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73200000004

第4章 拉马丁(1)

作者简介:拉马丁(Alphonse de Lamartine,1790—1869)是法国十九世纪的作家、政治家。他出身贵族,对大革命怀着本能的敌意,但他逐渐实现了从保守立场到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立场的转变。

诗集《沉思集》是他的代表作,抒发了对逝去的幸福的叹惋,充满消极颓伤的情调,对法国浪漫派诗歌有深刻的影响。

拉马丁还写过一些社会小说、历史小说、自传性故事等,其中的《吉伦特派的历史》曾受到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的热烈欢迎。作者在书中对温和的吉伦特派表达了深挚的同情和敬意。

拉马丁的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而富于诗意。

激昂之歌:《马赛曲》

当年有一名驻守在斯特拉斯堡的青年军官,名叫鲁热·德利尔。他出生在汝拉山区的隆·勒索尼埃城,同所有山区小城一样,那是一个风光旖旎和充满活力的地方。这个青年人作为军人热爱战斗,作为思想家热爱革命。他能作曲,又能作诗,很受人赏识,成了斯特拉斯堡市长迪特里克家的常客。迪特里克是一位阿尔萨斯爱国者,他的两个女儿也都热爱祖国,洋溢着革命激情。这种激情在边境地区尤其强烈,就像人的手脚最容易抽搐一样。她们喜欢这位青年军官,她们激励他的心灵,启发他的灵感。她们是青年军官的艺术探索的知音,是他的作品的演奏者。

那是1792年冬天。斯特拉斯堡城内到处是饥馑。迪特里克一家生活清苦,只有粗茶淡饭,但鲁热·德利尔仍是他们殷勤招待的客人。青年军官和他们朝夕相处,亲如一家。一天,餐桌上只摆着配给的面包和几片烟熏的火腿,迪特里克平静而阴郁地望着鲁热·德利尔,对他说:“我们没有丰盛的筵席。但是,只要我们公民的节日热情洋溢,只要我们士兵心中充满勇气,这一切算得了什么!贮藏室里还留着一瓶酒,这是最后一瓶了。”

“把酒拿来吧,”他对女儿说,“让我们为自由和祖国干杯。”

斯特拉斯堡不久将举行盛大的爱国集会,德利尔要在这最后几滴酒中吸取灵感,谱写一首歌曲。这首在陶醉中谱写的歌曲应该给人民的心灵带来振奋。姑娘们兴奋地把酒取来,斟满了老父亲和青年军官的酒杯,一直到他们把那瓶酒饮完。已经是午夜了,天气是严寒的,德利尔思绪起伏,感情激荡。他步履踉跄地回到自己孤独的卧室里。他时而在他公民激动的灵魂中,时而在他艺术家的键盘上寻求灵感,或先吟出灵感所赐予的乐句然后填词,或凭激动先作词然后谱曲,词和曲在他头脑里是如此水乳交融,以至他自己也弄不清先产生的是词还是曲,以至诗和音乐、感情和表达形式成了不可分割的浑然一体。其实,这一切都只是口头完成的,他并没有动笔记下任何东西。

崇高的灵感的飞扬使他疲惫不堪,他头靠着钢琴入睡了,一直到天明才醒来。前夜的歌曲像梦幻的印象逐渐浮现在他的记忆里。他这才用纸笔记录下来,并且立即朝迪特里克家跑去。老市长正在菜园里翻地种菜,老人的妻子和女儿还没有起床。迪特里克把她们唤醒,又叫来几位同他一样热爱音乐的友人。老人的大女儿伴奏,德利尔演唱。唱完第一段,大家脸色苍白;唱完第二段,大家热泪盈眶;全曲终了时,大家热血沸腾。迪特里克的妻子、他的女儿和青年军官都流着泪相互拥抱。祖国之歌诞生了。可是,唉!这首歌也是恐怖时代[1]之歌。几个月后,在这首由他的朋友用心灵谱写、并且由他女儿试唱、诞生在他家的歌曲声中,不幸的迪特里克被押上了断头台。

几天后,这首新歌在斯特拉斯堡公开演出,不久就传遍全法国,为一切民众歌咏队所演唱。这首歌被马赛各俱乐部[2]采纳,成为群众集会开始和结束时必唱的歌曲。马赛志愿兵[3]在开赴前线途中高唱着这首歌,所以人们称它为《马赛曲》。德利尔的年迈的母亲是一个保王党人和虔诚的教徒,她对她儿子的声音引起的反响十分恐惧,写信问他:“一伙强盗唱着歌穿越法国,据说他们所唱的歌曲是我们家的人谱写的,这是怎么回事?”被当作保王党放逐的德利尔本人,听见这首歌像死亡的威胁在他耳边回响时,也不禁全身战栗,急忙沿着上阿尔卑斯山的小径逃遁。“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呀?”德利尔问他的向导。“马赛曲。”给他引路的农民回答说。这样,他才知道自己谱写的歌曲的名称。他被自己播下的热情追逐着。

(《吉伦特派史》)

吉伦特派慷慨赴义[4]

吉伦特派一出监狱,就齐声唱起了《马赛曲》,这是他们的就义歌。他们唱到下面这个一语双关的句子时,特别深沉有力:

为了迫害我们,

暴君血腥的旗子已经升起。

从此刻起,他们已经置生死于度外,只考虑给人民留下共和党人慷慨赴义的榜样。他们的歌声只在每节歌的末尾低沉下来,但在下一节的开头又变得更加嘹亮。他们临终的情景是一曲高歌。每辆马车载着四名吉伦特派人士。有一辆还载着五名。瓦拉泽的尸体放在马车的后座上。由于路面坎坷,他那没有戴帽的脑袋在朋友的膝盖上被颠得摇来晃去。朋友们为了避开死者青灰色的面孔,不得不闭上眼睛。可是他们同其他人一样也引吭高歌。到达断头台下时,大家互相拥抱,表明他们同生死、共患难的决心。随后,为了相互鼓励,为了用歌声陪伴被处决的伙伴到最后一刻,他们重新唱起了就义歌。所有的人都死得慷慨激昂。西耶里面带讥讽,他登上断头台后绕台一周,向左右的民众致敬,好像感激他们赐给他断头台的殊荣。每次斧头响后,齐唱就减少了一个声音。断头台下的行列越来越稀疏了。现在只剩下一个人了,他还在唱《马赛曲》:这是最后被处决的韦尼奥的声音。这激越的歌声是他临终的讲话。如同他的伙伴,他并非去死,他在飞扬的激情中陶醉了,而他以不朽的演说开始的生命以他对革命的永恒的赞歌告终。

一辆载重马车运走了被砍掉头的尸体,全部尸体埋葬在路易十六[5]墓边的一座大坟丘里。

数年后,好事者为了寻找埋葬吉伦特派的地点,查阅了马德莱娜教区的档案。他们找到一张盖着公章、由公墓掘墓人写的报账单,上面有议会主席的签名,批准埋葬费用由国库支出。纸上有这样几行字迹潦草的字:“用于二十一名吉伦特派议员:棺材,147镑[6];埋葬费,63镑;共计210镑。”

这就是埋葬共和国的创建党所付的代价。这个掘墓人先后埋葬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君主制度和共和国;比起埃斯奇尔[7]或者莎士比亚的悲剧,那纸报账单是对人类命运的更辛辣的讽刺。

对祖屋的依恋

时间很紧迫。我把当地一位受人尊敬的房地产经纪人请来。他成批购进,折零卖出,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我对他说:“我想把米伊的产业卖掉一部分,卖十万法郎就够了。”这句话就像莎士比亚戏剧中那位威尼斯商人所说的“你把我身上的肉割一块去卖掉吧”。

同类推荐
  • 夜行者:毛福轩烈士传

    夜行者:毛福轩烈士传

    毛福轩(1897-1933),化名毛恩灏,湖南韶山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韶山支部书记。1927年任中共湘潭县委书记、湖南省委委员。1928年春赴上海,在国民党金山县公安局从事地下工作。1933年2月在上海被捕,解来南京,5月牺牲于雨花台。
  • 我和端端

    我和端端

    冰心图书奖、金麻雀图书奖得主,儿童文学作家于德北讲述了一个真实动人的父爱故事。这是一本叫人动情的书。一个年轻父亲与儿子一同成长的真实记录。与众多的亲子书完全不同的是,它没有一点点说教,通篇都溢满了一个字——爱:初为人父的亲情与柔情、责任与担忧、养家糊口柴米油盐之上的爱情与拳拳真情,普通而又热烈,开卷就扑面而来。
  • 旅者行吟

    旅者行吟

    《旅者行吟》主要内容包括离家——调寄《减字木兰花》;秋收——调寄《鹧鸪天》;知青小屋——调寄《桃源忆故人》;春播——调寄《卜算子》;夏忙——调寄《渔家傲》;大会战——调寄《浣溪沙》;冬闲——调寄《西江月》等。
  • 中国寓言

    中国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通常采取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集说理、劝诫、嘲讽、讽刺、诙谐于一体,给人以启示。同时还用短小精悍的话把十分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使得读者喜闻乐见,容易接受。
  • 当年的体温

    当年的体温

    本书系王开岭文集之散文随笔卷,包括“散文辑”和“诗档案”两部分,文字承袭作者一贯的温润的金属感的风格,表达对现实世界中灵魂温度的怀念与渴望,希望能将历年写就的抒写灵魂的文字结集,以献给自己逝去的父亲。作者王开岭1969年生,祖籍山东滕州。著有:《激动的舌头》《黑暗中的锐角》《跟随勇敢的心》《精神自治》等散文和思想随笔集。
热门推荐
  • 墓师录

    墓师录

    通过小说的渲染,每个人都知道摸金校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墓师的存在。民国12年,陕,秦岭。黑夜……无尽的黑夜……仿佛将人要窒息,恐惧与黑暗……胆怯是本能。“吱!吱……吱吱……”阴暗潮湿的的地道,周围偶尔隐隐约约可以听到老鼠吱叫与窜动的细微声响。对于喜欢生活在阴暗地方的家伙,这个鬼地方是天堂。这里到处弥漫着呛鼻的灰尘,空气中不时地传来沉重无比的喘气声,让人无比压抑。没有光人们天生的那种恐惧感就会出现,黑暗里几个人佝偻着身子,摸拿着几个鼓鼓的包袱慢慢向里面爬着。随着一只火烛的忽然燃起,一张沟壑丛生的苍……
  • 杯酒承欢

    杯酒承欢

    《都市快报》副刊的情感编辑吴锦欢虽然名声在外,却一直不能受报社重视,事业和感情都毫无起色,生活境遇与当全职太太的姐姐吴锦承相去甚远。有一天,姐姐突然回来,变成了弃妇,把儿子送寄宿学校,与前夫争夺财产,40岁的年纪还要找工作,离开职场十多年以后,一切重新开始。而吴锦欢一路跌跌撞撞,无意间邂逅高富帅,经历着不痛不痒的恋爱,却不小心卷入了一桩杀人案:一个曾经找她咨询过的读者,因为不堪忍受丈夫的家暴,失手将其杀死,被判死刑。锦欢得知以后,四处奔走,想要为她翻案。
  • 爱在星光之外

    爱在星光之外

    白天,他是闪耀舞台上万人瞩目的超级巨星;夜晚,他是夺权之战中运筹帷幄的集团太子爷。是机缘巧合的偶然,也是逃脱不了的命运,邂逅了他生命中最独一无二的存在。——黎舞子。“牧辰风,你是故意的?你设了这个圈套,逼我就范!”“嗯。”“……”“你的心,我志在必得!”“好,我承认,你赢了。”【1v1双洁】【甜宠暖文,不含虐的成分】【高冷傲娇×古灵精怪】
  • 路魂

    路魂

    这是一首中国高速公路事业发展的颂歌,凡曾经抑或正在参与者,必然引起共鸣而与之唱和。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北雁南飞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北雁南飞

    清末至民国初年,新淦县三湖镇经馆先生姚庭栋之女姚春华和三湖镇上厘卡师爷李秋圃之子李小秋由在“赣江渡口邂逅相遇”到“元宵街上寻觅”,后二人又同在经馆读书,为“砚纸同窗”,继而发展成为相知相爱、心心相印的一对恋人。却只因姚春华已有人家(父母强将她许配给了临江府管家庄的一个瘌痢)和封建社会三从四德旧礼教的束缚,这对有情人终未成眷属。
  • 困兽

    困兽

    强大的海域包围着人类的国家,当被困的野兽一般看待着人类。但人类却浑然不知,依然沉迷于自己世界争斗之中。暗夜精灵的降落,作为审判者惩罚着人类世界的纷乱争斗,引起更多的屠杀与灾难。冥冥之中,大海中的鱼人王子卡多出生到了人类的木生国中,卡多是否能追寻出自己的身世?又是否能将脆弱的大地种族从暗夜精灵的魔掌中拯救而出?
  • 爱的切入点

    爱的切入点

    张记书的小小说里知识性的因素、新闻性的因素较多,可以说,他是靠一种机智的小小说构思来展示一种小小说的理性来启迪读者。张记书《不鼓掌的人》的构思、叙述以及立意的表达都十分理智和理性,不鼓掌的汉子用他独特的动作和神态对那种好大喜功、只追求表面政绩的领导是个直白的批评。张记书的小小说还注重情感与理性并重,双管齐下。《冠军轶事》一文,他在一种表面上不点破的情感故事罩机智地显影了一个金教授的教育艺术和阔大的爱心,情感性的感人故事包涵了一个理性的小小说内核。
  • 剑来

    剑来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陈平安,唯有一剑,可搬山,倒海,降妖,镇魔,敕神,摘星,断江,摧城,开天!
  • 速效说服术

    速效说服术

    说服高手绝不公开的心理秘笈,让人无法说NO的顶级攻心话术!人生就是一连串的说服,说话未必要口沫横飞,无需滔滔不绝,只要掌握对方的心理,一针见血便有办法说服他人,如何看时机说话?如何做好说话的心理建设?你知道吗?史上最强的说服术,尽在本书。
  • 都市无敌剑仙

    都市无敌剑仙

    “没有什么事是一剑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么我的坟头已经长满了野草。”夏封站在紫禁之巅,看向远方的双眸中,是没有敌手的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