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8200000001

第1章 缘起

倪为国

1

一个人就是一部词典。

至少,至少会有两个人阅读,父亲和母亲。

每个人都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词典。

至少,至少会写两个字,生与死。

在每个人的词典里,有些词是必须的,永恒的,比如童年,比如爱情,再比如生老病死。每个人的成长和经历不同,词典里的词汇不同,词性不一。有些人喜欢“动”词,比如领袖;有些人喜好“名”词,比如精英;有些人则喜欢“形容”词,比如艺人。

在每个人的词典里,都有属于自己的“关键词”,甚至用一生书写:比如伟人马克思的词典里的“资本”一词;专家袁隆平的词典里的“水稻”一词;牛人乔布斯的词典里除了“创新”,还是“创新”一词。正是这些“关键词”构成了一个人的记忆、经历、经验和梦想,也构成了一个人的身份和履历。

每个人的一生都在书写和积累自己的词汇,直至他/她的墓志铭。

2

所谓私人词典,是主人把一生的时间和空间打破,以ABCD字母顺序排列,沉浸在惬意组合之中,把自己一生最重要的、最切深、最独到的心得或洞察,行动或梦想,以最自由、最简约、最细致的文本,公开呈现给读者,使读者从中收获自己的理解、想象、知识和不经意间的一丝感动。

可以说,私人词典就是回忆录的另类表达,是对自己一生的行动和梦想作一次在“字母顺序”排列的舞台上的重新排练、表演和谢幕。

如果说回忆录是主人坐在历史长椅上,向我们讲述一个故事、披露一个内幕、揭示一种真相;私人词典则像主人拉着我们的手,游逛“迪斯尼”式主题乐园,且读,且小憩。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的词典,就是让人阅读的,哪怕他/她早已死去,仍然有人去翻阅。有的人的词典,是自己珍藏的。绝大多数人的私人词典的词汇是临摹、复制,甚至是抄袭的,错字别字一堆,我也不例外。

伟人和名人书写的词典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用来被人引用的,后者是用来被人摹仿的。君子的词典是自己珍藏的,小人的词典是自娱自乐的。

3

我们移译这套“私人词典”的旨趣有二:

一是倡导私人词典写作,因为这种文体不仅仅是让人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知识裹藏着的情感,是一种与情感相关联的知识,是在阅读一个人,阅读一段历史,阅读我们曾丢失的时间和遗忘的空间,阅读这个世界。

二则鼓励中国的学人尝试书写自己的词典,尝试把自己的经历和情感、知识和趣味、理想与价值、博学与美文融为一体,书写出中国式的私人词典样式。这样的词典是一种镜中之镜,既梳妆自己,又养眼他人。

每个人都有权利从自己的词典挑选词汇,让读者分享你的私家心得,但这毕竟是一件“思想的事情”,可以公开让人阅读或值得阅读的私人词典永远是少数。我们期待与这样的“少数”相遇。

我们期待这套私人词典丛书,读者从中不仅仅收获知识,同时也可以爱上一个人,爱上一部电影,爱上一座城市、爱上一座博物馆,甚至爱上一片树叶;还可以爱上一种趣味,一种颜色,一种旋律,一种美食,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

4

末了,我想顺便一说,当一个人把自己的记忆、经历转化为文字时往往会失重(张志扬语),私人词典作为一种书写样式则可以为这种“失重”提供正当的庇护。因为私人词典不是百科全书,而是在自己的田地上打一口深井。

自网络的黑洞被发现,终于让每个人可以穿上“自媒体”的新衣,于是乎,许许多多人可以肆意公开自己词典的私人词汇,满足大众的好奇和彼此窥探的心理,有不计后果,一发不可收之势。殊不知,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私人词典的词汇只能用来私人珍藏,只有上帝知道。我常想象这样的画面:一个人,在蒙昧时,会闭上眼睛,幻想自己的世界和未来;但一个人,被启蒙后,睁开了眼睛,同时那双启蒙的手,会给自己戴上一副有色眼镜,最终遮蔽了自己睁开的双眼。这个画面可称之:“自媒体”如是说。

写下这些关于私人词典的絮絮语语,聊补自己私人词汇的干瘪,且提醒自己:有些人的词典很薄,但分量很重,让人终身受用。有些人的词典很厚,但却很轻。

是为序。

同类推荐
  • 中华营养百味:好太太美食

    中华营养百味:好太太美食

    “要想抓住男人的心,首先要抓住男人的胃。”身为一名好太太,一手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是必须掌握的。“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掌握了一手让人垂涎欲滴的厨艺更是轻松调和家庭关系的便捷方法。好太太怎么可以少了一手好厨艺呢!
  • 热门小炒集锦

    热门小炒集锦

    李宏编著的这本《热门小炒集锦》让您可以只用“炒”这一种烹饪手法做出千般美味。书中的每一道菜的原料都是很容易买到的,所用厨具也都是居家常备的锅碗瓢盆。一书在手,健康美味全数收录,一定会让厨房变成您展示厨艺的舞台,让餐桌变成您家里最温馨的美味天堂!
  • 梅酒香螺嘬嘬菜

    梅酒香螺嘬嘬菜

    本书是知名美食作家谈正衡的经典著作,一篇篇夹带着食材香味的美文,飘出舌尖下的江南味道,无论是食府还是家厨,无论是梅酒还是香螺,麻、辣、鲜、香、甜、糯、嫩、酥,你能想象到的口感都的这里一一呈现。本书是知名美食作家谈正衡的经典著作,一篇篇夹带着食材香味的美文,飘出舌尖下的江南味道,无论是食府还是家厨,无论是梅酒还是香螺,麻、辣、鲜、香、甜、糯、嫩、酥,你能想象到的口感都的这里一一呈现。
  • 舌尖上的中国,笔尖下的美食

    舌尖上的中国,笔尖下的美食

    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明丽饱满的画面、诗意流畅的叙述和人文感性的视角挑动了中国人舌尖上活跃的味蕾,也挑动了中国人基因里与食物根深蒂固的文化牵连。隐隐流动的,还有一个民族骨子里的文化自尊和自豪。中国人对美食的热情和骄傲,一直潜伏在中国文人的文字里。古时有李渔、袁枚,现代有梁实秋、周作人,当代有汪曾祺、赵珩……他们的文字,写出了“舌尖上的中国”一脉相承的形和魂,大可弥补《舌尖上的中国》未尽之处,而更有深情雅意。本期我们特将《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并文人老饕的美食文字各摘录一二,烩成一道文化味浓郁的大菜,以飨美食、美文兼爱的读者。
  • 一学就会煲靓汤

    一学就会煲靓汤

    《一学就会煲靓汤》精选了近百种靓汤的制作方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制作简单,一学就会,是居家过日子的上选读本。包括豆苗浓汤;南瓜杏仁汤;冬荷瘦肉汤;玉米汁鲫鱼汤;天香瘦肉汤;西瓜皮竹笋鲤鱼汤;野葛菜生鱼汤;参芪泥鳅汤;扁豆田鸡汤;鸡血藤煲乌蛇汤;茯苓乌蛇黄瓜汤;麦冬阿胶羊肺汤;等等。
热门推荐
  • 唐诗精品鉴赏

    唐诗精品鉴赏

    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 名人传记丛书:施韦泽

    名人传记丛书:施韦泽

    名人传记丛书——施韦泽——来自德国的和平使者:“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暗月雪之光

    暗月雪之光

    光芒万丈的少女戴着面具出道,从未被人看到过真实面容。被冠名“音乐女王”的薰三年前晕倒在钢琴上,从此退出娱乐圈。为了了解真相,国际影星零千泽与枫氏集团的枫冷月一起设计接近他们早就怀疑的白雪樱。因为白雪樱在枫家的咖啡厅一直演奏薰的音乐,这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 浮世剑圣

    浮世剑圣

    一玉蕴身世,一剑破苍穹英雄只为乾坤录,血山骨海踏九幽莫欺贫,红颜笑,斩尽神魔作冥王!
  • 王爷少惹我:本妃忍你很久了

    王爷少惹我:本妃忍你很久了

    她看上的东西,没有偷不到的,可当有一天去王府偷东西的她撞上正偷情的王妃,目睹王爷一怒之下杀了王妃,她却险险逃过灭口之祸,却又被赶鸭子上架的当起了王妃,要配合王爷气走公主,哪晓得一不小心偷走了王府里最不该偷的东西…
  • 倚天屠龙记(第四卷)(纯文字新修版)

    倚天屠龙记(第四卷)(纯文字新修版)

    《倚天屠龙记》以元朝末年为历史背景,叙述了明教教主、武当弟子张无忌率领明教教众和江湖豪杰反抗元朝暴政的故事。不祥的屠龙刀使主人公少年张无忌幼失怙恃,身中玄冥毒掌,历尽江湖险恶、种种磨难,最终却造就他一身的绝世武功和慈悲心怀。他是统驭万千教众和武林豪杰的盟主,为救世人于水火可以慷慨赴死;他是优柔寡断的多情少年,面对深爱他的赵敏、周芷若和蛛儿,始终无法做出感情抉择。
  • The Book of Life 生命册

    The Book of Life 生命册

    生我养我的无梁村,有着吴志鹏极力摆脱却终挥之不去的记忆。哺育我十多年的老姑父为了爱情放弃了军人的身份,却在之后的几十年生活中深陷家庭矛盾无法自拔;为了拉扯大三个孩子,如草芥般的虫嫂沦为小偷,陷入人人可唾的悲剧命运;村里的能手春才,在青春期性的诱惑和村人的闲言碎语中自宫……在时代与土地的变迁中,人物的精神产生裂变,都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在这些无奈和悲凉中,在各种异化的人生轨迹中,又蕴藏着一个个生命的真谛。
  • 霸者无敌

    霸者无敌

    一个试图挑战天下第一宗门的普通少年,立志踏上武道之路。然而他不但资质欠佳,甚至连心智都远低于常人,被别人称为白痴,废物。可没想到连平凡都称不上的少年,其实却是刀法奇才!庸碌少年在濒死之时,偶得来自上古的刀魂传承,从此一飞冲天,震惊天下,以上古刀法,杀伐决断,霸气纵横,展开了一段热血复仇之旅。
  • 无人岛

    无人岛

    “我的女儿失踪了。”坐在方应对面的女人,在沉默了约莫十分钟后终于开口说话。方应拿吸管戳了两下玻璃杯里的冰块。女人说已经去报过警,埋怨了会儿警察如何如何办事不力,从包里掏出个信封,推到方应面前。“这是在电话里说好的订金。”方应四下看了看,才朝信封里瞄了眼,他吹了个呼哨,笑着说:“说实在的,我本来没打算接手,你知道,失踪这种事要找回来很困难,特别像你女儿这种情况,这种年纪,十五六岁,叛逆期,说不定是自己离家出走。”
  • 广场

    广场

    张冬梅急急地乘坐火车从老家瓦县回到罗城时,已经是傍晚五点,火车站站前广场挤满人流、车流,女儿乌丽丽在单位临时加班不能来接她,出租车又打不上,连平时像苍蝇一样老在旅客身边转悠的“黑头车”也没一辆停下(后来才知道当天恰逢全城运管大检查,“黑头车”不敢出动带人)。她咬咬牙,背起体量足有她大半个人高的大编织袋,一步一步挪到公交站台。