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七之乱(清顺治五年至康熙元年,即公元1648—1662年,山东栖霞人于七武装抗清,被镇压),杀人如麻。
乡民李化龙,自山中窜归。
值大兵(清兵)宵进(夜里进攻),[李化龙]恐(怕)罹(读“离”,遭)炎昆(玉石俱焚)之祸,急无所匿,僵卧于死人之丛,诈作尸。
兵过既尽,[李化龙]未敢遽出。
忽见阙头(缺头)断臂之尸,起立如林。
内一尸断首犹连肩上,口中作语曰:“野狗子来,奈何?”
群尸参差(七嘴八舌)而应曰:“奈何!”俄顷,蹶然尽倒,遂寂无声。
李方惊颤欲起,有一物来,兽首人身,伏啮人首,遍吸其脑。
李惧,匿首尸下。
物来拨李肩,欲得李首。李力伏,俾(读“比”,使)不可得。
物乃推覆尸而移之,首见(头部暴露)。
李大惧,手索腰下,得巨石如碗,握之。
物俯身欲龁(读“河”,咬)。李骤起,大呼,击其首,中嘴。
物嗥如鸱(读“吃”,猫头鹰),掩口负痛而奔,吐血道上。
[李化龙]就视之,于血中得二齿,中曲而端锐,长四寸馀。怀归(带回来)以示人,皆不知其何物也。
老王感言:“于七之乱,杀人如麻”,谁杀的人?谁被杀了?故事中没有明说。但从清兵一过就尸横遍野来看,清兵没少杀人。
造反者和镇压者孰是孰非,故事中也没说。但老百姓肯定是无辜的,而战乱中遭灾最重的恰恰是老百姓。他们活着时四处逃难,死后还要遭怪物撕咬。读着本篇对“死人之丛”的描述,老王直觉得头皮发麻。
村民李化龙机灵、胆大,用石头打跑了“野狗子”,从死人堆里捡了一条命。那些先死的人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何罪之有?只因生错了年代。所谓“康乾盛世”,原来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