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14600000002

第2章

土默特蒙古男人早就不扎耳眼儿了,这个小要饭的怎么有耳眼儿呢?李裕智看了看小要饭的脸,见他脸色虽然灰暗,但皮肤细嫩,眉宇之间有几分女相。李裕智的心一动,难道他是个小姑娘?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民歌已经流传了1500年,歌词凄婉隽永,幽远空寥,描绘了草原的美丽富饶,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深情厚谊。

敕勒川是南北朝时期阴山南麓的泛称。明朝时期,土默特部蒙古民族在这一带游牧,因此,这里又称土默川。

土默川上的蒙汉百姓继承了祖先热爱生活、热爱家乡、不畏强暴的优良传统。土默川西部有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包克图。包克图又叫包头。

1925年的包头既有铁路,又有水路,交通便利,商贾云集,买卖兴隆。

李裕智在空气污浊的车厢里坐了一天一夜,他走下火车,外面正下着小雨。

塞北的初春,在花草还没破土之时,常有沙尘肆虐。小雨一下,空气清新,沁人心脾。李裕智背着包袱出了火车站,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顿觉神清气爽。

几个赶车拉客的车夫在雨中招揽生意。李裕智不想坐车,他想在这么好的空气中走走。

包头火车站在包头城南门外,从火车站到南门只有二里多远。

进了城,雨下大了。见前面有座小庙,李裕智跑过去避雨。

李裕智站在庙廊下,忽听庙里有人说话:“人说心诚则灵。为表达我的诚意,弟子愿割自己身上的肉献给大仙,只求大仙保佑我升官发财……”

李裕智往庙里一看,见有个人跪在地上,此人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灰布长衫,脚上穿着一双脏兮兮的鞋。他撸起裤子,一手拿着牛耳尖刀,一手在腿上揪起一块肉,一刀下去,血如泉涌。

这个人站起身,踉踉跄跄地把他的肉放在供桌上,肉还在“突突”直跳。

李裕智冲进去,惊道:“兄台,你怎么这样!”

那人看也不看李裕智,一甩手,转身出了庙门,一瘸一拐地走了,湿漉漉的地上留下殷红的血迹。

李裕智呆呆地站着,望着这个人的背影感叹:我听说佛祖释迦牟尼割自己的肉喂鹰救一只鸽子,也听说春秋时的义士介子推割自己的肉给公子重耳熬汤充饥,可为了升官发财割自己的肉献给大仙,却闻所未闻。

李裕智正愣着,不知哪里来了一个小要饭的。

小要饭的身材高挑,脖子修长,眉清目秀,牙齿洁白,头戴一顶破毡帽,腰系一条草绳。

小要饭的问:“外地人,你想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李裕智还在想着那个割肉之人,仿佛没有听见。

小要饭的向前走了两步:“哎,外地人,跟你说话呢!”

李裕智不经意地看了小要饭的一眼,心不在焉地说:“你怎么知道我是外地人?”

小要饭的有些不屑:“连本地人外地人都看不出来,我还算是要饭的吗?”

小要饭的竟然这么自豪,李裕智觉得他挺可爱,便道:“哦,小兄弟,这个人是谁呀?”

小要饭的一笑:“这个人叫王富贵,从小死了阿爸和额吉,可能,大概,也许跟我差不多,当年也是个要饭的……哎,外地人,你是汉人吗?”

李裕智摇了摇头:“我是蒙古人。”

小要饭的并不相信:“你是蒙古人?”小要饭的用手指着李裕智,“你这个人不实在,不可交。”

李裕智微笑:“比,蒙古勒乎,巴图尔庆格得。”

李裕智说的是蒙古话,翻译过来就是:“我是蒙古人,我叫巴图尔庆。”

小要饭的歪着头:“那你知道额吉是什么意思吗?”

李裕智随口道:“额吉就是母亲啊。”

小要饭的乐了:“还真没看出来,你真是个蒙古人。”

李裕智问:“这么说,你也是蒙古人了?”

小要饭的道:“算你聪明。”

李裕智又问:“刚才那个王富贵不是蒙古人吧?”

小要饭的一挑大拇指:“说你聪明,你还真聪明,我就喜欢结交聪明人。外地人,你来包头,是投亲呢,还是住店呢?”

李裕智是北京蒙藏学校的毕业生。北京蒙藏学校也叫国立蒙藏专门学校,是现今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的前身。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倡导五族共和、民族平等、国家领土统一。后来,袁世凯当了中华民国总统。

民国初创,政局不稳,各地军阀混战不断,尤其是蒙古、西藏地区,形势更为严峻。在漠北草原,沙皇俄国扶植哲布尊丹巴八世活佛,在乌兰巴托宣布成立大蒙古国;在雪域高原,英国对西藏上层势力威逼利用,试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

为了培养蒙藏少数民族人才,打击分裂势力,1912年9月9日,袁世凯批准组建蒙藏学校。1913年3月,国立蒙藏专门学校正式挂牌,在校学生的食宿和书本费全部由国家提供。

1923年秋,李裕智、乌兰夫等39名蒙古族青年学生来到北京蒙藏学校。中共北方区委领导人李大钊、邓中夏、赵世炎等经常来该校组织读书会、座谈会。到1925年1月,全校120名学生中,有90人成了中共党员或青年团员。李大钊喜不自禁,称这些学生是“新生力量,革命的财富”。

李裕智有个同学叫巴振华,在同学之中,巴振华年龄最小,不过,巴振华只念了一年就退学了。虽然两个人相处时间不长,但十分投缘,李裕智这次来包头就是奔巴振华来的。

李裕智知道巴振华家住包头城内,却不知道巴振华家的具体位置,他想找家客栈先住下,慢慢打听。

李裕智对小要饭的说:“我先住店吧。”

小要饭的兴高采烈地说:“包头城大街小巷我都熟悉。你要是信得过我,我给你找一家既便宜又干净的客栈。”

李裕智不置可否,他问:“你知道巴振华家吗?”

小要饭的眼睛忽闪两下:“巴振华?多大年龄?”

李裕智想了想:“比我小几岁,大概二十一二岁吧。”

小要饭的又问:“他是干什么的?”

李裕智沉思一下道:“他现在干什么我不知道,我和他是北京蒙藏学校的同学,我想见见他。”

小要饭的眼露喜色:“行,这件事包在我身上了。哎,对了,你说你叫巴图尔庆,你也姓巴吗?”

李裕智摇了摇头:“我不姓巴,我姓李,我叫李裕智,字若愚。”

小要饭的一副吃惊的样子:“啊?你就是李若愚?”

李裕智疑惑地问:“怎么,你认识我吗?”

小要饭的摇了摇头:“不,不认识……”

小要饭的眼睛又忽闪几下,不知道在想什么,他看了看天,雨小了一些,说:“包头从冬天旱到现在,就盼着下雨,你给我们带来一场好雨呀!”

李裕智一笑:“我哪有那么大本事。”

小要饭的说:“有,你当然有。”

小要饭的把李裕智带到一家客栈门前,说:“李大哥,我就送到这儿了,咱们后会有期。”

说着,小要饭的“噔噔噔”地跑了。

李裕智推开客栈的门,店小二迎了上来。李裕智要了一间房,可往怀里一摸,身上的钱没了。李裕智一皱眉,立刻想到了小要饭的,他一个劲儿地跟我套近乎,我的钱肯定是被他偷去了。

店小二见李裕智拿不出钱,就说:“先生,我们这儿是小本生意,概不赊账。要不,您再到别的地方看看?”

李裕智悻悻然,他背起包袱往外走。

突然,一个人从客栈里面走了出来,他手持大洋,往柜台上一拍,对店小二说:“这位先生的账我付了。”

店小二见到了钱,忙叫住李裕智。李裕智回头一看,说话之人正是那个小要饭的,李裕智当即向小要饭的讨还自己的钱。

小要饭的不高兴了:“哎,李大哥,你太贪心了吧?我替你付了账,你还向我要钱,我什么时候欠你钱了?”

小要饭的好一张伶俐的嘴,李裕智勉强地笑了一下:“小兄弟,我认错人了,对不起,对不起。既然小兄弟帮我付了房钱,那请到房中一叙如何?”

小要饭的也不客气,他跟着李裕智走进客房。

李裕智突然发现小要饭的耳垂上有个眼儿,李裕智思忖,土默特蒙古男人早就不扎耳眼儿了,这个小要饭的怎么有耳眼儿呢?李裕智看了看小要饭的脸,见他脸色虽然灰暗,但皮肤细嫩,眉宇之间有几分女相。

李裕智的心一动,难道他是个小姑娘?

见李裕智如此看着自己,小要饭的警觉起来,不由得后退两步:“李大哥,你想什么呢?”

李裕智不亲假亲,不近假近,他问小要饭的多大了,家中几口人,父母安好,有无兄弟姊妹。小要饭的对答如流。趁小要饭的不注意,李裕智一下子摘去小要饭的头上的破毡帽,小要饭的十几条又细又长的辫子散落下来,这是蒙古族少女最常见的发式。

小要饭的转身就跑。

“小兄弟……小妹妹……”李裕智想叫住她,可小要饭的早就不见了。

小要饭的虽然给李裕智交了房钱,可饭钱还没有。李裕智躺在炕上,“哗哗哗”,外面的雨又下大了。

朦胧中,李裕智睡着了。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梆梆梆”,外面传来敲门声,李裕智惊醒:“谁呀?”

“若愚,是我,我是巴振华。”

李裕智翻身而起,他拉开门,果然巴振华站在外面。

“若愚!”

“振华!”

两个人拥抱在一起,李裕智发现巴振华身后站着一个身着蒙古袍的少女,仔细一看,这不正是那个女扮男装的小要饭的嘛!

李裕智放开巴振华,上下打量小要饭的。

巴振华道:“若愚,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妹妹巴锦秀。”

李裕智哈哈大笑:“认识,认识,我的房钱还是你妹妹付的呢!”

巴锦秀脸一红,把一个小布袋递给李裕智,诡异而又歉意地说:“李大哥,你的钱我一分没动,还给你。”

巴振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秀儿,你搞什么名堂?”

巴锦秀歪着头:“我,我带你见李大哥呀,我能搞什么名堂?是不是,李大哥?”

李裕智犹豫一下,嗫嚅道:“是……”

见两个人神秘的表情,巴振华猜想妹妹可能有过分的举动,于是,他向李裕智赔礼:“老同学,秀儿从小任性,做事没轻没重,还请若愚兄海涵。”

巴锦秀嘴一噘:“哥,说什么呢?”

巴振华改口道:“对了,我妹妹还疾恶如仇,敢作敢为,很有侠女之风!”

听哥哥夸自己,巴锦秀脸上露出笑容:“这还差不多。”

李裕智赞道:“卓尔不群,超凡脱俗,不一般,不一般哪!”

巴锦秀眼睛放出两道光:“李大哥,你说我卓尔不群,超凡脱俗?”

李裕智点点头:“是啊!”

巴锦秀又道:“这么说,你喜欢我这个人了?”

李裕智不知巴锦秀是什么意思,他含糊地点点头:“啊……”

巴锦秀一阵欣喜:“那我们结为异姓兄妹好不好?”

巴振华拦道:“秀儿,若愚兄刚下火车,一路劳累,不要瞎闹。”

巴锦秀扬起头,板着面孔:“我跟李大哥拜把子,怎么胡闹了?”巴锦秀又对李裕智说,“李大哥,你说,我胡闹了吗?”

李裕智道:“没有,没有。”

巴锦秀瞥了一眼巴振华:“哥,你听着没?李大哥都说我没胡闹。李大哥,那你愿意跟我拜把子吗?”

巴锦秀这么问,李裕智哪能拒绝,只能说“愿意”。

巴锦秀心花怒放,她让店小二给买来一只大公鸡、一盒香和一壶酒,又把一张关公像挂在墙上。

巴锦秀焚上三炷香,她把大公鸡的两只翅膀别在一起,一脚踩着鸡爪子,一手提着鸡头,把公鸡脖子上的羽毛拔了拔。巴锦秀从靴子筒里拽出一把匕首,割开公鸡的脖子,再抓起公鸡双腿,把公鸡的血往酒碗里滴了几滴。然后,刺破自己的中指,把自己的血也滴进酒碗里。

李裕智接过匕首,也像巴锦秀那样,刺破中指。两个人喝下血酒,跪在地上向北磕头。李裕智长巴锦秀八岁,李裕智为义兄,巴锦秀为义妹。

巴振华很是吃惊,自己这个年仅十六岁的妹妹,居然对结拜仪式这么熟练,这都是从哪儿学来的?

拜把子之后,巴锦秀乐得直蹦:“我又多一个哥哥啦!我又多一个哥哥啦!”

巴振华也非常高兴,他向店小二要了一桌酒菜,三个人开怀畅饮。

巴锦秀对李裕智说:“大哥,你们的同学还有乌兰夫、多松年、贾力更、奎璧、吉雅泰,对吧?”

李裕智点点头:“你怎么知道的?”

巴锦秀得意地说:“我哥告诉我的。不过,我哥说得最多的还是大哥你。我哥可佩服你了,他经常提起你,说你在北京蒙藏学校期间,组织悼念列宁,纪念二七罢工,还学习讨论马克思的什么书,威信可高了。”

巴振华叹道:“只可惜,我因家中变故退了学。我太怀念咱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了,真想和若愚兄永远在一起啊!”

李裕智郑重地说:“我这次来,就是想和你在一起,咱们共同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巴振华激动不已:“真的?”

李裕智一字一顿地说:“真的。”

巴锦秀急道:“大哥,还有我呢!你们干大事怎么能把我丢下?”

李裕智笑道:“有你,有你。”

巴锦秀悄悄地问:“大哥,你们要干什么大事啊?”

同类推荐
  • 扶贫记

    扶贫记

    东八沟很穷,但东八沟的村人很热情。用村长严方六的话形容,那股子热情劲儿哟,就好比是天上的太阳,除了你腚裆沟儿那一条缝儿照不到,其他的,屁大工夫就能照得你整个人闪亮起来!这个比喻虽不恰当,有些夸张,但从汪曦姐妹团一脚踏上东八沟的土地那刻起,就真真地感受到了。东八沟夏季的晌午,日头最毒。村间的土路上行人甚少。汪曦她们的车子刚进村口时,为了寻个村人打听路,还特地踩了刹车,抽了支烟,等上了一阵儿。进了村委会的大院,跟严方六碰了面,说明了来意。她们要给东八沟村做点好事,帮几个穷人的消息,就像忽然生出的翅膀,引来了热情的村民。稀落的村委会大院里,人越进越多。
  • 公开的秘密

    公开的秘密

    在《公开的秘密》这八篇关于“秘密”的故事里,艾丽丝·门罗唤起了旧爱突然重生的毁灭性力量。忘情于书信欢爱的图书管理员、流连在荒野的孤女、破坏邻居家宅的女基督徒……门罗笔下的女子都有一个“秘密”,她们保持着与真相的模糊距离。《公开的秘密》曾获加拿大总督奖提名,被《纽约时报》评为年度好书,并为门罗斩获了WH.史密斯文学奖,自此,门罗作品日益受到国际文坛广泛关注。
  • 风雪擦亮的青春

    风雪擦亮的青春

    七十年代后期,一大批大专院校毕业生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前往西藏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们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基层工作,给那些地方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许许多多新鲜的东西。他们也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了自己,在西藏浓郁纯朴的亲情中成长起来。本剧以几个分配在藏北草原年轻人的故事,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理想主义追求。
  • 玻璃珠游戏(全集)(黑塞作品14)

    玻璃珠游戏(全集)(黑塞作品14)

    《玻璃珠游戏》是黑塞毕生的压卷精心杰作,也是他一生最后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描述主人翁克尼克在艺术的理想国成为最佳珠戏导师的过程,全书通过完整的奏鸣曲的结构,把主人翁的出生、感召、修业的心路历程淋漓地勾勒出来,可以说是黑塞毕生文学的高峰,也是他文学创作的总结。这部小说出版三年后,黑塞荣获地位崇高的歌德文学奖,同年又获得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这部小说是了解黑塞思想的锁匙,也是他一生文学事业的天鹅之歌。
  • 三星妖姬(上)

    三星妖姬(上)

    冰森的面具将脸部连同一颗心完全封闭,她默默凝望庞大空间之下的白色巨物,物体的轮廓在她眼里变得模糊不清,最后唯记得她立下的承诺:这一生,这一辈子守在这里,直到……她笑了笑,笑得无力而茫然。眼眸翻动,曾经相遇的那一幕滑过眸前心底,那一刻他紧紧抓住自己的手,而这一刻他究竟在何方?白衣纤长的身影是否已经沉沦到无尽的轮回地狱中了呢?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女配的悠然生活

    穿越之女配的悠然生活

    江夏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小说里的女配,还是个深爱男配的十八线女配,在剧情里压根就没露过脸的那种,但是随着她的加入,剧情似乎开始有了变化,她本想置身事外,但最后却发现无法与主线完全割裂开,她突然发现很多事情都与她息息相关。
  • 快穿:这个女配很邪门

    快穿:这个女配很邪门

    系统认为,它一定是遇到了一个假宿主,怎么别人家的宿主都是聪明伶俐,冷静理智,可是自己的宿主却是坑蒙拐骗,无恶不做,每天除了坑它,剩下的时间都是坑别人系统:宿主,原主遗愿是当皇后,你把皇帝杀了,还成个屁的皇后呀云初:没关系系统:宿主,你这又是在干嘛云初:老子都还没有男人,不爽系统表示心很累,绑定了一个有毛病的宿主终于有一天,系统表示要反击了系统:宿主,有一个支线任务,奖励是一万积分云初:哦?做啥云初有点方: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系统系统怂恿:快去于是,在系统的恶意怂恿下,钟情于虐渣的云初,开始走上了任务中
  • 夏商野史

    夏商野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贼盖伦

    海贼盖伦

    【这是海贼同人】我,盖伦,有系统。此外,书名其实是《海贼王世界里的正义骑士、能抗能打大宝剑、德玛西亚之力盖伦》的缩写。【新书】《李青的奇妙冒险》求各位书友老爷支持!
  • 红楼商道管理学:红楼与管理情商

    红楼商道管理学:红楼与管理情商

    在红楼梦中,贾母、平儿等高、中、基层管理精英,在管理上不温不火,总能找到人心的平衡点,将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策略运用得不露声色,达到了冰火相容,理性与感性贯通的完美境界。而宝玉、贾政、贾琏等在管理上,却做得过于“火爆”;宝钗、王熙凤、袭人等,又过于“冰冷”,这两类人在管理上的成果自然都不太理想,有的甚至结出恶果。本书结合西方心理学中的管理情商理论和企业真实案例,通过分析《红楼梦》中一些代表人物的管理情商学,生动地总结出了一套易理解、可操作、极实用的企业管理谋略。
  • 国士

    国士

    一次意外的穿越却成了婴儿,熟悉而又陌生的历史,看罗宇一步步成长,如何使用现代知识和古人斗智斗勇。
  • 重生到霹雳苦境

    重生到霹雳苦境

    异界飞仙之传说,在因缘际会之下跨越时空,来到霹雳世界,落入苦境中原,幸得得一名为秦假仙之人相救,在这变化万千的江湖中,两人又会掀起怎样的波澜呢?极端、精彩、悬疑、刺激小树林中发生的事情,你们好奇吗?欢迎加入霹雳苦境,群聊号码:703663331关键词:布袋戏、素还真、谈无欲、一页书、叶小钗、弃天帝、八岐邪神、死神、魔佛波旬、佛业双身、罗睺、九天玄尊、鬼如来、帝如来、倦收天、原无乡、绮罗生……这么多关键词,我自己都感觉不要脸-_-||
  • 美人为祸,夫君宠妻成瘾

    美人为祸,夫君宠妻成瘾

    听闻沈府有位丑公子,整日不敢以真面目示人,世人皆说沈公子生的面目全非,新婚之夜吓死了新娘子。*听闻道观的小姑子去了长安觅良人。被骗进了杏花楼,却入了沈府做了侍妾。世人皆称,小姑子命苦,不仅给人做侍妾还是个奇丑无比的丈夫。多年以后男人邪魅一笑将她抵在墙壁与怀抱之中:“为夫丑么?命苦?”小姑子苦笑一声,对于某人的眼神选择视而不见,谄媚道:“不苦不苦,夫君美若天仙,跟着夫君哪有苦字之说。”“娘子不苦,可为夫,憋得辛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娇俏一枝梅

    娇俏一枝梅

    本是一名有着严重残疾,在现世孤独求生的女孩,竟被一只神秘的兔子牵引,漂流过未知的命运之河,来到了古代,并依靠自身的天赋和不屈的力量,成为了赫赫有名的侠盗一枝梅!你相信么,一枝梅竟是女儿身?!在这里,她开始了她的个人江湖奋斗史,开设了“一枝梅盗窃集团”,也开始了她的痴缠情梦一枝梅。。。郁闷中,更的文已经好几天没有审核了,大家耐心等待一下啊,我已经传了108章,但是,仍然无法显示。系统原因,等等吧....
  • 爸妈不是我的佣人

    爸妈不是我的佣人

    《儿童文学成长励志书系:爸妈不是我的佣人》编者通过仔细甄别、全盘分析,由儿童生活的细节入手,根据儿童的年龄以及性格特点,全方位进行有理有据有节的考量,并有针对性地从古今中外大量的名人生长传记以及充满智慧的寓言中提取对儿童有指导意义的故事,能够帮助儿童认清个人的不足,主动地由内而外地进行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