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9400000006

第6章 早年记事(6)

父亲同我生母李荪在我六岁时因性格不合而离婚。当时父亲在南京工作,家在上海。离婚后,父亲将我带到南京,特别疼爱,平时有个保姆还有一个他的秘书张景春照顾我。父亲平时除了办公、开会、做纪念周、去一些特别重要人的住所或有特别重要的事须谈话外,他总爱带我在身边,所以我从小就认识他的许多熟人和朋友。父亲说:“人要见多识广,认识文人名士,可以使你有好的教养。”他对礼貌和规矩是很注意的。彬彬有礼,规矩坐着,好好地听,不乱插嘴,不懂的事和话事后可以问。这就是他的“家庭教育”。所以,父亲不带我去的地方,我不会要求去;他带我去的地方,我总是很愿意地跟他同去。我觉得这样做确实可以开阔知识,增加见闻,学会应对。

消逝中的一些存在

抗战时期,从1937年10月到香港,滞留居住一年左右的生活,虽然有些已在我记忆中消逝,却仍有不少依然在我脑海存在。

父亲王开疆是政法教育界名人。他早年在日本曾参加中华革命党。“二次革命”时因反对袁世凯,被通缉并被刺客行刺受伤。1927年应邀由上海赴南京就任法官惩戒委员会秘书长,1932年被特任为国民政府中央公务员惩戒委员会专职委员,清廉正直为人称道。这工作很有权力,南京家中门房里经常有求见、送礼的人,多数是些县长、法院院长等以上的公务员。父亲历来是一个不见,全部让门房挡驾打发走。但为秉公办案,他与司法院长居正等常有矛盾。我上小学六年级时,有次他带我到居正家,为一个案件的事谈话发生矛盾,他最后拍了桌子肃然带了我起身就走,居正送他,他也不理。1936年他当选国民大会代表,在1937年春天终于辞职照准,他打算仍到上海做大律师,办大学。但“八一三”事变后,打乱了他的计划。这中间,于右任、邵力子、叶楚伧都找过他,要他出山,他都拒绝了,说慢慢再考虑。当时盛世才在新疆正开始统治,得到了上将军衔。盛世才在中国公学上过学,在日本留过学,同父亲熟识,热情写信并派人邀请他“去新疆一同工作”,许以高官厚禄,但父亲说:“盛世才这个人野心大,与他不可共事!”他拒绝不去。到香港后,他关心时事,力主抗战,交往的多数均是当时的名流,听到一些不顺耳的话,他常常很激动。比如英国当时执行的是绥靖政策,为了英国的利益,帮助日本压迫中国对日本妥协。父亲一位朋友孙隆吉,曾在天津海关当过关长,知道当时英、日谈判,已将中国海关收入及存储全部代中国做主送给了日本。中国为抗战,一心希望向英国贷款。可是英国怕得罪日本,不肯借贷。“鬼佬”(香港人叫洋人为“鬼佬”)似乎就是这样坏!因为报上刊登:美国仍在将钢铁等大量卖给日本,让日本制造炸弹等武器屠杀中国军民。当时,父亲友人间传得最多的是德国大使陶德曼,在暗中调停中日关系想要中日停战,但日本要的条件是狮子大开口,蒋介石不肯答应,所以调停的希望不大。父亲听了,认为“老蒋这样做就对了!”“中国人受日本人的欺侮这么厉害,再不拼命怎么行?”他认为“日本就像一条毒蛇,但要吞掉一只大象是痴心妄想!”

香港的气候很好。它属于海洋性亚热带气候,温暖,不寒冷。海风送来海水的淡淡盐味,空气湿润,站在海边会有这种感觉。十月金秋,应该是香港最好的时节。天气晴朗的情况多,有可爱的阳光。间或下了雨,柏油马路上很快也就干了。入冬后,香港也不寒冷。我穿一条深灰法兰绒短裤,换上长筒的灰羊毛袜,上身是白衬衫外加一件藏青西装上衣就行,用不着穿大衣,再冷有风时加件风雨两用衣就可以了。

初冬,有一天下午,父亲曾带我与友人监察委员杨天骥同去看望病中的蔡元培先生。我们是一起坐香港巨商李尚铭的私人轿车去的。住址在哪里,已全忘却,有印象的只是蔡先生的住处会客的房里书特别多,橱架上、长条桌上、书桌上全放满了书。蔡先生穿长袍、戴眼镜、上唇蓄短须,说一口浙江口音的普通话,声音不大,腹部突出,人显得苍老。父亲和杨天骥很尊重他,让我叫他“蔡老伯”。他对我笑笑点点头。父亲和杨天骥都称呼他“孑民先生”。他当时身体很不好,脸瘦有病容。他们谈些什么,印象已经淡忘,只好像谈了上海,他是从上海来香港居住养病的,也谈了抗战的事。还记得杨天骥老伯笑着问过我:“你上学时是不是男女同校?”我点头,他就笑着说:“这就是你这蔡老伯提倡的!他那时做教育总长。”我后来听父亲说过,“一·二八”那年,我随父亲离南京到北京住过一段时间,当时蔡先生是北大校长。父亲在北京时曾同蔡先生见过面。父亲这次与杨天骥先生看过蔡先生后,在香港圣约翰大礼堂参加“保卫中国大同盟”等举办的支援抗战的展览会及募捐活动,同蔡先生也见过面,只是我未在场。蔡先生与父亲在1940年同一年去世。父亲是2月出事,蔡先生迟个把月病故。出殡那天,参加的人极多,全港学校和商店都下半旗志哀。蔡先生葬在香港的华人永久坟场。后来,据说已很少有人知道或去扫墓瞻仰了!

关于杨天骥先生,他长得瘦小但面色红润,戴眼镜,秃顶,穿中式长衫,两眼有神。他一般爱用“杨千里”这个名字,江苏吴江人,诗词书法均佳,人称“才子”。他早年在上海某学堂教过国文,胡适是他学生。在1906年,胡适十五岁时,杨天骥汇辑《西一斋课文》以备“日后察看学生进步之迅速”,其中收入胡适根据杨先生的命题所作的论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试申其义》。当时杨先生对此文做了赞赏的批语,人都夸他“识才”。1937年冬,胡适声名正盛,秋天时经香港去了美国。杨天骥同父亲不时谈到胡适,只可惜许多具体的事我都记不清了。

父亲说过:杨天骥先生早年在上海办《民呼》《民主》等报时同父亲相识。在香港时,我发现他会英语,能看英文报也能用英语同人会话。他代理过监察院的秘书长,此时他是监察院的监察委员,也在协助广东省政府主席吴铁城主持港澳的党政工作。父亲认为杨天骥先生“才不外露”,“是个有学识的能干人”。他同杨先生很谈得来。

我随父亲在香港长住在“六国饭店”。当时这个八层楼的大饭店算是高级的旅馆。我们住房的隔壁,住的是四川籍名流谢无量先生:他个儿不高不矮,胖胖的,脸色很好,两只大眼看起人来慈祥和蔼,脸上总有笑容,不笑时也像弥勒佛,给人坦诚和大而化之的印象,说话声音很柔和,他那时曾穿一套新的藏青色西装,打黑领带。但西装上衣因吃饭时不小心很快就染上不少油渍。父亲说他是“名士风度”。他当时同杨天骥一样,都是监察委员。我们的住房朝海都有个阳台,谢无量那时单身一人在港,他比父亲年龄稍大一些,四川口音,是同盟会员,曾做过孙中山先生大元帅府的秘书。父亲特别夸赞他的学识和书法,听父亲说他在中国公学教过书,著述甚多。我后来上大学时,在复旦大学图书馆查阅他的著作,均是由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其中鲁迅很重视的《中国大文学史》就是他的名著。新中国成立后,我听说他在成都任过四川省博物馆馆长,在四川大学任教,主讲《庄子》等,后来是全国政协委员,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任教,住在铁狮子胡同红楼宿舍内。毛泽东对他很尊重,曾在中南海专门设宴款待他。大约是20世纪60年代初,我看到过当时新华社发的照片,他坐在毛泽东的身旁,仍带着他那种安详坦诚的笑容,席上还有章士钊先生。以后,他出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1963年去世。我因1961年夏就离北京去山东支援老区建设,以后未有机会和心绪去看望这样一位堪称文化名流的父辈。

谢无量在香港滞留期间,应是1937年秋冬。他在香港留的墨迹不少。因为经济不宽裕,他也收钱写字。当时,香港开设有多家当铺的巨商李尚铭很爱结识政界上层人士及文化人。一连几个月,每晚都在他山光道寓所设宴待客,款待得十分大方,毫无吝啬。他每次都派汽车接送客人,家中照例至少有一桌麻将或一桌“沙蟹”。谢无量和父亲几乎每天总带着我同坐一辆来接的轿车去李尚铭公馆玩。当时的常客,除谢无量、杨天骥和父亲外,有两广监察使刘侯武及他儿子,有卸了任的天津海关关长孙隆吉(此时是银行家),有一个瘦长高颧骨的商人郭绪发(我20世纪80年代在四川做出版编辑工作时,见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的《谢无量书法集》上收有谢无量写赠郭绪发的字)。此外,当时著名拍粤语片的影星梁翠薇等也应邀常来吃饭。李尚铭备有文房四宝,有时就请谢、杨和我父亲到书房给他写字题诗留下墨宝,并代别人索字,写后很快就裱了挂起。谢无量的书法风格独特,我觉得有的字像小孩写的,但实际苍劲挺拔,不落俗套,人都称好。

谢无量喜欢古玩。在港期间,许多古玩商人都到“六国饭店”送货给他看,要他购买。他极善鉴别,当时香港假的古董玉器极多,他用白洗脸盆,注上一盆酒精,将商人送来的玉器、翡翠、鸡血石等都放入盆里浸泡。假的就会褪色。他就当面退还商人,使以假充真的古玩商十分难堪,我到他房里,看到这样常笑得很高兴。他用放大镜鉴定古玩,还将一只德国货的小放大镜送给我玩。虽属无意的保存,但迄今仍在我抽屉里。他又特别爱打牌,在山光道李宅打麻将的常有他。他总是输得很多,但输了脸上也仍是十分从容,带着他特有的憨厚的微笑。

他有一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次在李尚铭家,谢老伯和李尚铭的几个朋友喝茶聊天。一个上海客人大约为了讨好李尚铭,就说开当铺是积阴功的好事。穷人有了困难,要是没有当铺,过年或有了急用借不到钱,那真是死路一条了,有了当铺就可以救急等。附和的人也说确是这样!但谢老伯突然笑了,说:“哈哈,穷人可不会这么说!开当铺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啥子施舍!哈哈!”他朝着李尚铭说:“对不对?”李尚铭也笑了,把头点了又点。他这也许是敷衍谢无量,也许是欣赏谢无量的坦诚。

我写长篇小说《战争和人》三部曲时,对其中写到香港的“六国饭店”等当年情况时,是动用了当年在香港住了一个时期的生活积累的。香港女作家小思女士曾写过《香港文学散步》一书,内有怀旧散文,“六国饭店的名字深深地和40年代的中国文艺南方发展连在一起”。书中,还专录了我在《月落乌啼霜满天》中写的《六国饭店》的那个片断。那是1937年冬到1938年春时的状况,看到她书上八层楼高的六国饭店的旧景照片,当年我在那里生活过的情景不觉都出现在眼前。当年,八层楼的“六国饭店”早已变成三十层高的新的大楼了,是爆炸掉旧楼后重建的。看来,历史就是这样。它不会被人们遗忘和背弃,它也总是在向前进步发展。小思女士等在不少作品中都记录、发掘了许多中国文化人和名流在香港留下的事迹和屐痕。这说明香港回归前与回归后都自有一批值得尊敬的作家,他们有可贵的中国心。他们珍重历史,也在开拓今日塑造未来。他们懂得在拥有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该如何去怀念、珍视那些值得铭记的文化人和文化活动,保存并光大香港历史上有过的那些属于中国的、美好的东西!

圣诞大餐、跳“加官”和猴脑宴

香港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又有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经历,使它荟萃中西文化,交杂新旧事物形成一种浪漫风情,回味起来,心头会有说不尽道不明的感觉。

1937年冬天和次年的大半我都是在香港度过的。从12月下旬到次年过阴历新年前后的往事在心底镌留最深。

香港人因为曾处于中西交错的地位上,把圣诞节作为盛大节日来过。“六国饭店”在圣诞节前就布置得富丽堂皇,圣诞树上玩具琳琅满目,圣诞老人的巨像竖在大门口。玻璃橱窗里布置成皑皑的白雪,天际深蓝,闪烁着金色的大星。彩带和闪光的锡纸、玻璃镜漂亮得叫人看了就欢乐,彩色的灯光像眨着的眼,忽闪忽闪。不知什么地方,放出了《平安夜》的音乐声。“六国饭店”很靓,但湾仔木屋区那一带穷苦的人很多;“圣诞节快乐”的英文字很大,但中国抗战前方传来的战况令人揪心。

父亲的一位朋友,广东省财政厅厅长区芳浦在“平安夜”的当天让人送来了请柬,也有谢无量先生的。给父亲的一张请柬上还写明了“请与公子同来赏光”这样的话。我当时感觉:我随父亲一同外出交游赴宴的事一定在他朋友中传开了!我并不愿意跟着父亲外出赴宴吃人家的,但父亲又不能丢下我不管,因此习惯也就成了自然。父亲也是看人家是否诚心,去是否必要,他已没有实职在身,只有个国民大会代表的空衔,但许多朋友都喜欢他,他也不愿与世隔绝,接不接受邀请是并不被动的。朋友们都知道他实职在身时是不轻易吃请的。

同类推荐
  • 大援建

    大援建

    纪实作品《大援建》是奋斗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一线的广元本土文艺工作者,辛勤耕耘、倾情奋笔的结晶。该书全景式地见证和记录了史无前例的大援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生动地诠释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深刻地揭示了灾后重建创造奇迹的科学机制和力量源泉。
  • 其实你就是人物

    其实你就是人物

    有一个词叫“缘份”,有一个词叫“机会”。前一个词很中国,很自圆地说。任何事情,成了叫发,缘分,不成叫无缘。后一个词永远很酷酷地走来,对,如果这个词具象的话,也许是用一半的头发遮住一只眼睛那样的?一副我是机会我怕谁的牛样。谁都希望得到他的眷顾,他的青睐,他才是偶像,是大众情人。明星明星,明天指不定是不是星。而机会,是人们永远要追逐永远拥有的。
  • To hell,上海

    To hell,上海

    “妈的,上海人怎么这样,鸡肠狗肚。凭什么不要外地人?不问可否、不管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末了,还在叽咕《谏逐客书》——这小子要生在春秋战国准是个朝秦暮楚顶呱呱的纵横家。我想想:也是,把两个大活人劈了,你再去自首,就算免你一条死罪,你也得抵一条命。又何苦在死前上法庭丢人现眼一通呢?吴宇报上去的《论当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走向》的毕业论文题目给王连生教授打了回来,附带上边还写了一大堆诸如“时代性不强”、“开拓性不够”、“僵化”等等让吴宇头疼的评语。
  • 纯情·温馨卷(读者精品)

    纯情·温馨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就这样过了一百年

    就这样过了一百年

    这是这本书告诉我们的一个简单的真相,虽然如此简单,但还是要通过这些文字,帮助我们追忆这些活过一百年的老人们的风雨历程,然后,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得出这样一个简单而深刻的结论。人生就是经历和回忆。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即使是百年烟云,也一样会随风而去。很庆幸的是,这些文字、史料、采访都非常的客观,很少用形容词,文体都很朴实,一点点地按照时间记录了百年的个人琐事,还有家国大事和我们久违了情怀。
热门推荐
  • 遇见你是我的情缘

    遇见你是我的情缘

    命运轮回,几年后两人再度相逢,本以为不过是一段你情我愿的情缘,他却以雷霆手段不愿放手。“女人,你这一生,都是我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降临忍界之最终主宰

    降临忍界之最终主宰

    穿越忍界,既没金手指,又不是大简木家的,更难受的还被其他穿越者盯上,人家有挂……导演!这剧本不对!!
  • 关于真善美的格言(经典格言)

    关于真善美的格言(经典格言)

    知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人间理想。本书汇集了关于情感、热情、激情、忧伤、爱憎等名言数百余条,包括有格言、谚语。它们或文中所摘,或诗中所抄,或从大众口头所采。本书通过这些名言,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阅读它们,能对人的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能更好的体会真善美。
  • 数字化与人类未来

    数字化与人类未来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在大量信息进行互动交流之时,是谁在背后把人们连接在一起呢?人们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几乎一切信息都要转换成数字进行传播与交流。运用数字化技术中的虚拟现实技术,人们将可以逼真地模拟出任何环境。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导致人类信息处理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本书为广大读者朋友打开了一扇通向数字化高科技的大门。
  • 沙琪玛

    沙琪玛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星星上的花(2)

    星星上的花(2)

    一场预谋中的医闹,让风安堂和封信陷入了千人所指的危机。彦景城,姚姚,封老爷子,何欢……还有封信的师弟慕成东,都纷纷卷入了这场纠纷。而疯狂的漩涡中心,封信的寂静与孤独,让安之在疼痛中渐渐深入了这个当年惊艳了她的青春的白衣少年的内心。只是,爱一个人,若只有殉葬之勇,却无探宝之慧,怎能伴他走到永远?小圈圈的失踪,彦一的觉醒,姚姚的阴谋,慕成东的秘密,若素的危机,长辈的担心……那些看似的死结,终将一一解开。月光依然明亮,桂树飘满清香,这世间惟有初心会一直闪光。而终于成为他最重要的人后,她终于发现,原来他们的缘起,从更早已经开始。
  • 台湾资料清高宗实录选辑

    台湾资料清高宗实录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面对大海的诉说

    面对大海的诉说

    终于出现了开山岛的轮廓,可岛上只有一个简易码头,大风大浪,船无法抛锚停靠。渔政船被巨浪打得团团转,根本无法靠岸。远远望去,码头上等候多时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正不停地舞动双手导航,数米高的大浪不时遮住他们的身影。半小时过去了,左冲右突的渔政船依旧无法靠岸。无奈的周船长说:靠不上去了,还是安全第一吧。下令返航。这时我才切身感受到,王继才曾多次向我陈述的事实——遇大风浪,任何船只都不能靠岸。回到宾馆,我已经吐得不省人事了。服务人员把我扶到床上一觉睡了五个多小时。
  • 人脉网

    人脉网

    现在社会流行着一句话“一个人是否成功,不在于一个人知道什么,而在于这个人认识谁。”事实确实如此,许多人之所以能够成功,他们依赖的就是宽广的人脉。比如,一个人认识一个企业家,如果企业家愿意为他投资的话,他只要稍加努力,就可以取得第一桶金。其实,只要这个人在这个企业家的公司担任重要的职位,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成就。而这只是利用人脉成功的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这个社会是非常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也是错综交织的,成功人士就可以在这人脉圈中游刃有余,利用各种人脉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 贪杯娘子戏郎君

    贪杯娘子戏郎君

    【事出有因】:嗜酒如命,二十一世纪古灵精怪的少女,医学界的天才,年方二十就名躁天下的一级整容大师苏菲,因为一次意外的醉酒事件,一时失手,将一个因黑帮火拼而毁容的黑道大哥休整得太过奶油,失了男人威信,被千里追杀,不幸坠入山崖,穿越到了名不见经传的东起国,故事由此拉开帷幕…【文案】:东起国盛产美男子,尤以四大美男闻名天下,平常女儿家,只要能被四大美男其中一人看上一眼,已觉生而无憾,死不足惜。偏生这四大极品俊男,无一例外地栽倒在同一个没心没肺的女人身上,黯然神伤。她本天资过人,冰雪聪明,为了躲避三位姐姐的嫉妒陷害,却装疯卖傻,明哲保身。她本闭月羞花,倾城之貌,为了反抗爱财老爹的包办婚姻,却自毁容貌,置身事外。女儿家,谁人不喜胭脂水粉、绫罗绸缎,偏偏她苏醉儿就是个例外,好学不学,偏要学那疯癫的济公和尚,美酒佳肴穿肠过,烦恼忧愁身后抛。有人说,女人的美丽似花,花开花谢终有时,女人的魅力却似酒,越陈越香越醉人。这个嗜酒成性,大智若愚的女人就像一壶陈年佳酿,芳香四溢,耐人寻味,让四个眼高于顶、俊美如仙、霸夺天下的男人也丢了心,失了魂。她的豪情万丈,她的巧笑嫣然,她的调皮捣蛋,她的慧黠沉静,她的一颦一笑,早已镂刻成亘久的思念,藏在心中许多年。群雄逐鹿,五国争霸,争的是江山,亦是美人。殊不知江山易得,佳人的心,却是倾囊也难得。最终谁能抱得美人归?且看小舞09年泣血之作《贪杯娘子戏郎君》。传说中的四大美男:【上官云倾】:东起国最年轻有为的少年将军,骁勇善战,只用了短短五年时间,便将小小的东起国版图扩大了整整三倍,连皇帝都敬畏之。传说中,此男容貌俊美非凡不足以慑敌,每每上战场,总要戴上狰狞的青铜面具,虽鲜有人见过其真实容貌,却因蒙了一层神秘面纱而意外成为东起国四大美男之首。【皇甫俊驰】:名为东起国太子,却从不关心朝政。此人挥金如土,拥有良宅美姬无数,典型的败家子代表,本来不足以推崇,却因生得一副邪魅风流,颠倒众生的妖孽相貌而备受女子青睐,成为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典范,稳居东起国第二美男宝座。【司徒少游】:乃脾气古怪倔强,人称老泼皮的无涯大师之唯一入室弟子,武功造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去无影,行踪飘忽不定,常以一袭紫衣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