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35300000003

第3章 做有影响力新闻的三个关键词

在快餐化生产模式下,传统纸媒如何做出既有高度,又有深度还有关注度的新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与传统的新闻六个基本要素不同,高度、力度和时度,是做出有影响新闻的三个关键词。2014年9月29日,长江日报刊发的《我国52个少数民族拥有博士》组稿,背后较好地体现了认识的高度、采写的力度和发稿的时度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

一、高度:站得要高,不局限于一城一隅

2014年6月,武汉大学应届博士毕业生桑舒平颇受关注。包括长江日报在内,多家媒体都刊发报道说她是我国少数民族怒族中的首位博士。信息的来源出自武大校方,各媒体采用时基本是来稿照录。

《武大即将产生我国怒族首位博士》,这则报道最初出现在长江日报上并不起眼,位于版面的信息区位置,字数只有200多字。但编辑部却及时看出了其背后的价值,并提出问题:我国现在有哪些少数民族已有了自己的博士?哪些还没有?

站的高度不同,也就赋予了稿件完全不同的意义。编辑部抛出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站在了一个全国的高度在看问题,而非武汉大学、武汉高校或怒族。这也是纸媒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在视野上亟须突围的问题之一。

遗憾的是,在最初的消息稿见报之前,数道采编环节,没有一个意识到应该放眼全国和当下来审视这位怒族中的“首位”博士,否则也就不会轻处理了。如不是编辑部及时提出问题,也就没有后面长江日报的再深入。

二、力度:用心用力采访,不留任何疑问

说桑舒平是我国怒族中的首位博士,有没有权威依据?这事关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从最初的见报稿件看,包括长江日报在内,多家媒体均没去考虑这个问题。

最后,不仅武汉本地多家媒体直接称桑舒平为我国怒族首位博士,就连一些央媒亦是如此。相比之下,新华社的报道显得相对严谨和有说服力:“云南省民族学会怒族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罗沙益表示,桑舒平是怒族第一个科班博士,我们为她感到骄傲。”

我们前期的采访潜意识里也把桑舒平视为了怒族的首位博士,并由此试图回答我国已有多少个少数民族有了自己的博士。

最初的采访路径放在了专家身上,希望找到研究少数民族教育史的人来解答。遗憾的是,几轮下来,没有人能给出理想的答案。采访一度受阻,难以进行。

如果凡事发个微博都能解决,那还要专业的媒体人干什么呢?尽管采访有难度,但编辑部却认为,这正是专业媒体人要干的事,要努力突破。

随着桑舒平毕业的临近,为推进采访,我们采取了一种近乎原始的方式:逐一搜索各少数民族是否有博士。最后发现,我国已有九成少数民族有了自己的博士。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期待的进展。

正是在逐一搜索的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应该向教育部求助。因为每授予一个博士学位都要进行民族成分等基本信息的登记,而且这些数据最终还要录入网络系统。

作为地方媒体,采访国家部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我们采取了两条腿走路:一是给教育部新闻办和新闻发言人续梅发函,希望能予以协助,提供相应信息;二是采取申请信息公开的方式,希望提供这方面的信息。

在给教育部发函时,采取了既发了邮件,也发了传真,还发了快递的方式,总之就是希望对方能予以支持。

焦急的等待中,收到了来自教育部新闻办的回复:“1995年—2013年,我国少数民族中共有2万多人在国内获得了博士学位,分布在52个少数民族,桑舒平并非我国少数民族中怒族的首位博士。”这是一个让人既欣喜又意外的结果。

欣喜的是有了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全国52个少数民族都有了国产的博士;意外的是桑舒平非怒族首位博士,这一下子打乱了最初的报道构想,有些措手不及。

问题随之而来:还没有自己博士的民族是哪三个?如桑舒平不是怒族中的首位博士,那又是谁呢?经与教育部新闻办再次联系得到的回复是:塔吉克族、门巴族、珞巴族暂时还没有人在国内获得博士学位,2004年就有怒族毕业生在清华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

应该说至此,采访已有了实质性进展,至少回答了编辑部提出的问题,从受众的角度而言52个少数民族已有了国产的博士也是一个比较新鲜的内容。又通过采访塔吉克族、门巴族、珞巴族的教授,得知塔吉克族有人已在国外获得过博士学位,门巴族已有了自己的硕士,珞巴族也已经有了大学生,预计不久也会有自己的博士。依据这些,写一篇消息已没有问题。

但这并非采访的结束。10年前就在清华获得博士学位的这位怒族人是谁?又成了要追问的问题,但采访又是频频受挫,教育部很难再提供详细信息了,清华大学方面也以种种理由拒绝。

最后,借助新同事莫子芫回清华参加毕业典礼之际,让她费尽千辛万苦从母校打听到了2004年从清华计算机系完成本、硕、博学业的这位怒族人名叫杨武勇,云南人,至于其他信息很难再获取到。

10年前怒族已有了自己的博士,这是多么令民族自豪的事情!为何不仅桑舒平不知,就连云南省民族学会怒族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也不知?追访杨武勇成了我们新的目标。

首先从找2004年从清华计算机系博士毕业并留校工作的老师入手,打听杨武勇的下落;再次找曾经与杨武勇共同发表过论文的作者碰运气,最后还真成功了。不仅与杨本人取得了联系,还确认他确实是云南的怒族,而且2004年在清华获得了博士学位。整个采访至此才算告一段落。

前后可谓一波多折,其间经历的沮丧难以言表。重要的是,获得了最权威、最核心的信息。这是媒体人应该努力和坚守的事情,不能因为新闻的快餐化生产,就无意中放弃了对新闻真实这一底线的坚守。只有用心有力采访,不断突破,不放弃任何有疑问的地方,才可能让新闻变得有力。

三、时度:把握好时局,该发稿时再发稿

时度简单地说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时局的认识和把握,二是对发稿时间的把握。编辑部的高度,应该说就是建立在对中国当下时局的认识和把握。

具体而言,民族关系是2014年国内的热点。作为媒体,如何关切热点?选取少数民族受教育情况,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点。博士作为高知群体,52个少数民族都有了自己的国产博士,这很能说明问题。

稿件最初计划在桑舒平7月初离开学习和生活了10年的武汉时推出。因为采访证实,桑非怒族首位博士,再把她作为新闻由头来切入,已不合时宜。桑本人也认为,再报道她也不太合适。编辑部最终的意见是,稿件缓一缓,待时机成熟时再刊发。

稿件搁置了近4个月后获得了机会,源于中央召开的民族工作会议。2014年9月28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召开当日,长江日报推出了重新修改后的稿件,并在一版进行了醒目的导读。

见报组稿件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主打消息《我国52个少数民族拥有博士》,从新疆维吾尔族学生拜合提亚尔·图尔迪2014年秋仅带了200元钱和20个馕到武汉理工大学报到,期望未来还能读硕士、读博士切入,回答了我国已有52个少数民族在国内获得了博士学位,稿件不长,但意义重大。二是刊发《少数民族首位博士今何在》,通过追访藏族首位博士格勒、东乡族首位博士马建华、拉祜族首位博士刘劲荣、赫哲族首位博士何玉芳的方式,回顾各自读博经历以及如今的工作现状,增强整个报道的厚度。三是刊发了配稿《在汉从本科读到博士怒族女孩桑舒平:靠的是成绩不是加分》,希望传播少数民族学子身上自立与奋发的精神。由于时机把握较好,稿件见报后获得了较为广泛的传播。百度搜索显示相关网页有1240万个。

总之,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传统纸媒人而言,虽然挑战多,但也为有穿透力的新闻提供了更多传播的机会和可能。作为专业传媒人,我们要做的,应该做的,首先就是要站得要高,看得要远,这样才能走得更远;其次是用心做事,用力做事,不能人云亦云,越是采访困难,越是信息难以获取,专业媒体人就更应该走在前面;最后就是对时局的把握和认识,这将有助于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总之,要让新闻变得有穿透力,高度、力度、时度三者必不可少。

同类推荐
  • 美国种族简史

    美国种族简史

    罗永浩倾力推荐!为什么今天还要回顾一个国家的种族历史,反思各种族在同一片土地上的生存状况,即使在建国已有两百多年的美国,在种族已经实现了“平等”的今天。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追求集体感和身份认同是自然的选择,在种族繁多的美国,因为融合、改变带来的矛盾冲突尤其突出。一个少数族裔融入的过程伴随着各种痛楚,常不为外人道,而在美国,德国人、日本人、法国人、华人、西班牙人、波多黎各人走过的成为“美国人”的道路也各有辛酸。也许,你认为自己了解种族的问题,理解文化震撼,但读完本书,或许你会发现对种族的误解还深深存在,急待改变。
  • 传播力+的风口:融媒体时代的党报转型

    传播力+的风口:融媒体时代的党报转型

    该书是当前我国传统媒体转型与融合发展生动实践的一个缩影,所选的案例基本上是近几年体现转型与融合发展实践的代表性案例。全书八篇,聚焦新闻生产、新媒体平台、全媒体采编、媒体融合、传播效果及其测定、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成功案例解析等问题。在对“总书记赞的12位优秀党员”的特别策划、“东方之星”救援报道带来的过亿、湖北随州二中校长演讲刷屏朋友圈、微博直播市委书记讲话等一批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的典型案例行全面解析的同时,作者还对网络时代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报业的转型行了探析。
  •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是一部探究媒介、传播与国家命运关系的学术专著。以“传播何以改变国家命运”为研究命题,通过概念界定、理论推演、模型建构、案例分析来揭示国家兴衰中的传播奥秘,启发中国和平崛起的传播战略。在复杂系统理论的逻辑框架下,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典型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背后的诸多传播问题,清晰呈现媒介传播在历史兴衰中的动力机制,丰富发展了媒介理论,展示了传播思想的学术魅力。引证材料翔实,理论思考严密,宏大叙述鞭辟入里,精微分析智趣横生。
  • 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保护

    本书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概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来物种入侵、遗传资源多样性、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公约的履行与国内立法等。
热门推荐
  • 篮坛之三项选择

    篮坛之三项选择

    当第四节最后五分钟,球队还落后22分时,是选择放弃比赛?还是选择带队翻盘!
  • 我是一片云

    我是一片云

    宛露一直都是喜欢记者孟樵,但由于各种关系宛露嫁给了建筑工程师顾友岚。后来,孟樵希望宛露离婚,给她及她的丈夫造成极大压力,以致顾友岚不慎坠楼身亡,宛露因此发疯。不管问她什么,只会说一句话:“我是一片云。”那是宛露最初遇到孟樵时的戏言“我是一片云”。孟樵从此守护神智不清的宛露。
  • 诸界末日在线

    诸界末日在线

    诸界末日降临,魔王的秩序收割着众生性命,在这绝望的黑暗之中,有一人挣脱时空,回到世界崩毁之前,决心改变曾经的命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发现末日并不是那么简单……(书友群:662816185;V群878261509,欢迎读友们加入~)
  • 我的第一本人生开运书

    我的第一本人生开运书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阐明运气是人生各个阶段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是人们在生活中所应该掌握的生存艺术,告诉读者运气在人身上每个阶段的表现是怎样的,表现出来的运气把握住会出现怎样的奇迹。全书内容丰富,对体悟人生真谛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旨在告诉读者保持清醒的头脑运用运气带来的好心情去正确处理事情。书中语言精练,事例耐人咀味,说理透彻。
  •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本文集收入的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的学术报告。讲演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向听众娓娓道来,讲学结束后,讲演者与评论人、讲演者与听众、评论人与听众、评论人与讲演者、评论人与评论人之间,通过相互问答、彼此辩论、互为补充等形式,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可以说这是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思想交流平台。
  • 慕秦娇

    慕秦娇

    秦九死于十六岁那年,正是她韶华正好的时候。世人皆传她醉酒后贼心不死,追着乔家那俊俏的小郎君欲行不轨之事,却不想失足掉入运河,这才溺水身亡的,可秦九知道不是。因为她那晚根本就没有喝醉,是有人害了她。
  • 王妃她不走寻常路

    王妃她不走寻常路

    温灵在被男友抛弃后,出了车祸,岂料竟然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国家即为王妃,本该做好自己的工作,可是肖君易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她的底线信任破裂,伤心远走他乡后,遇上三年前一直等候自己的肖君寒生死相伴,以命换命,为了不顾名声改名换姓再嫁他人,从林羽嫣到苏默云肖君寒的不信任保护让苏默云渐渐感到疲惫,即使身为皇后也有许多无可奈何心远了,苏默云不知该何去何从废后两个字让苏默云彻底心碎,再次离开京城,发誓不再回到这个夺走她一切的地方阴谋、权力相争,最后苏默云的归宿在哪……
  • 免费乐透

    免费乐透

    介绍男子不停玩弄着背带裤的背带。“那么,大家都知道嫌疑人就在你们中间吧?”学生们互相怀疑地看着对方,教室里十分安静。“从哪儿开始说呢,大家的伙食费也不是笔小数目,装有伙食费的信封在学校活动时间丢了,而且在教室值周的同学在这个时间里又突然流鼻血去了校医室……”值周的人听到这话,不由得缩起头来。“班长,一般值周的不是应该有两个人吗?”
  • 都市修仙战尊

    都市修仙战尊

    一代仙尊刘强,轮回重生在刘军身上,获得无敌修炼系统,逐步成长,征战八方,大战苍穹……
  • 系统之贵妻临门

    系统之贵妻临门

    贺青浣的爹天下第一好看!贺青浣的弟弟天下第二美!贺青浣的老公是天下第三美男子!至于贺青浣,她有败家系统就好啦。买买买,花花花,这就是贺青浣穿越到周朝后的日常生活。嗯,除此外,当然也有膜拜一下美男老爹,调教一下美男弟弟,调戏一下美男老公啦!系统在手,天下我有!贺青浣表示,这样的人生,很幸福,很满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