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73500000004

第4章 从恩平出发

早春二月,细雨如丝如缕,我踏着晨光,从广州前往恩平,专程寻访中国首创飞行大师——冯如的故乡。

汽车经过开平时,车窗外隐约可见一座一座的碉楼,勾起了我的回想:8年前,我曾独自来过这里,在两天一夜的漫游中,走进了20多座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碉楼。碉楼的顶层几乎成了万国建筑博物馆,希腊柱廊式、罗马拱券式等五花八门,炫人眼目。楼内有摆着自鸣时钟、装有巴黎彩绘玻璃窗户、配有抽水马桶时尚风格的;有中式传统的,配备古色古香红木家私、悬挂唐宋字画、置有文房四宝;也有堆满纸箱、塑料袋和饮料瓶,成了废品收购站的;还有塞满柴米油盐锅碗瓢盆,成了打工者租住屋的。当年的风光逝去,繁华不再。我在昏暗灯光下的赤坎古镇徘徊,脑际里满是碉楼里大户人家和海外归侨的坎坷命运、爱恨情仇。

楼主们大部分是漂洋过海的华侨,他们少小离家,远走北美或东南亚,辛苦劳累了一辈子,干苦工做生意,携心血和汗水换来的积蓄归根还乡,又畏惧匪盗、洪水,就在这里筑起了外形奇异、别具一格的楼屋。他们倾其所有,甚至连大娘陪嫁的细软私囊也一并耗尽,只为一家人平顺安居,子孙满堂,不被袭扰劫抢……我曾痴迷,时隔多日才带着难以名状的情感从碉楼中走出。

车过开平,没出百里便到了恩平,此行,怀着崇敬和虔诚,专程寻访中国航空之父——冯如故里,企盼在这位传奇人物出生成长的土地上,寻觅到特别的气息,生发出特殊的灵感,开始中国大飞机之路的书写。心诚则灵,天遂人愿,恩平一日,我大饱眼福,不虚此行。在“冯如文史馆”看到了“冯如二号”飞机模型,策展人把它与大飞机C919摆在一起,意味深长,颇有创意。在市中心宽阔的冯如广场,在市郊森林公园鳌峰山山顶“冯如纪念馆”前,我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赠予的退役战斗机,那战斗机如亲密伙伴,形影不离地伴随着冯如,又像忠诚的卫士,不分昼夜地护卫着冯如。

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人的重金聘请,毅然率领志同道合的兄弟,将两架“冯如号”飞机及制造设备打包装船,回到祖国。有好心人劝他,还是先落脚扎根,跟随归侨建碉楼的大潮流,在开平置地建楼,将家人安顿好,再兴事业。倔强的冯如一言不发,沉默以对。

冯如抱定“壮国体、换权利”的信念,心中只有飞机,飞机早日研制成功,也好平国难。没有国之安宁,哪有家之平静。多灾多难的旧中国,连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碉楼的业主们大部分移居海外,人去楼空,留下了多少凄美辛酸、爱恨情仇,成了人类文明的活化石,百年碉楼成了世界文化遗产。而冯如未筑碉楼,只造飞机,如今,恩平市中心的冯如广场上,冯如伟岸的铜像高高耸立,冯如精神永放光芒。

冯如天资聪敏,从小爱动脑筋,喜欢动手用木棍、泥巴做玩具,经常独出心裁,在模仿中发挥想象。还在七八岁时,就幻想人的双臂变成翅膀,像鸟儿一样在天空自由飞翔,他把风筝做成宽大翼面,挂上两只小桶,让风筝承重高飞。年仅12岁时,他还是个依偎父母的孩子,却拉着表舅的衣衫不放,要远走异国他乡,把改变面对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投向了蓝色的海洋,投向了大洋彼岸先进的工业文明国度。漂洋过海,要经过生命的考验,40多天的海上航行,如同过鬼门关,邮轮最底层的统舱,人挨着人挤在一起,像猪崽一样。茫茫大海,无风三尺浪,蹲坐在里面,把五脏六腑颠得翻江倒海,他呕吐得死去活来。经历了渡海的艰辛,他体验到人间冷暖,于是更加珍惜时光,要改变命运,必须学本事,掌握技术。

12岁的孩子,做的是童工啊,他踏踏实实,认真学习,在船厂、发电厂、机器厂,学习机械加工,学习电工电机。1912年9月号的广州《时事画报》报道:(冯如)目睹美国工艺之精,心向往之。尝谓国家富强,由于工艺发达,必有赖乎机器,今中国贫弱极矣,非学习机器不足以助工艺之发达。于是东至纽约埠,专学机器。教师见其年少颖悟,免收学费,冯君益加勉励,苦心孤诣者十年,于三十六种机器,无不通晓。

冯如得知美国莱特兄弟成功发明了飞机的消息,深受触动,费尽周折,到莱特兄弟制造飞机的工场参观,眼见为实,明白了人类可以通过发动机产生动力,使机器飞上天。他的飞机梦从而产生。他于1908年在美国奥克兰唐人街的一间工场中,开始他的制造飞机的事业,在那里制造了大量飞机模型,并以一架自制飞机进行试飞。

1909年9月21日,是中国航空史上开天辟地的日子,是永远值得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日子。冯如驾驶自制的“冯如一号”鸭式结构双翼飞机(每片机翼长7.2米,宽1.9米,发动机为一台6马力的汽油内燃机),冒着强风做了为时20分钟的空中飞行,高度达4.5米,飞行距离800米。显示飞机性能良好,在中国航空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试飞成功的消息不翼而飞,迅速在美国华人圈传播开来,冯如成了人们追捧的英雄。

1910年,冯如根据冠蒂斯“金箭”和莱特兄弟“飞行者1号”,对设计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制造了第二架飞机,去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孙中山先生亲临现场,给予很高评价,赞道:中国大有人才!美国国际航空学会向他颁发了甲等飞行员证书。当地媒体《旧金山纪事报》在一版以《中国飞行家的成功飞行》为题发表醒目消息,《旧金山星期日呼声报》以通栏标题《他为中国龙插上了翅膀》整版发表长篇通讯,冯如一时声名鹊起。后来,经过6次改进设计,1911年1月18日,冯如驾驶性能更加卓越的飞机在旧金山奥克兰上空试飞成功,这又是一次载入中国航空史册的飞行。飞机内燃发动机增大到75马力,飞机在地面滑行30.5米后,腾空而起,高度达12米,飞行1600米,历时4分钟。

天妒英才,中国航空事业的先行者冯如在将到而立之年时离世,他走得突然,走得悲壮。

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的飞行表演中,因飞机失速,不幸遇难。1912年11月1日《东方杂志》报道:冯如驾机先由燕塘圩起飞,凌空而上,高约120尺,东南行约5里,飞机灵活,旋转自如,观者塞途,鼓掌之声不绝。君欲急于进行,翼达空际,不意用力过猛,两足浮动,身与机即坠下,头胸及股各部均受伤,红十字会驰救,而药料不足,是日适星期,陆军医生外出,又赶治不及,遂不可救。呜呼!痛哉!将殁!

冯如为家为国,以恩以义,奋身立志,本其心知之明,而穷其欲作之事,精进不已,令世人惊。身后被追认为陆军少将,遗体安放于广州黄花岗,并立碑塔,被尊为“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冯如弥留之际,嘱咐同志:“吾死之后,尔等勿因是而失其进取之心,须知此为必有之阶段。”

英雄走了!一百多个年头过去,置身于冯如故里的土地上,我一直感觉冯如的英灵犹存,精神不死。

冯如家乡在牛江镇的昌梅乡杏圃村,村子不大,有百来户人家,村中房屋不高,两层居多,黄墙青瓦,保持着几十年来的古朴清贫状态,与开平碉楼的奢华大相径庭。我们的汽车在村中狭窄的土路上穿来穿去,寻找冯如家的老屋。在一排平房处,见到十几位老人在玩纸牌,个个慈眉善目,神态平和,上前问询,知冯家老宅已不复存在,原址上筑起了一座六层高的“冯如纪念楼”。我们拐来拐去,来到大门口,只见大门紧闭,又问路边乡亲,其热心告知,这栋楼是冯如海外嫡亲近年来捐建的,里面陈列一些图片和冯家早年生活用品。但是,长年不开,是座空楼。再与那位乡亲攀谈,得知冯如纪念馆在村东面,在这位乡亲的指引下,我们终于发现了村东有一座祠堂,便将汽车停在路边,走过水塘小桥,步行到祠堂近前,果然是“冯如文史馆”。祠堂大门题“礼翁冯公祠”,两侧有联:礼仪长济世,祖德永流芳。祠堂管理员是冯家嫡亲,得知我从京城专程来访,破例热情地打开房门引导参观。房门打开后,豁然开朗,这里是一座原汁原味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堂,厅堂正中是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庄严塑像,1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内,大量珍贵的图片、文物展现了冯如的人生道路和精神风貌。

我仔细地观看,深刻地思考:冯如给我们、给后人、给子孙万代留下了什么?

他奋斗一生,声名显赫,没留下房屋碉楼,甚至老屋都没来得及整修,他没留下金钱,却留下了让人受益不尽的精神财富,留下了爱国爱乡、万世传颂的奉献精神,留下了华侨表率、航空先驱的典范形象,留下了崇尚科学、追逐梦想的伟大抱负,留下了气壮山河、志存高远的高贵品质。

与冯家嫡亲、“冯如文史馆”管理员阿伯挥手告别时,依依不舍,真想留下来深入体验感受,真想留下来深入采访细节……

小时候,听过一首歌,叫《航标兵之歌》,有一句歌词,至今记忆犹新:年轻的航标兵,用生命的火花,点燃了永不熄灭的灯光。

中国航空之父冯如就是一盏永不熄灭的航标灯。

早春二月的恩平之旅,是朝圣之旅,是学习冯如精神之旅,是深邃思考之旅,是探寻中国大飞机启航之旅。

同类推荐
  • 伎乐诗魂

    伎乐诗魂

    本书以璀璨流丽的笔触,书写了妓与士创造的秾华繁采、簸风弄月、讽喻呐喊、热烈率真的唐诗、宋词、元曲、吴歌小调等风骚浪漫、生红话绿的迷人时代。进而叙写名妓在歌舞、音乐、服饰、化妆、交际、书画、环境等方面的卓绝创造和独具一格的美学修养。细细品读本书,领略传统文学艺术博大精深、雍容华贵的同时,辨析古代艺术的光点与胎记,赏悟名妓与士子的倜傥风姿、潇洒逸韵,无疑是不可多得的高雅享受。
  • 幸福品味(读者精品)

    幸福品味(读者精品)

    那一个时代事实上总有许许多多不满现状的人。现代以前,这些人怎样对付他们的“不满”呢?在老百姓是怨命,怨世道,怨年头。年头就是时代,世道由于气数,都是机械的必然。本集合了不同的名人对成长的理解的作品集。
  • 古代登临诗词三百首

    古代登临诗词三百首

    本书是以古代登临为创作主题的一类诗歌作品,共选录作品300首。以《诗经》起点,延续到晚清的登临诗词。对自《诗经》以来历朝历代重要的诗人、经典的诗词作了重点选录,其中尤其突出选录了唐代宋代的登临诗词,又重点选录了王维、李白、杜甫、苏轼、柳永、辛弃疾等人的经典诗作,丰富地展现了古代登临诗词的不同风貌。 古代登临作品通常是在睹物兴情时写成的,多属“为情而造文”,所以这些作品往往显得真实、亲切、感人。而登临时作者心中所涌起的时空感和历史感、生命意识,使作品往往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性,可以引起读者的深思和共鸣。
  • 红色圣地上的呼啸声

    红色圣地上的呼啸声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20世纪初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北地区创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但是“左”倾机会主义者却将他们以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关进了监狱。同时,又牵连了军队营以上、地方县以上许多中高级干部被逮捕,其中200多名被活埋和杀害。就在这十分危险、千钧一发的关键时期,毛泽东和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及时纠正了陕北的错误肃反,挽救了陕北危局。
  • 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

    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诗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普及之广泛是空前绝后的。作者宏观分析了唐诗的总体成就,精选几十首经典唐诗佳作,从时代背景、思想内涵、艺术技巧等各个角度品评鉴赏,深入浅出,别具韵味。
热门推荐
  • 小农女种田记

    小农女种田记

    她是小白领,被同父异母的妹妹害死,穿越成有爹有娘的古代小农女。整日粗茶淡饭的日子苦啊苦,好在有爹有娘有空间。可为啥心烦的事一堆又一堆?极品奶奶、无良伯父、泼辣伯母、外加一个抢她未来夫婿的堂姐,穿越人士岂能任人欺凌?咱带着空间养爹养娘养老公,发家致富奔小康。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幽默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幽默术

    全面、系统、分门别类地将现代人生存立世必须具备的智慧告诉您,缓解压力,谈笑致胜的幽默宝典。
  • 追寻迹

    追寻迹

    你相信有另外一个世界吗?在那个世界你和你一样,不过你们拥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那个你做着一切你所向往的事情,拥有着你想拥有的一切……
  • 蜜婚情深:战少的心尖宠

    蜜婚情深:战少的心尖宠

    “少爷,少奶奶又打架了。”“还不赶紧去帮忙,别让她把手打疼了。”“少爷,少奶奶又要上房揭瓦了。”“还不赶紧给她扶稳梯子。”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一山还比一山高,这是一个驯服与被驯服的正经言情故事。
  • 九剑魔仙

    九剑魔仙

    “我从何处来?”“从混沌中来。”“我有该到何处去?”“回混沌中去。”张扬,一个偏远小镇中的单纯少年,天生妖瞳又无法修炼。本想过着无忧无虑的狩猎生活了此一生,却不想一切被一次冲突改变。落禁地,得石剑,破除混沌金紫现。金锻神,紫修身,九幻九变修魔仙。天无道,无正邪,乱世纷争心是岸。成混沌,归混沌,登仙入魔法自然。“扬哥,你是怎么凭自己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凭自己?不不不,我能有现在的成就凭的可不是自己,而是关系!”
  • Kraken
  • 夜帝独宠:天才萌宝俏娘亲

    夜帝独宠:天才萌宝俏娘亲

    她是二十四世纪名声赫赫的化妆界女神,一双巧手,化腐朽为神奇。或而妩媚、或而妖娆、或而可爱、或而清纯、或而霸气、或而温婉……俗称“百变女王”。一朝穿越,肚子里却莫名多了一个娃,偏偏她还不知道孩子的爹是谁!等到孩子出世,谁能告诉她,这孩子的性子到底是随了谁?“娘亲,那个叔叔好酷啊。”“娘亲,那个叔叔好帅啊。”“娘亲,那个叔叔跟我好像,我要让他做我爹爹!”“……”颜控小包子半路认爹,最后却认了个亲爹?!哦买噶,来道闪电劈了她吧。
  • 感恩成就高度: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员工

    感恩成就高度: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员工

    感恩的人性具有照亮宇宙的魔光,感恩的品质铸就职场永久的丰碑,感恩的处世具有海阔天空的舞台。这就是感恩成就高度的意义之所在。当你学会感恩的时候,就会明白工作的初衷是为公司提供结果,最终成就的却是自己。
  • 魔武变

    魔武变

    莫名其妙的穿越,万年单传的职业,刻骨铭心的爱恋,跨越生死的修炼,铭记一生的仇恨,看主角如何以最垃圾的职业走向成神之路!!
  • 漫威之致命守护者

    漫威之致命守护者

    一个来自平行宇宙的人,一个来自平行宇宙的共生体。当二者在这漫威宇宙相遇,会掀起怎样的波澜?超级英雄or超级反派?龙尼与毒液,正义与邪恶。观念的碰撞终将使这个特殊的个体走上一条绝无仅有的道路。龙尼/毒液:“我是一个致命的守护者。”p.s1:书友群七八七九零九三五七。p.s2:有一部分剧情是DC海王,其他的都是漫威。如果不想看的,可以跳过,不影响阅读。新书《诸天模板》已经发布,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