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35100000005

第5章 从农村到城市(1)

人人都往高处走,处处有水向低流。

农村人向往城市,城市人另有高求。

诸如此类、触类旁通,就是说认识了某一事物之后,就能以此类推了,就可以了解同类的其他事物了。马老总根据常姮强求挂招生牌子这件事上,就能得出她不是省油灯的结论。常姮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得从头说起。

常姮出身于一个偏僻的农村山区,祖辈几代都是农民,不上学,没有文化,除种地以外,什么技术也不会,生活比较艰苦。常姮初中毕业后没有考上高中,父亲想叫她学习裁缝技术,将来为农民缝补衣服。他认为农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穿衣服也会更讲究,学会做衣服肯定是个好手艺。但常姮坚决不同意学裁缝,她认为衣服做得再好也离不开穷山区,她的最终目标是走进城市,把自己由一个山区孩子变成一个城市姑娘,把自己的农业粮变成在城市的商品粮,自己的农业户口也就能自然而然地变成非农业户口,她的目的集中到一点,就是跳出农门。

她母亲刘瑶说:“要跳出农门,必须靠努力,不能靠说空话。那些考上大学的不就很快跳出农门了吗?你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学,还想脱离农村,这纯是幻想。”

常姮整天考虑的是如何找个工作,如何去到城里,如何尽快走出农村。一天,她的父亲常本对她说:“你有个表姐在城里工作,据说是开饭店,生意还不错,你可以去见见她,看能否在她那儿工作。如果不能,她可以给你想个办法,找个出路,咱城里没有别的熟人,只有去找她了。唉,对啦,你常娥姐也在城里工作,她的工作也不错,可能挣钱了,不断往家寄钱,不知道她干的什么工作。”

常姮:“管她什么工作呢,只要能赚钱就行。我还不如直接去找常娥姐呢,俺俩关系不错,她肯定会帮忙。”

常本:“我不知道她的地址。”

常姮:“去她家问问她妈不就行了?”

常本:“她妈也不知道。我问过她妈,她妈说不叫去找她,她的单位是保密单位,不让与外人接触,连亲爹亲娘也不让知道她的工作单位。那孩子有志气,不让去就不去,我真为这样的孩子高兴。”

常姮:“我很羡慕她的工作,因为能挣钱。”

常本:“你先去找你表姐,在那里也许能打听出常娥的消息,与她联系以后,是否能在她那里工作,到时候再定。”常姮点了点头,漫不经心地说道:“中哇。”

常本:“本来还有一个人可以找,不知她是否能帮忙?”

常姮:“谁呀?”

常本:“谁?你大姨呗。”

常姮:“嗨!对了。我大姨也在城里。”

常本:“你大姨是个大知识分子,在大学里教书呢。你妈与她关系不好,所以她从来不来咱们家。你妈也没去找过她,两人就像互不相识一样。平时不来往,现在用着人家了,才想起来去找人家,这样很不合适。”

常姮:“我妈也是,姊妹俩干吗要记仇啊,早该去找她了。现在用着人家了才想起人家,就是不合适。”

常本:“我看还是去找你表姐比较保险,在那儿安定住以后再打听其他人也不迟。”

常姮:“好,我先去找我表姐,说走就走,明天就走。”

常本:“盘缠我已经给你准备好了,明天就动身,我去送你。”

常姮:“要去我自己去,你不用送我,我早就有自己闯荡社会的决心,我不叫你送我,你要去我就不去了。”

她的话这么坚决,又这么自信,没有商量的余地。常本心里悲喜交集。他高兴的是女儿很有志气,有独立自主的闯荡精神,这是女孩子少有的;他担心的是女儿还年轻,没有出过门,没有社会经验,社会上的事很复杂,她在社会上容易受骗。他语重心长地说:“你有思想、有胆量,很好,但你毕竟是孩子,不知道社会有多深多浅,我最担心你上当受骗。”

常姮:“你别这么忧心忡忡了,请爹爹相信:你女儿不是窝囊废,我完全可以自力更生,完全有能力克服一切困难,解决一切难题。”对于女儿的自信,常本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嘴里没有说一句话。他神情木然,两眼直瞪瞪地望着常姮,心想:“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襁褓里的婴儿不怕风。”

在公共汽车上,常姮的旁边坐着两个年轻人,三十来岁,风姿潇洒,在兴致勃勃地谈话。她不声不响地听着,毫无表情地、不时地向他们看一眼。他们好像不去注意她,旁若无人一样该怎么谈就怎么谈。

男甲问男乙:“看来你父亲那个厂搞得还不错,效益挺好的,很多人都想去工作,现在还要人吗?”

男乙:“也要也不要。”

男甲:“这是什么意思?怎么是也要也不要呢?”

男乙:“一般人员我们不要,但厂里缺一个推销员。我们一直在寻找,一直没有找到,一直空着位。有很多人想干这个工作,都不够条件,我们都没有用。”

男甲:“你们要什么条件呀?”

男乙:“要样儿有样儿,要个儿有个儿的女青年,这是外表。还有看不见的条件。”

男甲:“什么看见的条件和看不见的条件,我从来没听说过工厂要人还这么个要法儿,什么是看不见的条件呀?”

男乙:“我们这个厂不是一般的工厂,虽然不是军工厂,但我们为军队加工衣服,是专做军服的。因此,我们的工厂大,用人多,产品容易销售,生产多少,直接送到军队,有多少他们要多少,所以我们工厂效益好。我们的工厂对质量要求很严格,要求每件衣服都得是过硬的、高质量的。高质量的产品,没有高质量的工人是不行的。我们要的工人首先得有学问,至少得初中毕业,再一个是精明能干、心灵手巧、干啥会啥,干啥都能干好。不过这种条件的工人已经满员了。我们现在需要的推销员条件更高,不是随便哪一个女子就能胜任的,除了以上那些条件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条件,就是必须长得漂亮。这是难找的唯一原因。”

男甲:“你们给多少工资呀?”

男乙:“每月有固定工资,每月15号发,从不拖欠。年末还有奖金,有时奖金比原工资都多。”

男甲:“这个工作真叫人羡慕,可惜我是个男的,如果我是个女的,我一定干这个工作。那啥,叫我妹妹去吧。咱一言为定,我回去就叫她去上班。”

男乙:“你妹妹不行,她其他条件都不错,就是她个子太低,这是无法改变的。”

男甲:“那叫我姐姐去。”

男乙:“你姐姐现在正干什么?”

男甲:“她是个教师,在一所中学教语文。”

男乙:“她正教学怎么来呀?”

男甲:“我叫她不干教学,来干你厂的推销工作。”

男乙:“教学工作是最适宜女同志的工作,不要轻易抛弃。再者,教育上根本就不会放人,所以她来不了。”

男甲:“教学工作很辛苦,工资低,每年就那么点儿死工资,而且,死板得很,整天待在一个房子里,动弹不得,烦死人了。我不想让她干那个工作,想让她换换工作,轻松轻松,收入还能增加,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他们无拘无束地谈,常姮坐在一旁默不作声地听。他们在谈到诱人的地方比如工作轻松、待遇丰厚等关键词语时,就会故意提高嗓门,放慢速度,吐字清晰,增加感染力。他们表面上装着毫无觉察周围人员的存在,实际上他们时刻注意着这个坐在他们旁边的漂亮女子的表情。常姮虽然不说一句话,但她注意着他们的一言一行。他们的谈话,对于常姮来说,正如一个招聘广告,对于一个想找工作的人有无限吸引力。她心动了,恨不得冒昧要求自己想干这个工作,她试了几试,没敢说出口。这是两个陌生人,怎么对他们启齿呢?他们两人如同正找猎物的老鹰,而常姮像一只跑不快的兔子,她无论如何也跑不脱老鹰的魔爪。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情不自禁地翕动着嘴唇,这是无声的语言,是对他们谈话的反应。她的细微表现让两个年轻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很快他们觉察到这个女孩与他们有了共鸣。他们把两个人的谈话变成三个人的。男甲移动了一下坐姿,正面对着常姮,面带笑容,温煦的目光看看常姮,用温和的腔调说:“这位小妹妹是……”

常姮有些激动,正想着如何与他们拉上关系,然后再提出要求,看能否去当那个推销员。这个工作对她吸引太大了,工作轻松、工资高、出门露面、接触领导,这些对她都有很大的诱惑力。他们一对她说话,就等于向这个工作迈出了一大步。当男甲对她说话时,她本能地回答:“我是去城里……”她把话说了一半停住了,本来想说去城里找工作的,可是她想起爹爹的话:“你年轻,经验少,容易上当受骗。”她还想起一首诗:

生人面前要掂算,

不可全抛心一片。

留有余地好掌控,

可进可退不作难。她的话说了一半,没把“找工作”三个字说出来。男甲问她:“你去城里干什么呀?”

常姮:“去城里串亲戚。”

男甲:“我还以为你是去城里找工作的呢!”

男乙:“她找什么工作呀?她早就有工作了,而且还是相当好的工作。”

男甲:“你怎么知道哇?”

男乙:“像她这样的条件,如果没有工作才算亏呢,很多比她条件差得多的青年人都找到了很好的工作,如果她没有工作,就太不公平了。”

男甲把嘴凑到男乙的耳旁,小声说:“像她这样条件的人你们厂愿意要吗?”他们好像是窃窃私语,但他们有意让常姮听见。

男乙也小声回答:“当然要啰,但不知她是否愿意去。”

男甲:“咱们只管问问她,不愿意去拉倒。”

男乙:“好,只管问问她。”

男甲问常姮:“小妹妹,你在哪里工作呀?能让我们知道吗?”

他们两个人的对话常姮听得清清楚楚,她知道问她在哪里工作是打算招聘她去他们厂里,这正中她的下怀,她不再掂量了,也不再隐瞒了,如实地说:“我还没有工作。”

男甲男乙装着很惊奇的样子,说道:“真的吗?你长得这么漂亮,气质这么好,怎么还没有工作呢?”

常姮总以为自己长得漂亮,也常为自己的漂亮而自豪,常为自己的漂亮而洋洋得意。当她在情绪低落时,只要听见有人夸她长得漂亮,她就会立即转愁为乐,心花怒放。如果需要她帮忙时,只要说她漂亮,她就不遗余力,鼎力相助。今天这两个陌生人说她漂亮,她那飘飘然的感觉油然而生,但她强忍住,不作任何表示,耐心听他们继续讲下去。

男甲赞扬她:“你不胖不瘦,不高不低,是当代典型的女性代表。你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让人感到温馨、舒畅,你的衣服搭配恰当,仪态落落大方,漂亮。”

男乙:“她不但长得漂亮,而且还脑子灵、手脚快,是一个干脆利落的人,一看就知道不是一般的庸俗之辈,而是一个超群的女中之杰。像她这样的人,哪个工厂都愿意要。如果她没有工作,我们很想要她到我们那里。”

男甲:“你不是说你们缺个推销员吗?这位小姐我看最合适了,不知道她愿不愿意去。”

男乙:“你这是一厢情愿,人家不一定愿意干。”

男甲:“她要是不干那就太可惜了。”

两人的话让常姮听得忘乎所以,她失去了矜持,突破了“不暴露真实情况”的底线,大声说:“我没有工作,我愿意去干。”

两个男的齐声说:“是吗?我们太高兴了。我们本来就是出来选聘人才的,可是我们出来几天也没有选住一个。今天回家的路上无意中碰见你,我们真的看上你了,而你也正好愿意去,这真是缘分呀!”

常姮在家时标榜自己不是小孩子,不是窝囊废,能自力更生,有水平克服一切困难,有能力解决任何难题。她不叫她爹去送她,她要独自闯荡世界,她不能说空话,如果她真的能闯出去,她得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是什么,要由实践来证实。

两个年轻人夸奖她并邀请她去当公关小姐使她心潮澎湃、心花怒放,她一点也不把他们当陌生人了,而把他们当成亲哥哥,她把自己出来的目的和想法一点儿不留地告诉了他们。

男乙:“你愿意去我们厂吗?”

常姮:“我愿意,我跟你们去。”

男甲:“别急。我们厂是国家的正式工厂,不想让你盲目答应去干,我们想让你先考察一下,你先看一下厂址、环境和工作条件,这些都没意见后再谈工作时间和工资待遇。这些都谈妥以后,再签订聘用合同。签罢合同后你才算我们厂的正式工人。你干得好了,过几年还可能转为干部呢。当然,这都是后话了。你考察完以后,最好回去与你父母商量一下,待家里同意后你再上班,咱按程序走,一步一步来。你也不用急,很快就办完了。”

常姮认为国家大厂的人办事就是稳妥,不骗不哄,扎扎实实,让你口服心服。因此,她对他们更加信任了。她服服帖帖地听从他们的安排,心甘情愿地叫干啥干啥。

按照他们的安排,他们要带她到工厂进行考察。

在一个小镇的郊区,他们三人下了汽车。他们对常姮说去他们工厂没有直达车,得在这里倒车,而且当天没车,必须等到第二天,因此,他们必须在这里住一个晚上。

常姮跟着他们下车后,心里有些犯怵,对他们的话产生了一些怀疑,但那个工作诱惑一直牢牢地牵挂着她的心,她想:如果不跟他们继续走吧,怕丢失了这份理想的工作;如果继续跟他们走吧,还怕……他们的甜言蜜语毁了她的一切防线和抗争能力。实际上,车上车下是两个天地,在车上,她是自由的常姮;在车下,她已被他们绑架,已失去了任何自由,只得跟他们继续走,没有任何别的门路。

同类推荐
  • 羊脂球

    羊脂球

    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扛鼎之作!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把现实主义文学提高到了一个亘古未有的水平,为短篇小说创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纪德盛赞他卓尔不群,屠格涅夫将他誉为法国文坛的天才。收录29篇莫泊桑的代表作品,包括《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经典篇目。法语翻译界大家柳鸣九经典译本。新课标、教育部推荐读物。随书附赠解读手册:莫泊桑的文学人生本书收录29篇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
  • 苏菲的选择

    苏菲的选择

    在纳粹集中营里,她选择让儿子活下来,而把女儿推向了焚尸炉;为了活命,她被迫为纳粹打印屠杀犹太人的报告;她忍受着德国医生、看守、甚至女管家的调戏、强暴、变态的凌辱……战争结束后,她来到美国,与犹太人内森相爱。怀着对犹太人负罪的心情,她默默地承受着多疑、狂躁的情人的暴虐,以解脱沉重的精神负担。每每如此,他们的精神和肉体,痛苦和快感,才交织着达到高潮。深爱她的作家丁哥带她离开了内森。但她却在一次狂热的做爱之后,选择了回到精神已经失常的内森的身边,重登那交织着痛苦与欢乐的眠床,走向死亡……该书是西方小说史上的里程碑,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被评为兰登书屋“20世纪100部最佳英语小说之一”。
  • 爱是一贴良药

    爱是一贴良药

    细腻的感情,不枝不蔓的文字,没有一贯的潮起潮落,大喜大悲,不过是一个女作家对生活、爱情、亲情和友情的感悟,以及在她背后隐藏了多年的属于她自己的爱故事。谁都曾经历过纯洁无瑕而又充满浪漫情怀的少年时代,只是,当我们离纯真年代渐行渐远的时候,那些曾经的纯洁和浪漫已经变成了一些零星的碎片,被尘封进了记忆深处。不经意间,是谁又将它们轻轻地推回到了我们的眼前。
  • 进城(中篇小说)

    进城(中篇小说)

    沈扬,原名沈桂才,男,1963年11月生于桂北山区的一个小村庄,做过农民,读过大学,到过部队,1995年11月进入广西日报社(现为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任记者。2001年,《美国博士在南宁打“钟点工”》一文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1990年以来,先后出版长篇小说《圆梦》、报告文学集《跨越国界的名字》和《界碑下的足迹》等。2011年6月,学术专著《在买方市场下经营报纸》出版。有《悬空寺悬在哪里?》《山清水样明》和《鹅泉归来叹灵光》等数十篇散文见诸报端。从老家往城里去的时候,李江源总要来到村外小渡口,一次次地邀请阿爸。
  • 愿爱如初,温暖如昨

    愿爱如初,温暖如昨

    两段青春不老的理想爱情,一年闪电婚后的奋斗故事,80后锅碗瓢盆小夫妻。很多人在爱中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和感情,失败后大多感觉不会再爱了,小说通过女主蓝宁的经历,讲述了一个爱情普世道理:珍惜身边之人,幸福其实一直未远离。也许我们都曾错过的那个人,但要坚信,此生总会遇见更好的。不管时光怎样流转,当时的爱是真的,而现在紧握的双手,也是真的。
热门推荐
  • 社会是平的:优秀的人从不抱怨

    社会是平的:优秀的人从不抱怨

    这个社会存在着不公平,因为人与人的出身有差别,人与人的资质有高低,人与人的境遇有不同。这个社会又是极其公平的,它给每个人提供了实现自我的机会。即使你出身非名门,即使你天资不聪慧。即使你遭遇难以想象的磨难,你一样可以实现人生的辉煌,但前提是,你不抱怨不埋怨,只靠努力去抗争!本书就是告诉年轻人,现实有美也有丑,有阳光也有阴霾,有幸运也有不幸,面对这些,我们能做的就是去接受、去适应、去改变,用我们的努力增强我们的实力,变不公平为公平!
  • 青衣和花旦(中国好小说)

    青衣和花旦(中国好小说)

    《青衣和花旦》,董垂华和青衣是一对般配的情侣,性情平和内向,青衣偶然买情调内衣被垂华发现,谎称是莫须有的远房表妹青花所购,激起董垂华的好奇,青衣不得不假冒青花与垂华展开虚拟网络的交往,从此青花走进两人的生活,差点毁掉他们的婚姻,又成就了他们的白头到老。
  • 西游录注

    西游录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名门贵妻

    重生之名门贵妻

    顾若瑾,前世号称商界女王的她被未婚夫抛弃,好友背叛,最后惨遭母亲毒害,带着真相含恨而终。重生后,她是人人鄙夷、家族厌弃的恶女,姐妹们算计仇视的(继承人选)对象。可她既然获得重生,那就势必要独揽大权!不再重蹈前世覆辙——名、利、权!她,尽握在手之时!定要掀起家族、商界新一轮风暴!!——宴会上,顾若瑾高调现身,重击自家姐妹,高傲的宣布:“今后,我,顾若瑾!将以继承人的身份正式进驻——顾氏!”——可当一切慢慢步入轨道时,却发现与那个玩转黑白两道,名动豪门的贵公子权慕锦纠缠不清。是命运使然,还是刻意的安排?她将如何选择。。。【
  • 傲雪倾天下

    傲雪倾天下

    她是21世纪仅剩的魔法师。爱人的背叛,她以一人之力毁灭一座城。因此重生到异时空。天恒大陆,以武为尊的世界,召唤师,药师,战士。她是全能女王。魔兽,灵兽,神兽,统统征服。她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我就是要狂,你能耐我何?
  • 魔神东皇

    魔神东皇

    他从出生之后便被评为废材,背着废物之名离开了家族,无意的一次被雷劈到了,从而激活了体内的体质属性,混沌。以废材之体,杀风狼,战狼群。最终,踏上那战神巅峰,让天下人臣服。
  • 致命暗诱惑

    致命暗诱惑

    她以为她的一生中不会再有幸福,注定下地狱的彼岸花。冥冥中注定,此生他与她注定纠葛交织。他是豪门富少,但却是私生子,他恨透了那个为一己私欲抛下整个家庭的男人,千方百计证明自己的存在却换不来那个可贵的亲情。命中注定的相遇,同样的冷酷无情,当无情撞上无情——“我会倾覆你一切幸福!”她扬起媚世的笑容肆无忌惮尽显张扬。“那我就陪你捣乱整个苍穹!”他以45度完美弧度封住了她的唇,也封住了她的心。
  • 星际之墓

    星际之墓

    二十五世纪,人类发现了玻西元素,这个被很多人称之为上帝元素的元素却酿成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在战争之后,人类却是遇到了新的文明和种族,而人类被迫以附属小势力的名义加入了其中一方。以发现玻西元素为分界线,人类进入宇宙时代。只是,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那样好。卷入宇宙势力中的人类又将何去何从,而玻西元素的真相是什么?
  • 覆船山

    覆船山

    站在我这里,能看见整个会场,七八个男人围着一盏马灯坐着,有人指手画脚,有人一动不动。陈光中坐在左边第三个,他是他们当中最年轻的一个。空气中弥漫着硫磺与火焰的味道。这味道是从两个巨大的锅炉里发出来的,它们像妖怪一样叉腰耸立,突突直冒热气,那里面有各种铁,铁锅铁斧,铁耙铁镰,铁锤铁钗,这些铁家伙,一部分是按人头上交的任务,一部分是干部们深入各家各户,从门背后、床底下搜出来的“废”铁,还有一部分是根据举报线索,组织人马从池塘里捞上来的。炉前有人两天两夜没睡了,谁都不肯回去,怕错过出钢的光荣时刻。
  • 爱欲与哀矜

    爱欲与哀矜

    一本献给所有热爱阅读与写作者的私人版《午夜巴黎》。“你要读的下一本书,你要遇到的下一个人,会改变你的生命。”《爱欲与哀矜》收录沪上才子张定浩近十年所写的文学随笔二十余篇。其中所涉及的,从格雷厄姆·格林、爱丽丝·门罗到奥登、布罗茨基,从《斯通纳》到《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基本都是作者钟爱的作家与作品。某种意义上,这是一本阅读之书,也是一部写作之书。作者在阅读中探寻写作的秘奥,继而在写作中完成阅读的使命。他以为好的写作都是为了被爱,而好的阅读,则指向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