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5000000004

第4章 让孩子自主(1)

■养育孩子是选择与责任,不是投资,不可以宣示所有权、控制孩子的人生、期待孩子的回报。如果一定要说付出什么、收获什么,那么毫无保留地对孩子付出爱意,收获当他成长为独立、自由、快乐、幸福的人时,你将获得的幸福感与成就感吧。

■我们会时刻提醒自己,任何“控制”孩子的企图都不要有,能让孩子自己拿主意、自己决定的事,都由孩子自己做主。

■从小学会自己做主的孩子,会更独立、更懂得负责任、不任性、不执拗、更容易建立自我意识,不会唯我独尊,也不会盲目从众,更容易确定自己想要什么,也更能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我们和孩子有很多日常的沟通,但是很少和他们谈论父母的期望,“优秀”“出色”“成功”这些词,不在我们家的日常语汇中,我们也没有他们未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取得多大成就的预期。

如果要概括出我们十几年来所有育儿努力的目标,我们更愿意这样表达:在小时候,他们能成为自主、快乐的孩子,长大后,他们能成为独立、幸福的成人。

人生自有高远处—给儿子的信

大儿初一上学期,班级举行班会,要求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写一封信。我们在这封信中,第一次正面谈到对他的希望。

亲爱的大宝:

上次祝贺你小学毕业的信中,爸爸妈妈谈到阅读和爱,这一次,作为你初中时代给你的第一封信,我们想和你说说“成长”的话题。

今天是你按照学校安排,因为雾霾在家自习的第二天,虽然还有好多作业要写,爸爸妈妈还是带你一起来享受咱们全家最爱的广式早茶。

一路上听你兴致勃勃地谈论最近在读的《明朝那些事儿》,在餐厅看你熟练地点餐,细心地将两份韭菜煎饺标上“打包”,准备带回家给睡懒觉不愿起床的小弟,我们真是由衷地感到幸福。我们的宝贝,正在一点一点慢慢成长,长成了一个热爱阅读、成熟、自信、有爱的小小少年,这是爸爸妈妈最希望看到的事。

爸爸妈妈很少和你谈论理想、未来,因为我们不想以自己几十年人生中积累下来的观念、经验,去规划你的未来,去影响你的成长。我们觉得,成长,是非常个人的事,一个孩子,其实是靠着自己从生活中、从父母师长身上、从广博阅读中获得的认知,一步一步自己成长起来的。父母所能做的,只是提供良好的环境,不将你的思想和行为,局限在狭隘的小天地,而不是一直拉着你的手,把你带到父母希望你去到的地方。

我们希望,你的人生,能尽早地由你自己掌握,由你自己努力地一步步走向人生的高远之处。升高中、上大学、未来做什么职业,都是很容易确定的目标,但人生真正的高远之处并不是这些。

爸爸妈妈曾经很多次谈论起我们初、高中时代在学业之外的广泛阅读,讨论我们从阅读中得到了什么,也谈论我们共同的母校—北京大学,讨论大学四年,我们到底从那里得到了什么。

较早开始的独立阅读,让两个小城孩子,看到了世界的辽远、思想的深邃;北大四年的熏染,则强化了精神的独立,思想的自由。

这些宝贵所得,让人有种超脱于眼前所见、亲身经历的能力,可以溯着时光走回去,和历史上那些曾经在这个世界生活过的有智慧的、风雅的、硬朗的、温柔的、敏感的人们隔着时空相遇,并会心一笑。

这些宝贵所得,让人能在某个深夜、某个清晨,或者面对一片叶子、一泓流水的瞬间,跟自己的内心说说话,告诉自己,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要去往人生境界的高山顶上,哪怕到不了仰止的云端,也不能因为一点点崎岖停下脚步。

这是爸爸妈妈从自己的经历中所悟得的人生高远之处,它是精神独立、思想自由、不断成长带来的美好体验,深厚得需要用一生去理解和实践,可能对你来说还有些遥远和费解。但学校老师经常讲的,生命的深度、高度和广度,和爸爸妈妈在这里说的人生的高远之处,实际上完全相通。

妈妈记得小时候学自行车,开始时非常笨拙,只能盯着车把和前轮前一两米的地方,结果就不停摔跤,搞得自己都没信心学会了。后来大人不停地在旁边提醒我,“抬头!看远处!抬头!看远处!”非常神奇地,等我学会抬头看远处之后,车子真的骑得平稳了。成年后,我常想,学骑自行车虽然简单,“抬头看远处”却是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哲理。它让人不为眼前的小事纠结,也不为一些表象所困惑,向着前方,走得更稳、更远。

我们从你读到好书的兴奋、你对学业的专注中,已经看到,你正开始慢慢体验到这些美好之处。这真是非常棒的事!这正是爸爸妈妈特别高兴看到的,属于你自己的成长。这也让爸爸妈妈很放心。

关于成长,除了看到人生高远之处,爸爸妈妈还有两个建议:一是要高度自律,二是要建立自己的方法。

自律,就是对自己的约束。真正的约束力,来自内心。对自己有高要求,才能放弃纷繁诱惑,专注于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自己的方法,就是自己做事的节奏、解决问题的角度、管理时间和任务的方式。有了自己的方法,才能自主、高效达成目标,而无需迫于外界压力被动行事。上次家长会上,一位老师的话让妈妈印象深刻,她说高效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策略”,包括如何利用学习资源、如何管理学习时间,等等。老师从教育专业的角度,说得更确切。在学生生涯中,自己的方法,就是这种“学习策略”,它帮助你花费更少时间、获得更高效率和更好成果,也帮助你获得更多余暇,投入阅读和其他乐趣,拓展自己学习阶段的空间和视野。

前面说过,成长是很个人的事情,其中两个关键因素,就是自律和方法。一个人在少年时代就培养出自律和方法,他未来的成长,将更自主、更顺畅;而缺乏自律和方法的孩子,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困惑,会不停依赖大人的帮助,最后成为困于狭隘天地、无法领略人生高远的成人。爸爸妈妈相信你能成为前者。

亲爱的宝贝,给你写这封信,爸爸妈妈颇花费了一些时间,因为我们不想谈论眼前的学习、课程、考试、成绩,我们希望能和你一起看看远处,也想将你作为独立的个体,分享一些自己作为成人的最真实的人生体验给你。也许这些你一时还不能完全理解,没有关系,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还会慢慢地和你讨论。

爱你的

爸爸妈妈

2015年12月9日

班会后,大儿将这封信自己收了起来,也没有和我们讨论起里面的内容,可能他对每天和他谈天说地的爸爸妈妈,做如此正式的表述还有点不习惯。不过,相信对照爸爸妈妈每天待他们兄弟俩的方式,我们表达的意思,他能明白。

别把养娃当投资

我们小时候,父母工资菲薄,养育孩子的理想也很简单,让孩子吃饱穿暖,孩子好好上学、学习好,就是他们最大的愿望。而等到我们做父母之后,发现几乎是全社会性地,把养儿育女这件事看得复杂、困难,而且和风马牛不相及的“投资”关联起来,真是让人诧异。

“培养孩子是最好的投资”“给孩子最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投资”“投资孩子就是投资未来”“孩子的未来就是你最好的投资”……这些话真是非常刺耳,但它们堂堂皇皇大行其道,好多父母也把投资孩子挂在嘴边。养儿育女真是投资吗?父母真的可以这么想吗?

·亲子关系不是所有权·

把养育孩子当作投资,会认为自己对孩子有“所有权”,但亲子关系,岂能沦落为所有权关系?

你是我儿子/女儿,我是你爸爸/妈妈。这话毫无问题,但它们表述的,应该是亲子关系,而非所有权关系。亲子关系基于情感,所有权关系基于财产。

看看饭桌上坐你对面的那个孩子,他来自爸爸的精子,妈妈的子宫,但现在他和母体相连的那根脐带已经断掉。他有自己的身体,自己获取营养,自己长高长大;他有自己的大脑,其中的所思所想,你所能了解的,可能不足十分之一;他未来会离开你独立生活,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在你离开这个世界之后,他还有他一大段的生命与生活。你既不能像装钱包、眼镜一样把他装入自己的口袋,也不能像处置你的其他所有物一样,出售或者舍弃。他是独立于你身体与思想之外的一个人,一个他人。这样,你还能理直气壮地说,他属于你,你对他有所有权吗?

这么说可能太过理性、冷峻。回到感性,我爱他,所以我希望拥有他。问题是,爱是美好的情感,爱一个人,会希望他更好,而不是你完完全全拥有他的一切。爱与拥有,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一旦把养孩子视为投资,就把人与人之间宝贵的平等和独立、父母与孩子之间无与伦比的亲情和爱意,一下子拖入赤裸裸的、与拥有金钱和物品一样的所有权关系。你是我花了那么多钱、那么多精力、那么多心血培养出来的,所以你属于我,我有权控制你,你有义务回报我。这样,将做父母的尊严、亲子之爱的美好,贬于何地?更何况,这种“你是我的”的认知,会埋下父母和孩子未来无比多控制与反控制、纠缠与被纠缠、相互不满与怨愤的种子。

·亲子关系不是控制权·

把养育孩子当作投资,自然会想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投资,但无法掌控自己人生的孩子,岂非奴隶?

过年回来,有多少年轻人被“逼婚”了?又有多少已婚未生子的年轻人被“逼生”了?有多少人恼怒于在独立工作之后,还被父母以“你是我的儿子/女儿,我就得管你,你就得听我的”“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成人,不是让你来气我的”为由,各种监督、催促、越俎代庖?说得好听一些,父母的紧迫盯人是因为爱你,说得严苛一些,父母过多的介入和干涉,其实还是一种基于“所有权”意识的控制。

这种控制,会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一直持续到孩子成年之后很多年。我养着你,我为你花钱、花精力、花心血,所以你得上我觉得好的幼儿园、上我觉得好的小学、上我认为你需要的各种补习班培训班,花费无比多的时间学习我觉得你拥有了才会更优秀的才艺,上离我近的城市的大学,选择虽然你不喜欢但我觉得未来就业前景更好收入更高的专业,选择我乐于接受的男/女朋友,在我希望你结婚时结婚,在我希望你生孩子时生孩子,我希望你生一个你就生一个、我希望你生两个你就生两个……如此被一路管理、一路控制的孩子,他的人生,有多少独立、自主、自由、快乐可言?与奴隶又有何异?

我们老家在农村,对小时候农村家庭中一种颇具仪式感的“分家”程序印象深刻。那时大部分有多个儿子的家庭,会在儿子结婚后一年左右“分家”,让儿子的小家庭,从大的原生家庭中分离出去,独立生活。分家时,父母会分给儿子媳妇一处房子,或者是父母房子中的一、两间屋子,会分给新家庭一些必要的家具、农具、用品、粮食,让新家庭独自开火做饭,展开自己的生活。此后,原生家庭和新诞生的核心家庭,就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家庭,父母不会再干涉新家庭的任何事务,儿子是可以独立做主的一家之主,媳妇是不再受婆婆管辖的家庭主妇,儿子媳妇的收入,不用再交由父母支配,同样的,新家庭也需要和兄长们的家庭一样,分担赡养父母的义务。

这种“分家”程序,基本上算是当时农村青年的成人仪式,通过分家,孩子从父母养育庇护下的儿女,成为独立掌控生活的成人。其中社会、家庭、伦理的意味,都非常丰富深厚。

反观现在,可能与独生子女政策有关,相当多的核心家庭仍旧难以与他们的原生家庭彻底相互独立,新的核心家庭,仍旧受到父母的庇护、影响和控制—你住的房子是我帮你买的,你的孩子是我帮你带的,所以对你的生活,我依然有充分的发言权。双方既相互依赖,又矛盾丛生,家庭故事的“精彩”程度,比起虚构的小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社会心理学、家庭心理学、成长心理学都有关于控制与反控制的论述,我们接触到的最重要的观点是,在被控制中长大的孩子,很难发展出独立、健全的人格,而且成年后,会延续从父母那里习得的控制习惯,继续成为控制者,自己不自由,也不令孩子、爱人自由。这对一个人的人生来说,相当可怕。

·亲子关系不可期待回报·

把养育孩子当作投资,自然会期待回报,但亲子之爱,岂能沦为投资与回报的交易?

所谓投资,必求回报。回报丰厚,自然愉悦,回报不达预期,必生怨怒。好多父母对孩子的不满,正来源于此。

我都花了这么多钱让你上好幼儿园、好学校,你怎么还不知道上进?

我都花了这么多钱送你去上补习班、培训班,你怎么还不能获得好成绩?

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你怎么不知道感恩、不懂得孝顺呢?

爸爸妈妈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你可不能让我们失望啊!

孩子得优秀、得知道感恩、得孝顺,得符合父母毕生的希望,当孩子没有做到,这个孩子就是既不成材、又不感恩、又不孝顺的坏孩子,父母要责备、要打骂、要恨铁不成钢,简直就是天经地义,再正当不过。

同类推荐
  • 健康孕产100分

    健康孕产100分

    本书坚持以人为本,以简单、轻松的风格,打造适合准父母们阅读的模式,传播人性化、通俗化、科学化的孕产育百科知识。让初为人母、初为人父的夫妻们少一分担心,多一分安心;少一分忧心,多一分开心!
  • 孩子,你真棒!

    孩子,你真棒!

    本书采用故事导入评析的形式,故事篇篇经典,评析句句精彩,所以读后发人深省,引人深思。不仅能使你掌握赏识教育的方式,而且还可让你避免涉足赏识的误区。相信会让你受益匪浅!在这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比任何一个时候都更强烈的年代,聪明的家长们,勇敢地打破传统教育的樊笼吧!握紧赏识这个武器,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引领孩子走向辉煌的成功之路!勇敢地说声:孩子,你真棒!
  • 好教师,也是好父母

    好教师,也是好父母

    本书为广大家长朋友提供了九对优秀教师父母成功育儿的典型案例,每个案例皆由两个部分组成:育儿经验——优秀教师父母回忆教育孩子的历程,并提炼值得与家长共享的成功经验;教育十问——优秀教师父母解答家庭教育的十个关键问题。
  • 与孩子一起成长:聪明父母,智慧育儿

    与孩子一起成长:聪明父母,智慧育儿

    《与孩子一起成长》没有将目光完全局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里,而是从给孩子智慧、关注孩子心理、父母付出关爱等全方位教育的立场出发,力图让父母们在阅读《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同时,能够找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书中结合了实际的事例,探讨了家庭教育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并介绍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以引起父母们的关注与重视。
  •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

    在多年的教子实践中,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很多家长教育方式和方法不正确,以分数为导向,只把孩子当做学习机器,过多干预孩子的积极性和兴趣,结果却适得其反。通过借鉴书中高考状元们的学习方法,优秀父母的教子方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最争气。
热门推荐
  • 毒战八荒

    毒战八荒

    毒魔许昊复生携憾心万毒典重临天下,辨毒草、捕毒虫,配毒药,建商行、阔商路,靠金钱反哺武道。如何在商道之中风声水起?又如何在武道上破茧成蝶?任你君子世界,我自我行我素!任你魔道诡谲,我自杀伐天下!(读者群:273084379欢迎大家加入讨论~)
  • 三略

    三略

    顾名思义,《三略》是专讲战略的兵书。其上略、中略、下略都是从战略的高度论述问题,始终贯穿着战略思想。在西汉以前,这样紧紧围绕战略问题的兵法专著还不曾出现。可以说,《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战略专著,影响极为深远。
  • 山村鬼娇娘

    山村鬼娇娘

    我的未婚妻紫薇被剥皮之后,就成为了我的鬼娇娘,而爷爷用秘法把她复活之后,她又成为了我的人皮新娘,但是一切都好像变得越来越诡异了......
  • 七寻记Ⅰ

    七寻记Ⅰ

    17岁的高中女生尹甜菜,相貌平常,性格乐观。她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顺利考上大学做个普通人,然而,这个普通的愿望却无法顺利实现,因为在一次好心救助乞丐行动之后。她的生活开始脱离既定轨道……古铜色的戒指牢牢地圈在了手指间。银发如丝的少年跪拜在她面前,称呼她为“主人”,请求她去收集世间最美丽的宝石。无奈之下,尹甜菜一次次穿越到古代,帮助心中郁结怨气之人解开心结。途中,有神秘黑衣少年不断出来搅局,让人头疼不已,而银发少年的身份。动机也越发可疑起来……一场浪漫曲折的少女心灵成长大戏,一部专门写给向往梦想、纯真、勇气的优雅少女的唯美独特故事,不容错过。
  • 诗歌读本:32首诗

    诗歌读本:32首诗

    这本书是两个人合作的产物。我是一个懒散的人,写完后就往往不去管它了。我常说:诗歌一旦写出,就与作者没有关系,诗歌有自己的命运。确实,我一些诗歌的命运经常让我惊讶。比如为5·12大地震所写的《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患上了抑郁症》,由于新华社、《印度教徒报》的报道,一周之内竟传遍全世界。而且报道的标题本身也像一首沉痛的诗,新华社是“借助诗歌的力量,我们获得了坚强”,《印度教徒报》是“中国人借助诗歌克服悲伤”;还比如《流水》,曾引起轩然大波,在网上几天仅天涯社区点击率就高达二十多万,成为天涯社区一周冠军,随后被广为转贴,中国移动也将之制作为专门的手机短信供下载转发,关于它的评论也数不胜数。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宋太祖赵匡胤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宋太祖赵匡胤

    “陈桥兵变”他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王朝;“杯酒释兵权”,他逼迫手下将领交出兵权,建立中央集权。“烛影斧声”,他的死因天道玄远,难以祥说。宋太祖赵匡胤,一个敢冒天下之大险的江湖浪子,以其沉稳果断的手腕,老谋深邃的远见,克己敛淫的秉性,义字为先的执著,收服着一块块已被血泪浸透的神州大地,拉开大宋王朝辉煌的帷幕。让我们揭开五代十国那个动荡黑暗的历史面纱,演绎一段风云变化的传奇大剧。
  • 唐伯虎画真容

    唐伯虎画真容

    从此春去秋来,唐伯虎果然画好了八张有名有姓的美女图心中十分得意,感到这次一定要叫祝枝山大吃一惊,让他也尝尝输掉银子的滋味。
  • 三万年前的星空

    三万年前的星空

    这是谷川俊太郎在晚年时写给生命、自我、孤独和宇宙的唯美诗篇。这些诗篇穿越了语言、时间与空间,语言简练纯粹,禅意而空灵,透出一种感性的东方智慧。乘载了深厚丰饶的意义,在文字的轻与意义的重之间,悠游穿梭。诗集中,前半部有几首几乎是可以对号入座的写实作品,尤其是《自我介绍》一诗,简直就是诗人真实的自我写照。个人经验建立在想象之上,现实与虚拟交织其中,亦真亦幻,既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又有回味不尽的缭绕诗情。后半部的许多作品则是想象力编织出的产物,尤其是十二首“少年”组诗,虽都是虚构与想象,但丝毫没有乏味枯燥、空洞的抽象性,阅读时不仅使读者产生似有非有的复杂感受,且能激发读者更多的想象。
  • 吃货养生小秘密

    吃货养生小秘密

    气、血、阴、阳,或虚或郁,或湿或瘀,形成人体的九大体质,如何通过食物来调和?五谷杂粮,有温有热,有寒有凉,怎么选择方可趋利避害?红黄白黑绿,色彩缤纷的食物,透露哪些玄机?酸甜苦辣咸,寻常五味,如何对应五脏六腑?春夏秋冬,温度变化,饮食如何调配?血型天定,和饮食又有怎样的联系?这本书将为你一一揭晓。
  • 我爱杀鬼子

    我爱杀鬼子

    鬼子飞机把佛家的寺庙炸了。佛说:佛也会发怒的。于是,就给了李亮一个金手指,让李亮开始了爽歪歪的杀鬼子之路。鬼子:站住,检查。现在八路那边那楞子最喜欢到我们这边来玩了。不检查睡不着觉哇。李亮:八嘎。是亮子,不是愣子。下次说清楚了,否则抽死你丫的干活。 新书《我们在异世当老大》已经上传,新马甲写的,超好看,求支持啦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