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新闻生产是场接力赛
新闻生产环节众多,像是赛场上的接力运动,也像是一场拼图游戏。在新闻生产的链条上,下至一线记者,上至总编辑,尽管每个人的岗位不同,分工不同,但新闻人面对每条线索、每篇稿件,都应该做新闻价值的发现者和提升者。
如何发现新闻尤其是重大新闻,是媒体人始终面临的考验。作为地方媒体,位于武汉的长江日报近年多篇作品获中国新闻奖,题材涉及消息、通讯、系列报道、国际传播、新闻摄影等,内容上既有对单个人物的报道也有对群体人物的关注,还有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以及对行业共性问题的聚焦。中国新闻奖作为全国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作为地方媒体如何从中脱颖而出?分析长江日报最近6年11件获中国新闻奖的作品,可以说新闻发现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从历史事件与人物身上发现新闻
从历史事件、人物身上发现新闻,这在长江日报获中国新闻奖的作品中占有较高比例。例如,获第24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一等奖的系列报道《武汉上空的鹰——寻访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获第22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类二等奖的《新希望——玉树地震一周年祭》,获第24届中国新闻奖系列报道类二等奖的《当年为救落水顽童致高位截瘫方俊明28年后获见义勇为称号》,获第21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三等奖的《孩子,武汉有你们的家——一个汉藏家庭与藏族学生的32年不了情》,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类三等奖的《流水线上的爱情》等,可以说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1.对特定历史事件进行挖掘。
2013年是武汉会战、武汉空战75周年,也是武汉解放公园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建成的第56个年头。但烈士墓除了墓碑上镌刻的烈士姓名、生卒年外,关于安葬于此的15位苏军烈士的文字记载几乎为零。这些促使长江日报去做跨国寻访,这也是一座城市主流媒体主动担责的反映。第一阶段的寻访共找到8位烈士和英雄的后裔,3位在汉牺牲苏军烈士的真容得到还原。寻访还受到俄罗斯中央卫国战争纪念馆和国内文博机构的重视,武汉市有关部门与俄罗斯中央卫国战争纪念馆签署协议,在武汉和莫斯科举行纪念世界反***战争主题的两国联展。2015年6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还专门向长江日报签发了“1941—1945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这组系列报道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背后,其实更值得媒体人反思的是,苏军烈士此前在武汉长眠数十年,本地为何没有一家媒体去做这方面的工作?如果把这件事放在2013年3月习近平访俄演讲中提及援华抗战的苏联飞行大队长英勇战斗牺牲的事迹以及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战争胜利70周年这样的大背景下,也许就会重新审视背后的意义。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新闻发现十分关键。媒体人只有视野开阔方能胸怀全局,方能在具体事件面前表现出不同的洞察力和发现力。
2.结合节点对人物再挖掘。
2013年武汉地区媒体推出的在全国产生重大反响的人物典型,除方俊明外还有多位。为何长江日报推出的方俊明系列报道获得了中国新闻奖?抛开其他因素,从传播的角度而言,公共信息中有力的新闻发现不能不说是因素之一。方俊明因救假装落水顽童,高位截瘫28年后才被官方授予“见义勇为”称号,具体是在2013年10月30日举办的武汉市第十三次见义勇为表彰大会上。这次会上共有4个群体和9名个人受到表彰,方俊明是获表彰的个人之一。对于这次表彰,同城有媒体刊发了1100余字的《3位90后火中救出30人武汉再添21位“城市英雄”》的图文报道,还有媒体刊发了《武汉召开见义勇为表彰大会》这样一条不到两百字的简讯。对于表彰中最具新闻价值和关注度的方俊明,这两家媒体均没有提及,具体原因不详。其实,对于方俊明武汉地区媒体和全国媒体多年来一直都有报道,但在表彰会这样一个公共信息中,唯独长江日报做出了有关注度的报道,也再次体现了其新闻发现能力的不同。当然,这背后也与28年间长江日报数位记者对方俊明一家持之以恒的关注有很大关系。
3.特殊纪念中的新闻发现。
摄影作品《新希望——玉树地震一周年祭》可以说是在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走基层”走出来的好作品。玉树地震一周年之际,记者可谓做了充分准备:一是选择了回访灾区;二是当天早晨起得很早,背起摄影器材向海拔4000米左右的结古镇东德隆钦山下的扎西大同天葬台进发,采访在那举行的玉树地震一周年祈福法会。记者彭年事后谈到拍摄经过时说:“忽然间,一位怀里包裹着婴儿的藏民吸引了我的注意,我缓缓地走上前留在她们身旁,8次按快门,在阵阵祈福声里,我获得了这张图片。”这种在新闻现场用镜头拍摄下的一瞬间,其实也是一种新闻发现,这种新闻发现让读者感受到了藏地独有的文化和风俗,体会到了他们在灾难面前的坚强,同时也看到了国家对于他们在灾难之后的大力帮助和精神上的支持。每年,都有很多大事件发生,如何回访其价值,值得思考。
4.特定环境下挖掘出典型。
通讯《孩子,武汉有你们的家——一个汉藏家庭与藏族学生的32年不了情》,通过杨昌林这个民族家庭两代人的传奇故事,折射了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时代主题,彰显了超越民族、超越地域的人间真情,讴歌了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大爱情怀。事实上,杨昌林关心和帮助在汉的藏族学生已持续多年。但近年来,新疆、西藏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反分裂斗争不断深入,中央领导对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民族进步典型宣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长江日报发现了这样一位具有时代意义的典型。“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也说明,新闻发现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结合在一起,是多么重要。
5.用不同视角呈现亦是发现。
洁白的婚纱,冰冷的车间;简陋的出租屋内,仍充满对未来的向往和渴望。摄影组照《流水线上的爱情》用肖像这种庄重的影像形式,以新生代农民工爱情、婚姻为切口,走进他们的内心,展示了这个特殊群体的困惑与梦想。此组照片,无论是从影像本身的视觉语言,还是记者对社会问题的关切体察来讲,都属佳作。媒体近年对农民工的报道并不少,但多以文字为主。这组照片获奖也说明,对同一人群,报道视角、手段和呈现方式也是新闻再发现的重要体现,值得借鉴。
6.深入采访中发现英雄群体。
2014年11月19日,长江日报刊发《牺牲背后是生命守望——来自长江救援志愿队的报告》的通讯,这是通过深入采访发现英雄群体的一个典型案例。长江救人英雄陈忠贵牺牲后,长江日报第一时间推出相应报道。深入采访后,记者了解到英雄背后有一个群体——长江救援志愿队。编辑部对这一独家发现高度重视,组成报道组深入挖掘这一英雄群体的点点滴滴,记者耗时两周,实地走访三镇两江四岸各个值守点,先后采访上百名志愿队员,对英雄群体的事迹一件件还原。2015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志愿者服务联合会授予长江救援志愿队“时代楷模”称号。2015年4月,武汉市首次评选功勋模范市民,长江救援志愿队作为唯一的群体代表,获评“模范市民群体”称号。该报道后获第25届中国新闻奖连续报道类三等奖。
二、从会议、活动、材料中发现新闻
从会议、活动和材料中发现新闻,在长江日报获中国新闻奖的作品中也比较多。例如,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披露七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出行不封路》,获第22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三等奖的《武汉出台全国首份“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范本餐饮行业最低工资上浮30%》,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三等奖的《本报记者专访龚琳娜:想把〈曾侯乙编钟〉唱成“神剧”》,获第20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三等奖的《武大专家:我国买卖论文成“产业”》等。
1.从报告会上捕获重大新闻。
2012年12月5日,新华社播发中央政治局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重要信息。次日,长江日报刊发消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披露七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出行不封路》,该报道紧扣“八项规定”中“不封路、不清场”一项,用政治局七常委率先垂范的事实,迅速、鲜明地传递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新气象。这篇650字的报道,后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应邀在武汉作“十八大”辅导报告,其间披露中央政治局七常委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出行不封路一事;5日,中央“八项规定”公布,“不封路、不清场”列入其中后,长江日报迅速组织采访,并于6日刊发报道。长江日报能从专家的报告中挖掘出“七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出行不封路”这一具有不凡含义的事实,体现出了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和非凡的新闻发现能力。第一时间报道政治局常委出行不封路,这是对高层次正能量的有效传播。这种新闻敏感和新闻发现有赖于对时局的准确洞察和把握。
2.从行业工作中挖掘出大新闻。
如何从行业的日常工作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这是对一线采编人员的考验。《武汉出台全国首份“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范本餐饮行业最低工资上浮30%》就是从日常的工作中挖掘出的具有独特价值的新闻。劳资矛盾的焦点是职工劳动报酬权,武汉出台全国第一份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以集体合同的形式保障劳动者报酬权,意义重大。工会作为劳方代表,为维护职工报酬权与企业谈判,这也有力回应了外界对我国工会职能的误解,体现了中国政治建设的进程。正是有鉴于此,记者获知线索后,立刻意识到其蕴含的重大新闻价值和标本意义,编辑部也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策划,持续跟踪报道。“武汉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后来还入选央视2012中国年鉴“十大事件”。美国第二大工会——变革谋胜利工会来华访问期间,武汉市总工会作为唯一地方工会受邀赴京,交流这一做法。没有对行业现状、历史以及国内外相关情况的了解,很难准确判断行业新闻背后的重大价值。
3.从现场采访中挖掘出独特新闻。
《本报记者专访龚琳娜:想把〈曾侯乙编钟〉唱成“神剧”》的作者余熙,当时以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者身份被时任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邀请出席德国使馆国庆招待会,发现德国籍演员龚琳娜现场演唱的《忐忑》受到中外宾客追捧,立即设法说服龚琳娜,通过一个多小时独家专访,巧妙挖掘出这位民族歌手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的理想——想把湖北省随州出土的楚国《曾侯乙编钟》,唱成响彻世界的“神剧”这一崭新艺术追求。新闻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该文和获第21届中国新闻奖的新闻摄影三等奖《偶遇抢劫本报记者举机拍照退匪》,一定程度上都是对记者时刻不忘记采访这种职业热情的肯定与回报。
4.从不起眼的资料中找到重大选题。
《武大专家:我国买卖论文成“产业”》首次公开了鲜为人知的国内“买卖论文”总规模,并挖掘出相应的“产业链条”。跟踪报道历时一个月,层层剖析“买卖论文”泛滥的体制性成因,直陈“买卖论文”危及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严峻现实。消息一经发表,全国乃至欧美媒体纷纷跟进,形成了一场社会大讨论,将“学术腐败”推向最热门的年度话题之一。可鲜为人知的是,这篇报道最初的线索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校报》提到的正使用反剽窃软件检测学生论文,记者由此展开调查。各种材料、资料中也藏有重大的新闻线索,如何发现需要一双“慧眼”才行。
三、从记者到总编辑都要善于发现新闻
长江日报获中国新闻奖作品最初的线索来源,既有编辑部的新闻发现,也有一线新闻生产部门和记者的新闻发现。媒体人时常会感慨,为什么同样的题材,不同媒体之间在如何处理上会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把新闻当作一种产品,其生产过程无疑是一场接力赛。由于新闻生产环节众多,变化之快,每一环节都对新闻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这客观上也要求从记者到总编辑都要善于发现新闻。
1.记者重视每条线索。
记者是新闻生产中最为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元素。不少重大报道,最初源自一条并不起眼的线索。记者应该有最为广泛的线索来源。记者只有掌握线索,并对线索有足够的了解,才有利于新闻生产部门研判。有时候,多家媒体同时掌握的线索,由于记者未引起重视,也未及时向采访部门反馈,最后是追悔莫及。
2.采访部门准确预判。
如果把新闻生产比作一棵大树,记者是树叶的话,那么负责新闻生产的采访部门就相当于大树的枝干。它既要及时向编辑部汇总记者提出的重要线索,也要根据编辑部的意见指导记者进行新闻生产。记者报了线索,部门没有引起重视,也常常让人后悔。部门负责人对记者报的线索能否做出准确预判,这是对新闻业务能力的综合考验。
3.形成一致的价值观。
线索或者选题在新闻生产的不同环节,依据不同的新闻价值判断,会做出不同的取舍,这是困扰一线采访人员的现实问题。记者认为重要,部门认为不重要;部门认为重要,编辑部认为不重要,反之亦然,都是新闻价值观不统一的体现。从记者到总编辑,整个新闻生产环节如何形成统一的新闻价值观十分关键。新闻价值观不统一,就难以在新闻生产上达成共识,甚至还会让好的新闻发现变得一文不值。
总之,一篇好的新闻发现是基础。分析近年长江日报获中国新闻奖的作品,要培养新闻发现能力,首先是看问题的视野要高;其次是新闻敏感度要高,新闻敏感度有赖于长期积累;此外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高度的责任感既是职业使命使然,也是媒体职责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