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5000000007

第7章 爸妈守则一:不断成长(2)

做父母,不是件容易的事,担当起自己该担当的,是必修功课,是必须完成的修炼,必须实现的成长。下面这些,都是我们切身体验和思考,帮助我们从两个完全不懂得如何做父母的年轻人,成为了今天自觉还比较胜任的爸爸妈妈。

·担当改变·

从二人世界,到为人父母,爸爸妈妈的生活,会发生巨大变化,爸爸妈妈个人,也需要做出相当多改变,以胜任新角色。如果拒绝改变,做父母的路程,会辛苦、艰难,且缺乏成就感。

真心妈妈的第一个改变,是接受自己成为“丑丑”的孕妇。我们大学毕业一两年,就迈入婚姻殿堂,当时真心妈妈二十三岁,几乎还是除了爱情,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从零开始学做饭,学做妻子,但对于自己会成为一个母亲,完全拒绝,因为不能接受孕妇挺着大肚子在街上行走的样子。而真心爸爸,对于照顾好一个孕妇,再照顾未来的宝宝,也感到非常恐惧。

我们在老人们的一再催促中,坚持过了九年悠哉游哉的二人世界,直到两个人都过了三十岁,有一天,似乎是突然悟了,“我们生孩子吧。”

真的在心理上做好了准备,“丑丑”的孕妇形象一下子变得让人自豪,但新的改变又接踵而来。宝宝出生后,两个人几乎是完全失去了“自由”:热爱工作,习惯了下班后晚上还在家里继续干活,但生娃后工作时间不得不大大缩短;喜欢看电影,两个人曾经走遍当年全城最有名的电影院,看遍所有热门电影,有了娃后,两个人一起看电影的机会几乎变成了零;真心妈妈喜欢逛街,生完大宝满月的第二天就跑出去逛街,但不到一个小时,就赶紧跑回家,怕饿着了娃……这个新生的宝贝,带来无尽欣喜,也毫不客气地改变了爸爸妈妈的生活形态。

有一段时间,我们两个人几乎都在“产后抑郁症”的阴影中徘徊,只有互相鼓励着:坚持,坚持,生孩子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得承受这个选择的代价。

度过了最初的不适应期,学会调适自己的生活,并且最终实现像现在这样既可以轻松带两个孩子,又可以保持相对理想的个人生活状态之后,回顾当年那些改变,蓦然觉得,那是必须的功课,对于个人和家庭,都是有益的成长,而且一旦认同了做父母的责任,做出改变,并不困难。

·担当压力·

做父母,对一个新生命负责,而且这个生命还是如此脆弱,离开了你无法生存,这是个不小的压力。担心、忧虑、焦急、恐惧、挫折感、无力感,种种种种,都需要爸爸妈妈一点点耐受、一点点担当起来。

孩子刚刚出生时,我们都做过孩子发生危险或者突然消失不见的梦,惊醒之后,赶紧跑去看看孩子,还好,好端端地,没出任何问题;孩子第一次生病,做爸爸妈妈的又心疼,又着急,只恨不能以身相代;孩子上幼儿园,担心他在幼儿园吃得饱吗,玩得好吗,过得快乐吗;孩子上小学,开始担心他的学习,他的成绩,他能不能适应学校生活;孩子不爱做作业,焦虑怎么能让他每天自觉写作业;孩子升初中,着急上不到理想的中学怎么办?孩子上了中学,又开始忧虑成绩够不够好呢,早恋怎么办呢?

做父母的,永远无法逃开这些压力。即便是我们现在,觉得做父母已经是比较轻松的事了,也并不是没有压力的轻松,只是能够轻松承担这些压力而已。

有的爸爸妈妈在孩子小时候把压力甩给自己的父母,让老人继续作为庇护者,承担本该由自己来承担的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仗着父母对自己的爱“欺压”父母,也是仗着孩子年幼,还不知道要求你承担责任,而“欺压”孩子。而且糟糕的是,眼前逃避掉的压力,一定会在日后某个阶段卷土重来—错过孩子的成长,没有和孩子建立起必要的亲密关系、信任和良好沟通,孩子会遇到很多问题,和父母也会冲突不断。所以,做父母的,除了挺起肩膀担当压力,别无选择。

·担当责任·

除了压力,还有责任。由你带到这个世界上的小生命,保证他吃饱穿暖,不受饥寒,是最基本的责任,更重大的责任是,你得教养他成人。

把孩子教养成人,最低标准是他长大后能自食其力,而且不危害社会;更高的标准是,他不但能自食其力、不危害社会,而且能够成为一个独立、自由、快乐、幸福的人,为家庭尽责,为社会做出一个个体所能做的贡献。

为了完成教养孩子成人的责任,你得教他读书、明理;得引导他向上、向善;得约束和修正他不良言行;得培养他学会自主学习、自主生活;得帮助他学会自己思考;得教会他与人相处;得让他有爱别人的能力、有建设家庭的能力、有照顾家庭的能力……这些工作,一刻放松不得。稍许松懈,孩子可能就会发展得不够理想,而如果彻底放弃,孩子的未来,会糟糕得无法想象。

孩子的教养,仅仅把他送去学校、交给老师,是远远不够的。学校教育,只是孩子教养的一小部分,而来自家庭的教育,才是孩子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好多爸爸妈妈,特别轻易地把这个责任“交出去”,不客气地说,这是不负责任。教养孩子,是交不出去的责任,爸爸妈妈必须要自己担起来。

·担当辛苦·

孩子小时候,和一起带孩子的爸爸妈妈们交流,大家在历数自己半夜起床看孩子几次、上个月跑了几趟医院之后,常常互相感慨,“唉,一个孩子十亩地啊!”

做父母,辛苦是无法避免的。孩子小时候,大人夜里睡不成整觉,孩子病了,半夜跑去看急诊,换尿布、洗衣服、做饭、接送上下学、带孩子出去玩、请假开家长会……更别提努力工作,尽量给他更好的生活。带一个孩子,真是不比照顾十亩地的春耕夏耘秋收来得轻松。

但这算什么?作为孩子的爸爸妈妈,再多辛苦,也都是你应该承担的,没什么可抱怨,也算不得劳苦功高。我们一向不太能接受一些父母“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你就得如何如何”的说法,辛苦是做父母必要的担当,不是向孩子要求回报的筹码。

当然,有的家庭,爸爸妈妈做父母的方法得当,孩子自主性强,大人几乎只需照料好日常衣食、接送,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的辛苦程度越来越低;有的家庭,随着孩子长大,父母越来越累,要陪做作业,要帮助复习,要牺牲所有业余时间陪上补习班,要不时因为孩子出状况而从单位赶去面见老师。一些父母,在孩子成年之后,还会更辛苦:拿出积蓄帮助买房,放弃退休后的悠闲生活,长年累月地帮助做家务、带孩子。

我们的观念是,要想日后不辛苦,必须眼前更努力,从孩子小时候起,就用心、用力,帮助他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能对自己负责的孩子。

·放弃任性·

今天的父母,当年也都是自己爸爸妈妈手心里的宝,也都是青春期的任性少年,也都是谈恋爱时希望彼此宠爱的男孩女孩,但是做了爸爸妈妈,年少轻狂、无知任性,真的都应该收敛起来—控制不顾别人、自行其是的欲望,修正口不择言的说话方式,控制说发就发的脾气,节制情况不像自己期待的那么美好时的抱怨,做可以为孩子的利益局部牺牲自己利益、对孩子坚定但温和的爸爸妈妈。

我们的育儿专栏,有一次发出一篇如何让爸爸更多陪伴孩子的文章,一位妈妈留言说:“面对爱上网的爸爸,要教会孩子,如何速度关电脑,如何速度砸手机。”

而我们在那篇文章中分享的,恰恰是妈妈如何用理性的方式,帮助爸爸更多陪伴孩子。这位妈妈的任性,真是让人无言以对。

我们还曾见到一位妈妈,孩子因为没完成课堂作业,被老师留下做完,放学时出来晚了,让妈妈多等了一会儿,结果孩子出来,妈妈劈头就骂,骂得孩子满脸惊慌、大气儿都不敢出。

也见到过孩子爸爸妈妈,当着孩子的面互相指责甚至口出脏话。至于对孩子各种负气、任性的表达,更是多得无法一一历数:随你去吧,我不管你啦!再玩手机,我把它砸了!下次再考不好,看我怎么收拾你!你怎么就不看看别人呢!你就是笨,榆木疙瘩不开窍!……

做了十几年爸爸妈妈,我们的体会是,对孩子,父母的任性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任性吵架会吓坏孩子;任性地彼此抱怨会让孩子一起加入抱怨爸爸或抱怨妈妈的阵营;任性责骂孩子,会让孩子对你的任何话都自动免疫。更糟糕的是,大人的任性,会是孩子任性的最佳示范。成熟理性的爸爸妈妈,才能带出成熟理性的娃。

·终生学习·

我们发现的一个现象是,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在如何备孕、孕期保养、婴幼儿照料上,学习热情很高,上论坛、参与群组讨论,很快会成为“专家”,但是对孩子出生后心理、行为发展,孩子的素质养成,如何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习惯,很少花功夫学习;谈起孩子吃什么奶粉、穿什么衣服、吃什么辅食来,可能头头是道,但说起孩子的心理和行为时,束手无策,满脸茫然。

生娃容易,养娃难。生理上做父母的能力,是天生的;照顾宝宝衣食住行的技术,也很容易学会;但心理上做父母的能力,需要终生学习—学习扮演爸爸妈妈的家庭角色,学习理解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学习和孩子沟通,学习建设良好的亲子关系,学习培养孩子的各项素质,学习在孩子各个成长阶段提供恰如其分的帮助,学习爱孩子,学习不控制孩子,学习尊重,学习做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爸爸妈妈,学习该放手时放手。

这些学习,无法仅仅通过自己的经验积累完成—孩子三岁时你不会和他沟通,到他六岁时,你不会自动变成能和他做良好沟通的爸爸妈妈;孩子一岁时,你是个暴躁的爸爸,到他十岁时,你只能是个更暴躁的爸爸。不好的东西,如果不着意改变,只会随着经验的积累愈加强化,好的东西,不着意学习,也不会某一天灵光乍现地出现。

学做好爸爸,学做好妈妈,需要通过不断阅读,从他人经验中获得自己可借鉴之处;需要通过不断思考、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或充实或改正;需要夫妻二人经常一起讨论,沟通想法,发现问题,达成共识,共同摸索出自己家庭稳定、成熟的教养理念。不能平时不花功夫学习讨论,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或是夫妻互相埋怨指责,或是找亲朋好友、育儿专家、儿童培训机构“求医问药”。

我们能看到各种以帮助父母解决孩子成长问题的儿童教育培训机构—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孩子良好个性的……坦率地说,这些培训内容对孩子的帮助极为有限,因为孩子的各种习惯和素质,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家庭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是根本。所以,热衷于送孩子去各种培训机构学习的爸爸妈妈们,真正应该学习的,是你们自己。

·认真相爱·

一个充满爱意的家庭,对孩子来说无比重要。在无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在小时候,可能就会出现各种教养困难、行为偏差,长大之后,面对独立生活、组织家庭,更是会困难重重。

充满爱意的家庭的基础,是父母的爱。我们不主张夫妻仅仅为了孩子而维系婚姻,那样是对孩子的巨大伤害。但是,因为爱情结合的夫妻,也不能认为,结了婚,爱情就完成了使命,有了孩子,夫妻俩就只需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不再需要彼此关注、经营爱情。

有太多妈妈,有了孩子后,就完完全全变成母亲,而不再努力做个好妻子,也有太多爸爸,有了孩子之后,只把妻子当作孩子的妈妈,而不再是自己应该花心思去关注、去疼爱的人。这样,爱情在柴米油盐中日益淡薄,争执又在鸡毛蒜皮中日益增加,孩子看到的,不是一对彼此相爱的夫妻,而只是为生活奔忙、为琐事争执、轻易地互相埋怨、毫不在意彼此感受的爸爸妈妈。这样粗糙的婚姻生活,最终不但伤害到彼此,更是会伤害到孩子。

我们有一个观念,就是在家庭中,夫妻关系是在亲子关系之上的,经营夫妻关系,应优先于经营亲子关系。夫妻之间,珍视彼此的感情,认认真真地相爱,是好的家庭氛围的基础,既可以为孩子创造充满爱意的成长环境,也会为孩子未来的感情生活、家庭生活,做好的示范。

·坚韧持家·

不可否认,经营好一个家,仅有爱情是不够的,还需要夫妻两个人,具有面对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的日常琐事的包容、忍耐,面对难题时的彼此理解、支持,还有一路走下去,共同建设家庭、养育儿女的信心与坚韧。

这些素质,夫妻俩刚刚结婚时是不会有的,需要在真正的家庭生活中慢慢修炼。有的修炼不足,会不停地在家庭生活中上演“相爱相杀”,把孩子也变成相爱相杀的牺牲品;有的修炼长足,家庭生活会愈加稳定、和谐,孩子自然也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意味着做了父母,就需要为孩子放弃自己,只做他们的爸爸妈妈就好呢?恰恰相反,这些不但不是放弃,而是自我的成长—作为独立的个体,在生命的不同阶段,自觉、自主,学习必备的能力,承担必须承担的责任,胜任自己的角色。这也是爸爸妈妈为孩子成长为一个自主的孩子,所做的最全面的示范。

让孩子看到相爱的父母

我们夫妻没有互赠情人节礼物的习惯,也没有烛光晚餐,西方情人节、中国七夕节,在我们家完全不当作节日。但我们确实很留意,在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里,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是一对相爱的父母。不靠仪式,只靠日常细节。

同类推荐
  • 疯狂的小夹子

    疯狂的小夹子

    本书收录了五篇与宽容有关的故事:《小猪快快来》美子喜欢猪了。星期五那天,美子家来了好多客人,有猪小弟、猪小妹……他们一起快乐地唱歌。秋天,关子的牙痛病又犯了,只好一个人待家里养病。“咚咚咚——”有人敲门,是猪小妹来了……《邮筒变、变、变》秋天到了,森林里的居民愉快地忙碌着。大象妈妈给生病的大象爷爷寄了一封信,兔先生给兔妹妹寄了一张贺卡,上面画了一大束鲜花。第二天,邮递员熊叔叔去邮筒取信啦,一打开邮筒,哇,熊叔叔惊呆了!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 父母一定和孩子做的80件事

    父母一定和孩子做的80件事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才,这一点必须明确。为人父母要多给孩子些自信,多些鼓励,少些埋怨;要多些倾听,少些攀比;要多些身教,少些言传;要多些沟通,少些诋毁。每个孩子都是骄傲,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愿天下父母共同努力,满怀爱心、信心、耐心与智慧之心,培养出更多健康、快乐而优秀的孩子吧!
  • 独生男孩怎么养

    独生男孩怎么养

    俗话说:“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这话不无道理。然而如果家有男孩,仅仅是“穷着养”,就一定能培养出了不起的男孩吗?未必。独生男孩与有兄弟姐妹的男孩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及心理特点。我们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让独生男孩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培养出一个了不起的男孩。 本书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根据独生男孩的成长特点,分别从生活习惯、独立个性、基本能力、身心健康、优良人格、情商教育、性教育,美德教育八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阐述。内容翔实,分析透彻,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从本书中,您一定能找到养育独生男孩的有效方法。
  • 青春期女孩手册

    青春期女孩手册

    青春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女孩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困惑,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有可能会对女孩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本书讲解了青春期女孩的生理特点、心理品质、学习生活、成长困惑等内容,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引导女孩健康、快乐地度过人生中最为关键的一段时光。
  • 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这是一本温暖而充满启迪的亲子教养书,通过作者亲子互动的日常点滴及生活中的小故事,分析了众多育儿难题背后的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以及亲子沟通的技巧,展现出作者深刻独到的育儿智慧和人生思考。阅读本书,无论是对于提高育儿修养,还是促进自身成长,你都将获益匪浅。
热门推荐
  • 流动的盛宴

    流动的盛宴

    《流动的盛宴》是海明威一本颇有鲜明个人风格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如果你在年轻时有幸生活于巴黎,那无论你在哪里度过余生,巴黎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在这本书里,海明威叙写记忆中早年巴黎的人与事,写他在丁香园写作,在莎士比亚书店借书,在塞纳河边散步,去卢浮宫、先贤祠、卢森堡公园……和庞德、乔伊斯、菲茨杰拉德夫妇、斯泰因小姐、西尔维娅·比奇、福特·麦多克斯·福特们的交往……阅读、聚会、赛马、饮酒、美食、滑雪、拳击、猫……本次出版以巴黎莎士比亚书店认证定本全本译出,译者张佳玮常居巴黎,从事写作和文学翻译。本版收录1920年代巴黎街景及日常生活影像,附彩印“爵士时代”巴黎都会地图,更好读懂经典。
  • 谋妃倾天下

    谋妃倾天下

    他是当朝亲王,淡漠无情。她是相府嫡千金,集美貌与超凡医技于一身。二人阴差阳错相遇,力挽狂澜扭转乾坤......
  • 挣扎

    挣扎

    名牌大学毕业的朴博,蜗居在大都市——新安市,身处繁华喧嚣的大都市,也算是常人眼里的一名白领,为了生活过得好些,为了努力攒够买房的首付,从公立医院跳槽到了一家当下最火的移动医疗公司上班,经历了种种新奇、荒诞的故事,经历了种种想得到和想不到的痛苦和快乐,经历了世态的炎凉和百态的人生,然而,买房的首付,依然遥遥无期。为了生活,为了不确定的未来,为了将人生过得像样点,身处水深火热的生活中的他,和妻子顾佳,努力地挣扎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挣扎在一个无数人趋之若鹜的大都市,不懈地奋斗,执着于相信生活总会好起来的信念,坚守在房价高不可攀竞争异常激烈的大都市,默默地守望着什么。
  • 九重神格

    九重神格

    穿越了,还从地里挖出来一个真·强无敌的老爷爷,这一下洪小宝牛逼了!无论是烹饪、炼药、驯兽,还是炼器、阵法、符文、机械、种植、炼金,就没有咱玩不转的!……这是一个小吃货通过努力,玩转九大职业,终于变成一个超级大吃货的故事。点神火,铸神格!
  • 毒步天下,无良太子妃

    毒步天下,无良太子妃

    他是当朝废物太子,她是出了名的药罐子。他装傻,她充楞。他背地里玩转乾坤,她暗地里以毒服人。两人联手,上斗奸臣,下斗所谓的亲人,层层迷局,不断揭发,当揭发出她的身份乃前朝遗孤时。他只道:我只认她是本宫的太子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对不起,我卖剑

    对不起,我卖剑

    来到异世界,是附身还是重生这个世界的真相是什么,我的到来是注定还是偶然谁知道呢,反正发生啥事啥
  • 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

    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

    《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揭开了心理学和气场之间的关系,即心理是强化气场的内在源泉,气场是影响心理的无形因素。《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告诉读者,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就要学会用心理提升自己的气场。《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通俗易懂,经典实用,是读者提升气场的引路者。《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能够帮助读者摆脱心理负气场,迅速提升正气场!
  • 九歌

    九歌

    建文四年,天下大乱,皇位易主。开国时跟随太祖征战的“九骑”后人不得不承担起寻找失踪的朱允炆,帮他重夺天下的重任。然而九骑后人散落各地,又经过十几年,早就不是人人拥戴朱家。九个各怀心事的人,凑到一起共谋大事。每个人的背后,都有着一段不可言说的往事。九骑中睿智寡言的少年徐晚舟,一直抱着年少时的爱恋放不开手。然而当他再见到那个朝思暮想的人,却只是回避……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徐晚舟爱恋的女子安一诺却也同他一样互相躲避,她爱他爱得深沉,却不敢再靠近一步。她自觉两人早就结束,终是放不下,只要看着他,也是幸福。杜汀却不这么想。他想要的人,一定要完完全全是他的,再怎么挣扎,也不能逃出他的掌心。这样的爱太烈,怎能不折弯?可是他不许她逃。风华绝代的孟若虚,生了张妖孽般美艳的脸,一双绿眸摄人心魄,但是这姣好的面容却一再给他招惹祸患,他的生命几经起落,自认早看透这个世间,看透了爱情。偏偏不巧,他的命中注定却是位早与他定了娃娃亲的海盗头子……那么些精彩的故事,出彩的人,都在这乱世中,浮浮沉沉,带着看不见的枷锁与爱恋……
  • 佛说须赖经

    佛说须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时光亲吻过她的悲伤

    时光亲吻过她的悲伤

    身不由己的单亲女孩,精明干练的职场白领,她该复仇还是妥协?温柔体贴的人气学长,神秘莫测的商界传说,他是天使还是恶魔?少年时的他们,彼此爱慕,以为那便是一辈子。后来,他们都曾想,如若可以,未曾相遇。可命运捉弄,除了面对别无他法。一段无法忘怀的前尘往事,一场扣人心弦的绝望报复,情归何处?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还是不如相忘于江湖?在这场以爱之名的赌局里,他们早已无路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