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14400000002

第2章

巴鲁一抬脚,麻子脸的刀“嗖”地就被踢飞了。巴鲁拽出自己的弯刀,往前一近身,刀压在麻子脸的肩头,麻子脸吓得面如土色。

清初的八旗兵勇如猛虎,天下无敌。

晚清的八旗兵形似病猫,一触即溃。

太平军横扫江南,清政府只得把八旗兵撤下来,转而起用民兵,当局称之为团练。书生出身的曾国藩以五千民兵起家,重创太平军。然而,太平天国未灭,捻军又起。不久前,捻军在豫﹑鲁﹑苏三省连战连胜,大有与太平天国南北呼应之势。

八旗兵成了美丽的绣花枕头,清廷只得征调弓马纯熟的蒙古兵。蒙古土默特右旗奉调开往山东,这就是土默川蒙古百姓至今仍难以忘怀的“打南阵”。

1863年(同治二年)阴历四月,捻军主力在山东临清州与土默特右旗蒙古军遭遇。双方打了三天三夜,捻军死伤惨重,大败而走。土默特右旗从三品参领沙津所部九百名骑兵死死咬住一支捻军,直至冠县。

太阳刚刚落山,晚霞如血一般在天边流淌,一群乌鸦“呱呱”地在树上叫个不停。沙津带住马的丝缰察看地形,前方没有崇山峻岭,只有几个小山包蜿蜒地伸向远方。

沙津吩咐手下军兵:“加速前进!绝不给捻子喘息之机。”

捻子是清廷对捻军的贬称。

蒙古骑兵来去如风,不到半个时辰,又追上了捻军。

“杀——”

蒙古军扑了过去,捻军首领麻政和率部反击。火光之中,沙津跃马来到麻政和面前,他大枪一抖,照麻政和的前心就刺,麻政和往旁一闪,手中盘龙枪压住沙津这条枪。

麻政和看着沙津:“沙将军,我们远日无冤,近日无仇,你为什么苦苦相逼?”

沙津眼睛一瞪:“你们这些捻子违逆作乱,无法无天,好端端的大清国,被你们搅得乌烟瘴气,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不杀你们何以正国法?不杀你们何以扬我大清国威?不杀你们老百姓何以过上安稳日子?”

麻政和反驳:“沙将军,你错了,把国家搅得乌烟瘴气的不是我们,使百姓生灵涂炭的也不是我们,而是当朝统治者。朝廷对洋鬼子卑躬屈膝,对老百姓狠如毒蝎。两次鸦片战争以来,老百姓穷得就差卖裤子了,可当官的不但喝我们的血,还要榨干我们的骨髓。洋鬼子欺负我们,我们还可以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可当官的骑在我们头上,除了造反,我们还有活路吗?沙将军,你是个英雄,可是,大清朝大厦将倾,你纵然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听我一句良言,咱们化干戈为玉帛,携起手来推翻这个腐败透顶的朝廷,一起把洋鬼子赶出国门,还我中华净土,使天下苍生安居乐业……”

沙津怒斥:“一派胡言!朝廷被列强蹂躏,你们不为国分忧也就罢了,可你们却和太平天国的长毛子串通。国家外有洋鬼子欺凌,内有你们作乱,不安内何以攘外?不把你们剿灭,怎么抗击外寇?麻政和,我也劝你一句,你们已经山穷水尽了,只要你放下武器,遣散你的弟兄,我绝不难为你。”

麻政和眉毛往起一挑:“看来,我们是话不投机了。但我还想告诉你,你要是不听麻某良言相劝,此地就是你葬身之处!”

沙津哈哈大笑:“哈哈哈……麻政和,死到临头,还说梦话。你该醒醒了!”

说着,沙津抽枪便刺,麻政和用盘龙枪往外一挂,“嘡”,双枪相碰,火星四射。

“三哥,你先歇息一下,把他交给九弟。”

沙津的同族弟兄巴鲁晃手中大刀直劈麻政和。

巴鲁二十四五岁,高颧骨,深眼窝,面如熟杏,四方大脸,头戴青铜盔,身披青铜甲,胯下一匹大青马,手中擎着一把大刀。

身为指挥官,身先士卒重要,但操控全局更为重要。沙津虚晃一枪退到一旁:“老九,多加小心。”

见巴鲁的刀到了自己头顶,麻政和把盘龙枪往上一架,“嘡——”一声巨响,巴鲁的刀被崩起三尺多高,他胯下的大青马“嗒嗒嗒”倒退三步。麻政和也觉得两臂发酸,眼前金星闪动。

巴鲁的大刀二次劈向麻政和,麻政和盘龙枪往外一拨,两个人战在一处。

巴鲁的刀寒光片片,形似门板,快如闪电。麻政和的枪也十分了得,他把盘龙枪抖开了,犹如怪蟒,又赛蛟龙。十几个回合过去了,两个人势均力敌。

麻政和这股捻军有两千余人,绝大多数是步兵。沙津的土默特右旗将士虽少,但以骑兵对步兵,还是压着麻政和一头。沙津想,战场上瞬息万变,再过一会儿不一定发生什么情况,既然我军主动,干脆速战速决,杀了麻政和。

沙津大喝一声:“麻政和,招枪!”

麻政和与巴鲁打得难分难解,沙津的枪“扑棱”就到了,麻政和急忙闪身,可沙津这条枪太快了,“噗”,麻政和的左腿被扎了个窟窿。

“啊!”麻政和疼得一咧嘴。

麻政和虽然受了伤,可丝毫没有逃走的意思。沙津不禁暗中称赞,麻政和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他的心却像山一样沉着。相反,朝廷的将领多是贪生怕死之徒,如果有一半像麻政和这样,我大清朝也不至于到今天。只可惜,他是朝廷的叛逆,这种人多活一天,朝廷就多一天威胁。沙津的枪更快了。

巴鲁见三哥上来,他有点着急,求胜心切促使巴鲁招招致命。

麻政和以一敌二,力不从心,“噗”,右臂挨了一刀,血流如注。麻政和虽然血染征袍,却死战不退。麻政和不退,他手下的捻军也跟他一样,奋力抵抗。

沙津有点奇怪,麻政和为什么不逃?为什么要玩儿命呢?捻军不会有什么阴谋吧?

沙津正想着,突然,自己队伍的后面一阵大乱——

“杀呀——”

沙津回头一看,又一支捻军杀了过来。火光之下,黑压压一片,看不出有多少人。沙津一惊,我说麻政和不走,原来是在等待援兵。

几员捻军将领杀到沙津、巴鲁面前,麻政和忘了伤痛:“沙津,你已经被我军包围了。虽然你杀了我们无数弟兄,但只要你投降,就一笔勾销。咱们携起手来,反清灭洋,重振中华,建立一个崭新的国家。”

沙津瞥了麻政和一眼:“哼!我土默特蒙古,世受国恩,岂能与你等草寇为伍!”

麻政和把眼睛一瞪:“那就怪不得我了!”

两支捻军前后夹击,沙津、巴鲁毫无畏惧,土默特右旗的蒙古将士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

眨眼就是半个时辰,捻军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沙津偷眼一看,见麻政和正立马在一棵树下,有个军兵在给他包扎伤口。沙津灵机一动,他把大枪往马的得胜钩鸟翅环上一挂,摘弓搭箭,“嗖”地就是一箭,麻政和“哎呀”一声摔于马下。

捻军为之一乱,沙津这支蒙古兵趁机冲出重围。可没跑多远,迎面又来了一支捻军,沙津见左侧有个小山包,他带领军兵奔山包而去。上了山包,沙津往下一看,火光之中,山前山后,山左山右,到处都是捻军,看样子不下万人。

沙津回头看了看自己的蒙古将士,跟上来有八百多人。沙津暗道,我蒙古将士虽然骁勇善战,可捻军十几倍于我军,这可对我军不利呀!

然而,沙津却笑了,这必是捻子的主力,我们不就是要寻找捻军的主力,将其一举全歼吗?既然长生天给了我这次机会,哪能放过这些穷凶极恶的暴徒!

沙津转过身对巴鲁道:“老九,你武艺高强,汉话说得好。我在这里吸引住捻子,你马上杀出去,到山东巡抚衙门搬兵。”沙津信心十足,“只要朝廷的援兵及时赶到,大清的天下就不会再有捻子了。”

巴鲁目光凝重:“三哥,从这儿到济南少说也有三百里,就算巡抚大人及时发兵,也得一天一夜。如果捻子攻上来,我们这些弟兄可就危险了。要不,咱们还是突围吧?”

沙津摇了摇头,坚定地说:“老九,我们打了六年捻子,难得遇上捻子主力,机不可失。你放心,只要你在二十四个时辰之内把援兵搬来,捻子就绝不会踏上这山包半步!”

一天是十二个时辰,二十四个时辰就是两天两夜,沙津给巴鲁的时间是足够的。

沙津意志如铁,巴鲁点了点头:“那好,三哥,你和弟兄们多保重。”

说着,巴鲁跳下自己的大青马,他把马的肚带“啪啪啪”紧了三扣,扳鞍不去,推鞍不回。巴鲁跳上坐骑,他正了正盔,勒了勒甲。

“三哥,我走了!”

巴鲁杀出一条血胡同,片刻消失在夜幕里。

巴鲁这匹大青马跟飞了一般,他一刻也不敢耽搁,第二天清晨就到了济南。

古代的衙门前有两面大鼓,老百姓有诉状随时可以击鼓。据说,这是我国汉朝流传下来的传统。

刘邦建立汉朝不久,他的孙子在街上路遇一个叫苏小娥的少女。见苏小娥貌美出众,孙子遂生邪念。苏姑娘性情刚烈,一巴掌扇在孙子脸上。孙子大怒,夺过随从手中的齐眉棍砸向苏姑娘。眼看苏姑娘命悬一线,一个大汉冲上前救了苏小娥。孙子想杀大汉,却不是大汉的对手。随从背后偷袭,剑刺大汉后心,大汉抽身闪过,这剑却扎进了孙子的胸口,孙子倒地身亡。

随从串通一气嫁祸大汉,刘邦要将大汉处斩。苏小娥和妹妹一人持鼓,一人持锣,两人来到皇宫前击鼓敲锣,连喊“冤枉”。刘邦命人把苏氏姐妹带上大殿。苏小娥把事情的经过如实地说了一遍,刘邦再传大汉对质,事情水落石出。刘邦不但没有杀那个大汉,还赞扬了他。因为这件事,刘邦举一反三,他命各级官衙门前置鼓两面,并规定“鼓声一响,官必上堂”。击鼓鸣冤就这么流传下来,直至清末。当然,不光有冤情可以击鼓,有紧急军情,同样也可以击鼓。

按说,这是于国于民的好事,可好事得有好人办。清末官员十分腐败,门难进,脸能看,事难办。衙役凶狠如狼,老百姓纵有天大冤情,还没等到衙门口,衙役就把他们挡住了。所以,一年之中,各级官府听不到几次鼓声。

官府掩耳盗铃,粉饰太平。

巴鲁找到巡抚衙门,甩镫离鞍跳下坐骑。巴鲁把大青马的缰绳系在拴马桩上,他直奔大鼓而来。

几个站岗的门军见有人要击鼓,立刻阻拦。

巴鲁向门军抱拳:“各位弟兄,我是从剿捻前敌回来搬兵的,军情十万火急,我要马上见巡抚大人。”

清朝的巡抚相当于民国时期的省主席,手中握有兵权。

门军打量巴鲁,见巴鲁浑身上下土中带血,血中带泥,脸上都是灰尘,眼中布满红线。几个人对视一下,其中一个麻子脸问:“你是哪位将军的属下,官居何职啊?”

“我是蒙古土默特右旗第六甲参领沙津部下,官居从六品骁骑校,我叫巴鲁。”

甲是甲浪的简称,是清朝军事行政单位。当初满人入关前,把军队编为正黄、正白、正蓝、正红、镶黄、镶白、镶蓝、镶红八个旗,旗的下级是甲浪,甲浪的下级是牛录。一个牛录三百人,五个牛录为一个甲浪,五个甲浪为一个固山,固山即为旗。旗、甲浪和牛录是“五五制”。

牛录的首领叫牛录额真,汉译佐领,蒙译章盖;甲浪的首领叫甲浪额真,汉译参领,蒙语音译扎兰安奔;固山的首领叫固山额真,汉译都统或旗长,蒙古土默特部有左右两个旗,与满八旗不同的是“六五制”,即每个旗设六个甲,每个甲设五个章盖。可是,由于蒙古族人丁不旺,每个章盖只有满洲牛录的一半,仅一百五十人。

麻子脸皮笑肉不笑:“六品官想见巡抚大人,这不合规矩吧……”

麻子脸一边说,一边向巴鲁伸出手。

巴鲁见麻子脸向自己要银子,他的火“腾”地就上来了:“军情十万火急,我身上哪有银子?快带我进去!”

麻子脸放下手,很是不屑:“巡抚大人不在。”

巴鲁一把揪住麻子脸的衣领:“剿捻事关国家稳定,贻误军机你吃罪得起吗?”

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巡抚虽然不是宰相,但也是一方诸侯,封疆大吏,衙门里的军兵自然高人一等。见巴鲁动手,麻子脸也不说话,拽出腰刀“刷”地砍向巴鲁的腕子,巴鲁急忙松手。

麻子脸大叫:“弟兄们,有人要闯衙门!”

话音刚落,里面蹿出二十多人,一个个手提腰刀,拧着眉,瞪着眼,跟凶神恶煞一般,巴鲁被围在当中。

麻子脸举刀就剁,巴鲁往旁一闪:“我是来搬兵的,不是跟你们打架的!”

麻子脸哪里肯听:“弟兄们,别听他胡说,他要行刺巡抚大人。上!”

众衙役你一刀,我一枪,巴鲁左闪右躲,不敢还手。

巴鲁身着重甲,这副铠甲不下四十斤。在马上不觉得怎么沉,可在马下,就显得十分笨拙。何况巴鲁随三哥沙津从临清州打到冠县,又从冠县跑到济南,连日来,没吃一顿饱饭,没睡一个时辰觉,身体疲惫已极。

巴鲁后悔刚才太冲动,以致惹出这么大麻烦,他一边躲,一边解释:“弟兄们,别误会,别误会,我确实是来搬兵的。刚才是我不对,我向这位兄台赔罪。捻子主力被我军吸引在冠县的一个小山上,现在正是铲除捻子的最好时机,也是巡抚大人建立不世之功的时候。快让我见巡抚大人,晚了就来不及了……”

巴鲁正说着,“噗”,一个衙役的枪扎进了巴鲁的左臂,巴鲁一阵剧痛,一股热流从胳膊上淌了下来。

麻子脸见巴鲁受伤,他单刀一挥,直刺巴鲁前心。

巴鲁一抬脚,麻子脸的刀“嗖”地就被踢飞了。巴鲁拽出自己的弯刀,往前一近身,刀压在麻子脸的肩头。

巴鲁向众衙役喝道:“别动!你们再敢往前一步,我就宰了他。”

麻子脸吓得面如土色,忙对众衙役道:“别别别,你们别动。”

众衙役面面相觑,不敢上前。

麻子脸向巴鲁哀求:“爷,爷,我的亲爷,有话好说,有话好说,你不就是要找巡抚大人吗?我这就去禀报,我这就去禀报。”

巴鲁怕他跑了,喝道:“废话少说!叫他们给我击鼓。”

麻子脸连声道:“是是是……击鼓,你们击鼓……”

鼓“咚咚咚……”响了三十多下,里面才有人出来:“别敲了,大人这就升堂。”

可等了半个时辰,里面什么动静也没有。巴鲁让衙役再敲,前后足足敲了一个时辰,里面有人高喊:“巡抚大人有令,传击鼓人上堂——”

巴鲁心急如焚,他把刀往回一撤,疾步走了进去。

巴鲁刚上大堂,突然冲过一群人,把巴鲁摁倒在地。

巡抚也不问话,他把桌子一拍:“把他拉出去,重打四十!”

巴鲁连声道:“冤枉,冤枉啊!大人,小人是从前敌来的,我是回来搬兵的……”

巡抚的脸拉得有三尺长:“一派胡言!你手提钢刀,擅闯巡抚衙门,分明要行刺本官。拉下去,打!”

同类推荐
  • 公馆魅影

    公馆魅影

    故事会编辑部编著的《公馆魅影》为“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惊悚恐怖系列之五,不仅收入了当今故事界优秀作者的短篇精品力作,还首次整合了《故事会》杂志创刊以来尚未开发的惊悚恐怖中篇故事资源。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气氛紧张刺激,让热爱惊悚恐怖故事的读者尽享故事的乐趣。
  • 宋史通俗演义

    宋史通俗演义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写了2166年的历史,包括《前汉通俗演义》、《后汉通俗演义》、《两晋通俗演义》、《南北史通俗演义》、《唐史通俗演义》、《五代史通俗演义》、《宋史通俗演义》、《元史通俗演义》、《明史通俗演义》、《清史通俗演义》、《民国通俗演义》共11部、1040回,约600万字。这部用章回小说体裁形式写的小说不像《三国演义》那样创造了一系列艺术形象的文学作品,而是史实力求确凿的通俗历史书,是一部观念先进、文笔优美,足以充分反映历史真实的新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 来生的焦虑与忧伤

    来生的焦虑与忧伤

    来生发现玲儿出状况的那一天,太阳尤其好,夜里下了一场雨,春天的雨小小的、细细的,飘飘洒洒、润物无声,雪一样洁白的槐花啊,一树一树,一嘟噜一嘟噜,让嫩嫩的太阳光一照,释放出郁郁的醉人的芬芳,将世上所有的事物催发出骚动不安的蓬勃春情。来生在这样的季节里,也有些春情荡漾,他将脑袋伸向水龙头,用凉水把脑袋冲淋了半天,才将脸上的水珠儿擦干,长出了一口气,走到兔舍,将两只雄性的西德长毛兔分别捉入两个布满洞眼的铁笼子里,然后在手里提溜着就朝院外走。他要去兰嫂家,给兰嫂家的雌兔配种儿。
  • 1963年“湘江案”侦破纪实

    1963年“湘江案”侦破纪实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特务利用我中央领导人出国访问的机会,阴谋进行行刺的活动相当猖狂。1955年“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其目标就是针对周恩来总理的,虽然他们的罪恶目的没能得逞,但是却杀害了周总理的多名随行人员。1955~1963年被我公安机关破获的台特谋刺我领导人案件计有17起之多。虽然,最后这些罪恶阴谋都没能得逞,但他们贼心不死,企图制造规模更大、行动更诡秘、手段更恶劣的暗害活动。1963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刘少奇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柬埔寨,受到隆重欢迎,鲜花招展,彩旗飞扬,热烈欢迎的口号声一浪高过一浪。
  • 雀跃

    雀跃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热门推荐
  • 西湖游览志余

    西湖游览志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班主任生活情趣100篇千字妙文

    班主任生活情趣100篇千字妙文

    教师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情趣?可以说这个问题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紧密相关。兴致勃勃地生活和工作工作并走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这是本书的写作缘起。作者集100名优秀教师的案例,为读者展现了别样的教师生活。老师,你不是圣人,你生来不只是吃苦、受累,你还要会享受生活!享受生活,就要关注丰富多彩的生活,就要感受生活的斑斓、时代的风云……
  • 摩呼罗迦衣

    摩呼罗迦衣

    摩呼罗迦(Mahiraga):佛教传说中的蛇神,人身蛇头,是佛教神祇的天龙八部之一。原本是腹行类,但由于其智力较低而无知无欲,反而能得道,脱胎换骨成为神祇。风从门缝里挤进来,发出“丝丝”的声音,像是一条意图不轨的毒蛇。萧左听着,不由得打了个寒战,看看旁边已经轻轻打起鼾的好友丁育秦,不由得苦笑——讲故事的人睡熟了,听故事的人却失眠了——这世上总是有心者不讨好。
  • 人脉营销之思维模式:决定成功的不是你的态度——而是你的思维模式!

    人脉营销之思维模式:决定成功的不是你的态度——而是你的思维模式!

    问问自己:从今天开始努力一年,当你站在公司年会的台上时会是什么情形?是作为公司新晋的最高贡献者受到公司董事长的嘉奖吗?如果这时你的配偶或者家人坐在台下,或者在台上与你站在一起,那会是什么感觉?是希望再也不会听到这种贬低的话:“你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做好件事儿?”或是希望当你的团队成员看见你站在颁奖台上时发自内心地为你的成功感到骄傲?是成为你自身所该成为的领导者,成为自己行业内成功的典型、最终登上巅峰的人?你能实现这些吗?当然,只要有正确的思维模式,毫无疑问你会登上成功之巅。
  • 女帝

    女帝

    前有虎,后有狼,还有重生女、穿越女粉墨登场。秦琬最大的愿望,本只是捞个公主当当,保自己一生安然无恙。谁料一不留神,奋斗太过,竟然成为一代女皇。PS:新文《覆长生》求支持!(づ ̄3 ̄)づ
  • 我在三国当龙神

    我在三国当龙神

    三国时代,是华夏最波澜壮阔的时代,谋士如云,猛将如雨。曹孟德,刘玄德,孙仲谋三雄争霸。刘大路表示:这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只是一条蛇而已,拥有龙神系统的我,苟也能把你们苟死。你们打打杀杀,我来改变世界...
  •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它反映了楚人特有的葬俗和文化心理,它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它是辉耀华夏的荆楚文化的代表。
  • 婚后相爱:首席的神秘娇妻

    婚后相爱:首席的神秘娇妻

    一次乌龙相亲,让不该相遇的人相遇了。对他来说,她不过是一个让他感兴趣的女人。但是却慢慢的霸占他的心。他把她禁锢在自己的身边,用最霸道的爱去对待她,但是她依然冷漠对待,最后还是两败俱伤。她坐上回京都的飞机,透过窗看外面的云层,喃喃的说:顾淮远,你从来不知道,我其实在赌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说完就下意识摸了自己的肚子。
  • 上海夜奔

    上海夜奔

    我们不再那么地需要上海上世纪的30年代了,至少在形式上。毕竟70年已经过去了,我们活在新的上海历史中。
  • 石关禅师语录

    石关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