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9300000003

第3章 春之二三日

阴天心沉重,今晨起兴致,漫步松原上

三月××日

在一首吟咏千本松原[1]的和歌中这样写道。今晨又是一个令人心情沉重的阴天。从早晨起,天就阴沉沉的。

我忙着筛选和歌,却怎么也提不起精神来。看五首和歌抽一支烟,十首和歌再抽一支烟,不知不觉间,快到晌午。附近的服部家派来了一名家仆,说是庭中的红梅即将凋落,邀我过去一同赏花,共进午餐。我搁下朱笔,立即起身,跟随那名家仆前往。

红梅开得正盛。这些古树根植于土壤,从根部向四面八方伸展与分叉,不算高的枝干上开满了花。细密分叉的树枝上,纤小的花朵繁盛地绽放着。花的对面有一道矮杉树篱笆,透过这道篱笆,一眼就能望见香贯山山麓。山上净是些小松树,山麓是一片片的麻栎树与芒草构成的原野。透过红梅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恰好是山脚下的一片麻栎树林。在枝头枯叶尚未落尽的背景当中,鲜艳的红花看上去安静极了。红梅周围种植有四五棵白梅,已然开始凋零飘落。

午饭是本宅主人的未婚妻——一位来自伊豫松山的樱井八重子小姐亲手做的。春寒料峭,敞开拉门颇觉寒冷,因今日天气晴好,丝丝寒意反使得热酒更添醇香。我更不待因身带微恙而从东京返乡静养的本宅主人相让,自斟自饮,早已是数杯热酒下肚。

书房里挂着一块犬养木堂[2]的真迹。作为国民党宣传部理事,书房里挂着犬养木堂亲笔题字并不足为奇,笔锋的好坏也暂且不论,倒是题词内容引起了我的注意,写有“不惑不惧不忧”这几个大字。“以沉稳的心境,不,若是将这句话与题词之人关联起来的话,就更能领会这句话要表达的意境了。”服部听闻点头称是,言道:“对了!我托犬养老师在一幅挂轴的盒子上署名,他本人虽然没有过来,但已写毕,说是放在古奈的别墅中了,等用完膳,我们一起去取,顺便在古奈四处游玩一番,再去那里的一处温泉泡泡如何?八重你也一起来吧。”

我们先来到了沼津市区,然后乘车朝古奈方向驶去。三四里的路程,不一会儿就抵达二升庵的门前。我以前就听过“二升庵”这个名字,二升庵坐落在一个小山岗的山脚下,与高田早苗、铃木梅四郎两户人家的别墅并排矗立。据说在过去,附近没有旅馆的时候,任何人只要携带二升米而来,就能在此地留宿,此庵的名字就是由此得来的。

签名已经签好,盒盖上用文言写的小字依稀可辨:“题名本是乡野之人附庸风雅之事,在吾与旁人眼中皆是如此。服部纯雄以晚辈之身上门求字,则当别论。是时大隈重信侯爵[3]自称病笃,余亦是卧病在床……”

虽然甚觉失礼,我还是在主人不在的情况下,将身子浸泡在了这汩汩涌出的温泉当中。听说像他这样的资深政治家在处理事情时,经常要躲在别墅中,以避人耳目。本以为将头枕在温泉的边上,凝神静思,思绪自会清晰,却不料即使身处同一温泉,浸泡在这清澈的汤池中,却只是感到宁静与拘谨。

终于,我们坐上在外等候多时的汽车,缓缓行驶在在黄昏时分的下田街道。道路穿过田野中央,笔直而平坦。出浴后略觉疲惫,三人沉默不语,透过右手边的车窗望去,尽是熊熊燃烧的野火,似是要将箱根山的枯草燃尽一般。

四月×日

记得古书中提到过,东海道的五十三处驿站[4]当中,丸子驿的山药泥非常有名,据说现在仍在制作。我对山药泥有特殊的钟爱,所以想趁着天气乍暖还寒,抽空去看看,再顺便游览一下宇津谷岭[5]。旅途尚未展开,桃花却已经在不经意间悄然绽放。我不能再这样磨蹭下去了,于是便带着当时在我家学习的村松道弥君,趁清晨月亮未落之际,穿过沼津市区,进入了千本松原。我们决定沿着松林中的甲州街道直抵富士川。至于这条松林中的道路叫做“甲州街道”,或许是因为在东海道建成之前,这里就已经有了一条路,而这条路最后经由骏州,沿富士川通往甲州的缘故吧。总之,现在的铁道是沿着过去的东海道而建的,东海道从沼津到富士川的岸边,有三四里长的一段路,都是在这片松林边上修建的。有一条名为“甲州街道”的细细的小径从松林中间穿过。名为官道,其实只不过是渔夫们往来的一条小路而已。走上一程以后,我开始喜欢上漫步于这片松林中的感觉了,甚至就想这样一直走到这条小径的尽头,也就是松林边缘富士川河口一带。为了品味旧时的名吃,而特地前往早已荒废的驿站。不乘火车,步行前往为佳。如果步行的话,比起在平常的东海道上漫步,走这条不为人知的荒废小道岂非更好,这些我们早已商量在先。总之,想要沿着那长长的海岸线,在这片幽静的松林中走个尽兴。

进入松原时,天色尚还昏暗。松树林立,肃穆寂静,左边传来了海浪声,风平浪静。不久,天色渐亮,雪白的富士山亦透过那高大伸展的松树的枝杈,映入眼帘。向右边望去,只见一片鲜红绵延,原来还有一片盛开的桃林。松林阔约二、三百米[5],我们的散步小道大致从中间穿通而过,时而偏右,时而偏左。透过小径两旁深邃的树丛,可望见远处开满桃花。有时不经意走出松林,对面显现出一片美丽的桃林。那片桃林约莫有二、三百米宽,一片挨着一片,好似火焰般,与这片绵延不绝的松林分立东西延伸向远方。听说从沼津市静浦港直到这片原野,都是赏桃花的胜地,却从没想到会是这般景象。如果不是开花,这片桃林看起来与桑林无异,所以至今才发现这片桃林。不管怎样,在穿越这片松林的过程中得赏桃花,实乃今日之旅的意外收获。不然的话,我们两人早已兴致索然,只一味地急行在林间小径中了。

但无论如何这也是片海边的松林。林中的漫步小道是一条从海滨穿通而来的石子路,而且净是些拳头大小的石子,一颗沙粒都不混杂。起初,我尚步伐轻盈,但走了一里[6]路后,被草鞋磨得脚底生疼,便提议去海边看看。我们左转出了松林,穿过一片白茫茫的荒滩后,见到骏河湾上粼粼波光。和煦的阳光照耀在波涛之上,没有一丝雾霭,左手边向大海方向突出的伊豆半岛的上方,隐约可见云霞缭绕。本应是在正前方的御大崎,已经完全隐没在雾霭当中,不见了踪影,只是距此稍近的三保松原倒映在水面上,闪烁着浅墨色的波光。细碎的波浪拍打着海岸,这风平浪静的景象全然不像是在海边,令人只想闭上眼睛,放缓呼吸,然后伸展身体静静地躺在那里。

再次转回到松林中的小径,虽然能看到桃花依然在那里美丽地绽放着,脚底板却是疼痛不已,小憩不充分只是让我感觉更加疼痛。终于,桃林方向终于见到了人家,于是便出了松林,朝那边走去。到了镇口,终于可以悠然地漫步在既平坦又宽阔的街道之上。这里便是东海道上五十三处驿站之一,沼津驿的下一站——原宿驿。

离开了狭长的市镇,浮世绘画家歌川广重画卷中松树矗立于道路两旁的景象就闪现在眼前了。穿过树林,右手正前方是富士山,左手边则与刚才相反,这回是桃林近在眼前,松林倒在远处了。道路好走,步子也就轻快起来,不知不觉间就临近铃川一带。听闻田子浦大抵在这一带,便沿道路左转,穿过稀疏的松林,来到了海边。海边的沙子与先前休憩时的小石子路不同,颗粒细腻。而且,海边视野更加宽广,低矮的沙丘连绵起伏。松林尽头的沙丘上,四处分散着小松树。虽然有些麦地并不起垄,但此处土薄肥少,多数麦子还是种在垄上。总觉得这一带甚为荒凉,怎么也无法跟“田子浦”这样好听的名字联系起来。回望那熟悉的富士山,与在沼津看到的富士山大不相同,由于距离近了,海拔高了,须仰望才能得见。富士川从山前流过,前临富士川,背对骏河湾,抬头仰望富士山,必定觉得古老而雄伟。

我们不由得在该处逗留了稍长时间,重又回到左富士街道上步行了一段路,道路开始稍许偏离海岸,向爱鹰山脚下延伸,且能望远处的吉原驿所在的市镇。此处令人联想起歌川广重所绘的左富士[7],正是从这一角度仰望富士山。我们没有去往吉原,而是从铃川驿乘坐火车横穿富士川,然后在蒲原驿下车,继续大步前行。

从蒲原通往由比的道路沿着海岸,直通山脚。海边晾晒着当地的特产樱花虾,颜色微红,整齐地摆放在那里。偶尔有几株樱花夹杂在山间的橘子树中间,悄然绽放着。路过由比的时候,居然忘了走萨陀岭的古道,只是沿着铁道,在岸边的巨石滩前匆匆行过,颇有些遗憾。一路上,只是在有隧道的地方,才到海滩边洗洗手,或是捡拾一些贝壳。

今天原本计划在兴津歇脚,便先去拜访此处园艺试验场的一位熟人,不料他却去了伊豆旅行,趁着天色尚早,就想先去静冈,谁知只顾赶路,错过了宿头,便在参拜了清见寺以后,匆忙地登上了列车。虽说天色尚早,但一旦登上列车,就再无法随意走动了。

出静冈站时,正下着濛濛细雨,虽然有些出乎意料,但这丝毫不影响旅行的心情。在站前大街的一家旅店中沐浴一番,伸展着双腿,提杯小酌之时,雨终于下起来了。旅店前恰好有一座神社,神社的庭院里有四五棵樱花树含苞欲放,却被雨水大的无精打采,加之傍晚昏黄的灯光,一种久在旅途心情油然而生,不觉间身旁又多了几个空酒壶。

用完晚餐,趁着雨势稍停,信步来到了七间町,发现了一处名为“Cafe Paulista”的地方,结果喝得大醉,酒醉间给法月俊郎打去了电话,原计划是次日去拜访他的,他接到电话吃了一惊,与其弟法月浩二一同来到该处。又是一番对饮之后,过了十二点我才回到旅店。

早晨睁开眼,只听到“哗——哗——”的雨声。我跟村松就躺在那里,一边谈论着今天该如何是好,一边聊着昨天的事情,聊了好长时间。天色渐亮,最后决定按计划出行。到了法月那里,脱掉淋湿的草鞋实在麻烦,便站在店门前说了会儿话,正要转身道别,法月说他也要一起去丸子驿站,正好那儿还有座吐月峰[8],问我们是否要去那里看看。吐月峰这一山名很奇怪,再次询问为什么起这个名字,说是在一座寺庙,磕烟灰用的竹筒便是这座寺院最早开始生产的,由此而得名。

三人在雨中漫步,雨水四溅。这雨丝毫没有要停的意思,越下越大。我们两个早就做好了被淋湿的心理准备,撩起和服的后衣襟,别在腰带上,看着法月脚穿高齿木屐、拖着长长衣摆,觉得他怪可怜的。售卖名特产的安倍川饼店就设在安倍川桥旁,一棵参天古树的柳枝绿意盎然,在门前随风飘动。我听了法月的建议,忍痛放弃了黏米饼,点了山药泥,之后便上了桥。这是一座很长的桥。雨点从侧面打来,飞溅在伞背上。顺着河滩朝上游方向望去,这一带的名胜——枯树林边映入眼帘了。

步行约二里路抵达丸子驿站,这是一处低矮的茅草屋随处可见的古驿站。出了古驿站,到了小河流经的桥头,我们在唯一一家还在制作山药泥的店里预定了山药泥,从该处右转,步行四、五百米,便来到了吐月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处小小的山门,透过山门望去,是一片幽深的竹林。竹林深处,一两株山茶花与一两株梅花正暗自凋零,几只绣眼鸟在枝头鸣叫着。进了山门,循着泉水来到后山,后山有两棵高大的野樱花树,看似已经开了两三分。无论是花还是花蕾都极好,尤其是被雨淋湿之后,愈加透出一种柔美的浅红色,嫩叶随风飘动,呈现出难以形容的美感。与法月熟识的住持不在寺庙,我们便在一间空房里休憩片刻。名为寺庙,其实这充其量也不过是一座草庵罢了,规模小,年代久远,还有一丝破败荒凉之感。当地有识之士为这座颇有历史文化底蕴建筑物的荒废而扼腕叹息,目前正在为此募集修缮经费。

庭院虽小,却也古朴、整洁、安静。这一带的建造风格与京都银阁寺的庭院相似,说与法月听了,法月说建造这座草庵之人颇受足利义政[9]喜爱,现在庭前周围的竹林均是特意从嵯峨带来种植的。听着雨水在池中发出轻微的声音,时而夹杂着几声鸟儿的细语,宇津谷岭什么的,去不去都已经无所谓了。

于是,我们又回到了先前卖山药泥的店,一饱口福。提起山药泥,往往会想起那些小馆子里根据客人口味量身定做的山药泥,且不说现在已过应季时令,不过写着某某特产的一纸鉴定书还是有的。望着窗外那近在眼前的山间白云往来飘过,没想到喝上一两碗村酿之后,竟然也无法断言其酒肴的味道不佳了。

译注:

[1]千本松原,自岐阜县沼津市的狩野川河口至富士市田子浦港之间,在大约10公里长的富士海岸上生长的松树林。(译注)

[2]犬养木堂,即犬养毅(1855-1932),号木堂,日本政治家,第29任内阁总理大臣,曾经对孙文提供过支持,也曾在蒋介石流亡日本期间对其提供庇护。1932年5月15日被右翼军官射杀于首相官邸。(译注)

[3]大隈重信,明治时期政治家,财政改革家。(译注)

[4]东海道五十三处驿站,江户时代建造的五条街道当中,东海道的53处驿站。(译注)

[5]宇津谷岭,位于静冈县静冈市与藤枝市交界处的一处山岭,地处江户时代的交通要道,且多次出现在和歌当中,已于2010年2月22日被认定为国家级遗迹。(译注)

[6]里,距离单位,日本的1里约为3.9公里。(译注)

[7]左富士,由江户(东京)通往京都的东海道上,可从道路左侧望见富士山。(译注)

[8]吐月峰,在日语当中,“吐月峰”一次,就是磕烟灰的竹筒的意思。(译注)

[9]足利义政,室町时代中期室町幕府第8代征夷大将军。(译注)

同类推荐
  • 人是可能死于羞愧的(遗稿节选)

    人是可能死于羞愧的(遗稿节选)

    萌萌一生可说是中国近百年经验的化身。她本能地拒绝拿西方的知识学套制中国的经验。尽管她面对学术体制不得不借用西方的思想范畴揭示自己的生活经验,但她始终恪守“回到经验本身”的敏感与忠诚,因而她总能保留经验“例外”的“问难”形式。“人是可能死于羞愧的”便是萌萌生命的“最后一问”。
  • 极度威胁

    极度威胁

    一本惊心动魄的纪实之作,亦是一本国际背景下弘扬正能量、塑造当代中国形象的大书。作为“感动中国2014特别致敬”的英雄业迹实录。2014年3月,埃博拉疫情突然在西非爆发。这是一种人类束手无策的病毒,感染性强,死亡率极高。一时间,世界各国谈埃色变。中国选择坚定地与非洲人民站在一起,共抗疫情。9月,中国医疗队和检测队,共59人在9月中旬抵达疫情最为严重塞拉利昂,他们在医疗第一线,也是生死第一线,面对极度威胁,和当地人民一起,稳定了疫情,迎来了转机。
  • 文学研究会与中国现代文学制度

    文学研究会与中国现代文学制度

    本书吸取了当今文学制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卓有成效地将其运用到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研究会”的考察中,分别从“文学研究会的文学社团组织制度”、“文学研究会的职业作家创作制度”、 “文学研究会的编辑体制与传播制度”、 “文学研究会的文学论争与批评制度”等几方面对“文学研究会”的制度体系进行了探讨,为文学社团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一些为传统文本研究、作家研究、审美研究所忽视的材料,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对拓宽与加深我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解具有启示意义。
  • 徐志摩文集4

    徐志摩文集4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
  • 问青春

    问青春

    《问青春》是沈阳教育工作者卢娜在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摸索、探究、思考的文字记录和总结。其中主要包括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逐梦,和你一起、蓦然回首这几个部分。
热门推荐
  • 夜航船

    夜航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苏浅活命记

    苏浅活命记

    一朝穿越成有医术的古代女子,为昏庸皇帝治病才能活命。遇各种稀奇古怪的事,被拉扯到一场夺权中,加入一个组织后被迫到青楼暂居,实则暗地里收集情报。在过程中找到又失去了唯一的亲人,九死一生与他一同患难。上战场、跨雪原只为帮他抢回皇位。她的师兄惨死在她封后的前一晚,同时她也知道了许多,亲人的惨死,数次九死一生,一身的伤疤,都是那个枕边人做的!她还能原谅他吗?她会杀掉他吗?只是可惜了从始至终都维护她的师兄……只不过由于女主光环,一切也许还不晚。(此文不虐,看起来不费脑子,女主角不是被虐狂,不是圣母心)
  • 山海经(全集)

    山海经(全集)

    《山海经》与《周易》《黄帝内经》并称我国“上古三大奇书”,其内容从天文、地理、动物、矿产,到民族、神话、巫术等,天南海北,包罗万象,堪称我国古籍中唯一自成体系者。书中详细记载了500多座山系的地理走向,300多条河流的源出流向,40多个“国度”以及“民族”的风物习俗,涉及100多个神话人物,100多种药用动植物,400多种神异怪兽,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同时,它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开启了我国志怪古籍编著传统之先河。为使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山海经》,本书提供了全面的解读和翔实的译注。在译文方面,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力求与原文风格统一,以流畅的现代白话文再现《山海经》中的神奇世界。
  • 尿童失踪之谜

    尿童失踪之谜

    空旷的草地上绿色茸茸。阳光很强地从东天照下,露珠儿开始消融。绿色的氤氲在阳光里弥漫,然后笼罩草地使得一切缥缈又虚幻。酒神杜康于迷蒙中愈加庄严而神圣,冷兮兮地望着他面前的芸芸众生。几十坛粗陶酒坛一字排开,如一群直立的缩头老龟。粗坛色彩黝黑,凝重拙朴。坛身凸肚之处贴着大红的方纸。红色的方纸上写着粗犷的“酒”字,鲜艳夺目。不远的地方坐着十几位耄耋老翁,精神矍铄,盯着酒坛,满目贪婪。一队神汉巫婆身穿怪服,面目狰狞,给人以面临地狱般的恐怖。相公们赤身露肉,黝黑的光脊上绘着各种图案。阳光在图案的间隙间跳荡,扑朔迷离。正中间站着的是两个赤肚娃娃,面目惶惑又呆然。他们的面前放着一个个大木盆。
  • 走出人生的低谷期:困境当前的奋斗法则

    走出人生的低谷期:困境当前的奋斗法则

    《走出人生的低谷期》内容简介:人生路上的摸爬滚打,事业的跌宕起伏,世间的是非议论,唯有敢与苦难作伴的人,才能在低谷的阴影中坚持向前,迈向光明。
  • 神级系统之商女重生

    神级系统之商女重生

    长了一张人畜无害的乖学生脸顶着这张脸干了什么?赌石?打架?还是打群架那种?坏学生?不不不。她还是有一颗伟大的事业心的。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人出现在她的旁边,一种和以前截然不同的事实浮出水面,究竟现在是黄粱一梦还是…男主:“黄粱一梦我是啥?”拽天拽地拽空气的造人设女主和装天装地装不务正业的纨绔男主。尴尬初遇和细水长流的感情,阴谋黑暗下的不同人生。
  • 重生之随身花园

    重生之随身花园

    在一次出警任务中壮烈牺牲,却重回到十七岁,在那个重新抉择的分叉口,她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另一条全新的道路。。。且看铁面刑警如何变换优雅淑女!
  • 凤血天下:血染江山如画

    凤血天下:血染江山如画

    她,是二十一世纪冷血无情的异能杀手之王,与僵尸旱魃的一场决斗,魂穿异世,成为万众瞩目的天才少女,一场意外,灵力尽失,灵兽莫名死亡,各种打击接连而至。一朝风云乱,当从神坛跌落地狱的少女重新崛起,放眼天下,谁与争锋?他,是帝国至高无上的铁血帝王,却重伤被封印帝宫之中,嶙峋白骨之上,断壁残垣之中,他破印而出,救她于无望之中,对她说:跟我走!乱世沉浮,谁主江山?人若阻我我弑人,天若挡我我灭天,任何人,都不能阻挡我接近她的脚步!
  • 命定贵妃

    命定贵妃

    这是一个爱与等待的故事真是倒霉到家,相恋四年的男朋友移情别恋,还害我穿越到一个史书上没有记载的陌生皇朝----盛濯皇朝,遇见皇朝传闻中冷酷无情的三皇子,并且跟他相爱。但是重重误会让我无奈跟他分开。难道真爱都要经历过严格考验才能实现?三年后,他已经成为盛濯皇朝最尊贵的万人敬仰的皇帝,而我却流浪宫外,还带着一个二岁半的儿子!看着那酷似他的小人儿,自己真能潇洒地忘记他吗?我应该选择再次接受,跟随他,并且接受他的三宫六院?还是应该选择做武状元夫人过着逍遥惬意的生活?或者应该跟随一直对我一往情深的他去浪迹天涯?这是一本围绕着爱情而展开的书,情不自禁的爱,让人为它生为它死。让人羡慕和妒忌的女主欧阳若舞,让人敬慕的痴情皇帝濯硕,让人心酸和惋惜的濯墨……紫的第一本书,文笔或许一般,但故事情节很不错的哦。套一位亲的话:那是一个特别的不同凡响的构思!看完全书只需4块8元钱(即480点潇湘币!)值得一看哦!(*^__^*)...紫色为本书做了一个视频出来,个人感觉还可以,音乐,图文并茂,希望你们喜欢!视频地址是?prand=1
  • 从前的故事

    从前的故事

    在船山村,余小宝是外来户。说外来户也不确切,因为余小宝是一个人,他没有家。没有人知道余小宝多大年纪,他看上去只有十八九岁,皮肤有点黑,笑起来很善良的样子,像个孩子。他老家在江苏,现在想起来,应该是苏北吧。但在我们乡下人心中,并没有“苏南”和“苏北”的概念。我们一律将江苏人叫做“江苏佬”,而且总是将“江苏佬”和要饭的联系在一起。事实上,我们将所有的要饭的都叫做“江苏佬”,原因也无可考,大约足某一年要饭的特别多,而要饭的人当中绝对多数都是江苏人吧——也许那一年江苏(极可能是苏北)的某个地方遭了灾,呆在家里实在活不下去,于是成群结队地外出要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