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迁(山东高苑人,顺治三年,即公元1646年,起义抗清)之变,宦第(官员住宅)皆为贼窟。
王学使七襄(王昌荫,字七襄,山东淄川人,明朝崇祯年间进士,清初两次担任学政,即省教育厅厅长,俗称“学使”)之宅,盗聚尤众。
城破兵(清兵)入,扫荡群丑,尸填墀(读“迟”,台阶),血至充门而流。
公(王昌荫)入城,扛尸涤血而居。往往白昼见鬼;夜则床下燐(鬼火)飞,墙角鬼哭。
一日,王生皞迪(王皞迪,秀才)寄宿公家,闻床底小声连呼:“皞迪!皞迪!”已而声渐大,曰:“我死得苦!”因哭,满庭皆哭。
公闻,仗剑而入,大言曰:“汝不识我王学院(教育厅厅长)耶?”
但闻百声嗤嗤,笑之以鼻。
公于是设水陆道场(超度亡魂的法会),命释道(和尚和道士)忏度(超度)之。夜抛鬼饭,则见燐火营营,随地皆出。
先是,阍人(门卫)王姓者疾笃(病重),昏不知人者数日矣。是夕,忽欠伸若醒。
妇以食进。
王曰:“适(刚才)主人不知何事,施饭于庭,我亦随众啗噉(读‘旦旦’,吃)。食已方归,故不饥耳。”
由此鬼怪遂绝。
岂钹铙(读“拨挠”,乐器)钟鼓,焰口(施食超度饿鬼)瑜伽(一种修行方法),果有益(有用)耶?
异史氏曰:“邪怪之物,惟德可以已(制伏)之。当陷城之时,王公势正烜赫,闻声者皆股栗(腿抖);而鬼且揶揄(嘲弄)之。想鬼物逆知(预知)其不令终(没有好下场)耶?普告天下大人先生:出人面犹不可以吓鬼,愿无出鬼面以吓人也!”
老王感言:清兵一到,山东的造反者就被镇压下去了。冤死鬼“燐火营营,随地皆出”,哭诉:“我死得苦!”由此可知,清朝初年的军队镇后是多么残暴!
王昌荫是明代进士,降清之后受到重用。他的变节行为是抗清将士所不齿的,所以他受尽了死鬼的愚弄,可以说是咎由自取。
王昌荫以为自己是“大人物”,就“出人面”以吓鬼,却根本不灵,只好改用怀柔策略,“设水陆道场”,“夜抛鬼饭”,讨好亡灵。
“异史氏”奉劝“天下大人先生”:“出人面犹不可以吓鬼,愿无出鬼面以吓人”,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长官们,不要装腔作势了!你们连鬼魂都唬不住,还想唬住成千上万的活人吗?还是悠着点,做一些对百姓有益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