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别让代沟变鸿沟
“代沟”似乎是孩子和父母之间永恒的话题,加上男孩子的性格更为外露,所以,和父母产生“代沟”的概率似乎更大,而且反应也更为激烈。所以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代沟”似乎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之所以会有“代沟”,原因很复杂,但是主要是因为父母不善于和孩子交往,总是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什么都要干涉,不分青红皂白的训斥,不重实质的教导,才使两代人逐渐有了距离。这就是代沟。
有一个男孩在自己的博客上这样发泄自己对于父母的不满:
已经跟你们强调很多遍了,我有我的作息时间,吃饭,洗衣服,个人卫生,自己房间打扫全自己来,不用你瞎操心,你忙你的,我管我自己的。老是要跨过界线窥视我的行为。你这样做是对我的不信任,我自己一个人在外读书的时候就能安排好我的时间,回到家完全变了。
有一次我要炒菜,你却在旁看不下去,结果你夺过铲子自己解决,我在旁边的心情很失落,我有这么失败吗?既然你喜欢事事过问,那我又何必多此一举,有现成的,干嘛去添乱子,自讨没趣。
有时候,想着想着,自己会心痛。知道你们也赚的不多,知道我的要求你们也满足不了。但是能不能我在做出决定征求你们意见的时候,别总是认为我什么也不懂。以后的道路没有你们铺路,我也能走的很好,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依旧会坚强的走下去。
当初就不该生我,既然生了就好好对待。我不需要没有爱的富裕的家庭,我只想要一个小小的温馨的家,日子过个再苦,至少我过得快乐。
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必然会形成一个和睦而又温暖的家庭。如果家庭中各成员之间产生隔阂,必然会对子女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父母的各种言行和品德对子女都会有耳濡目染的作用。从子女出生,父母就成了子女的启蒙老师,从此他们就担负着培养和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他们承担的社会责任。而父母的失职就可能给家庭蒙上一层阴影,造成家庭冷漠不和,以及子女的悲观、消极思想。
张爱玲说过这么一句话:“小孩子不像大人这么糊涂,父母大都不懂子女和青年的特点,时健忘,才使我们流过了儿童时代,便把儿童时代的心理忘得干干净净。”
张爱玲的话虽然过去了多半个世纪,但是直至今日还没过时。父母的生活经历和现在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世纪的子女已经形成了与父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事原则,那就不可避免地会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代沟”,而父母又不积极主动与子女进行沟通,却一再要求子女接受他们的思想观念。所以,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
要想填平和孩子之间的“代沟”,唯一的方法是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生活。父母只有了解了孩子的生活,才能知道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和孩子才有共同语言,对孩子说的话才够客观,孩子才能够听得进去。如果只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剥夺孩子的话语权,用强势的方法来逼迫孩子听从自己的话,恐怕孩子不仅不愿听,将来还会把关系搞僵,甚至酿成悲剧。
帅杰正在上初中,特别迷恋周杰伦,他的口号是“凡是周董的歌一定要听,凡是周董的电影一定要看”。看着孩子如此疯狂,他的父亲有些不解:这么狂热地喜欢明星,是不是有点儿过头了?虽然有很多疑惑,但他并没有简单地对儿子发脾气。
有一次,帅杰在看周杰伦唱歌的时候。父亲坐到儿子身边,说:“我也来看看,我儿子喜欢的歌手一定非常棒。”听了父亲这句话,帅杰非常高兴:“周董的歌唱得最棒了!特别感动人!”听着帅杰滔滔不绝地介绍周杰伦,父亲知道了周杰伦在孩子心中的位置。于是认真地听了周杰伦的歌,觉得他的歌虽然唱得含糊不清,但是歌词写的还是非常有味道的,帅杰的父亲对周杰伦也有了一点认同。
从那以后,每次电视上有周杰伦的演出,他都会和儿子一起看,和儿子一起讨论周杰伦,还帮儿子搜集有关周杰伦的信息和各种海报,俨然成了周董的超级粉丝。对于父亲所做的一切,帅杰自然非常高兴,觉得父亲非常“酷”。
因为和儿子一起追星,就自然和儿子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谈论的话题从周杰伦逐渐延伸到帅杰成长中的很多方面,包括理想、未来这些以前帅杰从来不愿和自己谈论的话题。父亲对帅杰有了更多的了解,而帅杰对爸爸也更多了几分理解。
帅杰的父亲很了不起,他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在和孩子共同了解偶像的过程中,挖掘偶像的榜样作用,让偶像的力量激励孩子成长进步。
只有尊重孩子,进入孩子的世界,和孩子一起讨论,才能在平等的平台上将父母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父母只要通过努力,惜时积学,敏于向世界的时尚去接轨,从而使两代人和睦相处、让孩子健康成长,“代沟”也能变“代桥”。
2.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较
很多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十足优秀的一个,所以总希望孩子在各方面都能够比别的孩子表现得更优秀,所以一旦孩子有让自己不如意和失望的地方,父母就会拿别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较。
“你看人家楼上的京京,画画得多好,学习成绩也优秀,人家家长是怎么修来的呢?”
“你看人家XX不仅学习好,还很懂事,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一点不怯场。人家有这样的孩子,真幸福。”
“你看人家XX钢琴达到X级了,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有出息,真是前世修来的福!”
男孩的自尊心很强,他们宁可挨一顿揍也不愿意丢自己的面子,这些让他们感觉“倍丢份”的话,会让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如果从男孩的角度去想一下,你能理解孩子遭到这种数落时的心情吗?当孩子被父母这样数落的时候,他无力反驳和辩解,因为父母说的毕竟都是事实,所以往往会感到气馁,对自己丧失信心,认为自己是“多余的”,是“没用的”,甚至认为父母不爱自己了。
30年前,中国科大少年班“第一人”宁铂的事迹传遍了中国大地,宁铂成为国人心中一个完美儿童的象征,也成为中国家长们教育子女的榜样。多年以后,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的习路平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还记忆犹新:
“当时父亲拿着报纸,对我说:看看人家宁铂,再看看你!我立刻觉得,如果宁铂愿意做他的儿子,父亲一定会把我像垃圾一样丢掉。”
事隔多年,习路平还是颇感五味杂陈:
“那种痛苦、伤心的感觉我至今不能忘记。”
男孩一旦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自卑感会越来越重,会越来越没有斗志和热情。也许他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很有出息的孩子,但是因为这种自卑,长大后自暴自弃,一无所成。我们说,父母一句话,影响孩子的一生,并不是危言耸听。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作为父母,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这样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尤其在别人面前,孩子的自尊心更加强烈,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和训斥孩子,将会大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孩子的大脑还处在混沌天真的状态,大人的一言一行将影响孩子的一切。当你漫不经心或火冒三丈地说孩子“笨”的时候,就是让孩子形成一种概念:我是天下最笨的孩子。孩子一次次地接受大人苛责,也就等于一次次地接受对自己的否定:我什么也比不上别的孩子。
有一个孩子就这样说过:“……我经常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好像从记事起,我的爸爸妈妈就不断地拿别人和我比,尤其在每次开完家长会后。他们既然认为别人好,就让别人做他们的儿子好了。再说我不是不想学好,我也在努力,可为什么我的成绩他们都看不到呢?我甚至都不想再呆在家里了,我讨厌任何人。为什么他们都不能了解我呢……”
为什么非要把孩子比来比去呢?孩子犯了错,父母批评可以,但是千万不要把一个孩子作为衡量另一个孩子的标准。人与人是不一样,会存在性格、能力、天赋等许多方面的差异。孩子可能在一个方面比不上人家,但是在另一个方面可能会强于别人。
事实上,不管你的孩子现在是如何的优秀,但是如果你总是喜欢拿他去跟别的孩子比较,你总是能够发现还有别的孩子远比你的孩子更优秀。你的孩子九个月时就会走路,但是隔壁的孩子却七个月大就开始走路;你的孩子在四岁时已经会认识几十个汉字,但是有些孩子却在四岁时就已经会背几百首唐诗。你的孩子刚刚考进全市最好的重点高中,但是邻居的小孩却考上了大学少年班……
如果父母总是拿孩子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这样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挫败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不断有新的榜样会出现在孩子面前,如果孩子总是比不过其他孩子,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家长就会对孩子否定,进而发展到孩子的自我否定。于是,孩子在成长中遇到困难就会恐慌、退缩,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所以,父母一定要尊重自己的孩子,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好的,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孩子。
其实,只要你用心去爱你的孩子,你会发现,他就是独一无二的,他总有某个方面就是世界上最棒的!
要学会欣赏孩子,生命之间是无法比较的,你应该感觉你的孩子永远是最好的、最优秀的。所以不妨冷静下来,即使孩子现在还不能让你满意,但要学会等待与忍耐,不要过于心急,以一颗谦卑的心来感谢生活,学会多想想孩子的好处,感谢孩子给你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不要老想他的这不好那不好。调整好你的心情,少责骂批评孩子,多给予他们赏识与鼓励,他们才会有信心继续前边的人生路,最终获得精彩的人生。
3.要认可孩子,即使你不认可他的行为
现在的社会原来越多元化,孩子们了解到的、接触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什么滑板、滑冰,什么街舞、嘻哈,让做家长的倍感头大,深怕孩子们因为沾染上这些东西而耽误了学业,所以总是禁止孩子去学习,甚至不惜与孩子闹僵。而男孩可能会比女孩子遭到更多训斥。他们通常比女孩子更加闹腾,更爱吵闹。
有一位母亲提起自己的孩子就气不打一处来。他的儿子读高一,对街舞非常入迷,几乎将所有的零花钱全都用在了街舞上,身上摔得到处都是伤痕。他那身跳街舞的衣着更让妈妈看不惯,大冷天也只穿两件单薄的衣服,在母亲眼里,这些衣服“松松垮垮的,没个正型”,“你看看,学习好的学生有几个跳街舞?跳街舞的都是些什么人?染头发、戴耳环、手镯、抽烟、穿肥腿裤,晚上在大街上手舞足蹈,乱蹦乱跳,像什么话?!”
但儿子倒自我感觉良好。她多次因为跳舞的事情和儿子争吵起来,说儿子就像一个小流氓,小混混。但儿子显然已经“舞迷心窍”,仍旧我行我素,不予理睬。没有办法,她只得强硬约法三章,严格限制儿子的零花钱,除了周末,不准儿子外出。结果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僵。这位母亲一边叹着气,一边说:“僵了就僵了吧,反正是为她好……”
这些做父母的愿望是好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长大成才。但是。这个“才”是父母心中的“才”,而不是孩子心中的才。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孩子已经接触到了和父母时代不同的文化,变得更加多元化。孩子跳街舞、玩滑板只是一种新兴的文化,对此不必大惊小怪,就像上世纪80年代初流行长头发、喇叭裤、花衬衫一样,一开始也颇受指责,但后来就见怪不怪了。其实,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流行文化,只要不违法乱纪,不影响工作和学习,年轻人追求一些时尚是很正常的,家长们不应太苛求,更不能因此而怪罪孩子。
其实,这些时尚的运动也不是像有些家长想的那么复杂,不是说孩子一旦接触到这些东西就会变坏,能够追逐时尚潮流的男孩子其实比其他男孩子更具加进取,对人生更积极。
小钟是个时尚而前卫的少年,有一次偶然在电视里看到街舞者们跳街舞时的动作飘逸潇洒,极具青春活力,于是鬼使神差地喜欢上街舞。小钟自豪地说:“为了学好街舞,我尝遍了酸甜苦辣。开始时没人教,我们到处找这方面的录像带,然后照葫芦画瓢地学,玩的就是心跳。为了学这东西,我可没少吃苦头。现在实在想不起来身上还有哪里没受伤。”
为了学习街舞,孩子们宁愿受这么多苦,这么努力地学习,足以见证他们的上进心是多么强烈。
父母即使看不惯孩子们诸如跳街舞的行为,但是也不能将孩子们划入“小混混”的行列。跳街舞、玩滑板是一种新兴的文化,对此不必大惊小怪,就像父母小时候流行长头发、喇叭裤、花衬衫一样,一开始也颇受指责,但后来就见怪不怪了。其实,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流行文化,只要不违法乱纪,不影响工作和学习,年轻人追求一些时尚是很正常的,家长们不应太苛求。
你看,孩子们在学习这些舞蹈时的钻研劲头是不是表现出来更多的积极性,更多的进取心?父母的童年和孩子不是一个时代,所以,思想可能不一样。但是,即使你不欣赏街舞、嘻哈、周杰伦之类的时尚,但是不要因此而否定孩子,给孩子贴上一个“不求上进”、“不务正业”的标签。要知道,这会很伤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