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1800000006

第6章 江湖上的奇妙船队——忆昆曲“全福班”(1)

【夜行船序】

1908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在同一年中先后死去。为了国丧,全国的大城市停止了各种戏剧和其他文娱活动。苏州城里,“文全福班”(又叫“坐城班”)也无法演出昆曲。这样一来,整个戏班断了生活来源,不得已和“鸿福班”(又叫“江湖班”)合作,大家走江湖去。虽然生活是艰苦的,但是演员的阵容扩大了,文戏和武戏的剧目更为丰富多彩了。

全福班在一个码头演完了戏,连夜上船开往另一个码头。船是他们的流动旅馆和饭店,船也是那些笨重的道具和服装的运输工具。

初步统计,他们到过六十六个码头,这些码头是在江苏、浙江的太湖平原上,也就是长江三角洲。这些地方,土地肥沃,丘陵起伏;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交错,是景色秀丽的江南鱼米之乡。

全福班走的两条水路,都是以“东方的威尼斯”苏州为起点:一条是到太湖东面的苏松太(苏州—松江—太仓)线,以苏州河为主要航路;另一条是到太湖南面的杭嘉湖(杭州—嘉兴、嘉善—湖州)线,以大运河为主要航路。前者属于江苏省,后者属于浙江省。

昆曲走这两条水路,由来已久,并不是由全福班开始的,四百年前就这样走了。据王伯良的《曲律》说:“昆曲派以太仓魏良辅为祖,今自苏州而太仓、松江以及杭嘉湖,声各小变,腔调略同。”所谓昆山腔就是由太仓起家,经昆山这条水路到苏州落户的。再由苏州回到太仓、昆山,可以说是回娘家。后来又发展第二条水路到浙江杭嘉湖一带。

这两条水路几乎绕了太湖大半个圈子,像戏剧上大花脸展开的大折扇:一、东北到近长江的吴市。二、东到近上海的泗泾。三、东南到浙江的海盐。四、南到世界闻名的西子湖边的杭州。五、西南到上柏(浙江)。六、西到以丝绸出名的湖州和长兴。七、北到“石塘湾”(江苏)。

全福班走码头有两句口诀:一是“菜花黄、唱戏像霸王”;二是“七死八活、金九银十”。

什么叫“菜花黄、唱戏像霸王”呢?前一年的除夕,吃过年夜饭,就上船出发。第二天——也就是新年的大年初一,在最近的第一个码头演出,为农村的新春敲起了欢乐的锣鼓。从新年一直唱到田地里盛开了油菜花。他们说,菜花黄的时候,小麦还没有收割,又没有到插秧的时候,唱到这时候是高潮,越唱越来劲,大有楚霸王的雄伟气概。

什么叫“七死八活、金九银十”呢?下半年7月里,农事正忙得不可开交,下乡唱戏是“死”路一条。8月里过了中秋,桂子飘香,江南农事已毕,下乡唱戏就有了“活”路了。9月、10月庆祝丰收,酬神谢佛,这时候唱戏准能赚钱,“金九”月,“银十”月,是生意兴隆的两个月。

11月他们回到苏州城里演出。不管在什么地方演戏,最后一定要在苏州镇抚司前的老郎庙,赶上11月11日的老郎生日演几台戏。腊月底照例唱过“反串戏”就封箱了。

秋去春来,岁月如流。全福班的艺人们,一年中总要度过浪漫而又辛酸、欢腾而又流离的大半年的水上生涯。

他们白天在舞台上,扮演着帝王将相的忠奸贤愚、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的故事;晚上则蜷伏在船舱里,在筋疲力尽、颠簸动荡中睡着。他们没有心情欣赏江南水乡的春光和秋色,他们想的是如何度过现实的艰难岁月。

当他们“梦回莺啭”的时候,已经是“杨柳岸,晓风残月”了。他们如花似锦的青春,就这样在“似水流年”中溜过去。

【一江风】

全福班有自己独特的船队。它们由苏州阊门解缆。“阊门”表示“昌”盛的意思。清末,阊门是商业繁荣的地方。这种船苏州人叫它“乌舢船”(我想就是鲁迅说的“乌篷船”),都是绍兴帮的,两头尖,吃水浅,赶路快,一天或一夜可以航行一百里。

每到一个码头,就有人群聚集在桥头岸边欢呼:“全福班来了,唱一台戏吧!”即使没有预定在这小码头唱戏,只要不耽误前面大码头的日程,他们总是高兴地停下来,满足乡镇人群的愿望。遇到了大风雨,就停留在任何一个码头上。船队总是趁着“一江风”,顺利地航行,以便一个码头接着一个码头唱戏。

这个船队至少有三只船,外表和内舱都不相同。演员阵容较强的时候,也会有四五只船。第一只船装载衣箱和道具,主要一个箱子叫“青龙箱”。第二只船是艺人们住的,主要的一个铺位叫“天王铺”。第三只船是伙食船。

【青龙箱】

上面不是说“乌舢船”船头船尾都是尖的吗?可是这只先行船,船头不尖,方头大脑,吃水很深。船头上横放着一个高二尺半、宽二尺、长七尺五寸的长方形朱红漆的箱子。箱子正面从右到左,有三个粗大的黑字“全福班”。人们老远就能见到船头上这个朱红耀眼的箱子。

这个箱子叫“青龙箱”,俗名“靶子箱”,里面放的是演戏用的刀、枪、剑、戟等道具。其中有一把关公用的“青龙偃月刀”,这就是青龙箱的由来。

箱子放在船头,有两种作用:一是全福班招揽生意的招牌;二是告诉走江湖的人,这箱子里都是武器,你们可别来找麻烦!据说,早先确实有真武器藏在舱板下面。可是江湖上的人从来也没有侵犯过他们。大家都是吃江湖饭的,不但不找麻烦,反而互相帮助。以后,船上不再带真武器了。

普通的船,见到这只方头大脑的、载着大红箱子的船,都乐意让它先行。这只船不到码头,戏就开不了锣。没有它就像孙行者没有了金箍棒。所以这只船必须早五六小时开出,以便及时配合演出。

“青龙箱”是这只船上最大的箱子。舱里还有大衣箱、二衣箱、盔头箱、巾帽箱、旗包箱、靴箱、场面箱等。大衣箱放的是大件戏衣,如帝王将相的龙袍和官衣,有趣的是里面必须夹一件东补一块红、西补一块蓝的乞丐穿的衣服,美其名曰“富贵衣”。二衣箱是武将的甲胄、靠旗等。三衣箱是普通服装。盔头箱和巾帽箱,分别放武人的头盔和文人的头巾及帽子。旗包箱放的是旗帜伞盖和其他道具。靴箱是放各种靴子和鞋子的。最后一个场面箱,放各种伴奏乐器。

对待这些箱子有许多禁忌,尤其是青龙箱,艺人们不能脚踏,更不可坐在箱子上。唯一例外是演小丑的可以坐。他们认为戏剧的祖师爷“老郎”,就是唐明皇。他喜欢混在“梨园子弟”中串戏,而且喜欢演小丑。因此小丑在前台可以“插科打诨”,在后台不但可以坐戏箱,而且是第一个化装的人。要等他在鼻子上画了一块“白豆腐”,再勾上几笔黑——“黑白分明”,就是说唱戏的目的是分清是非,辨明忠奸,劝人为善的意思,然后其他角色才能抹彩上装。

各个箱子里的衣服道具,都有一定的放法。下一代“昆曲传习所”的“传”字辈第一次走江湖时,来不及做箱子,还是借用了全福班的青龙箱放在船头上。各地乡镇的老人见到它,像见到亲人一样,都奔走相告:“老全福班来了!”

这只船的顶篷和舱板可以拆卸,以便搬运箱子。顶篷上放一个长梯。梯子有许多作用,到岸上可以做搭草台之用。真是一只奇异多彩的船。

【天王铺】

第二只船,外表和乌舢船一样,但是舱里的铺位,却与众不同。没有前舱后舱,是一个大统舱。普通艺人睡在舱的两侧,是上下两层直长的通铺。上铺睡的是官生、老生、正生等,下铺睡的是付、丑、花旦等。当中有个较大的横着的单人铺,位置在船尾前面的正中间,离船梢只隔一层舱板,叫“天王铺”,是班子里唱第一名大花脸睡的。

提起天王铺,就不能不谈到全福班的班主沈寿林。沈寿林和他的二儿子沈斌泉睡过这张铺,孙子沈传锟也睡过这张铺。祖孙三代都唱过大花脸。为什么大花脸睡这张铺呢?其中有个缘故。

沈寿林的祖上是浙江吴兴做锡工的(过去婚丧大事使用锡器,如烛台、茶瓶、杯盘和各种小摆设)。后来移居苏州,跟苏州的堂名、昆班挂上钩。沈寿林的祖父就能演昆曲。有人说,沈寿林小时候在他父亲的“金凤班”、“银凤班”当过小演员(我疑心“金凤”、“银凤”是“大章班”、“大雅班”的俗名)。

在太平军进入苏州时,沈寿林不过十三四岁,跟随太平军到了南京,做了天王洪秀全一名小亲随。天王升帐时,寿林就吹“将军令”助威。洪秀全很喜欢他,亲昵地叫他“小林”。

当1864年,洪秀全知道大势已去,便把小林叫到身边,给了他一些财物。对他说:“小林,回去成家立业吧!你千万替我留一个根!”小林哭着点点头。他回到苏州时,还不到二十岁。家中只剩下一位寡嫂和侄男侄女。他为嫂嫂和侄儿购置了房子,自己参加了“小高天班”。

小高天班解散后,由原来班子里演“作旦”的聚林重新组织班子。聚林用他自己的名字,命名“聚福班”。沈寿林在聚福班里,是一位“十门俱全”的名演员。班主聚林去世后,班里的同伴推沈寿林做了班主。聚林和寿林,只差一字。有人认为改作“寿福班”好啦,但沈寿林却改为“全福班”。大家认为改得好:一是“全”字笔画少,写起来眉眼清楚;二是用“全”字,有福同享、有祸同当的意思;三是既通俗又吉利。但谁也不知道沈寿林还有更重要的想法。直到船上特别设立了“天王铺”,船里又有一句江湖话叫作“同船革命”(这句话不许在其他地方讲),这样大家才明白:沈寿林是有意识地纪念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呢!

至于第三只船,是伙食船,放的是柴米油盐,大师傅们起早摸黑替艺人们烧饭做菜。好在江南是鱼米之乡,只要走江湖挣得来钱,有饭大家吃。如码头上有人家生了孩子,怕不容易养大,就向船上“讨饭吃”。艺人们虽然饥一顿饱一顿的,他们从来不吝啬,总是分给孩子一碗饭一杯羹的。

【村里迓鼓】

全福班在乡镇唱戏,没有戏单,只写一个“水牌”,挂在庙门口或是茶馆的柱子上。戏多在白天演出,如果晚上演,就用“大青缸灯”,缸里注满了油,点的是大把的灯草。把这种灯吊在戏台上,作为照明之用。有一种人叫“排下”,预定乡村各场的剧目。“排下”等于现在剧场的经理。

六十六个码头中,以吴江(杭嘉湖线)和甪直(苏松太线)最盛行昆曲。吴江连傀儡戏都唱昆曲。有个叫“鸿兴”的木偶班子,能唱一百多折昆曲。每年4月底,全福班一定到甪直(甫里)唱几台戏。这里是唐代文学家陆龟蒙(别号甫里先生)的故乡。甪直从来只唱昆曲,不演别的戏。戏台搭在“甫里庙”后面的广场上。开场戏多是“同场”戏,就是在这折戏里,生旦净丑都要上场,如《上寿》《回营》(《浣纱记》)等。

【生旦净丑】

全福班走江湖,不是游山玩水,是卖艺玩命。全班角色齐全,这里简单谈一谈他们的阵容。

同类推荐
  • 零度梦想

    零度梦想

    本书共十五万字,囊括了小说(7篇)、散文(11篇)、诗歌(34首)、文学评论(5篇)。作者用他一颗年轻、忧郁、多思、纯净的心灵,书写着自己对校园、对故乡、对青春的独特感受、散着淡淡的青草般清凉气息。
  • 优美的校园散文

    优美的校园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一生必知的中国文学知识(精品文学书系)

    一生必知的中国文学知识(精品文学书系)

    《精品文学书系-一生必知的中国文学知识》,本书是一本引导青少年了解中国文学基本知识的读物,收录了古代中国文学中关于作家、作品等方面的文学常识,大多脍炙人口,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富有教益,既梳理了了历代的文学精华,又展现了中国文学的丰富内涵,具有一定的知识性、鉴赏性,可作为广大青少年语文教育的有益读本。
  • 警察情怀

    警察情怀

    再看《长街风景》。“阳光,刀子一样刺眼”,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写得很有感觉。这是因为,我们平日里看到太阳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感觉。接下来作者写长街,写长街的所见与所闻。快乐的,喧闹的,开店的,闲逛的,耍猴的,很有商业的气息。在我感觉作者将要把一首诗歌写俗的时候,却看到这样的语言:“没有掌声/只有越敲越响的耍猴锣声/笼罩长街尽头/忧郁凝重狐疑的心情/化作长街沉重的叹息”。原来,前面的所有表述,都是为了这个升华做的铺垫。作者这样的写作,无疑是成功的。这一首诗歌,写出了一种深度,同样,作者也表达出一种内在的、深入的、探索性的诗意。
  •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从文学角度来阐释林夕歌词的美韵,那些经久不衰的歌词在一代又一代的歌迷心中,早就意味着爱的心声与美的领悟。
热门推荐
  • 化人游词曲

    化人游词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人合一话养生:佛家养生精要

    天人合一话养生:佛家养生精要

    关于养生,佛家文化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佛家对养生更是具有独特的见解和精彩的论述。另外,佛法修习的具体内容,也让修炼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健康的身心。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学习一下佛家养生的要旨。本书是一本集佛家养生精华为一体的大众实用通典。书中涵盖了素食养生、起居养生、运动养生、静坐养生、禅定养生、德行养生、情志养生、休闲养生、名人与养生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探索佛门中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揭示了佛家养生的观念,并结合这些观念,详细阐述了佛家养生之道,同时还为大家提供了许多方便易行的养生方法。
  • 李希凡文集(第七卷):往事回眸

    李希凡文集(第七卷):往事回眸

    本书稿是李希凡先生八十余年多彩人生的自述传和心灵史。作为被毛泽东钦点的“小人物”,一系列的偶然与必然构成的身不由己,真实地展现了那个荒诞岁月中的人生沉浮,也折射出当代中国某些不可磨灭的历史潮流的发展印迹,实为当代红学史甚至党史存留了一份不可多得的鲜活资料,堪为那段特定历史之存照。
  • 屡爱不改

    屡爱不改

    兜转十年,鸢尾陷在一个怪圈里:不能遇见叶罄,只消遇见,必定沦陷。
  • 苗宫夜合花

    苗宫夜合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华尔街:野心不眠

    华尔街:野心不眠

    本书是华尔街营销传奇人物、上市公司董事长王勇的自传。一个出身普通家庭的少年,自小心怀大志,儒雅的外表下有颗异常坚定的心。内里“不奋斗,毋宁死”的劲儿贯穿着他这前六十年的人生:23岁放弃公职考进大学,31岁赤手空拳赴美留学,与妻子一边打工赚取学费一边求学,32岁考入明尼苏达大学攻读硕士,毕业后在硅谷的MP公司从普通的销售员做起,晋升到首席营销员、国际事务部总经理。38岁的他创立“美国环球实业公司”,49岁公司在华尔街上市。这条崛起之路,是一部不断的斗争史。公司达到年产值两亿美元高峰时,却因内斗伤痕累累,王勇为着股民和自己,两次与窃据公司职位者对簿公堂,最终大获全胜,宛如好莱坞式的人间话剧。
  • 最爱那深情

    最爱那深情

    那是一段让我美好回忆的大学,毕业季,分手季,也许他想的是打破这样的定律,毕业后的他想和她步入美满幸福的婚姻殿堂,但事与愿违,终究还是在一直追求幸福的路上。
  • 至尊大小姐季少溺宠

    至尊大小姐季少溺宠

    颜长行难得柔声说到“那从今以后,她就是你们的九妹妹了,你们可要保护好她!”七个男孩对视了一眼,郑重说到:“以后妹妹就是我们的老大!”颜长行的嘴角不经意的抽了抽,果真是年少啊。………………“我曾在白昼中苦寻,可惜年华匆匆,无人驻足咏唱;我曾在夜幕里彷徨,流转的霓虹黯淡了月色,喑哑了涛声。这个世界为狂欢备好了一场永恒的盛典,却好似忘了给我留下一张草席。“我是钟情少年,我心即你心,任岁月悠悠,任星移物换。”“任岁月悠悠,任星移物换!”
  • 我在八零年代当学霸

    我在八零年代当学霸

    一朝重生,遇到的都是极品小哥哥,魔爪忍不住伸向小哥哥的脸蛋,掐一把水嫩嫩,颜值狗可舍不得打一下,骂一句……最后发现,有一条忠犬,默默守在身边
  • 顾往

    顾往

    故事层层叠叠,回忆周而复始,有的时候,总感觉自己好像走进了一个没有出口的迷宫,不管我在中间如何的挣扎徘徊,始终也无法走到出口,有时候总是在想,如果我不参军,会是怎样的结局,是不是她就不会死!是不是我们会幸福美满?我总是一个人坐在阳台,想了又想以后才缓过神来,可惜、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