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3100000006

第6章 征服南极(5)

(二)

31日上午11时,陈总指挥又一次庄严宣布:“中国南极长城站奠基开始!”30W功率的4喇叭收录机播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名南极洲考察队队员把五星红旗牢牢地插进了沙地。一阵热烈的掌声,响彻长城湾。书写着“中国南极长城站奠基礼”的五彩气球,腾空而起。

在这庄严、激动的时刻,陈总指挥激昂地说:“奠基,是为10亿人民在南极洲奠基;是为中国南极长城站奠基;是为了和平利用南极奠基;是为了南极科学考察奠基。”

傍晚,长城湾内,汹涌的冒着寒气的潮水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海滩。一刹那间,由400个装满沙土的麻袋、草袋和塑,料口袋筑成的简易码头被潮水淹没。用来固定码头的木板漂出水面,随时都有被风浪卷走的危险。

几名队员冲进劈头盖脸扑来的浪涛,从急流中抓住漂浮的木板。冰冷的海水湿透了他们的衣服,灌进了胶皮靴,谁也无暇顾及。站在岸边的队员排成一堵人墙,他们喘着气拼命地拉紧绳子,有的人将全身的重量压在绳子上。潮水像是狂怒的野兽,张开可怕的利爪,朝人们猛扑过来,翻卷的狂澜一次又一次从他们手中夺走沉重的木板,吞噬他们脚下的麻袋……

1984年12月8日19时(北京时间8日7时),这一天是考察队员卸运建站物资的第一天。“长城I号”和“长城II号”登陆艇,从“向阳红10”号船上卸下帐篷、铁镐、木桩、钢管等第一批物资,安全地运送到长城湾。接着,又顺利地把推土机送到岸上,使中国南极长城站的第一辆大型机械登陆成功。

通过精密卫星观测定位和验潮,在乔治岛建立起我国的测绘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经过55次卫星的有效通过,采用单点定位的方法,获得了天文点的坐标。中国南极长城站的精确位置是:南纬62°12'59.3″,西经58°57'51.9″,方位170°88'27″。长城站海边的海拔是2681米;站址的海拔是13633米。长城站距南极半岛,也就是距南极大陆70海里;距阿根廷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960千米;距离北京17501949千米。

在长城站北面有一个清澈晶莹的湖泊,被正式命名为“西湖”。一块中英文对照的铜制铭牌竖立在湖畔。这是在南极洲上第一个由中国命名的湖泊。

这个湖泊离长城站200米,位于雪山环抱的小谷中。它的东北面是小山坡。南面是一系列由火成岩组成的陡峭的山坡。谷地的出口正对着波光粼粼的长城湾。南极“西湖”的面积为1000平方米,水深10米。夏季,岸边尚留着残雪和冰凌占雪峰和露岩,倒映在清澈晶莹的湖水之中,真可与西湖媲美。这个湖水源充沛,水质较好,即使在隆冬季节,冰尽下4~5米仍不结冰,能保证长城站有充足的生活和工作用水。

在南极西湖东侧的山坡上,队员们还竖立了用不锈钢重力取样管制成的高达4米的立标,上部用不锈钢导向舵做铭牌,写有“中国杭州”字样,导向舵箭头朝上,冲向天际际,表示考察队员们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

1985年1月19日18点80分(北京时间20日晨6点80分),“向阳红10”号船准时离开乔治岛民防湾水面。驾驶台上的高频电话中,传来了中国南极长城站站长郭琨的声音:“我们54名南极洲考察队队员,站在海岸上欢送你们,祝你们南大洋考察取得丰硕成果!”

“向阳红10”号船劈波斩浪,往确定的第一个南大洋考察站驶去。为“长城站”运送物资器材的南大洋考察队员们,忘却劳累,怀着挺进南极圈,拿下84个站位,在综合海洋环境考察和极地研究上获得成效的壮志,战斗在实验室中,忙碌在甲板上。

对“向阳红10”号上的船员来说,又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摆在了面前——挺进南极圈。

重任在肩,希望在前。南极海域,尤其是极圈,要防止出现的浮冰和冰山。雷达只能有效地发现大冰山,对一般高出水面1米左右的冰山无能为力。这种冰山,水下部位无比坚硬,重达几百吨,颜色呈绿或蓝,与浪花相混。只有用肉眼观察,才能有效地发现它们。航海人员的责任无比重大,他们当班之时,全神贯注,严守岗位,一丝不苟。

海天茫茫,大雾重重。涌浪一个接着一个,掀起8.6米高的波峰,排山倒海地向船冲击。一个巨大的涌浪从左前方横向扑来,船长张志挺早已发现,发出了“右满舵”的指令。操舵手把舵向右一转,巨轮转到右方,巨涌扑空。可是,紧接着而来的又一个巨涌向船体冲来,发出“嘭”的巨响,船体立即向右倾斜30度,继而又向左倾80度。

此刻,正是下午6时40分,考察队员和船员为欢庆进入南极圈,正在餐厅会餐。但由于极圈风浪非常大,大家没吃上晚餐,肚子空空。船还在摇晃,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谈论刚才发生的事。有的同志发出了不免发出悲观的哀叹,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生还。

28点01分24秒,“向阳红10”号船闯进了南纬66°33',西经69°15'50″。船上的广播喇叭,响起了沈阿坤副船长宏亮的声音:“我们进入南极圈了!”

(四)

“向阳红10”号船进入极圈后,不规则的巨涌和三角大浪不时向船体猛烈冲来。万吨巨轮犹如一片树叶,在浪尖深谷中挣扎着,150多米长的船体在“格格”地颤抖。南大洋考察队员,身系安全带,在暴风中取样,在波涛中施放底栖拖网。科研人员像战场上英勇的战士,冲锋陷阵。他们在极圈内采集到的肉红色的海鳃,又名海笔,是腔肠动物,形状如一支毛笔,有杆有头,长51厘米。笔头散开,像一朵朵地散开的花,实为少见。还有海参、水螅虫和各种各样多毛类环节动物。这些标本是科研人员冒着生命危险采集到的,十分珍贵。据初步观察,极圈内的海洋动物,在动物种类组成上,与极圈外的动物有差异,与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岛的海洋动物差异更大。这些标本可供我们划分海洋动物自然单元的依据。

“向阳红10”号战胜极圈风暴和恶浪,到达南纬66°64′,西经69°14′的考察站位,胜利完成极圈的科学考察,于25日上午9时26分80秒,调转航向,准备驶出极圈继续进行考察,可是极地狂风还是一个劲地吹,大洋狂浪还是不停地翻卷!风越刮越大,涌浪越来越高,出现了空前险情,展开了一场生死的搏斗!

船处在危险之中:后甲板进水,6厘米粗的尼龙缆绳被巨浪卷进汹涌的大海;6000米长的卷扬机的马达和进口的电机设备泡在海水中;5吨液压吊车被海浪砸倒,摧毁了;尾部埋在水下7米多的两个主机推进器露出水面打空转,原来每分钟158转,此时达到200多转,自动舵、机械舵、手工舵全部失灵,船失去了控制。更严重的是,船的第6层甲板有6处裂开!主甲板两舷加强柱有4处裂缝!险情丛生啊!然而,中国南大洋考察队员和船员,团结一致,镇定如若,坚守岗位,与罕见的风浪搏斗着。

就这样,万吨巨轮在顶风踏浪15个小时后,终于脱险了!20时45分,“向阳红10”号船转向104度,以18节航速向乔治岛民防湾返航了!这也标志着这次考察圆满完成了任务,也为极地探险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纵深阅读】

南极圈

南极圈和北极圈一样,是地球上地域的划分界限,是地球划分的五个气候带当中的一个分带。

南极圈指的是南纬66°33′这条纬线,南极洲的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之内。这个圈并不是人们随意划分的。天文学家从两极所受太阳光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用光线来确定南极地区永久界限的方法。这一方法的依据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运行时地轴本身的倾斜度固定不变的原理。也就是说,地轴对着太阳倾斜角度约23.5°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南、北极与垂直于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的平面形成一个约23.5°的角度,这条23.5°线在地球转动时正好通过南纬和北纬66°33′的地方。这就是南、北极圈的由来。另外,南极圈也是南温带与南寒带的界限。

威德尔与“魔海”

詹姆斯·威德尔出身于英格兰的一个牧羊人家庭,自小没受多少教育。由于生性好动,对封闭的田园生活深恶痛绝,他跑到海港当了一名水手。34岁的他终于成了猎海豹船“珍妮”号的船长。

【经典回放】

(一)

1821年,威德尔的运气极好,在南极海域捕获了不少海豹,使他发了一笔小财。

1822年,他再度驶向南方,希望能有更大的收获。他在驶往南奥克尼岛时已经喝得酩酊大醉,登陆休整时,更是长睡不醒。他的助手库珀·休斯林多次劝他早一点起航,以免错过捕猎季节,但他总是摇头不置可否。

除了休斯林,威德尔手下的船员也都是些不通文墨的粗汉子。他们在南奥克尼岛上狂食滥饮,也乐得其所,似乎早就忘记时间在一天天消逝。

一天晚上,威德尔难得清醒过来,他点了下库房的金钱,已经所剩无几,这才大吃一惊。他抬头看看日历,原来已到2月19日了。威德尔冷汗直冒,连忙派休斯林把在岸上喝得烂醉的船员拖了回来。接着拉响汽笛,启锚急急向东南飞驶。

南大洋的劲风冷得让人难以忍受,但威德尔胸有成竹,因为这一带海域对他来说真是轻车熟路。只是,南半球的冬季已经逼近,老海豹捕猎场除了密布的流冰之外,见不到一只海豹。威德尔忧心如焚,束手无策。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继续向南寻找新的海豹捕猎场之外,别无他法。

威德尔命令船只往南行驶。越往南流冰越多,而绿色的海水也变成恐怖的深蓝。除了偶尔在冰缝中迅速北游的鲸鱼之外,连海豹的影子都没见着。“珍妮”号在大风雪中开开停停,远处传来大冰山巨响的爆裂声,让人听了不寒而栗。船员们已经失去了信心。

(二)

“珍妮”号处于叛乱的前夕:一边是执意孤行的威德尔船长,一边是愤恨不已的船员。双方各不相让,争斗一触即发。

威德尔面临众叛亲离的局面,简直一筹莫展,就在船长室喝闷酒。这时,门轻轻地打开了,走进了他的唯一亲信休斯林。一阵悄悄的耳语之后,威德尔铁板般的脸上绽出了一丝笑纹。

第二天,全体船员被威德尔召到甲板上。他先威严地逐个审视一张张狐疑的面孔,然后慢腾腾地从怀里掏出一张羊皮纸,递给站在旁边恭候的休斯林。休斯林清了一下嗓子,严肃地宣读:

“兹命令威德尔率‘珍妮’号驶向南极,以完成大不列颠王国的光荣使命。”

船员们目瞪口呆,个个凑上前去瞅那张羊皮纸,只见在两三行正正规规的文字下面,有一个花体字的签名。是伊丽莎白女王陛下的旨意,还是英国政府的决定?对着船员们的纷纷提问,威德尔一言不发,只是指指南方的海域。说来也怪,原先阴霾的天空少见地出现了金灿灿的阳光,而海面上一直密布的流冰群向两旁避开,形成一条宽敞的水道。

威德尔大喊:“全速前进,这是上帝的恩赐。”

船员们顿时意气风发,各就各位,将船从水道中向南驶去,直到被巨大的冰架挡住前路才返航。

返航前,他们挂起了英国的国旗,同时轰响礼炮,以庆祝他们的新记录:南纬74°15',比库克的那次航行更接近南极点380千米。

威德尔虽然没捕到一只海豹,但归国之后受到了英雄般的款待,而地理学家也把他凭假诏书闯荡过的海域,称为“威德尔”海。这个威德尔海由于严寒、冰山、风暴,常常险象环生,又被称为“魔海”。

【纵深阅读】

南极“魔海”——威德尔海

在威德尔海,不仅流冰和狂风对人施加淫威,而且鲸群对探险家们也是一大威胁。夏季,在威德尔海碧蓝的海水中,鲸鱼成群结队,它们时常在流冰的缝隙中喷水嬉戏,别看它们悠闲自得,其实凶猛异常。特别是逆戟鲸,是—种能吞食冰面任何动物的可怕鲸鱼,有名的海上“屠夫”。当它发现冰面上有人或海豹等动物时,会突然从海中冲破冰面,伸出头来一口吞食掉。已那细长的尖嘴,贪婪地吞噬海豹和企鹅,其凶猛程度,令人毛骨悚然。正是逆戟鲸的存在,使得被困威德尔海的人难以生还。

绚丽多姿的极光和变化莫测的海市蜃楼,是威德尔海的又一魔力。船只在威德尔海中航行,就好像在梦幻的世界里飘游,它那瞬息万变的自然奇观,既使人感到神秘莫测,又令人魂惊胆丧。有时船只正在流冰缝隙中航行,突然流冰群周围出现陡峭的冰壁,好像船只被冰壁所围,挡住了去路,似乎随入了绝境,使人惊慌失措。雾时,这冰壁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使船只转危为安。有的船只明明在水中航行,突然间好像开到冰山顶上,顿时,把船员们吓得一个个魂飞九霄。当晚霞映红海面的时候,眼前出现了金色的冰山,倒映在海面上,好像向船只砸来,给人带来一场虚惊。在威德尔海航行,不知将多少船只引入歧途,有的竞为避虚幻的冰冰山而与真正的冰山相撞,有的受虚景迷惑而陷人流冰包围的绝境之中。

同类推荐
  • 人类:解密隐藏的奥秘

    人类:解密隐藏的奥秘

    当人类产生意识的时候,也就开始了对自身由来以及自己祖先的探究。但是,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只能把人类的产生归结于神的创造。19世纪以后,人类为弄清自身的由来,做了许多艰苦努力。1809年,法国学者拉马克在《动物哲学》一书中首先向“上帝创造人类”的说法提出了挑战,他大胆断定人类起源于类人猿。1871年,达尔文在《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中更进一步论述了人类的起源问题,明确指出人类和现在的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人类是从已经灭绝的古猿进化而来的。
  • 有趣的力学

    有趣的力学

    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力打交道。本文将通过讲述我们身边关于力的一系列故事,来加深我们对力的认识和理解。
  • 社会常识全知道

    社会常识全知道

    本书汇集了2000条人生必备的社会常识,内容涉及形象常识、礼仪常识、场景口才常识、语言沟通常识、社交心理常识、与人相处常识、识人常识、人脉常识、办事常识、送礼常识、宴请常识、潜规则常识、职场生存常识、创业常识、理财常识、休闲常识、安全常识、防骗常识等。只有掌握这些社会常识,才能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拥有优雅的礼仪、卓越的沟通能力,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人际关系,办好各种难办的事,建立广阔的人脉,获得财富和成功的青睐。
  • 不可思议的神秘事件

    不可思议的神秘事件

    本书紧紧围绕生活中人们身边的科学,以及青少年普遍感兴趣的科学知识,涵盖了物理、化学、植物、动物、人体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点,能够使广大青少年在轻松的阅读中,±曾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开阔眼界,启发思维,拓宽知识面,增强科学意识。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长寿的钥匙下(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长寿的钥匙下(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亘古永恒的宇宙时空,时时在演绎着如歌如梦的天地玄妙,处处伏掩着似真似幻的远古谜团,是谁创造了如此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是谁赐予了人类宝贵的生命?人类又怎样才能找到长寿的钥匙?本书将为您提示长寿的奥秘。
热门推荐
  • 佛罗伦萨不晴天(出版已上市)

    佛罗伦萨不晴天(出版已上市)

    实体出版名:《佛罗伦萨不晴天》七月已上市!网络连载原名:《佛罗伦萨,最后一封情书》卓越、当当、京东搜索《佛罗伦萨不晴天》即可购买。------------------------------有一个女孩叫做白心凉,她傻傻的守着一个人的名字度过了青葱美丽的年少时光。你有没有像她一样,只因为人群中的那一眼,便无法不为他在人世间彷徨。不是每一只丑小鸭都可以变成白天鹅,不是所有的灰姑娘都能够拿到仙女棒。十年,骄傲的王子,若有天你知道有人用去十年的时光去爱你,你会怎么想。*****这一次,我想写一个美丽又温暖的故事。亲爱的,你知道吗,当你真的下决心去爱一个人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帮助你的。
  • 文化产业比较案例

    文化产业比较案例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文化产业比较案例图书,为“比较文化产业学”的举旗之作。在文化产业纵深发展的中国,对文化产业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案例比较,无论对文化产业实践还是文化产业学科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书精心搜罗国内外多方面文化产业比较案例,并加以深入解析,既可作为文化产业学科教材或教辅资料,又是文化产业管理者、从业者、研究者和对文化产业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本书分国际视域、区域比较、文化传媒、文化体验四大部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交融,对策思路与问题剖析相贯通,反面教训与正面启示相互验证,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兼具较强的学理性与可读性。
  • RUTH

    RUT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再送一个试试

    你再送一个试试

    尤娜,天才学霸,为得到一百万奖金,决定参加VR模式游戏,王者荣耀选拔赛。自知技术渣,便赖上前职业电竞选手杜雨枫。赶也赶不走,吓也吓不到。他只得接收这个游戏小白。随后当红偶像沈一,假小子娇娇,娘娘腔彭哥,萌少年冯建国陆续加入尤娜的战队。几个人在比赛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并成为彼此最重要的伙伴。然而随着进程深入,尤娜发现这并不是一场普通的比赛,背后阴谋远比她想象得还要可怕。
  • 夺命巨浪:海啸灾害的防范自救

    夺命巨浪:海啸灾害的防范自救

    本系列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火场危害”、“交通事故”、“水上安全”、“中毒与突发疾病”、“突发环境污染”等,书中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灾害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全面地介绍了防灾减灾的避险以及自救的知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帮助青少年迅速掌握各种避险自救技能。"
  • 爱的进程

    爱的进程

    人的一生中能有几回,曾经的伴侣再次相见,尘封的童年记忆忽然惊醒,年迈双亲像婴儿一般被子女照料?《爱的进程》的11个短篇中,门罗将目光投向普通人生活中最为私密的角落,聚焦于恋人、夫妻、手足、亲子之间难解难分的郁结和爱。作家的叙述尖锐而富于同情,记录了生命不同阶段中,人的自我、抉择以及对爱的体验是如何悄悄地转变。《爱的进程》发表于1986年,令门罗第三次斩获加拿大最高文学奖——总督文学奖。
  • 爱玛(纯爱·英文馆)

    爱玛(纯爱·英文馆)

    主人公爱玛是个美丽、聪慧而富有的姑娘,同时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幻想家。她热心关注身边的浪漫故事,却又固执地认为自己永远不会陷入其中。她自作主张为孤女哈丽埃特导演了一次又一次的恋爱。当哈丽埃特误以为自己爱上了地方官奈特利先生时,爱玛才惊觉原来自己也在爱着奈特利先生。这虽与她一开始就宣布的终身不嫁的誓言有悖,但坠入情网的她不得不放弃自己天真的誓言。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死亡三叹

    死亡三叹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大冰作品合集(共四册)

    大冰作品合集(共四册)

    本套书是百万级畅销作者大冰的作品合集,共包括《我不》、《好吗好的》、《你坏》、《阿弥陀佛么么哒》四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