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39300000010

第10章 桂学研究发展态势(1)

从桂学兴起到桂学崛起,集聚在桂学旗号下的学者及其研究团队越来越多,认同、参与和投入桂学研究的学术力量越来越大,各项工作进展、学术活动开展、研究成果产出越来越令人瞩目,在学界的影响力、辐射力、传播力越来越深广,确立了桂学在区域文化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形成“文化桂军”、“学术桂军”的桂学研究队伍,构成桂学崛起及发展之势。在当下“桂学热”及其桂学研究高潮中,一方面应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动,将桂学研究推上一个新的台阶,继续拓展和深化桂学研究领域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应该认真回顾所走历程,反思现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更好地发掘潜力与积极性,在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基础上不断增强学术自觉与学术自信。作为正在成长中的新兴学科桂学,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更需要既满腔热情又沉着冷静;既大胆开拓又细心求证,既勇于创新又厚重扎实,既开放活络又科学理性,既着眼于“顶天”又着手于“立地”,既植根于基础研究又立足于应用研究,保持桂学研究跨越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势头,确立桂学学术品牌建设方向。

一、桂学研究平台建设

桂学研究作为区域文化综合研究与地方学综合性学科,更在于总体性、整体性、系统性的综合研究,因此,更需要建立跨学科、跨单位、跨地区组成团队、整合资源、优化结构、聚集人才的研究平台。以广西桂学研究会为核心的平台建设为桂学研究奠定基础和条件。

(一)广西桂学研究会平台建设

2009年4月以潘琦为首的专家学者云集桂林雁山园,召开首次桂学研究研讨会,研讨会针对桂学概念及其桂学研究对象、内容范围、性质特征、功能价值等问题进行讨论与争鸣,并着手广西桂学研究会的筹备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2010年4月在广西首府南宁成立了“广西桂学研究会”,形成桂学研究的专业学术社团。学会以广西文联及其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骨干为主体,聚集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教育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雁山园、广西桂林图书馆等高校、科研院所、文化单位的学者专家。大会选举时任广西文联主席潘琦为会长,建立学会领导机构及其学术委员会,成立7个专业委员会:编辑出版委员会、民族文化研究委员会、古籍整理委员会、历史文化研究委员会、当代文化研究委员会、创意与文化产业委员会、对外文化交流委员会。大会决定:“桂学研究会在未来几年,将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推动桂学研究的发展。一、建设和完善桂学研究的制度、体制和机制;二、设立桂学研究课题,实施项目责任制;三、以‘桂学文库’为载体形成成果出版的系列化、结构化、规模化的整体效应;四、以创办‘桂学研究’期刊为阵地,扩大论文成果发表渠道;五、建立桂学研究资料中心和实施网站平台建设工程;六、点面结合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术活动,推动桂学研究工作的发展;七、依托高校建立桂学研究人才培养机制,壮大研究队伍。”至此,以广西桂学研究会为中心和平台,以“桂学”为旗号,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桂学研究各项工作与活动。

纵观广西桂学研究会成立以来的工作与活动及其成效,主要表现在八方面:一是组织会员积极投入“桂学”大讨论及其桂学研究,发表有关论文上百篇;汇集讨论与研究成果于2011年出版潘琦主编《桂学序论》论文集;组织专家学者对广西历代文献典籍进行整理,于2012年出版第一批《桂学文库·广西历代文献集成》共15种53册影印本;2014年由潘琦主编、黄伟林执行主编《广西文化符号》一书出版发行,选取最具代表性、影响力和推广价值的上百个广西文化符号,发掘广西文化内涵,塑造广西文化形象;2015年由潘琦、黄伟林主编《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史料汇编》出版发行,共15册500多万字,史料涉及抗战期间桂林文化城政治、经济、教育、军事、民族、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新闻传播、自然科学、文化建设、广西人文、广西抗战、国际问题等15个专题,可谓桂林抗战文化城史料的百科全书。二是将桂学研究与艺术创作、文化传播、文化产业结合,拓展桂学研究成果展示途径,2014年8月,根据《广西文化符号》一书创作的专题纪实片《桂学故事——话说广西文化符号》正式开机,从该书113个文化符号中选取20个符号,每个文化符号拍摄一集,强调专题纪实片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性,旨在拍摄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视听形式,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让广西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广西桂学研究会还多次举办美术、书法、摄影等艺术展,以及各种主题的图片展,推动广西文化艺术交流与传播;2015年在北京举办“广西桂学研究会·北京广西企业商会座谈会”;等等。三是开展学会项目申报、审批及其项目研究工作,2011年批准第一批项目15项,2012年批准第二批19项,2013年批准第三批15项,目前项目总数已达49项,各项目均已启动和展开研究工作,取得不少阶段性成果与结题成果。四是建立广西桂学研究基地,广西桂学研究会先后建立广西师范大学桂学研究基地、梧州学院桂学研究基地、李宗仁研究中心桂学研究基地、广西教育学院桂学研究基地等;2013年建立桂学研究会桂林联络处。五是举办“桂学讲坛”及其举办学术研讨会与座谈会,2012年4月“桂学讲坛”举行启动仪式,潘琦作了开坛首讲,陈洛、陈学璞、余天佑等专家学者相继开讲;2012年11月举办“2012年广西文艺论坛”;2012年12月举办“党的创新理论与广西文化实践”研讨会;2013年在梧州学院举办“西江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讨会;2014年在桂林举办“湘漓文化研讨会”;2014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广西桂学研究会联合举办桂学研究北京座谈会;2015年在桂林举办广西抗战将士后裔座谈会;等等。六是创办刊物、编印简报信息与开通网站,《桂学》(第一卷)2012年正式出版;《桂学研究信息》从2011年至今共编印60多期;广西桂学研究会网站2012年4月正式开通,栏目设置有:桂学概况、桂学新闻、学界动态、桂学论坛、学术交流、地域文化、成果展示、海外视域、文化漫步、典籍与文献、课题库及博文等。七是文化考察与对外交流,组织专家学者对广西各地及其跨省进行文化考察调研,主要有桂北文化考察、灵渠文化考察、漓湘文化考察、西江文化考察、梧州文化考察、玉林文化考察、容县文化考察、百色西林考察以及抗战文化考察、湖南芷江抗战受降地考察、句町文化考察、云南文山壮族文化考察等,撰写考察报告十多篇,举办研讨会与座谈会多次;组织专家学者前往湖南、安徽、四川、云南、广东等外省进行地方学研究专题考察与学术交流,对湖湘文化、湘学、徽学、蜀学、滇学、岭南学研究状况考察后发表多篇调研报告。八是启动广西桂学研究会“书架工程”,由广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西桂学研究会负责组织实施面向东盟国家的“中国·广西书架工程”,向东盟国家文化教育机构捐赠中文图书,每个国家原则上选择两个受赠机构,一个是国家图书馆,一个是设立有中文系的一所大学图书馆。2014年,已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老挝国立大学图书馆、泰国碧武里皇家大学图书馆等签订了捐赠协议书,首批中文图书已采购完成并已发运给上述受赠机构。其中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举行了捐赠仪式,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媒体对捐赠活动作了报道。广西桂学研究会还向区内各高校、科研院所、机关单位捐赠“桂学文库·广西历代文献集成”以及其他书籍。更为重要的是,广西桂学研究会不仅作为桂学研究学术平台与文化交流平台,而且作为桂学研究策划者、领导者与组织者,起着一般社团以及群众组织团体难以发挥的重要作用,成为桂学研究的主干队伍与核心力量,也成为桂学研究的标志性文化符号。

广西桂学研究会从诞生到成长,以及日益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2014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广西桂学研究会联合举办桂学研究北京座谈会。中宣部副部长鲁炜、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原司长韦鹏飞、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梁庭望、人民文学出版社原社长聂振宁等在京领导专家,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际瓦、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潘琦以及谭勇、吕余生、容本镇、赵如锋、黄德昌等广西领导专家50多人出席座谈会。鲁炜讲话指出:“我们要研究过去,也要研究当代,从历史来看当代,从今天来看明天,所以我期待着桂学能够有更多的成果。”陈际瓦讲话认为:广西文化发展“可以找到它的历史根源,可以找到它的文化根源。桂学不仅有助于推动当今广西的文化建设,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参天大树当中的一枝。因此,桂学的研究和发展,对于广西乃至于全国文化建设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李京文、梁庭望、聂振宁、吕浩才、石一宁等专家学者相继发言,对桂学发展及其桂学研究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光明日报、新华网、中国民族宗教网、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广西新闻网等媒体进行了报道,扩大桂学研究的影响力、辐射力与传播力。

(二)广西师范大学桂学研究创新平台

广西师范大学是具有80年办学历史的广西重点院校,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见长,20世纪70年代末,就进入国家首批博士点与中国古代文学二级学科博士点。200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在该校建立批硕士点授权单位,21世纪初进入博士点授权单位,目前文科具有哲学一级学科“人文强桂”研究基地;2008年,在该校建立“广西文科中心”;2012年,在该校建立广西“桂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广西“桂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主体单位,与广西桂学研究会、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文化厅、广西桂林图书馆等组成协同单位,构建高校与社会协同创新平台,达到资源整合、学科综合、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效果,以发挥广西师范大学在桂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构成桂学研究的重镇。

广西师范大学桂学研究工作及其成效主要表现在八方面:一是于2011年建立广西文科中心桂学研究创新团队,着力于对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研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计划以电视专题片或动漫片方式拍摄系列片,以扩大影响力和传播力。二是于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批准在广西师范大学设立“桂学研究”广西特聘专家岗,聘任胡大雷为该岗特聘专家;2013年批准设立“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软实力研究”特聘专家岗,聘任张利群为该岗特聘专家;2014年批准设立“广西抗战文化暨桂林文化城研究”,聘任黄伟林为该岗特聘专家,使桂学研究成为广西人才战略及其人才工程建设的重要项目。三是2012年作为建设单位的广西师范大学桂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于2014年批准建立广西高校桂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四是以胡大雷为首的研究团队,获得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桂学研究”,将桂学研究提升到国家重大课题研究层次,为广西获得的首个国家重大招标项目的人文社科基础研究课题;除此之外,广西师范大学王朝元获批2011年广西社科项目“桂学概论研究”;胡大雷、唐凌、黄伟林、王德明、张利群、杜海军、李江等相继获得广西桂学研究会项目。五是所在广西师范大学的广西人文社科研究中心多次组织桂学研究研讨会、座谈会以及桂学研究系列讲座,在校内建立跨学科、跨院所、多学科综合研究与协同创新机制,提供科研制度、体制、机制、政策支撑和保障。所在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八桂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审美人类学研究中心”,近期出版“八桂文化与文学研究丛书”6部,“审美人类学研究丛书”10部,“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软实力研究丛书”10部。六是2013年广西师范大学开始招收“桂学研究”研究生班,首届学员100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文化部门、新闻出版等单位,充分利用高校办学及其学科教育优势培养地方性高层次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文学院还在研究生教育中设置桂学研究方向、开设桂学研究研究生课程、设立桂学研究硕博论文选题。七是于2013年开始,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创办《桂学研究》年刊,提供除广西桂学研究会创办《桂学》刊物之外的又一个桂学研究平台。八是广西师范大学学报于2014年经教育部社科司批准开展的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五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中,“中国南疆研究”荣获“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称号,为桂学研究提供学术创新平台。

同类推荐
  • 庄子:开阔混同的精神世界

    庄子:开阔混同的精神世界

    除了儒家,还有一个超越人世、物我两忘的世界观,曾主宰了半个中国。在周文化成为主流之前,先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里。水草丰茂,烟雾缭绕,到处是沼泽、森林,鬼怪幽灵飘荡其间,人不过是这大地上栖息的其中一物类而已。这种“连续的世界观”在商朝灭亡以后,保留在了宋(商遗民的国家)和楚国文化里,而《庄子》及其精神本身反映的便是这样一种观念。庄子用自己高超的叙事技巧构筑起一个混沌的世界,在这里,有硕大无比的大鹏、大鱼,有长寿绵绵的大龟、大树,有海上仙山。他会跟你说各种荒诞的故事和寓言,但始终不肯点破,直到最后,你也分不清何为真实、何为幻象。
  • 上海蓝调

    上海蓝调

    静安和闸北,一个诞生了近800年,一个不足400年;一个得名于寺庙,一个得名自水闸。出生时间不同,出生环境不同,甚至连陆路地域都不接壤,隔着苏州河相望。从全国解放到改革开放后,两个区都在曲折中发展,静安区走得稳,而闸北区追得猛,无论经济、文化,还是人口,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人把静安和闸北的商业、房产、交通、教育、文化等方面一一对比,得出结论:一个“洋气”、一个“霸气”,“洋气”的静安和“霸气”的闸北,那么远又这么近,终于在最好的时光里牵起了手。
  •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玛雅文明是美洲文明中绽放最早的一枝。玛雅文明是在与其他古老文明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在天文、历法、数学、象形文字、建筑上,玛雅人都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尤其是在农业上。玛雅人培育的玉米、土豆、西红柿,即使在现在,也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和蔬菜。然而,让人费解的是,玛雅文明就像谜一般销声匿迹了,它秘密隐藏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中,没有人知晓其历史的悠久。没有人能说得清,在这千百年的时光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当这片土地尘封许久时,后来的人叫醒了它,并开始对它进行“拜访”,退去了厚厚的外衣。
  • 国学与领导智慧

    国学与领导智慧

    “阐旧邦以辅新命”。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书旨在融会古今,古为今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阐发,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悟国学文化,以此提升领导干部执政智慧,锤炼领导干部品格修养,塑造领导干部个人魅力。
  • 华夏与民族(和谐教育丛书)

    华夏与民族(和谐教育丛书)

    天柱峰宝鸡天台山有一座巍然耸入云霄、气势雄伟壮观的奇峰,人称天柱峰。天柱峰上有座“莲花顶”。每当日落日出之时,这里霞光辉映,雾海翻腾,石莲游浮,蔚为壮观。人们称誉此峰此景为“三味生奇花”。相传中国国名“中华”即由此而来。传说炎帝神农成王之前,在天台山练出了一身好武艺。
热门推荐
  • 来自阴间的快递

    来自阴间的快递

    少壮不努力,长大送快递,已然黯淡的命运,还要遭受快递包裹带来的杀机,是命运的黑手,还是隐藏的阴谋?尼玛小小的快递包裹,竟牵扯出一段秘辛和隐于芸芸众生中的四大道法家族!天下苍生,神秘使命,始于来自阴间的快递!
  • 衣冠禽兽

    衣冠禽兽

    侪思倜倜·瑞灵的照片朝下盯着坐在沙发上的我。相片上的她看上去大约十岁,比现在的她小四岁。我已经看过更多的她的近期照片,她正快速出落成一位美丽的妙龄女郎。可当我想到她的时候,我想起的是那位正在对她而言是世上最安全的这个地方玩耍的豁牙小孩。我能看得见她在圣诞节的早晨打开一件件礼物;看得见她逗弄她的小狗;也看得见她在观看那些动画片。而且我联想到了一切该来临的事情:为一次次期末考试攻读,把她紧张兮兮的舞会男友引见给父母,领着自己的孩子探望外公外婆。我不愿去设想不回家的侪思倜倜。侦探潘妮·摩尔递给我一杯咖啡,然后坐到我身旁。
  • 凡尔纳密码:地心游记

    凡尔纳密码:地心游记

    小说讲述的是德国矿物学教授黎登布洛克带领侄子阿克赛、向导汉恩斯进行的一次惊心动魄的地心探险旅行。他们从冰岛的斯奈弗陷口开始,经历了缺水、迷路、巨兽、暴风雨、高温等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经历了千难万险,就在他们将要到达地心时,火山爆发了!在炙热的岩浆推滚下,他们经由意大利西西里岛的火山口回到了地面。全书情节波澜起伏,文章幽默流畅,不仅详细地描绘了探险的起因、种种周密的准备,探险过程中惊险的遭遇,还用浪漫主义的想象手法为我们展示了冰岛风光和地底下的奇特景观,把读者带进了一个超越时空的幻想世界。
  • 种芝草法

    种芝草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痞子皇后

    痞子皇后

    可是还没画几笔,另一头的声音高过了染修夜这边,画下最后一笔,染七七又闪到另一边。“小姐啊,你可不可以画完这边再画另一边啊,这样三心二意的能画好吗?”真难为她宝离一个还未出嫁的黄花大闺女了竟然跟着后面看这个。“哎呀,两边都很精彩我不想漏掉啊!”不然这可是大大的损失。眼中闪动着异样的神采,七七一一在纸上将这些招数画下。这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两边房中的人像是相互较劲一般,一下叫……
  • 若是此情可长长久久

    若是此情可长长久久

    遇上你,我此生不悔,哪怕前路未可知,也要与你同行!——【本书开放式结局哟-】
  • 怎样活最快乐

    怎样活最快乐

    《怎样活最快乐》是一本真正让自己快乐轻松的枕边书!懂得快乐的人才会拥有快乐!那么怎样生活才会快乐?摆正心态,勇于放弃,乐观豁达,懂得知足,适时忍让以及战胜自我,这是人生的六大快乐秘诀。只要做到以上几点,相信你的人生就能摆脱劳累,告别烦恼,拥有健康幸福的一生。
  • 宠婚撩人:娇妻不下嫁

    宠婚撩人:娇妻不下嫁

    【新文:重生甜妻:总裁,请矜持!】她遇到的他是一个结婚三年不回家的人。他们的感情就像隔着一个太平洋,林阑月受够了,递上一纸离婚协议书,将他甩了。 ”喂,你干什么,你回家睡你床上。”她无奈又气愤地说道。 “再吵,我就吻你。” “你混蛋。” “唔唔唔……”某人被强吻了。情节一 她望着他对和她长得一模一样的南凝,温柔之至。 不料她已经忘了曾经爱到骨子里的人,却一笑而过。 他狠心的把她推到在满是玻璃渣子的地面上。当他破落,蹲在无人的街口,暗黄的灯光,拉长他的影子,他怪自己,瞎了眼,引狼入室。当他望着远处走来纤细的身影……
  • 本少爷不是邪神!

    本少爷不是邪神!

    “公子!百里傲邪他摘了您种了七年的灵草用来剔牙了!”“嗯,无妨。”“公子!百里傲邪他把您最喜欢的白玉笔弄断了!”“嗯,无妨。”“公子!百里傲邪他拿着您的辟邪宝剑切西瓜!”某人扶额,痛心的说着,“嗯……无妨!”“公子!百里傲邪他和别的玄门弟子打起来了!”“什么?!”某人大惊,下一刻奔出门去。男主一:百里傲邪;男主二:慕颜(字云兮)。读者群:364186117
  • 御灵世界

    御灵世界

    诸天十方,星河为界。万古上行,独尊玄灵。【玄灵】者,荒兽之魂魄,藏于灵窍之中,以血气孕养,外可御敌,内可聚力,千变万化,通天彻地。一代玄宗遭同门陷害,战死于云峰之巅,当他再次醒来之时,竟然重回到百年之前,灾变还未开始,浩劫还未降临。这一次,纵然千难万苦不回头。这一世,纵然万劫焚身不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