老祖宗开玩笑的电视剧长大,真正的历史已被戏说得面目全非。是的,没有人亲眼看见过历史真实的模样,我们看到的所谓历史不过是现代人随心所欲的杜撰。为了挽回一个文化人的颜面,我像个考古者那样四处搜寻着有关郑玄的信息。郑玄祠碑上的文字已漫漶难辨,墙壁上只简单地刻着他的生平。从友人那里,我才对郑玄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他淳朴的讲述中,我的眼前真切地复活了那些湮灭已久的情节——

郑玄,字康成(127~200),生于北海高密的一个名门望族,是汉末最后的、也是最有成就的经学大师。他一生遍注群经,不仅是儒学集大成者,在数学、物理学、天文学、语言学领域也皆有贡献。他自幼博学多识,被誉为“神童”。自20岁始,在外求学游历十几年,40多岁才回归故里,因家贫地少,只得“客耕东莱”,同时传经授徒,弟子多时达数百千人。在“党锢之祸”被牵连禁锢的14年间,他杜门不出,潜修经业,硕果累累。后人提起郑玄时,总好称他“郑司农”,其实是对他的亵渎。因为他一生淡泊名利,有多次入仕机会却甘为布衣,“大司农”之职于他不过虚名而已,当时他以病老为由自乞还家,并未上任。究竟是他真心不愿为官还是阴差阳错,众说纷纭,我宁愿相信那是他作为智者自知之明的人生选择。郑玄一生活得极其明白而且干净,始终保持着独立的人格。

公元200年春,袁绍与曹操相持于官渡,为壮声势,绍令其子袁谭逼郑玄随军,“欲借玄以收君子之望,而得万民之心”。玄无奈只得抱病卧车随行,行至元城时病卒,初葬于剧东(今青州市郑母镇,民间传说为郑玄姥姥家),后迁回高密。袁绍之举虽遭世人唾骂耻笑,却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郑玄当时的声望、影响,和他在袁绍心目中的分量。袁绍死后也葬在了郑玄的故里,距郑玄墓不远的地方,据说那是他生前亲自嘱托后人的。

郑玄不仅为上层官吏所赏识,更为民间所景仰。据说他由徐州回乡时,路遇黄巾军数万人浩浩荡荡行进。当时,这位年迈体衰的老人担心被杀,哪知当黄巾军首领知道他是谁时,竟率领数万大军齐刷刷地跪拜,尊崇如见尊父,并发誓绝不骚扰高密百姓。究竟什么是混乱中的秩序、暗夜里的烛光?在那样一个群雄割据、情理无常的乱世里,这撼人魂魄的一幕如在眼前,令今天的我热泪盈眶。

在郑玄像左侧,是郑益恩的像。益恩是郑玄唯一的儿子,他出生时郑玄已44岁。当年,孔子的第二十世孙——时为北海相的孔融为见郑玄曾屐履造门,并为之特设“郑公乡”;多年后,郑玄的独子郑益恩为解救被黄巾军所困的孔融而赴难殉身。从这两代人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士为知己者死、知恩图报、无怨无悔的士风气节。

在郑玄像右侧,立着一个明眸皓齿、英姿勃发的少年,那是他的嫡孙郑小同,益恩的遗腹子。郑玄于耄耋之年失子得孙,该是怎样的悲喜交集啊!独子英魂远去,却为他留下了这相传的血脉。一切的一切,都会因之传承下去。这位白发苍然的老人执烛相照,用满是褐斑的、战栗的手抚摸着这个懵懵无知的婴孩:他一生下来就没有父亲,注定要在没有荫护的环境中孤独地成长,迎接他的,将会是怎样凶险莫测的命运呢!老人掰开婴儿紧攥的小手——这位儒家的忠实信徒相信人手心的纹路里写着自己的命运。结果,他发现孙儿的手纹几乎与自己一模一样!冥冥中上天在向他暗示什么?对此,他当时一定思想了很多,一代经师大儒也难解开这神秘的谜底。现代人都知道人的手纹是不可能相同的,就像世间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但有关祖孙同一手纹的奇事,书中有确切的记载,郑小同的名字就由此而来。

只可惜郑小同与爷爷同一手纹,却并不同一命运。郑玄过世时,小同才5岁,乱世里孤儿寡母相依为命的凄凉无奈可想而知,好在长大成人后的小同传承家学,在民间的声望已卓然自立,后步入政坛,官至侍中,曾为曹髦讲授经业。中国文人的悲剧往往在于过于关心政治,并企图借此施展自己治国经世的抱负,结果一旦步入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便往往命不由己。郑小同没有逃过这个悲剧,在他62岁时,终被多疑的司马昭毒死,未能像他爷爷那样得以寿终正寝。

小同之死究竟是因司马昭猜忌而致,还是源于政治阴谋,已成千古之谜。他的死很可能并非司马昭一念之差的无妄之灾,在曹耄与司马家族的明争暗斗中,无辜的牺牲品还少吗?时势动荡、险象环生的时代,注定了一介文人书生在劫难逃的命运。郑玄曾在蔡邕遇害后发出“汉世之事,谁与正之”的悲愤慨叹,多年后他一脉相传的孙儿以他的死,重蹈了无数文人雅士的覆辙。站在郑公祠里,站在祖孙三人面前,面对着那三双穿透千年岁月向我望过来的苍凉的眼睛,我在俗尘中变得麻木不仁的心渐渐感到了疼痛,我为我对历史的无知而汗颜,为我一直张扬炫耀的享乐的人生观而羞愧。

一代代的先人如一节节的梯子,把我们送到今天的高度,而现代人对祖宗先贤的冷漠和无视,已经到了没有良心的地步。古代和现代是隔膜的,现代和现代也并非零距离。在很多现代人眼里,五千年的文明和智慧不过是历史留下的一堆垃圾,甚至是阻碍他们前行的大山……焚三炉香虔诚地置于炉中,让香气袅袅地升至古人灵魂所在的境界,就在这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这种古老得近乎迷信的祭拜方式为什么会一直流传下来。

站在高达13多米的祠堂之上,我仿佛悬在历史与现实的半空中。一仰头,是那些灰飞烟灭的灵魂;低头,是蝼蚁般忙碌不休的人生——我庆幸我仍是那其中的一个,我从其中来,仍要回其中去。只有活着,一切才有可能。只有人世才是真实的,只有握住真实的纸笔,才能写出活的文字。

祠西南3米处,有一棵高约13米、粗可盈抱的柏树,虽枯,却并不腐烂,树叶已片迹不留,铜枝铁干仍硬骨铮铮地刺向天幕。友人突然指着半空中那斜逸而出的一截枯枝说:“你看,那多像小龙的头呵,你再看——”他的手指越过蜿蜒盘曲的枝丫,指向刚劲翘起的末梢,说:“那多像龙尾呵!”一阵秋风扫来,满院花草树木发出一片沙沙飒飒之声,仿佛来自远古的神秘暗示,唯有柏树凛然不动。

后来翻阅资料,看到有关这郑祠老柏的描述俱是“状若虬龙”,可见古今英雄所见略同。守祠的大娘说这柏树是当年郑玄从一个小花盆中倒出,亲手植于堂前的。莫非这树因之有了龙的风骨、龙的精神?清人夏畴曾为它赋诗曰:“枝近涛声远,龙盘黛色苍。几丛书带草,同此挹清方。”可见当时它还是极茂盛的,我惊叹于一棵树生命力的长久与顽强。试想树的喧响呼应着潍水的涛声,玄公在树下安眠,农人们在远处耕作,那是怎样生动的画面啊!那时,人虽死树犹生;而今,树虽枯骨仍在。

院中小路的西侧,种着一垄垄的白菜,如潍河边的所有植物一样,它们绿得俏、绿得纯、绿得生动无比,让人不由想起这儿的主人郑公曾有过的“客耕”岁月。圣人孔子看不起耕稼之事,而郑玄与一般儒者不同的正是他不慕仕途,甘以耕稼授徒为业。“一亩荒祠傍翠微,千秋经席归此依。”这或许正是郑公神往的境界。他曾在满院青翠里,栖息那颗宁静澄明的心,他亲手劳作,口中吃着简单粗糙的食物,脑中却产生出令日月生辉的智慧和思想。他的境界我们至今无法完全进入,他的高度我们或许再也不能企及。我们生逢盛世,心却是浮躁的,我们已不懂得什么是修炼,忙于生存的我们似乎没有时间思索,只有时间享受,而这位古人在生死难料、变幻无常的环境中,却始终保持着一颗波澜不惊的心,平静安详、心无旁骛地做着学问,甚至在去世前的短短几个月间,他还抱病完成了对《周易》的训释。思想依赖肉体而产生,也能突破肉体而存在。郑玄死了,他的思想依然活着,活在万事万物、阴晴圆缺之中。

郑玄墓在祠的后面,高约8米,外围达40多米,墓上的枯草如一代经师的长发,被秋风胡乱地梳理着。“云愁庙古,月暗坟荒”——相对于死者生前的辉煌,他的坟冢实在太冷清了。生者对死者的凭吊拜奠是多么苍白无力呵。我们可以用各种方式来纪念先人们:焚纸、进香、屠牛宰羊,但是他们并不能真的享用;我们可以将他们的庙宇祠堂修筑得古色古香富丽堂皇,可他们并不能真的住进去——那多是后人借祭奠先贤的名义而做的铺张,与旅游收入有关,与死者本身已无多大关系。人们在热热闹闹做这些的时候,却忽视了死者灵魂的居所始终是荒凉的,甚至几乎被风雨抹平。我们是多么虚荣和流于形式啊!在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只需在他们的坟头撒一把草花的种子,他们的房顶上就会鲜花盛开,蜂蝶翩然,那美好的花香就会穿透沙土,温暖熏透他们已凉的骨!

南去的大雁在秋风里歌唱,歌唱着潍河两岸世代流传的歌谣。薪火相传的人类不会失去记忆,记住好的,也将记下恶的,哪怕当世混沌,也终将会渐渐明了,在后人那里泾渭分明地分出正邪两极。在历史的长河里,谁都不过是一粒微尘。但每个人生下来都是有根有源的,所以每个人活着都有使命,不管他有心还是无意,不管他清醒还是无知。我活着,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挚爱着人世间的一切美好事物,弃恶扬善,取长补短。在祖宗遗留的天空下,在祖宗耕种过的厚土上,一代代的“我”们仍将活下去、爱下去、思想下去,并再次成为遥远的回忆……

同类推荐
  • 中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中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呼兰河传:萧红作品精选

    呼兰河传:萧红作品精选

    呼兰河小城的生活或许有一点沉闷,但无论是扎彩铺、放河灯、跳大神、娘娘庙会、野台子戏,还是北方大自然的风霜雨雪、火烧云,萧红用绘画式的语言,“在灰暗的日常生活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勾勒出一幕幕充满童趣的影像。
  • 云岩河的歌

    云岩河的歌

    本书的作者是一群曾经到陕北插队落户的北京知识青年。他们以不同的经历和感受讲述了40多年前那段刻骨铭心的插队生活,向人们再现了“文革”时期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的真实一幕。
  •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80余篇,作品字里行间透露着文学大师对社会的见解和生活的智慧,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随笔经典之作。《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1995年12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热门推荐
  • 世界儿童必读经典:海洋故事

    世界儿童必读经典:海洋故事

    本文主要讲述了太平洋名称的由来,印度洋名称的由来,大西洋名称的由来,黑海名称的由来,红海名称的由来,巴伦支海名称的由来,白令海名称的由来,爱琴海名称的由来等。
  • 晓日情痕

    晓日情痕

    一朵雪花一段伤情在晓日绽放在冬日逝谢晓光之下出现的是俩颗炽热的心暮光下是······
  • 心动是暖暖的你

    心动是暖暖的你

    我爱你,这是曾经年少时期的我埋藏在心底,最想说,却又最没有勇气说出口的一句话。喜欢……有时候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只需一个不经意的碰撞,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次看似无意的对视,就能在瞬间引起怦然心动,从而一发不可收拾……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本文小故事模式,一个章节一个故事)
  • 东北秘闻

    东北秘闻

    十五年前,傅玉因为在洛河被鬼缠身,家境败落。十五年后,隆汇集团对傅玉抛出橄榄枝,回到家乡丰生山探寻古墓秘密,多次生死关头那只“鬼”却帮助傅玉死里逃生,身边的所谓的朋友、同事也都心怀鬼胎,经历过古墓里离奇古怪的事情后,傅玉的人生走上了另一个轨迹......
  • 高分作文不是梦:玩转游戏

    高分作文不是梦:玩转游戏

    《小草老师教你写作文》系列图书是作文培训辅导名师小草老师和全国苏教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王宏玉老师共同编写,专门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指导书。全套书共分四册。本册书将作文技巧巧妙地暗藏在游戏中,在游戏中,孩子们释放了活泼可爱的天性,也释放了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平时憋一天也写不出一个字的孩子,在欢声笑语中写作文,都只要半个多小时就搞定,不费劲!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游戏中身临其境的观察写作对象的特征、细节、变化和与众不同,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写出好作文。
  • 医方歌括

    医方歌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塔罗女神探之名伶劫

    塔罗女神探之名伶劫

    占卜就是这样,把玄机藏得牢牢的,把一切归功于牌理,其实,一切均源于内心。《塔罗女神探之名伶劫》是“塔罗女神探”系列之一,黄埔江上浮尸不断,且均无人认领;繁华上海滩,女伎失踪、名角遇刺、影星自尽、豪门悲剧一再上演……过去牌,正位的星星。说明是见财起意,终导致多宗血案的发生。现状牌,逆位的皇帝与正位的力量。可见群龙无首,终导致某些人渔翁得利。这张未来牌倒也颇有意思,竟是正位的世界……
  • 闽赣万重山:向莆铁路建设纪实

    闽赣万重山:向莆铁路建设纪实

    本书共收集各类稿件79篇,从不同的角度真实再现了向莆铁路建设历经的重大事件,以及建设者同地方政府、沿线群众风雨同舟、鱼水相融的往事。
  • 外科方外奇方

    外科方外奇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旧爱来袭,总裁图谋不轨

    旧爱来袭,总裁图谋不轨

    年少时,他是不良少年,专门捉弄欺辱她,她视他如仇敌,十六年后,他是城府极深的邪.恶男人,玩尽手段迫她为妻。“暖暖,我说过你是我的,现在,你逃不掉了。”他的手掌落在她的后颈摩挲,像在把玩一只小动物,语气凛冽笃定。“不,我不叫暖暖,我是徐佳,我不认识你。”她眼底闪过紧张和戒备,灵巧一闪,避开了他的钳制。*之后,他用计,把她的结婚证上改写成他的名字。“现在我是你名正言顺的丈夫,你眼里心里必须只有我一个人。”他高高在上,运筹帷幄锁定她。她气得浑身颤抖,抓过烟灰缸砸到他额头上,“你做人自私、小心眼、霸道无理、喜怒无常、还把自己当皇帝……我为什么要嫁给你这种人?”她声嘶力竭地反对,可他只淡淡一笑,强行拥她入怀,低语,“这么了解我,还说不是我的暖暖”。*她终究沦陷在他温柔的海洋中,可当她预备坦白心迹交付真心时,他却搂着别的女人,冷漠地提出离婚。“为什么?”她伤心欲绝,偷偷把怀孕单藏到身后。他眸色深沉,声音温凉,“我掏心掏肺地爱你,得到的只是你的敷衍,乘你还没有爱上我,我还你自由,暖暖,一切都结束了。”“好。”她背过身,一手摁着胸口,一手捂住小腹,泪眼婆娑。*三年后的某一天,偶然相遇,他眼里全是陌生,疑惑地打量她,“我好像在哪见过你。”很好,他不是失忆就是故意装作不认识她,那么,这一次,她势必要报上次被负之仇,别怪她辣手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