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3100000005

第5章 征服南极(4)

【纵深阅读】

世界风极

南极以多暴风雪而著称于世,其风暴之频繁,风力之强大都为人们所惊叹。

1960年10月10日下午,在日本昭和站进行科学考察的福岛博士,走出基地的食堂去喂狗,突然一阵风速35米/秒的暴风雪袭来,福岛博士就从此失了踪。直到7年后,1967年2月9日,在距离昭和站的4.2公里处,人们才发现了他的尸体。猛烈的风暴将福岛博士卷走了那么远,而且由于气候干燥、寒冷,福岛博士的遗体成了一具完整的木乃伊。

在南极洲,暴风摧毁房屋、卷走飞机的事例也很多。1990年6月,83米/秒的飓风袭击了阿根廷的马兰比奥站,站上房屋大部分被摧毁。该次飓风共造成3人死亡,50多人受伤,其它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南极风暴之所以会这样频繁、强劲,主要因为南极大陆冰盖中心高原与四周沿岸地区之间是一个陡坡地形。内陆高原的空气遇冷收缩,密度增大,这种又冷又重的冷气流从冰盖高原沿着冰面陡坡向四周急剧下滑,到了沿海地带,地势骤然下降,使冷气流下滑速度加大,于是便形成了具有强大破坏力的下降风。再加上地球自转的影响,向北流动的气流总是向左偏转,于是在大陆沿海地带形成了偏东大风。通过多年气象观测证实,南极大陆沿海地带的风最大,风向偏东,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特别是东南极大陆沿岸,从恩德比地沿海到阿德利地沿岸,这一带海岸的风力最强,风速可达40~50米/秒,因此人们称之为风暴海岸。根据澳大利亚莫森站统计,每年8级以上大风日就有300天。法国的迪尔维尔站曾观测到风速达100米/秒的飓风,这相当于12级台风的3倍,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风速。因此,人们也将南极洲称为世界风极。

勇闯南极

欧内斯特·沙克尔顿(1874~1922),1874年2月15日出生于爱尔兰的基德尔郡,在10个孩子中排行第二。10岁时,沙克尔顿全家迁往英国。13岁时,被送到达利奇学院上学。15岁时,在父母的帮助和鼓励下,获得了一个体面的船舱服务员职位。1890年开始了他的海上生活。1904年他与伦敦女孩艾米利·多尔曼结婚。

【经典回放】

(一)

1907年,沙克尔顿组织了一支南极探险队。这也英国皇室的注意,国王和王后接见了沙克尔顿,王后赠给他一面英国国旗,让他插在南极。

探险船“猎人号”出发后到达南极海岸,船员们在南极海岸建起了营地。沙克尔顿把营地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家。1908年11月3日,沙克尔顿和他的3个伙伴开始向南极挺进,到了11月26号,他们已经打破了“发现号”探险的纪录了。

1909年1月9日,他们向南极作最后的冲刺,最后把皇后赠的国旗插在了南纬88°23'的位置上,此地距南极只有180千米。沙克尔顿作为一个英雄返回英国,立刻被授予爵士称号。他的队伍比任何人在当时都更接近南极,因此他享誉全世界。

沙克尔顿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和获得的荣誉,决心再进行一次尝试。

1914年7月,沙克尔顿率领由11名科学家和17名船员组成的南极考察队,乘“持久”号考察船离开了伦敦,开始了他领导的第二次南极考察。鉴于南极点这块地理发现金牌已被阿蒙森和斯科特所摘取,他不想追随他们的足迹,要走自己的路。于是,他把横穿南极大陆作为这次探险的目标,先从威德尔海海岸出发,途经南极点,最后到达罗斯海边缘的麦克默多海峡。

1914~1915年,南极夏季期间,威德尔海的冰情异常严重。“持久”号在1914年12月5日离开南乔治亚岛的一个捕鲸站后,在快要到达最终的停靠港——瓦塞尔湾时,船被冷酷无情的海冰死死缠住,无法脱身。船体周围起初是半溶状的海冰,但不久就把船封冻在长5千米、宽4千米的大浮冰中,无法前进和后退,再加大马力也无济于事,只好随冰漂流。突然,一股强劲的北风吹来,使封冻船的浮冰迅速前进。正在这时,又刮来一股神秘的南风,与强劲的北风相互抵消,才使他们避免了一场灾难。在漂流到南纬70°时,冰山向他们袭来。

在巨大冰块的冲击下,船体被击穿了0.6米大的洞,海水涌进船舱,他们连续往外抽了3天海水,并且拼命地去堵洞口,但是毫无用处。沙克尔顿没有办法,只好做出弃船的决定。于是,人们携带3只小艇、雪橇和食品,心情沉重地离开那垂死挣扎的“持久”号船,来到近处运动的大块浮冰上。这里,他们距离可能得到援助的地方有1760千米。

“持久”号一连3个星期忍受着巨大冰山的相互冲撞,但它仍然被冰冻在浮冰上。人们冒着生命危险,不时地到船上寻找些有用之物。

1915年11月22日,历经冰山折磨的“持久”号再也支持不住了,渐渐地沉没入海。沙克尔顿一行仍然停留在漂移的海冰上。船沉了,使他横穿南极大陆的计划化为泡影。

(二)

南极的夏季到了,帐篷里特别闷,浮冰的表面渐渐变成冰泥。他们几次想移动一下帐篷,都因冰不牢固而告失败。

直到1916年4月9日,他们随冰漂流到碎冰边缘,小船周围冻的冰化开了,于是3只小船都顺利地下水了。就在这天夜里,一架帐篷和一名队员落入水中,经沙克尔顿的奋力抢救,那个还在睡袋里的落水者才幸免一死。

4月16日,即“持久”号遇难的第6个月,沙克尔顿终于率队员们登上了象岛。这是一个小岛,找不到任何可以救命的东西,只有一些企鹅栖居在这里,但不久也都迁走了。沙克尔顿认为,他们不能在这里冒寒冬的威胁。于是,他决定带5个人,乘长6.85米、宽1.8米的小艇“詹姆斯·凯尔德”号航行到南乔治亚岛,以寻找捕鲸者的援助。

4月24日清晨,沙克尔顿等6人乘“詹姆斯·凯尔德”号,带着30天的食物、淡水和燃料,动身出发了,留在岛上的人们,以热茶为他们送行。他们首先通过一片奇形怪状的碎冰群,当夜幕降临时,他们冲出碎冰群,象岛在他们眼里只是海平面上的一个小黑点了。

他们就这样在漫无边际的南大洋中航行了14天,航行了1280千米,终于来到了南乔治亚岛。沃斯利驾驶着小艇,慢慢地靠近海岛。谁知这时海上突然狂风大作,小艇被吹离了岸边。他们在海中漂泊了好几个小时,后来风向变了,又把小艇吹向岸边。6个疲惫不堪的人连续奋斗了9个小时,尽管海岸近在咫尺,可他们却无法靠岸。他们眼看着一艘从阿根廷开往南乔治亚岛的500吨的大船被风吹翻,沉入海底。

第二天清晨,沙克尔顿试图找一个登陆点,但狂风依然不停地刮,淡水用完了,他们就口干舌燥地整天与风搏斗,直到夜幕快要降临时,船才在金哈康湾靠了岸。

他们的命运实在太糟了。6个人当中,只有沙克尔顿、沃斯利和克林的身体还能顶得住,于是,沙克尔顿决定他们3个前去求援,其他3人留下。5月19日,沙克尔顿等3人带着汽化油炉、一套炊具、一把手斧、48根火柴和15米长的登山绳及一些食物出发了。他们在刺骨的寒风中走着、爬着,翻过了一座1200米的高山,最后来到了一个险峻的山坡旁。他们好不容易爬上了山坡,可是下面漆黑一团,他们3个只好手拉手,坐着滑了下去。这是他们整个旅程中最危险的一段路程,因为不知道前面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但命运这次没有捉弄他们。当他们下滑一阵子休息时,已下滑了1.6千米,这等于他们历尽艰辛爬上山坡的一半距离。在以后的行程中,他们不时用指南针来校正方向,也不时停下来休息并吃点东西。最后,经过36个小时的艰难行进,这3个衣衫褴襟、污秽不堪的人,披着满头长发,终于找到了挪威捕鲸站。

(三)

12小时后,一艘捕鲸船载着沙克尔顿、一名英国捕鲸者和一名挪威志愿船员,向象岛驶去。但不久就被110千米宽的浮冰挡住了,几经努力都未成功。因该船只带了10天的燃料,又没有破冰能力,只好撤回驶向福克兰群岛。在这里,沙克尔顿第一次与外界取得了联系。当时正值战时,英国海军部没设置援救南极考察队的机构,但是,沙克尔顿与巴西的乌拉圭亚纳的拖网渔船取得了联系。在6月份,他驾渔船去象岛,看到了象岛,但没能靠岸,因为只带了3天用煤,他不得不回到福兰克群岛。在那里,他紧盯着麦哲伦海峡,看是否有英国的货船经过。然而,他失望了,观察了许久,也未见一艘英国货船经过。他只好租了一艘船龄40年的纵帆船,去搭救象岛上的22名队员。可是,出师不利,再告失败。8月,他借到智利的一艘拖船,第四次去象岛。这艘船是钢壳船体,不耐冰,但非凡的沙克尔顿找到了一条容易接近象岛的航道,在8月30日终于到达了离别4个半月的象岛。岛上的人们,在最后的几周内,一个个饿得死去活来,但仍然坚信沙克尔顿队长会来营救他们。当船靠岸时,他们高兴得快要发疯了。简短的庆贺之后,队员们都上船返回欧洲。

此时,沙克尔顿的营救工作还没做完。与“持久”号同时启航的“极光”号,顺利抵达罗斯海沿岸后,支援队就穿过比德莫尔冰川去设置仓库,就在这期间,一场暴风把“极光”号的锚链刮断了,船受损严重,在罗斯海漂泊了几天就回新西兰了。然而,支援队的10人被弃留在罗斯岛的埃文斯角。沙克尔顿赶到新西兰找到“极光”号,很快修复好,就随船到罗斯岛接回岛上的支援队。至此,沙克尔顿的这次“横穿南极大陆的考察”才算告一段落。全体船员和队员得救了,无一人失踪。

1922年,沙克尔顿组织领导第三次南极考察队再度赴南极。但他到达南乔治亚岛时却突然发病,这位杰出的极地探险家不幸逝世,年仅48岁。

【纵深阅读】

南极大陆冰架

在南极,长年不化的冰雪组成了南极冰盖。由于固体冰具有可塑性,因此它们会向四周运动。当流动到大陆周围的海湾时,海湾一般风小浪小,海冰不易破碎,内陆冰就叠架在海冰之上,形成冰架,也叫陆缘冰。世界上最著名的冰架是西南极洲的罗斯冰架和威德尔海湾的菲尔希纳冰架。罗斯冰架面积约54万平方公里,有整个法国那么大,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浮动冰块,而这个冰架还在不断向外延伸。与罗斯冰架相对应的菲尔希纳冰架,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厚度从200米到1000米不等。据不完全统计,南极洲有大大小小的陆缘冰架约300个。

长城站——中国征服南极的见证

1984年10月13日下午4点80分。人民大会堂四川厅。中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队员。

万里说:“为10亿人民作出贡献,祖国不会忘了你们的。等你们胜利回来时,我们再来开个会欢迎你们。”

胡启立说:“希望大家都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团结合作的精神,向科学探索的精神。无论气候怎么寒冷,风暴怎么强烈,自然条件怎么恶劣,10亿人民的心是和你们在一起的。”

【经典回放】

(一)

1984年11月20日,我国南极考察队的全体队员肩负祖国人民的重托,分乘“向阳红10号”远洋科学考察船和海军“J121”打捞救生船,正式出发奔赴南极了。由于航线设计得非常合理,所以一路上并没有遇到多大的困难,并且经过37天,2万多千米的航程,他们首先进了德雷克海峡。

到了晚上12点,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顺利通过德雷克海峡,到达了建站考察目的地。

乔治岛是南极半岛北端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东西长79千米,南北宽28千米,海拔高度283米,总面积1160平方千米,大小跟上海的崇明岛差不多。然而,这个岛屿的海岸很不规整,其形状像半截的棱锥。中国人民派遣的使者,就要在这里登陆,建立起第一个中国南极长城站。

乔治岛几乎是一个白色的世界,全被冰雪覆盖;有的地方是陡峭的悬冰和千姿百态的冰川。极少数是露岩地带,那里生长着一层绿中带黄的苔藓和地衣植被。一片没有冰雪的砾石沙滩和山坡上,栖息着成群企鹅;湛蓝的海面,飞翔着上百成千只海鸥、贼鸥。

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赴南极考察编队安全抵达乔治岛。乔治岛上已有前苏联、智利、阿根廷、波兰,巴西、乌拉圭等6个国家建立的科学考察站。

为了寻找更好的站址,28日上午,陈德鸿总指挥和郭琨、张青松等“老南极”和部分记者,乘小艇来到一个无名海湾,发现该处三面环岛,地势开阔,滩地平坦,可以避风、避浪、避涌,海岸线长达2000米。山坡后面有8个淡水湖。“这里是理想的建站场地。”郭琨、张青松向总指挥提出了建议。总指挥尽管喜爱这个地点,但并不马上表态,因为他还要权衡得失,才能下最后的决心。

29日晚9点30分,在地球之端的南极,卫星通讯沟通了北京的电话。陈总指挥向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主任武衡作了汇报,得到了正式批准。无名海湾命名为“长城湾”。站址背后的一个1000平方米,水深10米的淡水湖命名为“西湖”。“西湖”旁的一个高154.026米的山峰命名为“山海关”。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用自己的名字在南极洲命名的海湾、湖泊、山峰。

建站的号令已经下达。南极洲考察队队长郭琨,从总指挥手中郑重地接过了五星红旗。红旗飘扬在白雪皑皑的南极洲,显得格外鲜艳夺目。

当天晚上,中国南极长城站建站的消息,通过电波滴滴答答越过极地上空,从南半球飞向北半球,从西半球飞向东半球。

战场铺开了,这支连指挥员在内仅仅54人的战斗部队,像一部开足马力的机器,为着一个神圣的目标紧张地运转开了——

同类推荐
  • 气象与自然灾害

    气象与自然灾害

    《气象与自然灾害》介绍了一些自然灾害和气象知识,让读者领略自然的威力并提高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智慧和勇气,主要内容包括:你知道大气由什么组成吗;空气有质量吗;常用气象名词有哪些;什么是气象观测等。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打造科学普及教育权威读本,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
  • 生物的奥秘

    生物的奥秘

    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有许许多多的令人不可思议的奇异现象,人类一直在探索着、追寻着,想找出其中的答案……本书构思新颖,带你走入一个神秘的生物王国……
  • 探索机器人的世界(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探索机器人的世界(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正是在促进民族富强和人类和谐繁荣的责任驱使之下,我们完成了动物与海洋、植物与海洋、宝藏与海洋、科学与海洋、海洋中的食物链、揭开神秘大洋的面纱等编撰,以进一步帮助广大青年朋友丰富海洋知识,增强海洋意识,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以期更多的优秀青年立志于投身海洋事业,为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
  • 可爱的动物王国(青少年成长必读·科学真奇妙丛书)

    可爱的动物王国(青少年成长必读·科学真奇妙丛书)

    人类有多少好奇,世界就有多少奥秘。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有多少想象,世界就有多少精彩。来吧!让我们一起去解读大自然的神秘物语。 翻开《可爱的动物王国》一书,它将带领我们走进丰富多采的动物世界。 《可爱的动物王国》由李剑桥主编。
  • 森林:一棵树的大梦想

    森林:一棵树的大梦想

    维也纳森林位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市,是奥地利的首都所在地。维也纳森林是一片保持原始风貌的天然森林,主要由混合林和丘陵草地组成,面积共1250平方千米,一部分伸入维也纳市。维也纳森林旁倚美伦河谷,水清林碧,给这座古城增添了无比的妩媚。同时维也纳森林还对洁净空气起着重要作用,拥有“城市的肺”的美誉。
热门推荐
  • 催眠术治疗手记(第2版)

    催眠术治疗手记(第2版)

    也许,您读过催眠术的著作;也许,你看过催眠师的表演。可您了解催眠施术治疗身心疾病的真实场景吗?本书以15个鲜活的催眠案例为主体,详尽介绍催眠师如何把来访者导入催眠状态,如何使他们与潜意识对话,调整身心状态,并与心理痼疾作抗争。本书更有催眠师的心得体会若干,正所谓“甘苦寸心知”。
  • 武术汇宗

    武术汇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骗婚总裁,老婆很迷人
  • 西望茅草地

    西望茅草地

    本书是韩少功系列第一卷,小说卷,收录作者978年—1984年发表的中短篇小说十九部。《西望茅草地》获1980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飞过蓝天》获1981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 酒店经营管理

    酒店经营管理

    酒店经营管理策略。酒店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开放以来发展最迅速、国际化程度最高并将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本书内容涉及:酒店概念、酒店管理基础、前厅服务管理方法、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践、餐饮服务与实践、康乐中心及其服务管理、酒店营销管理、酒店理财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
  • 美味佳妻

    美味佳妻

    前豪门少奶奶一朝沦为被离婚的小可怜。本想随手抓个人应对前夫与小三的耀武扬威,没想到却误惹到冷面总裁。咩?说好的冷淡,怎么如此狼性大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金手指点子库

    金手指点子库

    当我们研究成功人士的事业时,常常发现:他们的成功一直可以追溯到他们拿起书籍的那一天。在我们接触过的事业成功人士之中,大多数都酷爱读书——自小学开始,经由中学、大学,以至于成年之后。
  • 一代战神:韩信

    一代战神:韩信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软萌娘子之相公贱笑了

    软萌娘子之相公贱笑了

    世界上最狗血的事就是刚成为寡妇就莫名其妙地给自己那位故去的丈夫戴上了一顶绿帽子。成亲一年,她克死了自己相公不说,还一枝红杏出了墙。就在她不断检讨自己,决心不要脸一把的时候,她竟发现一个天大的秘密……这是一个女主和自己丈夫红杏出墙的故事。
  • 朝鲜赋

    朝鲜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