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1300000003

第3章 序言 创业,规律的意义(3)

(二)“两点之外”的三个内容

创业学要不要确定研究对象?“两点之间”是不是研究对象?如果是,那么下面这些内容是不是在说创业呢?

企业管理。把管理学内容重新罗列编排,戴上创业的帽子叫创业管理。问题是“创造企业”和“管理企业”,是企业发生与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是有着各自特殊规律的不同研究领域。管理是以企业的存在为前提,是企业正常运转以后的事情,是相对于一个发挥功能的系统而言,才有组织、协调、控制、指挥。而创业的“业”还没有,还在创造之中,管理的前提——企业这个“存在”还并不存在,再丰富的管理思想也无处落脚。

相关问题。把想象中可能与创业有联系的东西,当做创业教育的内容,用“关于”来连接人文社会科学。诸如:创业与经济增长、与就业、与创新、与职业生涯的关系;男人创业与女人创业、生存创业与发展创业、冒险与理性创业的差别;创业者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对创业的影响等。“关于”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诸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成人记忆法、自主意识的考察等。甚至把这些当做创业的基础理论,是不可思议的。

概念定义。创业的定义:特征、类型、起点、规模、内涵、外延、个人与企业的关系等;创业者的定义:动机、潜力、素质、特征、六种语言解释创业的差异等;杜撰的思辨研究:创业是思维方式还是行为方式?是三要素还是四要素?社会创业与个人创业有什么不同?主动创业与被动创业有什么差异,等等。

把以上这些作为创业的内容,与如何把一个企业创造出来没有关系。

而以融资为核心的六项内容最终落实到“计划书融资”的行动,看上去是在说“两点”之内的事情,其实与创造企业的真实没有关系。

(三)对象规范了学科内容

“两点之间”是创业的内容。在“两点之间”应该说什么呢?“揭示创业规律,回答实践问题。”前提是揭示规律。没有对规律的揭示,就没有学科成立的基础,更无以科学回答任何实践问题。只有在揭示规律基础上解决实践问题,创业教育才能指导创业实践,达到“项目走向成活”的目的。

创业有没有规律?创业无规律是蒂蒙斯的明确主张:“创业的多样性对普遍规律提出了挑战”,“创业没有自己的规律,只能是多种学科的整合”。正是在这个思想指导下,蒂氏创业学才成为“多种学科的整合”。在整合了多种现有学科,却发现“没有任何创业的独立内容”之后,认定创业无规律。

规律是学科的基础理论。创业规律作为“创业学”这个独立学科的基础理论,必须包括:创业基本问题、基本过程和基本矛盾的证明,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描述新企业发育的脉络;提出创业成败的终极原因;概括通往成功的可复制模式。回答这些问题是对本质的揭示,学科的使命,解决实践问题的基础理论。

规律是创业者的思想工具。规律对实践的作用,是在揭示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回答“从项目选择到运转实现”这个范围内的一系列问题。

五、产生教育目的

研究对象的“两点之间”和教育内容的“揭示规律,解决实践问题”,都把教育目的指向一个字“活”。——确定的项目怎样才能站住脚“活”下来。

“活”是通过“一个激发三个转化”来实现的。激发,是激励与引发创业想法或热情,因为创业永远是自主意识很强的人的自主行为,通过激励引发创业想法是“三个转化”的前提。“三个转化”,一是“想法向项目转化”;二是“项目向运作转化”;三是“运作向成功转化”。转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项目的成活。离开与“活”相关的内容,说什么都没有意义。

(一)第一个转化

有了创业“想法”,要向选择“项目”的行动转化。这个转化要通过让创业者懂得:创业是有规律可遵循的,前进的路线是清晰的,风险是能够避免的,体现规律的成功模式是存在的。这样,创业者就能够增强信心,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完成“想法”向“项目”的转化。

如果把与创业无关的多种学科当做内容,会让创业者感到茫然无措,反倒越发弄不清创业是怎么回事。尤其是讲创业者必须具备几十条素质、潜力、特征,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创业太难了。这使得本来有勇气创业的人望而却步,其结果是扼杀了激情,切断了“想法”向“项目”的转化。

对话

问:好像几次syb的培训你都来参加?

答:他们(指“创业指导中心”)叫我来的。

问:那你创业了吗?

答:本来要干一个无水洗车的项目,准备了10万元,现在不想干了。

问:为什么?

答:创业要那么多素质,我有那一半就当总理了。

(二)第二个转化

选择了“项目”后要向“运作”这个项目转化。创业之始,最最重要的是花气力去创造、寻找、选择和测试一个适合自己的,能够依靠现有资源和少许资金启动的项目。尤其是找到和确证项目的优势,完成对项目内涵的理解、通透与把握。这样,就能够获得运作这个项目的决心而干起来,完成“项目”向“运作”的转化。

如果教育创业者创业的首要任务是写计划书,然后拿着它找投资人,这就违背了创业只能从小做起,在磨炼中增长才能的规律;无视职业金融机构的本质;无视靠一纸计划书取得资金在这个地球绝无先例的事实。其结果是创业者的项目必然卡死在资金的门槛,切断了第二个转化。

清华大学KAB班主任如是说

KAB倍加推崇所谓“最接近创业实际”的内容——叠帽子游戏。

创业者不用费力寻找项目。游戏设定你生产帽子。拿着废纸叠个帽子往地上一摔,不坏就是“合格产品”,拿去卖钱。怎么卖呢?不用管销路,有零售商给你“包销”,有多少要多少。废纸不够怎么办?不用愁资金,有银行给你“贷款”,尽管开口去贷。于是,学员明白了:原来创业如同儿戏。

当然就是儿戏!没有一点技术含量的儿戏!试问,一不找项目、二不管销路、三不愁资金,创业的关键问题都假设不存在,这是创业吗?这是计划经济中的生产车间!这是教创业吗?这是不折不扣的愚弄中国人!!

——这,就是KAB引为自豪、钟爱无比、津津乐道、创意无限、经典至极的——唯一与创业有关的内容。

(三)第三个转化

从“运作”向“成功”的转化,要通过教育创业者按照体现规律的阶段设置循序渐进,运用规律解决实践问题,认识和处理每个阶段的问题。先模拟后运转:最小规模起步,探索方式推进,首先完成对项目要素的平衡与掌控,然后千方百计创造出实现运转的条件,让项目站住脚活下来,完成“运作”向“成功”的转化。

如果教育创业者首先去登记注册办照、租房子、配置基础设施、组织团队,这些务虚而不务实的开始,注定耗尽创业者可怜的资金,在泯灭创业激情后散伙了之。

如果教育创业者创业要大资金、高速度、快赢利,而无视创业只能从小做起,依靠项目优势和自有资源,小额资金起步这个创业的普遍真实;要求快发展,无视企业的成长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要求创业者要快赢利,无视运转与赢利是逻辑上的因果关系,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其结果是切断了“项目”向“运作”的转化。

“先锋班”全军覆没

北京某财经大学,举办以KAB为培训内容的“创业先锋班”。经过两年教育,满怀创业激情报名参加的30多名学子,毕业后没有一个人选择创业。

如果没有KAB的教育,常识告诉我们:创业激情通常会转化为创业行动——至少其中的一部分。

先锋班的负责人说,现在,KAB由专家们变成了“创业基础”,结果会怎么样呢?

创业有“道”,但不是融资、不是商机、不是管理。也不是讲概念、论关于、说意义、谈素质、学法律、组织团队演大戏。更不是学管理、办执照、租房子、写计划书搞形式。不能那样高起点、大规模、快速度,搞正规化。创业是实干,是梦想燃烧起奋进的激情,是规律引领创造并有序前进的理性,是整合资源驾驭要素的资格,是通透和把握项目的能力。

创业是:

从小做起“动”起来,

找到根子“干”起来,

创造条件“活”下来,

稳定模式“转”起来。

六、规定教育模式

创业教育要遵循创业规律,以高等教育为例,体系规律的教育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教学与实践的关系

基本问题的魂与根产生于创业实践,基本过程是实践过程,解决基本矛盾的唯一道路也是创业实践。实践,是我们认识和解决创业中一切问题的基本点,实践是由三个阶段构成的过程,是三至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可能完成的过程,是一个需要认真准备全身心投入的过程。这就决定了真正意义的创业通常不可能在普通学校完成。

高等教育不能承载创业的全部,其基本职能是“启发创业意识,传授创业知识”,为学生毕业后选择创业奠定知识的基础。实现教育职能的重中之重是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而实践是学生的自主行为。

(二)选择正确的教材

规律存在于特定领域是“创造企业的真实过程”,规律存在的“两点之间”是创业学科的研究对象。“揭示创业规律,解释实践问题”是两点之间的内容,“新企业的诞生”是这个内容所要达到的目的。

规律的本身是学科的“基础理论”;用规律解释实践问题而产生的观念体系是学科的“基本知识”;“选项”后通过“模拟”达到“运转”是创业的“基本过程”;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产生的办法是“基本方法”。“四个基本”是“中国创业学”的思想体系和基本内容。

创业教育的根本是教材。“四个基本”是教材正确性的标准。有了好教材——师资缺少实践经验的问题,企业家痛说革命家史的随意性问题,精英人物思想火花的非系统性问题,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学科的科学性与价值存在问题,教育使命与教育目的的实现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三)创建两种模式

模式一:普通高校的哑铃模式。规律的实践性,过程的阶段性和创业的自主性,共同规范了普通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应该是两端为主中间过渡的哑铃状模式。“两端”是课程与孵化,“中间”是自发的活动。

授课是教育的基本方式。作为哑铃的一端,它实现“启发创业意识与传授创业知识”的目的。能否转化为学生的创业想法和行动,取决于课程内容与学生心灵的感应,因为创业永远是自主、自立、自强意识很强的一部分人的自主行为。

过渡,是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参加与创业有关的活动。

孵化,是为有项目的人创造实践条件。创业过程的客观阶段,决定了学生的行为通常是选择项目。这时,小型孵化器的建立就成为自然。孵化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其作用是模拟创业的真实环境,完成对项目可行性的探索与确认。有规模的孵化器应该配备企业家导师和基金会。

模式二:专业学院的工厂模式。学院是制造企业的工厂,以将创业者蛹化为企业家为目的,以项目成活即新企业诞生为标准。延伸功能是:教育改革的突破性实验、创新国家的模式探索、高校孵化器的经验示范。

学院的性质是大学与社会之间过渡的专才教育。它按照创业的真实过程设置内容,根据项目的成长阶段提供支持。学生来源是大学生和全社会人员;入学条件是“创业项目”;教学内容是“做企业”;教学方式是“师傅带徒弟”;毕业条件是企业诞生。毕业后的新企业与专项基金对接继续发展。

同类推荐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决策的艺术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决策的艺术

    在工作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是决策者,每天都需要做出决策。然而,我们常常患有“决策恐惧症”,明明是“聪明的”决策者,却往往做出了“傻瓜”的决策。《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决策的艺术》结合了无数卓越决策者的成功案例,系统地分析了他们的决策经验,结合最新的管理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实用的决策指南。书中包含了大量实战性的决策技巧,对各种不同的决策情形进行分析,帮助你在人生的各个领域做出卓越高效的决策。
  • 案例:重建还是将死?:关于Twitter的时下境况(第27辑)

    案例:重建还是将死?:关于Twitter的时下境况(第27辑)

    《案例》是蓝狮子(中国)企业研究院,针对中国企业“创新”与“变革”两大主题进行实证研究,推出的电子单行本系列,旨在为中国企业管理者和财经研究者提供鲜活的商业案例。近期唱衰Twitter的言论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表象是其今年的裁员计划,据说裁掉其全球员工的8%左右,Twitter在提交监管机构的文件表示,裁员重组是大规模改革的一部分,目的是重新调配公司的产品优先度,并提升公司运作效率,裁员后节省的资金将用于推动业务增长。而直接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巨额亏损。昔日微博鼻祖,今朝前途堪忧。本辑选取的几篇文章意图描摹清楚Twitter的时下境况,发觉原因,以备存照。
  • 德鲁克思想的管理实践

    德鲁克思想的管理实践

    德鲁克是伟大的天才,贡献卓著,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的卓越才能在于他能看到事件背后的本质及其对世界管理科学的意义。我很幸运,因为课堂上他是我的良师,课堂外他是我的益友。不论我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人们都会问我这样的问题:“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不是真如大家传说的那么聪明?”“他的教诲在当今是不是仍然有效?”对于后两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千真万确”!至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想你可以从这个系列丛书之一《德鲁克的十七堂管理课》中获得对他的充分认识。此外,我肯定,他的思想会和中国古代先哲孙子以及当代其他伟大的思想家的很多作品一样,永葆价值并普世有效。不仅如此,德鲁克的研究涉及管理学的方方面面。
  • 李嘉诚60年经商的黄金法则

    李嘉诚60年经商的黄金法则

    华人第一富商60年商战不败的经商哲学!精确解读“超人”的经商理念,深刻剖析“商神”的管理模式。李嘉诚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他在商海中用心探索,大胆实践的结果,值得有志于在商场上大展宏图的人细细品味,学习领悟它的经商经验,处事风格,做人魅力……
  • 管人用人有心计

    管人用人有心计

    本书正是一本讲解如何用人管人的参考书,从以下六个方面介绍了用人管人的重要心法。一、把人才看作企业的无价之宝,立足于企业的根本,选择适用的人才。二、全面考察人才的能力,将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力。三、主动与下属交流,通过积极的交流方式达到高效沟通,进而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四、员工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报酬,还需要一定的精神食粮。
热门推荐
  • 辅警大明星

    辅警大明星

    失意回乡的民谣歌手,找了一份辅警的工作。破破案,唱唱歌,传奇从此开始……
  • 小发明

    小发明

    文章讲述了方便垃圾桶、蛇皮袋撑扶器、多功能反转晾鞋架、深孔伸缩取物器、能取出自来水管内接断裂物的扳手等内容。
  • 江西诗社宗派图录

    江西诗社宗派图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十九只彩线娃娃

    九十九只彩线娃娃

    《九十九只彩线娃娃》为“微阅读1 1工程”系列丛书之一,精选了微型小说作者(吕保军)长期创作的精品作品,集结成书。本书作者用朴实无华的笔触,从一个个温暖感人的小故事中,讲述了人间的真、善、美。情节生动,笔调幽默,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读者可以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的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
  • 娱乐圈盛世

    娱乐圈盛世

    人类如同进程那样,成功迈进星际时代。长达一千年的“和平”让各国蠢蠢欲动。长期处于黑暗中的异能者要求光明的使用自己的能力。科学家发现了一但基因强化就很可能出现精神力。……所以,这到底是科学主义世界还是异能玄幻世界?不知不觉站在风暴中间的男装大佬·江少君表示:“别来烦我,我就想安静的拍个戏。”写作不易,还请谅解哟~作者君:让玛丽苏光环照亮宇宙!!!
  • 【舞飞扬】我的痞子舞妃

    【舞飞扬】我的痞子舞妃

    她是痞气十足的DanceSoul,最张扬邪气的舞魂,一朝穿越,却沦为三岁稚儿;他是凤玄国最俊美的王爷,也是凌云宫最冷血无情的宫主;六岁那年,初次相遇,她狠狠地咬破了他的耳朵,看着他流着血的耳垂,呆愣的俊颜,咧开嘴,笑开,“这样,等我长大,比较好认……”
  • 重生巨星是女生:凌总别来无恙

    重生巨星是女生:凌总别来无恙

    《主角男变女,暖风宠文,男女主双洁+后期灵异》身世平庸的“男”演员,借尸还魂的重生到了一个十六岁花季少女身上!苏嘉不仅拥有了豪门父亲,踏进了贵族学院,还圆了前世不能当歌手的遗憾......可为什么换了个躯壳后,前世那个欺他害他的腹黑男人,还总是对自己阴魂不散呢!!!再次被压在墙边壁咚,“他”第N次反复强调:“我真的不喜欢男人!”凌少辰轻笑:“我是人。”新婚夜后,她丢枕头怒吼:“你不是说绝对不喜欢女人的吗?”凌少辰一脸深情:“只要是你,无关男女!”
  • 花戏楼

    花戏楼

    《花戏楼》本书收录了周剑虹的小小说作品,分为作品荟萃、作品评论、创作心得和创作年表四部分。作品立意深刻,构思巧妙,情节曲折,于质朴中见幽默,于调侃中见温情,于娓娓叙述中蕴含人生哲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厚体验和独特思考,对广大读者和写作者有着极其特殊的启悟意义。
  • 庄子:开阔混同的精神世界

    庄子:开阔混同的精神世界

    除了儒家,还有一个超越人世、物我两忘的世界观,曾主宰了半个中国。在周文化成为主流之前,先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里。水草丰茂,烟雾缭绕,到处是沼泽、森林,鬼怪幽灵飘荡其间,人不过是这大地上栖息的其中一物类而已。这种“连续的世界观”在商朝灭亡以后,保留在了宋(商遗民的国家)和楚国文化里,而《庄子》及其精神本身反映的便是这样一种观念。庄子用自己高超的叙事技巧构筑起一个混沌的世界,在这里,有硕大无比的大鹏、大鱼,有长寿绵绵的大龟、大树,有海上仙山。他会跟你说各种荒诞的故事和寓言,但始终不肯点破,直到最后,你也分不清何为真实、何为幻象。
  • 我的第一本育儿书

    我的第一本育儿书

    这些情况在80后父母中是非常普遍的。虽然他们通过书本、网络或是孕前培训,掌握了一定的育儿知识,但从产后住院期间看,大部分父母都不会照顾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