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宁高兴地抱着一棵树向上攀爬,可是怎么也爬不上去。这时爸爸过来教宁宁手和腿怎么用力,怎么才能爬得快。一会儿宁宁就能够自己抱着树向上了。
宁宁终于爬到了树的高处,他站在树杈上兴奋地大声叫喊,脸上洋溢着成功的满足。
而爸爸小心地站在下面,小心地保护着宁宁,看到宁宁成功的高兴样子,也欣慰地笑了。
男孩子喜欢爬高上低,父母不应该拒绝孩子,更不要大声恐吓孩子,这样会使孩子的胆量越来越小。这时,家长应该对孩子的勇敢精神给予赞赏,当然了,也要保护好孩子的安全。这样既培养了男孩子勇敢的性格,又让孩子增加了安全意识。
只有大胆放手让孩子去做事,让孩子在生活中接受锻炼,才会使孩子变得勇敢,变得坚强,成为一个富有勇敢精神的人。要锻炼孩子的勇敢,应该多鼓励孩子去探索,而不是处处阻拦,什么事都严格控制。当然,要冒险就有可能遇到困难和危险,这是家长们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如果家长因为孩子的某些冒险做法而责备他们、训斥他们,孩子就渐渐地变得畏手畏脚。也许孩子的一些行为看起来单纯、简单,甚至有些“愚蠢”,但是只要家长经常给孩子鼓励,多赞扬和引导他们的行为,就能使孩子得到鼓舞,并培养他们勇敢坚强的性格。
父母怎样善于利用孩子的勇敢精神呢?不妨这样做:
第一、让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如爬高、跳跃、蒙眼前进等等,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在活动中有意加入一些碰撞性活动,使孩子在活动中既学会保护自己,又能争取胜利。
第二、通过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从故事里的人物身上学习勇敢精神;当图书中或影视节目中出现勇敢人物时,就对这些勇敢的行为表示出赞叹和钦佩,但这时不直接要求孩子向他们学习什么,让孩子从成人的赞叹和钦佩中领会积极的东西。
第三、对孩子的勇敢行为进行表扬,让孩子性受到勇敢者的荣耀。当孩子不慎受伤时,首先不要大惊小怪,只是依据情况处理伤口,并平静地告诉孩子:为什么会受伤,受伤后应当如何处理,今后如何避免受伤。在培养孩子勇敢精神的同时,教会他们学会判断危险程度,学会避免危险,不产生恐惧心理。
父母还要给孩子做好榜样,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表现,尤其是母亲更要注意自己的表现,多数母亲在见到虫子或听到突发的音响等,就会大惊小怪,孩子见到此景,自然更害怕。
7.停不下来的“男孩子”——男孩子旺盛的精力
男孩子永远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一样,精力充沛,永远都停不下来,每天都不停地在寻找新的游戏,不是将足球踢到邻居家的玻璃窗上,就是将同桌女孩子的书包藏到卫生间里,总之,一刻也不会安静下来。
安馨是幼儿园的一名老师,她曾经仔细观察过孩子们的行为,并且特别有意识地避免对孩子们的行为施加影响。她说:“在两岁以前,男孩子还送娃娃给她,因为她喜欢玩。孩子们在这个年龄都是一样的,不管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喜欢跟着大人一起做饭、晾晒衣物。对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感兴趣。但是从临近上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开始寻找其它的玩具了。女孩的游戏仍然是妈妈和主妇的角色,布娃娃、绒布动物再加上点儿别的什么。男孩就根本不玩玩具了。他们闹啊,打斗啊,所有运动型的游戏都喜欢。球类有足球、羽毛球等,当女孩能玩一个小时给布娃娃看病的游戏时,男孩已经骑了一个小时自行车。整天就是运动,运动,运动……只要两个男孩在一起就开始打架。”
男孩子都喜欢“战争”游戏。“随便什么,一只手枪或者是其它的武器,如果没有,就拿上一根棍子,这种警察与小偷的游戏玩起来就没个完。他们对武器简直就是人了迷。不让玩,就真的能使他们伤心。女孩虽然也跟着玩,但如果只有女孩时,她们就玩别的什么。”
男孩子有充沛的精力,这正是男孩子的天性之一。他们总是出现问题也是有原因的:男孩子体内有大量的睾丸素,男孩每天需要更多的活动来释放这些激素。所以男孩子总是那么爱动,总是安静不下来。男孩过剩的精力用来干什么了呢?用父母的话说便是“做小动作、与老师顶嘴、欺负女生、为一点小事就打架……”也正因如此,很多男孩都被贴上了“不听话”的标签。
现在的教育总是要求孩子安静,要乖。顽皮、淘气本来就是男孩的天性,如果学校里要求孩子守秩序,回到家里父母再要求男孩子安静。男孩子精力充沛的天性发挥不出来,就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现在越来越多的男孩子出现“女性化”的倾向。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小男孩因为过分听话,而天天被小伙伴们歧视、被小伙伴们称呼为“小姑娘”,这对男孩子的成长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利用男孩这种精力充沛的特点来教育孩子呢?
第一、要多理解宽容
男孩子精力充沛,忙完这个就忙那个,不是上房揭瓦,就是下河捉鱼,所以不可避免地就会犯一些错误,不是打碎了东家的玻璃,就是翻西家的墙头。对于男孩子的这种表现,父母要多宽容理解,不要动辄就批评责骂,甚至拳脚相向。只要孩子不是玩的过火,不妨多宽容孩子一些。
第二、引导孩子将精力用到正确的地方
孩子的精力充沛,这是好事,如果运到正确的地方,无疑会使孩子取得成功,所以,父母不妨为孩子选择几项适合孩子、孩子也比较喜欢的项目,让孩子多参与,吸引他们的兴趣,这样就能够取得成功。
8.我是男孩,我不哭——男孩子的情绪表达
有句俗话,叫男儿有泪不轻弹。意思是,作为一个男子汉,要坚强,不能够哭哭啼啼的。很多父母。看到自己的男孩哭时,总会说,“哭什么哭,像个女孩子似的!”不管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对于男孩子都期望他坚强,不要哭鼻子。
朴朴放学回家,看见自己最爱的姑姑来了,就很激动地想要和姑姑拥抱一下,可能是过于激动,脚下一个不留神,啪叽,摔倒了……
等朴朴忍着疼痛站起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胳膊上已经“光荣负伤”了——右胳膊上擦伤了好大一块,流着红红的血!
要是在以前,朴朴的眼泪早就掉下来了,可是在姑姑面前他坚持不掉一滴泪,他可不想在姑姑面前表现得像个女孩子一样,而且朴朴该上三年级了,已经是大孩子了。朴朴告诉自己不能哭——虽然很疼。
妈妈看见朴朴胳膊上流着血,很是心疼,说:“给你抹点药吧!”
妈妈将碘酒抹在朴朴的伤口上,朴朴感到一阵钻心的疼,但是他强忍着疼,不让自己哭出来,要不妈妈、姑姑也该笑自己了!
朴朴心里想着:都是因为自己不小心,让胳膊受了不该受的罪,妈妈说我是“乐极生悲”,不管了,乐极生悲就乐极生悲吧,不过,以后我可真的要小心走路了,不然会付出“代价”的。
男孩子虽然总是表现的很坚强,但是并不表示男孩子不会有不愉快的情绪。男人同样需要一定的情绪宣泄和表达,不过男孩自通常会将自己的不满情绪用赌气、反抗的方式表现出来。男孩心情不好时,会出现懒散、嗜睡的现象。此时,他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严重时还会突然对周围的人或东西痛斥、猛击。
小杰这几天总是闷声不响的,见了爸爸妈妈也不说话,整日闷头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不愿和别人交流。有时候,妈妈想要和他多说几句话,他就大声吼道:“烦不烦呀,让我清静会行不行呀!”
原来,前几天,小杰想要一个游戏机。同学们手中都有很好玩的游戏机,小杰可不愿意在他们玩的时候,厚着脸皮去找他们借。可是,妈妈总说游戏机那么贵,玩起来又浪费时间,耽误功课,所以就是不给小杰买。还批评小杰只知道玩,从来不往好地方学。
小杰心里很憋气,不买游戏机,还挨了妈妈一顿训,所以这几天情绪都不高,不要说妈妈,连爸爸都不愿搭理,到学校也还是无精打采的。
男孩表面上大大咧咧,内心实际上也是十分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男孩不像女孩,他们不擅长通过语言、哭泣等来表达自己。男孩体内的睾丸素,让男孩更喜欢通过运动、打斗等剧烈的身体活动来发泄情绪。男孩也时常用伤害自己的方式,如用头撞墙等,来表达激烈的情绪。
也许父母总认为男孩子应该是坚强的,所以大多数情况下,父母总是忽略了男孩的情绪,只是觉得男孩沉默了,闷闷不乐,做事没兴趣,误认为男孩就是这个样子。如果男孩总是被忽视,就会变得自卑、脾气古怪、暴躁。
适当的情绪表达和发泄是必要的,如果我们能够对男孩的情绪加以引导,就会让男孩子更快乐。因此,父母要善于倾听你家男孩的心声,注意他的情绪变化,理解他的情绪表达方式,在他心里脆弱的时候给与帮助,这样是有利于你家男孩心理的健康成长的!
第一,关注男孩的内心世界
男孩子也有情绪失落的时候,也有伤心的时候,当他们情绪失落、伤心的时候,他们也需要发泄自己的情绪,父母这个时候一定要关注男孩子的内心世界,防止男孩子不良情绪的出现。
当感觉男孩子情绪有异样时,父母要引导孩子把心里的不满和不高兴说出来。这个时候男孩子或许会比较偏激,他说的也许根本不对,但是父母不要在男孩情绪最激烈的时候当面指责和批评,这样会让男孩子的情绪更加激烈,更加烦躁。等到男孩的情绪平静下来后,再去帮孩子分析他的错误所在,并指出改正的方向和方法。
第二,体谅男孩子的情绪表达方式
男孩子的情绪表达往往比较激烈,他们情绪不好的时候会大声叫喊甚至砸东西。这个时候如果你去训斥他,他反而会表现得更厉害,因为他们和女孩相比本身更容易激动。这个时候要多多体谅男孩子,不能强制的压制,要循循善诱。要给男孩的情绪找到一个出口。
第三,给男孩子帮助
男孩子越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情绪最不好的时候,越不愿意寻求他人的帮助。但是不给予帮助,男孩子就走不出情绪的低谷。所以父母要寻找适当的时机,用男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给予一定的帮助,这样男孩子的情绪才能够振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