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4700000002

第2章 颂(1)

掌凡乐事,播鼗,击颂磬、笙磬。(《周礼·春官·眂瞭》)

磬在东方曰笙,笙,生也。在西方曰颂,颂或作庸;庸,功也。(《周礼·春官·眂瞭》郑玄注:“掌凡乐事,播鼗,击颂磬、笙磬。”)

颂之言诵也,容也,诵今之德,广以美之。(《周礼·春官·大师》郑玄注:“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诗大序》)

颂,皃也,从页公声。(许慎《说文解字·页部·颂》)

颂者,宗庙之乐歌,《大序》所谓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盖“颂”与“容”古字通用,故《序》以此言之。(朱熹《诗集传·颂》)

颂之训为美盛德者,余义也。颂之训为形容者,本义也。且颂字即容字也。容、养、漾一声之转……所谓《商颂》、《周颂》、《鲁颂》者,若曰商之样子,周之样子,鲁之样子而已。何以三《颂》有样而《风》、《雅》无样也?《风》、《雅》但弦歌笙间,宾主及歌者皆不必因此而为舞容;惟三颂各章皆是舞容,故称为颂。(阮元《揅经室集·释颂》)

庸即颂也。颂钟颂磬与歌声应,直言“颂”,重人声也。据此则《虞书》“笙镛”,“镛”字亦与“颂”通。(杨名时《诗经札记》)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系辞下传》)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远古之初,谁能传道?天地未分,如何究考?)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混沌昏暗,谁能分清?元气充盈,何以分明?)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明明暗暗,果有因乎?阴阳参合,何来何故?)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天盖九重,谁能经营?如此天功,谁初作成?)

(屈原《天问》)

其人据鸟兽行迹创文字。(许慎《说文解字·叙》: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于是,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初始建灵台,策划并经营。百姓齐努力,数天功告成。)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初始勿急迫,百姓来相从。)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

(主君游灵园,母鹿卧悠闲。母鹿体肥健,白鹳羽亮鲜。)

王在灵沼,于牣鱼躍。

(主君到灵沼,池鱼齐欢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编钟并石磬,大鼓联大钟。钟与鼓和鸣,公堂乐融融。)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鼉鼓逢逢,矇瞍奏公。

(钟与鼓和鸣,公堂乐融融。鼍鼓声咚咚,乐师祝成功。)

(《诗·大雅·灵台》)

其人登台以观天象。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有人击壤而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击壤歌》,载皇甫谧《帝王世纪》)

斗转星移,荧惑守心,占曰“天下易政,主去其宫”。

他得知王朝气数已尽,将有王者杀伐四方,于是登上鹿台,著玉衣自焚而死。

王者出兵之时,他们拦住他的马头。

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史记·伯夷列传》)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六韬·文韬·文师》)

王者持大白旗追至鹿台,亲射三箭,而后下车,以轻剑击之,以黄钺斩其头,悬于旗下。(《史记·周本纪》略曰: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于火而死。武王(扌士廾)大白旗以麾诸侯。武王遂入,至纣死所。武王自射之,三发而后下车,以轻剑击之,以黄钺斩纣头,悬大白之旗。)

於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

(神威兮武王,功业世无双。郁郁乎文王,创业复开来。)

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武王承先志,克殷止残杀,终致大业功。)

(《诗·周颂·武》)

《武》乐美则美矣,然以征伐取天下,故未尽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乐可谓尽善尽美,听之“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其可以治国也。(《论语·卫灵公》: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

神灵降临,其曰列祖列宗。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

(上天保佑你,江山稳且固。赐你得独厚,一切所有福。)

俾尔多益,以莫不庶。

(赐你得多益,一切皆丰庶。)

天保定尔,俾尔戬穀。罄无不宜,受天百禄。

(上天保佑你,赐你多福禄。万事皆相宜,得天赐无数。)

降尔遐福,维日不足。

(赐你福长久,或恐有不足。)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上天保佑你,万事皆盛兴。如山亦如岭,如冈亦如陵。)

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如川水来潮,万事皆助增。)

吉蠲为(饣喜),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

(沐浴备酒食,吉日供祭享。四季祭祖先,先公并先王。)

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尸神代祖言,子孙寿无疆。)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

(神灵已下临,赠你多福祉。人民原纯善,无非用吃穿。)

群黎百姓,遍为尔德。

(天下众百姓,教化守德行。)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如月之恒常,又如日东升。又如南山寿,不损亦不崩。)

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如松柏茂盛,子孙代相承。)

(《诗·小雅·天保》)

寡人有闻:“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商颂·玄鸟》)此非“天命”乎?

主君,深不可测曰“天”,无可奈何曰“命”。“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老子》第六十章)

寡人深恐鬼神为厉伤人,故以祭祀以要其福。以此言观之,似虽有鬼而亦不神耶?

主君,鬼神非无,然洋洋乎如在其上,但只为民之福,不为民害。故曰非其鬼不神,但其神不伤人耳。然非其神不伤人,实由圣人含哺百姓,如保赤子。与天地合其德,鬼神合其吉凶而已。若以道德君临天下,则和气致祥。

寡人观于此言,以安静无扰为主,行其所无事,则民自安居乐业,而蒙其福利矣。

主君,此与烹饪之道相若,然小国不足以言之。若大国,或有可为。(《吕氏春秋·本味》:汤得伊尹,祓之于庙,爝以爟火,衅以牺猳。明日设朝而见之,说汤以至味。汤曰:“可得而为乎?”对曰:“君之国小,不足以具之;为天子然后可具。”)其要在一个“和”字。若问:“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火单)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左传·昭公二十年》)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七月火星落,九月做寒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正月寒风起,二月风凛冽。无衣可挡寒,如何过年关?)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三月修农具,四月种庄稼。)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咱家老和小,举火在田头,田官享饭酒!)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七月火星落,九月做寒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天阳光照,黄鹂鸣叫了。小女执箩筐,走在小路上,来采嫩叶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春日白昼长,白蒿满箩筐。小女心悲切,少爷要俺做婢妾。)

(《诗·豳风·七月》)

主君,五世之内,不可知何谓天下美味。主君之江山方才一代,知“化腥臊”已属不易。有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可不察乎?

寡人亦闻:“小人之泽,亦五世而斩。”(《孟子·离娄下》:“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亦五世而斩。”)美味其理有如是哉?

主君,天下美食断绝之时,亦天下斩主君之日也。可不慎乎?

寡人亦闻:“上古之世,民食果窳蛘蛤,腥臊恶臭,而伤肠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神农氏尝草别谷,教民耕艺,民始食谷,加于烧石之上。(高承《事物纪原》)此乃上古之传言,其可鉴乎?

主君,“以木巽火,亨饪也”。(《易·鼎卦·彖下》)“木”如柴、草之类;“巽”,风也,顺风点火。“亨”,煮也。“饪”,熟也。此乃“鼎”卦,下巽上离相叠。燃木煮食,化生为熟,有“除旧布新”之义。鼎为重宝大器,三足稳重之象。煮食,则食物充足,故宜变革。

寡人有闻:九鼎已数迁。得九鼎者王天下耶?

主君,“黄帝始造釜甑,造灶,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事物纪原》),民始得遂养生之道。故则,利天下者,王天下也。

其人观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参见《易·坤卦·上六》)

主君,“龙战于野”乃乾坤和合,阴阳交接。天地气交,则生云雨。此乃雷电云雨而已矣。“天地(纟因)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系辞下传》)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之所在,可不慎乎?

其人观天地以生,万物发陈,冰水消解,河水荡漾。(《礼记·月令》略曰:仲春之月,始雨水,桃李华,仓庚鸣。)

主君,“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系辞下传》)男女婚配恰当其时,可观阴阳和合也。“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孟子·滕文公下》)故“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周礼·地官·媒氏》)

有女不逢时,援琴而歌。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梅子已纷落,尚存十之七。男士欲求女,正是好时宜。)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梅子已纷落,尚存十之三。男士欲求女,切莫再拖延。)

摽有梅,顷筐墍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梅子已纷落,倾筐地上取。男士欲求女,定约凭一语。)

(《诗·召南·摽有梅》)

寡人有闻,梅者,酸涩之物,岂非少女怀春辛苦之年也欤?落梅时节,初甜也,嫁娶之际也。梅者,媒也。(参见《毛诗正义》卷一一之五)

主君,婚嫁有“问名”之礼。她是那个国君之女,某一男人之妻,另一男人之母。换言之,她以公主身份嫁给她的丈夫,而她的丈夫又是那个国君的叔叔。(《左传·成公二年》略曰:楚之讨陈夏氏也,庄王欲纳夏姬。申公巫臣曰:“不可。君召诸侯,以讨罪也;今纳夏姬,贪其色也。贪色为淫,淫为大罚。以取大罚,非慎之也。”王乃止。子反欲取之,巫臣曰:“是不祥人也。是夭子蛮,杀御叔,杀灵侯,戮夏南,出孔、仪,丧陈国,何不祥如是?人生实难,其有不获死乎?天下多美妇人,何必是?”)

她已如此年纪竟宛如处子,岂非身怀绝技?寡人有闻,君臣和她私通,一行人在朝堂上与她嬉戏。可有此事?(《左传·宣公九年》: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泄冶谏曰:“公卿宣淫,民无效焉,且闻不令,君其纳之。”公曰:“吾能改矣。”公告二子。二子请杀之,公弗禁,遂杀泄冶。)

主君,“居丧不言乐。祭事不言凶。公庭不言妇女”。(《礼记·曲礼下》)何况,与主君私通者,亦为主君之叔母。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

(为何去株之林?去找夏南。非去株之林,其实去找夏南。)

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驾上驷马车,换驾株之野。坐上驷驹车,早茶株之邑。)

(《诗·陈风·株林》)

他乘驷马车到她前夫的封地株之野,改乘驷驹车再奔株之邑。(《公羊传》隐公元年何休注云:“礼,大夫以上至天子皆乘四马。……天子马曰龙,高七尺以上。诸侯曰马,高六尺以上。卿大夫、士皆曰驹,高五尺以上。”参见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主君,您淫于叔母,竟不避讳她的儿子夏南?他身为公族,位居大夫,况乃夏氏主人,岂非无羞耻乎?

他们在她家里饮酒作乐。

爱卿,她的儿子长得很像你。

主君,她的儿子长得还是像你。

他容忍其母,却不甘其父受辱。他趁他的堂哥也就是主君酒醉欲回之际,“自其厩而杀之”。(《左传·宣公十年》: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饮酒于夏氏。公谓行父曰:“徵舒似女。”对曰:“亦似君。”徵舒病之。公出,自其厩射而杀之。)

主君,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其人曾“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主君所欲娶者,正乃其女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略曰:叔向欲娶于申公巫臣氏,其母曰:“子灵之妻杀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国、两卿矣,可无惩乎?吾闻之:‘甚美必有甚恶。’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本书反映了犹太民族的形成发展,赞颂了犹太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些美丽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曾给无数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提供无穷的灵感与启迪,至今仍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是生活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
  • 中国人的修养

    中国人的修养

    国学大师蔡元培不仅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思想,而且还撰有关于国人道德修养的丰富著述,为后人提升道德境界、加强内炼修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典读本。本书编者重拾瑰宝,文白并存,精编细选,结集成书,凝聚了他论述国人修身立德处世的全部精髓,是今天的我们思考社会人生、加强内在修养不可多得的道德范本和践行宝鉴。
  •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可以表明成都既是休闲的城市、现代田园城市,成都也是一个文学的城市。阅读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阅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状态;触摸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触摸这个城市的文化情怀;进入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进入这个城市的内心世界。一个城市的文学也因此成为解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符号和文化标杆。
  •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6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古代刑罚与刑具

    古代刑罚与刑具

    在王权至上,法自君出的封建社会,鞭笞、棍打是最常见的惩罚。历代酷吏在拷讯犯人时,往往违反刑罚规定,诸刑并用,还别出心裁地创造出各种稀奇古怪的用刑方式,在残虐人性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刘洋编著的《古代刑罚与刑具》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刑罚与刑具的有关内容,对中国古代主要刑罚与刑具分门别类地作了介绍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
热门推荐
  • 针邪密要

    针邪密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月亮镇奇遇

    月亮镇奇遇

    亲爱的小读者,课堂上的书本是你学习认识的必备,但课外读物的充实更是不能或缺的。或许,家长与老师的孜孜教诲,是你们成长道路上的奠基石。而丰富多彩的课外读物是点缀花园的美丽花朵。在这本书中,作者用简洁、明快的话语,生动活泼的小插图,讲述了关于小朋友毛丫丫在成长中的一个个小故事。相信本书一定会成为你们课余生活的良伴。
  • 恋人两千岁

    恋人两千岁

    谁都没有想到,喜欢捡东西回家的太菲会捡回一只脾气超级差的霸道“木乃伊”!更加悲剧的是,这个有着完美容貌和黄金比例身材,自称是两千多年前的法老王的男生竟然对她下了可怕的“诅咒”,如果不听从他的命令,她就有可能变成比鼻涕虫还可怕的生物!而他的“宰相”和“将军”,一个苍白得像吸血鬼的美少年,一个笑容非常甜美的正太也先后找上了门,要求她照顾好他们的“王”!超可爱少女唐太菲与传说中的“木乃伊”王子的爆笑生活拉开序幕!
  • 萌妻很闲

    萌妻很闲

    他和她的相遇就如同黄粱一梦本以为会在记忆中封存遗忘但似乎并不是这样她/他是一个意外,一个不该出现在这个轨迹的人,她有萌宠相伴?!哦,你说的是肉团么?是挺萌的还是巨型的,她运气爆表?!哦,还好天天没事被抓着去万毒谷,是挺好的哈,她还有最帅竹马??哦,是那个二货么?整一自恋狂,所以她重生是来干什么的?受罪的么,上天是不是嫉妒她上辈子过得太安稳了所以要整她啊摔,不带这样玩的他自恋么?不,绝对不会他很缠人么?不,绝对不会,他有崩人设么?不,绝对不会,嗯,这么完美的他今天又要努力追媳妇了,不要打扰他
  • 诗品

    诗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古伤痕

    上古伤痕

    民国年间追踪僵尸的道士、深陷警匪迷局的警察、血腥争夺街头的黑帮、抢劫毒贩为生的悍匪——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一道自盘古开天地起就蔓延人间的恐怖“伤痕”,所有的罪恶都由它产生,所有的不幸都由它散布。相传能找到“伤痕”的人,就能控制整个中华大地的命运,但每个寻找“伤痕”的人,最终只能落下不得善终的恶果。千百年后,恩仇迭转。由一群袭击旬州城日军的僵尸,引来日本松井财团对于“伤痕”近百年的寻找,与之相应的特工、黑帮、雇佣兵等各类形形色色的人齐聚旬州城内,一场血雨腥风随即展开。
  • 神话之末

    神话之末

    神话时代莫名结束,众神一夜之间诡异消失。九州菁英尽失,亿亿万生灵失去庇护,挣扎求生,呜呼哀鸣,天地悲痛。无数妖魔乘机作乱,疯狂猖獗,九州哀鸿遍野。失去了众神,天地就失去了主心骨,好在神的部下没有全部消失,他们肩负神的使命,维持九州的秩序,在九州游走,扫荡着作乱的妖魔。因此,天地勉强维持着平衡,不至于生灵涂炭。在这个天庭初建,宗门林立的岁月,一个少年识海藏神物,踏上修炼之路。筑基、练气、金丹、炼法……斩妖除魔,一步一步走上巅峰,重定仙凡秩序。
  • 灵动仙途

    灵动仙途

    张骁本跟着师傅调查怪异的命案,却被卷入了修行大战之中。天地正派的覆灭,上古仙剑的遗失,妖魔鬼怪趁势袭扰人间,而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凡人本身,如何才能保留最后一丝正气。
  • 凌虚诀

    凌虚诀

    “武林纷争莫去管,且随天下四大家”江湖一直有着这种说法,他们代表了整个江湖最顶级的实力。虽然江湖上的门阀帮派数不胜数,但是大家都知道,真正掌握武林命脉的,只有他们。这一年,整个中原武林进入了最动荡的时节:随着明松阁的武林圣尊与邪道魔尊的排行公布、唐家堡的刺杀清单泄露等事件,江湖门派的对立也愈加激烈;为了确立自己天下第一大教的名号,四大门派的明争暗斗从来没有停止过;明冠南和唐轲离为了追寻当年传闻宝藏的真相,纷纷派出弟子前四处打探;传说中的凌虚诀和斩尘剑又重现江湖了,更是让江湖一阵慌乱,江湖大乱一触即发!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七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七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编选了经典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明白道理,学会成长,体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