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1200000011

第11章 金黄的豆子

那时,我还很小,还不到上学的年龄。对于一个处于蒙昧状态的孩子来说,世界是陌生而新鲜的,也是令人感到惊悸不安的。平时我总在灶间,因为妈妈天天在这儿,这儿是最安全的,起码不用看别人的眼色。

不知为什么,我早早能看懂别人的眼色。对于这个世界,记忆的开端是一个眼神,说不清我有多大,可能刚刚会走路,在模糊的记忆里,我走近一个女人,她坐在矮凳上,手里端着一只大碗。我仅仅是站在她跟前,并没有什么意图,可能我的脸上还带着傻傻的笑。不料,她狠狠地瞪了我一眼。那种眼神,我至今还记得,里面含着厌恶、警惕,还有些许的轻蔑。这是世界给我的第一本教科书。

我看到了世界对我的不欢迎。也就自然而然学会了和它保持距离。

白天,我常常一个人游荡在茫茫草原上。累了,就睡在苏鲁花丛里,那时,我的个子很小,甚至低于一棵草。夏天,茂密的草丛几乎能掩住我小小的躯体。每天傍晚回家,妈妈在灶间做饭,我就拌在她脚下,尽管她常常嫌我麻烦而呵斥我,但我还是喜欢这里,唯有在这里,我不要手足无措地面对这个世界。兄弟们已经学会用刻薄的腔调嘲笑我是个磨锅台的料。的确,一个沉默寡言,举止羞怯的孩子身上,看不出任何的天真可爱,也看不出任何的天赋。其他孩子擅长唱歌、跳舞,他们的父母也常常引以为骄傲,众人面前,孩子的表演赢得了啧啧称赞,父母也觉得脸上有光。我没什么本事能让父母面上生辉,就经常圪蹴在灶间,拨一拨炉膛,看橘红的炭火从炉子里掉下来,迅速变暗、熄灭。起初,它们多像天上的太阳啊,到了熄灭的时候那么凄凉,比苏鲁花凋谢更凄凉。不到六岁,我已经会干简单的家务活,比如烧开水、熬米汤。这是一项不需要什么技能的活儿。只要锅里的水一开,往里倒半碗米就行了。赶车的老王不相信我会做饭,就盘问我,水开了是个什么样子?同龄小伙伴们大多摇摇头,但我知道,水面上咕嘟咕嘟冒起泡泡就代表水开了。

很多个下午,妈妈从地里劳动回来,用头巾打打衣裤上的灰尘,洗洗手脸就可以坐在小板凳上喝香喷喷的米汤了。这时,她会很慈爱地说:“我娃长大了。”我多么盼望快快长大啊!童年的生活那么长,那么寂寞。每天早上,妈妈出门的时候告诉我,太阳落山的时候,就会回来。我望一望太阳,它斜挂在半天,一动不动。感觉好长时间过去了,又望一望,它还是一动不动,拿钉子钉在了那里似的。我每天盼望着太阳快快落在祁连山的背后。当金色的阳光铺满草滩,我的手和脸上也被染成轻金色的时候,妈妈就下班回家了。

妈妈就是我的家,只有在她的怀里,我是安全的、放松的。

后来,奶奶也来和我们一起住,她是那么老,腮巴是瘪的,脸都快挂不住了。手上尽是青筋,还布满了褐色斑点。我不喜欢她身上的气味,说不清的感觉,好像是一种衰老的味道吧,就像门前的地窖里,那些胡萝卜和大白菜烂了发出的气息。每次经过她的身边我总要屏住呼吸。

奶奶很爱热闹,家里常常聚了很多人,多数是女人。她们在一起纺羊毛织毛衣、缝裤子补袜子,说长道短,很是愉快。

一天,不知谁拿来一碗黄豆,奶奶就叫我到灶间炒豆子。我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务,我多么想让大人们注意到我,夸赞我能干。

金黄色的豆子在铁铲子的指挥下欢快地跳跃,房间里渐渐升起炒豆子的香气,这是一种充满人间烟火的,让人欢悦的气息。有几颗豆子蹦出了锅,在漆黑的灶台上蹦跶了一阵子后,停了下来。我的腮巴里早已经噙满了口水,看着那些蹦出锅的豆子,我想,它们是不算数的,应该可以被我吃掉的吧。

我刚刚把一颗豆子放进嘴里的瞬间,门帘子一挑,奶奶进来了。

“偷吃!”她怒吼。劈手抢过铁铲子。我被奶奶拉到外屋,在众多眼睛的注视下,她开始指责我嘴馋,害了馋嘴痨,并刻薄地说,好吃成这号,看将来谁要你呀!我并不明白“没人要”的含义,但是,众人的目光仿佛像一簇簇箭头,直刺皮肉,我感到了疼痛和羞耻,可是又无处可逃,只好站在人们围成的圆圈当众接受目光的翻阅和审视。

我记不清那些细节了,也许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记忆有意识地删除了这一段。

后来,妈妈知道了这件事,专门煮了一碗豆子。她把香喷喷的豆子放在炕桌上,对围坐在炕上的兄弟姐妹说,今天这碗豆子要我先吃,因为我最乖、最听话、最能干。我从来没有被人如此隆重地夸奖过,良久,我捏起一颗金黄的豆子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分不清那咸咸的味道究竟是盐水豆的还是我的眼泪。

同类推荐
  • 说人与说诗

    说人与说诗

    这是一本抒情散文,运用了积极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从说人和说诗的角度,写出了什么是诗歌,诗歌的作用等,让读者对诗歌有进一步的理解。
  • 不安之书

    不安之书

    《不安之书》,也曾译作《惶然录》,是葡萄牙著名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晚期随笔结集,也是一部未完成之作。里面的许多篇章也不像已经完成的篇章,甚至还有留着空白等待填补之处,但是全部加起来,却能完整地描绘出一个人的灵魂。此次是《不安之书》完整版中文译本首次面世。对于喜欢佩索阿的读者来说,这本《不安之书》就是他在华语市场上失落已久的经典之作,又将打开一扇我们窥见佩索阿浩淼哲学宇宙的大门。
  • 眼光

    眼光

    本书是本散文集,文中虽然很多写的是生活中的事,但作者有一双锐利的审美眼光,擅于将许多人眼里看似很普通、很平常的东西,从中发现美、提炼美,体现出智慧、善良、美、真、自由、希望和爱。每一篇散文如同一幅幅熟悉的画面跃然纸上,让人如临其境,供人品尝和回味。
  • 荒原

    荒原

    本书是一位充满才气的中学生的作品精选集,有玄妙诡异、直指人心的短篇小说,有情感璞真的散文,有守望古风、画面唯美的古典诗词。各篇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题材:音乐奇才卡洛与杀手伊泽尔的爱情;庞涓与孙膑的情谊和仇怨;变身哑女的蝉;对来世的感想;等等。但相同的是华美文字间奇异诡谲的气氛,以及每一个深刻贴切的细枝末节——这正是这个九九年女孩所擅长的。
  •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

    文章主要以亚洲现代文学精品和非洲现代文学精品来讲述。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
热门推荐
  • 动荡之源

    动荡之源

    一场突如其来的袭击打破了锦的平静生活,曾经要成为英雄的梦想又开始萌发。走出小镇,前往更为辽阔的世界,作为史上最强传奇战士古道·克兰林顿的继承人,锦又会走出什么样的传奇之路呢。请看《动荡之源》,一个平凡少年的成长史,平凡的作者将写出锦不平凡的一生。【前期或许并不精彩,但耐心看下去,你将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 祛痘圣经

    祛痘圣经

    青春痘的造访,让你飞扬恣意的青春,笼上了一层痘痘阴影。你下定决心,要将青春痘通通都赶走,现在,你要做的就是学习治疗青春痘的好方法,学会青春痘怎么治疗。本书为痘友介绍了多款祛痘的秘方,有健康的中医之道,有快速的药物治疗,还有从根本上除痘的好习惯……想要祛痘的朋友,在艰苦的战“痘”中拼尽全力终于获胜,不料,留下了痘痘后遗症,很是悲观!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从根本上祛痘又不留痕呢?本书绝对是你的最佳的助手!谨以此书献给战痘的朋友,希望你们都能修成战“痘”圣佛!
  • Beatrice

    Beatri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二黑结婚

    小二黑结婚

    本书是著名作家赵树理的中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赵树理的代表作《三里湾》《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等名篇。其中,《三里湾》描写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出现的矛盾冲突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李有才板话》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农村斗争错综复杂的形势,《小二黑结婚》则讴歌了在斗争中不断前进的新农村新生活。
  •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一书文约义丰,人誉为哲学诗,可谓博大精深。它涉及面很广,有时讲到政治经济,有时又讲到教育,还有时讲军事等,不过都体现着它的哲学思想。当然不仅包含哲学,还涉及美学、历史、文学、宇宙学、人体科学等,就总体上讲是“道家哲学思想”。本书采取“化整为零”分章简介,以便读者理解原著。
  • 我穿成了黑化宿主的系统

    我穿成了黑化宿主的系统

    柠萌死后,不仅变成了系统,而且还契约了一个控制欲十分强,时不时就会黑化的蛇精病宿主!人家主角穿越都是附赠金手指,结果没有想到她自己居然穿成了金手指!柠萌怒:“凭什么其他系统的宿主,都是性格好脾气温柔的国民男神,她家宿主却是个一言不合,就对着自家系统各种花样玩不停的高冷大流氓!?举手抗议,我要换宿主!”某位姗姗来迟的宿主大人勾唇邪魅一笑:“小柠萌,你刚刚在说什么?过来,当着我的面儿再说一次。”【本书位面世界已经完结,本书Q群663872102】
  • 病少V5:甜吻小女仆

    病少V5:甜吻小女仆

    冒充机器佣人的宁多多,一觉醒来,竟发现自己惹到了主子时之景。从此,高冷总裁化身缠人女友奴。喂,主人,说好的矜持呢?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 布丁里的银纽扣

    布丁里的银纽扣

    本书为“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言情伦理系列之三,囊括了当今故事界优秀作者的言情伦理精品力作,还首次整合了《故事会》杂志创刊以来尚未开发的言情伦理类中篇故事资源。故事表现了人性的复杂,理智与情感的碰撞,让热爱言情伦理故事的读者尽享故事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