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8200000004

第4章 妈妈这样跟男孩沟通最有效

[鼓励男孩主动说出内心的想法]

【家教现场】

李国在家里一点地位都没有,甚至连说出自己想法的机会都没有。小升初时,李国因为几分之差没能考上重点初中,妈妈为此经常责备他,让他觉得自尊心很受伤。

这次,李国在班里考了前三名,老师特意表扬了他的进步。回家后,李国高兴地想和妈妈说说自己的成绩,可是妈妈却说没兴趣听他报告,考上重点高中才是正事。李国的积极性大受打击,他决定自己以后什么事情都不跟妈妈说了。

【案例剖析】

在重视交流和合作的社会,男孩的说话能力和水平被用来当作评价男孩知识、修养和能力的重要标尺,所以妈妈要重视对男孩说话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于一些不爱表达的男孩,妈妈一定要鼓励他们主动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青春期的男孩,由于面临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重大变化,容易对自己产生不良评价,导致不敢表达自己、羞于在他人面前说话的现象。

男孩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但是如果不能够很好地表达出来,别人就无法了解男孩的想法。男孩不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妈妈也就不能够很好地了解男孩的困惑,不能及时地给予男孩引导和帮助。

李国妈妈的做法,打击了男孩说话的积极性,对男孩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妈妈要鼓励男孩主动说出心里话,不能因为男孩的想法幼稚而对男孩冷嘲热讽,这样会挫伤男孩说话的积极性。

妈妈要告诉男孩,说话能力对他的性格以及人生发展有很关键的作用,男孩只有意识到了说话的重要性,才会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想法。

有的男孩本身属于性格内向的孩子,妈妈要尽量让男孩多和外界接触,让孩子在和他人接触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外向的性格,养成和别人交流沟通的好习惯。

很多男孩在外人面前会害羞,妈妈要尊重自己的男孩,站在朋友的位置,用心去感化男孩,帮助男孩矫正害羞的心理,让男孩掌握融入社会的方法,以便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同时,鼓励男孩说出心里话,也是沟通男孩和妈妈关系的桥梁。

【专家给妈妈的建议】

建议一:和男孩保持有效的沟通

妈妈和男孩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男孩才会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男孩说出自己的想法,得到妈妈的否定,或者妈妈忽视男孩的想法,男孩就会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

妈妈要抽出时间和男孩进行交流,了解男孩的想法,鼓励男孩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要对男孩的想法进行善意的表扬,以此来激发男孩说话的欲望,并引导他把这种说话的欲望从家庭中延伸到学校和社会。

建议二:不要用唠叨来削弱男孩说话的能力

很多妈妈习惯于对自己的男孩唠叨,这种唠叨会从男孩当前犯的错误扩展到男孩以前的种种错误,这是妈妈常见的不良习惯,它会使男孩生活在无奈、反感、嘈杂的环境中。

鑫磊的妈妈是个爱唠叨的人,一看到鑫磊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就会唠叨个不停,而不是引导男孩要怎么做才正确。刚开始,男孩会和妈妈辩解,但是妈妈却说男孩不听话,还把他以前的错误都数落了个遍。

妈妈唠叨的次数多了,鑫磊也懒得和妈妈理论了。他变得沉默寡言,妈妈说什么他也不吭声。在学校里他也只知道安静地学习,很少和他人说话,几乎没有朋友。

最初男孩会试着和妈妈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时间一长,男孩会对妈妈的唠叨充耳不闻,用沉默的方式来反抗。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男孩会不和父母说话,以免引起妈妈更多的唠叨,久而久之,这也会削弱男孩说话的能力。

建议三:增强男孩的口才教育

优秀的男孩都是综合素质很高的人,不论是在学习成绩上,还是在和别人的交流能力上。口才是男孩能力的体现。不少学校在招生时,除了看孩子的成绩外,还增加了面试的环节,其实就是为了考查男孩的说话能力。因此,妈妈要重视增强对男孩的口才教育。

口才和说话能力都不是男孩天生具备的,妈妈要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有意识地锻炼男孩的语言表达能力。

建议四:鼓励男孩用提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生活中,男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听父母说话,而不能主动和父母说出自己的想法。实际上,大部分孩子是问题专家,会问父母很多奇怪的问题,但是很多父母不重视男孩的问题,而是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问题,导致男孩变得不再爱说话。

汪磊曾经是个爱说话的男孩,可是最近他变得沉默寡言了,这主要是他妈妈的教育方式不当所造成的。

汪磊对很多新鲜的事物感兴趣,他会问妈妈很多在成人看来很简单的问题,每次他提问时,妈妈不是笑话他笨,就是以各种理由来推托对问题的解答。妈妈的态度打击了汪磊说话的积极性,他渐渐就不喜欢说话了。

在日常生活中,妈妈要有意识地与男孩进行沟通,启发男孩用提问的方式来激发自己说话的能力。妈妈要从男孩的内心出发,学会尊重和理解自己的男孩,孩子才会勇敢地说出自己的问题。另外,妈妈要对男孩的问题细心解答,以此来强化男孩说话的意识。

[不要用命令的口气跟你的男孩讲话]

【家教现场】

林旭今年9岁了,他一直都是个很听话的孩子,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妈妈发现他没有以前那么把妈妈的话当回事了。

一次妈妈回家后,林旭迫不及待地要把学校里的事情讲给妈妈听,可是妈妈很累,根本就没有心思听他说话,就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让他去给自己倒杯水。

倒水回来,林旭还想把话说完,可是妈妈用很强硬的语气命令他去写作业,林旭很不情愿地走回自己的房间……

吃完晚饭后,妈妈再让林旭把话说完,林旭却不想说了,扭头回到自己的小屋去了。后来,妈妈再让林旭帮忙干活,他也不会乖乖地执行了。

【案例剖析】

妈妈教育男孩的方式有很多种。妈妈要想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必须要注意自己和孩子说话的口气。很多妈妈喜欢利用自己的权威地位,对孩子颐指气使,这样往往不会起到预想的教育效果,还会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绪,不利于亲子关系的良性发展。

许多妈妈都有这样的困惑:自己需要男孩帮助做某些事情的时候,男孩总是听不进去父母的话,甚至有时候男孩会假装没有听到。实在无法推托的时候,他们也会选择错的方式。这不是孩子没有能力做好,而是妈妈跟孩子讲话的语气不恰当。

林旭的妈妈没有注意和孩子沟通的方式,采用命令的语气,致使孩子不再听话了。男孩年龄虽然小,但是却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他们渴望妈妈用平等的态度来对待他们,一旦妈妈命令孩子按照他们的意愿做事,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命令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既会导致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的紧张,也不利于孩子完善人格的形成。因此,父母在生活中要注意和男孩沟通的语气,尽量不要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应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和父母处在平等的地位上,孩子得到了父母的尊重,才会自觉地去做父母交代的事情。

【专家给妈妈的建议】

建议一:了解用命令的语气和男孩说话的害处

妈妈用命令的语气和男孩说话,是无视男孩独立意识的体现,慢慢地男孩会不吃妈妈这一套,变得叛逆起来。孩子在父母那里得不到基本的尊重,自尊心得不到满足,心理的健康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同时,用命令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如果孩子不听妈妈的话,妈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就会下降,从而不利于今后对孩子的教育。

妈妈常用命令的语气对孩子说话,孩子会缺乏主动性,形成懦弱的性格,或是走向逆反的道路,对孩子的发展造成危害。所以,妈妈要了解用命令的语气和男孩说话的害处,自觉改变和男孩说话的方式。

建议二:让孩子帮忙时要用请求的语气

大部分妈妈都觉得孩子是自己生、自己养的,孩子就该听自己的话。于是,妈妈在让孩子帮自己做事的时候,就会心安理得地用命令的语气,比如:“快,把拖鞋给我拿过来!”“不是让你把垃圾拿出去吗?怎么还不动弹?”“赶紧把桌子擦一下,磨蹭什么啊!”

萧然5岁了,是个乖巧的男孩。妈妈下班后很累,想让他帮妈妈拿拖鞋过来。第一次和孩子说话的时候,语气很强硬,说:“赶紧把我的拖鞋给我拿过来,让我换上。”萧然却看了妈妈一眼,像没听懂似的继续玩玩具。妈妈意识到自己的语气有问题,便换了个态度,和蔼地和孩子说:“宝贝,妈妈很累,帮妈妈把拖鞋拿过来好吗?”孩子听了妈妈的话,高兴地把拖鞋拿过来,还帮妈妈把皮鞋拿走了。

孩子心理上认为自己是独立的,有自己的地位和尊严,他们渴望得到妈妈的平等对待。但是尊重不是一句空话,在生活中,妈妈要将男孩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的人格。只有被父母尊重,孩子才能学会尊重别人,这是男孩具备健康人格的首要条件。所以,妈妈要求孩子帮忙时,要采用请求的语气。

建议三:父母要学会向帮忙的孩子说“谢谢”

有的妈妈认为孩子给自己帮忙是应该的,所以不会在孩子完成任务后,和孩子说声“谢谢”。每位妈妈都希望自己的男孩成为懂得感恩的孩子,但妈妈自己却连简单地说声“谢谢”都做不到。

翰林今年7岁了,是个懂事的孩子,他知道妈妈工作很辛苦,常常自觉地帮助妈妈做他力所能及的家务。每次妈妈下班回家后,他都要帮妈妈倒水,还会帮妈妈揉揉肩。每次孩子主动为妈妈做事的时候,妈妈都不会忘记夸奖孩子的表现,还说为了谢谢儿子对妈妈的关心,妈妈会做他最喜欢吃的菜。翰林和妈妈之间的和谐关系,让很多人都很羡慕。

其实妈妈要想和男孩保持和谐的亲子关系,只要改变一下和男孩说话的方式,就会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了。妈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中影响孩子。当孩子为妈妈做了即使是很小的事情后,妈妈也要真诚地和孩子说声“谢谢”,这样不但会强化孩子的感恩意识,还能建立与男孩互相尊重和欣赏的关系,促进亲子沟通。

建议四:及时表扬孩子为父母做的事

妈妈用温和的语气要求孩子为自己做事时,孩子会保持良好的情绪,在做事的过程中便会下意识地尽量配合父母的要求,做事的效果也会比较理想。

当孩子的表现很出色时,妈妈不要吝惜赞美的语言,要及时表达对孩子的夸奖。孩子获得了喜悦的情绪体验,便会主动帮妈妈做他力所能及的事,妈妈和男孩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

[不强迫不惩罚,用讲道理的方式改变男孩]

【家教现场】

柳勇今年3岁了,他一直都很害怕吃药,很多时候他宁可打针也不吃药。最近他身上长了水痘,虽然打了针,效果还是不明显,于是妈妈决定带他去看中医。药拿回家了,可是说服孩子喝药还是个大难题。

孩子喝第一口时,就吐了出来,妈妈想让柳勇乖乖地将药喝下去,决定和孩子讲道理。她给孩子讲为什么要喝药、为什么药是苦的,孩子似乎听进去了妈妈的话,但非要妈妈先喝一口不可。妈妈喝了一口,孩子用勺子盛了一勺放在嘴里,虽然龇牙咧嘴,但总算是喝下去了。柳勇以后吃药时,就会想起妈妈讲的道理,妈妈再也不为孩子的吃药难犯愁了。

【案例剖析】

两三岁时,男孩的自主意识就开始萌芽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这种自主意识会越来越强烈。孩子的自身经验和社会阅历不足,肯定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时,很多妈妈会选择采用非打即骂的方式,这样的教育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容易和妈妈产生对抗情绪,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男孩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妈妈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孩子的自尊心是健康成长的动力,采用打骂的方式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会给孩子一生的成长抹上阴影。妈妈要学会和孩子讲道理,用道理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是和男孩保持良好沟通的途径,也是尊重孩子的表现。

孩子虽然年龄小,难以理解很多深奥的道理,但是孩子也有很高的悟性,浅显的道理他们还是可以掌握的。此外,他们也能从妈妈的语言和表情中读懂妈妈的意思。

妈妈要懂得在孩子犯错误之后因势利导,不要单纯采用打骂的方式,要耐心地给孩子讲道理,帮助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以及如何改正错误。

男孩淘气和犯错误都是在所难免的,妈妈要改变教育方法,用讲道理的方式让男孩在思想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专家给妈妈的建议】

建议一:父母要坚持以理服人

妈妈都认为孩子小,跟孩子讲道理相当于“对牛弹琴”,这是妈妈的误解。孩子能从妈妈的反应中,获悉父母对他们行为的态度,妈妈的行为就反映了他们的态度。妈妈要坚持以理服人,用道理让孩子明白父母的苦心教育。

张帅今年上幼儿园了,他是个很调皮的孩子,专门喜欢在家“做坏事”,不是把杯子摔地上,就是把妈妈刚收拾干净的桌子弄乱。妈妈大声地批评他,可是根本就不起作用。

这次,他故意把妈妈放进洗衣机的衣服拿了出来,妈妈本想狠狠地揍他一顿的,可是没下得了手。爸爸脾气好,把孩子抱到怀里反复地给孩子讲道理,语气特别温和,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和妈妈道了歉。

如果妈妈每次都是大声批评,就会使得孩子对妈妈的反应习以为常了,下次还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妈妈以理服人的教育方式,既表达了对孩子的尊重,也给了孩子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加信服。

建议二:把握好讲道理的时机

妈妈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场合对男孩讲道理,是保证教育效果的先决条件。男孩一般好动,没有固定的时间听妈妈讲道理。在男孩吃饭、玩得高兴时,妈妈近乎强制性的道理和批评,是不会起到预想的效果的。

志强妈妈的同事邀请他们一起吃饭。在饭桌上,志强见了自己想吃的菜,就吵着让妈妈给他夹菜。

妈妈觉得志强不懂礼貌,但又认为不能伤害男孩的自尊心,于是帮他夹了菜,还用暗示性的眼神告诉他要有礼貌。

回家后,妈妈又给志强讲了很多饭桌上的规矩。志强很感谢妈妈当时没有批评他,并保证以后一定会注意。

妈妈要在男孩冷静下来的时候对男孩进行教育,并且不要在外人面前批评男孩。应该尽量选择自己和男孩情绪都很稳定的时候,而且在私密的场合下进行批评教育。

建议三: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

传统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妈妈总以为自己是对的,自己的孩子也应该听自己的,如果孩子不顺从或是犯了错误,就要训斥或打骂,而不给孩子申辩的机会,更不给孩子讲明被惩罚的理由,这样,孩子自然不会真正听话起来。

周韬今年9岁了,上三年级,是班里的生活委员。最近,妈妈发现自己钱包里的钱不时地会变少。妈妈断定是周韬拿的,虽然很生气,可她还是决定听听孩子的解释。

吃过晚饭,妈妈说要召开家庭会议,妈妈说到这事时,周韬自觉地承认了,原因是班里一位同学生活困难,自己是生活委员,想要帮帮他。妈妈教育他说,有这样的爱心是对的,但方式是不恰当的,因为事先没有和妈妈打招呼就拿钱是错误的行为,要在征得妈妈的同意下再拿;并且,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可以发动全班同学给他捐款。周韬觉得妈妈的话很有道理。

妈妈跟孩子说理时,应给予孩子申辩的机会,让孩子解释自己的行为。让孩子申辩并非教孩子强词夺理,而是让孩子把事情讲清楚讲明白,这样,孩子才会更加理解父母所讲的道理,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建议四:拒绝打骂你的男孩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男孩更好地成长,让男孩明白自己的错误,知道自己要怎么做。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给孩子说明理由,否则孩子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在哪里,也就谈不上积极改正了。

但是很多妈妈都采用打骂的方式,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好的教育效果,还会造成亲子关系的隔阂。妈妈要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位置和孩子沟通,用道理来说服教育孩子,因为打骂是教育不出好男孩的。

[妈妈错了,也要勇于向孩子道歉]

【家教现场】

天雨今年5岁了,是个很可爱的小男孩。这天妈妈出门时不小心踩了他一脚,因为急着要出门,她也就没怎么当回事。可是天雨不依不饶的,非要妈妈对他说“对不起”。妈妈觉得天雨太小题大做了,不就是踩了他一脚嘛,于是没搭理他就出门了。

回家后,妈妈发现隔壁阿姨正气冲冲地等着她呢。原来天雨踹了她家的门,后来王阿姨让他道歉,他硬是不肯。妈妈批评天雨时,他却说:“妈妈做错事都不用道歉,我当然也不用道歉啊。”妈妈这才意识到自己早上做得不对,给孩子道了歉,孩子也主动和王阿姨道了歉。

【案例剖析】

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妈妈和男孩都会犯错误,但是一般情况下,男孩给妈妈道歉的次数要比父母给男孩道歉的次数多。

这是因为妈妈碍于自己的面子,碍于自己的权威地位,她们羞于和孩子道歉。妈妈也会觉得自己所做的都是对的,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位置,即使妈妈本身察觉到自己的错误,也不会向孩子道歉。

妈妈应该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男孩。妈妈有了错误而不认错,就会向孩子传达一个错误的信息,即:妈妈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正确的。但当男孩清楚地意识到妈妈错了的时候,这必然导致孩子在自己的思维世界里接受妈妈错误的教育,形成错误的观念,导致以后的行为出现偏差。所以,妈妈要学会向自己的男孩道歉。

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初模仿的对象,因此妈妈的言行比说教对男孩的成长来得更重要。妈妈要以身作则,犯了错误时,要主动向男孩道歉。

妈妈不向自己的男孩道歉,实质是妈妈不肯和孩子平等对话。中国传统的观念中辈分、年龄的差距,不能演变成在真理面前的不平等,这是不可取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妈妈忽略了孩子的想法,不尊重孩子,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困扰。

其实,妈妈向自己的男孩道歉,不但不会损害妈妈的权威,反而会构建起妈妈和男孩平等的交流平台。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的教育理念,不能只让它停留在口号阶段,而要把它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妈妈应将自己放在和孩子一样的位置上,平等交流,有了错误要主动和自己的男孩道歉。

【专家给妈妈的建议】

建议一:根据男孩的年龄,选择不同的道歉方式

男孩的年龄不同,妈妈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孩子的接受能力,来选择不同的道歉方式,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艳超今年6岁了,妈妈下班回家后,看见家里的玻璃杯摔碎了一个。当时家里就他一人,妈妈就认为是他打碎了,于是批评了他。艳超却说杯子不是他打碎的,妈妈不信,还很生气地说他撒谎。

爸爸回家后,妈妈把这件事和他讲了,爸爸却说那是早上出门时他不小心打碎的,妈妈这才知道自己冤枉孩子了。她知道孩子现在已经懂事了,能听得进妈妈的话,于是真诚地跟他道了歉。妈妈的道歉行为,使艳超也自觉地树立了做错事主动道歉的思想。

年龄偏小的男孩,一般听不进去妈妈的大道理,所以妈妈不用讲太多的道理,只要采用一些行动,如手势、表情等,孩子就能知道:在这件事上,妈妈做错了,而且在真诚地向他们道歉。这样男孩以后也会尽量避免犯这样的错误。

对于年龄大点的孩子,妈妈向他们道歉时,必须向他们解释妈妈错误的原因,这是一种间接有效的教育方法。

建议二:注意和男孩道歉时的态度

妈妈常常将自己定义为家里的统治者,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是自我批评少,借题发挥多,道歉甚至最后成为妈妈对孩子的批评,这样的道歉是在做无用功。妈妈要注意向男孩道歉时的态度。妈妈应用真诚的态度来向男孩道歉,不要碍于面子或者身份,不要不情愿对自己的孩子道歉,或者只是轻描淡写。

妈妈应通过道歉的方式,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的尊重,而不是故意取悦和讨好孩子。因此,妈妈向男孩道歉时要心平气和,不要因为孩子情绪的波动而给孩子道歉,不能为了取悦孩子而没有原则地自我批评。否则,妈妈的威信就会丧失,妈妈在孩子面前会显得没有分量。

建议三:走出向男孩道歉的误区

很多妈妈都认为向男孩道歉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所以他们羞于向男孩道歉,宁可坚持错误也不纠正错误,这样只会让男孩树立错误的意识,即使有了错误也不会坦然面对。

李勤的妈妈不小心把他的存钱罐打碎了,可是她碍于自己的身份,没有向男孩道歉,结果,男孩整日闷闷不乐的。这天,妈妈主动和他说:“孩子,上次是我不对啊,不该将它打碎的。看,妈妈又给你买了个一模一样的。”孩子开心地笑了,他感受到了妈妈的诚意。

妈妈不喜欢向男孩道歉,反映了我们传统观念里长辈与晚辈地位的不平等,而这样的不平等甚至会变成蛮横不讲道理。有些妈妈不是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而是把男孩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认为既然是自己的私有财产,那么自己无论怎么处置,都是理所应当的。这些都是妈妈教子的误区。有了错误,就应勇敢地向男孩道歉,这才是妈妈对孩子最好的言传身教。只有向自己的男孩道歉,男孩才能学会尊重别人,也才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以通俗浅显的文字和一系列脍灸人口的故事编写而成。同时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及家教特点等,作了简明的介绍。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家庭教育不仅有历史的时代性,而且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当我们阅读《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时,对家教的历史遗产要注意剔除其封建糟粕,并有批判的精神和阶级分析的立场。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吸取其精华。
  • 怀孕分娩育儿一点通

    怀孕分娩育儿一点通

    本书是为新手父母准备的孕产婴护理实用百科全书,为即将成为父母的读者提供关于宝宝孕育方面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案,包含:优生优育方案、孕期保健护理、养胎保胎与胎教、分娩期保健护理、新妈妈和婴儿护理等,为新手父母提供全面有效的指导。本书全面详实地分析了妊娠前、妊娠期、产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并提出了这些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为孕育优秀的新生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书科学易懂,可操作性强,是众多年轻夫妻学习孕产婴护理经验的绝佳选择。
  •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者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可是看看我们现在的孩子,他似乎已经不能再用自己的双脚走路了,他必须要“拄着”父母这“两根拐杖”。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我们也该好好找找其中的原因了,否则孩子将永远无法独立。
  • 怎么管好叛逆的孩子

    怎么管好叛逆的孩子

    叛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由青涩逐渐迈向成熟的一个经典表情,如何使叛逆能够被用于创造而不是毁灭,父母的爱心和智慧的引导很关键。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缺陷,只是程度不同,所以不能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孩子。家长们只要留意观察,就会发现孩子自始至终都有着很多优点。所以在孩子出现叛逆的时候也可能是其优点的另一种体现,这就需要家长们认真地对待,耐心地引导他们了。
  • 男孩60分女孩100分

    男孩60分女孩100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将影响到孩子的—生。现代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的研究表明男孩和女孩天生是不同的,他们将来要承担的社会角色也不同。基于此观点,本书提出“男孩60分,女孩100分”的理念,意在告诉家长朋友们,在对男孩、女孩的教养上,应以不同方法来对待,以更好地有利于孩子们的成长。
热门推荐
  • 凡人哲学

    凡人哲学

    本书是一本有关人生感悟的小册子。有关人生感悟的讨论,这是一个既古老又庞大的话题。说其古老,是指自有人类智慧以来,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大家都在思考、探讨这个话题,著述立说,汗牛充栋。说其庞大,是指这个话题本身内涵的无限延展性、结论的不确定性和认知结果的多样性。尽管很多人都在说,但没有人能说得全面、说得彻底、说得绝对准确。只能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 平成假面骑士时间

    平成假面骑士时间

    什么是命运?什么又是命中注定,骑士可能会被人遗忘,可他们也会用尽全力在最终之时旋转!骑士,存在于名为记忆的时间之中!林云,只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假面骑士粉,却被迫和朋友卷上了属于时间的旋转的假面骑士之轨。
  • 杰迦奥特曼

    杰迦奥特曼

    幻想中得怪兽突然出现在现实中,本以为会死在怪兽脚下的白夜突然发现自己穿越了,而且还是穿越到了奥特曼得世界,在面对那庞大的怪兽时,白夜突然发现自己拥有了变身奥特曼得能力,而且还不是自己所熟悉的任何一位奥特曼,面对穿越的使命,白夜又该如何选择。欢迎加入小说分享群,群号码:624230822
  • 人间喜剧精选集(共10册)

    人间喜剧精选集(共10册)

    一部人性百科全书,写尽你一生可能遇到的所有人!法语翻译界泰斗傅雷历时25年,精选精译15篇,全收录!遗失的一篇《猫球商店》由“傅译传人”罗新璋精译精校。作者巴尔扎克,文学界的拿破仑、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雨果、普鲁斯特、茨威格、哈代、毛姆、木心等众多文学大家的精神领袖!在人类共同的精神世界,《人间喜剧》用91部小说、2400多个典型形象,融汇人间百态,写尽你一生可能遇到的所有人。这是一部人性百科全书,一座罕见的文学丰碑!
  • 佛说法镜经

    佛说法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民国鬼事

    民国鬼事

    据说民国年间有一年黄河发大水,从河底冲出一尊十丈高的大佛,可是却无一人能考究它的年代,而且凡是碰过它的人都一个皆一个离奇死亡,大佛则在一个暴雨的夜里离奇失踪,再没有任何踪迹。据说有一个叫清河镇的地方,地图上没有它的任何标记,可是去过的人却再也没人出来过,在一个夜晚一支军队奉命进入查明原因,却是依旧有进无出,直到一个月后的一天,一个士兵满身是血地出来,只说了一句“不能进去”就当场毙命……民国隐藏的无数秘密,即将展现在你面前……
  • 完美纪元

    完美纪元

    一代天骄,死于非命。大陆迸裂,谁主沉浮。汤屋山海,末日轮回。世间神话,重现人间。一位长城山脚走出的少年,在末日废墟后存活,大世的到来,传说中的仙人,神话中的佳话,科技与仙术的碰撞,复活的历史,现实与未来。
  • 快穿之玄幻复仇

    快穿之玄幻复仇

    风雪城副城主之子宁恒之被人害死,本以为人生就这样憋屈的过去了,谁想到,却被一个叫系统的宝贝,带入了新天地。
  • 名将名师

    名将名师

    本书以鲜为人知的丰富史料,再现了20世纪中叶一批老干部、老教师(“两老”)跟随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奋斗、激情、成功、坎坷的一生。作者以真诚细腻和满怀激情的笔触描写出了张述祖、刘恩兰、徐立行、卢庆骏、马明德、唐铎、任新民、谢有法、杨仲枢、李懋之、唐凯、曹鹤荪等33位哈军工先贤的人生历程,凸显了这些名将名师的高风亮节和嘉言懿行,高扬了以陈赓大将为校魂的哈军工精神,道出了哈军工创业与发展的峥嵘岁月和饱受挫折后浴火重生的历史命运。《名将名师(哈军工两老传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中国百年大历史。
  •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本书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论、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概论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概论来总结中国文学发展。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