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35400000010

第10章 别太指望在国外学好外语

没有在国外生活过的中国人普遍认为,只要去英语国家住上几个月,英语水平一定会突飞猛进。假如能在当地生活几年,那么即使做不到把英语说得象母语一样流利标准,至少也应该达到一般人说普通话的程度。

但是,直到走出国门,人们才发现原来现实和想象的差距相当大。莫说在国外短期逗留的过客,就是读了几年书后获得学位的留学生,以及在澳洲住了十几二十年的同胞们,语言无法过关的大有人在。

有人看似已经做到了所谓的“英语流利,交流没有障碍”,甚至在说中文时还会有意无意地不时夹杂几个英语单词,理由是“忘了中文该怎么表达这个词”,其实际水平也不过是表面流利地谈论自己所熟悉的话题,应付日常生活工作而已,根本无法做到与当地人进行平等的细节探讨和心灵交流。

其中的根本问题并不是国内想象中的所谓发音不准、语感不足、语法错误、用词不当、表达单调等毛病,而是他们的听说仍有一定的障碍。其实,成年后赴澳的中国人说英语没必要过多关注发音语法等细节,只要能让对方听懂不致造成误解就行。若在无法做到听说自如的前提下时刻注意发音语法之类,只能作茧自缚,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假如因此造成羞于开口的胆怯,那就更糟了。等达到听说自如的水平后再关注这些细节,追求完美也不迟。

然而,没有任何障碍、象汉语普通话般听说自如的英语能力却是绝大多数在澳中国移民一辈子难圆的梦。具体地说,一个在澳洲“英语过关”的中国人和澳洲人就一些生活工作的日常事一对一交谈也许没问题,但是如果处于一群澳洲人中,就往往无法理解澳洲人相互间谈话内容的细节;看英语影视节目,则只能连蒙带猜,永远无法做到象欣赏普通话节目那样欣赏英语影视剧。

顺便说一下,笔者在澳洲多年,还真没见过能逐字逐句无障碍欣赏英语影视的中国移民。曾经遇到一位毕业于外国语大学,在澳多年从事翻译工作,平时说英语看似字正腔圆,好生了得。他自称看英语电影“基本没问题了”。有一次,我逮到一个机会,请他和我一起观看英语电影DVD。电影里的演员每说一句话,我就摁下暂停键,让他把演员的台词复述出来,还允许他听不懂或者有遗忘(毕竟是英语,虽然听清但马上遗忘原话也情有可原)就倒回去重播。结果对照字幕,发现他能完整、正确、逐字逐句复述出来的英语台词只有一半稍多,大约60%左右。这就是中国英语高手的影视欣赏能力呵!?

可以这么说,除了在当地长大的第二代移民,中国长大的第一代移民很少能在澳洲真正做到英语精通(达到相当于中国普通话的水平)。

问其缘由,中英文差距巨大当然是个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海外中国人缺乏足够的实践。

国内同胞也许会感到不可思议:作为一个生活在澳洲的华人,英语想必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怎么可能缺乏实践!莫非他们都有先天性语言障碍?要不然,就算弱智,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浸泡几年,英语也应当顺利过关啊。君不见,那些学中文的老外在中国住了几年后,说起中国话来一溜一溜的吗?

理论上,这种说法并没错。假如真能完全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每天百分之百讲八小时英语(当然,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用英语交流,而不是象当接待员、银行柜员那样每天只说那几个重复的话题、几句重复的话),几年下来,想要英语不流利也难。然而,这种理想化的语言环境与海外华侨的实际生活状况相去甚远,更不能想当然地用外国人学中文的例子进行类推。因为中国向来有“崇洋媚外”情结,许多老外在中国享受的是超国民待遇。如果他们想学中文,立马会让一些国人受宠若惊,恨不得将自己知道的都教给对方(这还不算主动投怀送抱的本地女孩),因此,老外在中国想找学中文的操练对象往往易如反掌。但中国人来到国外后就别想指望得到这种优待了。正常情况下,要在异国他乡找到对自己学外语大有帮助的当地人可不容易。且不说文化与想法上的差异与融合问题,单是语言本身,你至少得达到当地人八成的熟练程度,才可能让他们真正愿意与你深交细谈。

中国和西方在语言文化上的距离本来就大,以很多中国人结结巴巴、似懂非懂的英语听说能力,不仅表达复杂意思有困难,有时就连理解别人的话都成问题,需要对方反复解释,如此水平,澳洲人怎么会有兴趣与其长谈呢?何况,中国人在澳洲基本上还是相对弱势的一族,其受歧视和被边缘化的地位一时难以彻底改变。

因此,中国人到澳洲后,一般依然浸淫在中文华人圈的居多,与当地人的来往通常只是泛泛之交,说些日常会话而已,很少能在深层次融入其中。就算有老外愿意与英语口语差的中国人交谈,也经常是居高临下的“讲课”,作为“学生”的一方则无论懂与不懂,连连点头称是。给人的感觉是鸡同鸭讲、对牛弹琴,其效果可想而知。若想找到真正的英语对话手,恐怕除了与澳洲人同居的中国女同胞,就得指望遇见当地的“活雷锋”了。

至于那些供职于当地企业的中国人,虽然他们在工作中用的是英语,但其日常生活的社交圈却仍然以中国人为主,说的仍是中文。这样的语言环境其实和中国国内公司的外事科或外企相差不了多少,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还及不上,因为后者只要英语相对较好,就常常有机会与各种老外客户打交道,交谈的涉猎面也较广。在澳洲企业工作的中国员工,则往往被刻意安排些不必过多使用英语或只需日常会话就能胜任的工作岗位,毕竟,企业不是语言培训班,扬长避短、人尽其用是人力资源部门的用人准则。

正是基于大多数中国留学生和移民在澳洲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有那种每天8小时浸泡在英语环境中、理想的语言实践机会。除了那些与老外同居或结婚的,其他人每天真正说英语的时间加在一起,平均总计能有半小时就不错了。象这样点到为止的英语实践,即使在澳洲待10年20年,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他们一直在澳洲生活下去,最后真的只能期待下一代了。

可是,很多想出国的中国人却并不了解海外的实际情况,对出国后的英语环境期望甚高。一些留学生还下定决心:要融进外国人圈子、尽量避免与中国人接触。等到踏上澳洲国土,他们终于明白这些想法的天真和不现实,失望也就在所难免。

曾经有人这样描述海外生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时至今日,由于中国的发展,所谓的外面的精彩褪色不少,但众多海外游子的无奈却是涛声依旧。澳洲中国人学英语的尴尬境遇,正是这种无奈的一个写照。

有鉴于此,学好英语再出国就显得格外重要。其实只要自己有心,现在国内学英语的途径和手段相当多。各种英语电视节目、网络培训、原版影视剧、手机APP学习软件等应有尽有。

就说本人学英语的经验,一是观看大量有英语字幕的影视作品,而且每一部影视剧都要对着英语字幕反复看几遍,直到关闭字幕显示,也能八九不离十,把该剧的台词逐字逐句听懂为止,光看一遍走过场是没什么效用的。还有就是经常出去实践,和澳洲当地人聊天。只要有了看影视剧积累的功底,自然会有和老外聊天的底气和资本。即便刚开始,口语表面上看似改善不多,但是只要有此观看影视剧积淀的基础,就能让最初和当地人的有限交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后的进步非常快,而进步的神速又能反过来得到大量范围广、层次深的英语交流机会。这决不是光依赖语言环境能比的。

由于本人学英语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移民在澳洲生活学习、“体面”就业、娱乐交友的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有限,没有高标准、严要求,孜孜以求达到母语水准,故而也未能达到汉语普通话般听说自如的境界,但是仍然能感受到上述学习方法的巨大功效,取得了英语水平好过大部分成年中国移民和留学生的收获。因此,本人建议凡是打算赴海外学习、生活、工作的国内同胞,最好还是充分利用手头的有利条件,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唯独这样,才有可能在出国后获得较多与老外交流的机会,让当地的语言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最终做到精通英语。

同类推荐
  • 美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

    美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

    第一次柏林危机是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以军事力量为依托展开的首次面对面的较量。本书以第一柏林危机的发生、发展为主线,围绕杜鲁门政府的危机决策展开研究,主要论述危机的缘起和肇始、危机全面爆发和美国的初期反应、美国应对危机政策的形成、政策的实践与危机的化解。最后通过对危机事件和美国对策的再认识,反思美国在战后诸危机中形成的危机决策机制的特点以及决策机制演化趋势。
  •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化理论研究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化理论研究

    本书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化”为研究主题,在考察和平发展思想提出过程与背景、和平发展局面面临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探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的内涵、阶段、特征、任务、矛盾、动力、主体等相关理论概念。重点探讨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化框架,认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化建设基本任务是要建立起经济、社会、文教、政治与军事安全等五大支柱,分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化框架建构的路径,提出“巩固与深化两岸政治互信”、“构建两岸和平制度化的机制”、“推进两岸社会一体化工程”与“营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环境”是推进制度化框架建设的有效与可行路径选择。
  • 做最好的团员

    做最好的团员

    这是一本自身建设手册,再现了中国共青团光荣历程中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和优良传统,饱满热情的诠释了有志青年的光辉形象。
  • 国际关系实用手册

    国际关系实用手册

    《国际关系实用手册》根据教科书的内容编写成许多条目,学习这些条目有利于记忆,而且每个条目的编写都参照了有关的读本和参考书,内容上简明扼要而又完整,解决了学生在复习时找不到重点或掌握不了要领的困难。说得确切一点,这本手册是专供考生使用的名副其实的复习资料。当然,如果要想了解国际关系历史发展的全貌,还需要读国际关系史的教科书,只知道词条的内容是不能系统化的。两者结合起来会使复习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记在脑子里的东西也会更加牢固。
  • 冷战后台湾地区与东盟各国关系研究

    冷战后台湾地区与东盟各国关系研究

    书主要讲述了冷战结束后台湾与东盟各国的关系发展演变,在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最终统一过程中,就如何提升台湾问题和平解决的机会系数、推动两岸的和平统一与中国的和平崛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书认为大陆应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协助台湾参与包括东盟在内的区域经济整合,为开创两岸合作的新局面而共同努力。
热门推荐
  • 时光里的欧洲

    时光里的欧洲

    雅典的文艺与民主,罗马的教会和共和,米兰关于信仰的扩散,巴黎经典的哥特风格,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维也纳的古典主义……自公元前800年到今天,从英、法、意到西班牙、奥地利,整个欧洲的脉络在大地上勾勒。这是一本深度旅游背景书,为所有准备前往欧洲的人介绍城市的故事。
  • 我是一个原始人

    我是一个原始人

    天空一碧如洗,阳光普照山林,整个世界都显得一片安静祥和,带着一种独有的静谧。看着穿着性感虎皮短裙手里拿着棍子,带着十余个人嗷嗷叫着去追赶披毛犀的首领,韩成禁不住的将稍微蜷着的右手放到微张的嘴边,再一次的发出了感慨:“我的天呐!”(没有系统,没有空间,不带外挂的穿越,纯正的原始种田文,不会出现修仙之类的东西,喜欢轻松种田的书友请放心阅读。623605956,建的一个书友群,名字叫守白斋,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加一下。)
  • 松针革命:健康长寿启示录

    松针革命:健康长寿启示录

    本书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普通大众的实际,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松针以及松树提取物的作用和简单的使用方法《松针革命:健康长寿启示录》有两大特点,首先是倡导了21世纪抗氧化健康长寿的新理念;其次是实用,书中重点介绍了一种简便、有效、不花钱的自助健康方法:煮松针茶,喝松针茶,只要照着书中的指导去做,许多亚建康病症都可以得到缓解或治愈,省钱、省力、又省心。书中介绍了46种常见病、慢性病的松针疗法,22种松针的使用方法,为心脑血管病患者和其他病症患者提供一种全新的选择。《松针革命:健康长寿启示录》是中老年人、亚健康人群不可多得的科普读物。
  • 最好的年纪遇见最爱的你

    最好的年纪遇见最爱的你

    初三中考后的一个早晨。华宇只因多看了一眼,便从此陷进了那个如车铃脆响般女子的眼眸中。……男女主角的感情写的是甜文。请放心入坑。
  • 创造与魔法之遗失的文明

    创造与魔法之遗失的文明

    讲述了贝雅大陆发生的一段故事,一个少年从幼稚变成熟,慢慢发现了自己的身世跟这个世界的秘密。。。
  •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墨尔本,算到爱

    墨尔本,算到爱

    厦门-墨尔本,纽约-佛罗伦萨。爱情里的时尚,数学里的浪漫。一个品牌的世界梦想。[神光群:454173;书友群:590118637]
  • 销售的艺术

    销售的艺术

    本书从艺术的角度论述影响销售的各种因素,以及销售各个阶段的销售策略,涉及销售人员如何销售自己、如何找寻潜在客户等。
  • 初恋上上签(连载二)

    初恋上上签(连载二)

    他是谁?英文里叫EX,中文里叫那个贱男,古典文学里一般称呼叫其为陈世美,他的父母给他起的记入户口本的名字叫秦颂,不出意外的话,过个几年,他拍拍屁股用海归的身份忽悠个90后的小女友——不对,这年头,连周杰伦的女友都更新换代到3.0版本直接飙到95年的,大势所趋下,过几年他应该和一个胸大无脑貌美如花的95后打上一张不到十块钱的结婚证,年龄的差距用金钱完全可以补全,代沟这种东西,哪怕是有太平洋那么宽广,用钱也足够能砸得平整的像拉过皮的脸一样没有皱纹。然后他再发给我一张结婚通知书,不忘记从我这里搜刮一些礼金钱。
  • 暗夜公主

    暗夜公主

    非常抱歉,这篇小说我停更了这么久,也许是因为自己给这篇小说的期望很大的原因吧,自己总是达不到自己所期望的要求,总是觉得不够好,就这样一停就是好久。在这里跟大家说声抱歉了,怕是要等所有的内容全部都写好了才会接着更新了,非常抱歉。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