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支持悉尼天鹅队对心脏没有好处,因为那些家伙把澳式足球踢得太过惊心动魄。我观看了他们整个赛季的比赛,包括2012澳洲澳式足球联赛决赛,这场比赛在唱作人特克斯·珀金位于柯堡的邮局酒店举行,举办地正是我的家乡墨尔本。我自信有资格在心脏健康方面对他们评论上一番,特别是在观看过他们的比赛之后,他们勇往直前、永不言败,最终赢得了总决赛。
你瞧,我本不该跟女儿蕾切尔,或是她的男友史蒂夫,女友翠西,或是好朋友约翰尼·科利尔立一起观看比赛。我也不该写下这些文字,我本该做一块“黑面包”,这句伦敦腔十足、合辙押韵的俚语已经变成了澳大利亚方言的一部分,意思是说我早就该“上西天”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的“果酱馅饼”--也就是我的心脏--出了问题。多亏现代医学,我还活着,而且毋庸置疑的是,我确确实实拥有一颗心脏。用澳式足球术语来说,我已进入加时赛。但是我的加时赛可不仅仅是澳式足球场上的那几分钟,我足足拥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今年已经54岁了。
2011年10月28日,我接受了一个长达六个半小时的手术。实际上我做了两个手术,一个是用机械瓣膜代替主动脉瓣,另一个是心脏主动脉搭桥手术(连通心脏与所有动脉的主干线)。要不是这些手术,我可能早就踏上了死亡线,成为冠状动脉瘤的牺牲品,并在十个月之后心力衰竭而亡。
不论是对于我本人,还是数以百万计的其他观看了比赛的观众而言,那场总决赛都称得上一场动人心弦的盛事。前一年我刚刚在这场心脏病战役中取胜,那是一场对于脑血管疾病的胜利,而这场比赛更是平添了我的喜悦之情。
澳大利亚心脏基金会指出“心血管疾病(CVD)”这五个字的定义是:
心血管疾病(CVD)这一术语是指与心脏,中风和血管相关的疾病。它是澳大利亚的头号致死病因。2009年澳大利亚约有33%的人死于此种疾病,每隔11分钟就有一名澳大利亚人因冠心病而死亡。
该基金会进一步指出: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澳大利亚人健康的头号元凶。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情况有所好转,但它仍然是国民经济最沉重的负担。
心血管疾病:
——影响了超过340万澳大利亚人;
——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身体缺陷导致140万人无法过上正常生活;
——每六名澳大利亚人中就有一人罹患冠心病,每三个家庭中就有两个家庭饱受冠心病困扰;
——2008年,心血管疾病夺去近4.6万澳大利亚人的生命(占死亡人口总数的33%)--这些死亡大多数都可以避免。
澳大利亚健康福利研究所指出:
在澳大利亚,冠心病是一种十分常见和严重的疾病,2007-2008年间约有350万人罹患此病。尽管冠心病的治疗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鉴于其风险因素,冠心病仍然是头号致死元凶-2008年约有50000人因此死亡。同时,冠心病的治疗费用也位居所有疾病榜首,2004-2005年间约有59亿美元用于治疗此病。在澳大利亚,冠心病对各个社会阶层的影响不尽相同,相比较而言,底层社会经济群体、土著和托雷斯海峡岛民,以及生活在偏远地区的人更容易因冠心病入院或死亡。
关于我所患的心血管疾病属于心脏病类型,澳大利亚心脏基金指出:
——约有80万澳大利亚民众受到此病影响;
——2009年夺走了22500名澳大利人的生命(约占死亡人口总数的16%,每六名死者中就有一名心脏病患者);
——每隔23分钟就会夺走一名澳大利亚人的生命。
澳大利亚统计总署就冠心病及其对于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影响做出了如下说明:
2010年,冠心病在澳大利亚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中的致死率为澳大利亚外来人口的两倍多。
心肌缺血是澳大利亚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的主要死因,因此而造成的死亡人数约占本土死亡人口的13%。在澳大利亚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中,糖尿病的致死率同样高居不下,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几乎超过非本地人口8倍。
糖尿病患者也是罹患心脏病的高危人群,许多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澳大利亚人均饱受此病困扰。顺便说一下,心肌缺血是指因供血不足而导致的心脏供氧量减少。
现在我做完手术已有一年之久,我认为应该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
1、2011年大部分时间,我在等待手术期间所遵循的严苛生活方式;
2、手术本身以及我住院的时光;
3、长达六个星期的恢复期;
4、我现在的生活。
我希望能够引起公众对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对于心脏病)的警醒,因为这一疾病已成为全球的主要杀手。
世界卫生组织宣称:
心血管疾病的致死率远高于其他疾病。2008年,约有730万人死于心肌缺血,620万人死于中风或其他脑血管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同时就吸烟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做出了解释:
吸烟是导致多种疾病的头号元凶-包括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癌。总而言之,世界上每十名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死于吸烟导致的疾病。吸烟也是引发多种致命性疾病的诱因。
我认为心脏病患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生的倒霉鬼,我就属于这一种。我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对此我无话可说,那是我DNA的一部分。另一类是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的心脏病患者。
我将在后文中对第二类人群进行分析,但是首先我将对第一类人群多样化的本质进行阐释。
这类人群包括高危群体,如先天性糖尿病或传染病患者;也包括重大疾病,如风湿热的幸存者,他们的主动脉瓣或心脏的主要部分受到了损害;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也是心脏疾病高发人群;那些身体主要器官或心脏主要机能衰退甚至衰竭的人同样会罹患心脏病。
在澳大利亚,心脏病是诱发儿童死亡的主要病因。澳大利亚心脏基金会指出——心脏病的致死率比所有其他疾病的总和还要高。心脏病患儿的存活率仅为十分之一。
2011年,悉尼天鹅队副领队贾里德·麦卡维夫妇年幼的女儿因心脏病去世,球队的支持者、澳洲澳式足球联赛的成员,以及全新南威尔士的人民对此感到十分痛心。虽然缺少了麦卡维,但他的队友们还是在吉郎猫队的主场——卡蒂娜公园(也被称为痛苦之屋)——击败了对手。那是悉尼队12年来对吉郎猫队的首胜,我跟所有悉尼队的支持者一样大吃一惊,这也是吉郎猫队4年来首次在主场落败。麦卡维女儿的死让我感受到自己的心脏问题实在微不足道,而且我们着实有必要对婴幼儿心脏病展开进一步研究。
我提及的第二类人群是指那些因不良的生活方式而患上心脏病的人。我不希望让自己显得过于尖酸刻薄,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人罹患心脏病纯属自作自受。他们的心脏病是由于吸烟、进食高脂肪食物、过量饮酒以及不常运动所导致。之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我发现烟瘾十分难以戒除。至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肥胖问题,各大快餐业巨头频繁在电视上推出商业广告是主要诱因。
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当脂肪、胆固醇和其他物质集结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时,便会造成动脉硬化。动脉硬化会导致动脉堵塞或斑块破裂,进而引起心脏病发作或中风。但这一切都可以进行有效预防,这就是心脏病和冠心病的真相。
一旦人们停止吸烟,吃健康食品,并定期做运动,血管壁上的斑块就会减少。这里所说的运动并不是说需要达到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程度,只要每天慢走30分钟就足够了。
首先我要承认,第二类人群的所有不健康行为我全都有过。年轻的时候,我曾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干过许多出格的事儿。我做过许多疯狂的决定,也干了很多蠢事儿。我以为自己身长八尺,刀枪不入,但现实最终给了我无情一击。就像在决定放弃澳式足球的时候(实际上当时叫作英式澳式足球联盟),我已经37岁了,直到那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与19岁时已不可同日而语。由于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我不得不经常出入诊所。
人人都希望自己活得出彩,但我们的决定不仅会影响到自身的生活,同时也会波及那些我们爱着和关心着我们的人。难道我们真的希望缩短跟他们相处的时光吗?
我生来便患有重大生理缺陷,主动脉瓣狭窄伴一直随着我。在出色地工作了52年之后,我的心瓣膜最终被切除了。我在没有任何创伤的情况下做了手术,这样的情形比较罕见。手术并非由心脏病发促使;我很清楚自己将会接受手术。作为一项预防措施,这是计划之中的事。
我知道自己患有心脏病,但是在60岁之前我没想到它会为我带来恐惧和痛苦。2011年1月我52岁的时候,我的心脏医师约翰·英格兰把我吓了个半死,然后便着手准备我的手术。从1997年开始,我每年都会去卡通巴接受约翰和他的同事戴维·汉米尔的身体检查,这个决定挽救了我的生命。
许多人因为心脏病发不得不接受手术,我的好朋友米克·考尔斯便是其中之一,他在2009年心脏病发,情况十分严重。此前他的心脏发生过多次小问题,但他没有当成一回事。最终,他的心脏里搭了三个桥。
为什么要为这本书取名《在心脏病房唱约翰尼·卡什的歌》?这是因为,每天早上在护士们为我和其他三名病友整理病床的时候,我都会为她们奉上一首《炽火恋曲》。做完手术十个月之后,我不看乐谱就能演唱十一首歌曲:约翰尼·卡什的《炽火恋曲》、《福尔松监狱》和《上帝迟早会被你打动》;冲撞乐队的《伦敦呼唤》;尼克·凯夫的《船歌》及《来我怀抱》;克里斯蒂·摩尔的《回到德利的家》和《骑行》;以及亚里斯塔尔·休利特的《雅皮镇》、《黑人解放阵线的伙计们》以及《托布鲁克黑鼠》。一边弹着吉他一边唱歌有助于恢复我的记忆。当心脏停止工作的时候,我的大脑也罢工了。在整个手术期间,我的血液由心肺机通过胳膊输送进身体。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了,旨在说明音乐具有神奇的治愈力。这本书不仅讲述了我“心路历程”,同时也叙述了我与音乐之间的故事。我与音乐的缘分要追溯25年之前,我刚刚投入到电台的时候。多难以来,我幸运地结识了一些伟大的音乐家,一些人对我的生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2002年对于音乐界来说是十分艰难的一年,乔·斯特拉默尔、尼娜·西蒙和约翰尼·卡什相继离我们而去。斯特拉默尔去世的时候正在遛狗,他刚坐下来心脏病便发作了。我无意冒犯他的家人和朋友,但是我想如果他能够接受心脏检查,说不定他能活到现在。他是否像我一样患有家族性遗传心脏病?还是错误的生活方式最终害了他?
我曾说过,心脏病导致的死亡正是我们行为选择的结果。再来看看音乐人蒙马·卡斯·艾略特(她的本名为艾伦 内奥米 柯恩),她在1974年死于肥胖引发的心脏病,年仅32岁。1983年,凯伦·卡朋特同样在32岁时死于心脏停搏,死因为厌食症。安迪·吉布在1988年30岁的时候因滥用可卡因辞世。汉克·威廉姆斯1953年心脏病发去世时年仅29岁,死因极有可能是酗酒时过量使用吗啡。
但是,引发心脏疾病和中风最常见的毒品是烟草,然后才是酗酒。每次豪饮对心脏所产生的负荷相当于跑完一场马拉松。
2013年,肥胖问题变得比蒙马·卡斯去世时严重得多,我说的可不仅仅是成人,青少年同样饱受肥胖问题的困扰。厌食症也是个大问题,因为这不仅发生在成年女性身上,现在有许多年轻女孩因追求“美貌的神话”而患上厌食症。酗酒(包括豪饮)一直是个不小的问题,它不仅会导致心脏病和其他健康问题,同时也会引发破坏性社会行为,包括酒驾、街头暴力、家暴、强奸甚至是谋杀。有趣的是,澳大利亚的酒后社会暴力事件同酒精供应商的数量呈现出了同步增长的趋势。
正如我的小说《山城谋杀案》中的一个角色对警察所说的那样:
“酒精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痛苦。一个醉鬼在家庭争吵中将妻子殴打致死,这样的犯罪事件您经历过多少桩?又有多少人酒后犯下强奸案,多少人因酒驾发生车祸死亡,多少烂醉如泥的人在酒吧寻衅斗殴?”
尽管我们为戒烟进行了大量的公开宣传和法律改革,但这一恶习仍然引发了多起死亡事件,吸烟所引发的心脏病死亡率远高于肺癌。违禁药品问题同样不可小觑,但是同合法毒品如烟草和酒精相比,违禁药品的致死率要低得多。2003年,烟草夺走了15,500多名澳大利亚人的性命。
说到可卡因,梅尔·吉布森于2006年出演的电影《绝代启示录》里有这样一幅场景:在阿芝特克神庙祭上,一位可怜鬼的心脏被挖了出来,大祭司捧着跳动的心脏,展示在他和众人面前。实际上这样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心脏之所以会跳动,是因为拥有自己的电脉冲。而可卡因会阻止脉冲,这会导致死亡。
我之所以写下这本书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悉尼威尔士亲王医院加护病房的护士在我手术后两天对我说过的一番话。她说:“你明天就会转去普通病房,到时候我们就只能活在你的回忆里了。”这可不行——不论是她还是她的同事都会像从前一样鲜活。
我十分感谢我的心脏医生约翰·英格兰以及他的同事戴维·汉米尔,还有我的主刀医师皮特·格朗特,以及悉尼威尔士亲王医院加护病房和普通心脏病房9W号所有医生、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我也要感谢我的妻子翠西,女儿蕾切尔以及生活在卡通巴、悉尼及墨尔本的朋友们。我还想感谢威灵顿高中的同事和学生们,以及生活在威灵顿、新南威尔士中西部的朋友们。
我旨在通过此书来鼓励人们,尤其是男性朋友们,为自己的心脏做些检查。许多朋友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心脏有问题,更别提大到能够杀死他们的心脏病了。他们普遍不愿认真对待健康问题,不仅是心脏健康,还包括其他具有较高致命率的健康问题,如前列腺癌。正如前列腺癌幸存者、霍索恩澳式足球队的传奇人物唐·斯科特所说的那样,男性一般不会像女性那样严肃对待自己的健康。
手术之前,最紧张的时刻就是等待我的心脏医师送来我女儿蕾切尔的检查结果的时候。她的心脏没有问题,这表明遗传性心脏病很大一部分只在男性之间遗传,父亲会传给儿子,却不会传给女儿。说到这儿,如果她将来生了儿子的话,心脏病也有可能通过她遗传给她的儿子。
目前,我的生活习惯还有一些小小的限制。比如说,我不能冲刺跑步,但是我想任何超过50岁的人都不应该这么干;我每天吃四粒药,包括血液稀释剂法华林;我还留下了胸骨痛的手术后遗症。我选择机械心脏瓣膜代替组织瓣膜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不想十年之后再次切开胸腔更换瓣膜,机械瓣膜可以维持20年。
我住了一个星期的院,又修养了五个星期,然后才回去工作。恢复期至关重要,这是心脏直视手术的重要环节,所有重大手术无不如此。这也是边远地区的人们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比如说,我们在2010年乘长途汽车回家时,汽车刚驶过墨郎的奥林其城西部,司机便问我们是否介意停车帮助一位年迈的老人使用汽车上的厕所,他明显刚刚做完大手术。
安全度过恢复期是手术结束恢复正常生活的重要环节。这绝非易事,即便在挺过来之后,你还要面对很多问题:
一年之后,我胸骨开始疼痛便是最好的证明。手术本身就是一件创伤事件。米克·考尔斯和我都是“拉链俱乐部”的成员;我们都做过挽救了我们生命的开腔心脏手术。我经常前往米克位于新南威尔士中央海岸的帝国湾的家里拜访他,有时我们会谈论起胸骨痛。就我的情况而言,当时即便增重10公斤也无济于事。
我决定自2012年6月15日起戒酒。我之所以这么做有几个理由,但最主要的就是我希望自己在用药时能够保持完全清醒和警觉,这已成为我每天的必修课。
我必须承认,我有三次没有把持住。第一次是在邮局酒店,当悉尼队赢得了决赛时我喝了一杯香槟酒。我跟悉尼天鹅/铁血队的支持者们在中午之前就赶到了那里。第二天,为了庆祝我的朋友娜塔莉和斯图尔特乔迁新居,我在墨尔本的阿尔托纳喝下了第二杯香槟,我们从富茨克雷的非洲小镇咖啡餐馆打包了可口的苏丹菜,大家都吃了不少。当我的女儿蕾切尔从保健医学系本科毕业的时候,我在悉尼大学饮下了第三杯香槟。除了那三次轻率失检之外,我滴酒未沾。认真说来,如果你能够在超过六个月的时间里说出三个喝过酒的场合,那么你已经成功戒掉了酒精。
我觉得自己有责任提升公众对于心脏病的认识,说服男性朋友认真对待这一主要健康问题。在澳大利亚,心脏病在女性中间的致死率比乳腺癌还要高。
心脏的作用以及它馈赠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生命,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医学科学治疗心脏疾病这件事同样了不起。
由于心脏病具有致命性的特点,我认为有必要就我生命中的一些重要时刻,以及我们终有一天都会面对的死亡问题进行反省。我跟许多人一样曾被布吕尼·韦尔的《临死前五大遗憾》一书所感动。尽管手术的死亡率小于5%,但我仍然有些焦虑和犹疑。
现在,我的生活仍存在一些轻微的限制,但却足以令九泉之下的人艳羡——凭着机械心脏瓣膜和全新的生活方式,我恐怕要很久之后才能前去与他们会合。我无意对乔·斯特拉默尔不敬,但他的话完全正确:“活着真好!活着比死亡强太多了!”对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我拥有了一段全新的生命,这是我用自己的双手争取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